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怎麼成為職場大神的?

簡單介紹下題主的情況吧。985法學院,現在在北京國貿的一家金融公司實習,自己還有自媒體和論文需要寫。有時候工作壓力很大會覺得非常無力,有點兒力不從心。

想問問知乎上對於職場比較有心得的朋友們。你們初入職場都經歷了哪些心境變化?你們都是如何協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時間的?你們初入職場時都有怎樣的工作習慣和技巧幫助自己快速適應甚至升職?


撿紙屑啊

曾經我去面試,看到地上有一張廢紙,彎腰撿起來,正好被路過的禿頂老伯看到,原來老伯是公司CEO,誇我有了現在年輕人沒有的精神,馬上錄取我做CTO

幫清潔工開門啊

曾經我去面試,看到清潔工搬了很多東西,手沒辦法開門,正好被路過的禿頂老伯看到,原來老伯是公司CEO,誇我有了現在年輕人沒有的精神,馬上錄取我做CTO

面試完說謝謝啊

曾經我去面試,面試完成了向面試官說謝謝,正好被路過的禿頂老伯看到,原來老伯是公司CEO,誇我有了現在年輕人沒有的精神,馬上錄取我做CTO

敢於嗆頂頭上司啊

曾經我去面試,未來的頂頭上司面試我,我敢於直言,說他長的難看,正好被路過的禿頂老伯看到,原來老伯是公司CEO,誇我有了現在年輕人沒有的精神,馬上錄取我做CTO

這些年從82年的老雞湯,到杜拉拉等可視雞湯,到公眾號的毒雞湯,都不是幾千幾百遍的說過了。你們不也是瞭然於胸嗎。

不同職場似乎有不同之處,那些文科職場,我不知道,科研類職場,我不清楚,理工科,IT類,還算了解。我就問問你,一個模塊8個人一個月內全離職,你敢不敢三個月裡面獨自接過來?平均生產力一天2個bug的時候,有142個bug要2周內修掉,你做不做得到?不尋捷徑,認真坐下來讀文檔,讀代碼,你做得到嗎?


做所有人都不想做的事兒,

背所有人都不願意背的鍋,

擦所有人都覺得噁心的屁股,

接所有人都往外推的活兒。

結果你會莫名其妙的

變成所有人都爭取的對象,

站在所有人會聚的網中央,

調動所有人都想要的資源,

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和讚賞。

======

麻痹,

我跟你們講道理,你們說我灌雞湯。

我跟你們說經歷,你們說我編故事。

我跟你們講段子,你們說我抖機靈。

這個題目叫怎麼變成職場大神,

我不跟你們說「不計得失,勇於承擔,迎難而上,開拓資源」,你們還想聽我說啥?

我非得說「你必須有個好爸爸」,才能撫慰你們失敗的人生么?

======

我說:想要吃得飽,你就拚命跑。

然後就一定有「大智慧」的人跑來教育我:你怎麼不說跑的快也摔得慘呢?

哪個功成名就的人沒有踩過坑,沒有崴過腳?

難道摔一次人生就結束了?

既然這麼怕失敗,就別關注「怎麼成為職場大神」這麼高級的題目。

安安穩穩的當個小人物不就好了。


如果我只能舉150斤重的東西。

那麼舉150斤重東西的人,就是舉重大神。

什麼,我舉得沒別人多?呵呵,當大神又不是靠舉得重的……

你當不了別人眼裡的大神,那是運氣和天賦的問題。

你當不了自己眼裡的大神,那才是你自己腦子的問題。

我覺得一般剛畢業滿腦子升職加薪贏娶白富美的可能不大能理解這個答案,先放著吧……


7年職場,3次跨行業跳槽,從10w到17w,33w,50w,90w,再到稅後210w,收入逐年攀升。目前大公司對外掛VP頭銜,來答一記。

(免人肉,就匿了)

1,強烈的成功動機。

職場很容易麻木,大家似乎都差不太多,大公司很容易出現溫水煮青蛙的狀態,小公司不確定性太多,而且也更難破百萬。這種情況下,除了做好基礎工作,還務必要「鑽營」:學會展示自己的優勢,善於把握機會,條件不足時能創造條件,從而甩開眾人。而這一切必然是強烈的動機支撐的。

2,對行業大勢的判斷。

成熟行業,結構穩固,流動小,新行業才會創造無窮機會。跟70後比,80一代在技術和外語上優勢非常明顯,選擇70後很難生存的行業,自然機會就大,成長空間更大,速度更快。我自己跳槽也是不斷往更有前途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去轉軌的過程。

3,經營好個人形象,贏得信任。

既然競爭主要跟同僚展開,KPI一定要出色,就算不是最好也一定要可圈可點。此外,要有超越年齡的心智。管理崗位跟業務是兩碼事,業務好只是其中一個條件,做事細緻周全責任心強往往比業務能力更重要。老闆要把一塊業務劃給你,事關重大,是否受信任要比是否聰明關鍵的多。

4,敢做不同的選擇。

大家都說不要頻繁跳槽,我跳了。大家都說不要進xx行業我進了。大家都說不要離開xx公司我走了。事實證明,常識只能幫你混的不差,給你指一條穩妥的路,但隨大流難以出挑。滿足不了自己薪資慾望和成長空間的公司為什麼不能趁早離開?同一個行業和公司也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況且成長最快的公司一定不是目前排第一的公司。既然要的是機會,就一定要有足夠主見。

這些年受了很多煎熬,詆毀,不確定。目前也不敢說業務多麼紮實,管理多麼到位。很顯然,我並不是經驗老道的管理者,位子也不見得穩。但我佔了這個機會,只要不出大問題我就會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得到更多的成長,從而進一步拉開跟多數人的差距。我動機太強烈了,所以我不會覺得中間的付出有什麼問題,不需要權衡代價。動機不夠強烈,主見不夠強烈,恐怕都很容易觸到天花板。一句話,業務可以學,但很多心性很早就養成了。想得到的人自然知道百折不撓的去爭取。

回頭看了一遍,大概因為是匿名敲的,口吻比較有進攻性,請海涵。


世界500強的中國區evp算國內職場大神吧……

我以前是花旗it部門的avp,金融機構的title很高,其實對其他行業,就是一線的項目經理,充其量,連中層不算,不過經常跟中層彙報,也就是給花旗的cxo或亞太區的總監,簡單說下,

1,業務能力,簡單兩個字,精通,小到某個細節都要知道,,無論技術還是管理,,因為彙報的時候,老闆會問的非常仔細,其實做好精通兩個字,做技術可以進阿里,做管理能做到中層管理,打個比喻,好比高考中的理綜,140分以上算精通,,以前覺得高考苦,現在發現,媽的哪個老闆都對業務都是深入骨子裡的精通,

2,溝通管理能力,這個需要歷練,沒辦法培訓出來,要碰到各種問題,經過洗禮才能有穩定的心態,,比如人民的名義里的季檢察長,碰到事情不能有個人情緒影響判斷,必須要穩,找出各種方案進行討論,找出最壞結果,如何預防,如何解決,解決不了怎麼辦,等等,,

3,名牌大學的mba,這個是潛規則,必須要有,總監是必須,雖然花幾十萬,但物超所值,眼界也會很開闊,個人自信,高層對你的印象都會加分,

其實還有一些,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團隊,如何挑選人,如何安排,等等,有機會再說吧。


深諳遊戲規則+專業技術過硬+情商高會巴結+運氣+其他。

這是按照重要順序排序的。

當然也有1%決定99%的時候,比如睡了老闆。


如果把「職場大神」定義成公司中高層,我想了想,我可以一答。希望這是一個啟發你思考的答案。

此答案僅適用於應屆畢業生。

首先,職業生涯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探索中學習、調整、改變、完善。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論,更沒有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也不存在可以預測的大環境。

其次,「職場大神」不是獨立的存在,必須有所依附,能不能修成,有一定運氣成分。

再次,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作法」,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成長模型」,關鍵時刻看造化。「職場大神」要不就是應運而生,要不就是應劫而生。

接下來說說我們可以把控的部分:

1:是什麼導致了你的職業生涯發生了變化?是什麼決定了你的職業生涯?

2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的軌跡到底是什麼?

3你的職業生涯被困在哪裡了?

4你的職業生涯規劃路徑合理嗎?

5職場上什麼樣的員工不受歡迎,老闆喜歡什麼樣的員工?

我爭取今天晚上寫完發上來。


謝邀。等我年薪百萬再來答。


不停練級,打怪,提升能力和裝備。

剛剛看見這個問題,被大神兩個字所吸引,聯想到遊戲大神。那就拿遊戲比喻,當你還很弱小的時候,要避免正面衝突,打些小怪提升能力是很重要的,除了提升能力,就是提升自己的裝備,也可以說擴大資源。

當你到了一定級別,就可以組團刷怪了,這樣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隨著實力不斷提升,越到後面,你的戰友越來越少,最後堅持下來的成為大神。


感謝邀請。如果總結的話,那就是三年時間從一個月薪6000的文案到一家上司公司的運營總監。

其實很多時候跟職場新人聊起天,發現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做什麼,怎麼去做,如果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無論如何成長也不會太大。更不要想著,自己很厲害,這樣的公司和薪資我看不上,要懂的謙虛,只有謙虛才能沉下心學習。

2007年,我以684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大學,但是只上到了大二就輟學了,也就是2009年。那一年我生病,在住院期間,認識了一個女孩,她是單親家庭。她的媽媽患了乳腺癌,她每天除了上課,還要兼職去賺取醫療費用。我是喜歡她的,我不想看著她這樣受累,於是,就做了輟學的決定。直到現在,爸媽也不知道我是一個沒有畢業證書的人,索性,我的努力沒有讓他們失望。

2013年,我正式工作,投了很多簡歷,因為當時讀的中文系,雖然只讀了兩年,但起碼的底蘊是有的,然後偶然的機會進入了一家BAT,從事編輯工作,雖然工資少的可憐,但是,我覺得,大公司的工作經歷會給我增加不少亮點,於是,也就沉下心來工作和學習。

有些人可能會問,沒有畢業證怎麼能進去BAT,在你問出這句話之前,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內心的潛意識就認為沒有學歷就一定進不去,那麼,其實,你可能已經喪失了很多好的工作機會,因為你否定了自己,或者自卑。只要你的能力到達一定程度,學歷不足,能力來補。

那有人又要問了,職場新人,哪裡來的能力,其實也是有的,都是基於你平時的學習和積累。沒有任何一個人平白無故的擁有能力,他們的背後付出了努力。

在BAT工作了兩年,也就是2015年,我離開了公司,因為,大公司里的工作都是很細的,很難出自身崗位上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但在這段時間裡,必須把能學會的都學會。然後,我選擇了離開。

中間插一句,當時為什麼選擇互聯網行業,這個問題其實,我在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我認為互聯網會改變世界,會改變我們的生活,而從事互聯網,就站在了時代的前沿,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當我再次找工作的時候,我雖然有BAT的背景,但是做的是編輯的工作,而且是沒有畢業證的。我思考了很久,我到底要做什麼,做什麼職業,最後決定,我要去做運營經理,因為當時做編輯,算是內容運營了,而我自己平時會學習活動運營,用戶運營,以及跟做數據的同事學習。運營的幾大模塊雖然不是很厲害,但也自認為不差了,然後就寫了簡歷,求職—互聯網運營經理髮了出去。

很快,在一周之內,我接到了三家公司的面試邀請,有一家因為距離住的地方比較遠,就沒去,第二家公司的總經理那天正好在我住的附近辦事,我們通了電話,決定在學院橋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面試。

整個面試時間一共三個小時,他所問的問題,我都以我的理解回答了,可能是因為面試地址的關係,我絲毫不緊張,表現比較好。面試結束之後,他開車送我回家,到了小區門口,我下車的時候,他問我要多少錢,我說你看著給吧,看我值多少錢,他說xxK如何?我說行。

其實回想整個面試過程,我認為他決定用我是因為一個問題,他問:關於垂直細分領域,你有什麼看法。我回答說,垂直細分領域看怎麼分了,可以從市場垂直細分,也可以從人群垂直細分,而垂直細分真正的作用在於,以一個小角度切入市場,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後面我又接著說了一些,看著他的表情,我知道,他是認可我的。

這是一家toB7000人的上市公司,我在的這段時間時間,給部門從市場找到了產品方向,而且當年獲得幾千萬的盈利,而真正的盈利其實還沒有到來。最後離開,是因為爸爸得了重病,我需要回家長期照顧,就離開了。

這一年是2016年,回家之後一直在家照顧父親。有空間時間,就會關注最新的互聯網動態,拿出最熱的幾款產品做對比,主要在於市場運營戰略,產品特性是否一致,各自的打發,以及壁壘是否形成,來判斷他們最後的勝敗。

等父親的病好一些時候,在2017年初,過完年,我就又回到北京。因為將近一年沒工作的原因,多多少少對市場的了解少一些。於是,用兩個月的時間惡補了去年一年的整個互聯網發展,以及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並涉及各個領域,互聯網金融,O2O,互聯網醫療,B2B等等,但我專註於研究社交產品和直播產品。

投簡歷的時候,其實才有一年的運營經理經驗,而且半年多沒上班,還能找到運營經理的工作么,於是,又投了運營經理的求職,面了幾家,我發現一個問題,面試我的運營總監在水平上比我差的遠了,或者說我比他更懂一些,這不是自大,而且我對於自己的判斷。

索性,直接求職運營總監,15天時間,面了四家,最後敲定一家有非常雄厚資源的上市公司,帶領18人的團隊。

說到這裡,其實就是寫了我自己的一些經歷,或者升職過程,沒有什麼乾貨,或者我這人本身不知道怎麼寫出來。就簡單略過吧。

有時候回頭看,自我總結,那就是,第一點,要鍛煉自己的大思維,什麼是大思維,就是要比別人看的遠,看的廣,看的准,看的本質,那麼大思維是怎麼鍛煉,其實沒有固定的方法,我個人的經驗就是多看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多思考,這個必須有,腦子這東西,要經常用,不然就綉了。另外,就是學習,這個學習包括很多種方法,報培訓班,跟別人學習,看過往案例。這期間我一直有個習慣,到現在也是,就是多去認識一些比你厲害的人,找時間和他吃飯,聊一些東西,你會發現,你永遠學不到的知識,他會告訴你。但切記,不要卑微的說:我想跟您學點知識,不要,而是要,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和他交流,你的卑微只會讓人遠離,因為覺得你是麻煩他來了。

再一個,學習要有方向,比如,你現在做的是用戶運營的工作,那麼,你想成為運營經理,那你就要去了解,成為一個運營經理要擁有哪些技能,然後圍繞著這些技能去提升自己。比如說,你在做用戶運營,那麼,接下來該學哪方面知識呢,這個時候就要看你自己的思考了。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是重服務的,而抄的非常熱的內容方面並不是空穴來風,所以,從內容下手,因為本身在運營里,內容佔據的比例很大,而內容和用戶緊密相連。學內容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好像運營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單獨分開,是的,你發現了活動,內容,活動,用戶都是分不開的,那這個就簡單了,你需要再學的就是活動運營,那不管是活動,內容,還是用戶,運營起來得需要渠道吧,所以,再就是渠道,最後是數據。順序非常關鍵,如果你懂用戶運營和數據運營,其實南轅北轍了。

自信,真的要自信,但不是盲目的自大,覺得我就是值多少薪資的人,這個公司一堆破事,領導沒能力,還不如我,你的抱怨,恰好證明了你的無能,一個優秀的職場人,不是抱怨,而是解決眼前的困難,給別人展現出你優秀的一面。

不卑不亢,在職場里,太卑的話,別人看不起你,說話唯唯諾諾,上司說什麼就是什麼,有自己的想法不敢說出來,你認為是低調,其實你是在自殺自己的天賦或者前途。不亢,不要太扎眼,踏踏實實做事,上司會注意到你的,會培養你的,會把所會的東西教給你,讓你成長。

不要片面,你從事互聯網,那就只關心互聯網的事情,錯,你要多了解其他的事情,比如說電商,比如說廣告行業,比如說傳媒行業,比如說影視,動漫,或者金融。時代的整體發展,你會發現其界限越來越迷糊,尤其自從經歷了O2O時代之後。而現在互聯網所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多元化的,只會寫文案的文案遲早會下崗,只會ps的設計還不如平面,只會說想法不落地的運營只能打雜。

結交朋友,你做運營,那你身邊的好朋友里,最起碼要有從事產品的人,你要從產品的角度去思考整個商業模式和邏輯,會更好的幫助里如何把產品價值傳遞個用戶。

運營不是只會做雜事的工作,重要的思維,思維,思維,坐在辦公桌前一直埋頭做事的人,根本不如一個花十分鐘時間考慮一件事情的人,每天去思考一個小問題,堅持一年,如果沒有成長,你放狗咬我。

升職不一定要按部就班,說按部就班的人其實是在毀人,要相信自己能夠跳級,但腳踏實地是怎麼也過不去的,別最後空有理論,一問落地的東西,就不知道怎麼做了,這點,運營里太常見了。

最後想把所有的總結出來,但覺得沒有必要了,有心成長的人自己會總結。

要解釋一點,怕大家誤會,我回答這個問題,並不代表我認為自己就是大神,只是從自己成長的角度來告訴大家怎麼提升自己,當然你也可以覺得我是在扯淡,都沒關係。


首先我不是大神。我想說的充其量是一些工作總結。

在一個團體里或是在一個行業里,向上走的路徑第一步台階首先是豐富自己。屁股不夠大,褲衩大,是會掉下來的。第二步是堅持自己,你認為對的,你要堅持,當然會出現寄人籬下難免低頭的情況,但你心裡不能迷茫。第三步是學會給別人壓力。

具體到工作細節上,不要十件事情一起做,你做不好的。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做之前多請示領導,不要自己做決定。做之前抓住每件事的主要矛盾,解決掉這個矛盾。

最後,無論你在哪行哪業,儘可能早的了解到你所處環境的利益分配情況,會對你很有幫忙。

說不出來了。


我不贊成這樣做。我就是個例子,工作上,我任勞任怨,一個人做了別個單位用幾個人做的事,好事被他人全佔了。幾年下來,真是累成狗了,那些人還生事。全不記得你的好。記住,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別只顧埋頭做事,一定要抬頭看天。


巧了,我也是金融從業。

1.工作中很多情況需要的不止是你的「專業知識」,還有你的「協調能力」,舉個栗子:一款金融產品的上線,法務,市場,財會涉及到跨部門的時候非常多,你如何大家的目標,將效率提到最高?

2.不要輕視別人的成功。我初入職場的時候總覺得某些上級或前輩某某方面不如我,轉過頭才發現,他在他那個職位上所需要的技能比我強很多。越大的公司分工也細,不要因為某些小缺陷就否定一個人。

3.在企業里,你要懂得「發聲」,有些事,你如果承擔了責任,自然也有吹逼的權利,總結一下就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尊重別人的選擇。

先這些,有空再補充~


-

這個主要還是要看天賦的。

打小我就比別人飯吃得多。

別人吃一碗,我吃一盆。

這為我搬磚比別人又快又好夯實了基礎。

其次,也是需要一點運氣的。

如果我讀書很厲害的話,現在可能就坐在某個高檔寫字樓裡面,那吃飯吃得多,非但不是天賦,而是浪費糧食了。


離開職場以後……

是的,我覺得如果這時候我再回去職場的話,完全就是高維打低維。

但是等你出了魚塘不知道有多少人還願意回去,反正我是不想再回去玩那個圍城般的遊戲了。


這個標題看起來就很牛的樣子,趕快來學習一下


知乎現在理論派是越來越多了。

就像上次看到 很多ceo是不是都是做銷售起家,很多答案巴拉巴拉給你扯了很多乾巴巴的東西,結果紐約客老李一針見血說,做不做銷售和以後當ceo一點關係都沒有,在公司里誰和董事長走的近誰當的可能性就大。這種回答一看就知道 紐約老李不是剛畢業的幾年的小孩。。。。。

說直白點,職場大神就是在自己所屬的行業 所屬的公司有發言權或者拍板權。大家都服你專業 服你的權威。如何做到。

如果你們公司核心部門是以業務主,那你就得在業務努力當上一把,把自己或者團隊的業績做到公司靠前的位置。

技術部門也是這個道理。

扯別的都沒用。


多總結,多幹事,多學習請教,多發展有用有效的人際關係。靠自己努力,一個行業少說三年才算剛入門,五年起步,十年獨當一面吧。


我不是大神,不過我覺得吧,首先你得特別能跳……


本想進來偷點經驗,沒想到來早了,等我混到高層了再來,等我!


推薦閱讀:

2015年,哪些行業與領域目前比起去年前年有長足的增長或強勁的復甦?
觀致汽車公司面試問題,80後女性職場的尷尬?
校園時代的學生會主席後來過著怎樣的生活,走出了怎樣的人生軌跡?
你剛畢業的工作和生活怎麼樣?順利嗎?開心嗎?
女性做生意該如何搞關係?

TAG:生活經歷 | 職場 | 人生規劃 | 社會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