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智能手機很多都使用了虛擬鍵的設計?

例如華為的手機,現在大都捨棄了下面的觸摸鍵,取而代之的是啥都沒有,反而是在屏幕的下方有一排虛擬觸摸鍵,佔了屏幕的尺寸?

再如魅族、蘋果的也只有一個按鍵。

這樣的設計是出於何種考慮?

PS:我是真的覺得有觸摸鍵的用起來方便些。


屏幕內虛擬鍵的優點:

1.可以自定義。

2.防止誤觸(相比電容鍵)。

3.手感連貫(相比物理鍵)。

4.增加屏佔比。

5.不易損壞。

在第一台虛擬鍵的機型(大概是Galaxy Nexus)剛發布的時候,我十分討厭這個設計,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要硬生生啃掉一塊屏幕,這是多大的浪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選購手機時堅決不會考慮虛擬鍵的機型。

直到LG G2的出現,這是一台水桶機、人妻機,各方面我都非常滿意——除了那個煩人的虛擬鍵。它讓我猶豫不決,但出於對其他方面的喜愛,我還是選擇了這款手機。

當我用起來之後,我發現,我卻堅決不會再回去選擇實體鍵的機型了

——————————————————————————————————

1.可以自定義。

實體鍵的位置排列不能更改(keylayout即使改了功能也無法改變圖案),而虛擬鍵想怎麼改就怎麼改,比如我喜歡讓返回鍵在左邊,就放左邊,喜歡在右邊的同學也可以放在右邊。

虛擬鍵的功能可以自定義,比如我由於以前遺留的習慣,經常用菜單鍵,於是就把菜單鍵調了出來,多任務鍵用的比較少,就設置成了長按喚出。

(6月25日更,現在用了5.1,多任務鍵反而更常用了,所以又換掉了菜單鍵。沒錯,虛擬鍵就是你怎麼喜歡怎麼來~)

另外我在右下角多加了一個下拉通知欄的快捷鍵,這樣來消息的時候我不用把手伸到屏幕頂部,單手持機的時候很方便。

(我把虛擬鍵的高度縮減了一些,因為這個高度夠用了,太大了反而麻煩)

(下面的是後來換的5.1系統,習慣了多任務鍵所以把菜單鍵又換掉了,下拉有了其他手勢所以也取消了)

2.防止誤觸。

尤其是橫屏玩遊戲的時候,電容鍵非常容易誤觸,而虛擬鍵可以根據你的需求,自動隱藏起來,結束遊戲後自動喚出,這樣非常方便,徹底解決了誤觸問題。

當然,虛擬鍵可以根據你的設置,在任何你不需要它的時候隱藏。

如果你在該應用內需要使用虛擬鍵怎麼辦?——從邊緣劃一下,虛擬鍵就調出來了,在你執行完操作之後自動隱藏。

這樣多費一步操作,豈不是很麻煩——不,雖然多一步操作,但是幾乎沒有任何麻煩,你看電影也好,玩遊戲也好,當你需要隱藏虛擬鍵的時候,一定是「沉浸其中」的應用場景

你連續看了一小時電影,也只是在退出的時候才(有可能)需要虛擬鍵,這區區一步操作,根本不足為慮,它讓我爽了一個小時才是最重要的。

3.手感連貫。

這一項不是跟電容鍵比的,而是跟實體物理鍵比的,物理鍵是需要用力按下去,而電容屏幕卻是輕觸操作的,在以前用實體鍵機型時,我十分痛恨在屏幕和按鍵之間來回操作時的手感差異,一會兒輕觸一會兒用力,這是我非常不爽的。

現在的主流廠商已經紛紛取消了物理鍵,可惜,保留物理鍵的卻是銷量最高的那兩家……所以我強調是我個人不爽,沒說「用戶不爽」,如果你是喜歡物理鍵的,我支持你,嗯。

4.增加屏佔比。

是的,沒有筆誤,是增加屏佔比,不是減小。

屏內虛擬鍵可以減少手機「額頭」和「下巴」的長度,在相同機身可以做到更大的屏幕,在相同屏幕可以做到更小的機身。來我們看兩個例子:

(1) LG G2 vs 三星Galaxy S5

很明顯,S5的機身是要大一些的,但屏幕尺寸卻是G2更大。換言之,G2用更小的機身承載了更大的屏幕。

(S5:屏5.1寸,機身142長x72.54寬;G2:屏5.2寸,機身138.5長x70.9寬)

(2) LG G3 vs iPhone 6 Plus

這回二者的屏幕一樣大了,都是5.5寸,但您看看6Plus的機身比G3大了多少……

(6P:158.1長x77.8寬,G3:146.31長x74.64寬)

當然,如果扣減掉虛擬鍵佔用,只看屏幕的「使用面積」,屏佔比是差不多的,如果用系統默認的鍵高,LG那兩款機器可能還要更小。

但是,我們什麼時候會最在意屏佔比?當然不是打電話、發簡訊、聊QQ的時候,而是在看視頻、看高清大圖、玩全屏遊戲的時候,這些應用場景是最能體現大屏幕帶來的視覺衝擊的——對,在這時候,虛擬鍵是隱藏的。

在我們最需要大屏幕帶來視覺效果的時候,虛擬鍵的隱藏反而可以釋放出更大的屏佔比。

(別告訴我你不知道如何隱藏!系統內設置完了一勞永逸,LG的UI:系統設置→顯示屏→系統按鍵,其他的機器我不知道請自己找)

註:華為的某些機型並不在此列,因為它雖然用了虛擬鍵,但下巴卻一點也不比那些實體鍵的機型小。

4.5補充:

得益於某些廠商的某些黑科技,如三星的AMOLED屏幕,它可以節省空間,使手機仍然擁有一個不算大的下巴,如Galaxy S6/S6 edge:

嗯,下巴確實短了,但這樣一來,另兩個問題卻愈加凸顯:

(1)你幾乎永遠沒辦法像拿起一本書一樣,捏著手機的底部。

不要說什麼「用戶的持機習慣不同」,請將你的S6遞給一個用慣了iPhone的用戶,看他是如何將大拇指捏在電容鍵上的——在沒有任何阻礙的情況下,捏起底部是用戶很自然的姿勢之一。先強行扭曲了用戶天然的習慣,然後再以用戶習慣為擋箭牌,這似乎不太好。

(2)在你單手持機時(以右手為例),你用拇指去操作靠左、靠上的屏幕內容,手掌的大魚際會很容易碰到右下角的電容鍵,對,就是誤觸。有電容鍵的機型,下巴做的越短,越容易產生這種誤觸。

5.不易損壞

除非你連屏幕一起壞掉,否則虛擬鍵永遠都不會損壞。而實體電容鍵由於是獨立的,有一定單獨損壞的幾率,至於實體物理鍵么……我都不稀得說嫩,看看有多少iPhone用戶擔心損壞HOME鍵而開啟了那個給殘疾人準備的小白點(Assistive Touch)就知道了。

虛擬鍵的缺點:

1.在不隱藏的時候會佔用一部分屏幕面積。

(其實這個無所謂,如上所說,在我最需要屏幕面積的時候,虛擬鍵是隱藏的)

2.某些國產app的界面設計,不遵守安卓的Material Design或HOLO規範,而是照搬iOS的界面風格,對,就是底部tab欄!對,支付寶、百度XX、微信,對,BAT,我就是說你們呢!

這樣造成系統底部的虛擬鍵與app底部的tab欄堆疊在一起,顯然十分擁擠,這個是我最不爽的地方!然而這並不能怪虛擬鍵本身,責任在那些不守規矩的app,而且,自啟、互相喚醒、耗電巨大的,大家常說的「流氓垃圾app」,也往往都是它們。

給個守規矩的app的截圖:(酷市場)

(WPS)

下面是不守規矩的:

(微信)

作為對比,看看守規矩的微信是什麼樣的:

(邊緣滑動進入的漢堡欄)

(統一回復:微信就是官方微信,用了一款叫wechatui的軟體改了界面,需要框架)

最後看看渣到家的支付寶……


S8版本更新後直接隱藏交互拉伸屏幕教做人

完美解決問題


虛擬按鍵是Google給出的標準,從 Nexus3 Android4.0就開始了。

虛擬按鍵更靈活,改動外觀和功能軟體就解決了。返回鍵是左是右、甚至增加一個按鍵都可以改。你看小米Note菜單鍵是多任務鍵,不難受嗎?如果是虛擬按鍵直接改圖標就行。

未來手機的屏佔比會無限接近100%,到時候想要屏幕外的按鍵都沒地方。

我對「虛擬按鍵佔用屏幕空間」的說法不能認同。屏幕並非越大越好,為何佔用是缺點?5.0寸電容鍵和5.2寸虛擬按鍵顯示面積相同,在全屏的時候可以隱藏虛擬鍵,反而是增大了顯示面積!

被國產用爛的梗「息屏美學」, 人家Google從Nexus3就開始了。

侵刪

以上。


-「為什麼指紋要放背面?還是正面好用」

-「為什麼耳機孔放在上面?還是放在下面好用」

-「為什麼取消耳機孔?還是有線耳機好用」

-「為什麼揚聲器要放在下面?還是放在前面好用」

-「為什麼向上劃解鎖?還是向右劃好用」

-「為什麼充電口要用MicroUSB?還是type-c和lightning好用」

-「為什麼要用普通屏幕?還是全面屏好看」

-「為什麼不支持雙卡雙待?還是雙卡的好用」

-「為什麼沒有雙攝?還是雙攝好用」

-「為什麼LOGO要放前面?還是前面沒有LOGO好看」

請你自己去找一款正面指紋,耳機孔在下面,揚聲器在前面,右劃解鎖,type-c或lightning介面,全面屏,支持雙卡,有雙攝,前面沒有LOGO的手機來買。世界不能圍著你轉,對吧。


硬體成本高。

所以,按鍵的存在無論是否科學,

廠商都要營造出「沒有實體鍵是潮流」的觀念。

so,

利益推動。


This is true Android


一些人覺得漂亮或符合android設計/節約成本/節約成本/節約成本


歡迎收看評論比贊對系列

魅族的mback,我認為是目前最好的交互。

對於遞手機的時候,捏著home兩邊很舒服。

虛擬鍵帶來的多下巴,我認為會很難看,參見魅族之前的smart bar。

實體鍵還是魅族的home集成度最高,黏性最大。


你手頭如果有原生的系統或CM的話,在海帶條位置上劃。

能看到谷歌搜索么?或者各家自帶服務么?

谷歌在推廣虛擬按鍵前,大多數廠商是四個實體按鍵。

多了一搜索。

明白了么?谷歌是不會放過這個做廣告賺錢的機會的。


This is true Android

in Google"s mind


虛擬按鍵確實是趨勢 但是經過多年培養出來的習慣很難被改掉。

華為 摩托 htc 一直堅持,但是被吐槽也不少。

實體按鍵只能是鎚子了。

觸控按鍵也就是樂視做的好一點了,能夠隱藏,其次小米加入了前置指紋和左右觸控也比較舒服,請問魅族那是個啥?是個啥!


第一屏佔比

第二自定義

把虛擬鍵隱藏,屏幕瞬間就大了

用的時候從邊緣一划,想在哪劃就在那劃,隨心所欲,多好?


以前16:9屏幕,我相信沒幾個人喜歡虛擬按鍵。

為什麼?

1,占屏幕顯示,屏幕顯示內容非常擁擠。

2,太丑,基本上就是一條黑的,加上三按鍵圖標,視覺割裂感嚴重

3,多下巴,那些說提高屏佔比的麻煩洗洗睡。

華為榮耀系列,哪個虛擬按鍵的下面不是帶個長下巴?帶個華為logo ,谷歌親兒子不何嘗是帶個大下巴?相反三星note 系列帶實體按鍵觸控鍵下巴反而很短?得了吧,提高屏佔比只在於廠商想不想做!

現在來了17:9,18:9,各種長屏幕。我也相信很多人也沒那麼討厭虛擬按鍵了。

為什麼

第一個,屏幕變長了,虛擬按鍵占的屏幕在視覺上減少了。主要內容顯示不比正常16:9屏幕內容少。

第二個,虛擬按鍵的美化,以前虛擬按鍵在應用界面就是一條黑的,太尼瑪丑了。現在稍微會和沉浸式狀態欄一樣變色了。視覺上和諧了很多。

第三個,提高屏佔比。看看人家三星S8,小米MIX,LG G6,華為好好學著點!光靠黑邊能提高屏佔比?


不用再做額外的3/4/5/6個鍵了,電源鍵和音量鍵被去掉也指日可待


首先用了魅族的Mback基本回不去 實體按鍵要比虛擬按鍵美觀的多 原本老式機型中手機下巴的觸摸鍵也漸漸被淘汰 再說說華為吧 個人看不中死板的外觀 系統UI顏值也是太一般 還有 實在難以入眼的屏幕


但是知乎這種,按鍵隱藏看完一個答案返回問題的時候不方便,不隱藏和觸摸有什麼區別?屏幕還小了


可以看到,全世界手機年銷量第一的是三星,依舊保留著獨立於屏幕之外的觸摸鍵,全世界銷量前兩位的是三星和蘋果,他們的共同點是依舊保留著實體home鍵。

現在的智能機的確屏佔比越來越重要了,但是,手機不應該就是一塊玻璃,一些實體鍵,獨立於屏幕外的觸摸鍵還是需要的(雖然不是誰都需要,而且有些人很討厭)。因為這些實體鍵觸摸鍵給了手機功能上的不確定性,獨特性,就像穆里尼奧說的,「我是最特別的那個」,現在好多手機,做的越來越像塊大玻璃,同質化太過嚴重,失去了特點,也就沒了賣點。

樓上有人提到LG G系列,那個是虛擬鍵的典範,但是請不要忘了它背面那兩個獨一無二的音量鍵,絕對的點睛之筆,差異化競爭。

而為嘛現在實體home鍵又大有復興之風,比如魅族4pro,其實那隻能怪蘋果,指紋解鎖和home鍵的結合,太賤了,絕了,所以學的廠商絡繹不絕,三星本來就有實體home鍵,捷足先登,「咱有實體home鍵,蘋果有了,咱也上唄」。但這樣可苦了一幫小兄弟,要不然就像LG那樣忍著痛繼續一個大面板,要不然就像華為那樣放在反面,要不然就像HTC(雙喇叭)魅族(小圓點)那個為了做指紋鍵改變傳統,反正不管怎麼看都比較蛋疼。

而為嘛很多手機廠商還是做著屏幕內的虛擬鍵呢,追根究底還是因為谷歌的推廣,大家知道,安卓是谷歌家的,谷歌最喜歡屏幕內虛擬鍵了,所以開發的新的原生安卓系統就是自帶底部三原鍵的,這就考驗到各大廠商的系統優化能力了,有些喜歡原生系統,所以就全盤保留唄,有些喜歡定製,要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就加個實體home鍵,再加個觸摸鍵唄,沒有誰先進誰落後的分別,只是說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按鍵分布。就我個人而言,目前只用過三星蘋果,也就是都有實體home鍵,有個觸摸鍵更方便,但也容易誤觸,有時候也用用同學的LG什麼的,剛開始也會有些不適應,但用用也不錯,沒有什麼不方便,但還是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有個獨立於屏幕外的實體home鍵或者觸摸鍵,畢竟也是從功能機時代過來的,也算是一點守舊,尋求那麼一點安全感吧(雖然可能根本就是心裡安慰)。而整體化,一塊大玻璃去掉觸摸鍵,home鍵,更激進,我想,以後肯定會有一天,全世界的手機都變成那樣,哎。。。


明年可能就是屏內虛擬按鍵爆發的元年。今年S8是虛擬按鍵,即將發布的iphone8也是虛擬按鍵,無論好壞,國產廠商們一定會跟上的。


因為Google爸爸覺得這個好


一直有個疑問:如果由於兼容問題,app假死怎麼辦?觸摸鍵我通常是長按返回強制關閉app,如果是虛擬鍵有什麼解決辦法?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的很多手機都沒有收音機功能(不需流量/wifi,直接收聽),是因為沒有天線嗎?
為什麼同一 APP ,在不同的 Android 手機上佔用內存相差很大?
如何評價樂視新機樂pro3?
有綜合實力超過了 iPhone 的 Android 手機嗎?
華為P10和小米6對比怎樣?

TAG:用戶體驗 | 手機 | Android手機 | Android | Windows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