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河沒有奪長江的河道?

黃河在歷史上先後從渤海灣、蘇北海岸等地入海,最南曾經奪泗入淮、奪渦入淮,為什麼黃河沒有再往南泛濫,奪長江的河道入海?


首先請仔細看好了上面給出的四幅歷史時期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示意圖,應該很形象的吧。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大致可以分成七個時期的,按照鄒逸麟先生的《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所說。列在下面

1.戰國中葉以前(前4世紀以前)

這一時期黃河下游地區沒有修築提防,因此黃河處在漫遊不定的階段,大水在河北大平原上遊盪,形成了許多河道。當時「河」是黃河的專稱。這一時期因為當時河北平原上尤其是中心地廣人稀,造成的危害很小可忽略了,

2.公元前4世紀中葉到公元初(一直到西漢末年)

這一時期由於戰國中後期的齊國和燕國開始在下游普遍修築堤防,因此黃河河道逐漸被固定,當時有三條河道,或者同時存在,或迭為主次,就是著名的山經河,禹貢河和《漢書.地理志》河道。漢書地理志記載的河道是大致在河北黃驊入海,而此時因為許多人在堤內開墾種地,所以河道受到約束變得窄了,不斷淤積,不斷變高。西漢時期的何患已經十分嚴重了,決口的次數有10次之多,主要的決口地點是在河北南部和山東交接的地方。按照當時的地理概念就是東郡,魏郡,平原,清河等地。最嚴重的要算是前132年河決瓠子口。

河水北決進入平坦的河北大平原大多形成汊流,東決就會奪已有的河道入海比如說漯河,篤馬河和濟水。東南方向決口帶來的是更大的災難對於豫東淮北魯西南平原,造成大量的農田人口損失。

3.公元1到10世紀

這一階段在79-80年東漢王景治理黃河後,出現了800多年的下游安流期。黃河很少有大的改道,決溢也較少造成嚴重的水災。很大原因是與東漢以來黃河中上游地區的退耕還林,次生草原和灌木叢取代原來的栽培植物,水土流失變緩。而且當時下游黃河兩岸還是有很多河流和湖泊濕地可以起到分流和調節流量的作用,王景治理黃河後流路順直,有利於對泥沙的沖刷,還有水門調節,延緩了泥沙堆積的速度,真是偉大的水利專家。當然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南下意義更大了。

4.10世紀到1127年

這一階段特點是河口段淤高,決口地點上移,北宋時代黃河決口頻繁或者北流或者東流或者決如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黃河下游進入了一個變遷紊亂的時期

有空再補充了


就黃河那點徑流量,奪江入海,是想做支流么。

奪奪大清河淮河就可以啦,畢竟華北平原就是這麼被黃河造就的。

一般的河流分水嶺,多是山脈。有趣的是,華北平原上的海河和淮河,是以黃河為分水嶺的。 實際上,華北平原的大部分就是黃河入海的沖積扇平原。沖積扇的形狀像扇貝,海拔中間高,然後沿中間向前向左右降低。由於沖積扇中脊較高,水流和泥沙堆積都是順著中脊向兩邊和前方傾瀉的,這個中脊,最終成為海河和淮河的分水嶺。

在這個巨大扇面上,黃河經常改道,肆意橫行。

遠古時期,人口少,黃河泛濫危害不明顯,就算洪水滔天,也沒什麼要緊。進入文明社會,人口日益增多後,黃河水患就越來越嚴重了。 黃河一旦決堤,水往低處走,就會在低平且人口稠密的華北平原上亂竄,泛濫成災。

由於懼怕洪水,中國人民歷朝歷代都致力於修堤導流,解決水患,黃河河道漸漸固定下來,改道的次數越來越少。

歷史上,黃河最接近長江的一次就是「黃河奪淮入海」。從宋朝到清朝,前後600餘年。這是黃河少有的在沖積扇平原南部逗留這麼久。

可以看出,無論是奪淮還是奪別的,黃河只是沿著自己的過去的足跡繼續堆積沖積扇罷了。區別只是,有些改道是人為的,有些改道是自然發生的。

那為啥奪了淮河的黃河,不繼續奪長江河道入海呢?

黃河從黃土高原奔流入海,然後傾瀉泥沙,一路上所向披靡,但也遇到三塊高地,分別是西北邊的太行山、陰山、燕山一線,東邊的山東丘陵,南邊的大別山、江淮丘陵(江淮丘陵山腳就是淮河啦)一線。這三塊高地,也就是現在華北平原的邊界了。

為什麼能奪淮河的黃河,不繼續走長江,簡單說,就是因為黃河沒能力。

江淮分水嶺是大別山和幾百米高的江淮丘陵,別看這丘陵矮小,就算是幾十米高,黃河也艹不穿啊。

那洪澤湖以東沒有山,黃河奪淮的入淮口也就在這附近,怎麼沒竄到長江里來?我就印象流說些自己的看法吧(歡迎指正):

1離海近。在遠古,洪澤、揚州、南京什麼的就是海岸線,江淮丘陵以東就是大海,是長江淮河共同入海的地方,都是入海通道。宋代黃河奪淮時,離海岸依然很近,地勢低平,入海順利,去長江要爬坡開土,距離還遠。

2 地勢原因。南京、揚州以東是長江沖積扇,這是長江入海的地方,主河道也相當於較高的中脊,黃河不好竄騰。

3黃河徑流量不行。黃河一路走來,由於是地上的河,沒有太多外來流量補充,流量到後來是只減不增。黃河本來徑流量就不多,到了淮河更是強弩之末,加上奪淮處離海近在咫尺,地勢低平,水流流散通道多,流量進一步分散,所以,也就沒有太多動能去開拓疆土了。

4淮河泗水等河流導流。淮河泗水等河流在這都流了千百年了,入海通道完善。黃河又不是非要和長江搞基,而且這裡離海特別近,都能入海了,沒機會去開長江道。

5人為因素。黃河泛濫可是大事,每次決堤都會很快被圍堵起來。黃河泥沙太多 繼而河床抬高 繼而修堤壩 然後繼續堆積修壩...(真是死循環)。黃河成了河堤里的地上河,就像高架橋上跑的高鐵,走得很固定。在成熟的中華文明治理下,黃河已經沒機會像遠古那般放蕩不羈了。

6時間不夠。就黃河這堆積速度,多給點時間,形成巨大的地勢差,然後泛濫改道,我覺著也是有機會的,畢竟淮河就是這麼被黃河抬高水勢,逼著流進長江的。

雖然黃河最終沒能和基友長江牽手,但是卻把淮河推給了長江。

黃河沙子太多,淤塞河道、堆積新土地的能力很強大。就奪淮那些年,就把海岸線往東推了幾十公里。同時,黃河又一次成了地上河,由於經常決堤,泥沙又隨意堆積啦,把淮河下游都給淤塞了。淮河下游地勢抬高,水流不暢,積聚難散,最終造就了洪澤湖。清末黃淮大水,黃河改道到山東入海,淮河入海成難,水積於洪澤湖,最終衝破堤壩,湖水在南側,順著一些河、湖和人工水道,流到了長江。時至今日,淮河大部分徑流量都流入了長江。是的,在某種程度上,淮河成了長江的支流。


因為淮河默默替長江擋住了

如圖,理論上,黃河改道只能在平原是竄,往北可以貼著太行山走,往南最多也就是從河南往安徽方向走,到了安徽就遇上了淮河這條不小的河,於是就沿著淮河的河道奔騰入海了,再往南就過不去了。


題主完全沒搞清楚黃河改道的原因吧...

黃河之所以數千年來改道頻繁很大原因是因為其部分河段為南北走向,又因為地處溫帶偏北,在秋末和春初極易發生凌汛。在古時沒有很好的建堤防害措施前,凌汛幾乎年年發生。凌汛一爆發,上游的河水會直接流過下游封凍的冰面出現流向偏移,導致改道。民國時主要是建堤防汛,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黃河本身泥沙就多,建堤後流速放緩泥沙沉積在河床,抬升水位,如果不增高河堤總有一天會潰堤。解放後開始出現用炸彈炸開下游的冰層強行打開河道。所以黃河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地上河。(若不懂凌汛是啥自行百度)

那既然改道原因主要是凌汛,而凌汛發生的位置又都是南北流向的河域,而長江在黃河南面數百公里,中間還隔了個秦嶺淮河,怎麼都不會礙到長江的事。


其實黃河再衝擊幾萬年,把華北平原高度抬到超過長江下游的丘陵,說不定哪一次就奪不了長江了,不過可以作為支流注入長江。然後把長江口給淤平了,然後大家一起發大水啊,發大水。

或許不要幾萬年,下一次黃河南流或許就會吧,奪淮,現在淮河已經有部分注入長江了。


黃河奪淮入江時曾由長江入海,已經算是併入長江的河道了,但長江不僅長度長於黃河,而且的徑流量是黃河的三十倍,以黃河的水量根本無法與長江抗衡,此時只能算是支流而已。

小時候看地圖冊吃驚於黃河長江的30倍流量差,萬萬沒想到黃河水量20年內漲了三倍多(187~660億立方米),逆襲了除長江珠江之外的其它境內河,與長江相比多年平均徑流量也縮小到相差16倍。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是可以看到由於淮河的阻擋,黃河最南也就是奪淮入海了,沒有併入過長江,不過就算黃河南下奪長江的水道也沒什麼用,畢竟長江的徑流量可是黃河的30倍啊!

而到了現代,底泥疏浚是現在河流治理最有效,最治本的辦法。但是,目前只在小規模的河流湖泊中運用,目的也不是為了降低含沙量,而是為了清理底泥裡面的重金屬等污染物質。河流中絕大部分的污染物都在底泥中,而且會不斷釋放到水中,水中含有的僅僅是一小部分。目前太湖、巢湖、滇池、長盪湖等等江南的水系治理大多採用這個辦法。

但是底泥疏浚成本高昂、費時費力,清理出來的底泥還不易處理,會有二次污染的風險。

具體到說到黃河,黃河的泥沙含量高是由於流經之處(多在黃土高原)植被稀疏,泥沙隨地表徑流流入黃河。幾千年來黃河的河床不斷抬升,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上河,如果想靠底泥疏浚來處理,豈不是要挖到地下去?就算今年把底泥挖乾淨了,沒幾年又滿了。所以黃河泥沙的治理的根本在於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底泥疏浚作用不大。

具體的水利工程技術我不懂,所以就借鑒網上一些資料說明一下古代常用的束水攻沙和寬河滯沙!

」束水攻沙「治河之策的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者,是中國明朝潘季馴。潘季馴是明末著名的治河專家,也是明代治河對後世影響的人物之一。

「束水攻沙」的治黃方略,主要是通過堤壩穩定河槽,相對縮窄河道橫斷面,增大流速,提高水流挾沙能力,利用水力刷深河槽,以解決泥沙淤積問題。如果聯解一維條件下的水流連續方程Q=BHV、水流動量方程(曼寧公式)V=1/nH2/3J1/2和水流輸沙方程S*=K(V3/(gHω)m(挾沙力公式),可求得河道輸沙能力與可控水沙條件及河道邊界條件下的關係如下:

由上式可以看出(完全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希望有人能看懂),河道輸沙能力與河寬(B)成反相關。

通過必要的河道整治,縮窄河寬,改善河道橫斷面形態,可有效提高河道輸沙能力、減少河道的淤積。主要措施就是,塞旁決以挽正流,築近堤以束水攻沙,築遙堤防洪水泛濫。蓄清刷渾。黃河、淮河會於清口(今江蘇省清江市西南),以下黃河與淮河合槽。

而「寬河滯沙」的治黃方略主張在遠離主槽的地方修築堤防,保持較大的兩岸堤距,既可以減輕洪水對堤防的壓力、減少洪水對堤防的衝決,又可以利用廣闊的灘地滯洪滯沙,減輕山東河段的防洪負擔、降低河床淤積抬升的幅度。以「寬河固堤」為核心的治黃方略,是減少洪水災害的基本策略。寬河段對於洪水和泥沙的調整作用,為減少下游窄河段的淤積、確保防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寬河固堤的治黃方略主要是給洪水留足出路、為泥沙的淤積留足空間,但對於如何提高河道的輸沙能力考慮的較少。

而無論古今中外,只要在政權相對穩定的時期,中央政府都會投入巨大的財力整治水利,實因這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而從上文的簡介也可看出,這是個很難啃得骨頭,國外的,遠的有古羅馬的高架引水渠,近點的有美國的胡佛大壩,田納西水利工程。國內的,先秦時期的鄭國渠、都江堰,之後歷朝的漕運,隋代通浚的大運河,元代的海運,如今的三峽,南水北調,不論其目的如何,正確與否,無一不是舉國之力,歷時不短的工程,所以其上馬不可不慎重,如果都像埃及的阿斯旺水壩那樣,那實在是國之不幸啊,說到這裡,又想起已故的極力反對三峽上馬的黃萬里教授了,不勝唏噓啊。


印度史詩上有記載黃河奪恆河的記載.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580億立方,長江多年平均流量9600立方。

有秦嶺和大別山擋著,想南下除非突破萬有引力。


你知道現在淮河有入海口嗎?沒有,淮河現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長江的支流!如果最近黃河南下奪取淮河,那麼你的問題也就不成立了!

至於歷史上,其它人已經說了


黃河從1128年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積住了淮河入海口,然後淮河改為從洪澤湖入長江然後入海,這也可以算是一種奪江入海。所以,在1855年黃河改道渤海之前,黃河就是以長江為入海口的,不過只是坑苦了淮河,對長江幾乎沒影響就是了。


1.蘇北平面,海拔要遠遠低於江南地區

2.蘇北地質結構為沙土油泥,容易被改造,江南多丘陵,尤其到揚州沿江地區,丘陵已明顯

3.歷史黃河的流量和當今不一樣,如今的黃河受到氣候和植被破壞,流量能到下游的不多了

4.長江入海口和黃河遠不一樣,長江在三國時,南京以北基本就是海了,揚州的海陵港就是入海口,南通、鹽城都在海里

所以長江與黃河雖然很近,卻從不進犯。黃河到揚州就截止了


揚州以西不可能,中間分水嶺高度比淮河平原高。往東是可能了,可是這不淮河和它血拚上了么,加上人的干預,也就擋下了。如果沒人的干預,以黃河實力和那幾百年時間,還是能填塞淮河把大運河沖寬匯入長江的。真·水漫金山?


先答奪河 當河流底部侵蝕擴展到河源,破壞了分水嶺而將另一條河的上源奪為己有時,稱奪河。 有了這個定義就可以看出需要從分水嶺處入手 黃河與長江分水嶺是青海省內的巴顏喀拉山脈 黃河已經奪了無數下遊河流成為流域最大主幹 而在向源於長江互奪還不可預知結果 (地質相關專業學渣強大,多指教)


看我國地形地勢圖


同問,為啥沒有奪密西西比河的河道


推薦閱讀:

你會去黃河石林拍婚紗照嗎?
青藏高原是好幾大河流的發源地,那麼多水是哪裡來的?
長江、黃河的源頭在哪裡?
黃河如果突然斷流會怎樣?
黃河變清是好事還是壞事?

TAG:地理 | 水利 | 長江 | 歷史地理學 | 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