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為何有些即位時改名有些不改?
比如雍正即位時兄弟都將「胤」改「允」,乾隆即位似乎大家都未改名,嘉慶即位卻是自己改了名(「永」改「顒」)。這裡面有什麼規律嗎?
謝邀。
————————除知乎日報外禁止轉載————————
——————————引用須註明來源—————————
這個是因為清代皇帝名諱避諱規則不同導致的。無論改誰的名,其原因都是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改名一事沒有統一的規律。
關於清代的避諱,我曾在以下答案中有所提及:康熙,雍正,乾隆這些皇帝的年號是怎麼起的?有什麼由來嗎? - Hasuran Li 的回答
借著這個問題,我就略詳細的總結一下,清朝時皇帝的兄弟們(及同輩份宗室)是怎麼更改字輩,以避諱皇帝名字的——請注意,這裡僅僅討論近支宗室避諱皇帝字輩的方法(即如何改寫其字輩),而並非是所有人對皇帝名諱的避諱方法。
如果討論整個清代對皇帝名字的避諱,會比下文更為複雜,具體可參考括弧內鏈接。(以下內容源自以前寫在稽古右文上的一個小文:※[重寫]論清代姓名的滿文避諱)
與皇帝同輩份的近支宗室避諱有三個原則:- 如有更改,清代滿漢文均需更改
- 不同朝避諱方式不同
- 先皇名亦需避諱
滿人本無避諱的傳統,除了早年不在這類繁文縟節上摳字眼以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沒有必要——傳統滿人的名字多為多音節詞,加上滿文是字母文字,實在也沒什麼辦法避諱(漢文避諱可缺筆,滿文總不能扣字母吧……別說,還真有腦殘改了字母)。
清代入關以後,制度遵循漢族的禮俗,所以才有了避諱。避諱規則大範圍、嚴格的推廣和遵守,大概始於雍正朝。下面,我就分朝代分別說說各自都是怎麼避諱的——
一、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的避諱比較簡單粗暴一致,這個原因是,這三位皇帝的名字是滿語名字,所以嚴格講,避諱大體只是從此不提名字、早期寫有名諱的檔案上的名字,無論何種文字,均用黃條遮擋(多為滿蒙漢三語),漢文不缺筆。
自然,這三朝皇帝的兄弟們(以及他們自己),都不需要改名字,因為他們的同輩名字也多為滿蒙單詞,不存在避諱的必要。
努爾哈赤,滿文nurgaci; 皇太極,滿文hong taiji,這兩個名字在滿蒙漢三語《滿洲實錄》中雖寫在了文本上,但均用黃條做了遮擋——這其中也包括努爾哈赤先祖名諱。有掃描版《滿洲實錄》的同學可以看一眼,上述名諱都是被擋住的。
這裡「皇太極 hong taiji」比較特殊。因為hong taiji這個名字,本身就是「洪台吉」——而蒙古人中有很多洪台吉。雖然漢文太宗名諱寫作「皇太極」因而無需避諱,但滿文是實實在在寫作hong taiji的——所以在滿蒙文寫「洪台吉」一詞時,均避諱hong字,改寫為hūng,如下:
老滿文原檔(成書於太祖太宗朝)中,皇太極(洪台吉)寫作 hong taiji:
二、
聖祖朝
清聖祖名「玄曄」,這個名字本身是漢文。根據《初學滿文指蒙歌》一書,漢文諱筆時「玄」字缺筆,「曄」字改寫為「燁」。滿文避諱hiowan yei拼法,採用類似讀音、拼寫方式不同的方法避諱,如圖(黑字避,紅字用)——
註:由於世祖的兒子起名尚無字輩,所以康熙及其兄弟們是不需要改名以做避諱的
三、
世宗朝清代近支宗室字輩從康熙的兒子們開始,更改名字,也是從世宗朝開始——即題主所說的「胤」字輩。世宗朝對字輩的避諱比較複雜,要分兩個階段。
雍正及其兄弟名字的第一個字都是「胤」,雍正即位後為了讓其兄弟避諱「胤」字,就令他們把這個字輩改做「允」字——滿文拼寫,也按照允字拼(yūn),與世宗滿文名諱不會重樣。
這個「允」字,推測應該是改元之後的寫法,康熙六十一年,世宗繼位而尚未改元時,可能漢文暫時並未更改,但滿文採用了「胤」音的另一種拼法,即從「in」改寫為「yen」。
如圖:
第一張圖是康熙朝,太子胤礽給康熙上請安褶時名字的寫法,其「胤」字滿文拼寫為「in」;第二章圖為康熙駕崩,大喪時期胤禩給雍正上的奏摺中其名寫法,寫作「yen sy」。Yen字讀音依然為「胤」,可推測雍正兄弟漢文名字彼時並未改字避諱(是否缺筆則不清楚,還需檔案印證),但滿文已按同音詞拼寫。第三張圖為改元雍正後,允禩上奏其名滿文寫法,已寫作yūn,即「允」字音。四、
高宗朝高宗朝字輩為「弘」字,同輩近支宗室以及高宗均未改字,但是同輩漢字「弘」需缺筆避諱,如:
——道光時期記載譜錄,可見弘昇之「弘」字,最後一點不寫,是為缺筆。滿文音譯弘字,高宗同輩近支宗室均寫作「hūng」,以避諱高宗「hung」字:
五、
仁宗朝仁宗嘉慶帝繼位後,規矩跟以前都不一樣。嘉慶比較有個性,他原本叫「永琰」,為了方便大家避諱,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顒琰」——漢文發音一樣,但是「顒」寫法不同,因而與兄弟區分的開。
個人猜測,可能是因為漢文「永」字太常見(練書法還喜歡從「永」字寫起嘞),也不好缺筆,如果皇帝不改他的字輩,除了同宗兄弟外,其他人需要避諱之處也太多了。
滿文改法與高宗朝類似,嘉慶帝「顒」字拼寫為「yung」,同輩近支宗室拼作「yong」:
六、
宣宗朝道光帝也是改了自己名字,比嘉慶帝更好的一點是,他把名字從「綿寧」改作「旻寧」,連讀音都變了。這樣一來,其同輩近支宗室滿文寫法也無需更改,只是宣宗本人名字的滿文改一改就好了(由原本的「miyan」該寫作「min」),同輩近支宗室字輩沒有任何更改(註:不等同於沒有避諱)。
七、
文宗朝、穆宗朝、德宗朝、宣統好了,這幾個可以一起說。到了他們幾個,事情又!變!了!( ̄△ ̄;)
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的同輩近支宗室們,大概,是不需要改字輩的——無論滿文、漢文,都!不!改!
先說說文宗朝:
這個是滿文不改字輩拼寫的證據。
前兩張圖,分別是道光時期譜錄上,對奕詝、奕二人名字的記載。這時候由於文宗尚未繼位,所以他名字也在上面。可見「奕」字滿文寫「i」;第三張圖,是咸豐時期奕的滿文奏摺,其名字依舊寫為「i hin」,與第二張圖一致。說明文宗朝宗室字輩未改字避諱(滿文)。
而文宗朝又有一張漢文奏摺,出現「奕」字輩上奏人,如圖:
可見同輩宗室「奕」字未作更改,也無需避諱字輩(《初學滿文指蒙歌》記載表明,需避諱皇帝名第二字)。穆宗與德宗均為「載」字輩,同輩同樣無需更改字輩滿漢文,也無需避諱字輩——如同治年間出現上奏人「宗室載齡」:
滿文也一樣,光緒年滿文奏摺抄檔,出現上奏人zai chang(音):「載」字滿文寫作「zai」,與道光時期譜錄上載字輩寫法同。宣統時期檔案比較少見,但是……估測宗室也不需要對字輩做任何更改。
大體上,有關皇帝即位後同輩宗室改名就是上述這些情況。
完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到底如何?
※如果曹操,曹丕沒篡漢,三國會怎麼發展?
※小腳趾復趾的漢人到底是不是純正的漢族人呢?
※為什麼一個世紀前作為海內最富的山西,在如今經濟卻萎靡不堪?
※清末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清廷退居關外,在東北成立類似蒙古的自治地區?把關內讓給漢族政權?並且避免流血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