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孩子,動不動就以哭來「威脅」大人,會主動打人,而且不懂得分享,怎麼教導?
我剛滿三歲的侄子,還沒上幼兒園,如題動不動就會哭來應付事情,不管自己做的是否合適,比如不準別人碰他的玩具,一碰就哭,就跪在地下耍賴, 家裡沙發上全是他的玩具,你還不能坐旁邊,否則還是哭,電視自己開,看不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還是得哭,自己玩玩具玩壞了還是得哭,我姐姐(他媽媽)很是費心啊,平時可能有點放任他了,玩具喜歡的都給買,一個大的雙人床都不夠放他的玩具,但是他卻一個都不捨得給別人玩,哪怕一下。請問這種情況我該如何教育他
孩子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主要是照顧者與其互動的方式,塑造了他
下面通過範例(注意只是範式,希望能舉一反三),分別來看三類互動方式,怎樣相應引發三類塑造的過程
一. 互動方式A:孩子讓媽媽買一個並不適合他的玩具,媽媽不同意,孩子哭鬧,媽媽仍然不同意,孩子哭鬧加碼,媽媽還是不同意,孩子開始歇斯底里地上打滾了,道理講盡沒效果,媽媽開始崩潰,極不耐煩地妥協並呵斥:「 好嘛好嘛,這次給你買,下次不準這樣哈,你太不聽話了...... 」
互動方式A的本質特點:
- 先拒絕,被孩子逐層加碼的情緒反應擊敗,後妥協,且妥協的時候又伴隨著煩躁、輕蔑、羞辱等
- 整個過程無將心比心地情感支持:既否定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在情感上也幾乎沒有共情
備註:很多家長以講道理代替共情,而這正是孩子內在情感逐漸疏遠父母的主要原因。孩子此時的哭鬧,本質上是發出信號----我處理不了被拒絕的情緒,請你們幫助我。共情的本質是父母的右腦與孩子右腦的「調諧交流」,而此時講道理,相當於父母用理性的左腦去應對孩子情緒和情感的右腦,這稱之為「錯位」----我要和你談感受,你卻和我講道理!所以很多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在情感上會和父母漸行漸遠
互動方式A「塑造」孩子的過程:
-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這種體驗往往是無意識的,並形成「內隱記憶」。關於內隱記憶,參考我的另一個答案:嬰幼兒時期發生的事情即使記不住,但還是會對寶寶的人格有很大的影響,怎麼解釋? - 知乎)---- 我是不受歡迎的,難以被接納的,我必須通過激烈的情緒表達抓住父母,否則就難以得到滿足或難以引起重視
- 孩子預期----父母如何回應我,同意還是不同意我的要求,讓我常難以預期,所以,我必須通過激烈的情緒反應,來確保每一次都得到父母的回應和滿足
- 預期被反覆驗證----多次經歷這樣的錯誤互動的的反覆驗證
- 預期被逐漸固化為----對自己的消極看法(通過父母對他的消極反饋「你太不聽話了,太惱火了之類的」而形成對自己的消極看法)
- 長期置身於A類互動方式 中,會逐漸讓孩子發展出一種「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幼稚」的人格特質----孩子逐漸認定,必須迷戀糾纏父母,必須隨時檢測父母身體在哪裡,情緒在哪裡,必須持續通過激勵的情緒反應(比如動不動就『哭』)對父母施加壓力,才能得以滿足,得以關注。此為「矛盾型依戀」
二. 互動方式B:孩子讓媽媽買一個並不適合他的玩具,媽媽不同意,孩子哭鬧,媽媽仍然不同意,孩子哭鬧加碼,媽媽還是不同意,孩子開始歇斯底里,媽媽好話道理講盡沒效果,越來越煩躁,甩開孩子的手,對他吼道「你自己玩一會兒,不準哭!給我停住,你再哭試試」(往往伴隨著打罵)......
互動方式B的本質特點:
- 堅持拒絕,不被孩子逐層加碼的情緒反應擊敗,引發自己情緒時,以暴力威脅予以應對
- 同方式A一樣,整個過程無將心比心地情感支持:既否定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在情感上也幾乎沒有共情
互動方式B「塑造」孩子的過程:
-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這種體驗往往是無意識的,並形成「內隱記憶」)---- 父母是不可信賴的,經常在情感上拒絕我,經常對我大吼大叫或者打罵
- 孩子預期----父母將來也會對我不耐煩或粗魯對待
- 預期被反覆驗證----多次經歷這樣的錯誤互動的反覆驗證
- 預期被逐漸固化為----對父母的消極看法(並逐漸泛化到其他人)
- 長期置身於B類互動方式 中,會逐漸讓孩子發展出一種「迴避並防禦的適應」的人格特質----孩子逐漸認定,大多數時候,對於自己想要得到滿足的很多要求,父母經常拒絕,而且往往在拒絕的時候伴隨呵斥或粗暴地打罵,因此,孩子逐漸放棄了聯結,趨向於迴避,以此來適應父母,這種被迫的適應伴隨著痛苦和煩躁,這樣的心境又是孩子逐漸產生傲慢、拒絕、愛攻擊等的根源,所以孩子會主動打人。此為「迴避型依戀」
三. 互動方式C:孩子讓媽媽買一個並不適合他的玩具,媽媽不同意,孩子哭鬧,媽媽仍然不同意,孩子哭鬧加碼,媽媽還是不同意,孩子開始歇斯底里,媽媽繼續堅持......但是,整個拒絕的過程,僅僅是拒絕不合理要求,雖然媽媽也被孩子激發了煩躁之情,但是她心智上的成熟所帶來的情緒感受上的自由,讓媽媽能覺察自己的煩躁之感並「後退一步」,進而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在此基礎上進行共情:充滿同情並將心比心地安撫孩子,沒有一句說教,安撫的時候媽媽表情很快放鬆,並扮鬼臉逗孩子(媽媽堅持拒絕的同時反覆進行共情,直到孩子逐漸平靜下來) ......
互動方式C的本質特點:
- 堅持拒絕,不被孩子逐層加碼的情緒反應擊敗,引發自己情緒時,對自己煩躁之情,由於心智上的成熟,能採取「反思性和覺察性姿態」予以調節,而非陷入到「反射性姿態」,進而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
- 區別於方式A和方式B,整個過程能將心比心地共情:雖然否定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但是由於對被孩子所引發的煩躁具有「反思和覺察」(覺察即改善)的能力,所以,能做到發自內心的共情
互動方式C「塑造」孩子的過程:
-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這種體驗往往是無意識的,並形成「內隱記憶」)----父母在情感上是可獲得、可信賴,敏感、調諧的;我在情感上是受歡迎、被接納、被尊重的
- 孩子預期----父母將來也是可獲得、可信賴的;我將來也是受歡迎的、被接納的、被尊重的
- 預期被反覆驗證----多次經歷這樣調諧的情感互動的反覆驗證
- 預期被逐漸固化為----對自己的積極看法;對父母的積極看法(並逐漸泛化到其他人)
- 互動方式 C 逐漸讓孩子發展出一種「相互適應、相互調諧的適應」的人格特質----孩子願意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媽媽也願意不斷修正自己的養育方式,以保持這種讓雙方都愉悅、既健康又安全的互動。此為「安全型依戀」
因此,如題主所述,這個孩子,可能是被互動方式A所塑造,也可能是被互動方式B所塑造,也可能是被父母有時採取方式A,有時採取方式B所綜合塑造
而採取方式A、方式B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在實際養育中至少佔了一半以上的比例,這種互動方式,將成為孩子滋生心理問題以及行為問題的溫床
比如,發展心理學的長期縱向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發展心理學教材,幾乎都在總結大量的縱向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1. 長期經歷互動方式A,所形成的「矛盾型依戀」 對孩子的長期影響:
- 幼年時,看上起經常很粘人,顯得很幼稚;容易被過度寵愛,被當做更小的孩子對待;在同伴關係中,經常被欺負,缺乏主見,懦弱並優柔寡斷,不敢主動發起遊戲;在家裡又很強勢,並與後期的歇斯底里或表演性的嘩眾取寵有很大的關聯性
- 成年後,極易形成以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等等,影響到學習、生活、交往以及夫妻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難在事業上獲得突出的成績,等等
2. 長期經歷互動方式B,所形成的「迴避型依戀」 對孩子的長期影響:
- 幼年時,看上去經常是傲慢的、拒絕的;或者對抗性很強,更容易成為攻擊性的孩子,並與後期的強迫的、自戀的,以及精神分裂樣的問題,有更緊密的相關性
- 成年時,極易形成以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分裂樣或分裂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影響到學習、生活、交往以及夫妻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在事業上能成功,但是在婚姻上,極易出問題,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
3. 長期經歷互動方式C,所形成的「安全型依戀」 對孩子的長期影響:
- 幼年時,在更高的程度上表現出自尊、情緒健康、自我復原力、正性情感、主動性、靈活性、社交能力;以及在遊戲中和學習上,有更集中的注意力,能更有效處理各種困難任務;在學校里,常得到老師溫暖的對待,與同伴關係上,他一般既不欺負人,也不會被人欺負,等等
- 成年時,身心健康;人際關係更和諧、夫妻關係更幸福、親子關係更協調;更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如上分析,唯有互動方式C,才是改善之道:「我僅僅是不同意你的不合理要求,但是我在情感上與你聯結---共情,兩者並不矛盾」,或者換言之,設定規則,但允許抗議,你抗議的時候,我以共情予以支持,這就是讓孩子獲得「原發性安全感」的根本方式
所以,要改善,請參照互動方式C。不過,父母首先要進行心理建設,面對被孩子激發的煩躁之情時,逐漸獲得「反思和覺察的姿態」進行反應的心智化(備註:心智化和智商無關)能力,否則永遠都會以「嵌入的姿態」,被孩子激發,從而忍不住懲罰孩子,事後往往既後悔,孩子也冒出層出不窮的各種問題
至於題主所說的3歲孩子「不懂分享」,足可看出心理學基礎知識的普及,在中國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三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自主性」發展的關鍵節點,分享或者不分享,他需要通過自己做決定,以此來體驗一種寶貴的「自我掌控感」,並進而促進自主性人格特質的逐步形成,這和自私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他的一小塊蛋糕,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往往價值等同於你的一部手機、一輛汽車,將你的手機或者汽車,拿出來分享可好?
在養育孩子上,很多無知而無畏的現狀,讓人揪心不已
最後,以一句話作為答案的結尾:
出現心理或行為問題的孩子,需要體驗,而不是解釋。也可以說,他需要一個改善了的親子互動關係,勝過需要一個解釋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當然更非說教----Fromm-Reichmann,2009
看了題主的描述,這位小朋友的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建議分開來看。
1.不準別人碰他的玩具——不願意分享
首先說孩子不願意分享的現象是這個年齡段的正常現象。
兒童的自我意識從2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發展,開始區分「你的」和「我的」,他們會認為只要他們喜歡的東西就都是自己的,自己的就更是自己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切不可強迫孩子分享,因為這正是培養孩子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只有適當的引導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物權意識。更不能給孩子扣上小氣的帽子。過了這個年齡段,當他們進入幼兒園、開始接觸更多小朋友,開始社會性發展的時候,他們會變得樂於分享。
強迫孩子分享就是耍流氓 孩子「自私」過才懂得分享 - 知乎專欄
而別人一碰他的玩具就哭,並且跪在地上耍賴,就是我們要說的下一個問題了
2.動不動就哭——解決問題、表達的方式不對
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們會通過不同的行為去試探家長的反應,當通過哭的方式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孩子會覺得這個方法是好用的,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試探如果都是成功的,就會慢慢變為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
為什麼會養成這種習慣呢?這是因為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孩子第一次企圖用哭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應該縱容。
但這話顯然已經晚了,那麼應該怎樣糾正呢?其實哭就是想要解決問題,家長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不想要分享,那就直接說這是我的玩具,不想給別人玩;不希望坐在沙發的玩具旁,是因為怕把玩具不小心坐壞了還是就想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如果是怕坐壞了可以和孩子通過溝通打消顧慮,如果就是只想一個人霸佔沙發,那是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歸根結底就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和溝通方式。
3.喜歡的玩具都給買——造成孩子沒有耐心
只要孩子喜歡的玩具,家長都給買,這種有求必應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沒有耐心,家長要學會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教育。因為未來孩子走向社會,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馬上能夠看到結果,所以耐心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品質。
4.說個題外的,建議不要一下子給買好多玩具。
盡量讓孩子玩兒透了一個玩具之後再買下一個,因為如果買了很多,孩子很容易一個玩具還沒玩兒透,注意力就被另外一個玩具吸引。長期下去,不利於孩子專註力的養成。
有個課程比較適合題主說的小朋友的情況:
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怎麼辦?
————————————————————————————————————
優教家-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家庭教育平台
專為0-18歲的兒童家長提供「兒童成長精品課程」,以心理學與腦認知科學為基礎,圍繞兒童成長過程中的100+主題,為家長提供切實可行的家庭教育策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課程中都能找到對應的方法!
只有孩子的父母才能教好,別人教都沒用,還會得罪父母。
對孩子的要求要麼一開始就同意,要麼就拒絕到底,如果一開始拒絕了,後來由於他哭了或者其他原因又妥協同意了,這樣是最不好的。
前幾天我女兒想報名一個舞蹈班,一天放學後帶她去試聽了以後我也覺得挺好的,同意她報名。在等待的時候她突然又看到了旁邊做沙畫的想要玩,當時已經晚上8點多了,我和她說下次再玩,今天報完名、吃個晚飯就很晚了,商場都要關門了。她表示那不報名了,也不要吃晚飯,就是要先畫沙畫。我和他說明了,沙畫只是玩一次,今天要是選擇不報名了一年都不能跳舞了,而且畫完沙畫飯店都關門了就只能一晚上餓肚子了。她還是很強硬地表示同意,不想跳舞了,也不怕餓肚子。既然她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也明白要承擔的後果,我就答應了她去畫沙畫,雖然我心裡很生氣。她很高興地玩好了以後已經9點了,回家的路上她開始感覺到了自己選錯了,說還是想跳舞的,能不能明天再來報名。其實她本來就知道這樣選是不合算的,但她以為只要先得到眼前那個,另一個也總會得到的。我拒絕了她,很清楚地和她說「自己做的決定,自己承擔後果」。她哭鬧了一路,還有幾次蹲在路邊不走了。雖然過程很讓人崩潰,但我一直沒有妥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拉鋸,最終我們達成協議,今年不報名舞蹈班了,明年看她的表現再決定。然後整個晚上她都超乖,說過不吃晚飯的,所以也沒給她做,她自己找了餅乾吃,然後早早地主動洗澡睡覺。這一仗算是我佔了上風,她以後任性之前應該會多想一想了。
不過幾天後一次晚餐,我給她盛了一碗飯她吃不完了,我要求她吃完,她回答我「自己做的決定,自己承擔後果。你盛的飯應該你吃完!」
必須告訴孩子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三歲的孩子已經明白一些道理了。哭的時候要問他為什麼哭、看看要求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要好好告訴他你這樣不對哦、如果你很難過就哭一會吧、哭完媽媽抱抱咱們繼續玩。合理的還是要盡量滿足。至於買玩具我覺得無論家裡多有錢玩具一定要控制數量。再有就是多陪陪孩子、高質量的陪。講繪本做遊戲去公園去遊樂場旅遊。慢慢孩子會好的。但是其實很難、家人要統一戰線、底線永遠不能犯。錯就是錯、對就是對,哭也不能改變
說句題外話,如果是孩子父母來提問我覺得有可能會改變。但是他是你侄子的話,勸你還是別管,管多管少都少不了孩子父母背後的「就你事多」這幾個字。你管,當面還來一句:「孩子還小!」等等的糖塞。(但願是我想多了,可能確實是你們親情和睦親如一家人)
因為你已經讓他有感覺,只要是他哭就能解決任何問題。說白了還是你們影響了他的思。 讓他一次哭個夠,讓他知道哭不能解決問題,最後在給他分析道理。
哎,有太多太多完全不懂得兒童的父母
孩子總是通過哭鬧來威脅大人怎麼辦? 孩子在3歲前和誰接觸的最多?自己的爸爸媽媽。3歲了他已經和父母有過成千上萬次的接觸,他知道只要哭,父母就會緊張,只要哭父母就會失去原則,只要繼續哭,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孩子太聰明了,這麼好用的方法為什麼不用?要是我我也用啊!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大人的責任,我們要改變的是大人。首先孩子哭,先分辨他是因為什麼而哭,如果是不舒服等原因要及時解決,如果只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哭,那就讓他先哭吧,為什麼他哭你就緊張呢?哭又沒關係,等他哭好了可以和他說些簡單的道理:比如說,我知道你也很想看電視,但是電視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有看的權利。如果他不答應,繼續哭,就讓他哭,等他哭停了在和他講道理,總之不能因為他哭就改變了自己的原則。大人每堅持到底一次,孩子通過哭鬧來威脅大人的行為就減弱一次。因為孩子已經三歲了,所以需要很多次大人不斷的堅持情況才能慢慢的好轉。答主想要通過自己和孩子短暫的接觸來教育孩子比較困難,你要改變的是你的姐姐。
要麼狠下心來打,要麼餓。哭一次就讓他不停哭,別跟這種小孩低頭。要不然下一個上知乎熊孩子系列就是你侄子。
我只想說,你教育他是沒用的。得他爸媽來才行。
我女兒現在三歲半。性格比較嬌氣。
愛看動畫片。不過每次開電視前,我會跟她約定好,可以看幾集,或者拉她去看一下鬧鐘,規定指針指到哪裡以後就要關電視。用這種提前約定的方法來約束小朋友真的很不錯,可以說非常好。
剛開始,我會坐在她旁邊提醒她,到時間了,她就去關電視了。然後我就很誇張的去誇獎她。時間長了,有時候我出門時跟她規定好,回來時我婆婆會跟我說,時間一到,她就自己把電視關了,玩玩具去了。然後我會及時的誇她。她就很開心。
關於用哭來威脅爸爸媽媽
前面說我女兒很嬌氣。真的非常非常嬌氣。任何事不如意,她就要帶著哭腔的哼哼。所以我會分情況來處理。比如如果是因為困了餓了,所以隨意找借口哭鬧,那麼我會哄她,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那麼我就會任由她哭。如果她越哭越厲害,我會強制把她抱去房間,關上門,不允許家裡任何人哄她。直到她哭聲小一些或者有挺停頓了,我才會去問她哭夠沒有,夠了就先安撫她情緒,再好好講道理。如果她看我一進去哄她,又故意哭起來,我跟她說看來你沒哭夠,等你哭夠了我再來。通常不會有第二次。
之前說愛看動畫片,有一段時間,我們允許她看太多,以至於有一次,我不讓她看,她就哭鬧了。這個不能忍。我就不讓她看。她只會開電視機按鈕。一不會調台,二不知道電視需要插電。我直接把插頭拔了,然後坐沙發上玩手機,任由她一直哭。
過後我調整了她看電視的時候,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把插座拔了,跟她說電視壞了。我女兒每次想要看電視,都必須會來問過我。
關於分享
她三歲的時候,大姑姐帶著她兩歲的寶寶在我家住了快兩個月。因為她們兩個起爭執的時候,我沒有處理好,覺得人家是客人,通常都罵她比較多,於是她越來越不喜歡妹妹,久而久之,她的東西任何時候不允許妹妹碰。
直到妹妹走了,我也不再逼她,只是每次有小朋友來玩之前會提醒她,加上後來去幼兒園了老師也教,每一次她把東西分給別人,我們就很誇張的誇她。現在她打多時候都願意分給別人的孩子。當然,如果某些東西她不願意分出去,我會提醒她拿別的東西來代替,不會逼她一定要分享。再要說的是,除了真正屬於她的玩具或者衣服之類,別的任何東西,我從來不會讓她覺得就是她的。買給她的吃的東西,無論她多麼喜歡吃,我都會跟她一起吃,而且從來不假裝吃一點點,就是跟平時一樣大口大口吃,直到剩最後一點點了,才故作大方的跟她說,好了,最後這點留給你了。感覺我女兒經常被我欺負,哈哈
其實總結下來,如果做父母的有育兒意識,寶寶都不會弄得很難搞定,每個孩子性格不同,但是,規矩這種非常重要的東西,都是可以教會的。就看做父母的是否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了。
再強調一遍,你要來教,肯定沒用。首先恭喜你,寶寶心理發現進入了新的一個時期「物權敏感期」,這是孩子自我意識在發展的表現。
一、 物權敏感期概述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彆強的時期。這些敏感期有:口腔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物權敏感期、秩序、完美敏感期等。題主介紹的現象表示寶寶進入了物權敏感期。
幼兒在進入敏感期時通常有一些典型的特徵。
首先,語言方面——重複使用我的、我的。當孩子進入敏感期時,對自己的玩具,即使在別的小朋友沒有搶的情況下,也會對對方說這是我的;對於自己家人,別的小朋友看一看,就會重複的告訴對方:我的,我的。這是語言方面所表現出的典型特點。
其次,動作方面——伴隨攻擊行為。當幼兒面對自己的玩具或者家人時,看到有小朋友靠近的情況時,便會使用手或者腳攻擊對方,也就是說當孩子有物權意識時通常伴隨著攻擊行為,這種攻擊行為通常為工具攻擊行為(工具性攻擊行為指幼兒為了獲得某個物品所作出的搶奪、推搡等動作,這類攻擊本身指向於一個主要的目標或某一物品的獲取)。
最後,情緒方面——易衝動。當幼兒的物權意識出現時,其情緒常常處於激動狀態,而且來勢強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這時常常通過大聲說話或者大聲哭泣來表達內心的情緒。
有一首美國兒歌《幼兒所有權法則》特別有趣: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不會看來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積木,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來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處時,它自動變成我的;
如果東西損壞了,那就是你的。
這首兒歌反映的正是寶寶們有趣的物權觀念。
培養孩子的「物權」觀念,能夠讓孩子學會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限,逐漸擁有自尊自主的意識,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利,尊重別人的物品,對孩子順利步入社會,在交往中受到歡迎有著積極的意義。
了解到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特點之後:
首先我們要糾正自己的意識和想法:即寶寶並不是有其它品質的問題,而是在經歷成長的一個不太一樣的階段,讓我們有顧慮的階段;如果過渡順利,這個階段會很快過去,孩子是能夠感受到分享的樂趣的。
其次,要在行為上對自己調整,比如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就呵斥他,批評他,甚至強迫孩子,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做法,如果有則一定要努力避免再出現類似的當時。
第三,要尊重孩子,如果他不願意分享,那要給他時間,要使他有足夠的時間欣賞、玩弄自己的玩具,維護孩子的所有權意識。
第四,同時要引導孩子感受分享的樂趣和被拒絕的感受,比如如果某次孩子分享給大人了,要不斷的強調大人多麼幸福和開心,也可以拒絕給孩子分享,讓他體會可能這種當時會讓親密的人感到難過,用感受去激發孩子分享的意識和行動。原則是平和的分享,不帶情緒色彩。
我媽很早就讓我知道,哭是沒有用的。。。最後一次哭是被麻麻打哭的。然後發現打的時候哭也沒有用沒人能救我,反而會讓那些隔壁關係不大好的大叔大伯更開心。然後就再也沒哭過。
這個東西父母肯定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首先做得好,孩子就很少會這樣
我娃從小不愛哭, 上幼兒園中小班時期忽然學會用哭來表達抗議!
張著嘴巴大聲哭,哄兩下不歇,我站旁邊盯著她說:"啾~ 蒼蠅飛進嘴巴里了!"娃一聽立馬收聲驚恐的看著我我說:"你嚼嚼"娃嚼兩下:"沒有""真的沒有嗎?""沒有"她已經忘記哭了之後再試,她會立馬調小哭聲說媽媽騙人 ,再哄兩下就不哭了這個問題,題主作為一個舅舅(or阿姨?)
其實是沒有辦法直接有效干涉的,即使您努力的使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依舊是滋養劣習的溫床。一對學會如何做父母的父母,才能夠真正教養出一個真正的孩子。假使,你剛糾正一點,他的父母依舊是原樣,那麼不僅僅在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裡立馬打回原形,還可能會令孩子更加迷惑「好」與「不好」,「做」與「不應該做」的分界線。也許,您會意外的發現,侄子開發了見風使舵的技能,或者開始遠離你所以如果真的想改變現狀,還是要看題主姐姐一家的意願和行動。
最後,推薦親子PET教育。可以先買本書了解一二。如有疑問,歡迎諮詢。孩子如此行為一定和養育著平時的教養方式有關。首先對於哭我們要有個正確的認識,那是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途徑,我們要接納和共情孩子的一切感受。但是情緒和行為又要分開,有的行為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兩者結合便是「正面管教」常說的和善和堅定並行,這種並行是同時存在,而不是有的時候和善、有的時候堅定。建議家長還是要從自我成長和自我改變開始,多多學習才行哦。
父母親自帶 不要丟給老人就會好轉。
分清哭的原因,明知道是威脅性的哭就堅決不響應
和你一樣的 有沒有辦法解決啊 唉 真鬧心啊
推薦閱讀:
※應該限制兒童觀看電視的時間嗎?為什麼?
※五歲的小朋友,學鋼琴的同時學古箏好嗎?
※怎麼跟孩子去溝通他身體上的缺陷而不會讓他自卑?
※如果帶小孩子體驗日本、韓國或者英格蘭的足球青訓,最好去什麼地方,怎麼去?
※有哪些有愛的周末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