中國每次改朝換代都會消滅一多半人口,古代戰爭怎麼會造成這麼大的破壞?
因為改朝換代的原因和第一個結果都是地方豪族勢力上升,中央政府控制的納稅人口下降。明朝中期太平盛世,人口迅速下降,難道是士大夫們把自己的佃戶都殺了?三國蜀漢投降的時候只有90多萬人口,就靠這個三分天下?所有朝代的中央政權一旦確立權威,調查戶籍,人口立刻暴增,難道是政府發放促排卵葯?顯然人口變動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豪族的力量消長。清朝中期人口密度已經很高,但在新作物擴散之前,人口也迅速上升,這顯然是「攤丁入畝」,隱匿人口不再影響稅收的結果。
古代社會治理之隱匿戶口
「太祖當兵燹之後,戶口顧極盛,其後承平日久,反不及焉!」(《明史·食貨志》
「士卒(此指達到兵役年齡的男子)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門以避傜賦,而上不得者萬數」(《韓非子·詭使》)
在永樂至嘉靖(1403—1566年)的163年中,人口變化很大,但從黃冊的人口統計數字來看,人口數量始終處於徘徊狀態,並沒有增加多少。嘉靖41年(1562年)全國人口為63,654,248,僅比洪武26年的人口增加3,108,436,這個數字與實際人口差距較大,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主要是明中期政治逐漸腐敗,統治階級不重視人口的統計,因之典冊的編製失實,人丁隱瞞。雖然黃冊記載人口,但每次編造黃冊,舞弊多端,往往是舊冊的抄襲,僅依賴戶部的複查,是無法得到精確數據的。所以王世貞說:「國家戶口登耗有絕不可信者」
在明朝中期人口的消長過程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北增南減的現象,據《明會典》記載:萬曆6年北方五省(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的人口較明初增加了1100餘萬,而南方各地的人口卻減少了960餘萬。尤其是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人口減少更多,如浙江減少500餘萬,江西減少300餘萬,松江府與湖州府的人口都幾乎減少了一半。至於所減少的大量人口的去向,這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離北京越遠人口減少越快,經濟越發展人口越少,你應該知道大明是怎麼亡的了?)
明朝末期,由於自然災害延續時間長、範圍廣、腐朽的明政府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災情,最後導至農民起義和清朝入關,尤其是明統治者對農民軍採取的殘酷鎮壓政策和清統治者在統一戰爭中所實行的野蠻屠殺手段,造成明清之際的「浩劫」,使人口大量死亡。雖然如此,但由於人口底數大,損失1千萬至2千萬人口,仍能保持1億左右的人口,給清朝人口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總之,明朝在中國人口發展史上所佔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中國的大一統傳統比較濃厚,除了極少數流寇之外,其他的大貴族、軍閥、將領都不認為割據狀態可以長久。所以無論這些軍官在改朝換代的動蕩中多麼殘暴,一旦坐大就立刻開始保護轄區人口,作為爭奪天下的本錢,對於新搶到的領地也不會一味屠殺。所以,改朝換代的人口損失絕對數量雖然巨大,但肯定要比戶籍人口的損失要小得多。戰後新王朝銳氣尚在,對地方的控制力相當強,戶籍人口的「增長」當然很快。
相比之下,貴族封建傳統濃厚的地區一旦打紅了眼,僱傭兵和臨時徵發的農民兵把家鄉之外的人口都視為異族甚至異類,貴族和僱傭兵頭領也不打算把攻佔的城鎮變成自己穩固的領地,大屠殺起來才駭人呢。1880年德國駐倫敦大使哈茨費爾德親王說:注意三十年戰爭是1618年的事情,而七年戰爭也過去120年了。「德國對於三十年戰爭和七年戰爭的損失,到現在仍未恢復,所以德國政策重點應為阻止這類災難再次發生」
三十年戰爭的人口損失比例,統計者沒有故意少報的動力
補充,來一個近現代中國封建化軍隊殘害地方的例子:華東一年來自衛戰爭的初步總結——陳毅爭天下的野心固然客觀上和老百姓無關,但和那些只知道守領地和發洋財的封建軍事貴族比起來,還是要「善良」很多。相關回答:白起坑殺 40 萬降卒和南京屠殺 30 萬人口有哪些異同? - 馬前卒的回答兩廣軍隊是很頑強的,是蔣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硬不繳槍。真是蠻子蠻打,非打死不繳槍,傷兵還拿槍打你,伙夫挑起擔子逃跑還罵"丟他媽"。你提他,他放下擔子就用扁擔打。他不做工事,一到村子,排長就用刺刀在圍牆上劃幾個圈圈(梅花形),以重機槍架起來打,通通通就成了槍眼,十多分鐘就把陣地擺好,射擊很準確的。他們都是老兵,有些營連長還是大革命時期的黃埔學生。他們把我們看作"異民族",他們封建團結很厲害,他們說:"廣西人打敗仗就沒飯吃,打勝仗了老蔣還要我們。"他們的戰術好,可是紀律很壞。打開每個碉堡都關著三、四個老百姓姑娘。他們長官也說"只要打勝仗都行",姦淫燒殺是不管的。
人口陷阱。
其實看看歷史就知道,戰亂時候戶籍一少就是90%,之後沒多少年戶籍又翻了幾倍
道理明擺著啊,很多人戰亂時候逃難成了流民,戰事平定後又陸續定居或者回老家
沒這麼嚴重。古代稅費按人頭收,戶口非常重要。戰亂一起,人民流離失所,戶口管理名存實亡。所以史書記載某年多少戶,不過是能交錢的戶口,不代表人真的死了,更可能是逃了。
是戶口不是人口
一句話結論,問題是倒因為果了:不是因為改朝換代消滅人口,而是因為人口被各種原因大量消滅才導致改朝換代。天災人禍一起來,農民沒飯吃活不下去了,就會吼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是一打仗,最大的人禍——戰爭就來得更兇猛了,並且不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因為在當時改朝換代的時候,國家底層的政府機構都被破壞,而底層的政府機構的一個重大的作用就是徵稅和攤派徭役,也就是他們最清楚自己手裡的百姓的戶口。而戰爭時代,這些政府機構因為戰爭而受損,官員外逃,百姓逃避戰亂,或者乾脆民眾投奔到大的地主手裡。而且很多的地主為了自己的安全,會聯合起來組成大的地主武裝。這些人跨州連郡。政權都在他們手裡,國家對土地失去了控制,自然戶口的情況就不了解了。在大亂之後,國家的基礎政府機構得以建立。重新獲得了民眾的基本情況,自然會了解。
簡單啊。
對於中國的情況來說,假定一個不那麼長壽的王朝或者某個割據政權,能實現的繁榮度極限為1,我所說繁榮度意指農業能供養的人口為代表的古代社會發展程度。
那麼,一個長期穩定的統一政權例如唐宋元明清,會基於他們的社會統治現狀與文明發現程度,趨向於一個大於1的繁榮度。
即超越了一般性政權的極限。例如唐朝我覺得至少在1.1。明朝清朝在氣候穩定、引入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以後我覺得極限可以在1.4。
那麼很明顯了,政權解體會導致這一極限回歸正常的1,多出來的0.4就會很抱歉。
而且回歸過程中我覺得下探到0.5之類的位置也不是不可以想像。
就這樣。古代的生產力不發達,沒有化肥,良種,水利也不多。糧食供應本來就處於一個很緊的平衡狀態。大多數的老百姓,即使在太平年代,也就是剛剛夠吃而已。一旦戰爭導致大批農民逃難,大量的土地拋荒無法耕種,總的糧食供應平衡就會崩潰,很快就會餓死很多人。具體的例證如曹操打仗時偶有屠城,但是行軍時卻不許戰馬踐踏禾苗。因為他知道,亂世中農業生產崩潰其實比刀劍殺人更危險。也就是說「白骨露於野」是「千里無雞鳴」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每個封建王朝的末期,都是餓殍滿地,到處都是饑荒和難民。史書的評價一般都是王朝末期官員的貪污腐敗導致,其實這是個誤區,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
從明清的史料來看,王朝初期的官員腐敗程度,和王朝末期,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從量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那為什麼王朝初期欣欣向榮,百姓安康富足,王朝末期遍地饑民動亂頻發呢?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核心原因就是每一個王朝建立初期,都是經過30年以上的戰亂,人口相較舊王朝巔峰相比,一般都會縮水90%,很多人不相信這個數據,我給大家掰掰歷史。
唐朝:
最近的五大朝代,唐宋元明清,唐朝公元618年建立,他比較特殊,所以多說點。唐前的戰亂從公元220年的三國時代,就沒停息過,公元280年,打了60年的亂仗,晉滅吳,三國時代結束。太平了30多年,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然後開啟鼎鼎大名的五胡亂華,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整個中原大地屍橫遍野,最後北魏把東晉和雜七雜八的其他種族一起收拾了。你以為結束了?幾十年後他又被隋朝滅了,你以為又結束了?幾十年後隋又被唐滅了。所以唐以前戰亂遍地,人口一直起不來,韭菜剛冒尖就被抓去打仗了,從來沒有過繁榮盛世,90%定律對唐的確不成立,因為他人口太少,皇帝連5匹一樣的馬都湊不齊,宰相出行靠牛拉車,國家的國力你應該知道有多差。
宋朝
唐以後就比較符合規律了,因為唐朝開啟了一次太平盛世,唐從公元618建立,一直到公元884年才滅亡,足足270年沒有戰亂,人口繁衍到了土地承載極致。隨後就是五代十國,打了80年的亂仗,宋朝在公元960年建立,打了80年的仗,80年里建立了5個朝代,10個國家,屠城無數,能活下來幾個百姓你應該有數。
元朝
宋比較堅強,公元960啟,公元1127年北宋滅,南宋開始,抗了217年,公元1276年元滅南宋,又抗了160多年,很長壽。元朝入主中原,屠城是家常便飯,最開始的想法是屠盡漢,把中原大地全部變成養馬的草場,後來雖然改了,但是蒙古人所過之處,無論中原還是歐洲,都是十室九空,這是中外史書一致記載的。
明朝
元朝比較短暫,存活了不到80年,公元1368年元滅明建,雖然朱元璋問鼎中原也打了很多仗死了不少人,但是人口縮減並不是特別厲害,並沒有到90%那麼多,一部分原因是元朝當年屠殺了太多人,人口還沒有復原,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元朝的戶籍統計的很亂,元末到底有多少人口不好統計。
清朝
公元1644年,明滅亡,明清時代的史料建立的就比較完善了,清滅明,史學家統計,人口下降最少也有90%以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清軍入關,由於八旗士兵總量太少,靠屠城來震懾漢人並提升士兵士氣是軍事上必須做的。滅明之戰死亡最慘重的就是四川,清軍佔領四川後由於傷亡慘重,為了泄憤屠了整整3個月,整個四川省百姓從一百多萬下降到不足2000人,人口死亡率高達99.8%,最後清朝不得已發動了湖廣填四川,別看四川話那麼溜,正經的四川人早死絕了,現在的四川人都是湖廣來的。
從歷史的軌跡我們可以看出,現代社會戰爭是很克制的,哪怕是世界大戰,死人都很少,而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是建立在一片廢墟和屍山血海之上,剛開國的時候,每一任帝王的任務都是休養生息,人口是第一生產力,就是生生生,只要有人口,遍地都是荒地,開墾了荒地,就有額外的稅收和糧食,國力就能強大。
在這種條件下,人口增長10倍,一般需要百年時間,帝國的制度已經成型並且歷經百年驗證有效,已經固化,所謂祖宗之法不可變。
這個時候,人口達到了土地承載的極限,飽和了。問題就來了,還按照以前的方法治國,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民不聊生。風調雨順有口糧的時候自然還是生生生,哪怕古代嬰兒存活率不足50%,還是能活下來不少的,一旦遇到小型天災,立馬就會饑荒降臨,而這種小型天災,放到開國的時候,根本不算事。
所以一個王朝的後期,餓殍滿地是必然的,並且不可避免,由此引發的動亂和起義,也是不可避免的。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全是良君賢臣,天下百姓免於饑荒,富足了,百姓的小孩居然沒有餓死一個,全部成活了,人口翻了一倍,你是不是還有能力用現有的固定數量土地養活再多一倍的人口?你夠牛X的話,人口再翻一倍,你是否有信心養活4倍的人口?你是能力100分的神,你做到了。你的繼任者,能力達不到100分,只有95分,其實也算明君了,但是很可惜,他的能力只夠用現有土地養活3倍的人口,於是全國人口活活餓死30%,餓殍滿地降臨了,到處都是起義,暴動的部隊毀掉了更多的農田和生產,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生活來源,被迫造反引發惡性循環,大廈就此崩塌。
所以,王朝末日是不可避免降臨的,君臣賢明,只能穩住當朝,而把更大的炸彈扔給後一代,並且要祈禱後一代治國能力一定比自己強。
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從王朝中期開始,不斷的對外發動戰爭消耗以及移民人口,同時對外掠奪的物資,一定要大於自己的消耗。
這個要求太難,所以中國王朝自古以來循環不息的滅亡,號稱三百年一大劫。
其實我們可以梳理一些這個問題里幾個關鍵的要素:人,王朝,生產力(糧食)。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生產力在這個問題里約等於糧食呢?很簡單,因為在農業社會中,糧食產量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生產力的水平。且由於這個問題里又涉及到了人口的增減問題,糧食也依然是不容忽略的。
那麼到底為什麼王朝更替往往伴隨著人口劇減呢?我很贊同 @胡傑 的觀點,並非是王朝更替導致了人口劇減,而是恰恰相反的。
根據馬爾薩斯人口理論,在農業社會中,人口的數量其實是有其農業發展水平決定的,一旦人口發展過快或超過了生產力的水平,就會以某種方式消滅多出的人口,比如戰爭。
同時,由於社會不穩,口糧不足,必然導致政局的不穩,這時一旦有一個所謂的領袖振臂一呼,響應者紛紛啊。隨之而來的戰爭,也必然帶來社會各部門的破壞,人口的減少,勞動力緊缺,各產業生產力下降……所以不難發現,在明朝之前,我國的人口基本沒有突破過6000萬,且稱波浪形變化趨勢,願意就在於生產力其實一直沒有本質性的飛躍。
所以其實所謂的統治者荒淫無道之類的原因並非主因,經濟條件好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一旦經濟下滑了,各種社會問題的逐漸顯現了,可以參見現在的歐洲各國……你懂的
答得有點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9/2更新本人才疏學淺,還感謝 @范馳@今天地@vonneyoung lew三位朋友的幫助與指正,特地來改正與完善之前的答案。一、中國古代人口:(參考資料:《中國近代人口發展史考察》,單位:萬人)
戰國末年:約2000 ———&> 漢平帝元始二年:約5959 ———&>晉武帝太康元年:約1616 ———&> 隋煬帝大業五年:約4601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約5292 ———&>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約3210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地方,宋朝的人口頂峰到底是多少呢?我參考了何忠禮先生的《宋代戶部人口統計考察》、葛建雄先生的《宋代人口新證》等文獻,得到如下的結論:
1.關於宋代的人口,由於人們對於宋代人口統計對象理解的不同,導致了估算的分歧比較大,有的說最高不足5000萬,有的則認為有一億。
2.學界主要存在「漏口說」、「析戶說」、「戶數虛增說」、「男口說」與「丁口說」等五種觀點。在此不做展開,總體來說,由於瞞報人丁的情況,同時宋代戶口統計對象為丁口而非男口或男女總人數——所謂的丁指的是承擔賦役的成年男子——,導致一些學者對於宋朝人口估算偏少。通過宋朝人口統計中戶數與戶平均人口的綜合計算,以宋徽宗大觀四年為例,宋代全國戶口最多的這一年,總人口約在1.044億至1.252億人之間。
3.宋朝憑什麼能養這麼多人口
其中的原因很多,從農業來分析,其中包括 @今天地提到的雙季稻、熟鐵與棉花,還與其約7.2億畝的最高懇田數有關,這一數量不僅高於前代,甚至是後來的元明兩代也未超過。同時宋太宗在南方水稻區擴種麥豆類作物,在江淮推廣水稻,從而充分利用地力,防止水旱災害的影響。從人口分布來分析,通過對北宋後期戶口分布的分析,在總數一億左右的人口中,只有不足4000萬居住於北方,而西漢末年的關西地區人口就有約3500萬,雖然版圖有變,但是有增有減,只要宋代北方能維持西漢末年的生產力即可。
餘下的6000多萬人雖對於南方來說是一個創記錄的數字,但並不驚奇。兩漢以來,我國南方的開發以千年有餘,南朝時人口就已突破3000萬,盛唐時達到4000萬左右,考慮到北宋南方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安定發展,若加上五代後期,則每年人口只要有千分之四的平均增長率就夠了,這也不是什麼大困難。
明清以後的人口增長,特別是清朝以後所謂的爆炸式的增長,大背景還是農業的發展,人口土地制度的變革,各種經濟作物的引進,玉米、地瓜、土豆等作物的推廣等都是原因,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人口已超過4.26億。前文已經很長了,這裡也不展開了。
回頭再看看所謂純粹的戰爭對於人口的影響,歷史書上所謂的「積貧積弱」,「苦難深重」、「民不聊生」等等,從戶數與人口總數這個側面來看至少是不符的。總體來說,戰爭不是最初的因,而是人口超出生產力所導致的其中一種結果而已,接著才反過來影響人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社會的一種自我調節而已。
歡迎指正!一個是黑戶問題,另一個是亂世導致的饑荒瘟疫殺傷力太強了
根本原因是以土地為核心生產要素的封建時代,人口和耕地的矛盾。
現在許多中國人面臨的是營養過剩,餓肚子是為了減肥。但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吃不飽飯才是常態。時間上中國人吃飽飯也不過幾十年而已,吃的好也才一二十年。第一個原因是是人口過多。大規模農民起義後,死掉部分後剩下的人有了足夠的土地,於是就迎來一個所謂的治世。然後循環。
西漢、東漢、隋、唐、明、清都在其人口達到峰值之後,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這其中就是人口和耕地之間的矛盾。人口線性增長,百年就能翻倍,耕地的增長速度遠小於人口增長。再加上古代沒有化肥良種農藥,畝產有限很難提高。最終導致糧食不足。「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第二個原因是土地兼并。
自耕農和小地主是封建王朝穩固的基本盤,提供稅收,提供勞役。那些不納稅還隱匿人口的豪強,是封建王朝最大的敵人。現在說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穩定,自耕農和小地主就是封建時代的中產階級。當自耕農和小地主大量破產,淪為佃戶和流民時,朝廷失去了財政來源和勞動力,想做什麼來扭轉局面也無能為力。土地兼并是怎麼進行的?一個詞:穀賤傷農。《通典·食貨七》載:開元十三年,「米斗至十三文,青、齊谷斗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糧食是農民最主要的出產和收入來源,當糧食價格太低時,農民破產賣地就是必然了。我們都知道,開元盛世之後就是安史之亂了。萬曆朝開始的一條鞭法,是另一種方式。一條鞭法稅收是收銀子,但農民日常流通用的是銅錢,要交稅,先賣糧食得銅錢,再用銅錢換銀子,經受兩次剝削。再加上張居正死後,被包含在一條鞭法中的其它稅費又重新收取,同樣是收銀子,大明也就吃棗藥丸了。這兩個問題在封建時代是無解的。表現出來就是人口達到極限,土地兼并嚴重,有點天災人禍就是大規模流民,有野心家煽動一下就是農民起義。不起義活不下去,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然後經過流民、戰亂之後大量人口死亡。剩下的人有了足夠的土地。而且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大量的舊勢力在戰爭中滅亡,豪強減少了一大批。於是就迎來了一個治世。百年之後人口再次達到極限,土地兼并再次嚴重,再來一次。
明代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延緩了循環的過程。但這治標不治本,堤壩加高後只會導致更大的洪水。於是在「糠稀」盛世之後,中國人口數量超過了四億。戰亂起來(太平天國運動)死的也更多。自清末起半個世紀中國戰亂不斷,大量人口被消滅。新中國成立後也面臨過這一問題,人口逼近6億大關後,天災人禍三年。歐洲也面臨過同樣問題,各種戰爭不斷。怎麼解決?對外擴張。十字軍東征是一次,大航海運動是一次。耕地不足人口過多,那就向外移民。
可惜的是,中國古代已經幾乎佔據了東亞所有的耕地。自宋起,中國轉為內斂,失去了擴張的行動。滿清入關打斷了漢人對東南亞的開拓。那麼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工業化反哺農業。化肥、良種、農藥、農田水利設施。依靠這些,中國才實現了糧食增長超過人口增長。這些都需要工業化,即需要工業化的物資生產,也需要工業化人口的組織勞動。戰爭是一種集體和有組織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為。廣義來說,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戰爭。螞蟻和黑猩猩等等少數生物都有戰爭行為。戰爭是一種災難,他給人民帶來痛苦和傷害,同時他也是新生物的產生代替舊的體制的一種進步表現。所以全面的戰爭是要有廣義與狹隘之分的。
1)秦末農民戰爭
從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漢建國初期,共歷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萬人,到漢初,原來的萬戶大邑只剩下兩三千戶,消滅了原來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現了「自天子不 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的現象(《史記·平準書》)。
2)漢武帝伐匈奴
漢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140-前87年),幾度討伐匈奴,海內虛耗,人口減半,50%的人死亡。
3)西漢末年混戰
公元2年全國人口5959萬,經過西漢末年的混戰,到東漢初的公元57年,人口2100萬。損失率65%。20年間,西安的人口從68萬減到28萬,大荔從91萬減到14萬,興平縣從83萬減到9萬,綏遠縣從69萬減到2萬。
4)三國鏖戰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 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
、「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5)西晉八王之亂
從公元291年開始,先後有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長沙王、河間王、東海王越及成都 王穎八王為爭奪皇位,在洛陽相互攻殺,戰亂歷時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達數十萬人,許多城鎮均被焚 毀,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 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至於永嘉,喪亂彌甚。
6)南北朝混戰
公元311年,劉曜攻長安,關中地區的人口僅餘1-2%。後趙帝國地盤很小,皇帝卻有五個皇后,一萬多姬妾。他死了以後,兒子日夜與五個皇后母親淫樂 ,被岳父殺掉,滅絕了皇族。
皇帝石虎,一次徵集美女3萬人,僅公元345年一年中,因徵集美女而不情願者被殺高達3千餘人。 為容納美女,石虎分別在鄴城、長安、洛陽興建宮殿,用人力40萬。
鋪天蓋地苛捐雜稅,迫使缺衣少食 的農民賣兒賣女,賣完後仍然湊不夠,只好全家自縊而死,道路兩側樹上懸掛的屍體,前後銜接。前燕 帝國進圍鄴城,那數萬宮女,不是餓死,就是被士兵烹食。
石虎的長子石宣害怕弟弟石韜跟自己奪位,先派人刺死石韜,再密謀幹掉老爹提前接班。事敗之後 ,石虎立即登上高台,將石宣綁到台下,先拔掉頭髮,再拔掉舌頭,砍斷手腳,剜去眼睛,扔進柴堆活 活燒死,石宣所有的妻妾兒女,全都處斬。
石宣的幼子才五歲,拉著祖父的衣帶不肯放鬆,連衣璉都被 拉斷,但被硬拖出去殺死。太子宮的官吏差役數千人全被車裂。石虎死後,登基33天的兒子,被另一兒 子殺掉。183天後,又被另一兒子殺掉。
103天後,一名漢族將軍冉閔殺盡皇室,下令:「凡殺一個胡人者,官升三級。」霎時間,僅首都 鄴城屠殺胡人20萬,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北朝的齊代有2000萬人,到北周時人口僅900萬;南朝宋代有469萬人,到南陳滅亡時只有200萬人 ,損失率達60%。
7)隋朝役民
隋朝24年,揚堅的次子揚廣發動宮廷政變殺死了父親和哥哥揚勇,霸佔父親最寵愛的陳夫人。他擴 建洛陽皇宮,每月役丁2百萬人。
修運河,隋煬帝「詔發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 ,如有匿之者斬三族」,役夫達543萬餘人,晝夜開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數,死者過半。
如此浩大的 工程,其目的是為了滿足隋煬帝到江都享受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又三次率軍進攻高麗,傷亡無數。
從公元611到628年18年間,兵變、民變和宮廷政變共136次,有50多位稱帝稱王者,均統兵15萬以 上,各據一方,相互混戰。全國戶數由890萬減至290萬,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萬人,減到639年1235萬 ,損失率73%。
8)安史之亂
皇帝為奪回江山,竟卑躬乞求匈奴回紇收復洛陽,應允任意搶掠三日,使洛陽成了一片廢墟。歷時 九年的殘殺,使黃河流域蕭條凄慘,人煙斷絕,獸游鬼哭。
中國人口從九百萬戶銳減至二百萬戶,四分 之三慘死,殘存者以紙為衣。公元755年有5292萬人,到760年人口1699萬。損失率68%。
9)黃巢起義
有一句俗語:「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黃巢占長安,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待 到官軍反撲長安,一城百姓完全站到了官軍的立場上,「巢怒,縱兵屠殺,流血成川,謂之洗城」。
黃巢所過之地,百姓凈盡、赤地千里。《舊唐書》記載:黃巢率領全軍圍陳州近一年,數百(一說 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
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 ,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並稱之為「搗磨寨」。陳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 光了,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咸被其毒。」
唐末、五代,前後八十年,中國內外一片混戰,億萬生靈塗炭。前後58個皇帝,有42個死於非命。 自秦後的所建立三十餘個朝代的開國之君出身遊民和社會下層的約佔了一半。五代十國之間的開國之君 十有七八是兵痞、無賴、流浪漢,心狠手辣就是自然的了。
唐武宗(841-846年)時有496萬戶,後周世宗(955-960年)僅120萬戶,到宋初為200萬戶。損失率76%。
10)金、元滅兩宋
1122年全國人口9347萬,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萬。損失率高達91%。
蒙古人滅花剌子模,屠尋思干(撒馬爾罕)城約百萬人口;滅西夏,屠八十餘萬。蒙古人數次西征 ,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數百城,包括屠殺了巴格達的數十萬人口,整個中亞一片廢墟。
忽必烈屠殺了中國人1800萬人,中國北方90%漢族平民慘遭種族滅絕。四川在蒙古帝國屠***殺前, 估計有1300-2000多萬人,屠殺後竟然不滿80萬人,幾乎成了無人區。
在蒙古人殺戮和統治下,中國喪 失了7000多萬人口。蒙古帝國在中國境內的種族滅絕,作為世界記錄放在《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1985 年版。
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殺蒙古人償命,殺回回罰銀八十兩,殺漢人罰交一餐頭毛驢價 錢。漢人村裡新媳婦的頭一夜一定要給蒙古保長,中國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 不能擁有武器,只能幾家合用一把菜刀。
11)靖難戰爭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領重兵鎮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死後,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燕王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和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史稱「靖難之戰」,即民間流傳的「燕王歸北」。
燕王為什麼對河北一帶百姓大肆屠殺呢?史書上說:「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元璋)遺威餘烈,因勢初張,仁聞昭宣,眾心悅服,成祖(即燕王)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可見當時百姓在思想上傾向建文帝,而不傾向燕王。其實燕王在發動「靖難」戰爭之前早就看出這一問題了。當僧道衍密勸燕王發動戰爭時,燕王曾憂慮地說:「民心向彼,奈何!」(《明通鑒卷十一》)。 不出燕王所料,當他發動「靖難」戰爭後,各地官民對他進行了頑強抵抗。據《南宮縣誌》記載,「燕兵所過,各州、縣義民目為叛逆,爭抗拒之」,《邢台縣誌》記載,「靖難兵起,傳檄征響,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應」。由於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軍隊連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極大憤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南宮縣誌*兵事篇》)。另外戰爭期間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劇減少。史書上記裁「青燐白骨,怵驚心目」,「長淮以北則鞠為草莽」。當時景狀之慘,可想而知。
「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公元1403年,燕王軍攻佔南京,建文帝於亂軍中失蹤。燕王即皇帝位,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發展生產,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經濟。永樂初年,山西民申處山等上言:「請分丁於真定、南宮一帶占籍為民」。
12)明末混戰
從李自成起義到吳三桂滅亡,混戰五十四年。明末人口為一億,到清世祖時全國人口只剩下1400萬 人了,銳減了80%多,損失人口8000多萬。
1628年(崇禎元年)陝西的大饑荒弄到人相食的地步,正是這場空前的大災難拉開了明王朝滅亡的 序幕。 李自成的大順軍的戰馬飲的是俘虜的血,馬飲慣了血,對水不屑一顧。
上了戰場,戰馬一聞到 血腥味,奔騰嘶鳴,眼睛發紅,簡直像獅子一樣。大順軍打下安徽桐城,百姓簞壺食漿,以迎義師。
一農民在城門口攔住幾個大順軍戰士,向他們講述自己的苦難,一個大順軍小頭目說:「哎呀,你既然那 么苦,何必活在世間?」就把老農殺了。
1644年陰曆八月初九張獻忠陷成都,張獻忠下令屠城三日。三日過了,停止大殺,仍然每日小殺百 餘人以樹威。歐洲傳教士利類斯和安文思二人所著《聖教入川記》記載,張獻忠每日殺一二百,為時一 年又五個月,累計殺人十萬,亦不算多。清軍一來,他就逃了。
在大軍逃離成都前,更是對成都實行殘 酷的「四光政策」,盡殺蜀人,從老百姓到軍隊家屬(老弱病殘)再到他部隊中的湖北兵、四川兵,最後連早期跟隨他出生入死的秦兵也在剮殺之列,剮殺後製成腌肉以充軍糧,單就此點來說,實在獨步中國大屠殺史。
13)清代的白蓮教起義(1796-1805)
1786年人口3億9110萬人,起義失敗後,人口為2億7566萬人,相互屠殺損失了1億1千萬人口。白蓮 教起義軍在歷時九年多的戰鬥中,佔據或攻破州縣達二百零四個。、 抗擊了清政府從十六個省徵調來的大批軍隊,殲滅了大量清軍,擊斃副將以下將弁四百餘名,提鎮等一﹑二品大員二十餘名,清政府耗費軍 費二億兩,相當於四年的財政收入。這次起義使清王朝元氣大傷,此後清王朝的統治逐漸走向衰落。
14)太平天國起義
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起義,義軍在起義後的六年中,不過犧牲4千餘人;然而內訌中的1856年,洪 秀全利用韋昌輝殺害楊秀清及親信6千餘人,兩個月總共殺了文武官員2萬人。
後來又利用石達開來天京 靖難,凌遲處死韋昌輝,將其屍體寸磔,割成許多塊,每塊皆二寸,掛在各處醒目的柵欄處,標上「北 奸肉,只准看不準取」的字樣,真是厲害之至。「洪楊之變」導致了十幾萬人被殺。
1864年曾國藩率湘軍攻入「天京」後,殺害數十萬人的生命;整個天京城3萬多戰士,無一投降, 全部戰死或者自殺。太平天國強盛時,南京最多有100萬人,可曾剃頭殺過10多年後,到光緒登基時, 南京也還不到50萬!
太平天國爆發(1851年)前夕中國人口4.3億,太平天國失敗(1863年)後,中國只有2.3億人,一 場農民戰爭使中國損失了2億人[4000萬人死於戰爭中],這是何等的殘酷!到1911年全國人口才恢復到 3.4億人。主要原因是生產力低,剩餘物資太少。
戰亂一年以上,就會耽誤農業生產,造成糧食歉收,在基本沒什麼存糧的時代,這些損失就會導致一部分人口餓死。
更不用說戰亂對生產秩序的破壞,對生產資料的破壞。官府無力,盜匪橫行的時代,本來就生活得很艱苦的人必然會加入盜匪的行列,肆意破壞其他遵守法紀的人的生活。然後引起鏈式反應。
在生產秩序恢復前,從農業時代的人口密度,直線下降到原始人採摘經濟的水平,多餘的人口,全部會被餓死。
餓死是最快的人口滅絕方式,上百萬人口的消失,最多只需要半年。比希特勒的毒氣室,效率高得多。改朝換代前顯然是暴力的戰爭。戰爭消耗的不僅僅是兵力,還有國庫。交戰雙方顯然是不生成的,交戰場地顯然也是不生成的,交戰過後顯然也是沒有人生產的。都沒人生產,哪裡來的吃喝,,然後,自然就人口減少了。讓人口減少的不是戰爭的直接效果,而是戰爭的各方面影響的效果。
From:更新知識比抑制生育更重要看這個變化曲線,中國當年的生產力大約就能養活5-6千萬的人,只要超過這個數就得靠戰爭弄死一批才能繼續。為啥明朝之後能養活這麼多人了呢?1600年代正好是玉米和甘薯傳入中國的時間。
人口超過土地供給能力,農閑越來越多人從事盜搶第二副業,流民增多,野心家借勢造反,朝廷增壓,戰區生產受損,特別水利設施難以逆轉的損壞,導致土地供給繼續下降,流民益多,不斷溢出破壞更多區域,加上氣候變化,天災,朝廷無力無心修復水利,進一步降低土地供給,螺旋下降形成。
一直要到不斷下降的土地供給和人口重新平衡,以少的多的人口去耕耘一部分土地,並供養龐大的軍事機構,在土地供給平衡情況下,社會震蕩逐步平息,全國出現若干軍事寡頭。
我國文化和地緣有利寡頭兼并,全國性的大型水利設施也要求一個統一的王朝,新王朝形成水到渠成。
新王朝秉承大量荒地,以及遠小於土地供給能力的人口,經濟復興,王朝興旺不成問題,借上升期衝擊力,還同時南向侵佔更多可耕地,增加供給。
~~~~繼續吐槽~~~~
假我5000年,再循環若干次,緬甸,中南半島,印度次大陸,南向的大片宜耕地,必是囊中物。所以說清自乾隆就不行了,最後做不成十全不要緊,失去拿地能力才要命,赤裸裸說明巔峰已過,沒有衝擊力了,都不用分析其它更多。
但是若有下個5000年,統治華夏大半出自東北食腐的草原農耕混合經濟的民族,清朝統治草原農耕二種經濟已爐火純青。大漢也真沒什麼好高興的,別到最後淪為低種姓就阿彌陀佛了。戰亂時期賦稅太重還掙徭役、抓去充軍……凡此種種,所以黑戶特別多。因為戰亂也無法好好安排戶籍採集工作,所以記載上人少
大部分時候是反過來的,天氣變化導致饑荒,人口減少,政權不穩,戰亂,隨後戰亂和饑荒交互作用 ,而饑荒是主要原因,戰亂也對饑荒有貢獻。
推薦閱讀:
※中國獨立遊戲製作者的生存狀態如何?
※中國永遠沒機會超越美國嗎?
※如何看待紐西蘭地震後中國救援行動?
※如果改革開放提前三十年,那麼如今的中國會是怎樣?
※按照目前的發展,中國將來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最發達的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