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有多難?

包括但不限於:科研,藝術,體育,企業領域

作為一名大學生有時候感覺那些很重要的公式定理方程不過就是變變型抖抖機靈就出來了,自己有時來點靈感哼個調感覺如果加工加工也是不錯的曲子。似乎只要達到了知識的門檻,創新也不算太難?


好啊,你可以去學界看看,你可以進作曲界看看。 看看你抖機靈能不能把黎曼猜想/np非p給證明出來,能不能在領域內把重要的結果給抖出來,看你能寫出什麼暢銷好曲子。無知的人特別有迷之自信,等你拿到博士學位,發了n篇牛逼論文或者發現幾張暢銷專輯再來說「創新」很簡單。 當然了,如果你能兩個都做到,我是最支持的了。拿著諾貝爾(非和平獎)/菲爾茲獎/格萊美獎來打我的臉,我非常歡迎。

首先到達「知識邊界」就不容易,很多人連新論文都啃不下來。第二,到達後,你抖出的機靈要麼別人早寫出來的,要麼壓根沒啥價值,只有你真的發現一些新的有價值的知識才能得到發表。 而且也別拿自己沒到知識邊界給自己遮羞了,有本事本科就先拿著幾篇sci出來看看,我也不是沒見過,或者閣下也可以把學數學過程中的「抖機靈」發到知乎來看看,看大家如何點評。 看看你的創新能力到底是什麼程度。

知乎廣大博士(包括我)都沒人發文說有價值的創新是新簡單,因為我們吃過見過,知道有多難。 反正,我本科發過一次sci後就不敢說創新簡單了,從選題、思考到成文、送審。 反正,我見過的數學家每次提到科研,大部分都說,math is difficult。 You shall sleep on it。


你可以試試看給姓張王李趙劉的人取一個好聽而又不和任何人重複的名字。

就知道有多難了。


你感覺創新簡單,是因為你的創新其實是建立在公式定理等一大堆前人的工具上

你感覺不起眼的公式定理,背後的證明卻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耗費

接下來我要講一個激燃的故事。

這是一場橫跨整整四百年的超級數學接力。

這就是開普勒猜想:怎樣才能最緊密堆積圓球。

1590年代末,一個叫Raleigh的英國航海家提出了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問題。

他想設計一種炮彈的堆疊方式,以便自己能夠輕易的數出每一堆有幾顆炮彈。

他把這個問題交給了他的助手Harriot,這個聰明的年輕人想的更遠一些,他想設計一種最有效率的堆積方式。

以便在航行中有限的空間內存放更多炮彈。

Harriot在其他的自然科學領域也頗有建樹,但這個問題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是他卻久久沒有進展。

於是這個年輕人給遠在布拉格的數學,物理和天文學家寫了一封信。

當然收信者並不是三個人,他就是開普勒。一個數學,物理和天文學家。

於是,這場接力的第一棒交給了這個出生在斯圖加特的大師。

1611年,開普勒寫了一本小冊子,名叫《六角形的雪花》。這是一本寫給朋友的非正式出版物,他在書中問到,為什麼雪花是六角形,為什麼蜂房也是六角形。

再問完這個問題後,開普勒轉而研究了另一種植物,石榴。

這是從二維平面的有效率堆積方式拓展到了三維空間的研究。

他認為在石榴有限的空間內,石榴籽的堆積方式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他和100多年後的植物學家黑爾斯的得出了一樣的結論,黑爾斯給一大堆豌豆加壓。

觀察到除了豆子擠成了豌豆泥之外(什麼鬼)有些豌豆被擠壓成了和石榴一樣的十二面體。可是後來被證明是實驗結論錯誤的。(孟德爾:你不要豌豆拿給我啊幹嘛擠它

好了,到這裡我們歇一歇。開普勒認為大自然的安排一定是最完美的,所以,他認為一個圓球圍繞著十二個圓球是最緊密的堆積。

但他沒有證明,也有沒有說該如何圍繞。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怎麼樣最有效率的裝球,彷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你先擺好一層球,然後第二層的球放在第一層的空隙中就好。

這就是著名的面心立方對堆積。但是還有一種堆積方式雖然名字很酷炫但後來被證明和面心立方堆積等效。也就是六方最密。

讓我們從二維平面開始,怎麼樣最有效率的排列圓形。

這看上去簡直就像1+1=2。

1528年,一位德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寫了一本數學教科書。

書中寫,在天花板上放置圓形花紋,只有方形和六邊形排列才能放整齊。而且指出六邊形最緊密。(開普勒:卧槽有人搶跑

好了,接下來接力棒交給了一個剛剛輸光了全部家當的義大利人。

他叫拉格朗日。十八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

到目前為止,研究的設定都基於所有圓形的圓心都排成整齊的格子狀。

拉格朗日輕易的證明了在這種情況下六邊形堆積最緊密。

挪威數學家杜氏接過了這一棒,開始研究一般情況,即圓型隨意排列的情況下怎麼堆積最緊密。

可惜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進展。接力棒傳到了俄國,一位叫閔可夫斯基的小男孩隨著父母移民到了德國。

他後來再蘇黎世的聯邦理工當了助理教授,班上有很多學生經常翹他的課。其中一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專利審查員。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他指出圓的規律裝填密度起碼有0.8224。

但他並沒有指出這種排列的樣子。為了怕閔科夫斯基搶他的風頭。杜氏搶先發表證明演說。可是數學界認為他的證明不完善。

三十年後匈牙利數學大師托斯完善了關於平面的裝填問題證明。

之後,威斯康星大學的數學課科歇諾又證明了平面的覆蓋問題。(覆蓋允許重疊,裝填不允許。)

證明指出,六邊形排列是最佳的裝填,也是最有效率的覆蓋。

到此

二維平面的數學接力已經完成了,那麼現在等待解決的就是三維世界的證明了。

為了敘述三維的問題,我們要從另一個跑道的選手說起。

牛頓和他的基友(誤)大衛格里高利。他們之間爭論著平面內一個球能最多與幾個其他的球接觸。我們現在知道這個數字是6。

他們把這個問題拓展到了空中。在空中的一個球能最多與幾個球接觸。

並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可惜他們的爭論只是開普勒的局部問題,對於猜想的證明並無多大用處。

(開普勒猜想中最緊密的堆積,一顆球周圍有十二個球圍繞,而大衛說空間中一個球最多能與十三個球相接觸。他們的爭論在1953才被終結。)

之後瑞士數學家Bender向德國的數學期刊投稿,企圖證明闡述上面的爭論。他的論文被期刊的編輯霍普完善並且霍普把Bender的論文和他自己的論文一同發表。

看起來這一棒跑的很順利,但是我們的霍普選手丟了棒,他的論文被證明有致命的錯誤。

這個問題後來被荷蘭人和德國人解決。

這條岔道的選手已經完賽,讓我們回頭看看我們原本的賽道。

現在執棒的選手對我們來說有些陌生,他叫奧古斯都希波,他費盡了心血證明了「立方體體積的平方」除以「扭曲盒子體積的平方」恆小於三。

為了這個看上去不怎麼重要的小數字,他寫了一本248頁的厚厚著作。

然後交棒給了本次馬拉松接力的隊長,數學王子高斯。

然而高斯就是高斯。

他在希波248頁的證明後面花了一頁半,把這個比值的極限推到了二。

簡直就是神跡!我彷彿聽到高斯拔刀在喊「我方已經擊穿敵方裝甲!準備衝鋒!」

通過這一頁半,高斯間接說明了在規律排列下圓的最緊密堆積方式的密度最高極限是74.05%。(當球在三維格子裡面時)

那麼問題就是,哪一種堆積才能達到這樣的密度。開普勒的么?只有這一種么?

接下來的近一個世紀,接力棒默默地停止在高斯的那一頁半證明上。

直到1900年8月8日,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巴黎召開。

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了那無比著名的23個數學問題。

開普勒猜想,編號第十八。

這個時候接力賽進入了白熱化,數學家們想找出比開普勒猜想更緊密的排列方式。(比如一種混亂的無序排列)

因此他們把74.05%這個密度作為一個下界,把100%作為一個最初的上界。

現在要做的就是縮小他們的距離。

丹麥人布利奇菲爾德接棒把上界縮小到83.5%,然後傳棒給蘇格蘭數學家蘭金,在劍橋數學實驗室的幫助下,他把上界的值降到了82.7%。

這個時候他們之前說採用的研究方法走到了盡頭,上界沒辦法再繼續下降了。

之前跑過接力棒的托斯,又想出了一種另外的方法。

這個方法是另一個俄國數學家沃洛諾伊提出的,但他英年早逝並沒有完善證明。

他提出,我們只要去找一種叫做V單元的立方體就行了。

這種V單元需要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它可以沒有縫隙的填滿三維空間,就像正方體,第二他的內部有一個球。

這樣,球的體積不變,只要我們找到一種體積更小的v單元,裝球密度就會提高。

憑藉這個方法,伯明翰大學的羅傑斯把上界降到了78%,跑出了精彩的一棒。

又過了三十年,加州理工大學的林賽選手接棒,跑出77.84%的好成績,然後數學家穆德榨乾了V單元方法的潛力,把他發揮到了極致。

上界又降低了,雖然只是萬分之一,但實屬不易。

突然之間。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台灣人項武義接棒直接一騎絕塵衝過終點線!

很可惜的是他的證明被數學界認為不完備,並且有諸多漏洞。(我們的攻擊未能突破核心!觀測到敵方生命跡象!

接力棒被交回新秀黑爾斯手中。

只要上界降到了74.05那麼開普勒猜想就立刻會被證明。

黑爾斯採用了迪勞內的一種方法,假設空間裡面裝滿了圓球,我們用直線連接相鄰的圓心得到很多個四面體,再進行分析計算。

可是黑爾斯並沒有取得太多實質性的進展。這個方法並不能降低上界,而是直接對開普勒猜想進行證明,要是不成功就一無所獲。

根據普林斯頓同行的建議,黑爾斯開始使用電腦來對抗這個幾百年懸而未決的問題。

他對很多種可能排列方式進行窮舉分析。

可是程式運行的結果卻出乎意料。

結果表明沒有任何一種排列可以超過給出了74.08%這個數字。

嗯?74.08%?這和說好的75.05不一樣我摔!導演你是不是給錯劇本了!

經過檢查,黑爾斯發現了一種古怪的排列方式,它似乎比開普勒堆積要更緊密一點。我們就把它叫做「BUG」好了。

接下來他的工作分成了五個部分,簡單的概述就是,他提出了一種給每種排列打分的方式,他只要證明除了開普勒排列外的四大類的排列都低於8分,接下來證明BUG的排列也低於8。而開普勒排列的得分是8。

前面四大類都輕易的完成了。

只剩下了BUG,這種一個強有力的外援出現了,黑爾斯的醫生父親的一個病人恰好是數學教授,他的兒子成為了黑爾斯的學生。

無巧不成書。

黑爾斯原本預計再過幾個月就能完成對這個BUG排列的分析。

而實際上他們用了整整三年。

終於,1998年8月9日的上午。一個普通的星期天。

黑爾斯坐下來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告訴全世界的同行離散幾何中一個古老複雜的猜想已經得到了證明。

並附上了研究過程和電腦程序代碼。

但仍然有不少人人對這種這種窮舉證明方法存疑。

到此開普勒猜想證明告一段落。

這個看起來無比符合直覺的猜想前前後後用了四百年的時間才得以基本證明。

人類歷史上這批最傑出的天才前赴後地繼交棒接力。

他們大多數人都看不到這個猜想被證明的那一天。

如果說這個世界的真理和規律都被隱藏在黑暗中的話,

那麼謝謝他們為我們點起光明的火炬。

願火光永不熄滅。

原作:21iridescent

參考:GeSzpiro.Szpiro一Kepler"s Conjecture 維基百科


我們一般說的創新是相對於整個人類社會而言的。如果僅以某個人自身的經歷而言,那一般不太稱之為創新吧,因為你可能只是(重複)發現(或者正好猜到了)了一些原來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但是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新的吧。


有一件東西我一直以為暗藏著黑科技(比如什麼磁切割之類的)但事實上並沒有,只不過是通過底部的吸風孔(air intake)吸入空氣,圓環邊緣的內部隱藏的一個葉輪則把空氣以圓形軌跡噴出,形成一股不間斷的空氣流。

這個東西就是:無頁風扇(最早由英國公司戴森推出),現在在商場逛街時肯定能經常看到。

關於這個東西,我的第一個判斷是:某個神人一時心血來潮搗鼓出來,被大家發現後驚為天人,於是市場競相仿冒,就像你看到的大部分電子產品一樣。

事實上我只猜對了下半部分,上半部分是:搗鼓這玩藝的人,在做出這個產品之前,其實已經在該領域裡浸淫很多年了

相關的產品:

(空氣葉片)干手機。事實上,無葉風扇的靈感正是源於空氣葉片干手機。後者是迫使空氣經過一個小口來「吹」干手上的水,而前者是讓空氣從一個1.0毫米寬、繞著圓環放大器轉動的切口裡吹出來。

而更早的技術來源更久遠:80年代的戴森吸塵器

也就是說,這些產品從技術上看事實上都是一脈相傳的(數碼馬達、氣流倍增技術),經歷了一個溫長且艱辛的演變過程。在無頁風扇(2009年)推出之前,這些技術及經驗已經積累了數十年,完全不是題述認為的,變變型抖抖機靈就出來的。

類似的產品還包括了:平衡車。

你現在看到的平衡車:

最初的平衡車:

也經歷了長達10年以上的迭代。

更遑論什麼手機、計算機的發展史了。


以上說的是創新在技術方面的難度,在用戶需求方面的難度,創新同樣是極其艱難的,搞不好就人翻馬仰。

引用 @楠爺 在vivo真相: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樣本研究報告中提到的問題:怎麼解釋(vivo手機)外觀趨同,撞臉和彩虹配色? 回答是:

舉個例子,比如行業都在做三段式金屬背蓋,你非要做玻璃;行業出彩虹手機,你非要做透明手機。這種看上去蠻創新蠻有趣的做法,就不是順勢而為。可能在網上一片叫好,但最終放開之後銷量會打臉,用戶接受度也很差。根據我們的調研和跟蹤,在三段式金屬背蓋那個時間段,消費者對其他形式的背蓋接受度極低,所以廠商即便花了大力氣做了創新,最終很可能也叫好不叫座。此外,激進的產品推出,供應鏈也基本滿足不了,有的廠商把供應鏈還在實驗的東西拿出來發布和銷售,給自己和合作夥伴背負了不屬於這個歷史階段的壓力,既出不了多少貨,也不能印證這種新配件是否真的符合大多數人的需要,意義不大。

而關於配色撞臉,這也比較有趣。vivo每台手機的配色都會有五六十個樣本,他們會在彩虹手機規划上會做配色測試,定性座談會和定量調研結合,讓消費者直接在彩虹樣機上進行挑選,實際上vivo當前的配色是用戶感知和選擇出來的。而用戶本身實際被Apple、三星、華為和OV的影響很大,誰也不是專業色彩師。所以vivo認為,賣得好的手機配色趨同這很正常,也不認為大家為了賣得好就去抄襲蘋果

關於配色,行業內最大的誤區是抄襲。配色這個東西,不可能在蘋果發布中國紅的第二天就給X9大批量換裝中國紅,華強北能做到,vivo這種東莞正規企業做不到。這得提前很久規劃。而且中國手機行業的不成文規定是巧妙跟隨,收割紅利。蘋果三星不出怪異顏色,中國廠商也不會出,等蘋果三星發布新顏色之後看看反響,再把早就規劃好的相應配色推出市場。


PS:國慶期間因辦公樓空調關閉的原因,決定買一台國產的無頁風扇試試看:

結果發現噪音巨大,雖然價格是戴森的不到1/3,但決定還是把它退回去了。

看來別說創新艱難,連後來者的模仿(甚至抄襲),要做得好也是極其艱難的事呀。

類似的答案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林炮勤:如何看待手機行業中國產手機大量抄襲的情況?

以及我的知乎專欄:炮製IP


高中生都在想怎麼名垂青史,本科生都在想怎麼得諾貝爾,研究生都在想怎麼發nature,博士生都在想怎麼畢業。


很多時候抖機靈不難(但也並非全都如此),難的是你抖的機靈別人沒幾十年前就抖過了,難的是你在前人的歷史環境和學界整體姿勢水平下能抖和前人一樣的機靈的知識水平和洞察力。

你今天本身就學了一大堆幾十年前還沒這麼成熟現在則別人都給你歸納好了還附帶近幾十年發展出來的topic的課程,外加耳濡目染了這麼多科普和近些年的成果,很多都是基於當年的研究的,在這樣的條件下這抖個幾十年前別人抖過的機靈和當年人家一窮二白無中生有搞出的研究能是一回事嗎?

再者,你看到有的成果好像就是公式變變形,可你又知道當年多少人給公式變形變出幾百上千種,能給你變出花來?為什麼書上才那麼幾種?因為最有用的就那麼幾個啊。你以為你變個形就能搞個大新聞?難的是在幾百上千種變形里恰恰被你找到了那個位數的幾個最有用的,更難的是不但有用,還沒被人幾十年前就變出來過


我就舉個自己的例子吧(`Δ′)!

高中的時候買了卡西歐的計算器,很喜歡玩,經常在上面算這算那。

某天,突然發現

13+53+33=153

懵了個大逼,哇擦這麼神奇!然後又充滿幹勁地一個一個去試,又發現

33+73+03=370

33+73+13=371

卧了個大槽!

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覺得自己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偶爾拿這個和別人說,別人也一副很驚訝的樣子。

直到某天,我和一個人說起這件事,在我興緻勃勃地和他說完了自己的發現的時候,他很隨意地說,這不就是水仙花數么。

然後我就去搜了搜

http://www.bing.com/knows/search?q=%e6%b0%b4%e4%bb%99%e8%8a%b1%e6%95%b0mkt=zh-cn

從那以後,想到什麼「新」東西,都會告訴自己,這個別人可能在三千年前就想到了。。。

(emmm我說的是勾股定理)

「為環保起見,24位以上的水仙花數略」

這句話笑尿我hhhhhhh


大學最後一年兩個學期整的畢業創作時間。前一個半學期我們的心路歷程如下:

初期

A:我有想法了!blablablabla

B:國外xxx做過了。

A:卧槽我這個想法這麼牛逼都被人做過了?

中期

A:你看我又有一個想法這般如此如此這般

B:國外xxx做過了

A:那我還有一個另外這種的

B:國內xxx做過了

後期

A:我看國外xxx做的這個挺有意思的我改改吧

B:行行行,趕緊做吧再不做沒法畢業了。


超級難。

理論研究我是不清楚的,但是某勞動密集型學科的現狀就是:你自以為超級新,超級有創意的idea,基本上都被大牛組做過了發了很好的文章,比如yaghi和fujita就經常穿越時空搶我的idea(這人真不要臉.jpg),因此你如果不對本領域非常非常了解那麼你根本連什麼是新都不知道,但是現在大家都在水,paper的數量都相當可觀,所以徹底了解某個領域也不像字面意義那麼簡單,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某幾個勞動密集學科裡面你的東西是一定要work的,實驗可不像動腦那麼容易,我打比方你看paper做文獻調研花兩周,然後想到了一個很牛逼的idea,花半小時設計一下實驗,但是你可能會花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證明你這個idea根本不行,而且實驗又有手藝高下的區別(攤手),可能別人能做的給你你做不出來,死都做不出來這是真的存在的,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像你所說的推一下公式變變形就能發paper,而且也是沒有報道過的工作,但是這和嚴格意義上的創新是不一樣的。打個比方現在大牛報道了土豆燒牛肉發了nature,然後另外一個大牛報道了土豆燒雞肉發了jacs,然後這個時候我想到了土豆燒牛肉里加雞精會不會有吃雞的感覺呢?然後做了實驗報道了這個結果(土豆燒牛肉加雞精有雞味),就只能發cc了(甚至等而下之),某學科的研究也是這個道理(當然這要視乎講故事的能力和通訊的牛逼程度)。加雞精是一個新的東西,但是它不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創新,因為加雞精的意義不是那麼重要,因此儘管你可以靠著牛逼通訊或者牛逼編故事能力把這個工作吹上angew但是你的同行就只能emmmm,然後你的paper就只好拉低了整個雜誌的if了(攤手)

給你個眼神你自己體會吧……


別的我不懂,單說商業產品方面的創新。有個著名的故事可供參考(兩年前的回答里提到過)。

90年代中期的美國,有一家快餐連鎖店,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如何增加奶昔的銷售量。他們針對那些奶昔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他們要增加哪幾種口味,降低多少價格,才會願意多買一些奶昔,並且依照問券結果進行多項改變。只不過幾個月後,業績仍不見起色。

後來,這家奶昔店捨棄了問卷調查,決定以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究竟顧客買奶昔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什麼「任務」?

改用這個觀點出發後,某天他們在店裡待了18個小時觀察顧客:顧客都何時來買奶昔?他們穿什麼?他們是獨自來買嗎?還會順便買其他東西嗎?是內用還是外帶?

結果發現,有不少顧客都是在早上九點以前獨自來買奶昔,而且他們幾乎都只買奶昔,買完就直接開車離開。研究人員便好奇的訪問了這些客人:「為什麼你想來這買奶昔,你買奶昔的用途是什麼?」

他們很快地發現,這些早上來買奶昔的客人都想解決同樣的任務:他們開車上班的途中遙遠又無聊,需要點東西為整趟路程增添樂趣。他們現在不餓,但他們知道再過兩三個小時就會餓了。

相較於易掉屑的甜甜圈、一下就餓的香蕉,這杯濃稠的奶昔,剛好可以讓他們在開車時,一手拿著慢慢吸,而且還可以維持幾個小時的飽足感。

因此,研究人員終於搞懂了,這些客人根本就不在意奶昔內的成分,他們要的不過是「幫我維持清醒、有事做、使早上開車上班更有趣」的東西罷了。

也就是說,對通勤者而言,在奶昔里加入果粒、巧克力碎塊,讓每一口奶昔都變得有趣,可能會比口味、容量、價格還來的重要。

其實,許多企業都跟上述的快餐店一樣,習慣只以量化數據作為決策依據。

然而,那些數據最多也只能告訴你有87%的青少年比較喜歡巧克力奶昔,卻不會告訴你,為什麼這些顧客會比較喜歡巧克力奶昔。

也就是說,量化數據只能解決了「相關性」的問題,卻無法告訴你之間的「因果關係」。

若光從數據表面來尋找創新機會,很可能就花了大把鈔票與時間創新,最後卻一事無成。

換言之,經理人在進行產品創新時,絕對不能只當個數字分析師,而是應該也作為一個解謎者,試著從複雜的現實情境中擷取意義,找到背後的因果關係。

一旦找到顧客真正的用途,創新就不再需要跌跌撞撞、東修西補了,這樣也才更有機會在市場上一戰成名。


Too young

做到博士試試,就知道了。

千辛萬苦有了一個想法,查一下文獻,艹,有人已經做了。

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很多,你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

想到而不做可能性只有

1:這是個坑,別人跳進去然後又出來,所以不做。

2:投入產出比太小。


呵呵噠。

任何行業的創新都是建立在白骨累累的失敗之上。

就說旅遊行業吧,10年來,死了多少旅遊公司,

這些死掉的旅遊公司背後令多少家庭備受挫折。

太空旅行

不說多的,怎樣才能創新?

1、大量知識的積累

2、大量技術的積累

3、壓倒傳統勢力的最後一絲稻草:靈感

好多人覺得,創新多麼多麼簡單,

各行各業有多少資本投資到創新產品中,虧得你頭髮都不剩。

從國內團隊游到如今的當地參團,再到自由行服務,

再到未來的VR旅行,以及太空旅行,

需要多少專業人士日以夜繼的失敗?

才能產生唯一一個真正的創新產品。

很多人覺得光想想就能改變世界,別開玩笑了,真正的改變世界,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需要你多到極致的專業知識,和無數次試錯,還有永無止境的勇氣。


先下結論,創新很難。在各個專業領域,通常是知道點皮毛的自視甚高,知道的越多才越感到自己的不足。

這些年參加參與的各類藝術展覽或活動有一些,就藝術類創新而言,所見的「創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一,「借鑒」類。同樣的造型拉長或壓扁一點;同樣的圖案換個顏色;照著5朵花改畫成6朵…這類不言創新。

二,換載體類。將繪畫類作品,原樣應用到其它畫種,或繪製或雕刻在其它載體上。這類作品確實也克服了很多技術問題,但要說創新,總有些牽強。

三,重疊類。很多創作者,因專業知識面不足或有盲區,自己費勁搗鼓出的作品,最後發現和前人和他人重疊了。這種比較遺憾,算不得創新了,只能當是一次學習。

四,以怪為新類。這種多見於年輕創作群體,因專業基礎較弱,很多為新而新的作品,像是無根浮萍,缺乏美學價值或實用價值。這類更多是讓人感覺怪,而不是新。

綜上,創新真的不易。推陳出新,首先你對「陳」要有足夠的認知,對專業領域一些核心、本質的部分有所領悟,在此基礎上再去創造自己的新意。當然,這裡不排除部分有天賦有運氣的新手,有一些獨特創造,在專業領域有所創新。

創新,難的不是和前人不同,難的是對同時代及後輩,要有應用、學習的意義。


現在傢具設計大三在讀,記得剛開專業課的時候老師要我們設計一個傢具,就想著要設計一個超級舒服超級軟的椅子!人坐上去之後可以適應不同人的身體曲線!還可以隨著人坐姿的改變而變化!外面的布料要有彈性裡面可以塞記憶海綿或棉花!總之想了超多覺得自己超厲害畫了效果圖類似這個樣子

然後就發現了1965年就被設計出來的豆袋椅,也就是現在遍地都是的懶人沙發......而且裡面合適填的也不是記憶海綿而是保麗龍顆粒......

上另一門課畫設計靈感過程的時候又由小蛋糕想到一種椅子,像這樣

直到發現了Pierre Paulin的蘑菇椅,,,,

有一天閑著沒事又想到一種半個橢球形的嬰兒床!橫過來就是嬰兒床豎著吊起來是嬰兒椅!

後來知道了蛋形椅和球椅,,,,

有一天做經典傢具模型,做了個類似這個的

同學走過來說你怎麼做的和我設計的椅子一模一樣!我淡定的說:「這是里特維爾德的閃電椅。」

後來學的多了見的多了,發現自己想到的很多點子其他人很早很早就已經想到過了(?_?)

創新挺難的(?_?)


抖機靈的想法,只是胡思亂想,不是創新!

創新,需要新思維、新想法不假。但不能通過現實驗證的胡思亂想,只能是「假招子」,除了意淫,別無用處。

創新的難處,也在於能否得到符合期望的驗證結果。


以電力多功能表為例。

大概1992年的時候,帶有數碼管顯示的電力功能表開始推向市場。在此之前的很多年裡,中壓和低壓開關柜上,要麼沒有監測電流、電壓的電力儀錶,要麼裝的是指針式的電流表和電壓表。

過了8年,大概2000年的時候,帶有液晶顯示的電力多功能表開始推向市場。除了界面更好看,功能也越來越多。除了可以監測電流、電壓、頻率、功率、有功和無功電度等全電量參數之外,還可以監測諧波等和電能質量相關的參數。

又過了8年,電力多功能表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沒有任何的變化。

又過了5年,時間來到了2013年,法國的SOCOMEC公司提出了分散式電力參數監測的概念,並開始在歐洲市場上推廣相關的產品。

再以繼電保護裝置為例。

大概1875年左右,作為最早的繼電保護裝置的熔斷器已開始應用。

大概25年之後的1900年左右,才產生了電磁型繼電保護裝置。

又過了50年,大概1950年左右,才產生了晶體管式繼電保護裝置。

1970年左右,集成電路繼電保護裝置誕生。

1995年左右,微機繼電保護裝置誕生。

20多年過去了,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依然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


說說我們的創新過程吧,坐標四川。

工信局:你們這個我沒見過,立項要研究研究。

安監局:這個設備你們自己做的?安全不?有沒有找專家論證過?

我:懂的專家都在裡面關著不讓出來(核相關)

質監局:按照特種設備管理規程,不能發你們證書

我:按照規程做產品就污染了呀

質監局:那我也沒辦法,大家都要吃飯對不,不能把我飯碗砸了。

環保局:你們是屬於化工類,不能在這裡弄。

我:我們沒有三廢啊

環保局:我不管。

我:算了,去東南亞吧


創新很難,難在有效高效,很多時候,一個點就能解決問題,一旦晚一點,那麼就怎麼都解決不了問題,因為隨著時間變化,市場的需求也會變化,例如手機性能不足的時候,3DS的屏幕就有效,當手機已經踏上拼性能的時候,已經具備優秀的3D效果的時候,那種屏幕就有反作用。

所以當別人用了你的設計的時候,別忘記馬上升級,馬上敵人就會徹底失利,甚至賣不出去。

創新是和很多事情綁定在一起的,人們有錢的時候,創造一些有錢才能買的設計,很貴但是很棒,沒錢的時候,人們更需要性價比,所以假如中國人民真的有錢起來了,勝利的就不會再是中國手機公司而是蘋果,只有世界充滿問題,中國公司才能得以存在。正如有人說要拯救世界成為英雄,這樣的願望本來就是希望世界充滿災難,真正的大英雄自然不會這樣想。

創新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那些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想著為世界帶來災難的人,即使有了力量,也只會為世界帶來更大的災難,他們的存在,本來就是必須要讓世界陷入災難才能成功。

真正的大善未必你能看出他是如何做到的,真正的大惡也許隱藏於他們的成功之中。


更新:

想起之前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學無機化學物質分子的結構與性質那塊的時候,突然出現一個想法:電磁場加大,分子內正負電荷中心被拉大,因此分子極性增大,分子極性增大使得分子間作用力增大,進而融沸點升高,也就是電磁場影響熔沸點,當時為了證實自己的推論,查電磁場是否影響熔沸點在很多地方搜了,也問了老師,都不知道是否影響,所以覺得自己有了新發現,開心!打算寫論文,後來看中科大的一個微信推送中學到了一句話:意思說會影響,原來網站搜不到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是比較不常用的常識……

還有高中的時候,學動量定理,老師為了讓我們做題快,直接給了我們彈性碰撞後兩個球的速度的式子的解,那個式子身為一個愛裝逼的人是不想去背的,覺得自己肯定夠時間做完卷子,不需要背公式來節省那點時間。然後我有次就意外的想到,彈性碰撞時,球去撞牆,那麼球可以看作直接反彈回來,直接改變球的速度的符號。那麼肯定也可以把球與球相撞,看作以一個球為參考系,這個球的速度始終為零,把另一個球在以這個球為參考系的基礎下的速度改變一下符號,那麼列方程時的表示彈性碰撞的能量守候的方程就可以寫成V1"-V2"=V2-V1(帶"的表示碰撞後的速度,下標1代表1號球,下標2代表2號球)。當然考試的時候我還是會乖乖得寫能量守候方程加動量方程兩個式子,不過解的時候,別人直接代公示而我可以計算一個賊賊簡單的可以口算的方程組,速度快的多,而且好記。我還把我這個速度表示方式粗暴(用粗暴一詞是因為我覺得上面的文字分析是比較好的,用公式直接證明覺得不夠美觀)的證明了一下,還以文字的形式把定理寫了下來。圖片

上面黑色筆寫的是老師讓記得東西,中間的鉛筆是誰都能看得懂的直接數學推導,下面的黑色筆是自己以文字形式表示的定力,如果仔細看黑色筆下面可以看到我用鉛筆寫的一個類似水印的一個「錯」字,因為那時候自己總會想到一些東西,寫得不少,為了避免與老師讓記的筆記混淆,我自己的筆記都用鉛筆或者加水印。

後來知道這個東西就是恢復係數為1的表示形式。

其實這樣的事情我還有很多,尤其高中時,學得東西越深越透反而越容易創新,不過我不刷題作業也幾乎不寫。大學就是很快的學過,沒太多好想法了,大學現在我想弄一個凈水器的專利,感覺如果能成一定不錯,具體是啥我就不說了,拖延症比較嚴重,高二做化學凈水的題的時候突然想到的一個東西,不過到現在都還沒開始搞,自己賊雞兒拖延,現在既然寫了就要求自己明天就去圖書館看相關知識的書。

原答案:

就在高中剛學楞次定律那會,還沒學完,我覺得這個楞次定律太沒有科學感,沒有逼格,就總想這個楞次定律本質是什麼,瞎想總能提出各種理論。我當時腦子突然想到了洛倫茲力,然後我就按照洛倫茲力的那個理論,把磁鐵的插入與插出看成線圈裡的電荷在磁場運動,得到的電流的方向與用楞次定律判斷的一樣,心裡賊雞兒開心,而且當時數學在學導數。我也就根據導數的知識開始列方程,為了好列,我用比較簡單的模型,是高中題中常見的樣子,找了一張圖:

就是這樣一個模型,桿的運動速度相當於電荷在磁場的運動速度,然後電荷受了洛倫茲力就運動,然後產生另一個方向的運動,由於桿的束縛運動方向可以分解成兩個垂直方向,這樣一個方向的速度影響另一個方向的速度,(現在也懶得去細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懂物理的人應該可以理解我當時的證明思路),還要考慮電阻,當時試著把電阻理解成對電荷的阻力,然後得到一個電阻與電阻對電荷的阻力的轉換式。這樣可以由多個關係列出一個函數的方程,不過裡面含有導函數,也就是微分方程。插說一件之前的一件事,之前為了驗證單擺的軌跡是sin函數,曾經列過一個函數方程,找了數學老師去解,老師告訴我這個函數的解可以猜一下,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是e^x的一個函數,然後我心想這個解出來應該是sin函數,因為這個是單擺的軌跡函數,不過e^x代進去也對,然後我又懶得和數學老師多說,嗯了一聲就從老師辦公室出來,反正高考也不考老師不會教的,不過這件事讓我對這種方程比較好奇。我們當時在學校住宿,不讓帶手機,過了一個月放假回家後,我在網上搜了一下,知道了是微分方程,還看了一下網上的教學視頻,一個外國大學的,不過有中文字幕,我就覺得這是很牛皮的東西,也就沒細學,不過這讓我當時就知道了微分方程這個東西

接著說楞次定律,然後當時我就想著,自己發達了,啊,不學了,直接寫論文保送清華啊,大家都是笨蛋嗎?看不出楞次定律本質是洛倫茲力嗎?楞次定律是個屁啊,我的這個東西不僅能判斷你的方向還能求出你電壓的大小啊,等我這個東西寫出來,楞次定律這一節就要沒了,課本上要專門寫一節來寫我的理論,書上要出現第一個中國人的名字了,然後接下來的幾節課一直憤世嫉俗,看誰都以同情的眼光來看,心想你們高考吧,我高二就要靠一論文去清華了,就開始連著好幾節自習課都在搞這幾個式子,當時數學才學了一點,而且這個對於當時我那點知識以及掌握程度來說挺難,而且自己也比較懶、比較拖延,過了幾天,也沒把論文寫出來,然後就學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以及感應電流的本質,萬念俱灰,發現了自己其實就一菜雞,恨自己不能早生幾年。而且當自己學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後,也知道了電磁感應定律更簡單的推導方法:當電壓穩定時(U/L)q=qvB,即u=Blv,即ΔE=ΔΦ/Δt。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俞心樵的詩?
日本的家紋有哪些講究和歷史?
如何自學雕塑?
審美有高低之分嗎,如果有該怎麼提高審美呢?
林懷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TAG:藝術 | 創新 | 科研 | 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