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主要東南亞)諸國國民對日本(舊日本帝國,現今日本)的態度究竟如何?

二戰時日本對亞洲其他國家進行了全面的入侵,因此亞洲諸國以及諸國國民對日本的態度普遍不好——這是我之前一直抱有的觀點。但是,隨著中日矛盾升溫導致的日本網右活動加強,我接收到了一些相當顛覆我既有觀點的信息。

諸如,亞細安諸國的會議上曾經有代表公然向韓國觀察員表示對日的親近以及對韓國反日的不齒;東南亞國民感謝二戰時日本兵的幫助;甚至印度將二戰時親日親德的大「印奸」擺到和甘地一樣的地位等等……

不禁迷茫,亞洲其他國家真的像我們的媒體渲染的那樣仇恨憎惡日本與其當年的侵略么?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你的利益說是站在政府角度談反日情緒,認為政府的政策會引導到社會層面的對日態度。這種觀點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忽略了民眾普遍的對日觀感的國別差異。這固然與政府宣傳機器相關,例如戰後中國對731毒氣試驗的揭露引發的民眾對日帝的進一步憎惡。但民眾的對日態度更主要來自於對殖民侵略時代的親身經歷,回憶是不容抹殺的,經歷了自甲午年開始50年日帝侵華史的中國百姓對日的惡感記憶絕不會滅殺,而是會隨著代際更替而不斷傳承、演化。

提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同為日帝殖民地,韓國(算上北朝鮮)與台灣兩地人民面對日帝殖民時代有著南轅北轍般的迥異觀感?戰後兩地與日本均為自由地區,同為美國反共橋頭堡,擁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和共同的安全利益。難道只是因為近二十年區區貿易衝突等原因造成韓國民眾極端反日,而台日經濟互補因此台灣人喜歡日本?絕不是這樣!想必大家看過《海角七號》,電影對日帝殖民時代的曖昧情緒讓許多大陸人不明就裡。而韓國反日的態度在整個東亞地區最為暴烈。一個曖昧一個暴烈,巨大反差的背後歸根結底應該考察殖民歷史的差異、後殖民時代兩地與日政府、民間關係變遷史,更重要的是考慮朝鮮民族與台灣被殖民一代的群體差異。對於這個問題我尚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中國自有的天朝上國的傳統認識和近代民族國家、獨立國家的思想引進,與長期被奴役、被獨立不到僅半個多世紀的鼻屎國家對於侵略的認知是有根本不同。


排名第一的答案,忽視了日本對中韓自明代以來的長期傷害,這與對東南亞英美殖民者之間的戰爭是完全不同的。以純功利的角度來看,不僅片面,而且存在對中韓仇日情緒的「矮化」。

特補充下:

1、 日本侵略東南亞的歷史極其短暫,普遍也就3年的樣子。

以菲律賓為例, 日本1942年5月佔領, 到1945年1月盟軍登錄呂宋島,才兩年多的樣子,板凳還沒坐熱。

1942年5月,菲律賓最終仍然遭到日軍佔領且逼使得菲律賓自治領政府被迫流亡

1945年1月盟軍登陸呂宋島,並且在3月時成功攻下馬尼拉。

對比中國,從甲午海戰,割讓台灣,日俄戰爭,濟南慘案,到後來的918等, 說這是綿延半個多世紀的血海深仇也不為過。 當然還可以上溯到明朝的朝鮮戰爭和倭寇。

中國對日本的仇恨有著深厚的歷史的基礎、寬廣的民間基礎。

2、東南亞當時還是西方的殖民地,國家和民族意識不強。

對當時的東南亞人來說,被英國法國統治和被日本人統治有區別嗎?而且英法等國統治時間更長,結下的梁子可能更多, 所以當時有很多當地人的上層其實是歡迎日本來攪局的心態。典型的例子是昂山素季的父親。

當地人沒有反抗,就意味著日本人不用鎮壓,只要對付西方軍隊即可, 雙方仇恨自然很小。

3、直白點,東南亞都是些魚腩國家

魚腩國家不得不沒有追求, 美國搶了墨西哥那麼多領土,墨西哥仇恨美國嗎?

中國和韓國都是有歷史有文化有經濟實力的國家,更重要的是,有道德,所以對日本否認淡化侵略史的行為,絕對不能容忍!

這就是主持正義,這就是維護世界和平!

做一個有擔當的國家!

--------------------------------------------------

有人拿俄羅斯舉例,俄羅斯除了佔地較多之外,並無特別突出於英美德之外的罪惡


一談日本,很多憤青的智商基本上趨近於零。仇恨依然是憤青的主旋律。讓憤青帶著仇恨老去吧,希望他們能仇恨一輩子。

國家關係太過籠統,現代政治中主要體現的是政府和政府的關係。國家泛指全體人民,我們所有人都反日么?

政府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是恆久不變的,都處在變化之中。隨著國家實力變化價值觀的變化而變化。以前中朝關係很鐵,現在呢?

中日關係很複雜,一方面中國崛起,日本有警惕心理。四處說中國的壞話,中央集權國家本來就是個黑鍋。什麼地方債四萬億等等負面都是日本媒體第一個出來曝光的。

另外方面,中國幾年前購買了居量日元國債,安倍上台之後日元貶值30%,是背信棄義的行為,會讓中央政府非常非常不爽,這都是老百姓血汗錢啊。

戰爭沒人喜歡,搞不好政客的人頭落地。但叫囂戰爭,政客從來不放過,可以藉助勢力,鞏固自己的權利為自己政治力量造勢。但,這個從來都是雙刃劍,搞的太過,超過底線,也會很難看。

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國家的力量不是越來越大,而是越來越小,人才技術資金全球資源配置越來越自由,這個是歷史大勢,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

鄰居間相互吼幾嗓子,吵吵嘴,情有可原。但要魯起膀子,乾死對方,憤青可以歇歇睡覺去吧。


如果你生活在三國時候的蜀漢你也會很好奇,為什麼一會仇吳一會又結吳呢?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至於是敵或友取決於雙方站在利益的那一邊。


不完全贊同一樓。這種利益說實在看不下去。利益可能影響一國政府的表現,但是我們對日本的心理是沒什麼改變的。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可以被闡釋為人道主義。為什麼我們對日本人如此痛恨?因為屠殺,人體試驗,背信棄義,因為自身是禽獸不如反而仗著自己的工業發達就不把其他民族當人看。雖然東南亞是泛儒家文化圈,但與我們的文化差異依然區別很大。而且日本的歷次入侵:從甲午到抗戰,都是對中華民族的命運產生了極大威脅的。歷史上從沒有一個民族做到過這點。所以我們對日本的文化記憶格外的深刻


推薦閱讀:

為什麼泰國歷任國王都有中文名呢?
到越南峴港有什麼好玩好介紹的?
除了新加坡,東南亞有哪些國家適合移民?
在東南亞運營手機遊戲,支付問題如何解決?
馬新兩國華語現狀如何,隨著中國大陸的強大會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TAG:日本 | 歷史 | 亞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東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