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鍛煉的?

酒精代謝取決於身體裡面的酶,可是酒量到底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鍛煉逐漸增強的?


關於酒量的先天決定和後天鍛煉都是有道理的。

人體內代謝乙醇的酶是有其基礎水平的,這個基礎能力因人而異,這就表現出的是酒量的先天區別。但是,這並不是說後天沒有增進的可能,乙醇是一種酶的誘導劑,長期小劑量地服用乙醇能夠誘導體內乙醇代謝酶的水平,這樣就會導致乙醇代謝酶代謝能力的增強,進而表現出酒量的增加。

但是,即使是增加也不是無限制的,原本一兩的量是很難練到一斤的,練到2到3兩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復旦大學李輝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文章是記者寫的,不嚴謹的地方較多,請不要過度聯想。

按:以前我一直很奇怪,西方國家為何一直把酗酒視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中國似乎並不存在類似問題。現在終於明白了。

導讀]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發現了一種特別的「杜康基因」,它對酒精有很強的解毒作用,約70%的漢族人身體里都有這種基因。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12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杜康基因」,它對酒精有很強的解毒作用。

約70%的漢族人身體里都有這種基因。最新一期的英國《人類遺傳學年報》刊登了這項研究成果。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李輝介紹說,這種「杜康基因」實際上是乙醇脫氫酶基因的一種變體。乙醇脫氫酶可以降解食物儲存過久,發霉、變質產生的一些毒素。在世界上46種人群里,這種酶的變體非常多,差別也很大,一共分為7種類型。其中,第五型在猶太人里出現,第六、第七型在中國人里出現,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第七種類型具有特彆強的解毒功能,而在漢族人群里,擁有這種基因的人佔到70%以上。

研究人員通過古屍進行古DNA的比對分析後發現,在中國新石器時代,這種變體幾乎看不見;到了秦、漢兩代,變體的比例就變得很高。研究結論認為,這個基因的變化過程在約2800年前的中國發生。

李輝稱,結合歷史地理學的角度分析,「杜康基因」對漢族的人群擴張起到非常重要的「優勝劣汰」作用。這一時期對應的恰好是中國夏商周時期,中國人在農業生產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糧食大量富餘、囤積,釀酒、飲酒也大量盛行。傳說中的杜康,就是夏朝末年的知名「酒仙」。

李輝指出,早期的釀酒工藝比較粗糙,必然會蘊含很多毒素。此外,人們對於吃「陳糧」有害的認識也不足。於是這一階段就產生了大範圍的優勝劣汰,一些人酒精中毒身亡,另一些人的基因則發生了變異,逐漸適應這種毒素。「杜康基因」因此得名。

該研究還發現,這種基因相比其它基因有更強的遺傳能力,是東亞人群典型的一個變體。


正如你所知,酒精代謝能力取決於遺傳決定的酶,後天不能改變這些。

所謂「鍛煉」主要是長期高濃度酒精刺激讓你的身體對此不再敏感罷了,就像經常吸毒的人需要加大劑量並不意味著毒品對他傷害減小了一樣。

我認為,後天「鍛煉」出來的主要是耐受酒精的能力而不是代謝分解酒精的能力,想多活幾年的話這樣的「鍛煉」還是少點為妙。

另外,王新廷提到的誘導表達確實存在,但是喝酒臉紅的人,突變的關鍵酶ALDH2活性只有其他人8% ,再多的誘導表達也無力回天,所以能喝的人也許可以一斤練成一斤半,不能喝酒的人終究還是不能喝酒。那些紅著臉自誇把酒量練出來的人,不過是在一路小跑沖向肝硬化罷了。


搞不懂。。。但是據我觀察覺得應該兩種因素都有。既有先天性能喝的也有後天鍛鍊出來的


在人體的細胞中有一種物質叫做乙醛脫氫酶,人的遺傳基因決定了這種酶的活性強弱,活性強的人即使喝了很多酒也不會醉,這是因為酒精在他的肝臟里被分解代謝,先轉化為乙醛,再生成乙酸和水。而活性弱的人則不同,他體內的酒精無法被完全分解,大量的乙醛會堆積在血管中,因而表現出醉酒的癥狀。前者不是很容易醉,所以很容易患上酒精依賴症,而後者無論怎麼鍛煉酒量也不會見長。


小時候被爺爺灌出來的,哈哈,我們家親戚都是酒鬼,數一數不下於10個,有個親戚最牛B,是個品酒師,基本上每天不喝水,只喝酒,喝酒都是裝水的大杯子,好吧,我也不好意思承認其實我也是個酒鬼。只不過平時為了裝裝淑女,說不喝不喝。至今為止沒醉過是真的好嘛~~~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酒精檢測活動:「酒神」 or 「半杯倒」,一口唾液告訴你——酒精基因檢測【第一彈名額已滿,敬請關注第二彈】


三門靠天分,七分靠練


我一個同事,剛剛入職的時候,對酒精過敏,曾經喝一口啤酒都要去醫院吊水。現在,嗯,怎麼說呢,每頓飯都無酒不歡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張鋒和 Jennifer 對於 CRISPR 專利權的爭奪?
既然基因的本質是為了使自己延續下去,那為什麼會出現丁克的現象呢?
人類是猿類進化而來的,為何現在的猿類沒法進化成人?
動物弱肉強食的基因對於生命演化有什麼好處?
DNA連接酶可以連接任意基因片段嗎?

TAG:生理學 | 基因 | 酒量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