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坎戰役當時日本是怎麼個慘狀?


據朱可夫自己的回憶:

與我們在哈勒哈河作戰的日軍士兵訓練不錯,特別是近戰,」我回答說,「他們守紀律,執行命令堅決,作戰頑強,特別是防禦戰。下級指揮人員受過很好的訓練,作戰異常頑強。下級指揮人員一般不會投降,『剖腹』自殺時毫不遲疑。軍官,特別是中高級軍官,訓練差,主動性差,習慣於墨守成規

至於日軍的技術裝備,我認為是落後的。日軍的坦克相當於我們的MC—1式坦克,非常落後,武器很差,最大行程小。應當說,在戰役初期,日軍的空軍比我們強。在我們還沒有得到改裝的『鷗』型和伊—16以前,他們的飛機比我們的優越。在以Я·В·斯穆什克維奇為首的一隊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飛行員到來以後,制空權就很牢靠地掌握在我們手中。應當指出,與我們作戰的是日本的精銳部隊,是所謂的皇軍

我們的正規部隊打得很好。彼得羅夫指揮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師和來自外貝加爾由加拉寧指揮的步兵第57師都打得很出色。由烏拉爾調來的步兵第82師開始打得不好。該師的戰士和指揮員訓練時間都很短。這個師在開赴蒙古以前不久才加以擴充,補充了剛應徵入伍的新兵。

我們的坦克部隊打得很出色,特別是由蘇聯英雄雅科夫列夫旅長率領的第11旅表現突出,但БТ—5和БТ—7式坦克太容易起火。如果我沒有這2個坦克旅和3個摩托化裝甲旅,肯定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合圍並殲滅日軍第6集團軍。我認為,我們必須大大擴充裝甲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

我們的炮兵在各個方面都比日軍的優越,特別是在射擊方面。我們的部隊整個地說比日軍強得多。

蒙古部隊從紅軍方面獲得了經驗,受到鍛煉,得到支援,也打得很好,特別是他們的裝甲營在巴英查崗山打得很好。應當承認,蒙古的騎兵易於遭受飛機襲擊和炮火的殺傷,他們受到很大損失

主要的困難是物資技術保障方面的問題。我們必須從650—700公里以外運來作戰和生活必需品。離我們最近的供應站在外貝加爾軍區。甚至燒飯用的劈柴也得從600公里以外運來。車輛來往一趟是1,300—1,400公里,這要消耗大量汽油,而汽油也得從蘇聯運來。

在克服這類困難方面,外貝加爾軍區軍事委員會和什捷爾恩上將及其部屬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在哈勒哈河蚊子非常之多,這使我們部隊非常傷腦筋。一到晚上蚊子就毫不客氣地咬我們。日本人有專門的防蚊設備,可是我們沒有,一直到很晚才裝備了這類用品

《回憶與思考——朱可夫元帥回憶錄》

原文

第七章 不宣而戰的哈勒哈河之役


從這裡看日 總損失不會超過約20160。


咱們來引用一段維基百科的文字,看完就見分曉

上面那位引用英文維基百科的已經過時了,這是最新的

【日軍參戰兵力前後相加超過5萬8千人,實際參戰的只有以23師團為核心的25000餘人,其餘的部隊都是戰爭末期的8月29日以後才調來的,這些部隊實際並未怎麼打過仗。關東軍第6軍的軍醫部提交給軍隊高層的報告(並不向公眾發表,日本的官方報道說是大勝因此完全不會報道陣亡八千人[8])表明了日軍的陣亡人數為7696人,負傷人數為8647人,下落不明的人數為1021人。1966年10月12日,在日本的靖國神社舉行了一場「諾門罕事件戰沒者慰靈祭」的活動,朝日新聞報道中稱戰死人數為18000人。日本歷史學家五味川純平在他1975年發表的著作《諾門罕》中有這樣的評論:「對熱衷於打了敗仗就又遮又蓋企圖掩人耳目的軍政當局來說,有必要把數字過小發表,但是對靖國神社來說,卻完全有必要把數字過大發表。」然而這篇報道只是一則不超過30字的未署名的簡訊,並非靖國神社的獨自公布數字,仍然很值得懷疑是否是記者把傷亡一萬八千弄成了死亡(靖國神社戰後從未進行過排除日本官方數字的獨自傷亡調查[9])。

蘇軍投入約五萬七千名步兵、五百輛坦克及三百五十輛裝甲車;蘇聯官方統計人員損失為近四千人陣亡。但據1991年蘇聯解體後解密的檔案顯示,蘇軍真正死亡人數約為八千人,超過一千人失蹤,另外一萬六千人受傷。蘇軍損失最重的第11坦克旅在7月23日~8月28日間得到了BT-7供應155輛補充,8月20日再投入BT-5和BT-7共計154輛,至8月30日止只剩下38輛可以使用,損毀271輛,一共死傷349名士兵。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諾門罕戰役中蘇軍的坦克比日軍強大出一個數量級甚至還有T-28坦克或T-34坦克,實際參戰的蘇軍坦克均是BT坦克和T-26坦克,裝甲也十分輕薄,89式中戰車、T-26、BT-7的裝甲最厚處分別是17MM,15MM和20MM(裝甲幾乎一樣)。而且它們用的汽油機生存力也不如89式的柴油機。戰役中出現的最大的坦克是日本97式坦克(雖然是少量的)。同樣地蘇軍損失的坦克裝甲與松本草平的說法不同,只有5%被燃燒瓶擊毀,而絕大多數毀於日軍反坦克槍炮[10]在戰鬥中日軍發現用7.7毫米穿甲彈集中射擊或是車載13.2機關槍射擊即能擊穿BT坦克的裝甲,甚至95式坦克的37毫米炮都有機會擊穿蘇聯坦克裝甲[11]。此外松本草平關於蘇聯緊急進行柴油機改裝的說法也是錯的,BT-7m要到此戰後才生產。戰鬥中日軍發現有蘇軍將坦克駕駛員鎖在車裡的行為。[12]

在空中日本雖然贏得了數量上的勝利,但是仍然遭受了飛行員的慘痛損失,諾門罕中死亡的最高階軍官為加藤敏夫中佐,最高戰績篠原弘道擊落58架。日軍九七式戰鬥機與蘇軍的I-15戰鬥機以及I-16戰鬥機交戰中,在這兩次衝突中日本宣稱擊落了蘇聯1252架飛機(蘇聯資料中被擊落的飛機僅有200架),蘇軍宣稱擊落646架日機,而日本陸軍承認損失是遭擊落與重損共157架(未歸還機與被擊落機64架,其中九七戰51架,53名駕駛戰死)。九七式的良好迴轉性獲得證明並在初期與蘇軍對戰時獲得優勢,但是第二次戰爭時蘇軍的I-16所使用的一擊脫離戰術已經開始有效的剋制迴轉攻擊的效果,並帶給老練飛行員大量的傷亡,使日本陸軍開始開發重視速度及火力的重型戰鬥機,最著名成果之一即為二式單座戰鬥機,而且和日本海軍零式艦上戰鬥機的無防護相較日本陸軍也開始給戰鬥機配備防彈油箱及防彈鋼板等。蘇軍戰死的最高階飛行員為格拉斯金少校和扎巴耶夫少校。

二戰後有記者採訪朱可夫將軍,問及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時,他回答是哈拉哈河戰役。朱可夫對日軍的評價是下級軍官很優秀,戰鬥很狂熱,但是越往高層越爛,特別是含金湯匙出生的高級將領只能用無能形容。另外曾在GRU任職參與過該戰役的瓦西里·諾沃布拉涅茲上校在回憶中認為蘇軍的戰鬥有很多缺陷,是靠巨量的人力傷亡和兵器優勢打勝的。如蘇軍彈藥消耗達到31000噸,相當於庫爾斯克戰役消耗量的15%。日軍方面,7月攻勢中82門師屬火炮儲備了3萬發炮彈用於進攻,平均每門炮備彈366發,大致是平均每門炮30%會戰份,弱於1937年在中國戰場平均每門炮約50%會戰份彈藥的標準。

1939年9月15日雙方簽署了停火協議,並於翌日9月16日生效,日本同意尊重蒙古聲稱的邊界。朱可夫贏得了勝利,他被蘇聯獎賞為第一功臣,同時被晉陞為上將軍銜。

1939年12月20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從滿洲里接回了被俘的官兵。軍官回來後,全部被勒令自殺;士兵審查三個月後,開赴滿洲深山老林,編入日本開拓團里,與外界隔絕。偽滿洲國興安軍中被俘的三名日本軍官,兩名中尉服毒自殺。有一名佐藤上尉不願自決,軍法上尉和憲兵團長在他的房間里擺上酒席,一直勸到深夜。次日凌晨,佐藤上尉自殺,留下一封遺書。】


諾門坎戰役,從數據上來看,倒不能說日本很慘。

但問題,此前日本軍方高層很多人極為藐視蘇軍,再加上大清洗,更覺得蘇聯人是紙老虎。

結果諾門坎一打,發現蘇聯還挺強的。

這直接影響了其後日本的戰略決定。

為什麼德國攻蘇之後,日本按兵不動。就是因為日本認為遠東蘇軍還沒有徹底削弱,戰無勝算。

如果這一仗不打的話,以日軍以前的估算,說不定就衝過去了。

可以說這一仗對於蘇聯遠東地區,還是起到了很好的穩定的作用。


我看網上總有公知說諾門坎蘇軍損失比日軍大,不知道都是哪來的地攤數據,統一口徑按西方的統計,蘇軍傷亡近2萬3千人,日軍死傷4萬5千人,3000人被俘.


很多人都提到蘇聯損失比日本大,可問題是戰爭的輸贏不是看傷亡,而是看有沒有打到戰鬥目的。日本損失可能比蘇聯小,可問題是蘇聯損失的對於蘇聯來說是毛毛雨,日本損失的那就是割肉了。對於日本來說,最絕望的不是死了多少人,而是對面幾乎打不完的裝甲洪流。


能怎麼慘?跟太平洋戰場比起來難道不是大勝利?日本二戰完全是被高層搞壞了的啊


我有個問題,如果像某些百科說的那樣,日本只是打平或是小規模失利,甚至傷亡還比蘇軍小,那麼小松原為什麼要自殺呢?


日本的坦克在蘇聯的坦克面前就像紙糊的 日本造坦克的思路有點像是裝甲運兵車 還有關東軍沒步炮協同作戰的經驗 炮兵把自己的步兵坑成馬了


傷亡數字確實相差不大,但是第一戰場控制在蘇聯手裡,第二日軍集齊本國最好的裝備最優秀的師團在蘇軍集成化二流軍隊攻擊下不能抵擋一個回合。此戰日軍又是以下克上的形式發起,結果損失尤其是軍事裝備損失極其慘重,戰後大本營極其憤怒逼死多人,並嚴格控制裝甲裝備與蘇對抗,此後日軍在東北轉入守勢,各地修建極其多要塞。

尤其要注意戰場控制,在蘇德戰場蘇軍幾乎每站傷亡都是高於日軍,在庫爾斯克中甚至戰損比接近1:4,但紅軍贏得的了無疑的大獲全勝,就是戰場控制在蘇軍手中。如果戰場控制在彼方,那麼裝備都是可修復,如果失去,那就意味著難以計數的損失。以上。


按純數字統計看雙方損失實在是典型的數字陷阱,所謂靜態看問題而非結合當時的戰場形態動態看問題。

停戰前和停戰時的情況,按英文wiki來說是怎麼樣,蘇軍兩翼突破(空+炮+坦),然後achieving a classic double envelopment;被包圍的日軍23師團呢?26號解圍努力失敗,27號突圍努力失敗。31號為止,日軍在蒙古邊境內的23師團被殲滅,剩下的是還在偽滿洲國這邊的殘部。以當時日軍死不投降的風格,還是被抓了3000人。佔領戰場的是蘇軍。The Soviets had achieved their objective.

如果不停戰,佔領戰場的蘇軍傷員歸隊概率要遠遠好過日軍(既不能解圍又不能突圍)。而另外一邊,停戰之後的23軍團士氣如何呢?參謀長岡本雙腿被傷兵斬斷。

從戰爭角度來說,23師團徹底喪失了戰鬥力。蘇軍卻鍛煉了基礎軍隊(勝利後歸隊的傷兵戰鬥力肯定是好於新兵蛋子的)和將領。朱可夫其後在莫斯科的成功反擊和斯大林格勒的反擊都有著這場戰役的戰術痕迹。

傷了兩指和斷了一指的雙方,即使流的血差不多,真的能算損失差不多嗎?


不是日本是怎麼個慘狀,而是蘇聯是怎麼個慘狀!

我看百度百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轉載自:諾門罕戰役_百度百科

真實的諾門坎戰役就是,一個擁有近千輛坦克裝甲車的蘇軍1個裝甲集團軍在戰神朱可夫的親自指揮下,消耗掉幾乎半個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彈藥量,才勉強擊敗日軍一支只有5個基數彈藥的三流邊境守備師團,最後人員損失還比日軍大,蘇軍還損失坦克裝甲車近400輛,蘇軍一個諾門坎戰役的彈藥消耗幾乎相當於中國八年抗戰的總消耗量。

而在諾門坎戰役,蘇軍的後勤能力實際上也已經到達了極限,諾門坎戰場的消耗極其驚人,導致西伯利亞鐵路與博爾集亞-桑貝斯鐵路滿負荷運行了2個月來維持這場戰鬥。日軍不再北進,也與諾門坎戰役關係不大。


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德國與日本為什麼不聯手攻擊蘇聯?
二戰時期德國對英國俘虜的待遇如何?
如果日本二戰後與德國類似南北分治,世界歷史會是什麼走向?
二戰前夕蘇聯為什麼不相信「德國將要進攻蘇聯」的情報?
軸心國怎樣才能打贏二戰?

TAG:日本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