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逼自己融入國外同學圈子?


並沒有覺得交了很多外國朋友是什麼nb的事兒,也許當事人是這麼覺得的。我覺得都ok,但是如果聽到誰明明是個中國人,但標榜自己只和外國人交友,不搭理中國人,和中國人說英語,我只會覺得他噁心。至少在和中國人說英語這件事上,交流當然選擇最自然舒服的媒介,iq足夠的話這點事應該想明白


謝邀.

那只是你的感覺而已.

交不交外國朋友是個人喜好.

只不過融入外國朋友圈的兩項硬性條件是語言跟能力.

也有很多想融入卻力不從心的,只不過你沒看到而已.


為什麼很多女生能找到老外做男友

男生很難找到老外女友呢 ?

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了 。。。。。


我真是不懂...一怎麼就說「融入是不可能的」人能具體解釋一下這個「融入」是如何定義的..

融入的圈子什麼的找對人很容易吧。

我見到一堆一怎麼就是聊ons,八卦別人的白人妹子我也沒法融入啊!

但是重點在於她們是白人么?也不是啊!因為話題感興趣的不一樣。

但是這也不代表我不能融於吧?

是自己沒找到組織。

外國人也不能一概而論,融入社會也分三六九等的。

我個人認為自己是算融入挺好的吧,沒覺得交幾個「外國朋友」有毛可炫的,不就是交了幾個朋友而已么? 在國外生活要不卑不吭,交的所謂」外國朋友「就算他們是中國人我也會和他們做朋友。一些金髮碧眼的膚淺到不行,就算丫是中國人我也懶的理。就這樣。


說可恥有點嚴重了似乎,不如說是很多人覺得浪費吧。他們覺得好不容易到了國外,應該多吸收些國外的思想和文化,總是跟自己人混在一起無疑得不到這方面的見識,我猜是這個樣子


這麼說吧,不管是國內大學生還是國外留學的大學生,大部分社交能力,溝通能力都還是比較弱的.留學生和中國人交友可恥?勉強自己和外國人做朋友?可恥?勉強?我覺得這就是誤區.「可恥」這個詞實在沒道理,做朋友同樣也是「勉強」沒幸福.

就像其他人的回答一樣,真正的融入比較難,尤其是你以留學生身份在國外讀書讀個3-4年就走的學生.

和國人留學生更容易打成一片是必然的,因為你和他們是一個國家,母語是相同的人啊.那麼,如果一個班上一半或者一半以上是中國人,你就會發現這個班級比較容易分成幾個小集體.

我這學期來的UK,插讀大三,我們班上將近30個人,5個香港學生,我一個大陸生.5個香港學生都是女生,其中4個也是插讀大三的.剩下基本都是英國人.因為我生活在深圳所以和幾位香港女生聊得來,而且正常的香港學生並不是網上所見得那樣.只能說網路暴民哪裡都有,現實中的腦殘也是哪裡都有.英國學生里只有4位男生,1個也是插讀.

我人緣很好,社交能力也不錯,但是英語實在蹩腳所以在課堂上我基本和外國學生聊不了太多的東西,打開話題的敲門磚,比如音樂,我正巧熟悉中日韓卻不熟悉歐美音樂所以也是無可奈何…

但是比較好的是這些外國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是一個班的,而且其中3名男生很活潑,這樣的人是鏈接班級每一個角落不可缺少的角色.

我不熟悉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態度和習慣,而且由於語言問題我也無法在平時和他們多聊些增進感情的話題,所以我不好意思主動去說下次你們出去喝酒聚會能不能叫上我.所以這個情況下就只能等一個時機.

聖誕dinner.

就像上面所說的我們班外國人玩得來,而且有活躍者,那麼班級聖誕dinner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讓你和外國人多接觸,增進感情.

聖誕dinner不是在聖誕節,而是在聖誕假期前最後一天課的晚上.當然全班都去了.然而聚餐不是關鍵,關鍵是聚餐的下半場.聚餐時外國人已經顯示了他們的外向,自嗨天賦,喝一瓶啤酒跟喝了半打一樣.於是他們策划下半場,當然這就在我意料之中咩哈哈,R同學問我們幾個中國人去不去,但由於那幾天特別忙,三個女生要回去休息,我就拉著剩下兩個女生一起去了.

這就是需要的時機,就像最高票回答一樣,這一次你拒絕還是同意,影響性很大.在下半場R同學說我們幾個中國人上課基本不和他們說話(其他幾個女生嘛,我英語差啊我也不想的)但今晚來了他們很開心.

然後每一次deadline結束,他們按例home趴都會邀請我們.課堂里大家也變得話更多了.

這並不算融入他們生活,但相比許多班上分小集體的情況,這要好得多了.

這裡大家要了解一個問題,外國人在自己的學校里看到我們這些留學生,和我們在自己的大學裡看到其他國家的交換生是不同的.為什麼?人數.

至少我以前讀的大學裡交換生是少見的,再加上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和傳統,我們會更想認識他們,讓他們融入我們的生活.

但對於英國人來說可能不同,一個學院一半甚至一半以上都是中國人,再來他們不像中國人,所以我們不能要求他們那麼主動地邀請我們融入他們的生活.

我們班的外國人還是很有愛的,這點我感覺到很幸運,和一些國內大學生比,他們更懂得相處,和一些留學生比,他們沒有那些無謂的心計.最幸運的是,我的渣英語上課很容易會聽不懂,於是我只能問隔壁的同學,他們還是很熱情的回答我,並且經常問我是否聽懂了.當然我這樣肯定不好,但是剛來總是需要一個時間去適應,現在已經好多了,有很多時候也是他們來問我該怎麼做.

話又說回來了,並無「可恥」一說,即使在國內大學,你也會發現到總有些學生是內向的,他們在國外更不可能主動去和外國人接觸.性格-語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不能時時刻刻用自己的尺去衡量他人.

至於「勉強」,我覺得這沒問題,又不是說和外國人做朋友就不能和國人做朋友了,有些人看事情就是這樣單一.嘗試著和外國人做朋友是件好事,但要懂得一個度,不要讓人家尷尬.

至於和外國人做朋友炫耀這個問題,有時候就的確是當事人在炫耀,而這種人很可能抱有「出來了還和國人混在一起可恥」的想法.和外國人聚會你照相錄視頻發個朋友圈,這根本不算是炫耀,而本意也不是炫耀,但就是有人覺得你在炫耀,這就是他們的問題了.


你在外國還「只」交中國朋友,那和國內有什麼區別。

畢竟任何大學留學生還是少,你跟外國人社交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刻意自己孤立自己你會混的很慘。

當然你不要指望這些朋友在你困難時候能幫你什麼,無論是中國的朋友還是外國的朋友。


只要沒有人拿槍指著你去交朋友,交友就應該完全是你的自由,你想交外國朋友就交,懶得社交就自己玩。

如果你主動社交,說明你認為社交對你有好處,如果你討厭社交,說明社交於你主觀上是一項沒有收益純粹付出的活動,既然如此又何苦為難自己呢。

可能有很多人,包括很多知友,喜歡說:

你出國了一定要吃國外的好吃的,一定要去旅遊,一定要感受自由的空氣,一定要交白人朋友,一定要體驗外國文化,等等等等。這些人最喜歡的句式就是:你占著那麼好的機會,不做XXX,你就虧了。問題是,做一件事虧不虧,應該是由你自己決定的,而不是這些躲在鍵盤後面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屌絲決定的。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留學生只和中國人交友是可恥的?這個問題不重要,很多(路)人怎麼想於你很重要嗎?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想融入外國圈子,恰好有一個熟人聽說你的決定後,認為你是可恥的,你可以遠離這個人,因為他干涉你的抉擇。

為什麼很多人勉強自己要融入國外同學圈子?很多沒有出國的的人在中國也勉強自己融入並不喜歡的中國朋友圈,再往大了說,總有很多人喜歡勉強自己去做各種事。當一個人勉強交友時,也許是因為他內心覺得這麼做會帶來好處。也許他很孤獨,需要朋友。

為什麼一個中國人交了很多外國朋友或者外國男女朋友會被大眾認為是值得驕傲和炫耀的資本?「大眾」認為的事多了。大眾認為女孩被強姦的原因是她們自己不檢點,媳婦娶進門就要給婆婆洗腳,開寶馬車的留學生被殺害就是活該富二代,陳曉求婚陳妍希成功是因為買了顆大鑽戒,高才生拿不到1萬月薪學就白念了。大眾想法的原因是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你負責的是你自己,決定你該如何生活的也是你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被他人的意見盲目左右,你才是你。


我之前也以為只混外國圈子、刻意迴避同胞的行為比較負面。

直到我在youtube看到這兩個老外不約而同的意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yn70Ys6Y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TuOs0l3HU

我在想是不是來自民族自卑感呢?如果『國外』不是英美而是亞非的小國家,還會有人因為融入』外國圈子『而被同胞排斥嗎。我也不知道.......


到國外才知道所謂融入當地圈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文化性格愛好信仰甚至種族等各方面的差異決定了融入的難度。結合我身邊的例子,想要「融入」進去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跪舔外國人貶低自己的同胞,當然這種方式雖然能讓人看上去與外國人打成一片但實際上會同時為幾乎所有人所不齒(我這邊一中國同學就是如此,沒人看得起他,不管中國人外國人);另一種方式是將一舉一動都控制的恰到好處同時又不失自己的特色外加不斷社交和刷存在感。說著簡單,但能真正融入進去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和中國人一樣外國人也有自己固定的圈子,我見到的外國人幾乎也都是三五個一起以小團體的形式活動,強迫自己融入進去其實往往得不償失。至於為什麼只和中國人交往會被看不起,個人認為是由於這樣會被人當做社交能力缺乏。但是you can you up. 出了國才知道這有多難。


融入當地人圈子驕傲很正常,畢竟是社交能力,英語水平,適應能力等等的綜合體現;認為混中國人圈子可恥不正常,都是中國人誰比誰優越呢?


練英語啊。。。。

不是為了練口語。。

鬼才吊那幫鬼佬。。。。。


要說為什麼交到外國朋友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難道不是因為相較之下,互相之間的溝通更加困難,需要跨越文化的障礙嗎?當然,這個理由不能替常見的「種族優待」辯護,交流不應該只在我們和該社會的主流群體間產生。如果僅以交到白人或當地的朋友為傲,那就不太對勁了。


在國外學習生活,肯定不光是學習知識,也是學習國外的文化,國外人的習慣的。而且美國的教育本身除了知識學習,也注重個人社交,領導力,不斷挑戰自己等等能力的培養。融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到朋友,甚至尤其是男士找到老外女朋友,肯定是值得驕傲的事情:1你的英語能力不錯2你自己是有魅力的,美國人願意和你交往3你了解美國人的習慣和文化的

另外從功利的角度講一講,美國很注重networking,和我們中國人講的「關係」和「人脈」一樣。這些對於你未來發展都很重要的。你未來無論美國就業發展,還是回國求職,都是作用大大的。所以有機會,多和美國人交往,如果你是男性,能找到美國妹子那就更能展示你的魅力了。我最近會寫一篇文章介紹這種差異的。其實有觀點認為亞洲男士沒有西方男士有魅力,比如幽默,風趣,擅廚藝等等。可以百度我的名字去我博客查看。


每個階段想要的東西不同

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土地,陌生的同學,什麼都想嘗試一下,包括交朋友。那個時候也沒覺得交到外國朋友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頂多就是覺得自己對新環境適應的不錯,可是時間就那麼多,大家聚會的時候,你和外國朋友說的多了,自然冷落了自己的中國同學。(其實那麼多人的班裡,顧不過來時正常的,國內大學聚會裡你也不能每個人都顧及到啊)。

後來語言越來越好,慢慢發現那些所謂「外國朋友」其實都交往的很淺,僅僅就是平時聊聊天,周末叫出去喝點酒。也慢慢發現「外國朋友」裡面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僅僅用一個「外國朋友」根本無法概括所有的人。更重要的是認識到自己留學的目的,是學東西,和老師的學術交流,和同學探討一下專業的問題,這些東西都達到了覺得自己的生活也就很滿足,那些為了「交際」而進行的交際覺得越來越沒意思,真不如自己學習,四處轉轉,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其實交朋友這個事情,無關是不是外國人,是不是白人黑人什麼背景。重要的還是對朋友的理解,和想從友誼中獲得的東西。做自己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也才會交到真正的朋友。


爲了以後的生活

也是爲了以後更好的融入當地的環境


其實換個角度,如果你在國內去外省讀大學,你會不會跟這個省的同學交交朋友,聊聊當地的各種事情?我在國內讀大學的時候,從聽不懂四川話到用流利的四川話與人交流也不過3 4年時間。從本質上,這些沒有太大的區別。

出國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讀書,多多少少也要了解了解別人的生活習俗之類。不僅僅是增加見識也是擴寬自己思路的方法。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有時候要和老外一組做作業,會發現他們看問題的角度跟我們有不同的地方,對自己來說,能有不少啟發。

所以說~不要用逼這種被動的字眼啦~~留學的本質不僅僅是Academic的學習,同時也是Social的學習啊~

和老外聊天其實有時候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啊~比如當他們掰著手指頭算價格的時候你一口報出準確數字時候那種震驚的表情真的很讓人難忘

還有當你說這種菜怎麼怎麼好吃的時候他們一臉羨慕的樣子

還有你在廚房做飯的時候這幫老外聞著香味在你旁邊轉來轉去不停地提醒你說哎呦好香啊,想蹭2口的時候…


對題主來說,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


Studying business in
States. It』s hard to be close to local students, simple reason, everyone is
busy. I am also Interning in a family owned company, involved in local culture, also
in real business world.

So far so good.


沒必要刻意選擇融入哪個圈子吧,更不要說逼自己。

首先對我個人來說,在國外融入這個大的環境,而不只是中國人的圈子更為合理。因為我不在中國。

既然已經人在國外,那整個國外就是你的圈子了。不管是中國人,本地人還是其他國際學生其實都應該一樣。

就像在國內,你也會認識不同專業,從不同省份來的朋友。也有人只和自己專業的人玩,因為共同語言多,在國外就放大成只和中國人玩,也沒什麼好詬病的。

國外文化語言差異更大,本來就難交朋友,聊都聊不來,怎麼做朋友?難的事,有看似簡單的解決方法,那第一反應自然就是做簡單的事---找容易聊得來人做朋友---找中國人做朋友。很正常。

作為中國人,語言真的是一個弱項,加上人多,抱團的現象自然多,相比起來"不抱團"的就少了。又少又難做到的事當然就會有人炫耀。而且很多人潛意識裡還是覺得國外的人,東西就是更好。

但是說白了還是看人看性格,比如我是很愛玩愛新鮮的人,那對我來說和其他國家的人交朋友,就是不斷接觸新的東西,這跟旅遊一樣讓我上癮。

對,就好像你去一個新的城市旅遊,吃東西時你可能總是想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發掘新口味。但有的人不愛換地方換胃口,哪怕出去也更願意找自己吃慣了的口味,這也沒什麼奇怪的。

所以對我這種人來說,出國了就像是個長期的旅行吧。所謂"國外的圈子"讓我覺得更新鮮所以我就去嘗試。

但是交朋友,哪裡來的都一樣。有時候確實中國朋友之間會更有共鳴,更容易熟起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不是很正常嗎。但並不意味著你的朋友只能是你老鄉啊對吧。

還有一點就是,在國外可能機會更多吧,真的融入這個新的環境你才有機會嘗試很多以前你沒做過的事。如果你大部分的朋友還是中國人的話,可能生活還是老樣子,少了些探索的機會?

對大部分人來說,在國內比較少有機會去真正探索自己。大學以前,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自己的?我到底喜歡什麼?我擅長什麼?我的極限在哪?別說什麼我愛打遊戲,什麼人生沒有極限這種話

我是說,as a person ,了解自己

這是社會問題,學業佔了大多數時間,我們確實沒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像我,內心放蕩不羈的靈魂在國內比較傳統的社會觀念里被壓抑了十幾年哈哈哈,我自己都不知道。以前偶爾有瘋狂的念頭蹦出來,還會被自己嚇到,然後自己強迫的壓下去。為什麼,因為我覺得那是不對的。

哪怕剛出國的時候,和周圍的中國朋友說起來,他們也會說,嗯不太對。因為我們有著同樣社會觀念。

開始的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之後,有些朋友會開始鼓勵我試試,因為在他們看來沒什麼不對的。

我做了,嗯現在我確定了。那才是真正的我。我真的喜歡什麼,而不是喜歡我想像中的那個東西,或是喜歡大家認為我"應該"喜歡的東西。通過不同的嘗試和不同的人交流,自我認知才能被慢慢建立。

凡事都是雙面,我享受的同時,代價也不小。嘗試新的東西嘛,總有自己不喜歡和搞砸的時候,更不用說剛開始一切都陌生的時候,要鼓起勇氣踏出一步卻挫敗的感覺。這些也許都是別人不能體會的。

我在國內英語從來沒及格過的人。高中在理科班英語都墊底,出國前基本可以說沒特別訓練語言。為了逼自己,a level 特地找了一個很小,中國人很少的本地學校。很可惜那時候沒抓住機會多認識英國的朋友,17歲的小孩子,膽子小又人生地不熟,選擇了和中國朋友待在一起。

到了大學一切都變了,我承認一開始我確實逼著自己去加入國外的社交圈,因為我沒試過,我想也許我會喜歡。這不意味著我不和中國人做朋友。只是我們系亞洲人本來就不多,大部分還都是華裔。

大學這兩個月,我內心本質的東西有了什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認為,更多是好的變化。而且我可以肯定的說,社交改變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現在算是"融入"了吧我想。上周剛好有三個中國朋友生日,我一周參加了三場生日聚會。人都很多,每場二三十個,不同國家的。除了過生日的那個朋友,其他我全不認識。三場生日會上幾乎沒人信我從中國來的。。。我得用說中文來證明我是個中國人。。。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覺得我是華裔,對,那種沒去過中國的華裔(翻白眼)

基本大家都說我太放得開了,而且不只和亞洲人玩,一般他們遇到的中國女生會含蓄內斂一些,出去玩也儘可能和亞洲面孔(中國人)話說。而我。。。對就像劇里那種浮誇的國外妹子去聚會一樣穿的bulinbulin,哪怕一個人也不認識,還是很嗨的挨個聊。

本來我一開始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是懷疑人生的,但是當他們開始說還因為我英文沒口音說話唄兒溜的時候,我就開心的膨脹了哈哈哈也顧不上懷疑人生了。

好膨脹的差不多了,收。

最後要說,我真的沒覺得哪個做法好哪個不好,更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看你是什麼樣的人而已。

就好像明明是個不吃辣的人,去了四川,為了"融入"非要和四川人天天吃辣鍋,一點意義都沒有。但是如果你還不確定,那不妨試試,萬一你不知道其實你超愛四川火鍋呢(嗯真的是吃貨,除了吃我想不到別的例子。


推薦閱讀:

工作以後,難道就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
知乎如何尋找並添加好友?
男性的帥有用么?
有什麼真心交朋友,找知己的App?
怎麼和女生交朋友(普通朋友)?

TAG:學習 | 交友 | 留學美國 | 留學英國 | 留學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