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哪些死的很悲壯的國君?
悲壯的概念包括為抵禦外來侵略(非侵略別國)御駕親征陣亡的;被敵國俘虜寧死不屈,絕不出賣本國利益的;死於政治鬥爭但執政期間對本國人民和周邊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對國家進行的改革具有正面意義但對於所處時代過於超前不被大多數人認可鬱鬱而終或是被行刺下毒等手段非正常駕崩的;有政治抱負和先進的執政理念,但一直沒有實權,在能力範圍內最大程度為國家或人民爭取利益的;生逢亂世,不顧及自身榮辱,委曲求全,甚至以生命的代價換取本國和平和人民安寧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上所羅列的情況。年代從周至清,最好有明確文字記錄的。
===================================================看了一下答案,可能很多知友把「悲壯」和「窩囊」甚至「狗血」聯繫在一起了。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國君死的方式,在於死的意義。不能完全以現在的角度看,考慮到歷史局限性,只要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是一種能達到「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的境界。體現了一個國君應有的氣節,超越了普通人的生物本能。這就足夠悲壯了。希望知友們還是不要再用戲謔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被教科書蒙蔽太多,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曾經被蒙蔽的事實。感謝,感謝!
高貴鄉公
[大中華佛國](1947——1953,1983)歷六年,共二帝。
帝系表(在位時間):石頂武(1947----1953)—— 石金鑫 (1983)
先主石頂武: 圖謀叛亂,被人民府處決。後主石金鑫: 石頂武之子,1983年在農民「丞相」李丕瑞的「輔佐」下登基,於湖南醴陵農村復國,旋被縣公安局鎮壓。
金哀宗完顏守緒,非昏聵之主,然成亡國之君,生不逢時,遇到蒙古崛起,鐵木真橫掃天下,金國雖在完顏守緒領導下聯西夏,和解南宋,共抗蒙古,但三峰山之戰,均州之戰,名將主力皆敗亡,回天無力,在蔡州被蒙古南宋聯軍攻滅,傳位末帝,完顏守緒戰鬥到最後也寧死不降,叫人欽佩不已。也算死的悲壯。
朱由檢,崇禎十六年,闖賊臨京師,太監王爺開城門降賊,自己殺死所有妃子女兒,煤山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朱聿鍵,南明隆武帝,南明最出色皇帝,在汀州城被俘,絕食而死,一說是戰死。一代明君晉孝武帝司馬曜,因為亂開玩笑被老婆用被子捂死,不可謂不悲壯!
《晉書·卷十一》載:「為張貴人所弒。」《晉書·卷九》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散失,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終年三十五歲。」胡服騎射,趙武靈王趙雍,掏鳥蛋都掏不到餓死了
崖山蹈海宋少帝
後唐李從珂,抱著傳國玉璽和兒子在玄武樓自焚了,據說本來要燒掉皇宮的,太子說皇宮沒了後來者又要大興土木。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趙氏,名盪,亦稱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記》),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鼎,結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當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過多,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周赧王聞報大驚,親往哭吊
掉糞坑死那個是誰來著?
項羽
崇禎
南坡之變,元英宗碩德八剌之死,蒙元不幸,漢家之幸。
南朝劉宋永光元年(465年),前廢帝劉子業要殺新安王劉子鸞,劉子鸞只有10歲,聽到聖旨,悲憤地對左右侍從說:「願後身不再生帝王家!」一句話道盡了封建時代殘酷的宮廷政治鬥爭的殘酷無情。無獨有偶,20多年以後,劉宋的末代皇帝順帝劉准被殺之前,也說出了「願生生世世再不生於帝王家」的話。
春秋的晉景公姬獳這個算悲不壯。(這位大叔死的,簡直太狗血了,哈哈,沒想到算卦先生算的如此之准——您老,吃不上今年產的新麥子。景公不信,來,把那丫挺的算命先生扔小號里去,老子今年非吃到新麥子不可,靠!…………新麥子收割了,給景公做好了飯,景公得意——孫子,看到沒,今年的新麥子!我能吃著,你丫吃不著啦!!!哇咔咔……哎,我得先上個廁所!結果,掉廁所里淹死了,真沒吃到新麥子……)。
看了幾個答案,心有戚戚焉,想點贊,但是又把手指收回,想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宋文帝劉義隆和魏太武帝拓跋燾兩個老對手,前秦苻堅,魏道武帝拓跋珪,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北周明帝宇文毓,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明代宗朱祁鈺
可以說是晉景公嗎。。。
晉侯夢大厲,被髪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冉閔,十六國時期魏國的建立者。公元325—352年在世,蘭陵郡人,字永曾,小字棘奴。以善戰著名。
廉台決戰,冉閔騎朱龍,持矛戟,沖入鮮卑重軍,手刃三百餘人,及至戰馬累死倒地被俘,面對鮮卑國主質問仍大呼:「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其後鮮卑王慕容俊斬閔首於遏陘山。冉閔戰敗後冉魏國的大臣全部在絕望中自殺,無一肯降。河北二十餘萬漢人不甘侮辱,紛紛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擊,死亡殆盡。中國歷史上自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 《二石傳》冉閔最後戰敗被俘後和鮮卑國主慕容俊左右及慕容俊的對話: 史書記錄俊大赦冉閔,其手下將冉閔押上來見慕容俊,左右命冉閔下拜。被冉閔拒絕,於是叱之:「汝何不拜吾主?」 冉閔回答:「安有中朝天子拜汝夷狄呼!」 慕容俊生氣了,問他:「汝奴僕下才,何敢妄稱天子?」 冉閔回答:「當此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 慕容俊大怒,將冉閔送到龍城斬殺,冉閔死後,龍城百里之內,草木皆焦死,北方大旱三年。——————
崖山海戰,作為宋朝與元朝的最後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於華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實力上的巨大懸殊,最終的結果,就是亡了天下。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們,卻在這一戰中,發出了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吼聲。這一仗雖然南宋軍隊慘敗,但是十萬宋朝軍民,卻在目睹了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後,齊齊的跳入大海。據《宋史》記載,崖山之戰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也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傳說,張世傑在風雨中問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於此海。最後,果然在風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題外話→_→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這位老哥跟大多數皇帝一樣,沉迷於聲色,成天摟著嬪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寵妃張貴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訓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對罵的吵架。最後司馬同學給惹急了,甩出一句賭氣的話:「俺不理你了!俺那麼多妃子,俺找別人去!」說完,倒頭呼呼大睡了。還在那兒清醒著的張貴人開始琢磨了,老傢伙要不理我了?找別人去,那哪兒能行?!現在我這麼年輕美貌,你就不理我了,那將來等我老了,還有好日子過啊?!越想越氣,越想越覺不妙。最後,張女士一咬牙,一狠心,招來幾個宮女,搬了幾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還在香甜睡夢中的司馬同學給活活捂死了。可憐純真的司馬同學,為了小兩口拌嘴的這麼一句氣話,丟了幾輩子才修來的一條皇帝命。
秦國的君王秦武王贏盪(先汗其實這位國君多好的前途啊,17歲即位,年輕有為,秦國也國勢鼎盛,諸侯皆懼。哪兒哪兒都好,就是有點傻缺,喜歡跟人家比力氣,見什麼都不服不吝,尤其看不得大玩意。23歲那年外出,看見人家洛陽的大鼎,較上勁了,聽說姓孟的大力士能舉起來,非說自己也能舉起來,結果還真舉起來了,可是沒扛住,掉下來砸斷了大腿,擱著當時醫療條件也差點,沒過兩天就死在洛陽了。
轉自度娘保住了大明江山最後卻被二逼哥哥陰死的朱祁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袁裕來的這條微博?
※什麼是偉人?
※中國近日重申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用意何在?
※美國所標榜的民主是真實的嗎?是民主制度保障了民主還是民主的人民保障了民主?
※如何客觀評價1992年俄羅斯電影《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