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 long run 和 short run 指什麼?

經濟學原理中說的過於抽象 有沒有通俗易懂的解釋?


Short Run與Long Run,並非以時間來界定。而是針對同一個問題,在兩種不同的規則下,所抽象出來的一個概念。這一所謂的「規則」,最為常見的即是,達到平衡點之前與達到平衡穩態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討論最簡單的供需的模型中,我們往往會認為,在短期內,供給很難急劇發生變化,而需求可以。這鐘經濟學直覺是有根據的——生產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固定的,很難立即根據市場價格做出即刻的調整。而在長期假設中,供給是可以彈性地變動的。

稍微複雜一點的,討論貨幣名義剛性的時候,短期內假設名義價格不變。這些所謂的「短期」的問題背後的根源往往是人們很難完全及時地對外部的經濟刺激做出反應,即在短期,經濟尚處於變動的過程中,並未達到真正的穩態與平衡。而在長期,經濟達到平衡,經濟會呈現出一種不同的生態。

其實換句話說,短期和長期,其實是從動態的經濟學模型中抽象出來的兩個靜態的比較。題主如果閱讀了一些高級宏觀經濟學相關的教材,會發現很多模型會給出一個相圖,標明經濟在受到衝擊之後會怎麼變動,以及在後來達到穩態。所謂短期長期就是比較靜態分析剛發生衝擊的那一刻和衝擊結束後達到穩態時的情況。


Great Question!

How long is long run?

首先半緣君的回答已經非常不錯了。我會嘗試從歷史和宏觀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在上個世紀,經濟學家凱恩斯在面對古典經濟學主義的時候,也問了一個意思相同的問題。

首先是long run,在古典經濟學中,以亞當斯密,李嘉圖一系列的經濟學家為主,相信一個經濟體會被一隻「隱形的手」主導,並且運行至市場平衡。政府或者相關機構無需干涉,可以任由經濟體隨意發展。即使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在long run,這隻「隱形的手」也會在沒有干涉的情況下,恢復市場,復甦經濟。這裡的long run是沒有時間定義的,它可以短約三個星期,長達十年,但是卻被普遍理解為市場經濟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所以在當上世紀2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時候,許多古典經濟學家還是相信經濟會自我復甦,in the long run,重回市場原先平衡點。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一來,經濟反而更加蕭條了。

所以之後興起的現代經濟學中,凱恩斯邊說過: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意思就是我們沒有人知道long run到底多久,也不知道我們的經濟要在多長時間之內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

所以short run和long run是相對的。例如在一個完美競爭市場,short run就是指不同店家進進出出,受到市場刺激,盈利經濟利潤的時候。對比之下,long run就是當市場穩定之後,各個完美競爭店家不再收益經濟利潤的時候。雖然我們知道如何分別出這兩個不同的時間段,但是我們不可能具體量化它們。

這個問題真的很好,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您。

望採納,謝謝。


知乎的處子貼,認真寫一寫。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對長短期的定義不太一樣。

微觀里,對這個問題的意見比較一致。短期是指企業在生產中存在至少一種數量固定的投入要素。長期就是指所有投入要素的數量都可以改變,這意味著企業可以退出(賣掉企業的所有資產)或者進入(例如,預訂的廠房機器設備投入使用了)某個行業。在長期均衡狀態下,這種自由進入退出意味著企業只能賺得正常利潤,沒有經濟(超額)利潤。

宏觀里,這個問題要複雜許多。對時期的劃分不僅是短期和長期,而是短期-長期-超長期(曼昆),或者(對應地)短期-中期-長期(布蘭查德),或者(對應地)極短期-短期-長期(不記得誰用了,歡迎補充)。以第一種曼昆的分類為例,短期指的是存在某種名義價格剛性,從而使得貨幣非中性(貨幣政策通過改變真實變數而改變真實產出)。長期中,所有名義價格都是靈活變動的。於是,社會上所有的資源都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沒有失業或資本閑置),總產出便取決於社會的資源稟賦(資本存量和勞動力存量),不受貨幣政策的影響。在超長期,所有資源的數量都在變化(資本不斷積累,人口數量也不斷改變),就進入到經濟增長的研究範疇。

儘管短期內社會資源稟賦也是給定不變的,但是由於存在名義價格剛性,可能存在資源失業,總產出便不取決於社會的資源稟賦,而是取決於短期總需求(背後是IS-LM模型)與短期總供給的均衡。長期中,總供給曲線就是垂直的,這就是所謂「古典經濟學情況」。後來,弗里德曼的一項發展,就是考慮了實際價格剛性,加入預期因素,把自然失業率納入到總供給中,於是總供給曲線處於自然失業率的位置,經濟永遠不會是零失業。

超長期的問題屬於增長理論,這一點沒有什麼爭議。但是,關於短期和長期的以上劃分,只是凱恩斯-新凱恩斯主義的方式。在現在大行其道的RBC(新古典主義宏觀經濟學)理論看來,名義價格剛性在短期中也不存在,經濟無時無刻不處於均衡(市場出清)狀態,短期和長期的劃分是不必要的。這樣,理論會清爽和徹底許多,非常受學院派理論家的喜愛(曼昆對此頗有微詞)。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歡迎拍磚補充。


經濟學畢竟是社會學科,裡面很多概念是用現象定義的,而不是用概念去甄別現象,所以,微觀里的長期和短期區別就是k變不變,宏觀里長期和短期是用粘性,預期等概念去區分,類似的像索洛餘量,自然失業率,貨幣流通速度,還有抽象勞動都是為解決現實問題由現象提出的定義,準確的說也許應該叫「假說」更合適


長期是指一段時間內無法做出及時調整,比如擴大生產規模建工廠需要一段時間吧,而這段時間是沒辦法擴大產量的


long run和short run並不是一個時間概念,儘管可以通過時間的長期和短期去理解它們。

本質上來講它們反映的是一個周期,long run是周期的完成時,short run是周期的進行時。

不同經濟現象的周期不同,所以並不是所有的long run 在時間上都長於short run。

更為細緻和豐富的含義其他答者已經闡述地十分詳細了。


好吧,樓上各種答案已經給予了很多intuituve的回答。(基本沒回答到點子上,扯高級宏觀的,你給我說說你用的那本書?)

我嘗試從信號分解的角度上簡單的說一下。

我們考慮一個變數,比如Gdp,很少會直接考慮Gdp的水平,一般我們考慮的是gdp的增長率,為什麼呢?因為Gdp本身不是一個穩定過程。

一般考慮經濟變數時,我們會盡量穩定化這一變數。所以接下來,我們在穩定性的大框架下討論。

一個數據如果是穩定的,那麼你可以嘗試把這一段數據擴展。怎麼擴展呢?無限複製下去。。。。

那麼我們現在就得到了一系列的周期信號,接下來呢?(來個傅立葉變換) 哦,不,我們不要這麼理解。 我們就理解為,現在這一周期信號是由很多很多不同頻率的信號疊加而成的。

其中低頻信號也就是長期信號了。 這就是數據上的LR。

那麼你應該問,啥叫長期呢?Christiano(2003) 就覺得 周期在15年以上叫長期, 8年以下叫短期。

以上


高級宏觀經濟學中強調預期的作用,個人以為,凡是受微觀個體預期影響的都算short run,凡是不受微觀個體預期影響的都算long run


在微觀好解釋,長期是所有投入要素都可變,短期是某種要素(資本等)不可變。

宏觀我喜歡分成四個時期:短期,中期,長期,特長期。短期是水平AS曲線,對應is-lm模型,代表因價格粘性,貨幣政策的名義量能夠對實際產出產生影響;中期是向上傾斜的AS曲線,對應as-ad模型,價格可以變化,同時名義政策能對實際產出造成影響,但會誘發經濟的過熱或偏冷,這個過熱或偏冷的基準就是潛在產出水平,它在中期不變;長期是垂直的as曲線,對應古典情形,價格可伸縮但潛在產出穩定不變,就是中期經濟體圍繞變化的基準;特長期就是經濟增長,注意,增長是潛在產出水平的增長,即那個長期基準由於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積累等能向外推移。

我認為劃分幾個時限不重要,教材以及前述答案基本都分成了三個時限,但我能理解他們說的,不存在溝通問題。

不要太糾結於到底多少年是重要的。例如,中國經濟在過去激蕩30年間出現了增長奇蹟,這個「特長期」就是較短的。如果真想有個大概估算,布蘭查德的中宏教材有個約莫,可以去查一下。


這是一個好問題。簡單來說,在微觀經濟學中Short run是指既有fixed input也有variable input。比如說,在短期內labor(勞動力)的投入數量是可以改變的(variable input),但是其他的factors of production(生產要素),例如capital(固定資產;man-made equipments, etc),都有固定數量(fixed input)。而對於Long run來說,任何的factors of production,包括capital,都是variable input,也就是說它們的數量都是可以被改變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以上。


Short run: 至少有一個生產條件是固定的,通常固定因素為用地(land),像勞工(labour)這種的因素在短期內是可以進行調整的。

Long run:所有生產因素都是不固定的。比如,長期來說,公司可以遷移(用地轉移),可以裁員增員(勞工變動)。


short run是有一些條件科技,資源,人力,土地什麼的是不會變的。long run是所有條件都可變的。所以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個人不成熟的看法是

In micro, 存在固定成本時為 SR;

In macro, 存在價格僵固時為 SR。


相對而言 看模型需要


有無Fixed cost 在長期中 固定成本是不存在的


推薦閱讀:

溫和的通貨膨脹是不是一定利大於弊,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危害的?
為什麼全球央行都在「放水」但巴西卻在加息?
為什麼可口可樂漲價幅度不大?
南方供暖的呼聲今年很高,但為何就沒有暖氣公司在南方供暖呢?政府管制了暖氣市場嗎?暖氣是一種公共品嗎?

TAG:經濟學 | 計量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現代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