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會有三家貨幣發行銀行,有三種不同的紙幣樣式?
1、香港紙幣發行是類似美國的模式,政府用國債抵押給銀行,銀行發行銀行券?
2、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地區會有三家發行銀行,並且每家都設計不同的紙幣樣式?3、流通時,三種紙幣是平等的嗎,還是民眾更傾向某一種?4、中國銀行是如何成為香港的紙幣發行銀行的?何時成為的,回歸前or後?大陸政府是幕後推手?為什麼選擇中行?5、三家發行貨幣一定會重複開發,資源浪費,如何避免?會有可能出現一種類似美聯儲的機構出現嗎?謝謝
港幣的歷史可追溯到1845年成立的東藩匯理銀行,這家總部在印度的銀行是首家香港發鈔行。當時湧入很多外國銀行並紛紛發行港幣,因為與許多國家不一樣,香港的貨幣是由商業銀行而不是中央銀行發行,監管寬鬆。儘管當時港府在收稅和其他費用時只接受《英皇制誥》和根據《殖民地規例》註冊成立銀行所發行的貨幣,但仍然沒能阻止其他銀行發鈔。19世紀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倒閉了3家較大的發鈔行,直到1895年《銀行紙幣發行條例》發布才收緊對紙幣的監管。1935年時首次將3家銀行發行的貨幣指定為法定貨幣,分別是印度倫敦中國三處匯理銀行、印度新金山匯理中國銀行,以及1865年成立的首家香港本土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印度倫敦中國三處匯理銀行一直發鈔至1974年,印度新金山匯理中國銀行1969年與英屬南非標準銀行合併後改名為渣打銀行並發鈔至今,滙豐也一直承擔發鈔職能至今。
1935年建立港元聯繫匯率制度,當時是英鎊匯兌本位制,一直到1972年港府宣布港元與英鎊脫鉤,改與美元掛鉤(當時官方匯率定為1美元兌5.65港元)。但很快在1974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後,港府即宣布港元與美元脫鉤,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80年代初由於缺乏有效的貨幣管理,加上寬鬆的監管使信貸過度膨脹,形成了1981年地產、股市高潮,香港的基本經濟因素急劇惡化,金融體系已經非常脆弱。1982年,美元大幅升值,港元貶值壓力加大。 同年9月英國首相撒徹爾夫人訪問北京,社會上各種猜測和傳聞甚囂塵上,觸發了港人信心危機。撒徹爾夫人訪問北京後的短短1年間,港幣貶值1/3,港元兌美元的匯率跌至1美元兌9.60港元的歷史最低水平。自1983年10月17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規定了港幣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發鈔行在發行港幣時必須按7.80港幣兌1美元的匯率向金管局上繳美元、領取負債證明書,才能開始印鈔。這種做法為維持港幣的匯率穩定和控制總發鈔量提供了支持。《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踏入過渡時期,香港英資財團紛紛急謀應變對策,滙豐開始淡出「准中央銀行」。港府亦積極策劃及推動金融管理體制的改革,其背後有深刻的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與滙豐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銀集團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國銀行在香港金融市場所扮演的角色日漸吃重。中國銀行積極配合港府穩定香港金融市場,在80年代的港元匯價危機、銀行危機、月股災、銀行擠提事件等一系列重大金融危機中積極配合港府平息風潮,穩定市場。鑒於中國銀行在香港金融事務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中國銀行參與香港發行港鈔的問題開始醞釀。80年代初,香港政府布政司通過渠道向中國銀行總行副行長兼中國銀行駐港總稽核提出,中國銀行是否有意參加港鈔發行。80年代中期,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成立後,關於中國銀行參與港鈔發行問題,成為該小組討論的議題之一。1992年7月,中銀香港正式向港府提出參與發行鈔票的申請及具體方案,1993年1月港府通過了有關事項。1993年4月,中國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修改章程,增加了「在港澳地區的分行依據當地法令可發行或參與代理髮行當地貨幣」條款。同年7月,香港立法局通過《銀行鈔票發行條例》和《外匯基金條例》,並刊登政府憲報,完成法律程式,以法律形式規定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發鈔地位。 1994年5月2日,中國銀行正式發行港幣鈔票並在市面流通。
題主的問題1/2/4就算解答了。既然是法定貨幣,三家發鈔行的貨幣是具有同等效力的,民眾對此無過多傾向,商家亦不會區別對待不同發鈔行的貨幣。
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與此對應香港金融管理局為香港的中央銀行。1976年,港府在布政司署轄下設立金融事務科,開始對香港金融事務進行統一管理,下設金融政策小組、外匯基金小組和銀行監理處。1978年,又在金融事務科轄下設立一個外匯基金管理部。1991年2月,為配合金融制度的改革,原隸屬金融事務科的金融市場小組和外匯基金小組合併,成立外匯基金管理局。1993年4月1日,港府將外匯基金管理局和銀行監理處合併,正式成立金融管理局(HKMA),金融事務科改名為財經事務科,負責銀行、保險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以及政府經濟研究的職能。根據《外匯基金條例》,金管局的職能和目標是: 1. 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框架下,通過健全的外匯基金管理、金融政策的運作以及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維持貨幣的穩定;2. 通過監管銀行業務和接受存款業務,以及對認可機構的監管,確保銀行體系的安全和穩定;3. 促進金融體系的效率、健全性和發展,尤其是支付和結算的安排。
題主所言「三家發行貨幣一定會重複開發,資源浪費」實際上對銀行並無過多意義。首先香港所有貨幣均由香港印鈔有限公司承擔,該公司前身是英國德納羅公司下屬大埔印鈔廠,現由香港金管局總裁擔任主席,港府為其大股東,對該公司行使控制權,所有對任意一家發鈔行來說紙幣的印製成本相差是不大的。其次鈔票的圖案設計、防偽設計所花費的資金這些對銀行來說九牛一毛,在銀行年報中亦找不到直接體現該項支出的項目。
嚴格說來3家發鈔行所發行的貨幣其實是「銀行承兌匯票」,注意觀察港幣上有「憑票即付」字樣以及發鈔行董事長簽字,加上金管局的規定,所發行的每一港幣背後都有發鈔行的美金做支持,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每發行一港幣發鈔行所付出的成本對每家發鈔行都是一樣的。問題一:香港在英佔時期就有三家銀行有資格印鈔票,硬幣則只有香港政府有權製作;這個是歷史問題問題二:不了解,估計是不會有這個問題;
問題三:香港的貨幣政策就是沒有貨幣政策--香港匯率是跟美元直接掛鉤的,一美元等於不到8港元;三家銀行發行貨幣時發行量與其美元存量直接掛鉤,因此三家不能隨意增發貨幣,能發行的貨幣最大量是有數的。
我不是來答題的但我今天別人找錢找60還真給了我三張不一樣的20塊
雖然問題有點老,但我還是回答一次3/5問好了。3 略舉一例:2014年聖誕,香港和澳門發生千元偽鈔案件,導致肇事銀行(中銀香港以及香港上海滙豐)的2003年版本千元鈔票接受度大幅下降,除電器店、大型餐館和找換店之外僅有鈔票的發行銀行可以接受,ATM五百元鈔票被搶空(在本次偽鈔案件之前,ATM可以取出千元)。在香港,偽鈔是導致商家差別對待不同種類鈔票的主要原因(三家發鈔行還沒有出現過比較嚴重的信用問題),雖然其偽鈔率只比日本和澳門(澳門只計算澳門幣不算港幣)高那麼一點點。5 金管局(HKMA)負責管理授權發鈔行而進行的發鈔行為(鈔等於M0)。具體發鈔行要發多少都要同HKMA報備才可以發行,而且發鈔行之間多少也會商量一下,資源的浪費比較少
其實我感覺,香港的紙幣更像以前我們說的銀票,就是您往錢莊裡面存1000兩銀子,錢莊給您1000兩的銀票。香港呢就是銀行往金管局存1000美元,金管局就允許銀行發行7800元港幣。
之所以選擇中行作為香港的發鈔行之一,是因為在1994年匯改以前,我國實行的是嚴格的結售匯制度,即,除銀行外,其他機構不得持有外匯,外匯必須經過中國銀行結匯,變成人民幣後記入相應的財務賬目,個人外匯也會結匯成為人民幣,進入儲蓄賬戶。銀行只能持有少量的外匯,以備外匯商業票據和外匯金融票據的開立使用,當時規定中國銀行是外匯專業銀行,所有中國境內其他機構的外匯業務,最終,都會經由中國銀行紐約分行進行外匯交易,所以會由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承擔發鈔業務。實際上當時的中銀集團並不是指中國銀行,而是由中國銀行牽頭的14家國資銀行組成的銀行集團(交通銀行除外,雖然交通銀行也是中銀集團的成員之一,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在1954~1987這段時間裡,代表了整個交通銀行,自1954年起將所有的銀行都叫中國人民銀行,歸人行統一管理,當時叫做人民銀行統存統貸,僅僅保留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和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實際上,從1954年起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差不多就代表了整個交通銀行了,因為內地沒有了,直到1987年重新成立交通銀行,而1954年起其他的農業銀行香港分行,工商銀行香港分行啊,什麼的,全部都改叫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了,因為你不能是中國人民銀行香港分行啊,呵呵,至於為什麼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不算代表整個中國銀行呢,那是因為,作為國家的專業外匯銀行,當時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代表了中國人民銀行,而且中國銀行在瑞士、蘇聯等國家和地區依然有中國銀行的分行。1983年成立中銀集團的時候,交通銀行幾乎是全部身家都進了中銀集團,但是到了1987年交通銀行在內地重新成立的時候,中銀集團的那個只能算是交通銀行香港分行了……),中銀集團實際上也代表了1954年銀行體系管理制度改革後,在香港的國資銀行組成的銀行集團
實際上題主可以這麼認為,香港的發鈔行中,滙豐銀行代表了英國,渣打銀行代表了英國殖民地,中國銀行代表了中國,這樣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三個發鈔行了吧。
另外,法定鈔票都算是發鈔行簽發的本票(不是承兌匯票,這兩個信用級別不一樣),所以發鈔行會在鈔票上表明承兌或者法定支付這類字樣,港幣上寫的是憑票即付,意思是憑這張鈔票,我給你給美元,1971年以前發行的美元上寫的是可承兌,意思是憑這張票子,我給你黃金,現在的美元上寫的是,這張票子依法可用於償付所有公私債務。貨幣是貨物、價值相互交換的一種「等價物」。我們付出勞動/貨物獲得貨幣,再用貨幣購買想要的東西(當然不完整制度下能投機取巧)。
紙幣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依靠「信用」來實現「貨幣」的等價交換功能。早期紙幣,是於黃金或者白銀掛鉤,像銀票,是可以承兌黃金白銀的,不能濫發。遇到經濟危機,市民搶著兌換成真實的貨幣,沒有黃金白銀儲備,銀行就直接倒閉。香港發行貨幣,是與美元掛鉤的,如果流入一美元,香港金管局發行7.8元港幣。目前有三家銀行(歷史上有很多)。中國銀行是94年成為貨幣發行銀行的。只知道個皮毛。如果錯誤請高人指正。應該參考英國殖民時期的資本勢力。1.這個網上應該查的到。2.不同銀行之間的競爭關係,美聯儲沒成立前,資本家們基本都是各自為戰。
3.這個還真不知道,要問調查公司。
4.當然是為了回歸做的打算,主權都回來了貨幣發行權都沒有,還搞P啊。參考老羅斯柴爾德的名言:只要我控制了這個國家的貨幣,管他政權在誰手裡。正想問這個問題,有人問了.還是不懂.三家銀行是如何控制發行總量的呢?
推薦閱讀:
※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香港有沒有地溝油、毒奶粉?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夜景、首爾塔上夜景,香港太平山上夜景以及東京塔夜景 ,這四個哪個的夜景最震撼?
※遼寧艦抵港並向公眾首次開放參觀,說下各知友的感受吧?
※如果將來想去香港工作,學什麼專業比較好?
※大陸去香港澳門辦通行證的理由是什麼?不都是中國領土嗎?這樣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