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去過最讓你難以承受的城市是哪一座,為什麼?


除了挑起地域攻擊,這個問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鄭州,到處是人頭,要飯的,偷東西的


北京。

去年有段時間因為找工作待過一陣子,充分體會到每天的地鐵站都跟春運時的火車站一樣!!!每次在地鐵上被擠的跟狗一樣就心想難道以後每天都要過這樣上下班的日子?工作已然那麼辛苦,生活還要這樣疲於奔波。。。


所以面試時當老闆說北京天津都可以上班時毅然決然的選了天津。(好歹之前在天津待過四年)

北京的天好灰,空氣好臟,車好多,人好擠,地方好難找,心情好煩躁,這種煩躁以至於讓我每次去北京看到誰都面目可憎。

我常常想,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我們這些在外漂泊的外地人一定有很深很深的怨氣吧哈哈~越來越多的人拖家帶口涌了進來,讓車變的越來越多,路越來越堵,空氣越來越渾濁,房價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難感到幸福和滿足。。。

有一年的新聞報道說大年三十由於大量外地人民回家過年導致偌大的北京城突然變的空蕩蕩了。。


原來他們早已變成了大北京的一部分啦←_←


問題被舉報前答一個,武漢,絕對不想再去了。

請看武漢土著總結的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武漢


西安,不想再去第二次了

哇哈,問題已經被關閉了,想來是可以痛快的說說我的理由了。

我不覺得這個問題會挑起地域攻擊,每個人只說他的個人感受就好了,這個東西是非常主觀的,喜歡,有他的理由;不喜歡,有他的道理。城市不是人民幣,做不到讓任何人都喜歡。

有一點包容性是好事,別一說到你家鄉的不好就氣的上樹撓牆的,不至於。

說說我為啥不想去西安第二次了。

前幾天中秋節,琢磨著要去哪玩玩。我人在北京,要選個距離上可以接受的地方,西安,十三朝古都,想來文化底蘊很濃,就決定去感受下吧。

我的鐵哥們在西安的長安大學讀了4年書,所以給他打電話問了下注意事項。他給了些建議:

1.體會下古都的風韻;兵馬俑、華清池、大小雁塔啥的必去吧,其他的根據時間安排。

2.西安消費水平不高,吃住都不貴,出租也很便宜,而且西安並不大,出行的話完全可以打車,不必擠地鐵公交。

3.小吃比較多,肉夾饃、羊肉泡饃之類的,隨便找個街邊的小店都可以的。不過由於中秋假期時間比較短,慢慢找美食不如去回民街一條龍的嘗下來。

4.西安其實在他看來,就是那種一次性消費的地方,去體驗過一次就可以了。

5.謹防小偷,千萬不要低估西安小偷的猖獗程度和盜竊水平。

參考著兄弟給的建議出發了。到了西安,有了這幾個事件和感受:

一、計程車

坐火車去西安,到西安的時候是早上6點吧,在火車站排隊等計程車(正規的,不是黑車),排到了一個,上車後師傅問去哪,我說去「小寨那邊,長安中路上,有個如家」,如果我這麼和外地人描述位置,恐怕大多數人看不懂,但我和西安本地人這麼描述的話估計不難理解,何況,他是個計程車司機。

但司機說,那地方他找不到啊,應該是挺難找的。(真找不到就不拉我算了,我換個其他車好了,但車繼續往前開)

我說,那往小寨那邊開吧,我有導航。

我打開導航之後就驚呆了,這從火車站出來,拐一個彎就行了,剩下的就是一條大直道了,這找不著么???

師傅看我拿出手機導航,臉一下就拉下來了,怒氣沖沖的說:「你到底信我還是信手機?!!」

我說:「信誰都行啊,關鍵是把我拉到地方啊。我要去長安中路,36號,如家快捷。」

師傅:「長安中路有十幾公里呢,誰知道那個如家在哪啊」

(媽的,我雖然是一路盲,但十幾公里是啥概念我是有的,一條長安中路那麼長?難道西安市區裡面通高速了么???)

我說:「那聽導航吧」

總之,第一天下火車就遇到這麼個事,心裡是極大的不爽,我不知道為啥,司機會跟一個導航過意不去,一個大活人吃手機的醋,至於么?(在北京打車,一般司機不知道具體位置的話,我拿出導航來幫司機指路,司機都會非常高興欣慰的)那麼,除了這位司機想繞我路,我想不到其他的解釋。原諒我的小肚雞腸吧。

二、住宿

如家小寨店的前台,脾氣異常的暴躁,另外,那個店的環境真的很糟,設施陳舊,室內比較臟。一晚上248吧,價格上也沒有優勢啊。

三、導遊

去兵馬俑玩,景區門口烏央烏央的導遊,各個帶個導遊證,穿著統一的制服(黑褲子、白襯衫),價格也是統一的90塊。貌似還比較正規,但我問了幾個導遊之後,想看他們的導遊證件,他們就是不給看,證件這東西,我一個外行,即便是你給我看了,我也看不出個真假來,但為毛就是怕我看呢?我心裡一個一個的問號就出來了。

不過最終還是選了一個導遊,講解的還算不錯(75分吧)但一個勁的推銷我就受不了了。我在景點拿手機拍照的時候,導遊在後面拍我肩膀,說:「手機拍的不好,讓這個大姐幫你拿相機拍吧,才10塊錢」 。擦,擦,擦。

然後講解臨近結束的時候,硬拉著到賣翡翠鑽石、書法之類的地方,哎,他一個導遊就帶我和我媳婦倆人,我倆能有那麼大的購買力么。。。明確表達了真不買的心情之後,導遊表現出了我意料之中的沮喪。期間推銷的什麼歌舞表演啊,什麼其他的展館啊(還要出現在這個園子,和他去另外的園子,而且那個園子只有他領著可以進,我們自己進不了balabala的),最後我說,我們想在這裡面再好好拍拍照,導遊就先導到這裡吧,給了100,導遊說沒10塊錢零錢找,好吧,當小費了。

四、小偷

在西安玩了3天,人多的景點去了,公交地鐵也擠了,還真沒丟東西,可能是防範措施做的好吧(包都背前面的,貴重物品格外看管,習慣了),真沒感受到小偷的猖獗,不過兩個家在西安的同事說過,他們過節回家竟然都被偷了手機和錢包。所以嘛,這點來講,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自己提高些警惕比什麼都強,自己大意疏忽的話,無論去哪個城市,都會感到賊多的。

這幾點都是讓我不太舒服的地方,另外,那幾天可能是過節的原因吧,道路上人非常非常多,雜亂不堪,但是,真心不是那種過節人多的雜亂,而是大街小巷無頭無序到處亂竄的雜亂感。這就是我不想再去西安第二次的理由。

我同意,一個城市的好需要留出一些時間來細細體會,但是,一個城市旅遊對外的形象也許也非常重要,對外,包括火車站,包括景區,包括計程車司機,這些明顯是會直接展現給外地遊客一個城市形象的渠道,即使是裝,也要裝點樣子嘛。不然,外地人哪會有細細體會一個城市的好的慾望呢?

當然,還是得客觀的說,西安有一些地方是讓我很喜歡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很不錯,建議去西安的朋友哪怕兵馬俑不看,也得去陝歷博看看。另外,肉夾饃真是爽,饃酥脆,肉鮮嫩,肥而不膩,很贊,真好吃。O(∩_∩)O


杭州

堵死,20KM可以開2個小時。

熱死,三伏天里幾乎天天不低於42°。而且由於西湖錢塘江大量水分蒸發導致濕度大,夏天巨熱,沒有空調難以忍受。

冬天很冷,這個杭州真是極端啊~

PS:我去過國內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20+城市,獨獨對成都印象最好,杭州是印象最差的但卻迫於工作原因連續3年了。


淮南,空氣質量,已經不想吐糟了


對一座城市深入骨髓的愛和恨,經常需要長時間和它相處。如果我在北京工作,也許我的答案會是北京。但我只去北京旅遊五天,關於它的污染、擁擠、首堵我都沒有太深入的感受。

而這一切我都在廣州感受過了。

廣州的擁擠無處不在。如果你五一去一趟體育西站,再到北京路,然後黃昏時到天河客運站坐大巴離開,會覺得自己目睹了三場戰爭。這時候你會聯想到,到底有多少場戰爭同時在這座城市上演。

體育西地鐵站過道有十五米寬,但你前進時還是像龜爬。走快點你可能會和前面的人肌膚相親,走慢點後面的人潮也許會撲倒你然後從你的軀體上越過。

再到列車口。廣播叫著」請先下後上」,你腦海里估計也刻著「文明」兩字。但很遺憾,此刻只有生存鬥爭,道德和文明是不值錢的。在那兩米窄的門口,下車的人和上車的人赤膊相對,殘酷不亞於職業摔跤。下車的人用肘開路,不然可能會被準備上車的人擠回車。準備上車的人爭先恐後,因為一慢可能就無立錐之地等下一趟列車了。

當然,列車口的推搡也許非廣州獨有,但地鐵口的推搡則恐怕難以複製。節假日的天河客運站,諾大的地鐵口就像蛇吞蘋果一般。人們在地鐵口拚命的尋找縫隙,生怕無法擠進去。

再說到交通。廣州的廣州大道,崗頂前的馬路都是16車道,但塞得像露天停車場的也是這些地方——當然,這是城市規劃的必然規律,車子總是往寬的路面走,結果便是多車道的路布滿了車。而那些16車道旁的人行道則窄的讓人擦踵磨肩。對面馬路也像彼岸般遙遠,因為過馬路的路線有點像迷宮一樣。那些車跟地下鐵的人沒什麼區別,只能往前,無法回頭。在那寬闊的馬路上,只要開錯一個路口,就往往要多開十幾公里的代價才能矯正。

在這樣人流車流密集的城市裡,廣州的都市熱島效應當然是可怕的。不用到北京路、上下九,只要在人口相對稀疏的番禺,你都會感到熱浪一層層撲面襲來。

我在廣州生活了四年。大學後回去數次,好幾次我都感覺自己要過五關斬六將,在一場場戰爭中逃亡而歸。因為我要面對地鐵里的人流,不留情的推搡,以及天河客運站那像梗阻了一般的地鐵口。而這一切讓我倍感痛苦的,倒不是在大學那四年。而是自從我去到珠海後。在那座慢生活的城市裡生活慣了,再回到廣州那種生死時速,搶佔空間的節奏里,實在無法適應。

當然,你愛他自然會覺得他好。因為即使是正佳廣場,也比珠海任何商場都要高檔五倍十倍。


可恥的匿了。。。

天津。

在北京待了很多年,有人說老北京人怎麼怎麼排外不好相處時不時噁心你,但是真正見識了老天津人以後,我就呵呵呵呵了,被天津人狠狠的騙過威脅過一次,找人問路其態度也極其不耐煩,至今對這個城市沒有任何好感。


天津。

去年去天津追一個女孩子。被拒了- -然後拉黑了。

至今不敢去天津。天津之眼上的淚- -


青島,呆過兩三年,對外地人很不友好


西安,地方好亂,小偷好多。


桂林。

今年夏天。

社會實踐的時候只待了50幾個小時。

丟了錢包。

平生第一次丟錢包。

裡面有現金,銀行卡,偶得收集的美元,身份證。。。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

同行的同學搭救了我。

可還是有滿滿的喪失感。

少不更事。承受能力差。缺練缺心眼。少根筋。


城市不會讓人承受不了,是城市裡的人


我能說個略顯矯情但很真誠的答案嗎……是哈爾濱,因為回憶太多,一去就被壓得喘不過氣


阿里地區…好吧不是城市

3G覆蓋率那麼低

交通又不方便

溪水都發臭了

普通村寨竟然收門票的


當然是北京。

房貴,車多,空氣差,女人丑,生活壓力大。


推薦閱讀:

天津跟廈門哪個城市更好?
在江蘇常州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
天津和杭州誰更發達?
香港行政區面積小,城市用地狹窄,為何不向北建設新市區,卻只是填海?

TAG:城市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