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傳播學有什麼經典理論?
最好能結合現實實例說說。
1、庫利「鏡中我」理論
是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xx·xx(具體記不清了)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和其他人的互動形成的。也就是說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之類的,是反映自身鏡子,然後自己再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舉得經典例子就是兩個人(小明和小紅,原諒我的惡趣味)鑽煙囪。小明鑽完以後臉是乾淨的,小紅鑽出來臉是髒兮兮的,在沒有鏡子和雙方不溝通的情況下,小明會去洗臉,而小紅不會。 2、六度分離(網路的發展增強了這一理論)忘記是誰提出的了。大意就是你和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之間的間隔人最多是六個。也就是說只要通過5個中間人你就可以認識一個陌生人。(包括奧巴馬、柯林頓、本拉登,如果他不死的話)
3、符號互動論 嚴格意義上,鏡中我的理論是符號互動論的衍生和發展。該理論大意為事物本身不具有客觀意義,而人在實踐過程中對事物賦予了意義,並且這種意義是會隨社會發展而改變而不是不變的。(私以為,這個理論對於哲學意義和民俗學意義比較重要。)4、社會模仿論 這個理論比較容易理解,即個體對社會上其他人行為進行有意或無意的模仿。這個理論的組成有三個部分,即模仿者——(模仿內容)——被模仿者。這種模仿分有意模仿和無意模仿,有意模仿也有初級和高級之分。比如小時候,被父母潛移默化影響了很多,很多觀念或者動作沒有刻意去學習卻都和父母相似,就是無意模仿。長大一點,進入學校,遇見一個吊炸天的老師或者同學,他經常干一些不明覺厲的事情,你也不懂,就跟著學著一起做,甚至他走路的姿勢、寫字的樣子,這是低級的有意模仿。慢慢地,你開始明白一些他的行為,你開始分析這些行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是高級的有意模仿。5、人際關係三維理論
這是一個叫WSbalabala的人提出的(原諒我懶得百度),書上講」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其實說白了就是尋求參與、控制和愛(不僅僅指男女的愛)的需求。其中參與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參與需求是推動了我們去建立某種關係的核心,控制則是在這段關係中的地位高低,愛是關係的遠近。不同人對這三種需求的需求度是不同的,所以造就了不同的性格。 【可以忽略不看的段落:簡單理解就是性格外向的人參與需求強烈,性格內向反之;控制狂就是支配需求強烈,服從狂反之;大多數從小被溺愛的人對愛的需求強烈,長大後過分尋求愛和關心,而小時候沒有獲得足夠關愛的孩子對愛的需求較低,他們一般表面上對他人友好,但在內心深處,卻與他人保持距離(我們老師當時講的時候運用了好多心理學理論,我忘記了,感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在人際傳播中,這個理論對群體的影響很大。6、奧斯古德調和理論(請忽略我難以入目的字,實在是太丑了!!)
其次是三者的關係,以及你對來源和客體態度的改變。解釋一下這個圖,比如你一開始很喜歡感動中國,感動中國對「最美女教師」持正向態度,而你對該事件的態度是負向的,那麼此時你對感動中國的的態度就會有兩個「—」,而對「最美女教師」的態度就會有兩個「+」。這裡的加減號不代表你的喜惡,而是指在原本態度上你的態度的提升和降低。7、認知失調和一致論 這個理論費斯廷格提出的,原則上這和海德平衡理論是相同的,但海德十分重視人際關係對態度的影響力,強調得是一個人對某一認知對象的態度,常常受他人對該對象態度的影響。而費斯延格則認為這些態度之間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獨立的,即人對周圍各種人和事物由於不同評價而有相同或相異的態度。PS:其實6.7兩個理論在遇事時有時候我也分不太清,似是而非的。想更了解的還是多看看書。自己的東西總比別人告訴自己的踏實。8、意見領袖論 意見領袖就是人際傳播網路中經常給其他人提供信息,並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起著中介或過濾的作用,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一般意見領袖分綜合型和單一型。這個概念比較容易理解,例如你有個朋友在時尚界工作,個人品位很高,她的很多朋友都像她諮詢穿著打扮之類時尚問題,這就是單一型的意見領袖,即只在某個特定領域很精通那麼他們在這個領域便可扮演意見領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領域,他們就有可能是一般的被影響者。而綜合型則多出現在傳統社會或農村社會中,這種意見領袖一般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較強綜合能力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或被認同感,例如我就很崇拜我大學的一個老師,我不僅會請教他專業上的事,也會諮詢生活、工作上的其他事情。
————————莫名其妙的分割線—————
其實人際傳播里還有很多其他理論,比如人際相依理論、約哈瑞窗口、關於判斷的理論、貝羅傳播模式等等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理論,但本人比較懶,這個答案都是拖了再拖才寫完的。等哪天閑了沒事,可以偶爾更一更~
PS:感謝評論里@Sunny和@戚曌晶的補充~原文首發於公眾號「正經研究」,可能是做傳播學研究最正經的公眾號!
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是傳播學領域的兩大分支分科。但與前者相比,人際傳播的被重視程度顯然要低很多,尤其是體現在傳播學本科教育階段。相對來說,大眾傳播是顯學,議程設置、培養理論、「沉默的螺旋」等膾炙人口,而人際傳播理論,譬如建構主義理論、社會滲透理論則很少有人了解。
我畢業論文選了人際傳播方向。開題期間,我發現對人際傳播理論進行整體性梳理的文獻很少,所以產生了整理的念頭。我以學者劉蒙之的分類標準和論文為基礎,按照情境、能力等八大視角,共梳理了20個重要的人際傳播理論,適用於所有社會學科尤其是傳播學做分析使用,因為部分理論不僅涉及傳播學,還涉及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
- 情境視角
1.傳播適應理論
傳播適應理論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霍華德·吉利斯教授提出,研究的是交往中人們彼此影響的方式。傳播適應理論認為,在一個給定的情境下,在每一種不同的關係中我們都必須調整自己的語言。傳播適應理論中有幾個重要的概念:(1)集中(Convergence)的意思是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個體改變他們的言語模式。(2)分歧 (Divergence)的情況是強調和自己原來的傳播行為不同的交流方式。(3)保持(Maintenance)就是保持本色, 我行我素,不做太大的改變。
傳播適應理論承認人們語言的毎一個方面不是都會在不同情境下改變的,在各種談話中都有一些經常不會改變的方面。保持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個體不改變自己的傳播行為的現象。2.社會比較理論
社會比較論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4年的一篇名為《社會比較過程理論》的學術論文中所提出的。在這篇論文中,費斯汀格指出團體中的個體具有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以確定自我價值的心理傾向。受到社會情境之影響,個體時而與條件勝於自己者相比較,時而與條件劣於自己者相比較,兩者皆旨在追尋自我價值。費斯汀格(1954)認為,個體內心有一種依靠外部的形象來評價他們自己的意見和能力的驅動力。這些外部形象可能是一個物理世界的參考框架或者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人們認為其他人描述的形象是真實的,因此人們就在他們自己、他人和理想的形象之間進行比較。- 能力視角
3.傳播能力理論
傳播能力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斯皮伯格和庫帕克。他們於1984年出版了名為《人際傳播能力》的學術專著,成為該理論的發端之作。傳播能力理論認為, 溝通能力是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人們選擇適當和有效的傳播行為的能力。人經常被用來說明這種能力的是構成模型,這個模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1)知識、(2)技能和(3)動機。知識就是明白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傳播行為才是正確的。技能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採用正確的溝通行為的能力。動機是用一種自信的姿態去與別人進行溝通的期望程度。傳播能力理論認為,一個好的溝通需要具備三種能力:認識到什麼樣的傳播行為是恰如其分的,擁有實現恰當的傳播行為的能力,懷有用有效和恰當的方式進行溝通的願望。4.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由傑西德里亞在1982年發表的《傳播研究的建構主義路徑》一文提出。建構主義理論認為:那些對於認知他人有綜合能力的人,他們擁有實現積極的傳播效果的複雜能力。他們能採用一種修辭性的信息設計邏輯,生產個人中心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同時追求多重的傳播效果。作為一個理論,建構主義的人際傳播理論涉及到一個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在一個既定的情況下促進了實際的交流過程。那些善於在特定情境中操控信息的人比那些不善於這樣做的人在人際傳播上將會更加成功。另外,從認識論上來講,建構主義的人際傳播理論認為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真實性,真實性決定於傳播者和接受者在創造和理解複雜信息上的能力。- 關係視角
5.人際傳播語用理論
人際傳播語用理論由瓦茲拉維克和比文提出。他們在1967年發表了人際傳播學的重要文獻《人類傳播的語用學》。傳播語用理論依賴特定的情境,認為錯誤傳播的產生是因為人們沒「使用相通的語言」。之所以出現這種語言的差異是因為人們對他們所說的事情有不同的觀點。當人們交流的內容和關係不匹配的時候,錯誤傳播就可能發生。6.期望違背理論
違背期望理論關注的是人們對個體行為的預期及這些預期被違背時人們的反應。每種文化都有一定的行為規範,讓人們可以藉以預期他人的行為。預期建立在社會準則、規範以及個人行為模式的基礎上。偏離預期的行為會激怒他人或使他人警覺。至於何為偏離預期的行為則要看傳播者的衡量標準。傳播者的衡量標準是指個人的個性特徵。7.人際欺騙理論
人際欺騙理論的主要理論家是布勒和伯貢,他們於1996年提出了人際欺騙理論。人際欺騙理論的基本內容是,傳播的發送者一方試圖操控虛假的信息,這些虛假的信息促使他們憂懼自己錯誤的信息會被對方發現。同時,傳播的接收者總是試圖掲露或者察覺那條信息的有效性,會引起對信息發送者是否正在欺騙自己的猜疑。人際欺騙理論有三個假設:(1)欺騙和其它的傳播形式似乎沒有什麼不同,這是因為人類是以目的為導向的。人際傳播都是為了達到一些重要目的,如保持人際關係和諧,使交談更加順利,勸說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議的等等。(2)人際傳播的基礎是信息管理。人們可以選擇去通過操控訊息的準確度、完全度、正確性、相關性來進行欺騙。(3)在欺騙傳播中,信息的接收者是影響欺騙事件進程和最後結果的積极參与者。8.六度分離理論
六度分離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根據這個理論,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只隔著五個人,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家,屬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這個理論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發展。- 過程視角
9.社會滲透理論
社交滲透理論認為,隨著人際間關係的發展,人們之間的傳播交流會從一個相對挾窄、非親密的層面向更深、更個人的層面發展。社交滲透理論的代表學者是奧爾特曼和泰勒。奧爾特曼和泰勒在1973年出版了《社會滲透:人際關係的發展》的專著。他們用洋蔥來形 容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的發展過程。所有關於個體的信息都存在於「洋蔥」里的某個地方。這個洋蔥分為四層:表面、次表面,中間和核心層。隨著信息的逐漸坦露,這個洋蔥的外層被剝開,表示關係的發展。表面的信息包括那些僅僅通過看到就可以了解的事情(比如性別、種族和大致年齡),次表面這個層面包括個體與別人分享的任何社會詳細信息,中間層包含個體偶爾與別人分享,不是嚴格隱藏的信息 。 最後,剝掉中間層上面的表皮就是核心層,這裡的信息都是私密的,並且被小心地坦露。10.關係發展理論
關係發展理論的主要代表學者是馬克·科納普 (Knapp, M. L.),論述關係發展理論最早的文章是他在1984年發表的《認際傳播和人類關係》一文。關係發展理論根據人們關係親密層次的變化來識別和理解人們的人際傳播和關係發展。科納普在社會滲透理論的階段基礎上發展自己的關係發展和惡化的階段。科納普選擇的比喻是上樓梯,每一個不同的關係階段用不同的 梯級來表示。關係發展用左手邊的向上的樓梯來代表, 關係淡化用右手邊的向下的樓梯來代表。在兩種階段之間的一個靜止的階段,如果關係狀態被雙方接受關 系就可以維持。11.不確定性減少理論
不確定性減少理論在 1975 年被伯格 (Charles R. Berger)和加爾布雷思(Richard J. Calabrese)首次提出。伯格和加爾布雷思把人們的交往分成了三個階段:建立階段(entry stage)、人際交往階段(the personal stage)和退出階段(exit stage)。這個理論能夠預測和解釋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發展。
- 規則視角
12.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
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代表性的理論家是皮爾斯(Pearce)和克羅倫(Cronen)。皮爾斯和克羅倫1980年的論文《傳播、行為與意義:社會現實的建構》是這一理論的發端之作。皮爾斯和克羅倫認為意義建構的過程取決於特定和具體的情境和背景。意義被創造出來進而被理解的過程可能是在不斷的改變過程之中。這就是對真實的多重性的界定和理解。在討論建構背景的時候,各個層次上人們的經驗、信仰和價值觀在每個情境下都發揮著作用。插話、關係和文化等因素也發揮著作用。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認為,傳播是一種協調和一種對個人行為在規則和規則下的行動意義的協調。按照意義的共同管理理論, 有效傳播應該包括兩個部分的作用:一是共享的規則體系,二是行為意義的協調管理。以規則為基礎,人們更重視的是規則的一致性以減少傳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爭取最大獲益和最小損失。- 功能視角
13.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可以追溯社會學家霍曼斯(G.C.Homans),它有著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的根源。社會學家霍曼斯(1958)採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他認為人和動物都有尋求獎賞、快樂並盡少付出代價的傾向,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人的社會行為實際上 就是一種商品交換。人們所付出的行為肯定是為了獲得某種收穫,或者逃避某種懲罰,希望能夠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收益。14.基本人際關係導向理論(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
基本人際關係導向理論認為人們之所以進行社會交往和傳播是為了滿足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這個理論首次被提出是在1958年,代表性的理論家是舒茨(W.C. Schutz),他在195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人際行為的一個三維理論》的文章中提出了基本人際關係導向理論。舒茨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這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採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 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 文化視角
15.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Role Theory)認為,我們大多數的日常活動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社會角色或者他人的期望。「角色」一詞本是戲劇舞台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它的原意是指演員根據劇本扮演某一特定人物。20世紀初,美國著名社會學家G.米德把「角色」一詞引入社會心理學領域,以此來說明人的社會化行為。美國學者狄鮑特(W.Thibaut)和凱利(H.H. Kelley)認為,角色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會中存在的對個體行為的期望系統,該個體在與其他 個體的互動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佔有一定地位的個體對自身的期望系統;最後,角色是佔有一定地位的個體外顯的可觀察的行為。角色理論還認為: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角色是人們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和行為模式,角色是人們對於處在特定地位上的人們行為的期待,角色是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的基礎。社會角色是一個人在特定的情境下的普遍的權利和義務(比如父親、士兵、教師)。16.禮貌理論
禮貌理論(Politeness Theory)首先是布朗(Brown) 與萊文森(Levinson)提出的。禮貌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面子威脅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該理論認為:人都有想保持被他人理解、稱讚的積極面和不想被他人打擾的消極面的兩面性的需求,威脅到這個兩面性的行為叫做面子威脅行為。面子威脅行為是說話人與聽話人的權力關係(Power)、說話人與聽話人的社會距離 (Distance)以及所涉及行為的強迫程度(Ranking of im?position) 二者的總和。一般認為, 強迫程度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根據心理的負擔程度受到歸屬文化的影響這一事實,可以將禮貌作為其歸屬的社會文化的一個指標。- 心理視角
17.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18.想像的互動理論
想像的互動理論 (Imagined Interaction)是建立在符號互動主義基礎上的一種社會認知和人際交往理論。通過想像的互動行為,人們想像自己為了各種目的同重要的他人進行談話。想像的互動理論為我們研究人內傳播和人際傳播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工具。想像的互動是一種白曰夢,它有很多功能:包括預演、自我理解、關係保持、衝突管理、宣洩和補償。19.社會判斷理論
社會判斷理論是由穆扎法·謝里夫和卡爾·霍夫蘭於1961年提出的一個人際傳播理論。社會判斷理論起源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傳統,它關注的是個體對訊息進行判斷的內在過程。改變態度是說服傳播的基本目標。社會判斷理論試圖去解釋說服性訊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有可能成功,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會發生態度改變,並且試圖預測態度改變的方向和內容。總而言之,社會判斷理論的研究者努力發展出一個這樣的理論:一個人改變自己立場的可能性,態度可能改變的方向,個體對他人立場的容忍度,對自己立場或是觀點堅持的程度等等。20.鏡中我理論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在其 1902年出版的著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中提出「鏡中我」 理論。他認為,人的自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 「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鏡中我」理論跨自我傳播與人際傳播兩個領域。人際傳播是形成鏡中我 的主要機制,自我必須從與他人的交流中產生。-End-這學期正在學人際傳播,先馬克下
姐姐,那個奧斯古德的調和理論還是沒看懂,為什麼會出現?_或者+
推薦閱讀:
※我給對方發了一個紅包,對方總是會一個更大的紅包給我,想問一下大家,對方的具體想法是什麼樣的?
※如何和裝逼室友相處?
※剛才看見一個同事沒洗手就從廁所里出來了。我該怎麼辦,還要繼續和他做朋友嗎?
※撞到同學之後同學手機摔地上 屏幕碎了 我該如何處理?
※想知道這個朋友是什麼心理?我難道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