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化妝品、房地產、汽車等廣告中有那麼多生造詞?


生造詞往往出現在高毛利行業,事實上不僅是生造詞,特別的消費元素、新的消費概念、以及一切可以用來裝逼、用來享受、用來YY並享受的概念以及營銷元素,都頻繁地出現在高毛利行業,以及在行業中走高端路線的品牌廣告和營銷手段中。

首先,聽說知乎上大多數人沒接觸過商業,所以講一下什麼是毛利……

毛利,就是售價減去產品成本,而產品成本,就是從"空空如也"變成一樣能賣的東西,花了多少錢。比如一瓶化妝品,生產它要用到很多大宗商品,比如甘油、酒精、香精、表面活性劑、特別添加劑等等,加上瓶子和包裝盒,這些東西的成本,以及把他們混合在一起所需的人力物力,叫生產成本。若是廠家直銷,售價減去生產成本就是毛利,剩下的錢越多,毛利就越高。

那化妝品的毛利是多少呢?以某國際一線品牌的「小黑瓶」產品為例,若小黑瓶價格1000元,生產成本約為50元,對,沒錯,是人民幣50元,成本5%,而且算上了那個高大上的瓶子,和外包裝。這就叫,高,毛,利,高達95%的高毛利。(當然具體到化妝品,因為中間的銷售環節比較複雜,廠家毛利不能按照銷售價來計算,不過為了簡化討論,我就不糾纏於這個細節了。。。)

但這950塊錢都被生產廠家賺去了嗎?當然沒有。

你看到百貨商場一層那些高大上的化妝品專櫃了嗎?看到那些笑容可掬口齒伶俐業務熟練讓你一坐下來不買一瓶真不好意思走的銷售人員了嗎?看到國家級電視台黃金強檔中穿插的「美女教你塗這塗那」——塗了不一定和我一樣美不塗肯定負分滾粗的電視廣告了嗎?這些都要花錢的~這都是你看到的,還有很多沒看到的。這些是運營成本、營銷費用、市場費用……blablabla……管它叫什麼,總之這部分錢,就是把東西賣出去所需要支付的費用。要維持化妝品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形象可不容易,我賣這一瓶化妝品,最後廠家剩下的錢,也只有100-300而已,中間的大頭,都花在運營、營銷和市場上了。

那你說,不花這錢行不行?從運營成本的定義上講,花錢花得不夠,東西就有可能賣不出去。Why?

來,各位先說說,當你知道化妝品毛利高達95%時的心情吧。有沒有覺得些許震驚?有沒有覺得些許坑爹?有沒有覺得「雖然成本是低了一點但是塗起來確實舒服」?有沒有覺得「老娘也用過便宜貨,就是不如貴的好」?沒關係,你的感受都是真實的。化妝品原料雖然基本都是大宗化學品,但原料批次之間的穩定性也是很重要的,穩定性不好的話,雖然是同樣的配方,但調出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抹上去的感覺不一樣。國外大廠,強就強在量大,原料批次間成分穩定,因此產品質量高,但這種穩定體現在對上游的控制力上,並沒有增加太多成本,該是50,還是50。

那你憑什麼要賣這麼貴呢?你是怎麼相信賣這麼貴的東西物有所值的呢?

想起那些廣告了嗎?想起那些「鎖水」、「保濕」、「持久鎖水」、「深度保濕」、「肌膚彈性有光澤」、「滋養」、「美白」、「煥發青春活力」、「光彩照人」、「讓你與眾不同」之類的廣告詞了嗎?想起那些「立體塑顏緊緻眼霜」、「紅石榴抗氧精粹油」、「特潤修護肌透精華露」、「美眸深邃眼線水筆」這些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名字了嗎?什麼叫賣概念?什麼叫賣品牌?50塊錢的東西,起個牛逼名字,天天放廣告找個美女秀一秀,就能賣1000。對比一下大寶的:「誒?怎麼又用我的,你的呢?」「都讓我老爸用了!」你知道為什麼大寶始終是個低端品牌了嗎?

化妝品到底創造了多少強力的消費概念呢?比如,有誰知道面霜和眼霜「本質上的區別」?其實,面霜和眼霜,都是從同一個半成品的桶里倒出來的,眼霜呢,只不過是加了幾滴讓人覺得清爽的添加劑(抹眼霜會覺得清爽一點,對吧?),其他基本都一樣,但眼霜的價格卻是面霜的一倍。我絕不相信那幾滴添加劑能讓成本翻一倍,但這個「眼霜」的新消費概念,果斷讓你加倍掏錢,而且你就算現在知道了這件事,你也不會從此不用眼霜,全用面霜,為什麼?「眼霜」的概念被根植在你的心中,讓你久久不能忘懷。如果我不生造出這個概念這個詞兒,天天花錢讓人跟你講,你憑什麼掏錢?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大力鼓吹這些聽起來高端洋氣上檔次的名詞呢?就是為了構建和維護這個產品的「獨特性」,讓你覺得為了這個「獨特性」,我多花錢花得值,花得牛逼,花得幸福!海景房不一定會令你更幸福(海景也就那麼回事,該失眠還是失眠),賓士車也不一定令你更幸福(速度和安全也就那麼回事,該堵車還堵車),但,海景就是海景,賓士就是賓士,儘管不是城堡和直升機,但就是高端+牛逼,你一說我就懂了,而且大家都說好,你說好不好?

所以為什麼要製造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概念呢?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賺大錢。


程毅南 說的到了一個關鍵點,生造詞現象集中在「高毛利行業」。
至於為什麼是集中在「高毛利行業」,不僅僅是「打造賣點」這個因素。按說便宜東西也有賣點啊,康師傅速食麵沒賣點嗎?也有的啊。
僅僅是高毛利行業經常需要用一些「高端語言體系」來描述他們的品牌特徵罷了。

這個可能跟人類文化習慣有關,很早起,貴族有自己專有的一套語言體系了,以及專屬的服飾、禮儀等等。學習成本很高,平民老百姓搞不懂的。這是貴族彰顯自己社會身份的一種方式。
廣告中,塑造中高端品牌的時候,經常會模擬高端的語言模式(不僅限於生造詞哦)來描述品牌形象。這樣聽眾的感覺會很好,就算不懂,也想像自己只要買了這貨就牛逼了。蘋果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優秀(廣告文案絕對是一流享受)。以至於,基本上所有的蘋果用戶都堅信自己是獨具慧眼欣賞IPHONE這個好產品而絕對不是為了買來裝逼的。

————————

鮮肉資訊·老司機分享·廣告YAN值

廣告圈最值得關注的公眾號:DHAplus

專欄: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真實原因是:產品同質化嚴重!這家的賣點和那家的賣點都一樣!而且其他的競品也已經打過這個賣點的廣告了,那你說讓我們廣告公司怎麼辦,那就造新的概念或者詞啰


化妝品市場沒接觸過不清楚。

但是地產和汽車,這兩個品類在國內是擁有特別意義的。

對普通人來說,不是快消品。所以廣告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而且單次消費的價格非常高昂。

在這種前提下,能把消費者忽悠到4S店或者是售樓處了不起了已經。

大多數人在購買時,比對的還是產品本身的硬性指標和口碑。

這不是依雲水那種賣個概念就可以把產品買出好幾倍價格的奢侈品。

創意人除了突出產品賣點意外,講故事做創意所能達到的實際效果是很有限的。

而在高端市場呢。你跟富二代講廣告講創意也許還有點用。

但對於年紀長一點的,壓根就不會根據自己的需求而購物。

口碑是第一位的,緊隨其後的就是面子問題。

當一個人買車還都只是為了面子,而把自己的真實需求擺在後一位的時候。

你能跟它講得東西除了奢侈華貴真的很有限。

而當所有品牌都需要講奢侈華貴,

又三天兩頭推新品,沒有百年歷史可以講的時候,

……你讓寫文案的人怎麼辦?


作為一個寫過化妝品、車、房地產的創意文案,從文案創作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生僻詞分為兩類,第一是創造了一個概念,於是要創作一個與概念匹配的生僻詞。當然也可以創作一個通俗易懂的詞,這個取決於這個概念是否清晰易懂。第二,為造詞而造詞,也就是大家所提到過的裝逼。

第一類,客戶創造了一個生僻的概念。為什麼要創造一個生僻的概念?那什麼是概念?你可理解成一個獨特的產品與你的關係,給你帶來什麼好處。比如:丹姿水密碼,它的產品的獨特賣點是富含多種礦物質元素,(事實上這個賣點已經不新鮮了,我們現在假設它很新鮮)。但這個與消費者有什麼關係呢,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很牛逼的概念,讓大家清晰易懂。於是就有了」24小時持久補水「這個概念。有了這樣的概念,我們需要創作一個與概念相關,卻又好像很能表達品牌調性的詞語,比如科技、高雅、尊貴、時尚。而丹姿水密碼找到了這個詞「LIVO+活泉精華「。這個詞就是大家所謂的生僻詞,前半個科技感十足,貌似是哪個牛逼的實驗室里研究出來的一樣(事實上他們的確有一個很牛逼的實驗室在法國),後半個詞」活泉「是不是讓大家能聯想到水不斷的冒出來,是不是就是持續補水。」精華「化妝品常用詞,不會讓大家聯想到別的產品。所以在整個文案的創作中是非常邏輯的,一個概念,一個生僻詞的創作往往會折騰好幾個月。

車的廣告也會有創作這樣的生僻詞,但現在不多了,車的廣告更多是要表達生活方式的認同,好的創作概念比整個裝逼的詞更能吸引消費者。

第二類,為造詞而造詞。這樣的事多出在房地產客戶身上。這裡面有很深的社會背景。房地產客戶是這個社會最垃圾的客戶,沒有之一。這個群體目前掌權者都是40歲以上靠」關係「混出來的一群人。對於他們來說,早年也許過得不如意,也許忍辱負重,如今靠這個畸形的政策混出頭了,錢,已經不是問題了,他們更在意的是名。他們不尊重專業,自己也不專業。雅戈爾做衣服的,做房地產;紅星美凱龍,做傢具的,做房地產。所以他們需要大氣、衝擊力、有內涵的詞來標榜自己。所以當我遇到這種客戶的時候,我就會極盡所能創造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詞來滿足他們,讓他們爽,打飛機,YY。比如又一次,我寫了個案名叫天境,他們說不夠牛逼,我換了個詞天禧,他們說不夠貴氣,於是我寫了個天璽,通過。做這個文案容易得多,搞本先人們的書放旁邊沒事翻翻就好了。這個還不算什麼,最牛逼的是廣告語——」讓佘山再等600年「、」城市上層再分層「這樣的舉不勝舉,輸出噁心至極的價值觀,簡直就是社會的排泄口,不尊重人,自然,必遭天譴啊。

但我很喜歡這樣的客戶,賺錢輕鬆啊!

綜上,生僻詞的創造有它很深的社會背景。有的是為了營銷為目的,有的反應了目前這個社會的畸形的一面。廣告創作,是商業社會的產物,但還是要有社會良知,要社會的意識形態更多輸出美好而非糟粕。當然,作為廣告人來說,很多事情沒辦法,先吃飽再說吧!


換個角度

生造詞是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表現形式,彙集「小聰明、大智慧」於一身,因文字的多義、表意功能而生髮出無限的生命力。

舉個栗子

【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於死亡而朽腐。 】——魯迅《野草》

刪刈shān yì 單獨拿出來誰知道是幾個意思?這可是他自己造的詞。

【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風箏》

久經+訣別,這兩個詞的組合在我年少之時便深深根植於內心——因為在其他書里沒見過這麼用的,讓人讀完如此舒服,還帶一點高大上的品味。

於是我通過研讀民國時期作品,將這類文風吸收進自己的作文里(沒錯,這種文風也就能糊弄小初高老師),並擅用生僻辭彙,讓人讀起來雲山霧罩半通不通。

現在想來——實屬東施效顰之舉——對於一個高中生,這種造詞藝術骨子裡的精髓並沒有吃透。

此時白話文的閘門剛剛打開,魯迅本人也不承認自己抽煙喝酒愛造詞。

注意,不只中國人愛玩兒文字遊戲。

外媒為林書豪造的詞可繞蛋飄飄奶茶一周

e.g. Linsanity– 林瘋狂,來源於insanity

Linja Turtle– 林者神龜,原詞ninja turtle

vaLINtine』s day– 林人節,源自情人節Valentine』s Day

推及到廣告行業,一定語境下的「抖機靈」能在引發好奇的同時,讓消費者快速記憶。

但失敗的例子不勝枚舉。引用辰子說林:造詞病 造詞為談文藝技巧者所不廢,顧有一定之限度,過分生造則不免奧兀可憎矣。古人因造詞而為後世所姍笑者,有唐人徐彥伯,所謂「澀體」大家是也。彼對固有之詞悉屏棄不用,而代以新詞,如稱鳳閣為凰間、竹馬為筱驂、金谷為銑溪、龍門為虯戶,今日視之,直不知所云。

自認高端,實則晦澀。

羅永浩這個鎚子:ROM Smartisan 讀音--司馬兒踢森?SM阿爾踢森?

。。樓歪了。。

最近有家外資汽車公司找我們推1-3個字的slogan。

又要結合中國儒家傳統思想,又要糅合他們在國外主推的品牌定位,又要翻譯出原有英文slogan的精髓,又要simple又要casual又要易於傳播又要傳達工業設計精神又要打出品牌知名度又要響亮而不失文雅,還最好達到BMW之「悅」的傳播效果。

好的。

他家簽的4A想了兩年也沒想出來,讓我們幾天之內完成。

總監大手一揮,開始造詞。

一個字怕被人懷疑山寨寶馬;兩個字的形容詞稍有局限、詮釋起來會禁錮思想;三個字吶。。我喜歡諾基亞「不跟隨」的霸氣,但事實證明,不跟隨他就凹凸了。。

於是,很不好意思的。。我們主推一個合成詞,現在還沒確定用不用。感覺要跪。

生造詞似乎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法。我們確實是被逼的。

消費者要慢慢培養,廣告卻要鋪天蓋地。但甲方的推廣預算總是捉襟見肘,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游擊,再好的文案也會淹沒在信息的洪流里好嗎。少東家!你沒錢給喜兒買紅頭繩,就別指望她能參加環球小姐的選美啊!

所以說,只有親身品味過,才能真正理解這種陣痛。


商人掏空心思使消費者感覺更好,如是而已。

這個問題其實要拆分為兩個問題去解答:1.在原有辭彙能表達的情況下,為什麼要造生詞。2.為什麼更多的是在化妝品房地產等的廣告中造生詞?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純粹就是要製造新的營銷概念。人們更願意為更好的商品掏錢,但如果不是很明顯的變化,普通大眾對更好的定義單純就是新出現又沒有負面公眾新聞的商品。而對於商人來說,要有一個重大技術突破是十分困難的,有一個小的創新怎麼將它轉化為產品呢,那就創造一個生詞咯,反正大多數掏錢的人都不會糾結這具體代表什麼。以至於部分商人發現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後,就不下功夫去研發,而是將以前的舊概念重新包裝一下,也沒說是新發現,但消費者就腦補成這是最新研發的更好的東西,並為此傻傻的掏錢買單。廣告公司也會幹這事。不說這是不是坑人,只能說存在即合理……

第二個問題,這種現象在有「研發」和「營銷」概念的產品里比較常出現。電子科技,生物技術,互聯網等一旦掙錢就是高利潤的兩極分化產業都屬此列。像一般的大眾商品不可能出現,有也是在其中一個小眾分支里出現,像奶粉,添加了某種深海魚里提取的物質,有助於智力發展,價格高一截,普通百姓不買單,堅信用過的才是最好的。


利潤高,就願意讓更多錢耗在中間環節,例如廣告,營銷,人工,使得用戶服務體驗更優質,新辭彙就是讓你感覺更好而已,而感覺好就是最重要的。在醫院有種很強大的葯,有很多名字,專業人士都管叫它安慰劑。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效力,通常只是葯樣子的糖球,對於那些長年感到不舒服要跑醫院,但什麼都檢查不出的人有奇效,他們要的不是舒服,而是心安,我真的被檢查出來有病而且有治了…

在以前這些新東西沒出現的時候大家也都過得挺開心的,不是么?在所有東西都很原始時,加了添加劑就顯得更高級,當所有東西都加了添加劑的時候,原汁原味反而被宣傳也更貴,電腦是雙核四核八核100M100G100T對平時就普通辦公玩小遊戲的人來說真的很有所謂么?但是自我感覺就是自己比別人追求更多,間接實現最高需求。


商人掏空心思讓消費者感覺更好,並為之買單,如是而已。


張愛玲:「我學寫文章,愛用色彩濃厚、音韻鏗鏘的字眼,如「珠灰」、「黃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現在,我仍然愛看《聊齋志異》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 ...」

因為能吸引女人,至少這是真的= =


請與 @程毅南的答案補充起來,一起看。

我這裡,是@程毅南答案中缺漏的一個補充。

咱們先來做一個情景演練。

假設,你是乙方,受甲方委託,給一個新產品來做相關的宣傳推廣與文案策略,你會如何?帶著這個疑問,來看看,下面我給你們提供的兩款產品吧。

第一款產品:這是一個超級宇宙無敵的數碼產品,當然,如果你說它不是數碼設備也行,因為它造型奇異,拿在手裡可以打電話,把它放在地上還能當車開,放在口袋裡可以讓人身輕如燕健步如飛,含在嘴裡可以讓男人金槍不倒......這款產品,你說好不好?而且最邪乎的是,這款產品還不貴,不要幾百萬,不要幾十萬,不要三五萬,只要998!對!只要998!

第二款產品:一個拖把!沒了,我沒形容詞了,就是一個拖把!超市裡最常見的那種拖把!

come on!挨味巴迪!來賜購!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吧!你們發現結果會如何?

恩,我把答案告訴你們吧!

生造詞,多見於無普世評斷標準的產品中。


買車的時候,銷售說這個車是克魯尼鍍金。我細下一想,md,原來是鍍鉻,chromium。


為了讓自己獨一無二,增強辨識度和記憶點,從而提高轉化率。


同意 @程毅南。記得沃頓的Berger教授說過,寶潔還是哪個集團自己的人私下開營銷會時說,牙膏本身是沒啥用的,牙刷的摩擦才提供了口腔健康的主要保護。冰爽、修護、美白……,想來牙膏廣告里也都是生造詞吧,並不局限與題中的行業。


因為消費者會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從而B格十足,尤其是化妝品各種創新成分什麼的有幾個消費者知道那個具體是什麼?要是真有那麼多創新發明,把這種勁兒用到科技研發上,地球早就成外星球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先簡單的講一下一條廣告文案從出生到出街受到哪些「人」的影響。

文案、創意總監、客戶執行人、老闆。

還有一個背景簡單的說一下,在中國,房地產廣告和化妝品廣告、汽車廣告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國除了北上廣,基本二三線城市的廣告公司都是地產廣告公司。不論大盤小盤。

而化妝品和汽車廣告多為各種4A代理。

以上介紹完畢。

關於生造詞這個問題,我個人主要認為是廣告從業人員專業(包括甲方乙方)素質所致。

出街的廣告就那麼幾個字,大家都恨不得字字生輝。這詞要不同凡響與眾不同華貴大氣,經過一輪輪的篩選,好像大家熟悉的詞語都不夠要求,那麼貌似只有生造了。

當從業人員不認為生搬硬造很拙劣的時候,各種生造詞就噴薄而出了。

我個人對生造詞的看法是這樣的。

詞語作為一種表意符號,從傳播的角度看,只有利於傳播,被廣泛運用了的詞語才是好詞語。

你想表達的意思,是不是沒有現存的詞語來恰當的表達了?

如果有現成的,大家都能很好的理解的,沒有必要去生造一個大家不知道什麼含義,在傳播中還會產生各種歧義表意不明。

好的詞語創造一定是有特定含義並且別群眾喜歡的,否則你造出來也就自己用用,沒有實際的意義,最後還稱為語言使用不規範。

一個大品牌,廣告表達語言使用不規範,不是貽笑大方么。


因為,用樸實的語言表達高貴,是一件極難的事。


顯得高端,容易唬住人。當然也不排除是為了更具體準確的描述自己的產品。


大多數生造詞 區隔產品的同時 造成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障礙


樓上大部分答案是從傳播學角度來答題,但是請不要遺漏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廣告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

——廣告法中明確規定了某些片語是不準被使用的!只能硬生生的diy出新片語來。

廣告製作好之後是需要走一道審核流程的,不合格的廣告是會被審核打回的!

假設廣告被審核以其中某個片語不適被退回後,只能diy出新詞來。

例如把第一變成領先,最佳變成好棒。等等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化妝品廣告管理辦法

化妝品廣告禁止出現下列內容:

(一)化妝品名稱、製法、成份、效用或者性能有虛假誇大的;

(二)使用他人名義保證或者以暗示方法使人誤解其效用的;

(三)宣傳醫療作用或者使用醫療術語的;

(四)有貶低同類產品內容的;

(五)使用最新創造、最新發明、純天然製品、無副作用等絕對化語言的;

(六)有涉及化妝品性能或者功能、銷量等方面的數據的;


(七)違反其它法律、法規規定的。

其他的還有:反不正當競爭法、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等等等。

凡客誠品作死的節奏。

凡客推出仰望星空系列T恤 用國家領導人圖片做廣告

涉嫌誤導消費 高露潔廣告四川喊停

廣東某報「天下無三」廣告涉嫌違法被立案


個人覺得廣告或者說營銷手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虛假性,這是肯定的,但一種新的消費概念、生造詞是否僅僅只是一種噱頭或者是裝逼,個人持懷疑態度,因為任何事物的出現並不是空中樓閣,憑空捏造,廣告策劃者在策劃時肯定也不可避免地會考慮到現實生活中那些新興的消費需求或心理,所以說這些詞正是社會需求的另一種表現


為了吸引人的注意力吧,畢竟已經有些營銷疲勞了,如果不創新的話。


他們仨都請得起專業的廣告公司。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一個市場營銷(Marketing)人員的專業能力?
營銷、傳播、廣告、公關、互動營銷、互動傳播、互動廣告這幾個詞的意思和關係是什麼?
為什麼百事和可口的易拉罐那麼薄,而相對來說王老吉和旺仔牛奶的易拉罐皮就那麼厚實?
為什麼觀致媒體認可度很不錯,車子質量同級別車也算不錯,但是汽車銷量不高,是品牌價值問題?還是銷售問題?
經濟學與市場營銷學的具體聯繫?

TAG:市場營銷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