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豐田的電動三輪車 i-Road?能夠有什麼樣的應用?

2013年的日內瓦車展上,豐田發布了三輪電動車i-Road。2014年又在法國和日本分別舉行了試駕活動。比如下面這段視頻

視頻封面TOYOTA_i-ROAD 亮相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今年夏天開始,又邀請了一些民眾來在幾天的時間內體驗,看上去,豐田確實想要將這款新產品推向大眾市場。售價尚未公布,但可能在1萬美元左右。

與一般的三輪車不同,這輛車類似Can-am Sypder,Polaris Slingshot和Piaggio MP3,前面兩個輪子,後面一個輪子。但是比較有趣的是,i-Road是碳纖維車體打造的全封閉的車廂,操作也跟普通汽車差不多,有油門踏板(電門踏板),方向盤,剎車踏板,體驗遠比Piaggio MP3更接近汽車。而相比Slingshot和Spyder,又更偏重於日常駕駛的舒適性。還很有意思的是,這輛車是後輪轉向,而且車身可以自動傾斜,從而解決窄高車身過彎時的離心力問題

這輛車最高時速是60公里/時。續航里程是50公里(30kph勻速數據,真實駕駛可能只有)。車長2350mm,寬870mm,大概跟個大摩托差不多,所以可以很輕鬆的停在摩托車停車位,也應該可以行駛在摩托車道。車重只有300kg,比大摩托略重。這輛車有前後兩個汽車式座椅,后座只能帶小孩或放少量行李。有音響,有ESP和ABS。沒有氣囊和空調,夏天只要打開車窗就好,但對於冬天來說可能還是有些冷。

這輛車一個很明顯的用法是在歐洲那種老城市設立共享汽車的租車點,可以供遊客出租,既比較有趣,同時對於擁擠狹窄的老城街道來說,行車停車都比較靈活,可以很輕鬆的鑽小巷子,又比一般摩托舒適安全。而且對於政府來說,這輛車很環保。

但是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創新性的用途呢?

這裡是豐田i-road的官網Toyota Global Site


您好,我第一次在網上了解到i-road大約是在半年前了,其實不僅僅是i-road,豐田更早還推出過i-unit概念車,只有一個座位,可以通過調整軸距來改變駕駛者的駕駛姿勢,包括正常坐姿和半躺兩種。

而且不僅僅是於豐田,雷諾也推出了一款Twizy電動車,前後雙座布局,嬌小可愛,在歐洲市場已經上市,而且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關於市場定位:

這些微型電動車瞄準的是個人出行需求,想像你和家人在城市的兩個方向工作或者大多數時候出行都是一人獨自駕車,在這樣的情況下常規的汽車顯然太累贅了,這就需要一台體積小,定員1~2人的小車,駕駛便利,續航半徑覆蓋城區即可的微型電動車來彌補常規汽車的需求空隙。綜上,微型電動車其實相對更直接的競爭產品是目前的代步摩托車,雙輪電動車甚至自行車。

關於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以雷諾Twizy為例,去年廣州車展新能源展區,Twizy的展出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但卻遲遲沒有Twizy引入國內的消息,為什麼?Twizy在歐洲的報價為6990~7690歐元,按照當前匯率計算進口到國內不含關稅的價格也達到了5萬~5.5萬,一台5.5萬的大玩具對於中國的汽車市場來說還是太高了,而且購買電動車還需要有固定車位並安裝充電設備,這也是制約條件之一。

從國內的交通環境來說,這樣的微型電動車很難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中國目前的道路交通秩序距離規範,自覺,禮讓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這樣的微型電動車在發生事故時毫無疑問處在「碰撞食物鏈」的最底端,從安全形度考慮,這一類微型電動車也並不十分符合當今的國內汽車消費需求。

從國內充電設配的建設來說,現在大多數的電動車只能依靠在家充電,這也是限制電動車消費的瓶頸,雖然電動車不見得必須要幾百公里的續航,但只能在家充電很多時候也的確會造成活動範圍太過有限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代表著這一類微型電動車在中國沒有前景呢?是但也不是。從短期來說,尚未成熟的汽車消費市場,欠完善的基礎設施,過高的價格,有待改善的交通通行環境都會使這些微型電動車在中國成為小眾產品。但從長遠來看,環保意識的增強,製造技術的成熟帶來的價格的下降,交通參與者素質的提高,充電設施的完善,汽車使用需求由家庭逐漸向個人分散的趨勢都會使微型電動車逐漸迎來春天甚至成為未來城市內短途出行的主力。

關於創新的用途,個人認為最大的價值就是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網上有雷諾Twizy一路開進辦公室的視頻,其他的,這一類微型電動車經過特殊改裝後從事狹小空間的消防,巡邏甚至是充當大型商場的購物車,景區出租的觀光車都是不難實現的。

一些個人的觀點,歡迎交流討論,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隨著用車理念的變化,小巧敏捷安全的個人交通工具一定會成為城市交通的主流。操縱便捷且便於泊車,而且清潔環保售價低廉,會有很好的前景。


這塊市場原來是摩托車的,就如我們看的《羅馬假日》。戲游羅馬的小踏板,不知道征服了多少文青的心。

時代不斷發展,後來大家闊了,需要更高層次的交通工具,怎麼辦呢?

在擁擠的市區,車子當然越小越好,但是這裡有個很嚴重的問題—穩定性,穩定了,才有往上搭上層建築的基礎,才有衝擊更高層次的本錢。

按輪胎數量來,傳統的思路是這樣的:

兩輪最小,可是完全沒有靜態穩定性,自然不被升級需求看好。

三輪有靜態穩定性了,可是無論正三,倒三還是偏三,都有一個以上的方向有嚴重運動失穩危險,要解決的代價很大。

四輪…沒法做的太小,而做大了,就變普通汽車了,靈活性完全喪失。

以德國人的進化史為例

寶馬先搞了兩輪

這貨市場反應不算壞,也不算好,所以一直半溫不火。

然後搞了正三輪

賓士當然不能讓寶馬瞎咋呼,也來了一個,不過是個倒三輪。

這兩個三輪都為了解決天生的問題,付出了極大的機械代價,於是設計一完成,立刻被董事會扔進了故紙堆。

沒辦法,大夥繼續朝前,向4輪衝擊

大眾的

寶馬的

賓士的

最後smart站到了巔峰,不過這並不是成功,它的目標群更大部分其實在傳統轎車市場。

那麼這事就算完了?這時候,大西洋對岸送來一聲炮響~

以電子的方式,搞定平衡性的思路出來了

大西洋對岸炮響還一直不停…兩輪

接下來,就是樓主說的豐田i-road了。

豐田對這塊市場的理解跟德國人歐洲人美洲人其實又有不同……睡覺了,樓下的接


還是這個更符合中國國情


這種車子其實是代替兩輪車的,但是這價格在中國夠買汽車了.國產的小水滴,7000塊錢差不多了,捨得升級的話,1萬就是頂配了.


一直在想有個類似這樣的車,無論三輪還是兩輪,認為和smart的某些買家想法相同(賽車手除外)。但是這個車的關鍵在於控速,必須在市區有個時速限制,不然會比較危險。至於價錢,不認為很親民,一旦降下來,交規通過,市場很不錯


您好,根據相關法律和政策,該產品無法在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城市合法使用


搶佔老年代步車的市場


推薦閱讀:

在airbnb做房主是否真的能和住客進行社交?還是僅僅只是租房服務?
摩拜的共享汽車業務「摩卡」前景如何?
如何看待共享雨傘有傘獲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如何看待「共享雨傘」?
如何看待首家共享充電寶「樂電」倒閉?共享充電寶行業是否迎來了洗牌期?

TAG:創新 | 汽車 | 公共交通 | 電動車 | 分享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