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傳譯這個專業近十年會不會消失?

我現在大四,讀研準備去newcasstle或香港理工讀interpretating,但是最近對口譯這個專業的前景越來越困惑了,就拿兩件小時說起吧,微軟的cortana對聲音翻譯已經完全夠日常使用了,微軟的skype translater甚至已經可以實時翻譯了,那麼口譯或同傳是否已經真的會在幾年內消失,同傳目前的用處除了在會議口譯上還在什麼其他領域有所發揮呢?希望能解答困惑。


謝邀

你舉出的例子都不屬於口譯、同傳的應用場景。

市面上應用的機翻還嫩得很,取代人工還遙不可及。

當然,一個人要是不好好乾,確實可能還不如一台機器或者一個程序。


謝邀!

我認為近十年內,軟體或者雲翻譯肯定不能達到人類口譯的實際水平,尤其是一些不同語系的語言。看看現在的網頁翻譯就知道了。


斜腰。

分點回答: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口譯這個行業在未來不會消失,但是十年內翻譯行業的縮水應當說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這點請見以下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111794/answer/63047107 (手機端@功能實在太難用…拔叔請見諒)

至於口譯行業以後有什麼用處以及能從事什麼行業,我從自己的經驗角度答一下,歡迎討論:

口譯行業現在並不如宣傳的那麼風光,早已經由金領行業變成了一個競爭激烈的買方市場。成功的口譯員並非沒有,然而他們的天賦,努力和決心實在不是一般人可比。目前我只了解到有一位學長在上海從事專業的口譯工作(請百度徐旭),其餘同學均在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

所以,口譯科班畢業的同學們只能說是打下了一個方法論和語言上的良好基礎,距離成為一名合格的口譯員還有很遠的距離。這對於立志從事口譯行業的同學而言並非好消息,但對於進入其他行業卻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口譯的學習並不完全是對語言的掌握,更多的在於快速學習和應用的能力。譯員對信息的理解對於譯文最終的產出起著關鍵的作用。這樣的能力加上口譯本身對於語言的高標準,是可以在大多數行業里產生很大競爭力的。

希望題主在入學後主動發掘自己的興趣,積極了解業內相關的辭彙和知識,把語言優勢和專業內容結合起來,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你說是吧@霜聲

祝題主讀書順利,歡迎私信提問。


謝邀。

不會。

另外,即便非常遙遠的未來真有一天機器/軟體翻譯能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口譯,也依然會有需要精準高質量同傳的情況,故不用太擔心這個"被取代"的問題。

另,同傳特殊的只是一種工作形式,重點仍然是純熟的語言和翻譯口譯知識/能力。

單就同傳而言,想不出除了會議還有什麼應用領域,畢竟設備和人員的特殊性導致成本還是較高的,有些場合使用耳語或者陪同就可以滿足需求,如此就不傾向同傳了。


聽說筆譯是口譯的基礎。機器尚未能把筆譯做好,又如何能把口譯做好?要是碰上個有口音的,人都不一定能聽懂,機器就能辨別啦?還有斷句、語氣、潛台詞,機器都能聽懂么?

很好奇機器會如何翻譯這些句子: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剩女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誰都看不上,二是誰都看不上。

單身人的來由:原來是喜歡一個人,現在是喜歡一個人。

諸如此類~


不會,翻譯不僅是翻譯,還要起解釋和補充說明的作用。如「團結在以X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翻譯時要補充翻譯為「緊密團結在以X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


會啊 雖然樓上都說現在很難 但是以後肯定會很好啊 微信裡面的語音識別技術不就很准嗎 加上翻譯功能未來指日可待啊 現在發展太快考慮問題不能刻舟求劍啊


優秀人才還是有不可代替的價值。


推薦閱讀:

中文是否應該停止用漢字音譯外來人名、地名,改為直接使用原文呢?
不同語言相互翻譯會有什麼結果?
想成為一名英譯中翻譯,如何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Mum, I"ve made it!」在普通話或北京話里最合適的對應句子是什麼?

TAG:英語翻譯 | 英語 | 翻譯 | 同聲傳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