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件是集體無意識的體現呢?


我的粉絲們從昨天夜裡開始陷入集體表情癔症,已經沒救了……如何看待知乎引入表情這個元素? - 唐缺的回答


首先我並不太贊同集體無意識這個狀態。最開始見到這個詞是在《烏合之眾》中,但最近深入了解《路西法效應》後發現事實上並不是集體無意識,而是集體所有在的環境的刺激使集體產生了新的norm,使其中的個體在各種刺激下改變自己的狀態加入新的norm。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可能會放棄理智或者放棄自己一貫的行為前後一致性,最終被誤認為是「無意識」得表現。但我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學習,所以以上的看法可能會出現錯誤,待指證。

說起來,我覺得groupthink 群體迷思可能可以表現所謂的「群體無意識」。在群體中,個體不會去對群體產生的錯誤的想法、認知或選擇等做出反對,因此群體中一個錯誤或者非理性的觀點往往能流傳很久。比較著名的就是上世紀古巴導彈危機中的豬玀灣(bay of pigs)事件。具體的細節我不說了,但這是一個當時美國決策層在群體迷思中做出的非理性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古巴導彈危機。

還有一個相對著名的事件就是發生在abu ghraib的美軍虐囚醜聞。在這個事件中一部分美軍士兵對關押在監獄中的囚犯進行了非人道的虐待,最終被送上了軍事法庭並被審判有罪。儘管一度被認為這是士兵私人的人格問題 (bad apples in the otherwise good system),但事實上整個體制的問題導致了這樣一個惡性事件。士兵們對當時非人道的虐待行為並沒有提出質疑,甚至有的還直接參与了虐待。Groupthink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樣的現象。


題主指的集體無意識是集體喪失意識,還是榮格的心理層次中的集體無意識(集體潛意識)?


題主的集體無意識是指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嗎?

感覺大部分答案都跑題了


對於集體無意識,我平時有一些思考,你們可以用來參考。特此引用我寫過的一篇文章

原作者:張小自Esther

真名:張婷雯

來源:lofter

採用的知識共享協議: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by-nc-nd)

原作品鏈接 談談自由和歸屬

當一個人沒有強大穩定的內心,沒有獨立的精神和意志的時候,很容易被外在環境影響。如果在和平的社會,在相對高度發展的環境下,有沒有獨立個體精神的差別可能不會那麼大。但是一旦社會大環境變得不友好,比如納粹,比如文革,那麼有沒有個體獨立精神就變得無比重要。外在的一個煽動,一場運動,你就跟隨大潮流做不正確的瘋狂的事情去了。在集體無意識的範疇中,和智商無關,只和你夠不夠堅定,有沒有穩定的內心,是否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與生活狀態,是否擁有獨立的價值觀和人格有關聯。這決定了你在社會大潮流中何去何從。有些高智商的學者他們只是知識的傳聲筒,並沒有自己的思想,這也是很容易被同化的一類人。

如果你擁有獨立的精神和人格,那麼在一個相對友好文明的社會中,你可能是那種自由和歸屬感同時獲得的人,因為你會在自己的領域裡有深交的可以歸屬的群體,與此同時在這個群體里你會有自由思想的權利。而在《黑羊》所描述的那樣的社會中,自由即孤獨。你擁有獨立人格,你堅持精神上的道德上的自由,那你將無法獲得歸屬感。所以《黑羊》 里的男主人公,他是理想化的精神勝利者。

再說說可怕的文革,那對中國造成的損害可不是一般的。文革殘害的,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和青年中堅力量。那時的學生,內心空虛,沒有獨立的精神與人格,外在一點點的誘惑就讓他們走上了紅衛兵的道路,如果脫離集體他們就會非常不知所措,他們是盲目追隨歸屬感而沒有自由的那類人。現在,那群紅衛兵青年長大了,成為了跳廣場舞的大媽大爺。他們不進入集體,就不知道要幹什麼了。


流行文化最能反應集體文化無意識了。

從過去的就像早先

「窮人一定是好人,為富必不仁」的情節邏輯反映著無產階級的仇富心態,

如今這種「窮人必惡,富二代一定受過良好教育道德品行上佳適合婚配」一樣反映了我們時代,在階級逐漸固化之後,有產階級對於底層民眾的冷漠。

就像《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

作者輕輕易易要惡毒女配承擔男女主不能順利聚合的責任一樣,

我們的社會在要求缺乏話語權的、同樣也缺乏優質教育資源的底層民眾,變成社會問題的原因。

於是有人下「窮山惡水出刁民」的論斷。

有人輕易就對「農民」「農民工」鄙夷。

於是有人說充當「XX人都是小偷」的地圖炮。

於是有人提出聽到「為什麼不能嫁鳳凰男」的毒雞湯。

在這些聽上去邏輯自洽的論調中,

隱藏著:窮即原罪;出身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貼一篇很喜歡的文章(節選) 出自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蓋琦】《裸貸:窮的無尊嚴感遠超裸 為幾千塊押上全部隱私》

  我想追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裸貸」中所涉及的年輕女性們,她們如此洶湧的消費慾望究竟從何而來?
  

平心而論,即使拋卻一般的道德評判,參與「裸貸」的年輕女性的行為也無疑是愚蠢的。當這種愚蠢行為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成為一種群體選擇的時候,其背後所隱藏的就是一個必須被我們正視的社會癥結。我們看到,被「裸貸」中的年輕女性們押上風險檯面的,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肉體,還包括幾乎全部的個人關係網。而如此巨大的「風投」所交易的,不過是對幾隻口紅或一個名牌包的饜足。這種狂熱與輕率已非一句傳統意義上的「商品拜物教」就能夠解釋清楚。
 

 據媒體報道,「裸貸」主要集中發生在三四線城市高校的女生群體中,其中原籍農村和小鎮的女生佔了較大比例,而來自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女生比例極小。有評論者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三四線城市高校往往教學質量很差,缺乏健康的教育環境和規範的學校生活,使得這些學校的女生們在學業上基本處於荒廢的狀態,以至於更大程度地沉迷於物質生活,虛榮心不斷膨脹。
  

我是基本認同這種分析的。但是正如我在上文中所追問的,這些三四線城市高校的女生們,居然甘願以「裸條」換取金錢,她們如此洶湧的物質慾望究竟從何而來?她們還在讀書,社會生活很大程度上尚未展開;而且以她們所處的區域環境和所在的高校層級來看,身邊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數量也應該不會太多——難道她們的消費觀念不是更應該與她們所處的日常環境相匹配嗎?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裸貸」所折射出的「微時代」的第一個深層癥候,即在移動互聯網條件下,社會貧富差距已經藉由「社交媒介槓桿」的作用,對底層年輕人造成了異常巨大的心理壓迫,並由此產生了普遍性的價值錯亂。「裸貸」事件揭示出的其實是一個殘酷的社會現實:對於照片里的年輕女性們來說,「窮」的無尊嚴感已經遠遠超過了「裸」的無尊嚴感——這種感受才是促使她們可以為了幾千元錢,就押上全部隱私與關係網的真正原因。
  

時至今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年輕女性們的這種感受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新的媒介環境,確切地說,來自於新的媒介環境對於富裕階層、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無孔不入的描摹與渲染。今天,這些描摹和渲染不僅來自於電影銀幕和電視熒屏,更來自於每時每刻陪伴她們的手機社交平台——那裡面有不計其數的APP、公號、微商、雞湯寫手、人生贏家……,它們樂此不疲地向青春期的女孩們表達唯有物質符號與個體尊嚴之間才是同質同構的關係。
  這些女孩們正是鮑曼意義上的「新窮人(New Poor)」,是「有缺陷的、有欠缺的、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消費者」,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讓她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夠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這種「缺陷」,並時時刻刻為這種「缺陷」而深感焦慮和羞恥。換言之,「微時代」前所未有地提升了「新窮人」的塑造效率。
  

所以,如果說過去的小鎮鄉村由於遠離大都市的喧囂誘惑,還能夠相對自保為一片倫理道德的「凈土」的話,那麼今天,由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這種「凈土」已經不復存在。對於富裕階層和中產階層生活的想像,已經通過新的媒介環境,對身處三四線城市乃至鄉野村落中的底層年輕人構成了一種無比巨大的心理壓迫,使得他們再也無法憑藉其他價值話語去建構起有效的自我認同。
  

正是在這種錯亂的價值話語下,鄧文迪成了在社交平台刷屏的「女神」和「人生贏家」;也正是在這種錯亂的價值話語下,《小時代》票房高企,「裸貸」泛濫流行。雖然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了信息與人的無縫對接,但是很多「小鎮青年」反倒因此淪為信息的奴僕;而其中更為邊緣化的「小鎮女生」們,則成為「反心理壓迫」與「抗信息奴役」能力最為羸弱的一群。

————————————

插一句評論,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社會迷思。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為什麼?

潛藏著:金錢比時間更重要?

再去看女運動員,女司機,女記者,女教師,男護士的報道,

這些標籤一貼上就很難撕下來。

提到傅園慧,伏明霞,大眾的關注點更多地在其作為女性身上,傅園慧奪冠之後一系列關注點,「傅園慧表情包」「傅園慧生理期依然比賽」「傅園慧談交友對象」 。

同樣的,過去很多年的伏明霞,奪冠之後,大家的關注點也都在其婚姻,家庭,獲得了和男運動一樣的金牌數量,事業上的進步往往不會佔據太大版面,甚至有的女運動員獲獎了,媒體會用「女金剛」「女霸王花」等誇張辭彙,彷彿女性取得和男性一樣的成就,是一件異常難得的事。

過去60年代文革,提到「女大學生」我們會想到什麼?

想到知識,青年,朝氣蓬勃的齊耳短髮。

現在提到「女大學生」,往往是曖昧不清的笑容。

這些並不怪社會,怪媒體的普遍報道。

「支持「裸貸」運轉的基本邏輯,同樣包含著「女大學生」身體形象的「易銷售性」在內——據報道,沒能按時還款的高校女生們,除了按放貸人指令直接提供色情服務之外,往往還要遭遇私密照片和視頻被貼上「女大學生」的標籤在線售賣的下場。

這也正是「裸貸」事件所折射出的「微時代」的第二個深層癥候,即在新的媒體條件下,大量與現代文明共識背道而馳的價值取向更為迅速地湧入媒介文化場域,並對其造成嚴重侵蝕,其中尤以對青年知識女性身體形象的惡意傳播為顯征。
 

  

十年前,大學校園裡幾乎每個年輕人都不會懷疑自己屬於社會的「預備中產階級」,過上有房有車有話語權的生活只是時間問題;而十年後,這種「中產想像」卻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失效,知識青年的「下流化」已經成為一個冷峻的社會現實。
  

在這種時局下,我們的媒介文化逐漸呈現出一種罕見的畸形面貌:一方面在形式上越來越「萌化」和低齡化;但另一方面在內容上,許多落後的、倒退的價值取向以更具迷惑性的新技術形態為外殼迅速回潮。

這其中,包括對知識的蔑視,

對錢權的膜拜,

對自我奮鬥的嘲弄,

對理想主義的譏諷,

對女性價值的貶低,

對不勞而獲、買空賣空的推崇,以及對身體的高度物化和變相售賣。

其中,移動互聯網對「網紅經濟」的過度發酵,對比實體經濟的孱弱萎靡,更進一步加重了全社會對一夜暴富的虛妄期待。

不客氣地說,正是這樣一種整體性的媒介文化氛圍,將包括「女大學生」在內的青年知識女性的身體形象(以及更為廣義的媒介形象),逐漸異化成為一種可供多方窺視的情色用品。

這種混合了「反智」與「厭女」的負面凝視,包含的是一種社會性的、對於知識和女性的雙重詆毀。

而這種負面凝視及其背後潛藏的文化邏輯,已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侵蝕了我們的媒介文化:

它首先暗示「讀書無用」,

其次暗示「顏即正義」,

繼而暗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笑貧不笑娼」,一步一步地鼓勵年輕女性將身體形象作為建構自我認同、維護人際關係、獲取社會資源的最有效證券,並藉助現實環境中的升學、就業、婚姻、生育政策等對年輕女性形成一系列結構性的壓制。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網路直播平台上打各種色情擦邊球的「性感女主播」,還是支付寶開通的「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等,都和造成「裸貸」事件的深層文化邏輯如出一轍。」


先解釋:集體無意識,源於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1875-1961)分析心理學用語。指由遺傳保留的無數同類型經驗在心理最深層積澱的人類普遍性common精神。

無意識分為個體individual無意識,集體collective無意識

個體無意識的絕大部分由『情結』所組成,而集體無意識主要由『原型』所組成。」

原型(archetypes),也是集體collective無意識的主要內容。

:原型不是人生經歷過的事情在大腦中留下的記憶表象,它沒有一個清晰畫面,而更類似於一張需要後天經驗來顯影的照片底片。原型深深地埋藏在心靈mind之中,因此,當它們不能在意識中表現時,就會在夢、幻想、和神經症中以象徵的形式表現出來。

原型是有形式而沒有內容的形象。象徵是內容也是原型的外部表現。原型僅通過出現在Dream、Fantasy、Myth、imagination、legend、Art等等的象徵symbolize被表現體現。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的象徵蘊涵著能應用於將來的人類智慧。榮格傾注了許多的努力來理解各種廣泛的象徵,而這些象徵被發現在不同的文化中作為原型的典型。


玩梗

我絲毫不知道來來回回念叨那幾個梗有什麼意思,大概是想擺出一個圈中人的模樣讓一群探頭探腦不明就裡的新人覺得好奇,這群新人在迅速明白個中緣由之後迅速將梗作為自己的護身符,加入狂歡的行列,實是無趣。

讓我想起每次地位不平等的飯局裡,高位者的侃侃而談和低位者的諂媚獻笑。

遲早都一個樣子。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所講的集體無意識由無事原始意象組成,這裡包含對神的原始意象,對母親的原始意象,對黑暗,對雷電,對於男性女性的原始意象等等。

榮格認為人在繁育下一代閉關會遺傳基因而且還會遺傳集體無意識。


關於這個問題,我寫過一篇文章可供參考

根據cc協議,我將這篇文章的版權註明一下

原作者:張小自Cairy

真名:張婷雯

來源:lofter

採用的知識共享協議: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by-nc-nd)

原作品鏈.接無法貼出,大家可以去我的lofter主頁看到,發表於2015.4.4

談談自由和歸屬

當一個人沒有強大穩定的內心,沒有獨立的精神和意志的時候,很容易被外在環境影響。如果在和平的社會,在相對高度發展的環境下,有沒有獨立個體精神的差別可能不會那麼大。但是一旦社會大環境變得不友好,比如納粹,比如文革,那麼有沒有個體獨立精神就變得無比重要。外在的一個煽動,一場運動,你就跟隨大潮流做不正確的瘋狂的事情去了。在集體無意識的範疇中,和智商無關,只和你夠不夠堅定,有沒有穩定的內心,是否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與生活狀態,是否擁有獨立的價值觀和人格有關聯。這決定了你在社會大潮流中何去何從。有些高智商的學者他們只是知識的傳聲筒,並沒有自己的思想,這也是很容易被同化的一類人。

如果你擁有獨立的精神和人格,那麼在一個相對友好文明的社會中,你可能是那種自由和歸屬感同時獲得的人,因為你會在自己的領域裡有深交的可以歸屬的群體,與此同時在這個群體里你會有自由思想的權利。而在《黑羊》所描述的那樣的社會中,自由即孤獨。你擁有獨立人格,你堅持精神上的道德上的自由,那你將無法獲得歸屬感。所以《黑羊》 里的男主人公,他是理想化的精神勝利者。

再說說可怕的文革,那對中國造成的損害可不是一般的。文革殘害的,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和青年中堅力量。那時的學生,內心空虛,沒有獨立的精神與人格,外在一點點的誘惑就讓他們走上了紅衛兵的道路,如果脫離集體他們就會非常不知所措,他們是盲目追隨歸屬感而沒有自由的那類人。現在,那群紅衛兵青年長大了,成為了跳廣場舞的大媽大爺。他們不進入集體,就不知道要幹什麼了。


真的很想問上面的很多答案你們知道什麼叫集體無意識就在這瞎答,這麼多答案只看到一個答對的…

以下為引用@frank的答案: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所講的集體無意識由無事原始意象組成,這裡包含對神的原始意象,對母親的原始意象,對黑暗,對雷電,對於男性女性的原始意象等等。榮格認為人在繁育下一代閉關會遺傳基因而且還會遺傳集體無意識。」

這才是集體無意識的正解。

說一個典型的吧,你們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是顯性或潛在的杯子愛好者么?


比如全世界都有人有走馬路不要踩磚縫的習慣


這世界上恰恰絕大多數的行為都是無意識的,反而有意識的行為是很少的。


可以說幾乎所有顯現的社會群體性心理和行為都有著集體無意識的心理基礎。無論是廣義的愛國主義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無論是群體性的恐懼還是群體性的攻擊,都能找到其集體無意中的本能及原型.。


集體無意識一般是指在集體中,個體意識的缺失和自我意識的消失,他們不再受自己的思想所控制,而是遵從集體的領導者所做出的指令。這也是群眾運動之所以可以產生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可以被看為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部分。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前幾年的在釣魚島事件,中國多地爆發的對於日貨日店的打砸事件。


咋都理解錯了集體無意識了呢。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是指「集體無意識」中積澱著的原始意象是藝術創作源泉。一個象徵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體無意識」領域中找到,它使人們看到或聽到人類原始意識的原始意象或遙遠回聲,並形成頓悟,產生美感。(簡單來說就是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一種「集體無意識」)


「天保元年(庚寅)秋七月,京師地大震。後至第二年夏止。是歲,畿內西國之民,詣伊勢神宮者甚眾。浴道豪族,競施輿馬食物。時人號御蔭參。 」這是十一代將軍家齊治世時候,發生的大規模集體無意識現象。

可以說在江戶時代,人人都把前往伊勢神宮視作了一個目標。就像「一生得去拜一次伊勢大神」這句話所說那樣,在當時的史料中,記錄的參拜者人數真令人大吃一驚。比如在本居宣長所著的《玉勝間》中寫道,寬永2年(1625年)4月9日到5月29日這50日期間,共有362萬人參拜了伊勢神宮。享保3年(1718年)正月元旦到4月15日期間,參拜人數合計達42萬7500人。 參加者大多為貧苦的佃農,放棄居家生活和一年的辛苦勞作,發瘋一樣的涌往伊勢神宮。不計任何勸阻與後果,就像旅鼠投海一樣壯觀。

另外,根據《御蔭耳木第一》記載,文政12年(1829年)的伊勢遷宮年,在舉行為其三天的祭祀活動時,竟吸引118萬人蜂擁參拜。在整個江戶時代,「御蔭參」都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社會現象。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現象一般每隔60年周期性發生。其高峰年為慶安3年(1650年)、寶永2年(1705年)、明和8年(1771年)、文政13年(1830年)。特別需要一提的是文政13年的御蔭參,其規模堪稱空前,據說參拜人數有數百萬人,按照當時日本人口大約為3千萬人來推算,就相當於每6人中就有1人去了伊勢。


給政治正確的回答瘋狂點贊


應該問哪件事不是集體無意識。既然集體無意識是範圍遠遠大於意識的存在,那應該早滲透生活各個角落。吃飯睡覺工作學習無一不是。


大概是每個人都只願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吧。


推薦閱讀:

偏見與偏見之間可以抵消嗎?
有一對開明的父母有多重要?
對於那些和你一起吃飯卻總不主動掏錢的朋友該怎麼辦?
榮格提出的積極想像的具體方法、步驟是什麼?
心理學專業經典讀物,網站有哪些?包括社會心理學方向

TAG:心理學 | 哲學 | 意識 | 科學 | 集體無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