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國家後,是否出現過完全自由經濟體,國家不干預會造成什麼後果?

很好奇完全自由市場經濟,在實際生活中,會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結果

-------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縱橫經濟史,更多經濟歷史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題主,你好。遲復為歉。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幾天,也和同學老師交流了一下,都感覺題目太大,不太好準確的回答。政府干預經濟?這個話題恐怕不是我們這裡能夠講清楚的,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和倫理學問題,已然超越了經濟學的範圍。

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吧。由於是漫談,內容可能會有點散並且不太嚴謹,還請見諒。我希望能回答得有趣一點,如果能引起你進一步的思考,更算是對自己有個交待了。首先,很抱歉,我的歷史知識並不紮實,所以無法肯定的回答你,國家出現以後是否出現過完全自由的經濟體。但我的直覺是,應該不會有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相對自由會有,比如宋代。關於這個問題,還請歷史學者作進一步的補充。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如果沒有國家(這和沒有國家干預是兩回事,後面補充解釋),我們的行為還會和過去一致嗎?如果是我處在這種制度下,肯定是馬上把自己的財物藏起來,然後找最厲害的武器武裝自己,先保證自己不被搶,然後在考慮要不要去搶別人(一笑)。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那麼整個社會就陷入到霍布斯叢林裡面,他人即地獄,所有人對抗所有人(有點像日本電影《大逃殺》描述的場景)。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效率可言的,因為沒有任何分工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制度並非一定會被鎖死,即使沒有外生的強制政府的干預,合作也是有可能產生的。Grief在《大裂變》一書中描述了中世紀馬格里布商人的海外商業體系是如何在沒有政府的干預下擴展的,其分析的核心在於一種多邊懲罰機制。技術分析不是我們想強調的核心,這裡只是想說一下在歷史上,即使沒有政府的產權保護以及暴力懲罰,合作也是可以內生出來的。人類自然會發明一些聰明的制度以保證效率。多可愛,不是嗎?

接下來需要說明的是沒有政府和沒有政府干預的區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考試的時候,如果沒有監考老師,你作弊的可能性是會增加的。但如果有監考老師在場,即使他沒有直接干預什麼,只是傻傻的站在那裡,你作弊的可能性也是會降低的。在博弈論中有個概念叫可置信的威脅,如果威脅可信,它本身就可以改變行為,而根本不用真正把威脅變成事實。斯密的關於政府的「守夜人」概念也有相似的道理,只要你相信政府可以保護產權,懲罰欺騙與搶劫,即使政府什麼都不做,霍布斯的叢林也是可以避免。我想,這是我們需要政府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想問的也許是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的行為是否適當。關於這一點,經濟學教科書上一般都會講,因為市場失靈的可能性(外部性,不對稱信息,不完全市場等等)需要政府干預。有很多爭論。很難在這裡完全講清楚。我個人的觀點是,市場會有失靈的時候,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會做得比市場更好。回憶一下吧,到目前我們國家那些令人滿意的改革,我想絕大多數都是以更多的市場化為代表的吧。

我舉兩個例子進一步討論一下,一個理論的,一個實踐的。理論方面:宏觀經濟學中,有一個戴蒙德代際交疊模型,它論證了即使在新古典的完全競爭假設下,競爭性均衡依然可能是非帕累托最優的。這對新古典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用養老保險的例子簡要說明一下這個概念。有兩代人,活兩期,青年時期繳費,供老年人花,以此類推。如果人口增長率恆定為n,那麼這種制度就會增進我們的總效用。問題是,如果沒有政府的參與,這種制度很難實現,因為我們很難和後代(甚至是還沒有出生的後代)去簽訂這樣的合約;實踐方面:舉的是我的故鄉重慶的例子。重慶算是一個老工業城市,以前沒有任何關於筆記本生產的要素稟賦優勢。可政府就是說要搞這個,於是就搞了,結果還真轟轟烈烈的做起來了,現在來看也發展得還真不錯。可以說,如果沒有政府,沒有哪個企業敢說在重慶做筆記本產業是最合適的。這算政府成功干預經濟的典型案例嗎?在等等看吧。 其實我個人的感覺是,若支持政府干預,效率並不是最主要的考量指標。不需要什麼堪深的經濟學理論分析,只要想想現實生活中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的那些領域,就不難體會其中的道理吧。公平才應該是其干預的動因。人並非生而平等。有些人天生殘疾或者比較愚笨,你讓他如何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呢?區域發展不平衡,讓農村的孩子無法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樣讓他們在人才市場自由競爭也是不合適的吧。政府需要在這方面提供幫助,而且我認為這種干預是合適的。

最後在回到我們的問題吧。剛才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真的沒有完全自由市場的經濟體嗎?沒有政府,沒有任何干預!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呢?它會內生出現一些什麼樣的規則呢?也許有吧。你玩網路遊戲嗎?傳奇,魔獸世界之類。遊戲裡面有商品,有貨幣,可以買賣,能不能搶我不太清楚。但是裡面有政府或者類似政府的角色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專門研究一下,遊戲設計者所制定的那些制度是一成不變還是會持續演化?當然,內生性問題依然存在,網路遊戲的玩家依舊是人,而人的信念、偏好是由它所生活的社會賦予的,政府的影響顯然會存在其中。不過至少我們還是可以觀察,在這麼一個虛擬社會,由現實社會所賦予的初始稟賦是如何在沒有政府的干預下不斷演進的。會和現實社會一樣嗎?值得期待呢。


有意思的問題,可以參考下文:

Milgrom, P. R., North, D. C. (1990).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the revival of trade: The law merchant, private judges, and the champagne fairs.Economics Politics, 2(1), 1-23.

文章建構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敘事,加之複雜的博弈論模型。

這個歷史敘事的背景是中世紀的歐洲。當時經濟活動的特點很接近那種缺少政府管制的自由市場經濟了:因為政府的能力極為虛弱,「信譽」成為獎勵誠實商人和懲罰欺詐者的最重要依據。換句話說,市場主體要靠集體行動來維持秩序。事實上,即便沒有政府干預,集體行動仍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懲罰欺騙行為並促進合作的目的(多次重複博弈機制,可參見《合作的進化》)。

但是,作者們論述道,即使上述機制能夠在沒有政府強力的情況下維持秩序,一些制度安排仍然會自然而然地隨著經濟活動的擴大而出現。制度有兩個作用:提供信息(商人的信譽記錄),鼓勵集體行動。也就是說,雖然「信譽」和懲罰機制非常有效,沒有制度的輔助,其也難以運轉。

由此可見(扣題主的問題):完全由個體商人組成的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會最終導致制度的出現,以及純自由市場經濟的終結。


去年美國一直叫囂的TPP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完全自由經濟體的模型。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實現。

對比WTO追求的降關稅,TPP追求的是自由貿易。自由貿易的核心是什麼呢?就在這12個合作國家內,零關稅、貨物、服務全部自由流動,所有經濟監管制度統一標準。細分領域有貿易和服務自由、貨幣自由兌換、稅制公平、國企私有化、保護勞工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資源、信息自由。說白點,就是這12個國家彷彿一個國家一樣,禁止設立各種門檻、保護主義,操縱、補貼等不利於自由貿易的措施。所有經濟活動不服從於任何一國的法律,成立自己的公審團體,一切政策於法律只為貨幣與自由貿易服務。


沒有。干預需求是國家出現的題中之義,所有的公共服務和稅收都是干預。

干預最少的國家?

明代

最低限度的稅收、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務


對經濟學不了解,只回答淺顯之處

人們聯合組建國家的初衷,是希望國家能夠提供保障其生活、經濟和安全的基礎服務,這些服務對於經濟而言,還包括:交通系統、基礎性研究,治安系統,法律系統。

  • 人們提出交通系統國有化的初衷大致是為了通過國家公有化機製為普通民眾提供物美價廉且公平合理的運輸能力,加強經濟和貿易的流通性、
  • 人們提出加強治安系統,是希望通過國家強有力的武裝力量保障商業和生活不受到非法私掠。
  • 人們提出建立法律系統的初衷則是希望存在一個公平的仲裁者,為商業中的糾紛和可能的不公平交易進行仲裁,確保經濟生活的平等以及競爭的公平性。

然而,人們既然建立起了國家,就很難處於完全自由的經濟狀態,完全自由一詞也是有所指的,姑且認為是在洛克式自由主義定義下的自由吧,即不能以干涉他人自由為前提的自由權,也即要求存在一個保障個人基本人權的憲法框架,來維護商業交易中可能侵害他人權利的事件,同時防止公權力侵害私人權力的事件。這種基於保障競爭公平的自由經濟體系本身也是需要依靠國家法律系統來維持的

但是,國家干預這個詞又有著別樣的解釋。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不同的事情都能被看成是國家干預。例如國家通過反壟斷法解散企業的行為,本身是為了維持自由市場的公平競爭性,記得當初淺讀了西方經濟學,對於自由市場有一個基本前提要求,那就是充分自由的競爭,如果壟斷一旦形成,那麼就構不成充分競爭,進而也將危害市場經濟的自由狀態。因此,「必要的」「干預」是保護自由市場的重壓措施。

然而,事與願違,儘管人們總是期待國家能提供這樣那樣完美的服務,但事實上是,國家往往不是一個為普通大眾提供服務的機構,而往往由於權力的集中演變成了為少數人服務的暴力機器。馬克思是這樣看待國家的:

國家是一種特殊的暴力機器。 國家是經濟上佔有統治地位的階級為了維護和實現自己的階級利益,按照區域劃分原則而組織起來的,以暴力為後盾的政治統治和管理組織

馬克思主義國家觀

但是,與其說國家「從一開始」就是個暴力機器,還不如更加準確的說:人們組建國家的初衷是為了保障個人的權力,市場的自由,和社會的安定;但是人們事實上建立起來的政府架構卻是在踐踏個人的權力,干涉市場的自由,以及刺激社會的矛盾。

將人間變成地獄的恰恰是因為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這就成了後來演變的「事實」,國家的存在成為了阻礙市場自由發展的重要因素,更明顯的,當國家與權貴壟斷聯合起來進行立法和執政的時候,自由市場經濟就失靈了。

人們也曾提出很多措施,既然國家會演變成這樣的暴力機器,適得其反,那麼如何令國家這個不遜的服務提供商聽話呢?三權分立,分權制之,就是後來西方啟蒙運動中提出的解決之道。其基本原理就是限制國家干涉個人基本權利、干涉市場自由的能力;同時通過將司法與行政分開,破壞政府公權力使用法律進而藉助暴力手段破壞社會公平體系的能力

然而,即使如此,現實中的國家也往往學會了和企業一樣搞托拉斯,學會了將行政院與司法部進行私下的勾結,當然,在媒體和言論日益公開自由的西方,這些東西都只能悄悄進行,一旦曝光,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在另一些國家,一切國家執政和司法行為都高度機密,甚至連某些司法審判都礙於向公眾公開,這些國家的一般公民的個人權利和市場的公平競爭性就理應受到質疑

最後強調的一點是:國家建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現實卻事與願違;要確保國家能夠保障市場自由良性的發展,不僅需要國家提供適當的服務,同時也要防止國家被少數惡徒劫持作為為他們服務的暴力機器。權力制衡看上去降低了執政效率,但是實際上,是最大程度提高社會公平,保障自由的最佳方式。

表面上看,制約和監督政治權力有可能使權力分散,降低效率但實際上,制約和監督政治權力可以杜絕胡亂決策,避免錯誤決策;即使發生決策錯誤,制約和監督機制也可以作為一種糾錯機制而起作用這樣一來,從長期看,在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情況下決策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制約和監督權力使權力循著合理合法的軌跡行使,避免在非法的軌道上浪費能量,從而保證政府職能實現,保證辦正事的效率高和反方向的效率低。另外,對權力進行監督還能及時發現權力行使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或取得的績效,從而在正確事實的基礎上獎優罰劣,激勵權力發揮更大的作用。總之,無論是為了發揮權力的能動作用還是防止權力的破壞性,都有必要制約和監督政治權力。

分權制衡_百度百科

因此,建立良性的公平的市場經濟,離不開公正的司法體系;然而警惕國家暴力機器通過公權力干涉市場也不容忽視。

在人類歷史,還沒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充分自由競爭的市場,但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可以確定,這些目標都會不斷的完善和逼近。任何試圖對這一進步趨勢進行阻撓的人,哪怕是持有暴力機器的國家當權者,也毫無疑問地將被歷史的車輪碾個粉碎。


大眾的生活模式,思想模式,社會關係,只不過是國家戰略與計劃的一部分。

中國與美國的大眾,都是一樣的地位,國家的一個齒輪。

大眾。永遠是一群不會思考的人。永遠是被欺騙的一群人。

但你的選擇,可以決定你的世界的構成,決定你幸福與否。

想起1991年的上海。大多數人住的是單間、閣樓,大家共用一個水龍頭,一個小區,共用一個廁所。那時候的上海,大家還不是照舊生活。

30年的發展,是一代新人代替了舊人,大眾也就失去了30年前的記憶,有了許多的不容忍,有了許多的想當然。

大眾只是國家的一份子,在你享有繁榮的時候,就準備接受繁榮的副產品,高房價,高污染,城市的人口高密度,農村的破敗,家庭的高離婚率,老年社會的到來。

現代化的社會,不單單給你幸福繁榮,還給你破壞、解體、孤獨。

人,是需要會思考,不單單只會索要,不然就是豬了。

你的思考,決定了你的心情。

你的心情,決定了,你的眼界。

你的眼界,決定了你對世界事物的選擇,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一生,家人的一生,是否幸福。

前30年是美國的政策,給了中國一個通過貨幣擴展,快速發展,搶佔全球貿易的霸主地位。

美國特朗普政府政策轉向,美國不再支持全球自由貿易的發展的壓力,逼迫中國放棄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不得不把資源投入軍事工業,以保證自己的安全與穩定。

前30年中國的快速發展,是以大量發行貨幣,全球第一的外匯儲備為代價,以支持中國實現國家貿易霸主,以及GDP的高速發展的目的。

2000年以後的高房價,只是為了吸收民間的大額貨幣存量,國家採取的政策。高房價,是中國巨大貨幣存量的必然結果。

但是,2016年11月,特朗普上台,結束了中國通過全球自由貿易繼續發展的機會。

今天,世界變了,格局變了,美國,英國,法國走向了反全球化的進程。

全球化的遊戲,END!

2017年,中國國家戰略變成了,以軍事力量的大發展,以保衛中國30年來取得的全球貿易霸主的地位,保衛國家的安全、繁榮與穩定。

高房價,已經成為國家新戰略的絆腳石。

國家政策大動向

1.房子是用來住的

2.國家最高領導,再提防範金融風險

3.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需要集中整個中國的資源配置

4.國家與敵對勢力鬥爭,需要集中整個中國的資源配置

5 國家的統一,需要集中整個中國的資源配置

6國家的國防建設,需要集中整個中國的資源配置

7國家的政治穩定,需要集中整個中國的資源配置

8.房地產行業,已完成歷史使命,再發展就走向了它的反面

9房地產行業的退潮,可以為國家軍工行業集中更多的資源

10 要看到2049年,中國必須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

高房價自然不可持續,這是國際社會的經濟規律。


一、干預是自由的成本。

二、干預是為了防止更大的不自由。

三、干預本身也是效率的一部分。

四、干預也是商品,存在競爭,不符合市場要求的干預會被市場淘汰。

五、干預是競爭不充分的結果。

六、技術的進步和制度的競爭使干預的質量會逐步提升。

七、好的干預會促進自由,不好的干預會阻礙自由。

八、好的干預的最終目的和結果是為了不干預。

九、純粹的自由至少目前不存在,一味追求純粹的自由會導致更大的不自由。

十、社會的發展會無限接近純粹的自由。

十一、一個好的經濟學者首先要知道自由市場比盲目地干預好,然後要知道怎樣進行好的干預。後者更重要。

……

以上均為胡扯,我說的都是錯的!


沒有。

商業背後是要有保障的。

合同糾紛怎麼辦?詐騙怎麼辦?貨幣又由誰來發行?怎麼確保沒有假幣?

很遺憾的是,一個能為商業提供基本保障的國家機器,同時也就會擁有干涉經濟的能力。

而且他們往往也真的去這麼做了。


人類社會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所謂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

那些大肆宣揚自由市場經濟的人的底氣是從何而來的呢?


現在索馬利亞北部的索馬利亞蘭,也是經濟崩潰後重建的

======

辛巴威?

有政府和沒政府沒啥區別了……


美國以前就是不干預,壟斷企業家不僅控制市場,還能直接控制選舉結果。不過後來一個意外上台的總統直接把人企業拆分了。這個結果可以看出,政府不管,大資本家就自己上手了。


用常用的話來說,資本家對勞動者剝削的更狠,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罷工、暴動頻發。

(我不喜歡資本家這個詞兒,他本身預設了很重的立場,但這次為討論方便,我們就用這個詞兒了)

分析如下

資本家們都處在一個很典型的囚徒困境(囚徒博弈)中:他們有兩個選擇,1、對勞動者剝削的更輕;2、剝削的更重。(此處假設原剝削程度不至於引發混亂、仍處在正常狀態)

做選擇的除了他們自己外,還有市場上的其他資本家,統稱為其他資本家好了。一組合,就有四種情況啦:

1、當此資本家剝削得更輕、其他資本家更重時,利潤會下降,他的企業會被其他企業擠垮,這個效用時最低的,記為-5好了;

2、當此資本家剝削得更重、其他資本家也更重時,利潤增加,因為所有資本家都從勞動者那裡搶了更多的錢,但這時候勞動者積極性肯定不高,罷工、暴動什麼的也少不了,所以效用記2好了;

3、當所有資本家都剝削得都更輕時,利潤增加,這其實是最好的情況,因為這樣做勞動者積極性提高了,創造了更多的價值(這也是世界上大多數問題的真正解決之道:做增量,不做存量),罷工啊什麼的也會少很多,這是最好的情況,效用記3;

4、當此資本家剝削得更重,而其他資本家更輕時,那這個資本家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此時效用記5。

綜上,不管其他人怎麼做,資本家更重的剝削都會給他們帶來好處,那他們當然就不會選擇改善勞工條件了;但如果所有人都這樣的話,那大家就處在狀態2中,所有人的效用都低於狀態3。

這時,政府的意義就出現了,他強制所有人都選擇了更輕的剝削(收稅、再分配),推動博弈從狀態2進入了狀態3,增加了所有人的效用;相反,如果像題目所說,沒有政府,那就很難保證所有資本家都選擇剝削的更輕,博弈會停留在狀態2,這是非常糟糕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粗糙的模型,沒有考慮工會、行業聯盟等等複雜的現實情況,對政府的意義也只看了一個層次,忽略很多其他部分,掛一漏萬,還望海涵。


我想到的是「鬱金香事件」。可以百度一下。

資本總是想要獲利。

所以

一,投資商資本總是短視,盲目的。

二。資本總是要搞壟斷。

三。資本不會投資給那些低回報,但是全社會都受益的事情。比如:教育和修路之類的。


國家也不能說就是阻礙自由經濟,其實國家本身應該就是自由的產物,因為自由導致優秀的人會高人一等,出現階級分化,工作分工,人和人出現差距,而也因為自由競爭,最終會因為階層的太過分化,甚至對立,導致革命,產生新的國家和政權,所以即使沒有國家,我認為自由競爭的結果仍然會出現國家。


結論:

先寫個幾條後果:

第一,沒有稅收

沒有稅收,政府(公務員)怎麼活,政府不就倒閉了。

第二,沒有任何公共服務

這也算一部分沒有稅收的後續影響。

第三:沒有公檢法

這個東西不管怎麼樣,有還是比沒有好的。

第四:無法建設大型網路

無論是交通樞紐還是下水道煤氣罐高速公路,普通人無法協調建設,因為煩。

第五:沒有教育系統

請參見"百家爭鳴"


強答一下,不是學經濟的,所以不清楚什麼叫完全自由的經濟體。

這還是很久以前打遊戲是了解到的,這個遊戲叫《大航海家》,又叫《貴族》,不是光榮的那個大航海時代,是德國還不知道那裡的遊戲公司出的一款模擬經營的遊戲,這個遊戲特點就是對交易生產體系的模擬,遊戲就不介紹了,主要是這個遊戲的背景是漢莎同盟。

這個同盟是中世紀由北德意志和北歐那塊很多封建城市組成的一個以商業為主的政治同盟。由於實力強大,不光拒絕了封建領主的干涉,甚至還通過自身的實力去影響周圍國家的政權,比如英國,丹麥等等。

不知道是否符合題意。

那麼在這麼一個體系下有幾個特點。

1、在商言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談,或者說都可以用錢來談。

2、對體系外的商業單位是壓迫性的,當然因為這個體系的機制,壓迫性不會用屠殺的方式顯現,更多的是用利益的誘惑你加入或者貿易壁壘之類的方式展現。

3、對於阻礙商業交易的行為如海盜,不合作的領主等,堅決消滅。

4、重視貿易但不重視生產(遊戲在這方面模擬的不錯,我甚至利用這個特點搞了個不生產只貿易的遊戲策略,叫共同繁榮)。

5、雖然有共同利益,但是資源整合度還是和國家這種形式差距很大,雖然最多時160多個城市,但是主要說話的也就是那個幾個大城市,和聯合國倒是有點像。

其實我是覺得即便有這樣的出於商業目的成立的漢莎同盟,但是和國家沒差多少,他們有法律(漢莎法),軍隊(海軍和傭兵),甚至早期銀行體系(金庫),有法院和議會。但即便如此最終它還是無法抵抗國家的干預,當然它的消亡主要是因為新大陸的發現使得歐洲主要市場由波羅的海轉移到大西洋了。

放張遊戲圖:


完全經濟體形成後所產生的利益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就會製造一種全新的秩序。秩序一旦穩固就是國家。所以你的問題可以說不成立。

就像金融的產生,原本就是就是為了使貨與幣更流通,讓人更有效的利用貨幣,可是如今的金融卻僅僅貨幣單向流動,使得個別人受益。出現寡頭資本家控制大量資本,從而導致貨幣流通不順暢,國家為了流通而大量製造貨幣,導致通貨膨脹。可以說你的完全自由經濟體會導致通貨膨脹,進而產生寡頭資本家,然後由寡頭資本家控制產生全新的秩序,然後成為國家實際控制者。

所以可以說你的這個論點實際上是國家利益分配的問題


無法無天的自由意味著毀滅。癌細胞對於生物體來說,就是一個無法無天的自由的存在。癌細胞給生物體帶來的是什麼就不用說了吧?就是毀滅、死亡和終結。

大自然都弄不出在讓細胞都無法無天的自由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生物體存在的方式來。人類能夠弄出在讓人都無法無天的自由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文明社會存在的方式來嗎?當然不能,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無法自我存在的自相矛盾體。

為了世界和平,有人提出要有一個世界政府。這個世界政府就是現在的聯合國。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海盜的經濟體制就是完全自由體制啊,好像有過這方面的研究的


如果自給自足的個體也算經濟體的話就是有,反之就沒有。

國家干預可以使經濟活動受到控制從而良性發展。

如果沒有國家干預完全自由經濟資本最終會形成壟斷,後果就是經濟危機。

國家干預過多過死如計劃經濟,經濟就失去了活力後果同樣是經濟危機。

適度的國家干預是經濟穩定發展的保障。必不可少。


推薦閱讀:

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房租是怎麼收的?
2015 年中國會不會發生通貨緊縮?依據都有哪些?
禁槍與犯罪率有沒有可考的關係?對於犯罪率到底有沒有影響?
大量存款不消費會導致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
房租最高限價是否能保護租客的利益?

TAG:經濟學 | 經濟史 | 計量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