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的人在彼此眼中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1)搞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人是相互敬仰還是相互看不起?(2)理論、計算與實驗如何更好地合作?(3)有沒有遇到過做實驗人想把文章的理論工作全部外包給理論物理或計算物理來解決的情況?
圈內互捧成風,無比和諧。實驗狗吹捧理論狗能感受自然的本質、看破物理定律的本性;理論狗吹捧實驗狗腳踏實地測量大自然的奧秘。末了再一起悲嘆高能界的未來,私下裡討論一下畢業去向。
切記別問How is your research
謝邀。不管是做理論還是實驗,轉行碼農的時候,大多都會說自己是做計算的。
這個要分為導師和學生兩個群體來看。
導師眼裡:
理論物理的導師鄙視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的理論功底不行,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的導師鄙視理論物理的導師發不出文章。 計算物理的導師鄙視實驗物理的導師只會在那裡不斷的嘗試炒菜。實驗物理的導師鄙視計算物理的導師只會用軟體包不斷的調參數湊結果。 計算物理的導師嫉妒實驗物理的導師有儀器,有數據但是又鄙視人家沒理論功底。實驗物理的導師說你鄙視老子,老子就自己買計算機器和軟體包算餓死你們。學生眼裡: 管你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實驗物理,發文章沒?發幾篇了?什麼檔次?能畢業不?哪裡有心思對其他人有什麼看法。謝邀。作為一個科研新手可說的不多。
我做的工作有完全理論的,也有理論+計算的,也有理論+實驗的。計算和實驗都是合作者做的。
(1) 我和合作者之間沒有互相看不起的情況。我的工作可以給其他人提供更好的物理圖像,讓大家把問題理解更加徹底。和計算、實驗的合作可以大幅度提高paper的質量,所以我很樂於和他們合作。另外他們的結果也常常給我新的啟發,可以作為下一篇paper的idea。
我合作的兩個實驗組水平都非常高。跟他們一起可以做相對較少的工作,發表論文在比較好的期刊上(恨慚愧現在還沒到無視期刊名氣的水平)。當然也只能蹭個二作三作之類的。
(2) 我能做的就是把我做的東西講清楚,寫的內部的notes,data之類要詳盡、清晰。還有一些要做小規模計算的事情我盡量做到手快,一兩天內給出答覆。
(3) 遇到過。還有一些是我主導提出理論,他們去做相應實驗的。
最後說到「看不起」這個問題。個人覺得沒做出多好的工作(不管是什麼方向),但是成天排研究方向鄙視鏈的行為是很差勁的。
(1)搞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人是相互敬仰還是相互看不起?
既沒有相互敬仰也沒有相互看不起。彼此依靠把領域蛋糕做大,從來都是正確的思路。作拓撲的就是典型:理論搞出拓撲數,計算找到新材料,最後實驗把材料長出來測一把。每方面都在衷心希望著另外兩方面取得突破。
(2)理論、計算與實驗如何更好地合作?
不知道,但是頻繁互通有無肯定是件好事情。操作層面上大概就是多一起吃飯以及多喝咖啡吧。
(3)有沒有遇到過做實驗人想把文章的理論工作全部外包給理論物理或計算物理來解決的情況?
有啊,拓撲的實驗文章,絕大部分都必須要包含第一性原理計算的對比結果,而一般實驗組很少會自己養一個做計算的人,因此只能跟計算組合作。拓撲的實驗文章中,理論分析的分量也往往比其他方向重一些,但是這個分析(經常就是個kp模型)多半比較簡單,計算組常常順手就做了。我當學生的時候,幫著中子實驗組用自旋波模型擬合過非彈性的結構因子,那個裡面涉及的計算稍微複雜一點,常常需要找個理論組學生去搬磚。總之,外包是很常見的。
給計算物理正正名。
現代科學複雜就複雜在任何一個狹小的領域都必須有專門的人去學習,研究。不存在誰看不起誰的情況。因為別說做實驗跨界到做理論計算了,即使做理論的恐怕也就自己的研究領域還知道怎麼算一下,出了自己的方向,從頭學習的成本也會很高。更不要說理論工作者跨界到實驗工作了。實驗工作的複雜度更高,比方凝聚態領域從製備到表徵,都得有專門的人去做。
其實很多人對計算領域有著錯誤的看法。雖然說計算物理通常需要跟理論和實驗結合,看似處於附屬地位,但是它自身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也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路徑。比方各種模擬方法本身都還在發展,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多體模擬中的蒙特卡洛、張量網路等方法本身還在完善和發展。並且,很多領域比如強關聯體系中,有效的理論手段也並不很多,通常也需要數值模擬一下。
現在研究中的很多結論,已經有很多是理論和數值模擬互相促進發展,從而達成共識的。為什麼沒提實驗呢?實驗得到這些結論更難。模型和條件都很苛刻,實驗條件要求很高。並且很多物理模型,光就模型本身的解是什麼樣的,對應的物理是怎樣的,這些問題理論就不能給出完美的結果,需要一定的計算去驗證,補充。
不做理論的人往往會覺得理論很高大上。的確掌握各種複雜的數學知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知道這中間要經過多少次近似,要對參數進行多少限制,你就會發現,其實這裡面也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所以計算物理本身現在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發展的物理學分支,並且發展速度非常迅速。這也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計算機作為通用工具,在各個領域中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另外,做計算如果要轉行的話,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對彼此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懂為什麼非要不是敬仰就是看不起,都是一個水平線的人)
如何更好的合作?一塊合作討論不是家常便飯嗎,您是指怎麼個更好法?
外包?合作當然也有,不過也不一定非得合作,大多數時候實驗或理論在自己體系內都能做出一個完整的工作。而且反正理論的要看得懂實驗的文章里他們需要用到的部分,實驗的也看得懂理論的文章里他們需要懂的部分。看不懂?趕緊quit啊
我是做實驗的,偶爾也寫代碼,在cluster上跑跑模擬,解釋下實驗的結果。
我個人對做理論的是比較欣賞的,至少他們給了我idea,這個idea讓我拿到了基金,招到了博士後。雖然到現在我也沒像這些做理論的對此課題理解得那麼深,也沒從頭到尾推導過。只要遇到困難了,還是得找他們詢問。但是千萬不能讓做理論的對我們指手畫腳,因為我聽到過的提議基本是技術現實不了,要不就是貴到沒法做。
至於計算的,基本是我們養活他們。但是他們的工作也是非常有用的。每年申請基金前,我就要告訴計算的人,我們的興趣點在哪裡,我們將要做什麼,你們可以去朝這個方向申請錢了。到時我們比對一下。有時我覺得這個結果很有意思,我們也會自己寫代碼,當一把做計算的。其實做計算前,我們基本對極限情況都推出來了,物理圖像基本清晰。只是希望實驗和計算符合好的話,文章能更漂亮點。
所以鏈條是理論的養活實驗的,實驗養活計算的。
但是我們沒有看不起任何一方,任何一方都是非常有用的,推動科學向前進。
相互依賴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沒有啥相互看不起的。做理論和做實驗本質上是合作關係,大家取長補短分工不同而已。
我不太清楚做理論的怎麼看實驗,不過我們組經常會和理論組合作解釋一些實驗數據,或者找做計算的算結果和實驗數據對比。一般來說很新的物理,做實驗的人肯定會都丟給理論或者計算組去解釋的,實驗組的人注重的是物理圖像和各種表徵手段,而不是具體並且嚴謹的模型。
我個人覺得還是互惠互存的關係,做實驗的沒有理論模型發不了太好的paper,而做理論的除非idea很新,否則沒有實驗支撐依然發不了大paper
有人說做實驗的會被人工智慧替代,可只要是低端的idea,不論是實驗還是理論都可以被替代啊....弄個材料隨便搞搞表徵然後吹噓一番,天體物理沒事換個常數隨便一算灌水的常態,無論是實驗還是理論都一樣都是禿頂的
問題一:我覺得我做理論的同學都是大神,我物理學得不好,就選擇了實驗方向,這導致了我看到理論方向和計算方向寫各種字母數字和算符代碼的同學我就很想膜拜。問題二:我老闆做二維材料的,他很喜歡說,你把這個實驗做完了實驗數據出來了,我找理論的老師算一下,我再加個理論解釋,一篇PRL或者PRB就出來了。(實際上我覺得我這個樣子是不可能發PRL的。PRB也夠嗆。)就醬。
鄙視鏈:
高能物理--&>凝聚態物理--&>計算化學、材料學--&>實驗物理--&>化學、材料學……
開個玩笑。
現在國內一些比較成熟的課題組大多是理論、計算與實驗一鍋端的狀態。我所在的課題組很年輕,之前全是理論與計算向的研究項目,但近兩年也開始組建了自己的實驗室。大家之間的關係怎麼樣?自然是和睦相處啦,雖然做組會報告的時候誰也不明白對方在說啥,但是不明覺厲啊!做實驗的老師都很有耐心,我經常問些實驗方面的很低級的問題,但每次都能收到細緻通俗的回答。做實驗的萌萌噠的師弟師妹們也常找我討論一些理論方面的問題,每次看到他們的表情從困惑到懵逼再到豁然開朗,我也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啊。理論、計算與實驗合作的工作暫時還沒有,但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有的~在我看來,無論是推公式、建模型、寫程序、跑軟體、燒爐子、配試劑還是掃SEM,這些都只是方法和工具,都是為idea和理論服務的,工作的最終目的要麼是更新完善或修正理論框架,要麼是改良或發掘新性能以滿足應用需求。況且當前學科交叉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學科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事實證明,學科交叉對於推動科研工作是有明顯的積極意義的。現今搞理論的不會寫一點程序用幾個軟體,工作也很難進行,7、80年代的老教授們可以手推20階矩陣,今天你給我推個試試?做計算的也需要懂一些理論和實驗方面的知識,不然做出來的工作多半要被審稿人以routine calculation給罵回來(深有體會)。。做實驗的當然也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理論的,不然缺乏數值分析和理論模型,工作也多半會淪為「炒菜」。很多學術界的大牛也都曾在多個不同的領域裡有過學習和科研的經歷。我所做的工作主要也是以計算為主,理論為輔的,最近也開始學習了解一些實驗方面的東西,但與大牛的區別在於,大牛是越學越牛,而我是越學越懵逼,感覺自己現在是四不像,啥都懂一點但是啥也幹不了(//?//),已經處於半殘廢的狀態。
所以說理論、計算或實驗並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要說有,也只有大牛和科研民工的區別。大牛們尚且恭謹謙遜,咱們這些科研民工哪能有自信和勇氣去看不起別人,還是趕緊抱團取暖吧(≧?≦)真實情況是,一個大組裡幹啥的都有,大家一起吃中飯,吃晚飯,討論雙十一買啥,結了婚的博士還要傳授一下人生經驗。至於研究內容…你永遠都不知道你對面桌的學姐在幹嘛= =
+
相互學習,彼此合作是大大地有的。但要說「看不起」的現象也是有的,一般來說,在學術界沒有地位沒有身份的人「看不起」誰,沒有人在乎,如果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看不起」什麼人的話....我總覺得,事事把「物理意義」掛嘴上,是很庸俗的做法。+
理論物理算出一堆結果,大家深信不疑,實驗物理做出一堆結果,大家半信半疑,計算物理算出一堆結果,大家嗤之以鼻
理論,實驗物理怎麼會看不起?更不可能矛盾!
如果實驗結果與理論不符,而且沒有合理的解釋,那你做理論的就要回家思考去了。你還敢跟實驗結果對抗?
做理論的都希望能得到實驗結果的驗證,那就是對自己理論的最好支持。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不過在做實驗物理的人眼裡,包括在其他領域物理研究的人眼裡,我們做基本粒子理論研究的人,都是「沙龍的功夫」。也就是說,只會「聊天」。
不過這也真沒辦法,我們不聊天,還能幹什麼?別說我們了,就是我們的主任,諾獎獲得者也一樣就是聊天,沒別的可干。年輕的時候大家互相嫌棄互相吐槽,現在老了,都在討論誰誰誰轉行了嗎?誰誰誰啥時候轉行?你做這個能畢業嗎?你文章發了嗎?你畢業了幹嘛?你有女朋友嗎?……
作為研究生新生表示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根本沒有想過這種問題。大家都是學物理的可能就住隔壁,一起出去玩什麼的。區別可能他們更需要編程理論掌握要求更高而我們有更多器材。那些老闆(導師)一般各有各的大組,但是從事物理的應該都會相互聯繫各取所需。並不怎麼會發生文人相輕那種事,不會互相瞧不起(也沒那精力放在瞧不起物理同行吧)(昨天還和室友調侃文科那種不是特吃智力和科技的學科同行之間還總相輕。。)我們只會煩民科。
我從日常時間安排上來說說周圍實驗和理論的在讀博士的不同。舍友做計算,每天宅在宿舍,研一課很多,基本就在宿舍寫作業,偶爾看看文獻。對門做理論,老闆放養,研一也不用組會做報告,基本每天各種研會學生會活動,聯誼,除了上課基本比較閑。我是做實驗的,從入學第一天就被叫到實驗室幹活,平時每天看文獻看到吐,課程也多,完全沒有自由時間。所以個人角度比較羨慕做理論計算的同學,有點後悔當初的選擇。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給物理系學生看的數學書?
※有沒有不喜歡數學的理論物理研究者?
※精通量子力學是種怎樣的體驗?
※場算符與荷算符對易關係的推導問題?
※如何理解最小作用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