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魏晉南北朝後,經濟重心逐漸遷移至南方,為什麼政治中心經常維持在北方?
首先,限定一下要討論的朝代。經濟中心轉移至南方,始於安史之亂,徹底完成於南宋。所以我們討論的是唐兩宋元明清的定都。
唐代:肇基於關隴,自然西北長安是根據地,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丟。安史之亂以後,縱使有河北三鎮割據,但尚有大運河提供江南財賦,可保障長按洛陽兩京。且一旦遷都南方,一來根據地沒了,二來整個北方都會失控,得不償失啊。因此大家看到中唐以後無論怎樣,唐朝一直是在努力的控制北方,而不是思慮南遷。
北宋:經濟中心南遷的勢頭在晚唐五代愈演愈烈,至北宋,西北關隴已被拋棄,都城東移至大運河邊的開封。這主要就是因為開封更接近南方財賦地的緣故。同時北方軍事壓力在東北(燕雲十六州),開封離得也不遠,可促使全國軍事中心轉移至東北方向,抵禦遼朝。
南宋:定都南方的杭州,不提。
金:起於東北,初定都上京,海陵王時遷都北京(中都)。這是為了統御漢地的方便。上京遠在黑龍江,管理全國事務十分不方便。但是新都不能離根據地太遠,因而燕山之下交通便利的北京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南下華北十分方便,又有大路直通東北和塞外,可進可退。
元:起於蒙古高原,定都不宜離其根據地太遠,同時又管轄漢地,不得不定都漢地。相比之下,北京就是比較好的選擇。當然,相對於金,元統治了全中國,因此北京相對更偏北些,不過後來開鑿了大運河,將江南與北京直接連接,基本解決了財賦供應的問題。
明:初都於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後有反覆,最終在英宗年間確立北京首都地位。原因在於:①北京是成祖根據地;②明代北方邊患為蒙古,靖難之役以後撤藩,北方無強有力的防守,因而天子戍邊;③有大運河,財賦轉輸無大問題。
清:理由同金、元。肇基於東北,統治漢地。不可離根據地太遠,又要兼顧漢地。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定都的四大要素:①不能遠離自己的根據地;②要考慮地形的形勝條件(易守難攻);③交通便利;④靠近經濟中心。但是這四大要素往往不能全部滿足,一朝選擇都城,一般都需要抓住當時的社會主要矛盾,進而來考慮都城位置。
例如西漢定都,一開始高祖定都洛陽,後婁敬和張良勸其定都長安,是因為當時主要矛盾是中央和關東諸侯王之間的紛爭。關中四塞之地,又是天府之國,比無險可守的洛陽好得多。因此雖然洛陽經濟條件好,又是天下之中的交通優勢,但是在當時社會主要矛盾之下,仍然要趨於長安之後。雖然歷朝定都北方的原因有一定共性,但是具體原因不盡相同,需要按照朝代一個個分析。
隋、唐:統治階層主要是關隴士族,繼承西魏北周衣缽。大運河的開鑿使得南糧北運、輸血供給首都成為可能。
五代:南方早已陷入藩鎮割據,發展為十國中的九國。而北方尚保持一定意義上的完整,是為五代。對於「五代」中政治中心的遷移,主要的因素是戰亂頻繁、運兵需要,導致了政治中心逐步東遷至交通要地開封。
北宋:定都開封是繼承後周的政治遺產,也有抗擊北虜的需要。
遼、金、西夏:與五胡亂華時相比,北方游牧民族已有能力對漢人建立穩定的統治,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
元:蒙古族大本營就在北方,其最終定都北京,除了關中地區的衰落以外,一方面是北京可以作為其「南征」與「北逃」的中間點,另一方面是元代較為重視海運,北京據入海口近,必要時可以依靠海運補給。
明:直至永樂朝才由南京遷都北京。一方面是永樂帝起家於此,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強對北方邊境的防禦。
清:起家於東北,北京一方面是溝通滿蒙漢的中心,另一方面其城建基礎也不錯。另外經濟中心江南地區對滿人的抵觸較大,不適合定都,只適合徵稅。
可見,政治中心位於北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裡本身就是「政治鬥爭的中心」,常常發生漢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且各有勝負。
對於漢人王朝而言,戰事頻發的北部邊境,要求強大的中央集權統治,小國寡民的路線行不通;而對於信息傳播技術不發達的古代社會而言,首都的位置極度受制于軍事,若是距前線太遠,一方面不利於下達軍令,另一方面防止邊境軍官擁兵自重而無法控制。對於金、元、清這些「征服王朝」而言,北方靠近其大本營,南方又不服其統治,幾乎沒有理由不定都於北方。另外之前也有提到,運輸條件的發展,如開鑿大運河、發展海運等,使得封建王朝有條件令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即,在經濟重心南移的前提下,依舊可以安然定都北方。
- - - - - - -
文未校對,見諒。經濟中心徹底南移是在宋代完成。南宋定都臨安,政治中心在南方啊。北宋是出於太祖鞏固自身地位和當時割據形勢不得不定都開封。元朝由於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且殺人太多,還有民族歧視政策。自然要把首都設立在舊地,而不是繁華的地方。所以元大都在北方。明初建立的首都在南京,但朱棣為了個人的政治目的不得不遷都,理由類似前者。清也只是繼承明末體制罷了。其實說到底,經濟第一的城市不適合當首都。自古都這樣,國外也這樣。拋開政治目的,古代首都都會傾向於設立在富庶地區,宋以來更傾向南方。但隨著經濟發展,更傾向於和經濟中心拉開距離。
東邊是海西邊有喜馬拉雅山脈
南邊是海
古代中國的主要威脅都是來自北方天子守國門很好的提問。中國古代交通體系以道路和漕運兩大體系為主,交通體系決定了信息、物質等的傳送。交通體系的建立為了加強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溝通,也無形中影響了交通走向。道路固難改變,但運河走向的變化與當時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日漸分離,政治、經濟中心向東、向南的轉移有關。1、歷代政治中心秦~新莽----西安東漢~西晉----洛陽魏晉南北朝----多中心隋唐----西安/洛陽
五代----多中心
北宋----開封(宋夏遼金並舉時期為多中心)南宋----臨安元明清----北京(明初為南京)民國----南京(北洋時期為北京)本朝----北京2、政治中心的軌跡1)從秦至北宋政治中心主要在關中地區的長安, 其變動的軌跡是大致沿著長安-洛陽-開封這一軸線作由西向東的運動, 政治格局主要表現為東西關係。漢武好戰,歲漕關東谷四百萬斛以給京師, 用卒六萬人。到東漢,關中及關東的淮河以北地區是基本經濟區。
東漢通黃淮之間汴渠。汴渠即鴻溝系統中的汳水、獲水運河,將洛陽與淮北聯體。2)第二階段,從隋唐至清末。政北經南,南北關係逐漸穩定下來。漕運的特點是,唐中葉前為東糧西運,之後為南糧北運。安史之亂前, 漕糧主要來自黃河中下游及關東諸地,對江南的依賴性很小。隋溝通南北及關中運河,但關東富足尚無仰賴東南漕運。 隋亡以後,運河效益才大為顯著。惜哉!煬帝!---------------
參考文獻《關於政治中心與中國政治史的初步思考》《運河與中國政治中心的變遷》《北宋運河走向與政治、經濟中心轉移 》各種《食貨志》開國皇帝多出身北方,而主要外患也來自北疆,若是遷都南方勢必加大北方軍官權力,不利管制與邊防,也容易滋生叛亂。
政治因素:
1.秦至隋唐,中國面臨的外部壓力主要來自於西北方向,所以這段期間,都城大都選擇在關中和洛陽附近,主要是便於控制西北(距離近,便於隨時進行軍事行動以及運輸糧草)。2.隋唐至明清(英國叩關以前),中國面臨的外部壓力主要來自於東北方向,所以這段時間都城逐漸向河南以及北京東移。這其中選擇河南主要是因為中央政府失去了對中原以北大部外圍地區的控制,伸縮空間被大大壓縮,所以定都河南附近就能夠有效應對北方的邊患壓力,此外又因為河南歷來都處於中國有效版圖的中央位置,所以對控制全國其他地區也比較便利,便於中央集權。此間除了宋定都開封外,朱元璋也曾想過定都開封。至於北京,自然主要也是應對邊患,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制。經濟因素:
秦至隋唐:北方的農業開發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以及自然條件都較南方要強。據《史記》記載的秦漢時期的長江中下游平原 「 地廣人稀 、 飯稻羹魚 , 或火耕而水 耨 」 「 江南卑濕,丈夫早夭 」 ,農業經濟遠遠落後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所以,在人口壓力還沒有大面積出現前,如不考慮氣候的自然周期(如冰河之類的)的影響,在北方進行農業生產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經濟發達,不但有利於中央政府徵收賦稅,也便於有效利用人口(人口就是軍隊)。另外一點,此時河西走廊尚是重要的農業區,而失去對河西走廊的控制以及河西走廊農業生產條件的惡化直接導致了中央政府勢力逐漸從西北收縮,進而西安便在唐以後就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了。還有,這時期對外貿易,主要是西北方向的陸上絲綢之路。隋唐至明清:雖然經濟南移完成,但是也開鑿了聯通南北的大運河,物資與糧食南北轉運的難題基本解決,此時,遠離經濟中心,定都北方已經不在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自然因素(純YY):北方寒冷乾燥,民風彪悍,北方人的題型和戰鬥力普遍較南方更優,也更具尚武精神。而南方由於環境濕熱,河道縱橫,民風婉約精緻,文風盛而武風較弱,統治者久居南方,容易驕奢淫逸,失去進取精神。為了王朝的千秋萬代計,還是選北方比較穩妥。邊患和地勢
這件事其實和朱老四有巨大的關係?永樂帝畢竟發家於北京,入主南京後發現1、南京承平多年,無論士民工商都少了幾分闖勁,多了幾分六朝煙火氣?不利於發展。2、南方經濟發達,文教興盛,而北方永經戰亂,致使朝中官員多為南人,結黨現象非常嚴重。3、也是由於南方經濟發達,官商勾結現象非常普遍,官為商言事多有發生。4、北方蒙古殘餘勢力仍蠢蠢欲動,若派大將重兵把守,又怕有不臣之心(成祖畢竟造反起家)5、朱棣有風濕?南方住不慣。所以他決定快刀斬亂麻,遷都北平,改北京,南京仍保留建制,除了沒內閣外,其餘具全?明朝其實一直有南北兩套班子的?就是南方班子幾乎無實權?。其實朱高熾,也就是仁宗皇帝是想遷回南京的?只可惜他只當了十個月皇帝?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於是成祖後,明朝就定都在北京了。到了清朝,注意,大明朝不是滿人消滅的?是李自成的大順消滅的?。清人滅大順後南明猶在,清廷覺得自己地位不穩?就在起家的盛京(今瀋陽)留下了一大批八旗精銳,然後才進駐北京,一開始清廷是準備打不過就逃回去的?後來打了十幾年好不容易把南明滅了,這都城更不敢南遷了?因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後,幾乎南人無有不仇清者?地下反抗勢力異常龐大?沒有群眾基礎?所以清也承明制,定都北京了?
本質是因為構成政治力量的那幫人的思想根基一直在北方,簡單來說,因為儒學傳承的中心在北方
逐漸轉移到南方...這個逐漸是很慢很慢的...荊楚直到明朝才大規模開發。江南一代開發較早,但是在很長的一個時間裡面並沒有挑戰到北方地位。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
從燕山往南,一直到四川湖北交界、浙西、皖南的山脈。基本是一個大平原。(中間有秦嶺及大別山等山脈)佔據了這個大平原,就有中國範圍內最豐富的人口資源和經濟資源。在這個區域內建都,只要不出大簍子,對中國範圍內其他區域基本是碾壓的態勢。政治中心在北方主要有四個考量:1.自兩漢以降,世家大族在中國政治中的重要性逐漸上升,西晉、隋唐這些大一統的王朝,莫不是由北方世家大族(特別是關隴地區)豪強大族嗎,以家化國建立起來的。一旦王朝建立,王朝中心離家族勢力範圍越近,越是能保障安全、越是能調動力量維護統治,這應該是不言而喻的,2.與北方游牧民族的爭鬥,是截止到清朝以前,所有中央政權所必須面臨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宋朝以後,邊患問題日益嚴重。從這個角度講,政治中心定在北方,軍事資源也自然向北方集中,有利於抵禦北部少數民族的入侵。同時,考慮到古代的技術、組織能力和水平,政治中心對軍事力量的控制,與地理距離成正比例關係。比如明朝,如果始終定都在南京,比起北京來講,對宣大、薊遼這幾個大鎮的控制,其難度肯定是要大上許多。所以政治中心放在北方有很強的軍事需要。3.慣性因素。這個看起來是個技術層面的問題,但實際上影響非常重要。這裡有兩個方面可供討論。首先,行政(或者說官僚政治)有很強的保守性,如果不是迫切需要改變,那令可不變。更重要的是,才政治中心聚集的權貴以及附身其上的各類勢力,形成相當強大的利益集團,對政治中心的遷移有巨大的阻滯作用。
為啥我朝定都北方。。。
奪取政權的過程是由北到南,即使是明朝這種完成了由南到北的逆襲,也被朱棣從北到南再打了一遍
難道你沒有發現,其實現在的中國也是這樣嗎。。。一般經商都南下。。政治中心確實是北方(帝都)。。當然,當時的格局原因和現在多多少少是會有不同的,但政治經濟萬變不離其宗
先說經濟,很簡單啊天時地利人和,哪裡賺錢哪裡就是商都。自然環境,勞動力,市場等等。南北朝時期,北方多戰亂,不傻的人大概都會想到逃到南方去。然後人呼啦都跑去南方了,人一多,勞動力有了,也有需求,市場就形成了。加上南方地理條件好,便於農業。人多力量大,各種智慧都開發出來了,南方經濟就形成了。現在也是這樣,經濟活躍的城市大多都是南方,上海廣州深圳,那時候鄧爺爺不是畫了一個圈么,一部分先富起來帶動另一部分,鄧爺爺在南方畫了一個圈,加上什麼地利人和,南方經濟圈也形成了。雖然說大格局來講中國南北方經濟相差沒有很大,其實從人均來講相差還是蠻大的,就按北方的中原地區和沿海地區,一做比較就可得知。所以,經濟的行成這一塊,因素都是差不多的,天時地利人和。
政治不議論。知識框架不嚴謹。以上純屬個人偏見,中國自先秦以來經濟中心和文化傳承一直是在南方,本身就在南方,何須南移。至於所謂的政治中心嘛,基本都與軍事掛鉤,中國的軍事威脅一直來自北方,所以政治中心放在北方。軍政中心放北方的原因可能還出於雞蛋不能碎在一個筐里,被一鍋端還真不是好事。經濟中心的答案就在貨殖列傳中,文化中心的答案在世家和左傳里。
北邊戰事頻頻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國都北遷
推薦閱讀:
※中國人為什麼有這麼強的仇富心理,國外是否也是這樣呢?
※一個國家在全球大範圍形成價值觀、文化的強勢輸出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你覺得誰是「言過其實」的大師?
※你認為 什麼很神聖?
※有哪些地方曾經很繁榮,因為行政區劃的調整而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