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為什麼一定要侵略中國?


雲石兄的奇就在於,他不僅能自問自答,還能答非所問,可謂知乎一大奇人也。這個問題明明是問的日本為什麼一定要侵略中國?卻通篇陳述記賬,即無觀點和又無論證,不知贊從何來?中日兩國的糾葛羈絆早已延續千年之久,若談及「日本為什麼必須侵略中國」這個問題,你是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清末和民國這段歷史時期的。而當你開始注意中日千年以來的恩怨時,又會發現朝鮮半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中日千年的恩怨史,又是中日朝這三國的恩怨史。

日本列島由板塊俯衝形成,這導致日本70%的國土都是山地和丘陵,如此小的國土面積,日本卻擁有全世界10%的火山,而且這些火山中,30%是活火山。日本還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地震高發國家,一年要經歷上千次地震,真可謂家常便飯,而且地震還常常能引發可怕的海嘯。此外颱風、泥石流、暴雪等其他災害也不少,只不過和前面幾種相比容易被人忘記而已。

多災多難也就罷了,日本的國土面積其實和德國相當,但由於緯度偏高,氣候偏冷,加上山地和丘陵的限制,國內的農耕條件其實也不好,日本還缺少各種自然資源,特別是戰略資源。就是這樣一個地狹多災、資源貧乏的國家,其文明卻得以延續千年,繁衍了眾多的人口,誕生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時至今日擁有龐大的經濟體量,我不得不承認日本人民其實是值得敬畏的。

日本的地理條件深刻影響著他們的文化和思想,讓這個國家有著一種強烈的危機意識。又由於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貧瘠多難加上大洋的阻隔,使得它在漫長的古代史上幾乎不受外族的侵略,日本本土發生的戰爭基本都是內戰。當日本統一強大時,這種骨子裡的危機感,就會迸發出強烈的擴張意識。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經濟掠奪割羊毛模式出現之前,日本除了領土擴張和殖民外,別無他途,而恰恰,上帝是不公平的,在日本的周圍,到處都是擁有豐富資源的肥美沃土,這麼強大的動力加上如此誘人的吸引力,日本若要追求強大,也就沒有別的路可選了。

再來看看日本的鄰居。在日本的諸鄰之中,中國是最讓日本垂涎的。可是中國畢竟太強大,雙方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對手,中國和日本還隔著茫茫大洋,所以日本如果要直接吃中國身上的肉,完全不切實際。那麼最適合日本的目標,無疑就是朝鮮。朝鮮半島距離最近,朝鮮海峽全部是淺海易於通過,弱小的朝鮮對於日本來說,是最適合的擴張對象。朝鮮半島相對於大陸方向算是易守難攻,一旦獲得半島,日本就算是在大陸紮下了腳跟,以此為跳板,則進可攻退可守,無往而不利。況且朝鮮和日本本來就存在競爭關係,雙方在漁業等經濟問題以及控制朝鮮海峽這種國家安全問題上,都存在必然的衝突,朝鮮也就成了能對日本形成威脅的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朝鮮半島對於中國的國家安全,特別是在中國的政治中心遷移到北京後,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朝鮮歷來也是臣服於中國的,日本對於朝鮮的任何企圖,必然和中國發生激烈衝突。由此可知,擴張是日本的必經之路,當他擁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和中國掰手腕時,是必然要侵略中國的。

隋唐時的日本已經實現了由天皇控制下的統一,645年日本大化改新,全面學習大唐。當時的朝鮮半島正處於新羅、百濟、高句麗的三國時代,百濟由於和日本有著幾百年的深厚淵源,所以日本通過支持百濟,把手伸進朝鮮半島,663年白江口之戰爆發,一萬唐軍水師憑藉著技戰術上的巨大優勢,以少勝多全殲日軍水師四萬,焚毀全部敵船。此役日本完敗,中日第一戰以中國的壓倒性優勢獲勝。可見此時日本的實力很弱小,遠不如中朝,在朝鮮內部分裂的情況下,也沒有力量發動獨立的入侵,只能通過和百濟聯合爭取半島利益。此役對於中日關係的影響也頗深遠,日本從此堅定的全面學習中國,把自己搞成了小中華,中華文化中的天下思想也被日本吸收,這從日本人出品的各種三國遊戲中就能略見一斑。

到了明代,朝鮮和日本關係又急劇惡化,1419年在己亥東征中,朝鮮主動進攻日本,清剿騷擾朝鮮沿海的日本倭寇老巢。豐臣秀吉再次統一日本後,有志「圖朝鮮,窺視中華」,於1592年侵入朝鮮,萬曆朝鮮戰爭爆發。初期日軍進展順利很快攻破漢城和平壤,豐臣秀吉甚至已經考慮遷都北京了。明軍入朝後,雙方鏖戰多年,直到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後戰爭才得以結束。中日第二戰,日本已經能和中國在朝鮮掰手腕,朝鮮則完全無力掌控自己的國運。日本雖然最終戰敗,但同樣對大明的國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朝鮮之役是萬曆三大征中規模最大的一戰,明軍兩次勞師遠征,讓本以走下坡路的大明雪上加霜,而此時努爾哈赤則利用明朝注意力的轉移,在遼東悄然崛起,統一了女真各部。此後朝鮮殘破,後金立國和明朝開戰後,朝鮮起到的側翼牽製作用亦有限。

日本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變法開始之日就制定了包括侵朝在內的一系列擴張政策,1874年日本第一次進犯台灣,1879吞併琉球,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失去對朝鮮半島的控制,割讓台灣島。之後的歷史雲石已經敘述的很多了,我們中國人也從小耳濡目染,無需多言。中日兩國的第三次戰爭,以中國完敗告終,朝鮮則完全淪為可有可無的角色。這種決定性戰役的勝利讓日本國力迅速爆發,而統治中國的滿清則進一步沉淪,中日的國力就此倒轉。十年後的日俄戰爭中,日本已經能夠戰勝沙俄,而滿清則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說甲午戰爭是日本版的薩爾滸之戰,那麼918事變中的張學良,就是另一種性質的吳三桂,此後的抗日戰爭中,民國政府再也無力抵擋日本人的鐵蹄,中華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下面我們來總結觀點,啟發思想:

第一,日本有著強烈的擴張意願。和中國坐擁亞洲最好的領土,四周皆是窮山惡水不同,日本的自然生存條件太差,人口太多,從豐臣秀吉準備遷都北京,二戰戰敗前日本國會提議遷都東北等等事例中,我們可以窺出,他們是是一群時刻惦記著別人土地的人。作為他們的近鄰和主要眼饞對象,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所謂懷璧其罪也。

第二,日本會利用一切可乘之機進行擴張。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在進行改革或統一後不久,在實力和中國還存在巨大差距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各種冒險計劃,他們不會等待,因為日本本土的發展潛質沒辦法搞種田流,這和美國人盛行孤立主義,喜歡靠實力碾壓對手不同,迥異的自然生存條件決定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日本從來不缺冒險精神,唐代和明代時中日國力的差距可謂巨大,就算是甲午時,中日的差距也很明顯,日本人會發動珍珠港事件也毫不意外,這就是他們的民族性。網路上有一些聲音稱現在的日本已經不足為懼,這是大大的要不得,中國人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我們中國被弱小的外邦一步步擊垮的例子實在太多,你這麼肥,人家突然咬你一口也就壯了,怎麼能說現在日本的力量不夠呢?

第三,日本人不會反思戰爭罪行。我們常能聽見一種論調,說日本人之所以不反思戰爭罪行,是因為中國人民二戰中,沒有憑藉自己的力量真正戰勝日本,所以他們「不服」。誠然,這是一個原因,但還有一點,日本獨特的文化中,吸收了大量中華文化,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才是他們逐鹿的「天下」,後來與時俱進,這種天下的思想擴展到了亞洲,變成了全體黃種人。《菊與刀》中有一段解釋「大東亞」的文字,說「日本應該扶持落後的中國弟弟」。對的,日本人大概是真心覺得,自己是來幫助中國人的,是來帶領東亞的黃種人趕走白種的,所以日本人建設東北和台灣不可謂不賣力。當然了,這種幫助是由日本人主導的,日本人是黃種人的領袖,他的幫助方式是把中國人變成日本人,一起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們中國人要時刻保持警惕,免得以後日子過的不好,我們的鄰居又主動來幫助我們改善生活了。

第四,中國只要自身夠強大,不懼怕任何敵人。小國寡民,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命運總難免被大國擺布。但中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底蘊,決定了只要自身內部不出現問題,任何外敵都是不足為懼的,中國歷史上歷次外族入侵的歷史可以證明這一點。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中國人當時刻謹記。


謝邀

沒啥必須必須的,不過是日本看著日不落帝國好生羨慕,所以也想開發殖民地而已。碰了個巧旁邊最大的可利用土地就是中國的,那按照殖民思路不就只有上手搶了嘛。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向工業國轉型,並同步啟動了對外軍事擴張,而中國,成為日本覬覦的目標。

這種選擇有其必然性。中國所佔據的東亞大陸,從古至今一直是世界一流的地緣板塊,而且與日本隔海相望。如果能將其收入囊中,日本將擺脫狹小版圖的限制,獲得世界大國級的地緣實力。

正常情況下,以中日的實力差距,日本根本不可能是中國對手。甚至,如果中日同步進入工業化,那麼憑兩國緊密的地緣關係,還有近代國家競爭的弱肉強食法則,日本沒準兒已經被中國吞併。

但是,在日本邁向工業化之時,中國依然停留在傳統農耕時代。

農耕和工業在文明層次上有著質級差距。這意味著雖然日本地緣實力遠不如中國,但卻可以憑著工業化的加持,用文明質量彌補體量的差距,使自己的國力逼近甚至趕超中國。這對日本來說,可以說事千年一遇的歷史性機遇。

如果能抓住機會征服東亞大陸,用大和文明取代華夏文明,那麼日本就將獲得世界一流大國的地緣資本。如此良機,日本豈能放棄?

機遇這種邏輯,甲午戰爭的爆發遂不可避免。文明轉型的停滯,使得中國完全沒有具備自己在工業時代應有的實力,中以至於慘敗於日本這個小邦之手。

當然,19世紀末的日本,還吃不下中國這個大胖子。不過通過此戰,日本獲得了朝鮮、遼東半島以及台灣三地,以及2億兩銀子的戰爭賠款,這對日本這種小國來說已經算是一夜暴富。

甲午一役後,中國已不再是阻礙日本大國崛起的主要對手。妨礙其進軍東亞的最大敵人,變成來自北亞的俄羅斯。

俄羅斯與中國大面積接壤,地緣關係極為緊密。而且作為一個經典大陸文明國家,俄羅斯對領土的慾望也遠勝於英法的海洋國家。所以,日俄圍繞東北亞的主導權展開激烈的爭奪。

與中國不一樣,俄國的現實國力遠勝。不過,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位於跟東北亞有著萬里之遙的東歐平原;地緣距離的遙遠,再加上北亞的苦寒環境,還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工業文明的發展水平,這一系列因素,嚴重限制了俄羅斯對遠東地區的地緣影響力輻射——這給了日本可乘之機。

1904年,日俄圍繞東北亞控制權爆發大戰。儘管日本綜合國力不如俄羅斯,不過卻憑著近水樓台的優勢,一舉戰勝俄羅斯這個巨人,獲得了對中國東北、黃海以及朝鮮半島的主導權。

不過俄羅斯終究是世界級的大國,雖然在日俄戰爭中失敗,不過隨著西伯利亞鐵路的開通,俄羅斯東歐本部跟遠東板塊的關係大幅拉近,這意味著日本仍然要生活在俄羅斯的陰影之下。

不過日本也已不是吳下阿蒙。憑著幾十年的工業化,以及甲午、日俄兩戰的勝利國力,日本的地緣實力與現實國力都有大幅提升,已經初步成長為二流工業強國。

而國際形勢也變得對日本有利。考慮到自家本土與東亞太過疏離,英國為遏制俄羅斯在東方的擴張,遂早在日本戰爭前的1902年,便與日本締結同盟。

大英帝國畢竟是當時的世界霸主,獲得其之支持,日本與俄羅斯周旋的底氣更加充足。

一戰爆發後,俄羅斯國力大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又被列強一致敵對,並且內部還有白俄之患,一時半會兒顧不到東北亞。而傳統的英法德等老牌列強,也在一戰中元氣大傷,對東方的影響力大幅衰落,日本遂成為東亞地區的最強勢力。

這差不多是日本形勢最好的時候。不僅沒有列強掣肘,就連中國自身都正處于軍閥混戰狀態。如果日本實力具備,此時全民侵華,客觀的說一舉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不過日本終究是暴發戶,底蘊不足,雖然這幾十年成長頗快,但要支撐其一舉征服中國,仍嫌力不從心。而這是,另一個巨人——美國的身影,卻向東亞越逼越近。

一戰中,美國大發戰爭財,歐洲傳統列強卻因互博元氣大傷,此消彼長之下,一戰後的美國,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全球第一強國。

儘管憑著幾百年的積累,英法仍然保住了對戰後國際秩序的主導權,但這種控制力跟戰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東亞這種與西歐地緣關係超級疏離的地區,英法更是越來越力不從心。

而美國卻恰恰相反。相較於英法,同處太平洋區域的美國,與東亞的地緣關係明顯更加緊密。所以,雖然全球範圍來說,美國仍被英法壓制,但在太平洋板塊,美國已露出王者之像。這種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反映在現實中,便是《英日同盟》的解體與《華盛頓條約》的簽署。

在雲石君看來,英日同盟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已經勢力大衰的英國英國要繼續保留對全球,尤其是是歐洲秩序的主導權,就肯定要舍魚而取熊掌,拿東亞這種極端邊緣,利益也相對較小的地區與美國妥協。

《華盛頓條約》的簽訂,意味著太平洋地區,已由曾經的英法主導,轉變為美日主導。

當然,美日在國力上的巨大差距,決定了美國在對該區的控制方面主導中明顯佔有上風。不過具體到東亞,日本憑著主場的地緣優勢,還是勉強可以做到與美國分庭抗禮,甚至在東亞大陸,日本的影響力還勝過美國一籌。

但美國卻不能允許這種局面出現。這並非美國在乎在中國的那些許經濟利益,最重要的是,日本對中國的佔有,會嚴重破壞美日間的地緣平衡,威脅到美國對太平洋板塊的主導。

東亞大陸的地緣實力不遜於北美。如果其之潛力得以釋放,那美國的影響力必將被逐出西太平洋,甚至連東太平洋,甚至本土的西海岸,都會面對強大威脅。

如果控制東亞大陸的是中國,這對當時的美國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畢竟當時的中國不過是個深陷內亂的貧弱農業國,東亞大陸被這種國家控制,對美國毫無威脅。

可要是東亞大陸被日本接管,那就麻煩了。日本差差也是個二流工業強國,要是讓它佔領東亞大陸,再對其工業化改造,其所釋放的能量,將讓美國夜不能寐!

基於這種邏輯,美國逐漸開始遏制日本,並慢慢增強了對中國的支持。

而蘇聯的復甦,更讓日本的外部威脅進一步放大。

擺脫了開國初期的生存危機後,蘇聯大力發展經濟,短短一二十年便完成了國家的工業化,從當年的「帝國主義薄弱環節」,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國,這對試圖獨霸東亞的日本來說當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面對美蘇的雙重壓力,日本調快了自己的步伐:力圖搶在美蘇對東亞影響力增長到不可複製之前,把中國拿下;同時,與希特勒結盟,利用納粹在歐洲制衡美蘇。

在這種環境下,日本侵華明顯提速。1931年,關東軍製造918事變,日本藉此強佔東北。緊接著,日本又在華北、淞滬等地尋釁滋事,並於1937年七七事變後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對此美國當然要阻止。於是,美國開始援助國民政府,後來又對日本予以經濟制裁,冀圖以此逼日本撤手。

可日本卻不能回頭。要是就此放棄侵華,日本將無法獲得足夠的地緣實力。在美蘇已成長為一流世界級大國,又對東亞各有圖謀的情況下,就算它們一時容忍,但早晚有一天會朝日本開刀——而屆時的日本卻無力抵禦。

但是,就這麼耗下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中國太大了,而且有美蘇在背後撐腰,因此儘管它沒能力將日本擊退,但至少可以把戰爭拖入僵持。而戰爭的維持,需要巨大的資源支撐。可日本的資源卻嚴重不足,美國的經濟封鎖之下,它甚至想從外部購買資源都無法做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日本再有「玉碎」決心,沒有資源支撐也是枉然。

面對這種尷尬局面,日本最終的決定是孤注一擲,對美開戰——於是就有了偷襲珍珠港。

一般大家回顧這段往事時,都會認為偷襲珍珠港,對美開戰是日本在近代擴張中所犯下的最大戰略失誤。但這種說法不過是馬後炮而已。就當是的情形來看,除了對美開戰,日本別無選擇。

如果不跟美開戰,日本侵華必將因後繼無力而草草收場。如此一來,日本早晚會被美蘇兩強打回原形。而開戰,尤其是閃電般的不宣而戰,就有概率剷除美國在太平洋的現有軍事武裝——太平洋艦隊。

太平洋艦隊覆沒後,美國至少在短期內,喪失了抵禦日本威脅的能力,沒準就有可能選擇妥協,以放棄中國來換取日本的休兵。

當然,美國也有可能繼續打下去。但太平洋艦隊沒了,美國再想重建,總需要幾年的時間,日本大可以趁此空當大舉東進,憑藉海上優勢,把美國西海岸工業區給摧毀掉。

當然,果真如此,美日之仇再無緩和餘地。但隨著西海岸工業基礎的被毀,美國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都不再有能力反擊日本,封鎖日本以及援助中國的能力自然也隨之喪失。

在此期間,日本就能夠集中精力,打敗中國,奪取東亞大陸,然後啟動工業化改造。

等到美國傷口復原,想跟日本算總賬時,它其所面對的,可不再是以前那個二流工業國而是擁有整個東亞板塊的世界一流工業大國。對這樣的「新日本」,美國還能不能收拾得了,那還真不好說了。

這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深層次戰略考量!當然,這種做法,簡直是拿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在賭博,但日本的有限實力和糟糕處境決定了,除了這麼做,它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可是,日本的籌碼跟美國比起來還是差的太多,在對清朝和沙俄開戰時的好運氣,似乎這一次也已經帶頭。雖然偷襲珍珠港這場戰役獲得了勝利,不過卻沒能剷除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核心——航母,至於美國本土的西海岸工業區更是毫髮無損。經此一戰,美國上下齊心一致,馬上對日開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面對國力與自己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的美國,日本的結局可想而知。雖然戰爭爆發之初,日本憑著搶佔先機的優勢,取得了一系列戰場勝利,但隨著美國戰爭機器打開,戰局沒多久就出現逆轉。幾年拉鋸下來,日本的家底全部耗光,最終窮途末路,只能無條件投降。

二戰失敗後的日本,被剝奪了近代以來的所有侵略成果,國家工業化的積累也消耗殆盡,連主權都被美國接管。

日本列島本來就地緣實力有限,既有的現實積累又蕩然無存,並且背上了一個法西斯的名頭,為全球所不齒。無論從哪方面看,日本這次都算徹底完了,哪怕亡國滅種也不足為奇。

但是,日本就是活生生的熬了過來。不僅沒一蹶不振,反而在短短三四十年內東山再起,發展成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日本為什麼能實現這種逆襲?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雲石君繼續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25節——日本之第三部分。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讀者,可關注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雲石地緣政治全部原創文章。


如果你家只有30平米,前後左都是馬路,不許擴建

右面那家有500平米的大院子

你想住的寬敞一點,又不想/不能搬家,你怎麼辦?


不問自答。

本來是想著來看看別人的回答有沒有和我相似的,能夠得到一些新的想法。

選修課上講到,日本總是認為「天皇在唐都」,在唐朝日本就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文化技術,大家都知道的是日本文化來源中國,日本入侵中國,是因為覺得,大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它要把自己的文化,反過來倒輸入給中國,在他的意識里,對於中國不是入侵,而是拿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內部矛盾不可調解,轉移成外部矛盾


其他的各位說的差不多


前排,沙發,佔座


推薦閱讀:

東京名校志向塾如何 ?
一個人想去日本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跟日本料理有關的動漫和日劇中經常會看到鯛魚,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鯛魚?
中國歷史中有沒有類似宮本武藏的人物?
去日本旅遊有什麼值得買的東西?

TAG: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