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拍嗝有什麼注意事項?


用一隻手的手臂托住寶寶的屁股,讓寶寶自然的趴在你的肩膀上,頭偏向一側。

另一隻手呈空心掌,由寶寶的背部中段,自下而上拍隔,注意動作要輕柔。

實在拍不出來也不要緊,寶寶不是每次都能出嗝的,把寶寶放下來右側卧位睡就可以了。

很多新爸爸媽媽,我當面示範好多次還是不得要領,所以比較擔心這段話是不是能幫到題主。


01 | 手上拍嗝▼

?先用食指和拇指托住寶寶的下巴,剩下的三隻手指扶住寶寶的胸口,再用另一隻手的前臂扶著寶寶坐起。

?用手掌拍打寶寶後背,幫助氣體排出。

02 | 肩上拍嗝▼

?一手摟著寶寶的後背,一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將寶寶豎直抱起,頭靠在你的肩膀上,大人身體稍微往後傾斜

?一手扶住嬰兒的屁股,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後背。

P.s.很多媽媽擔心豎抱的問題,其實,育兒界權威讀物都有記錄這種拍嗝姿勢,所以家長們大可放心。

03 |腿上拍嗝

?讓嬰兒趴在你的大腿上,大人踮起一隻腳尖,讓寶寶頭部略高於胸部

?先輕拍寶寶的背部,然後上下來回撫摸,兩個動作交替進行

(我還是更推薦前兩種拍嗝手法,因為這種容易拍吐。)

緩解吐奶的其他方法

如果拍了幾分鐘還是沒拍出嗝,寶媽也不用擔心,還有下列方法可以緩解吐奶:

?不要在寶寶哭鬧得很厲害的時候餵奶,那樣會吃進去更多空氣。

?嬰兒吃奶的過程中不要去打擾他。

?奶瓶餵養的寶寶,每隔3-5分鐘拍一次嗝;母乳親喂的寶寶,喂完一邊拍一次嗝。

?不要讓嬰兒平躺著吃奶。

?每次吃完奶,豎抱寶寶20分鐘。

?剛喂完奶不要擠壓嬰兒的腹部或者劇烈玩耍

?盡量在他極度解餓之前餵奶

?要確定奶嘴上的孔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翻轉奶瓶後自行滴出幾滴奶,然後停止滴奶,說明奶嘴孔大小剛好。

_________end___________

如果你也是個帶娃狂魔,歡迎看看我的WeChat公眾號:帶娃特攻隊。


答主為國家四級育嬰師

拍嗝有幾種方式,最常用和推薦的是直立的斜坡式拍嗝

1、首先拍嗝的時間,在幼兒喝奶一個階段停頓間,或者喝完奶之後再拍嗝,不能打斷寶寶喝奶

2、拍嗝前準備。媽媽在肩上墊一塊小毛巾,防止寶寶溢奶吐奶。

3、姿勢問題。由於新生兒頭部較脆弱,脖子也不能直立,先一手托寶寶脖子由搖籃式抱轉換為將寶寶盡量直立抱在肩上,寶貝自然趴在媽媽肩膀上,一手支持寶寶,再以空心拳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中上段。

4、拍嗝過後。在試過幾次之後,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觀察寶寶,如果表現得明顯不舒服,可將寶寶換到另一側肩膀再繼續拍。

另外拍嗝還可以採用端坐式和側卧式,有的寶寶不能通過拍嗝排出胃部空氣,可以讓寶寶自然稍向右側卧,輕輕按摩寶寶的肚子幫助排出空氣。

希望對提問者有幫助(^o^)/


升級做了媽媽之後,之前學到的諸多育兒知識馬上就要面臨考驗。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就特別要注意了。

1、拍嗝時,手掌要呈杯狀。

2、一隻手將寶寶抱起,靠近大人肩膀,另一手拍嗝,當聽到寶寶嗝出聲音即可。

愛心提示:媽媽肩部放上小毛巾,以防寶寶溢奶,在拍嗝時,以一定的力量將寶寶固定抱住,但是注意不要遮住寶寶的口鼻。

此外,拍嗝成敗的關鍵在於適度的腹部壓力和勤於變換姿勢是拍嗝方式,拍背、輕輕搖動、按摩等都可以,只要媽媽多練習多嘗試,一定可以找到最合適自己家寶寶的拍嗝方法。

拍嗝時五根手指併攏靠緊,手心彎曲成接水狀,拍在寶寶背上時不要漏氣,而拍的力量應該是能引起震動,又讓寶寶不感覺疼痛。

多次拍打:遇到容易脹氣溢奶吐奶或寶寶很餓的時候,在開始餵食之後不久就可以先幫寶寶拍嗝,這樣有效避免脹氣或吐奶。

同時,媽媽們也要注意 1、避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2、注意喝奶的姿勢。

1、母乳餵養

媽媽務必仔細學習各種哺乳姿勢,在每次餵奶前先把姿勢調整好,在讓寶寶開始吸乳。

2、 奶瓶餵養

不論抱著寶寶喝奶,還是讓寶寶靠著其他物體喝奶,注意頭高身低的姿勢,而且保持一定的斜度角度也很有必要,讓寶寶少喝一口,最好不要讓寶寶把奶瓶中的奶全部喝完,這樣也可以減少一些氣體進入體內。

最後給各位新媽媽三個小貼士:拍嗝牢記三不

不著急:別催促寶寶喝奶

不偷懶:督促自身正確學習拍嗝姿勢及方法並切實執行

不粗心:多留意寶寶溢奶情況


給位寶寶父母不要害怕,托住寶寶的屁股,用空心掌輕輕拍寶寶的後背,讓寶寶的頭靠在你的肩膀上或者自己的胸口,大多數人都害怕傷到孩子的頸部,這點不必太擔心,實在不行讓身邊的人幫忙扶住寶寶的頭。拍嗝很重要,但不要強求,拍一會沒拍出來,就豎直抱著。


注意力道適中,不要重力。有間隔性的拍。一般情況下寶寶奶後連續有節奏的多拍幾下就會出嗝。但不是每一次如此的哦。


推薦閱讀:

新生兒「濕肺呼吸窘迫」是什麼癥狀,是否常見?
出生不久的小寶寶要不要吃維生素 D?
怎樣改善嬰兒的夜醒問題?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怎麼辦?
新生兒鎖骨骨折應當如何治療?

TAG:育兒 | 兒科 | 新生兒 | 育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