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幾大古都,是依靠什麼優勢成為當時的首都?為何其中不少又沒落?
沒落是相對的,六大古都,現在除了北京南京杭州,別的三個已經連中國前10的都市都擠不進去,汴梁和洛陽更是連省會都不是,就算是南京杭州,離北上廣深的差距也很大,和他們作為首都時的地位還是差了不少的。
加上安陽(殷鄴系古都群)的七大古都討論這個話題,更全面一些。
第一部分:各大古都昔日因何輝煌?
這是七大古都分布:
西安系:今方圓25公里內,主要以西周鎬京、秦咸陽、漢長安、隋大興/唐長安,組成的古都城址圈。
洛陽系:今方圓40公里內,主要以西周成周城、東周王城、東漢魏晉洛陽城、隋唐洛陽城,組成的古都城址圈。
殷鄴系:今方圓50公里內,主要以戰國邯鄲、殷商王城、曹魏東晉北朝鄴城,組成的古都城址圈。
宋兩京:一為北宋開封汴京,二為南宋杭州臨安。
北京系:以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疊加的古都城址。
南京系:以東吳建鄴、東晉、南朝建康、南唐金陵、明南京,疊加的古都城址。
中國都城選址趨勢,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兩大時期:
第一階段:BC16世紀~AD10世紀,&<西-北軸心&>時期。
西-北軸心時期,西與北都城所帶代表的核心區域是關中板塊與河北板塊,西板塊的核心城市是西安系。北板塊的核心城市是殷鄴系(北京此時還尚未成為代表河北板塊的核心城市)。河北板塊關中板塊的中間,是耕地體量巨大,人口密集的華夏大平原(今華北平原+長江下游平原)上的中原板塊。中原板塊的核心城市洛陽,位置則大致在西北軸心帶上取中,以殷鄴系所靠太行山脈與長安系所依靠的秦嶺山脈為兩翼,為關中東門戶,兼中原西咽喉,同河北南支點,是關中、河北、中原三大板塊的交匯點。
第二階段:AD10世紀~AD12世紀,經運河水路繼沿海海路崛起後,都城由西-北軸心帶轉向北-南軸心帶的過渡階段。
從唐末開始緊扼隋唐大運河東西南北轉運節點的開封汴梁,取代了與關中板塊一起地緣性衰落的洛陽,成為了一時無兩的交通重鎮。在北宋弱軍,始終維繫華夏大平原及全國准統一的狀態下,主要以南方為腹地的開封政權,也是依仗黃河天險為面北的戰略要地。這段過度時間較短,只有一個半世紀,到南宋時,金元和南宋都城就已轉移至北-南軸心帶上的北京和杭州。
北宋一個半世紀以來對都城方位的另一大戰略影響是,在河北板塊中間帶,開發了著名的塘泊防線。斷崖的河北平原板塊,殷鄴系一帶的南部屬宋地,北京系一待的北部屬遼地。中間一馬平川,面對遼國鐵騎,毫無形勝可言。北宋在河北平原的中部,拉開一道「退耕還林,平地挖溝」的溏泊防線,使淺澱、湖泊、河溝密集交錯(著名的白洋淀就是那時挖出來的),號稱是北宋防禦遼國的「水長城」。實際上,北宋是以破壞河北平原中部地帶的農業經濟為安全代價,把河北的核心地帶從傳統的安陽-鄴城-邯鄲,徹底北推到了遼金元持續經營的北京。
第三階段:AD12世紀-AD21世紀,&<北-南軸心&>時期。
第一階段的河北勢力,其實就一直是爭奪天下,逐鹿中原,檯面上的主要競爭者。比如殷商以共主迅猛拓張,秦末漁陽戍邊引起義,項羽巨鹿定局勢,劉秀聯姻借兵於幽州豪強並在鄗城登基,曹操奪袁紹河北腹地北遷始建鄴城,鄴城政權在東晉南北朝一貫坐大,唐朝安史之亂起於河朔三鎮…河北板塊一直都是農兵重地所在,北京誕生以前也從不消停。彼時河北板塊的競爭方向是向南的內部競爭,所以核心城市在殷鄴一帶。但隨著運河航道與海路航道逐漸成熟,北宋開發塘泊防線後割裂了河北板塊農業經濟,加之東北部少數民族崛起,與中原王朝在河北板塊的華夏大平原北頂點進行反覆的前沿往來博弈,這些促使第三階段北-南軸心帶上的,河北板塊的核心城市,被北推到北京系。
當元朝北方人口經歷戰爭重創,純南北向的京杭運河取代含東西向的隋唐運河以後,華夏大平原的南頂點,本就是農業經濟高地和南方政治中心的江南地區,又成為長江,運河,海路的交匯點,這使江淮板塊的經濟一躍成為全國制高點。所以,傳統江淮板塊核心城市,都城戰略偏內向的南京,在北方經濟糜爛時,幾次成為僅有的南方全國政治中心。可明初靖難變局說明了一個南方都城方位的矛盾:從國家安全上說南京政府需要一個重兵集結的幽燕地區,從權力安全上作為中央的南京不能讓幽燕又擁有強枝般超過自己的軍事力量。以經濟高地優勢為都的南方政權,面對鞭長莫及的外部壓力中心,是一個都城方位死局:要麼遷都,要麼被遷都。對前者選項,朱元璋朱標父子沒有及時考慮清楚,朱棣就及時把後者選項給幹了。好在是一家人,王朝不改。
統一中國環境下,與南京同為偏內陸型的洛陽,也兩次遇到分封制難題而政權崩潰。而與北京同為外向抗壓型首都的長安,在西漢中央遇到同樣的實封同姓王的難題時,反而借外患壓力越磨越強。這兩種類型首都的特徵區別,可見一斑。
七大古都依靠的主要有四道屏障防線:
關中面東、洛陽面西的函潼防線,洛陽開封面北、殷鄴面南的黃河防線,北京面南的塘泊防線,南京面北的江淮防線。
自周朝擺脫城邦聯盟制,文化成熟,疆土真正涵蓋整個中國中東部大平原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的5個全國性首都,即五大古都,或者算上杭州的六大古都,除開封外都沒有脫離出這個統一都城的板塊形勝規律,即沒有脫離開類似三角形的華夏大平原腹地,以及它的三個角:北角、西角、南角。下邊著重分析:
長安-關河四塞
洛陽-山河控戴
可能有人覺得關中並不在華夏大平原上。下面以關中的地形特例,論述關中與華夏大平原,長安與洛陽的關係。
關中是由北面黃土高原和南面秦嶺山脈,合圍成的狹塹新月型,黃河最大支流渭河衝擊平原。關中腹地坐擁古代耕力較好的黃土,適合早期農具作業,且水網溫和密布,作為歷朝京畿基礎設施完備,在公元10世紀以前一直是北方農業經濟高地。它三面高山環繞,只獨開東面是黃河天險,北接晉南汾河平原,南通河洛盆地與富庶的中原,也就是張良所說的彈壓天下之背,進可攻退可守,自身又有優渥的腹地經濟。關中地形在中國實在是一個例外,如同大平原向西伸出一把利刃鋼刀,直插入中國第二地理階梯,成就了關中關河四塞的形勝,也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稠密人口分布線之一的,關中-豫西人口黃金帶。可以說,關中是平原西角向西的一個優質延伸,比大平原的南角南京和北角北京的腹地更長。那麼,這個角上同時坐落兩座代表都城,也是很可能的事情了。
洛陽雖然不在關中,但如果不看特例地形的關中,洛陽正好是在大平原的西角的頂點,剛好是大平原嵌入西邊那把利刃的起始點,像是這把利刃的把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坐落關中的西安,是大平原西角的西端,是西角的頂點。而連接關中與中原的洛陽,則是大平原西角的東端,是西角延伸段面向大平原的門戶。這條人口帶上的西安和洛陽,共同拉伸成了比南角和北角腹地更狹長的西角。這就是宋以前,都城總在西安和洛陽之間搖擺的原因之一,二者其實是同一個戰略區位的代表城市。
長安和洛陽是從城池本身腹地來說,都是群山合圍,極具關防優勢。但如張良所言,關中的土地肥力和平原面積要大於洛陽。洛陽之利在於逐鹿後的平衡與溝通之便,是具備城防形勝卻也是通衢易戰之地,所以很少是龍興之地。但是,緊鄰大平原的洛陽,通常是關中為京畿時期,與長安最為相輔互補的東控定鼎之城,也是東周、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關中或河北勢力為代表的北方統一政權,不約而同得選遷之都。洛陽的優勢在於,既可依自身城防形勝引領第三地理階梯線以東的大平原中原板塊為腹地,又可依關中刀柄之勢成為大關隴板塊的首鎮要衝。
南京-虎踞龍盤
南京的城防優勢在於緊鄰長江天險,有鐘山高地居中,周圍又丘陵密布。但沒有高山屏障,城防形勢到底不如西安和洛陽。所以南京依靠的是更大範圍的,整個江淮間多層次的線型防禦體系——江淮防線。所以半壁江山的南京政權,往往不能劃江而治,要防線北推佔據淮河一線才能穩定立足。
北京-依山襟海
如果說南京依靠的是多層線型的江淮防禦帶,長安和洛陽依靠的不僅有防禦帶還有關防優勢,那麼北京的形勝類型算是折中。在西面太行山脈、北面燕山山脈兩個方向上,北京依靠的是基於點型關隘。而在南面的淀泊防禦線,則是類似於南京的多層線型防禦系統。而在東面海防上,則是依靠旅順與威海衛互成掎角之勢,與天津衛形成內海合圍的防禦金三角。朝鮮半島作為定都北京的朝代,必須拿下的藩屬國,其實是渤海灣第一道海防體系外的,第二道大黃海灣防禦屏障。
同理杭州亦有形勝,但遠離華夏大平原,腹地較小,比之南京更顯偏安。但杭州仍舊始終是發達的水陸海三路交匯之港城。
殷鄴系處在山東丘陵與太行山脈夾裹之間的區域,黃河天險為代表河北板塊的政權南防的屏障。形勝不如前述古都。開封與殷鄴系的都城向位則正好相反,地處完全的平原,無山可依,形勝方面來講最差。
以上,是殷鄴系、西安系、洛陽系、北京系、南京系,宋兩京的定都條件。
第二部分:有些古都為何衰落?
這是2015年,美國市場研究公司Demographia的,中國各市建成區人口排名。通過這組數據,我再把國內500萬左右及以上建成區人口城市的經濟連通脈絡整理一張圖。
可見,有海岸線的城市最發達,有江河水路或鐵路交叉的城市次之,單線沿江的城市再次之,單線臨鐵的城市更次之,不具這些條件的非省會最次之。
河北板塊的北京不用多說,至今仍是首都,並無衰落。殷鄴系,由於傳統核心城市沿太行線性散列,不似長安洛陽那麼集中。而且古都城址群分跨河南、河北兩省四市,至今沒有一座城市能真正代表殷鄴古都,唯有安陽憑藉殷墟列入七大古都,卻對河北省境內的鄴城歷史難以留足底氣。當然,鄴城作為河北板塊的代表城市,形勝不及西安、洛陽、北京。除了版圖不大,核心文化與體制尚未成型的殷商,殷鄴系多為割據古都。今天作為地級市,也並無太大的衰落感。
江淮板塊的代表古都,南京與杭州,之所以能夠保據一方,就是因為江南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魚米之鄉,最平坦的域區,又是長江、運河、海路的交匯點,是全國貨品流通要道。南方經濟逆轉北方的近千年來,已經有了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底子。現在該地區的鐵路也依舊密集。它們無論做不做都城,曾經成為都城的優勢都沒有消失,那就是——經濟發達。但它們的形勝和抗壓區位不如北方,所以決定往往是半壁政權首都。只有南京在宋元明交替期,北方人口銳減超過三分之二的極端歷史條件下,在南北人口劇烈差值下,實現了唯一一次南方政權的統一。除隋朝揚州作為江都一時壓過南京,南京一直是歷史上江淮板塊的傳統政治中心。有江浙,皖南做人口腹地,即使今天上海崛起為江南地區新中心,比起前朝故都地位,南京也並未淪落太多。
關中板塊的西安(今年併入西咸新區後,秦咸陽城已完全在西安境內),最大的都城優勢在關中關河四塞的形勝之下,有精緻優渥的腹地農業經濟,以及關中向西鎖喉要道的區位職能。所以定都西安的政權能夠納入巴蜀,通常也是將西進戰略實施的最淋漓盡致的朝代。關中板塊面對曾經森林湖澤密布,而今卻全部開發飽和為耕地村莊的華夏大平原,可以逐一擊破的古代農業經濟優勢已經消失。但是關中的關山鎖鑰地形不會消失,作為鏈接大西北,唯一的人口通道和平原走廊,以及從北方陸路連同巴蜀板塊的要道作用,都沒有改變。所以,即使經濟上並不耀眼,西安仍是作為安定西疆的政治、軍事重鎮存在。陝甘分治以後,清朝以蘭州取代西安的治西策略,發生同治回亂,是一次警醒:西北門戶如果遠離人口腹地,關中淪為人口和文化窪地,反而會失卻異族文化蔓延和衝擊華夏大平原腹地的屏障。抗日時期,西安的地理中心,關中形勝,後方優勢,均得到體現。所以即使現在西咸分治,西安處於經濟不振期,猶不失大區中心和省會頭銜。
中原與關中板塊相接的洛陽,古代的優勢是連接東西交通的節點,且有關防形勝加成。對比曾經的開封、鄭州等傳統懸河黃泛區而言,洛陽北面的邙山雖不高,卻通常能抵擋黃河洪水的入侵,即便洛陽不是省會,洛陽在經濟上也一直是中原強市。但在今天,關中板塊的經濟權重遠低於唐以前,洛陽以西在經濟版圖中,已非昔日那般顯要。因為現代水利技術和工程的成熟,豫中黃河水患已解決,從南北向交通而言,緊貼第三地理階梯線的鄭州,無疑更適合鐵路樞紐進行布局。洛陽腹地較小,不如西邊的關中,更不如東邊遼闊的華北平原,這種劣勢反而被凸顯出來。下風期的關中板塊無力帶動豫西,上風期的中原板塊,雖地廣人眾,卻有更多和平時期忽略形勝優勢的平坦城市,作為洛陽的中原競爭對手出現。從前向第二地理階梯拐進去那麼一點的優勢,成了如今面對東邊緊貼第二地理階梯的鄭州時的劣勢,這是洛陽的尷尬。
同為中原板塊,曾為大一統都城的開封則比洛陽更顯衰落。以開封為為樞紐的隋唐運河只持續到北宋。開封最大的水路優勢也自此消失。當鐵路從鄭州交叉穿行,開封的平坦陸路地位也被取代。可以說,今天的鄭州,取代了昔日洛陽與開封的地緣優勢,只給他們剩下了昔日輝煌的大一統都城歷史。當然,這個拿不走。
北京是首都,是華北大區、東北大區、環渤海的人口集聚中心和經濟輻射中心。
華東大區守著最長海岸線和平原地帶,現在的中心城市是上海。但抱著長江中下游平原輸送線的南京,和抱著杭州灣港口群的杭州,分到的蛋糕都足夠大。
西北大區的西安,雖深處內陸,且周邊山地高原居多,但扼守國家幾乎唯一的西向通道和川北通道,且有便捷的汾河通道溝通北京,自身也有塊精緻的關中平原作為腹地,所以即使失去首都甚至十大城市地位,仍是500萬人口城市循環線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華中大區的洛陽和開封,其優勢被鄭州取代。而且武漢與長沙、南昌更具地緣合作深度。華中南方三省同為長江中下游平原,沿江經濟帶。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內部的中原城市群雖眾,實則豫中與周邊各個板塊的地緣合作基礎都不大,是以一省之力自謀產業發展,只能振作鄭州一市。這是洛陽和開封逐漸邊緣化,鄭州省會首位度愈來愈高的規模化集約化之根本邏輯。
實際上,洛陽歷史上的巔峰期,從來都是因為關中經濟處於上風期,長安城被毀時,和長安的「輪班換崗」,而從未因作為中原板塊首府而輝煌。這是豫西地貌決定的。
洛陽東邊的鄭州之所以能夠拿走開封的行政中心地位,是由於滎陽以東一馬平川的廣大平原,沒有地形裝嵌,而缺乏核心地帶辨識度,只需交通基礎設施的布局決策,即可輕易替換重心區域。開封失省城地位同樣是吃了本身地緣劣勢這種內在邏輯的虧。河患、鐵路只是表面原因,如果具備地形拱衛的核心區辨識度,方向大概不會是轉移行政中心,而是努力解決核心區的現實問題,如同唐朝應對三門峽砥柱山航道瓶頸的運輸效率革命之決策邏輯。
對比區域經濟發達的條件和定都所需的條件也能看出:定都之後必然繁榮,但在政治和軍事長遠戰略考量下,並非全因繁榮才定都。這也是有些古都失都後,有不同程度衰落的緣由。當然,城市區位本身具備經一些濟繁榮的條件,可能部分與定都所需的條件重合,偶爾給人一種錯誤印象:繁榮才定都。
所謂衰落,也是受階段性地緣需求影響。除了北京,各個古都相比昔日國家政治中心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落。這只是區域性相對而言。時代,一直都在前進,誰也沒落下。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的。
上古時期,我們的先民還不完全是我們所熟知的農耕民族,而且就農耕來說,也沒有擺脫刀耕火種的階段,所以首都搬來搬去,一是搬去下一個產糧區,二是搬離自然災害發生地區。當時的所謂首都,也沒有後來那麼複雜,一堆地窖茅屋而已。
到了上古社會末期,首都終於可以確定下來了。及至帝國時期,首都沒有大的問題,是不再頻繁變更的
咱們先說鎬京,咸陽,長安這一地區。如果你拿現代的自然條件來看的話,這個地區並不適合做首都,畢竟乾燥,炎熱,還時不時鬧沙塵天氣。但是在古代,這一地區並不是這樣的,這一地區在西周至唐朝的漫長時間當中,都屬於降水充沛,植被茂盛,氣候溫和適宜的,而且還是產糧區。當然河南洛陽也是產糧區,關中的優勢在於,他有防禦優勢,同一時期洛陽的交通優勢更加明顯,糧食產量更高,運輸更便利。所以這一時期帝國的皇帝基本都是在兩都之間徘徊。
後來由於氣候變遷,人口膨脹等多種因素,關中地區支撐不了越來越龐大的人口,導致了關中地區退出了歷史舞台。其實一般來講這個時候洛陽肯定會順延為首都。但是歷史還是充滿了偶然性的,偶然到了,割據政權因為各種原因,在開封建都了!及至趙匡胤立國,其實還是想往洛陽搬家的,結果種種原因沒有成功。其實開封比起洛陽來,啥球優勢都沒有。
至於北京,他第一次做為首都的時候,是因為他在一個漁獵民族建立的國家中,屬於氣候等各方面都比較均衡的地點,而且可以做前進基地。但是從中原帝國的角度看,北京並非最合適的選擇。元代不必說,我認為還是游牧民族本性使然,選擇的北京。明朝建立以後和北方民族的軍事鬥爭非常激烈是需要一個靠近前沿,便于軍事指揮,對北方戰事情報快速掌握,這樣一來北京是最佳的選擇。
南京,對於偏安政權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經濟中心,氣候適宜,又是產糧大區。同時,對於淮河長江流域的軍事鬥爭指揮也很便利。但是對於大一統帝國來講,遠離主要的軍事鬥爭方向,非常不利於掌握前方態勢。有可能敵人的騎兵已經到黃河邊了,我方的情報剛送達首都。。。只是簡單分享一下對第一個問題的看法吧。各個朝代為了便於統治穩定,一定要利用首都的地緣優勢以達其目的,所以各朝才會優先把首都選在政治中心或軍事重心與經濟重心重合的地方,例如唐之前政治重心在關中,軍事重心和經濟中心也是,所以主要定都長安。唐朝則是政治和軍事重心在關中,通過水利系統輸送東南財富。唐以後隨著門閥政治逐漸消亡,政治重心東移,經濟重心逐漸過渡到江南,所以定都也逐步以中原向東南過渡。元清是因為政治重心始終在北方,同時依靠運河水利調南方的糧財供首都費用。明是因為軍事重心在北方,但南京始終有完整的一套政府班子,作為陪都同時運作。所以定都這件事還是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後的結果。
在德不在險
生活供給:河流、土壤、氣候等;防禦:內陸、周圍有自然屏障;交通運輸:河流、海港、地勢平坦;文化:少異族、長期有文化傳承。這些確定之後就會考慮皇帝自己從哪發家,親信在哪,敵對勢力在哪。最後定下一個地方發展政治和經濟。
說說長安吧,十三朝的古都(把各種什麼雜七雜八的王國朝代都算上就有這麼多),最重要的是漢朝和唐代的都城。漢朝選在長安,主要因為它位於關中,四面崇山峻岭,易守難攻,對於一個新生王朝當然安全最為重要。項羽因為放棄關中,定都在四戰之地的彭城,於是被打出翔,最後兵敗自刎。所以定都長安的一個首要因素就是安全。唐王朝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因為即便後來到太宗即位後,王朝的其他大部分地方仍然是不穩定的,所以雖然經過多次籌劃,太宗也不敢離開關中到泰山封禪。隋煬帝如果沒有離開長安到江都,可能也不會那麼容易被推翻。所以說了這麼多,長安興起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它很安全。下面說說它衰落的原因。其中一大原因是關中產糧不多。長安在被定都後,自然而然的皇帝強征天下的富戶定居長安(畢竟要維持首都的繁華)。人口的過於稠密導致周邊的糧食產量無法滿足長安,於是無論漢帝國還是唐帝國都大量開鑿運河,以便東部,東北部及南部的糧食能夠大量地向長安輸送。這樣的開支是巨大的,在帝國強盛的時候還能勉力維持維護,疏浚運河的費用,就算如此漢帝國,唐帝國都選中洛陽作為陪都,時不時的會搬到洛陽,東漢則直接定都洛陽。因為洛陽周邊的土地肥沃,而且河流更便於運輸。當帝國衰落時繼續如此無疑是艱難的。當「安史之亂」後,唐帝國無法從其東部的區域徵收糧食,賦稅,僅靠大運河來維持長安的補給,這無疑讓後世的帝王看到了定都關中的極大不便。儘管安全,但耗費如此巨大的財力來維持這樣的一個都城已經是不合算的了。更何況,經過如此多的王朝建都,長安西北部的森林已經砍伐殆盡,土地沙漠化嚴重,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唐末的黃巢農民軍更是在兵敗撤出長安時縱火將其焚燒殆盡。唐僖宗只好又搬到洛陽。經過如此的反覆折騰,長安終於落寞了,變成了不再具有政治意義的普通省會城市。
農業文明過渡到現代文明,陸地文明向海洋文明發展的路程。現在發展好的地方,更多的是沿海地區或江河港口。一句話,你家旁邊有海有港,就等於修好了高速公路。西安、洛陽、開封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罷了。如果將來科技發展,運輸方式有了質的變化,哪個地方又會引領時代呢?
臨河是首都的最優先選擇。在擁有個山谷環衛,就霸道了
推薦閱讀:
※如果當代中國陸軍進攻二戰時日本沖繩島,傷亡能否低於一萬人?
※50年之後,中國能夠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嗎?
※高層要樓市去庫存,去庫存之後呢?再蓋大量的房子繼續庫存?這樣除了拉動疲軟經濟還有什麼意義?飲鴆止渴么?
※如果二戰時期中國失敗了完全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會發生什麼?
※近代之後中國古典詩詞衰落的原因何在?古典詩詞還能復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