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模式?
所謂的模式,就是高考狀元那種吧,貫徹學習和生活。就像是他們寫作文,就是直接往模式里套,有的生活中也類似於強迫症一般。說下我吧,一個高四復讀生,基礎差,但我還有夢與不屈,可就是內心不強大,自卑亂想,內心不平靜,易受外界影響浮躁...我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模式,徹底改變自己,幽暗昏惑中求相助
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好
限定在 「高考生」這個範圍內有些局限我理解的問題是: 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這個模式從大,包括未來規劃,建立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包括如何學習,如何收拾屋子。有沒有一整套模式/流程/基本原則 可以讓我們遇事直接往裡面套呢?我想從這個角度講一講我的實踐和想法。
開始模糊的總結實踐整理我的生活差不多是在三年前。直到半年前,我才清晰的有了一個概念。先講題外話。
前幾天我正和LG 因為家務分配吵架。他不刷碗我生氣,他不倒垃圾我生氣,他玩電腦我忙家務我更生氣。氣著氣著突然通了。我想我這是幹啥呢,大好人生,為什麼要糾結刷碗做飯這些小事,人家說話,我生氣,人家做事,我生氣,人家不做事,我也生氣。反思我自己過去的人生,不就是這樣么,對外界的所有刺激都做出反應,時而憂慮時而得意,時而憤慨時而憤怒,這才叫隨波逐流呢,這才叫心為形役呢。我琢磨了好幾天,給自己定下幾條原則,現在這個問題還在摸黑探索中。
我的目標是:
定義我自己。不是我隨著事動,而是事圍著我動。不是我跟著主流走,而是主流中挑選我要的滿足需求。我的方法是:
想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首先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喜歡什麼,必須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也就是題主所說,高考狀元那種模式),必須建立一套處理事務的系統,有能力化繁為簡,井井有條。我的嘗試/實踐:
階段一 (兩年):
收納整理: 物質(傢具衣服等)非物質(知識結構,電子資料)建立穩定習慣: 作息,三餐,運動,清潔 全都固定下來學習:專業技能,業餘愛好,英語,等等嘗試:時間管理的各種方法,知識系統的各種歸納總結,整理收納的各種方法,等等等等階段二(一年):建立流程。 有了前面兩年的歸納總結,我漸漸給很多事情建立了流程。小的地方,比如,我每天8-9:30, 12:30-2:00,5-8:30, 10-11 這幾個時段有細緻到每一步驟的固定流程,從來沒變過; 大的地方,我有一套「危機處理方案」專門處理我苦逼人生的各種苦逼破爛事。 不知不覺,這樣的小流程我總結了很多很多,慢慢對自己,東西有了非常透徹的了解。例如,我對 「合理的房屋布局」有著自己非常清晰的標準,朋友買房子都願意找我參謀一下。階段三(進行中):定義我自己。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做。拋磚引玉,說說我做過的事情:1,記錄時間開銷;2,培養準確的時間感;3,把我的流程都總結出來;4,(最近才意識到的)開始情緒管理。======================================
我是這一年才意識到「我在做什麼」的。之前,只是單純的覺得「我得收拾收拾」。上面寫的這些,是我現在回憶做過的事情,總結歸納出來的。上一張圖:
這些是我這三年總結的資料的一半(上頭還有一個架子)。開始是電子版(列印出來了),後來覺得還是手寫得更舒服。包括日記,各種總結,各種任務分解,我知識結構的總結,筆記等等。歸納幾個Tips(我也是到這裡才算開始回答題主的問題吧)
1,抓住「兩點一面」。 兩點是指 「作息」和「三餐」 一面是指「操場」 也就是跑步,運動。把這「兩點一面」當作鐵的秩序固定下來,這是掌控生活的「錨」2,歸納整理。先整理書桌,整理卧室,然後整理自己的知識結構,歸納整理這個思想,要始終貫徹。干點啥都歸納整理一下。3,學會定「引導性目標」,而不是「滯後性目標」。以題主的例子來說,「英語考第一」就是滯後性目標,因為一旦發生無論怎麼做都不能改變結果。而「每天學一小時英語」 就是「引導性目標」,因為做與不做,掌控在自身。4,善於分解任務,大的化小,小的化簡單,簡單到每天都勤勤懇懇的去做。5,找點興趣愛好,灌注生活熱情。這點愛好是你頭腦的」安全區「,在裡面充電,打坐,胡折騰,都是休息。(我的愛好是購物這個怎麼破啊!!!)先歸納整理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腦袋清清楚楚,生活井井有條,然後再慢慢找模式,找規則。這是個漫長的道路。我覺得題主在生活上 早睡早起好好吃飯天天運動,在學習上歸納總結整理,對自己滿意也就是人生贏家了。至於 「道理都知道就是沒法堅持怎麼辦」,恩,一個總的建議是「少用意志力,多用習慣的力量。」
粗略的想到這麼多。
分享兩個流程
5:00-8:30 pm (運動,晚飯):5:00鬧鐘響。走到放運動服的地方,換衣服。拿運動包。(包里準備了紙巾,水,耳機,備用鑰匙,除汗劑,備用衣服)到門口換鞋,拿鞋柜上放好的包中包(放鑰匙手機錢包紙筆)放到運動包里。到操場。拉伸。帶好耳機,放跑步音樂。開始跑步。
結束。拉伸。發一條微博記錄跑步成績,回家。進家門,拿出包中包放鞋柜上。換鞋。進卧室前經過客廳,在「跑步板」上當天貼一個星星,進卧室脫衣服,進衛生間洗澡。塗點東西吹頭髮,換家居服進入廚房做飯。
做的菜前一天吃完飯已經決定好,需要化凍泡水的早晨也已經處理好,直接做飯。吃飯。整理。
全收拾完,大概8:30左右。沒有特殊安排的話我每天的這個時段都是這樣過的,已經形成了下意識的反應,幾乎沒變過。
旅遊
旅遊前完成以下清單:
前期: 景區基本情況;to-do list;基本行程安排;餐廳/購物(特色地址價位購物清單)中期:確定旅館機票租車景區門票並列印收據 確定各種優惠信息和預約信息,列印。 確定行走路線,先後順序,列印。後期:行李清單 查天氣/當地特殊情況 準備應急清單(廁所位置,加油站位置,標誌性建築的坐標)旅行中:遇到好玩的漂亮的有感受,就照一張相,配上文字。每結束一個景區,mark下。我用的app叫做MD,微博也挺好的。
旅行結束:行李歸位。清理多餘物品;列印相片/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整理旅行記錄。這裡面每一個清單的建立都有自己的流程。比如行李清單,又分為衣物,個人護理,電子產品,重要文件等。我每個對應的東西,又都在對應的固定位置已經歸納好,比如重要文件,全都在一個文件袋中,直接拿出來裝到行李箱中就好。比如景區基本情況,先列出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後上網看別人的遊記,記下別人提到的好吃的好玩的優惠信息,然後再到評分網上看排名靠前的評價,等等。對於這個問題,我更傾向於將問題改成:如何更好的生活?
首先非常同意 @李楠
的問題。補充一點:實在沒有辦法再同意了。我接下來的回答有點像結合自身的體驗,經驗的讀後感。
如何更好的生活?其實我很早以前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可是一直不得要領,現在真的要感謝 @李楠
的問題,他給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角度,啟發了我的思考。
我現在對如何更好的生活的理解是:有意識的生活,認真的生活。
- 什麼是有意識的生活,認真的生活呢?我舉個反例:沒有意識的生活,不認真的生活是這樣的:
1:出門忘記了帶鑰匙。
2:忘記鎖車門
3: 忘記了剛才做了什麼事情
4:走路摔倒。走路撞到東西
諸如此類的東西。
- 哪有意識的生活,認真的生活與沒有意識的生活的本質差別在哪裡呢?是什麼導致他們的不同呢?
我的看法是:有意識的生活是在認識生活。而無意識的生活是在:重複生活。
- 我們要怎樣才能進入有意識的生活呢?
我的看法是有意識的生活是一種認識論。是一種發現論,本質上是接種科學研究的。如果這樣的話,那他的方法跟科學研究的方法是一致的。
科學研究的方法是什麼呢?
1:觀察
2:記錄,整理,歸納
3:尋找模式,找規則
4:再觀察,試驗
5:修改模式,規則理論
6:反覆重複以上步驟。
在@李楠
的回答中他有提到幾點:
1:歸納整理。先整理書桌,整理卧室,然後整理自己的知識結構,歸納整理這個思想,要始終貫徹。干點啥都歸納整理一下。
2:善於分解任務,大的化小,小的化簡單
3:先歸納整理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腦袋清清楚楚,生活井井有條,然後再慢慢找模式,找規則。
結合科學研究的方法以及 @李楠的提到的幾點,我想提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我們如果要有意識的生活,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那我們要怎麼才能意識到呢?反省,總結。這就說明:我們必須如果要過上有意識的生活第一步必須的是:反省,思考我們之前是怎麼做這個事情的。我們做這個事情的模式。就有點像自我檢討一樣,越詳細越好。
2:嘗試對這個事情進行分解,進行整理,梳理,歸納,一定要讓自己的腦袋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明白每一步。
3:接下來嘗試建立模式,規則。這些規則,模式一定也要讓自己的腦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實踐,再進行整理,梳理,歸納,修正模式和規則。
5:模式和規則不是一層不變的,我們設置模式和規則的原因是為了更好的觀察,只是做一個參考點,設置模式和規則的原因是為了發現模式和規則之外的東西。如果你僅僅是為了模式和規則的話,那麼我們就變成了機器人了。
一個人的內力,幾乎可以決定他一生的高度,深度,廣度。固定的生活模式,不如具備一顆強有力的心力。人生沒有捷徑,無需對比,一個可以投入百分之百的行動力的人,無論貧富貴賤對他而言都是一種成功,一種享受的人生。
具備獅子魂魄,大象的承擔力,老黃牛的耐力,這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
具備自主,自律的習慣性,生活一定是有序的,一環扣一環,一步都不會錯亂。不要好高騖遠,基礎差,首先要鞏固基礎。也就是說你先把基本知識掌握達到能上好的大學的要求,再衝擊top3,如果連本科線都未達到一心想沖最頂其實太過虛榮。比如你要能上top3就已經很不錯,為毛要糾結是狀元?學習有名次,人生的幸福和成功沒有名次。
試。
這裡是幾個大的方面,這些做好了就不會有太嚴重的問題。
在個人意志力不夠強大的階段,最好藉助於團隊的力量,比如說去教室寫作業就可以避免分心,和同學一同執行計劃就可以客服惰性。多和成績比你強的人交流,調整好學習方法,提高效率。和父母老師交流調整心態,時刻提防鬆懈。遇到一件事,不要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和拖延的機會,立刻就去做。計劃的執行過程中,不要讓其他任何事使你分心,要保持一顆最單純的心心無旁念地執著追求。
高中知識的學習離不開三點: 心態,方法,勤奮。適時調整,取得進步並非難事。
共勉。有些專業測試可以讓你了解自己。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9種性格測試的那個。還有關於方法,從小到大遇見那麼多個老師,各種教學方法,難道就沒有一個你覺得自己適合自己的嗎?如果有,那就它,不要懷疑了,如果沒有,那就參加培訓班吧,也不要懷疑了。注意第一點,你不僅僅缺方法,最重要的是你還缺時間。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要活得那麼拚命?
※人在瀕臨死亡之前會出現一種出奇的好的精神狀態,這所謂的迴光返照是因為什麼?該怎樣去解釋呢?
※有沒有那麼一刻覺得突然領悟了一件事?
※在成長的過程中,「天塌下來」這種內心感受是怎麼隨著經歷的豐富而不斷改變的?(不同年齡段是怎麼的體驗)?
※人真的會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