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榴彈炮不能採用左輪的旋轉供彈?
01-04
我記得美軍就有一款單兵旋轉發射榴彈的槍的,這技術為什麼不可以用在榴彈炮?
有幾個概念需要糾正一下。
首先題主指的是南非的MGL系列速射榴彈發射器,美國陸戰隊在伊拉克小批量裝備過其中比較新的MGL140型,定型為(X)M32。然而無論從體積、原理還是技術上,榴彈發射器和榴彈炮的跨度還是非常大的。
肩射的40mm低速榴彈發射採用的是高低壓發射原理,發射葯在高壓室被引燃,火藥氣體進入低壓室或彈膛後再做工時的壓力已經很低了。這樣對其「槍」膛的氣密性和抗壓強度要求都不高。當然,結果是初速也不高,不到70m/s。如果直接採用傳統原理髮射這麼大口徑的彈頭,不但為承受膛壓要付出很大的結構重量,還要採取其他手段緩衝或抵消後坐,否則對射手的身心健康有相當大的危害。這一點從美國陸軍25mm的XM25高速榴彈發射器上可見一斑。(俄羅斯的RG-6也是使用相似原理的榴彈發射器。不過RG-6的外觀上的「槍管」直徑很大,並不起到引導和加速彈頭的作用,RG-6的彈膛其實就兼做槍管。其實GP-25的身管也就這麼短,側面可以看出發射低膛壓的VOG-25榴彈不需要多高的膨脹比。)對於採用轉膛結構的槍炮來說,最大優點就是射速高。現代榴彈炮確實追求爆發射速,恨不得瞬間按照任務要求打完彈藥,馬上轉移。但是現在目前榴彈炮爆發射速的瓶頸,並不是供彈原理,而是身管對燒灼和膛壓的承受力。
以目前最代表火炮先進水平的德國PzH2000為例,藉助先進供彈機構,其瞬時爆發射速可以達到3發/9.1秒,而一分鐘內的最大射速則要略降為12發/分,隨後根據射擊時間的持續,平均射速也逐漸減小。現代155mm自行火炮在首分鐘射擊6-9發問題不大,但連續射擊幾十分鐘後,每分鐘就只能射擊1-2發以保證炮膛安全。其實類似的利用自動機原理提高射速的火炮也有,比如蘇聯的2B9 Vasilek自動迫擊炮。由於迫擊炮膛壓比較低,Vasilek利用往複自動機和4發彈夾,能夠達到120發/分的理論射速(自動機循環速度)。但結果是其系統重量達到400-600公斤,只能由車輛牽引或安置在機動底盤上自行。Vasilek作為82mm迫擊炮,重量比120mm迫擊炮還大;而其炮彈的射程、侵徹力和殺傷半徑卻可以說都不及後者的一半。且不說其俯仰角和附加彈包的使用還收到限制。比起同量級的迫擊炮,82mm的Vasilek憑藉射速在極短時間上也許能帶來微小的彈藥投射量優勢,但其持續射速依然只有6-7發/分,比起4-6發/分的120mm迫擊炮比,所投射的火力反而更弱。所以即便實現能轉膛速射的榴彈炮,其表現也許也和Vasilek一樣比較尷尬。速射榴彈炮也不是非要採用你所說的這種原理。比如瑞典的班德卡農1A榴彈炮。
「班德卡農」1A上採用了不少新技術,如自動裝彈機、多燃料發動機、液氣懸掛裝置等,在20世紀60年代是很前衛的。但是,它還存在不少缺點,如戰鬥全重太重,體積太大,機動性差,行程短,射界有限,結構複雜,造價高昂等。由於這些原因,博福斯公司在1968年便停止生產這種自行榴彈炮。但它在世界自行火炮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不容抹煞。
(圖片出處見水印,全文鏈接轉自:http://bbs.tiexue.net/post_4851939_1.html)不就是轉膛炮么?
建議去看看PzH2000的自動裝彈機,炮彈從底部環形彈倉裡面被機械抓臂抽出揚起然後裝填,較輕的模塊化發射葯則裝填手手動裝填。PzH2000曾經打出過59.6秒12發炮彈的射速記錄。如今的PzH2000的繼承者「雷神」連帶發射葯裝填都是自動化的了,射速可以做到更快。
因為大口徑榴彈炮的射速不是最關鍵的一技術指標啊,使用左輪結構想必會降低射擊距離 精度等要素了 如果還想同時保持高射距和精度那成本估計會呵呵 總之蹺蹺板基本就決定了這射速是低的那一頭
榴彈炮?迫擊炮還有可能。
題主,你聽說過戰艦少...不,AMX 13和AMX50么?
看你是不是把彈巢作為彈膛了,如果只起到裝彈的作用,那麼請百度AMX13的自動裝彈機;如果你想的是和左輪手槍那樣彈巢和彈膛2和1,那麼漏氣的問題會很嚴重,而且系統死重會顯著增大,用在大威力加榴炮上沒有優勢。
推薦閱讀:
※在目前的環境下,傳說中的殲-11D戰鬥機有可能下馬嗎?
※美日聯合研製的標準-3Block 2A是什麼水平?
※中美空降兵跳傘離機的動作為什麼不一樣?
※講真,魚雷的威力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