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今中國一些庸俗電影往往而取得較高票房而一些良心作品卻屢屢敗北怎麼看?這會不會影響中國電影的未來?
你喜歡的不代表就一定是良心作品。
你討厭的不代表就一定是庸俗作品。藝術這東西沒有所謂的好藝術和壞藝術,只有「我不喜歡的」的和「我喜歡的「。
只是有些時候,恰好你站在了小眾的這邊而已。說實話,我特別煩那些喜歡王家衛,就因此而討伐鄙視王晶的觀眾。
你傾向於一種藝術審美,不代表你就有資格去討伐另外一種藝術審美。
誰也不比誰高多少。別把自己不當人,也別把自己太當人。既然開放了電影市場就要按市場規則來,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一套已經過時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和粉絲團才是票房的保證。
先說結論,理論上是不存在良心之作屢屢敗北,而糟心之作屢屢獲勝的。
愚蠢的人把聰明的人打敗,還佔領天下,這太平盛世的,怎麼可能?!首先,電影本身就是大眾消費品,它誕生的目的就是拿來「賣」的,既然拿來賣,那麼有多少人願意看它,就是評價它牛不牛逼的唯一標準。
但是要注意把這個看的格局放大,不僅僅是上映時有多少人看,還有下映後有多少人願意在網上或者買DVD重溫。比如當初《富春山居圖》看的人也不少,但是很多人是被騙進電影院,之後迅速被唾棄;而《大話西遊》初上時票房雖不高,但是價值後來被發現,於是不知道在硬碟里被重溫了多少遍。
所以這個事情,從理論和實際上,都不會影響。
從實際上來看,大聖如今的票房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個反例是,前幾天《汽車人總動員》被動漫圈的從業人人人唾棄,群起而攻。國產電影最近的表現大家都看到了,從《捉妖記》、《大聖》到《煎餅俠》,雖然還有缺陷,但瑕不掩瑜。這幾年的市場混戰,摸爬滾打,讓國產電影一點點站起來了。從理論上說,你要相信市場發展對人才和資金的引流,優秀的人才和資金進到裡面,這個市場不愁好不起來。目前國產電影分幾個梯隊:
不賺錢的爛片(汽車人總動員)不賺錢的好片(白日焰火)/ 賺錢的爛片(富川山居圖)賺錢的好片(讓子彈飛)因為賺錢的好片比賺錢的爛片賺的錢要多,還不挨罵,還能得獎,還能有利於第二部繼續圈錢,還能給自己長臉,所以你要相信,從主觀意向上,大家都是想拍賺錢的好片的,只是能力不夠,才排成爛片,而這,會隨著市場成熟逐步被改變的。
另外,題主口中的良心之作的敗北分兩種,一種是偽良心之作,實則是拍的一般的文藝片,矯揉造作。另一種是很棒的藝術電影,這種片子的使命就不是賺錢。
——「藝術電影是電影的拓荒者:僭越規範,冒犯常識,拋棄一切商業電影既有範式,通過不斷的實驗性嘗試,拓展電影世界的疆土。如果把世界電影市場看成一個大公司,商業電影是其成熟的產品,而藝術電影的創作者們是其研發部門。一旦藝術電影的實踐成功,商業電影便可納為己用,所以電影才能不斷發展進步。」
像《小時代》、《梔子花開》這種,他們做的也挺用心的,至少小時代的畫面美,服裝跟走T台一樣,很有可看性,他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何況捆綁了明星人氣+明星宣傳資源(芒果台蒜瓣台),也是挺拼的,有點像電影里的富二代,起點高,沒辦法,但是不影響屌絲逆襲。
所以沒什麼好擔心的,觀眾沒那麼好騙。三四線城市觀影人群的品位終會慢慢提升,即使在還沒有完全提升夠的當口,還是有牛逼的片子讓CBD和駐馬店的觀眾都看的涕淚橫流。良心作品是未戰先敗,甚至有的都沒有被提供戰場。這說明中國的電影市場不是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從製品人投資的心態,導演選擇劇本的方向以及選角明星化的趨勢,以及院線的排片喜好,觀眾的選擇影片的盲目以及欣賞水平的低下,構成了不成熟的中國電影市場鏈條。這些鏈條的一個節點的改善並不能完全改變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但是只要有一個敢於改變,中國電影市場肯定會變的越來越好。 作為觀眾而言,不買票去看那些致力於圈錢的爛片,不但是對電影的最基本尊重,也是對爛片表達我們最基本的態度,長此以往,必然會發生質的改變。 到那時候,人們不因為一部電影是誰主演與導演的而走進電影院,而是因為電影本身走進電影院。那麼,院線自然會考慮多排好片,好片的票房自然會有提升,當製片人意識到真正有誠意的電影才能帶來收益的時候,自然會更多地關注有誠意做電影的電影人。 你看,每個節點環環相扣。我們要相信一點,只要更多的人做一個好的觀眾,十年後,二十年後,中國的電影市場會是一個更成熟的電影市場,中國電影也會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抵制爛片,從我做起。
電影也是一類產品,不同類型的電影有不同的目標受眾,你覺得侯孝賢拍聶隱娘會指望喜歡看小時代的人去看並叫好么。評價一部商業電影,指標自然是票房,特效這一類,但是如果對於文藝片,我以為不應當以票房論成敗。把電影市場進行細分,不同類型的電影應當培養相應的觀眾群體,在它的目標用戶中的評價才更能代表一部電影的質量。據說電影界現在把郭敬明稱為產品經理,他很成功的區分了他電影的受眾,甚至培養了用戶的忠誠度,不得不佩服,我覺得這點應該是很多好電影好導演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在票房面前,電影就是產品,「大家說好就是值」。在大部分觀眾心裡,去電影院看電影不是在欣賞藝術,是在消費,圖個爽。煙酒傷身,良藥苦口,但大家就喜歡吃煙酒。因為爽!
加入知乎之後就一直是臉粉 @護耳大臉 ,但是身為一個曾經學藝術的,不得不反駁一下臉叔的觀點 首先關於藝術分不分好壞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標準,就好像職業分不分貴賤一樣,從廣義上講可以說不分,但現實意義上又不得不分 接著是論據,藝術都有載體和表現形式,即藝術手法,而手法是一種技術,任何藝術形式沒有兩三年的積澱都不太能算入門,比如最好的照片一定是要拿單反拍,為了拍一張好照片攝影師得掌握各種各樣的參數,經過多次嘗試,才能拍出理想的效果,如果一個攝影者不願意花時間去學習各種參數,練習拍攝技術,那最多只能成為好的業餘愛好者,即使是好的業餘攝影愛好者也有進步的過程,不可能第一次拍照就是業餘高手。唱歌要練習,畫畫要練習,這是技術層面的好壞 從單純的藝術性來說,廣場舞算不算是搞藝術創作?廣場舞和廣播體操的區別在哪?廣場舞和其他藝術比有沒有高下之分? 廣場舞應該也算一種藝術,因為他愉悅了大媽的心情,和廣播體操的區別在於廣播體操不能愉悅學生的心情,至於和其他藝術相比較就我個人看來是比較低端的藝術,因為門檻低,也不能帶來美的感受,如果在這裡說藝術是不分好壞的是不是有些牽強?如果有人說廣場舞是藝術,王晶也是藝術,所以王晶電影的水平等於廣場舞是不是會讓王晶愛好者不太高興? 奧斯卡或諾貝爾文學獎是最知名的兩大藝術獎項,入圍作品無一例外為大師級,但依然要分出個優劣,結果時常會有爭議,但依然不影響兩大獎項的權威性,可見在藝術的頂端也對藝術可比性有一定的認可,如果說承認藝術沒有好壞之分,那麼多藝術大師恐怕是最殘酷的。 我也很討厭用自己某些貌似高端的點去鄙視別人,類比富人鄙視窮人,城裡人鄙視下人,我們得承認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作為一個文明人應包容差異,而不是相互鄙視,同時絕大多數用王家衛鄙視王晶的也不是真的欣賞,只是藉此裝B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 因為電影是商業性很強的藝術形式,所以出現很多純為賺錢而製作的電影,對藝術啥的沒有追,這在商業時代無可厚非,同時我們的電影市場發展的很快,很年輕,買票的作為一個觀眾也很年輕,欣賞能力有限。當然欣賞水品會逐漸提高的
這是一個被廣電高度扭曲的市場,要是沒有廣電作惡,真正放開中國電影的創作,真正放開外國電影的引進,那時才觀眾才能真正見識中國電影的水準,觀眾不是傻子,能對電影做出可靠評價,能支持高水平的國片。
現在電影市場圈錢片盛行,正是扭曲市場的體現。現在票房大賣溢美甚多其實水平一般的國片,其實是觀眾高度饑渴的體現。我想,現在觀眾能做的,就是不信電影營銷,不支持爛片,不過譽及格的國片,多傳播多支持真正堅守藝術創作的中國影人及其作品,不斷施壓廣電,消除市場扭曲,那時才是中國電影的春天庸俗之作樓主這個詞用的好!其實你看國內票房榜和imdb榜單對比一下,就應該能發現票房高的大都不是些好片子。什麼變形金剛4,什麼大鬧天宮,哪怕是煎餅俠和捉妖記…但是賣的就是好,因為這些作品充分的迎合了當前的市場,吸引了主流消費者,也做出過宣發上的努力。總之,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你現在是沒有意識到你這樣的觀眾,並不算票房的主流。我原來也有這樣的疑問,說句不要臉的話,我覺得我的看片量和欣賞能力都算不錯,對電影的認識比一般人強。大言不慚的覺得俺不是一般人。每部電影在拍攝時都會考慮市場因素,去儘可能的滿足所有觀眾的要求,投其所好。
就好比今年懷舊流行古惑仔,但是對於我來說我也看過,但古惑仔系列傳達的價值觀並未怎麼影響到我。所以也就不會被那種懷舊影響到。但是有很多人會。另外還有人會喜歡《小時代》,認為那就是姐妹情,我完全不能理解,即使她是我表妹。
但就是這些各種各樣的人構成了現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一部電影是否考慮到更多人的需求,都會直接反應出來,這就是市場公平之所在。要都是我這樣的人,中國的電影市場怎麼會有今天這種火爆的現象?相當多的國產電影直接就被pass了。還是有許多觀眾喜歡庸俗的電影,或者本來也就是打發下時間。但是誰都不傻,好東西賴東西誰也分的清。不要以為不用心的作品能矇混過去,不會的。之前泰囧為什麼形成現象,而港囧這次就評論不高,而開心麻花打造的夏洛特煩惱就逆襲了。雖然票房上可能超不過港囧。但是所有的反饋評分都反饋到操作。還有很多例子,證明用心做,人們都會有反應的,尤其是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每個人的聲音都會被發現。類似的例子很多。至於那些藝術片什麼的,你要拿藝術片取得票房成功,又不願當地身段,又沒絕對實力,就不用看。此外樓主如果真心關心中國電影,就從自己做起多支持良心之作。比如這次心迷宮,不管排片多少,地址遠近,去看看,支持一下。不用管的太寬劣幣驅逐良幣,很正常。不過不會對中國電影的未來產生太大影響,文化這種東西,看多了自然會進步。
推薦閱讀:
※電影《妖貓傳》值得期待嗎?
※如何盤點 2012 年中國電影產業?
※到底是觀眾決定電影質量,還是電影決定觀眾審美水平?
※為什麼中國電影行業不評選「金酸莓」獎?
※「藝術影院」在中國的現狀如何?「藝術院線」在中國是否有前景?
TAG:電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