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辨析傳播學研究中的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內容分析?
不了解文本分析和其他兩個的區別。
哈哈哈,樓上回答得明顯不全面嘛~我來~
在社會科學研究里,內容分析法屬於定量研究範疇,是工具導向的,藉由數理統計對傳播內容進行量化的分析與描述,其產出結果通常為為數據及其說明。
內容分析法具有系統性、客觀性和定量性等特點;在大眾傳播研究領域最早見於學者對報紙報道的分類研究,後來逐漸被運用至電視、廣播、圖片、雜誌、信件、日記、談話、互聯網等領域,此外,廣義上的內容分析法還包括對非語言傳播的研究,譬如音樂、美術、舞蹈、地圖、藝術品等。該方法針對明顯的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的、系統的定量分析與描述,目的在於研究信息中某些可測量的變數,得出經驗性的數據與結論。內容分析法不需要接觸和影響研究對象,研究者對信息內容進行分析,具體的做法是將文本簡化為數字,即計算文本中某些元素出現的次數。內容分析法在大眾傳播研究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描述傳播內容的傾向性或特徵、從信息內容推測信息傳播者的態度、研究媒介內容的真實性、從媒介內容推論傳播效果、建立媒介效果研究的起點等。 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為:1、選擇研究主題(研究問題或假設),2、確定研究範圍,3、抽樣(從研究範圍內抽樣或進行普查)、4、定義要計算的概念,確定分析單元,5、建立分析內容的類別、6、製作編碼表,7、訓練編碼員和實驗性編碼,8、測量編碼可信度(如果編碼員只有一個的話,該步驟可以略過),9、分析數據,10得出結果文本分析法和話語分析都是定性研究方法,都是質化研究(而內容分析法是量化的),作為與內容分析法並立的兩種研究媒介傳播內容的研究方法,文本研究與內容分析的優缺點是相互對立的。儘管都是以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記錄在案的資料為研究對象,但相對內容分析法而言,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旨在運用符號學、結構主義和語言學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文本的結構與意義,對文本內容進行不斷的挖掘與發現,探索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文本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力量;相比之下,內容分析法則主要是運用數理統計學知識對傳播內容進行量化的分析與歸類,其研究目的在於用數據說話,描述傳播內容的固有傾向和特徵。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文本分析是屬於定性研究範疇的研究方法,但其分析結果的得出也有賴於客觀事實和量化數據,文本分析的主要研究對象——「文本」,必須具有顯著的外部特徵,且需憑藉固定程序得出分析結果,儘管由於研究者自身的的價值觀、政治立場、教育背景、知識架構和性格特徵等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導致文本研究的主觀性較強,但也應該從數據出發,遵循客觀事實,儘可能做到客觀性與科學性,減少研究人員的主觀誤差。
最後說說文本分析與話語分析的區別。文本分析的理論資源來自闡釋學和人文主義,存在幾種不同的研究取向,比如濫觴於英美文學批評的「新批評」法、以羅蘭·巴特維代表的符號學分析法、著重於故事分析與敘述視角分析的敘述學分析法、兼顧宏觀社會環境和微觀文本解構的互文、對話理論分析法、德里達的解構主義、文本社會學研究方法和英國文化研究等。而話語分析的理論資源來自語言學與語義學,從這個角度看,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研究目的類似(都是為了挖掘文本背後的意識形態和權力結構),但其研究領域、研究路徑和具體的研究方法都不盡相同。話語分析屬於人文科學研究,文本分析屬於社會科學研究,前者相對微觀,重視文本,後者相對宏觀,不僅重視文本還兼顧文本所處的社會環境給其帶來的影響。但是這二者並非總是涇渭分明,話語分析屬於廣義上的符號學分析,而符號學又是文本分析的某個維度,所以,從一定程度上看,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雖然不同,但是其研究對象和理論存在一定的重合。總之,在研究方法里,內容分析與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分屬兩大陣營,前者屬於定量研究,走數理統計路線,後面二者則是走的文哲史的思辨路線。但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也有很大差別,在研究領域裡,這二者也是分屬兩大陣營,文本研究屬於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話語分析屬於人文科學研究領域,前者依賴闡釋學敘事學和符號學、解構主義,後者依賴語義學語言學修辭學等,打趣一點說,你可以把他們看作是同父異母的孩子。
寫得匆忙,有遺漏和不妥之處,望題主見諒。@李婕茜回答「內容分析法」非常完整了,我點了贊,但是我需要指出兩點錯誤:
第一:當特指研究方法的時候「內容分析」和「內容分析法」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前者可以寬泛地理解為可以同時運用多種綜合的研究方法,而後者則是一種量化研究方法。我將對現在第一名的答案進行適當的補充,若有重複的地方請各位見諒。內容分析法則是當前新聞傳播、政治傳播領域非常受歡迎的研究方法,因為它可以有效率地調查媒介內容。當今的內容分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監聽歐洲電台播放流行樂的數量和類型,並把德國電台和其他德軍佔領內的歐洲電台音樂節目相比較,以判斷出在歐洲大陸上盟軍的反攻清醒。在太平洋的戰場上,盟軍也將日軍與其他各島間的聯絡情形用表詳細地列出來,因為訊息量的增加意味著日軍正著手開展新基地。
同時期,內容分析被用來確認歷史文獻的出處。這些研究主要是將那些真實受質疑的文獻與已知作者的文獻進行比較,計算相同文字出現的頻率,以分辨真偽。戰後,研究者使用內容分析來研究報紙及廣播中的宣傳內容。1952年本納德出版的《傳播研究的內容分析》一書,使得內容分析變成了研究工具。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定義是:內容分析是基於測量變數所發展的一種系統、客觀和定量的研究工具。一般我們使用內容分析有以下幾個研究目標:(1)描述傳播的內容,譬如研究社會變遷;(2)檢定訊息特性的假設,目前許多研究企圖將信息內容的來源和信息產生的特性相連接,譬如探究商業媒體提及政治問題對社會的影響與建構;(3)評價社會中特有團體的形象,這類內容分析主要講焦點放在探究少數族群或其他著名的團體在媒介中的形象。這也是我目前的研究領域之一所使用的主要的分析方法;(4)「真實世界」與媒介內容的相互對照,許多內容分析是在檢驗媒介內容的真實性,以某一標準檢驗媒介對某個團體的圖像、現象、性格及特性的描述,同時也探究媒介中的內容的真實性是否一致的問題;(5)建立媒介效果研究的起點,譬如是涵化分析的起點。內容分析法的步驟第一名已經說過,我便不展開。下面談及內容分析的缺點:
(1)其特定的內容及分析結果,會受到分析時所使用的定義及分類架構的限制;(2)有時候內容分析展開後,會得出大量與研究無關的數據;(3)進行內容分析,通常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大的。第二:有關研究方法的分類有概念混淆的錯誤!
而最高票說的不清晰的地方在於,我引用她的原文:「文本分析法和話語分析都是定性研究方法,都是質化研究(而內容分析法是量化的)」這句話是錯誤的。混淆了什麼是質化量化、定性定量的運用範圍!!!(不會放大不放了,加下劃線)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主要針對的是資料搜集的方法!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主要針對的是資料分析的方法!!先說這麼多,本來想寫寫文本分析和話語分析的,但是今晚還在寫一個研究計劃,暫時擱淺。祝各位閱讀者有所收穫。信息與意義
信息是直觀的,是固定的;而「嵌入」在文本中或傳遞給接受者的意義,卻不能輕易的閱讀出來。1注重「信息」層面,沿著「傳遞式」的傳播模式。2注重「意義」層面,沿著「儀式」(或「文化式」)的傳播模式。1『佔主導的實證導向範式:主要代表是傳統的內容分析。量化分析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媒介內容編碼使用的語言與該內容指代的真實所使用的語言一致。
2』質化(通常也是比較批判)的範式:隱藏的或潛在的意義是最有價值的,而這些意義不可能直接從數據資料解讀出來。要了解文本中各種元素之間的連結與關係,還要注意哪些被遺漏的或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信息。文本(Text)的概念
在西文中text,原義是「編織品」(something woven)。中文譯為「文本」,因而「文字」的意味太重。最窄的含義:與中文「文本」原意相近,指的是文字文本。文字文本有空間和語義的邊框,因此不包括註解、標題、序言、出版信息。如巴爾特和格雷馬斯。較窄的含義:是指任何文化產品。無論是編輯、印刷、寫作的等,如唱片、繪畫、樂譜、電影等。寬定義:洛特曼的定義"文本"為「整體符號(intergral sign)」,即文化上有意義的符號組合。最寬泛的理解是「任何可以被解釋的東西」,因此甚至人、整個宇宙都可以視作文本。
話語(Discourse)的概念20世紀60、70年代,敘事、文本、話語的研究發展迅速,出現了以文本或話語為對象的學科,「文本」和「話語」是近義詞,兩者都企圖超越傳統的以句為本位的語言學,但兩者產生環境和研究重心略有不同。在英、美、法叫做「話語分析」,在德法叫做「文本分析」,70年代後德國語言學家首先將這兩個研究領域合併,統稱「文本科學」,因在德語中沒有英、法語中discourse這個詞。文本分析較側重語言結構或語法結構本身,話語研究則更側重語用學方面和與人文科學諸領域的關聯方面。Paul Ricoeur:文本是話語的複合體。話語是組成或安排作品的領域。即,話語是一特殊類語言現象領域,文本是為其經組織安排後的語言運作成果。之前在一篇論文中看到內容分析和話語分析的區別,前者偏向於工具理性,對內容進行量化的實證研究。它對特定的研究框架出發,對研究變數進行可操作定義予以界定,遵循對資料進行編碼、統計和分析的固定規則,採用實證方法對資料進行定量、系統和宏觀的分析。「它可以凸顯某段時間裡對某一問題的態度趨勢,也可以對比不同媒體對同一類內容的處理情況」。話語分析偏向價值理性,將一切傳播活動歸結為符號(語言)問題,用符號和語言的視角透視傳播現象,探索傳播現象的精神內涵。
它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文化研究理論、批判理論的混合物,它對意義的生產模式與潛藏的意識形態、社會文化內涵予以揭示,理解、解釋與捲入意義的活動都是隨解釋者掌握的資源與傳播者提供的付好資源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運轉不斷變化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