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還有可能被增補為院士嗎?

剛剛的消息,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問題是,屠呦呦老師,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1980年聘為碩士生導師,2001年聘為博士生導師。現在獲獎之後,有可能在這個年齡被增補嗎?


美國好多諾獎也沒有當院士,是不是美國科學院也不要辦了?

倒是只因為諾獎而評院士令人恥笑。

不過以中國科學院的尿性,可能還是會給的。


年齡太大,不可能。而且沒必要!


摘自《【松鼠會舊文】發現屠呦呦 》

作者:小薊

然而,很不幸,後來的一切並不像那份文件所希望的:「排名爭議達成一致。」後來的幾十年中,被認為不夠「淡泊名利」的屠呦呦成了整個團隊中讓人頭疼的因素,她個性中執拗的方面也慢慢顯現了出來。

中信的青蒿素項目經理劉天偉在博客中提到,2004年,泰國瑪希敦獎將5萬美金和一枚獎章頒發給了青蒿素研發團體,大多數青蒿素研究參與者贊成將這筆獎金捐給盛產青蒿的四川酉陽地區的中學。這時,屠呦呦提出,必須先明確她個人應該享有50%以上獎金的份額,然後,由她以個人名義捐給酉陽……523項目中蒿甲醚的發明者李英確認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這筆錢因屠呦呦的反對,至今未落實是真的。但她提出的方案,我沒有直接看到,而是間接聽到的。」

2009年,屠呦呦出版了專著《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但因為引文署名的細節,馬上有人撰文批評她: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組和自己研究小組其他成員的作用——這正是反對方的主要理由——他們認為,屠呦呦誇大了自己的研究組在523中的作用,誇大了自己在研究小組中的作用。

———————

很大程度上,恐怕除了體質問題,還有更多的屠呦呦的個人性格問題。


她已不需要院士這個頭銜為自己增加榮譽

相反,中科院因為沒有她,充滿了恥辱


中國院士評選,一看本事,二看人脈,本事有,人脈不行也是枉然

但如果因為諾獎而評上了院士那真是太有趣了…


不說什麼了,放鏈接,需要的同學可以看看,個人認為,諾貝爾獎藥丸

說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實爭議挺多呢,我講講我了解的,大家補充

【社會人文】饒毅: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修改版)

科學網—青蒿素:源自中草藥園的發現


葛洪如果活著,是不是獎就應該頒給他了?

給人追評個科學院院士唄?


題主這個問題其心可誅


不用再選了!現在就別進了,在外邊待著就行。錦上添花,並不值得,臊臊那些院士也是好的。


只是運氣好而已,又不是學術高精尖。

當年青蒿素剛出來的不得諾獎,現在才給。誒了之後還這麼多問題。充分說明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我個人認為當不上院士


諾獎甩院士頭銜幾百條街了。這頭銜要不要都沒啥意義了。


應該會的。


沒去中科院或許是件幸事


你不是博士和沒有海外留學經歷,她再拿10個諾貝爾也當不了,因為制度在哪兒。誰破壞了制度規定誰就會犯錯誤。黨就要嚴肅弄死破格的人,


國內院士體制過於重私德而非貢獻,所以目測還是評不上。除非開綠色通道。

貌似美國很多獲炸藥獎的也不是院士吧,還有去開公司不做科研的,哪兒就臊到了


大貪官張曙光據說差點評上院士,諾獎都拿了還去這地方幹嘛?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學術論文,明明作者只有一個人,但是喜歡用「我們研究了***」?
中國學生在美國的科研能力和表現如何?
有哪些將化學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等計算機科學結合的研究方向?
如何看待《中國青年報》文章「我國基礎科學研究論文數量翻番」所描述的形勢?
為什麼計算化學領域研究者大多傾向於跟實驗組合作,對偏理論或者偏方法方面的工作不太受重視?

TAG:新聞 | 科研 | 醫學 | 院士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