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讀書方法是什麼?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剛剛寫好的一篇:知乎專欄

之前寫了一篇讀書的心得文章:淺談讀書

得到不少讀者的反饋。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往往我覺得自己說出來的方法,似乎就是我所認為的「就是這樣的了」,可大家卻不一定get到我的意思。比如,我說「一定要將知識內化之後再記錄筆記」,這個「內化」,可能就有些迷惑了。同樣一個詞,可能大家的理解會有一定程度的出入。所以,為了更加形象的告訴大家我是如何閱讀的,我決定拿本書隨手翻一頁舉個例子。相信講完了這個例子,可能大家的疑惑會少一些。

(時間有限的讀者可以只看加粗的黑體字,若是實在沒有時間,請直接看最後)

我現在手邊的這本書是《新全球史》,豆瓣鏈接是:新全球史

(我閱讀的是從圖書館借來的紙質版,不是網上下載的。請大家支持正版!)

先別指出這本書裡面的某些瑕疵(歷史事件的時間可能有偏差),我們單單就事論事,談談如何讀書。(作者君並非歷史專業,下面的講解乃是一家之言。若有錯誤,歡迎大家指正!

我們翻到下冊的第685頁,看到一個章節名叫「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緊接著,開始了一段非常「精鍊」和「概括」的話。

請注意,這種提綱挈領的段落千萬不要跳過。至於原因嘛,起碼有如下幾點:

1. 歸納了前兩個章節的所有內容

宗教改革政治傳統

(上面的圖是這一章的目錄)也就是說,作者為了提醒讀者,把前文的主要內容重複了一遍。為什麼要重複呢?或者說,作者如此排序(先講了宗教改革和政治傳統,後講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目的何在?

我們在作者的提示下,回憶一下前文的內容

1.1 新教改革:我們能夠想起來什麼內容?

第一個倡導新教改革的是馬丁路德。他是德國人。等等……

在這裡,本人想到了新一個問題(書上似乎沒有提及):為什麼首先是德國人開始了新教改革?接著,本人想了幾個答案:德國離羅馬教廷比較遠,教廷的控制力比較弱?德國是日耳曼人,不是傳統的羅馬人(拉丁人)後裔,基督教傳統沒有那麼穩固?或者是因為德國氣候較寒冷,物產不夠豐富,也就是比較窮,所以更加沒有餘糧拿來購買贖罪卷?……

(新的問題的解答,可能需要讀者去自己尋找答案)

1.2 君主國家的出現:又可以想起來一些什麼?

英國的亨利八士?法國的路易十四?等等……

然後,類比

也就是說,為了記憶和內化上文出現過的知識點,我們拿一些自己比較熟知的知識來作為參照物進行內化的思考。

比如,本人可以想到的參照物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原因嘛,類比宗教改革,我國也是在意識形態方面大幅度的放鬆,姓資姓社都沒人care了,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再類比國家制度上的變化,中央對地方的放開,諸如此類的。總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話去重新詮釋梳理出現過的知識點,讓那些知識點成為自己知識體系裡面的一部分。

2. 接下來要講的內容

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的發展;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推薦大家先預習一下將要學習的內容。因為你如果對老師要教授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再等到上課的時候第二遍聽這些內容,就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前面的章節相當於發生這兩個結果的原因,或者說是前提條件。而這兩個原因又是這個章節「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小前提。於是,我就結合前文的內容,自己先想想為什麼會出現「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的發展」。然後再聯繫自己已有的知識,再想想可能的原因

2.1 人口膨脹會是什麼原因?

我能夠想到的原因:

與前文有關的:宗教改革使得人們的負擔減輕,大家有更多的資源去負擔更多的孩子;君主國家的出現打破了之前諸侯林立時候的通商不便,商業發展之後大家都變得富裕了,也有閑錢養孩子了。等等……

根據自己已有知識:人口增加有可能是出生率上升,比如新的醫療水平和營養水平;人口增加還有可能是整體壽命上升,比如食物變得豐富而充裕;還有可能是死亡率下降,比如有些重大疾病被攻克;等等……

2.2 經濟的發展是什麼原因?

回到前文去找找看,發現在三個地方出現了與經濟有關的內容:新君主,憲政,絕對主義君主。每個話題下面,都提到過為什麼這些新的事物出現會促進經濟的發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再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濟增長可能是由於生產要素投入的加大,比如工人的數量增加(回想起以前學過的「羊吃人」,把農民從土地上趕到工廠里);也有可能是技術的革新,比如蒸汽機等新技術的出現;等等……

2.3 資本主義的生長是什麼?

這個新出現的知識點,前文並沒有過多的提到。因此,它是前文內容的結果,也就是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的發展所導致的。因為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我們就只能自己揣摩,為什麼前文給出的那些原因,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我能想到的「資本主義的生長是什麼」: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比如契約制度,比如僱傭勞動,比如集中化生產規模效應,比如市場的供需關係,等等……(我想到的這些內容,後文有可能被論述到,也有可能沒有被提及。如果沒有被提及,大家其實應該非常興奮:有可能是自己的新發現,是作者遺漏的?或者是有爭議的?或者……是自己之前就對這個東西理解得模稜兩可所導致的?)

3. 作者的結論

也就是說,新出現的這些東西,最後導致了一個怎樣的結果

在這裡,結論是「重建了歐洲經濟與社會的結構」。

還是按照上文所說的方法,思考為何資本主義的生長能夠導致這樣的結果。其實,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你還可以先別看這句話。自己先想想看,資本主義的生長會導致怎樣的後果。也就是說,假如作者沒有給你這個結論,你能想到這樣的結論嗎?

4. 進一步論證

資本主義的運行離不開最底層的單位:商人。前面一句話提到了經濟和社會結構因為資本主義的興起而重建,下一句便指出了商人在其中的角色變化。

其中,「交通運輸技術的應用」可以從大航海時代,或是前文提到的大型君主專制國家的興起打破了交流的阻礙推導出來。而後面一句講到的商人獲得了自主權,可以自己進行商業的組織和規劃。

總之,到了這一步,其實已經是水到渠成的升華了。

5. 提及負面影響

一個新事物的出現,除了正面的影響,自然也少不了負面的影響。否則,你如何能夠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的論述是客觀公正的呢?按照經濟學最基本的一句話來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管是什麼,都是有代價的。

比如我能想到的一個事情,就是中國的經濟改革。所有人都知道國家過分管制經濟不好,市場經濟更多一些才能讓整體經濟有活力。可是,體制的調整也是有成本的,改革步伐一大,牽涉到的方方面面就大,經濟社會成本都會很大。(比如九十年代大量國企改制導致的工人下崗,當時的慘狀至今還很多人提起。參見:90年代下崗潮20 世紀 90 年代的下崗潮是怎麼回事?)

最終,大家如果有這本書的話,接著往下看,就會發現,作者差不多就是按照上面的那幾點在論述這一節的內容:(前提,本體,結果或是影響

——————————————————————————————————————

啰啰嗦嗦講了這麼多,恐怕大家也沒有興趣繼續看下去了。想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再多說幾句吧!

有些人看書看得快,一目十行,還能抓住要點,那是天才,我自愧不如。

有些人看書看的慢,想得多,一本書能看出十本一百本的信息量,以及更加珍貴的個人體悟和個人能力的提升。

我呢,不是天才,智力一般。我看書的時候,覺得速度應該像是聽歌或是看電影。快慢結合。該仔細認真思考的時候,就慢慢看,慢慢想,和上面說的一樣。遇到那種只是提供信息的例子,就可以速度快一些。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作者寫一本好書(比如上面那本書其實是有些學校的教科書),一般的講訴方法,都是:這是什麼;這不是什麼;這到底新在什麼地方;(應該如何用?:這一步屬於應用類型的學科,比如我熟悉的工科。但是,若是你學社會科學也想到了這一步,我會非常鼓勵你繼續想下去。不僅僅是為了內化知識,我覺得你甚至有可能開宗立派!)

同時,由於作者會有意識的不斷重複前面的內容(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吧?),讀者在新吸收了一些知識內容之後,看到前面的內容再次出現,又會有新的感悟。也就是說,這個不斷加強的正反饋讓讀者的收穫越來越大。所謂「溫故而知新」,就在於此。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

這是上面提到的這一章節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中間那部分。我加上了紅框的內容是「強制人民遵守合約」。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準則之一。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搜一下「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為何發生的。大清是如何賴賬,如何一次次挑釁西方資本主義的底線,最終自取其辱。

祝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給大家做個參考:我看上面講解的那段話大概看了半個小時。我邊看邊想,最後決定動手寫這篇文章。^_^)


讀書方法各種書都不同,我只說自己讀書的三個「」不」讀「」

其一,不讀太過艱澀之書。

其二,不讀浮名之書。

其三,不讀書而影響生活工作。


  1. 在書里進行批註,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悟;
  2. 用不同的顏色的筆記標註書中對我來說不同的"信息層次",例如在我的「四色筆閱讀法」中, 藍色代表思考,黑色代表理性,綠色代表"新鮮",紅色代表強調,舉例:如藍色做批註,和一般要點標註,黑色做結論性要點標註,綠色標註對於我來說有啟發、有收穫、有創意的信息,紅色標註自己要注意或強調的信息,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並輔以不同的符號,以做標識,對於重點內容進行摺疊,提醒自己觀看;
  3. 將批註總結,形成讀書筆記;
  4. 對於在閱讀中獲得的一些靈感或需要自己馬上要去實踐的內容,記在書本最後,然後整理並實踐;
  5. 在閱讀中標上自己的閱讀開始和結束日期以掌控自己讀書的日期和時間,讀一次記一次;
  6. 多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如地鐵上、排隊中等;
  7. 隨身攜帶書、紙和筆,走到哪裡讀哪裡;
  8. 利用思維導圖、讀書筆記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消化能力";
  9. 對於書中的內容要時刻想著"我"如何使用,對自己有什麼啟發,而且是不單純的記憶或理解,這樣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思考、實踐、總結),理論要結合實際,閱讀更要結合實踐;
  10. 學會使用印象筆記、相機等方式,提升"拆書"的效率,我在此指的「拆書」指「消化/內化";
  11. 學會利用豆瓣、微博、搜索引擎等工具,以掌握一本書中更多的信息;

在我的公眾號:北方鬍子 微信號:ibeifanghuzi 上面有更多系統性的方法經驗總結,大概有30+篇,個人20年的經驗的基本都在上面了!


分享一下我知道的一個非常好用的讀書方法:

一、 讀完一本書,要知道作者想要通過這本書表達什麼觀點,你在這本書裡面學到了什麼知識,想一想能不能用自己的知識體系來解釋它,這個知識在現實生活中能用在什麼地方,能在哪些方面為你提供哪些幫助?

二、讀完一本好書,想一想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把書中所要傳達意思表述出來,說給朋友、家人、同事聽,看他們能不能聽得懂你所表達的意思,亦或者通過書面的形式寫出來。

如果能做到上述兩點,不僅能將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還能鍛煉舉一反三、口語表達、文字表達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啊!

然後我還想強調一點,我們讀書或者跟人討論問題時,有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有勝心。不是專註於學到了什麼,有什麼體會,而是處處想要贏過別人,讀書時覺得作者有些地方也寫得不對嘛!跟人討論問題時也總喜歡與人爭個高下。這樣的學習方法只能固步自封,不能吸取到其他新的知識,路只會越走越窄。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讀書還是學習其他任何的知識,都不該存在有勝心,我們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來學習,來看待與自己看法不同的知識,至少我們能夠知道別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什麼。

最後,我想借用一位老師的話:普通人最缺的就是執行力,當你懂得某個道理之後,立刻就去行動,你就已經超過了80%的人了。


一個可愛的人邀請了我,所以我就厚著臉皮來答題啦!

我讀的都是小說類的。讀這類書就是要隨心所欲不逾矩~

如果是自己的書就放心地隨時折角咯。

讀完一遍就認真地看之前折角的部分,做一做摘抄。

然後如果心情好,或者有印象深刻之處,就寫一些隨感咯。

縱然這樣我還是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和金魚一樣只有七秒!

總是忘!

所以最好的閱讀方法,我認為是重讀,不斷反覆地重讀。

《黃金時代》我看過十幾遍了然後過段時間還是忘,還是記不住所有細節,有些敘述仍舊搞不懂。

但這些空白的疑惑,其實給了你破解謎底的機會。

對,這種敘事迷宮特別有趣。

所以,對於喜愛的小說不抱目的地重讀是我最喜歡的閱讀方式。因為你慢慢會發現有些小說經不起推敲,有些小說越讀越玄妙。

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所以,請盡情地隨意閱讀吧!


自從網路遍布人們的生活之後,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成本極大地下降。任何一個人隨便在一個搜索引擎上輸入「如何讀書」都能出來一大堆建議和方法。

這些看似方便的背後,我們也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困擾:這麼多的建議我到底該聽哪個?那個才是最權威、最系統的?哪個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我們很難抉擇。

當我們只有一塊手錶的時候,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者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將陷入混亂。在心理學上這種效應被稱之為鐘錶效應。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讀書?我曾經也曾迷茫,深陷讀書方法論的大海中不知取捨。一天之中翻閱讀書的方法的資料比自己閱讀其他類型書本的時間還長,最後決定親自開始走上閱讀權威書籍之路。

雖然每天面對晦澀難懂的文字,內心也曾百般煎熬。但在一步步的艱難行進中,最終也得到了一定的收穫。

本篇文章會著重會介紹怎麼將讀書過程中收集到的有用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生產技能,從而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對自己有用?可是什麼叫做「有用」?它該如何定義?

讀書的目的就是要對自己有用,不管是增加你的外在技能,還是提高你的修養和氣質,那些能讓我們自己的行為得以改變,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的方法則稱之為有用的方法。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用"。

這裡請注意,能讓你的行為發生改變的知識對你來說才是有用的,而不是讓你的思想得以改變。

能讓我們行為發生改變的最直接的一種圖書就是實用類書籍。哪些才是實用類書籍呢?

實用類書籍是相對於理論類書籍而提出的一種分類。

實用是與某種有效的做法有關,不管是當下還是長遠的效果。任何一本指南類的書籍都是實用類的,某種藝術的學習技巧、某個領域的使用手冊、醫藥、烹飪、經濟、倫理類的書籍都是實用類的。

包括就職演說或者道德規勸都是實用類的,因為這些演說包含了規勸或者雄辯的成分。

要辨別一本實用類書籍可以通過快速閱讀書名、目錄、作者自序來得知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與此同時還要思考一個問題「這些與你有什麼關係」?

怎麼閱讀實用類書籍?

要讓知識變得實用,就要有操守的規則。實用類書籍正是通過告訴你一些有用的規則來改變你的行為。

實用類的書籍一般都會給出具體的行動建議,你只需要提取出這些建議進而把它們融入到你的行為中。

我們不能滿足於知道這是什麼,必須要搞清楚我們想做些什麼應該怎麼利用它。 這也是知與行的區別。現在很多人在講的「知行合一」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實用性的書都不能解決該書討論的實際問題,一本理論性的作品只能解決該書提出的問題,但實際的問題卻需要靠行動來解決。只有能解決問題,行動只能在現世界發生,而不是在本書中發生。(這個很重要啊!)

閱讀完了之後呢?實用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讀完了一本實用類的書籍,你獲得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可是經驗本身有價值嗎?

其實經驗本身是沒有價值的。真正有價值的是在對經驗進行反思之後的智力發展以及行為的改變。即學習者把圖書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那麼怎麼改變自己的行為呢?

有效的學習來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積極的經驗,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到或者聽到的只是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反思之後。沒有工具的理論是空洞的,沒有理論的工具是盲目的。在這裡我們會用到一個很有用的讀書工具---RIA

R:(reading)閱讀圖書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話重新描述剛剛看到的知識

A:(appropriation)分為兩個階段:A1:寫下自己以前遇到的的相關經歷

A2:寫下這個知識以後我怎麼應用

職場中的人學習具有更為豐富的經驗,這種自身經驗就是學習的重要資源,學習就是把各種經驗轉換成知識,但不是所有的經驗都能引發學習。 除非能進行反思性實踐。即在成人學習中經驗的作用在於對意義、 價值策略 和技巧的修正 、遷移和重新組合。這就要求對經驗必須進行反思。

那我們該如何有效的反思呢?

以下是經驗反思四個過程:

聯接: 你獲得的新知識和你以往經驗進行聯接。

整合: 尋找知識之間的聯接。例如如何讀書,上次你學習了如何進行系統的讀書方法,而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怎麼閱讀實用類的書,從而實現最有用的效果。這些都是如何讀書的方法。每次看到關於如何讀書的文章都是對自己的讀書理論的一個補充。

確認: 確定已經獲得的觀點和情感的真實性。

內化: 將經驗轉化為自己的能力,為己所用。

我該閱讀什麼樣的實用類書籍?該學習哪些能力?

每個人要追求的目標不一樣,所以你需要自己想清楚自己的目標,然後開始挑選自己需要的書籍。可以參照以下七種能力

所有與工作相關的能力都可以歸入以下七類

溝通表達能力

信息處理能力

運用科技的能力

計劃組織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團隊合作的能力

數學概念的能力

以上每一種能力都有很多的經典的書籍,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絕大多數人對於免費的東西從不珍惜

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人們重視自己所說的話和自己得到的結論,而不重視自己被告知的東西;人們重視他們索要得來的東西,而不重視免費得到的東西。

正如這篇文章一樣,作為免費的東西,在你面前的顯得相當的廉價。如果這篇文章能夠帶給你一些小小的改變,那麼我用受傷的手指寫下這篇文章也算是值得了。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用,作為讀者的你,為何不留下一個喜歡或者一個評論或者一個打賞來讓我們一起見證你行動的開始?


要有一種探索的心態,索性當自己是偵探,玩角色扮演!

讀書時不要看序,別人的作者的都不要看,看實際內容和作者後記,然後回過頭來看書名。要搞明白書名的真意,越經典的書籍越要如此,以此探究作者作此書目的和心態。而非你似是而非想當然的,也不是別人的序或者作者的序引導你或者想迷惑你讓你們按照他們的想法走下去。

不要把書看的太神聖,它就像遊戲一樣。把其中的概念和結構拆解下來,同學科多理論或者跨學科多理論進行代入、逆推、混合等,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把藝術放進哲學,把倫理放進經濟,把暴力和邏輯放一起,用神秘主義怎樣編寫科學的歷史,這都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嗎?

最後謹記,讀書是件很個人的事情,別太注重別人的指導。有疑問,自己沉澱,去思考,別急著去尋求他人的幫助,他人大多時候會將你引向歧途。

高中的時候,新老師上公開課當面試,我提個語法問題,老師面試失敗,美女啊,滿愧疚的;大學時問講師定義之間關係的問題,回答是你不需要知道;學術討論會向教授提了個資本論的問題,教授自己暴露了自己的無知,代價是我大學關於他的課沒過。

還是要自己來慢慢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


首發於「如果讀」知乎專欄:

讓《如何閱讀一本書》來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讓你真正學會讀書! - 知乎專欄

你會讀書嗎?
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說:當然會啦!讀書有什麼難的,不就是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勾勾畫畫做點筆記啥的么,so easy~

但是這樣真的算是讀書嗎?

算,但只是閱讀方法的一種而已。

其實還有更多的閱讀方法,面對各種紛繁複雜、林林總總的書籍,讓你能夠遊刃有餘。

想要掌握各種不同的閱讀技巧,那就隨「如果讀」去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精華內容。

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讀者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來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如何閱讀一本書》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

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1、基礎閱讀;

2、檢視閱讀;

3、分析閱讀;

4、主題閱讀。

分別解釋下這四個層次:

首先,基礎閱讀是最為簡單的,簡單的說,就是認識字,能知道作者的每一句話究竟在說什麼。這基本上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相信每一個讀到這篇文章的人都已經掌握。

第二層次的檢視閱讀,其特點在於強調時間。就是「用最少的時間了解這本書在說什麼。」區別於「基礎閱讀」,你還得了解一本書的「結構」,「包含的部分」以及「分類」。

檢視閱讀有兩種:

(1)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1、先看序和書名頁 2、研究目錄頁 3、檢閱索引);

(2)從頭到尾讀一遍,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通過檢視閱讀,你要回答以下問題:

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整本書在談的是什麼?作者是借著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我們在判斷一本書值不值得讀的時候就要用到檢視閱讀,大致了解書的內容和框架,如果檢視閱讀下來你已覺得收穫頗豐,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你花時間花精力好好去讀一讀;反之,這本書就放下了,時間這麼珍貴,哪有時間浪費在渣渣的書上。

第三層次的分析閱讀就是在我們閱讀一本值得讀的好書的時候了。

通過三個階段把這本書啃透: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主題);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支持論點);

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論點正確性)。

在這三個階段的過程中,作者提出了11大規則,讓你能夠從脈絡上徹底理清這本書的內容。

PS:具體11大規則較長,故不在這裡贅述,欲了解的讀者關注微信號「如果讀」,回復「如何閱讀一本書」獲得全書思維導圖版筆記精華。

第四層次叫做主題閱讀。怎麼來理解呢?就是說,對於一個特定問題,尋找大量的證據去分析它,因此主題閱讀涉及的書目通常不止一本。

舉個例子:

比如你想研究「愛」,你會發現,人類的幾乎沒有不被稱作是愛的行為,只是稱呼方式不同而已,再繼續延伸,宇宙的萬事萬物幾乎都是關於愛,有些教材甚至認為天體的運轉是受到愛的啟發。因此,可能你會把主題改為人類的愛,但是在你讀了幾本書之後,發現這個主題還是很龐大,於是你又改為人類的愛情,然而人類的愛情也有很多,於是你又再次修改了你的主題。可以看到,我們在做主題閱讀時,會隨著我們閱讀的深入而更換或者細化主題,因此很有可能,你要在閱讀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真正確認你要研究的是什麼。

看著覺得像什麼?

沒錯,大家應該都寫過論文。寫論文的過程其實就是主題閱讀的過程。在你搜集的文獻中,其實並不是所有文獻的所有內容對你來說都有價值,而是那些文獻的其中某一部分跟你主題相關的內容。

而檢視閱讀對於主題閱讀有著重要作用。我們收集好書目之後,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視書單上所有的書,目的在於讓你對主題有一個清晰的框架,另外,它能讓你知道如何合理地分配閱讀的時間和精力,知道哪些書不必讀,哪些書可略讀,哪些書要細讀,這一點相當重要。

另外,針對不同的讀物也有不同的閱讀技巧。譬如:文摘、實用類書籍、想像文學、經典名著、戲劇、抒情詩、歷史書和傳記。

比如想像文學,如《三體》,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一場宏大的星際戰爭。我也聽說有朋友說《三體》讀不進去,因為太脫離現實,光怪陸離,匪夷所思。你只要不抗拒想像文學帶給你的影響力,不要去找共識、主旨或論述。簡單地說,我們在閱讀時,要盡量去感受想像文學帶給我們的感性經驗,弱化理性分析,《三體》簡直是一本棒得不能再棒的科幻巨著,想像力之驚奇讓人難以置信。

至於實用類書籍,基本都不會有太大難度,作者通常會先對規則進行理論性的解釋,比如這個規則的目的、原理等支撐資料,再把這個規則簡化為一個直觀並且可執行的方案。我們始終要牢記的是——任何一本實用型書籍都不能解決該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實際的問題只能靠行動來解決。

還有其他類型的書籍閱讀方法,因為內容較多,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如果讀」獲取全書詳盡筆記。

最後,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認為,盲目地想要讀完所有的好書,不僅非常不現實,而且也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不負責。我們讀書,應該讀經典的好書,這些好書,我們可以反覆地讀,如果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你永遠也不會感到厭倦,並且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

如果你想開始這樣的閱讀之旅,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從你最感興趣的書開始讀。

希望對想讀書的朋友有一點啟發~讀書無價。


這個年代,你該怎麼讀書

親愛的你,愛讀書嗎?

愛讀書的你,是否又有這樣三個困惑呢?

· 網路時代,微信公眾號如此燦若繁星,網路上的信息已讓人眼花繚亂,都沒有時間去以看書了而紙質媒體和實體書店又有點日漸式微的感覺,數據顯示,中國人年均讀4本書,在這種背景下,還需要讀書嗎?

·

· 如今,每年新書出版呈現海量狀態,每年20-30萬本中文書籍出版,要一天讀550以上的書籍,才能趕得上新書的出版速度,這麼多的書,眼睛都看花了,我該讀其中的哪些?

· 看別人年終總結的文章,特別佩服那些一年幾百本的,很想跟他們一樣,可是又擔心拚命在一年內讀幾百本就把自己讀傻了,讀書多會不會變成獃子呢?

這三個困惑是三個簡單的問題:

· 這個年代還需要讀書嗎?

· 不知道自己該讀什麼書?

· 讀書多了會不會變成獃子?

這裡談談對這幾個問題的拙見。

一、網路時代為啥還需讀書

網路時代,信息如爆炸式增長。確實,各種各樣公眾號的文章已足以把我們的零碎時間填滿,似乎也抽不出時間來供給讀書。

但,書不可不讀也,有三個原因。

一是系統化。

書籍的內容相對於網上的零散文章而言,會比較系統。特別是致用類書籍,一般會就某個課題進行由淺到深或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內容的闡述,各個章節之間的內容相互聯繫,編織成一個「網」,讀者可以從中對某個課題有較為全方位的了解。

知識只有成為才能形成整體優勢,就像一滴春雨匯入湖海之中才不會枯竭一樣。

而現在出版一本書,由於市場的因素,出版社通常會綜合考量和認真審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書籍的質量和水平。

如果從數據升華為個人才幹的過程來看,

數據-信息-知識-技能-才幹

書籍的內容一般處於第3類——知識。而網路上零散的文章有些可能是噪音雜音,其內容不均等地分布在第1、第2或第3類。

二是多樣化。

看書不是一件奢侈的事。父母年輕的時候,物資匱乏,拿到一本書就如獲至寶。

現在不像以前那樣,找書費盡腦力體力,特別是在國內,書籍資源的豐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圖書館有書可借,朋友也有書可借,就算自己掏錢買,再趕上網路打折瘋狂季時,一本也就一頓單人餐的價格,再不成就買電子版,幾塊錢,划算

要知道,一本書可能是作者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經歷與體驗的濃縮和匯總,幾塊錢就買到了,少走多少彎路

拿著一本書,就可以穿越時空與書籍作者進行思想碰撞,經歷對方人生的酸甜苦辣,

讀《奇特的一生》,你至少穿越100年,

讀《閱微草堂筆記》,你至少穿越200年,

讀《論語》,你至少穿越2000年,

這都是投入產出比極高的事呀。

三是啟心智。

多讀書是短時間內開啟心智的一個途徑。

一個人從渾渾噩噩的狀態突然心智開啟,想要積極認真地對待人生,往往是有關鍵節點的,比如生命中遭遇了重大的事件,或者幸運地遇上一位名師,或者閱讀了一本影響自身觀念的書籍,前兩者都略有偶然性的因素,可遇不可求,唯有第三種情況,讀書這件事可以進行安排,可以由你自己做主

讀得書多,看到世界更廣闊,各種思想交融觸發個人開動思考模式。那些放之四海皆準,千年不易的論調,不斷通過多本書籍的念念叨叨匯入你的思想,從此你開始不斷反思與萃取,更新自己大腦的操作系統,修補系統的漏洞,使之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慢慢地,從心智開啟的狀態,進行心智解放的狀態。這種觀念的大更新,即會帶來個人行動的巨大改變。

二、我們該關注什麼樣的書

既然讀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那麼,而對海量的書籍,該淘出哪些來進行關注和閱讀呢?

講哪些,太精細,不好操作;講哪一類,容易劃定範圍,在這個範圍里去找,結合個人需求,更加靈活。

這裡就從分類說起。

如果按照書籍的效用來講,我認為可以參考郝明義先生在《越讀者》這本書里的分類方式。民以食為天,用這樣的比喻特別形象生動。

主食閱讀

美食閱讀

甜食閱讀

蔬果閱讀

主食閱讀,類似於南方人的米飯,北方人的麵食,是每天必「吃」的,這些書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息息相關。

美食閱讀,主要是指那些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符合精神需求的書籍,心理,哲學,經典小說都是這一範圍。

甜食閱讀,類似於甜食那樣,吃了很開心,但過後可能會引發駐牙,或者因為反式脂肪酸過多引發身體問題。這類指質量比較下乘,沒有太多營養的書籍,或者那種看著玩的爛俗雜誌。

蔬果閱讀,好比蔬菜和水果的功用一樣,纖維豐富有助消化知識,在書籍中相當於字典辭海等工具書。

在這四類閱讀中,建議多吃主食和美食兩種,少吃甜食。而蔬果閱讀開始有被網路搜索所取代的趨勢。

另外一種分類,是基於知識廣度的,可以分出4種書籍,從低層到高層分別是:

基礎閱讀

領域基礎閱讀

通用閱讀

專業閱讀

畫出來就像一個知識金字塔。

基礎閱讀,是指常識類的閱讀,每個人都必須懂,活在這個社會你不能不知道的內容,比如算數,買東西都得懂。哈哈,現在可能還有網路類的,有的人沒網路可能活不下去,開個玩笑。

基礎閱讀往上的三層,是指某一個領域範圍內的。

以化學領域為例。

領域基礎閱讀,包括化學科基本內容,比如「濃硫酸具腐蝕性」這樣的知識。

通用閱讀,就是化學領域的知識全貌結構的,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四大方面,知道這些內容,就是半個化學人了。

再往上的專業閱讀,涉及到某個領域的細小領域,是行業的尖端或前沿,也是體現一個人的優勢所在。在化學上可以是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檢測等等。

從知識金字塔來看,你在專業閱讀方面涉及越多,越能鞏固自身的優勢。

當然,上面這些分類是基於你的讀書目的是為了致用,為了踐行,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如果讀書對你來說,只是逗自己笑一笑,樂一樂,可能這些分類就不太適合你。

三、如何做到讀書不當獃子

讀書應當是一項基本技能,關於方法,似乎也沒啥好講。

但實際上,不少人在讀書方面可能還存在一些狹隘的做法。比如:

不重思考和邏輯。也許是中學語文課講文采比較多,這種習慣容易延伸至課堂之外,看書喜歡讀那些擲地有聲,文采飛揚的句子,但職場中更重要的能力是思考和邏輯。

讀得太慢。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書。這種習慣容易看書疲憊,並且看得太慢,或者看不下去,造成輸入量過少。如果沒有人提醒,自己也不知道,那這種習慣就會變成不喜歡看書的潛在原因。

知道的書太少。有的人一直會以為書就等同於小說,特別是語文課上,講到的經典的書,都是文學造詣很高,也就是文學手法運用成熟的小說。久而久之,容易將小說以外的致用類書籍忽略了。

這3個問題,是否可以怎麼解決掉呢,換句話說,有什麼讀書的方法可以推薦呢,讓我們既讀書,又不當獃子?

我可以介紹三種閱讀體系。

第一,30分鐘速讀法。

30分鐘速讀法是針對一本書的。大概這麼操作的:

5分鐘先看書的序言和目錄,知道書里是關於什麼樣的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隨後10分鐘是迅速地翻閱,主要看標題或加粗的文字,了解哪些跟自己比較有關係,做記號,就像開著直升飛機找火山口一樣,看到哪個火山口冒煙,就記錄下來;

最後的15分鐘,是集中全力閱讀剛才做記號的部分,再回憶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一遍書的內容,於是這本書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第二,主題閱讀法。

主題閱讀法是針對一類書的。在《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了四種閱讀法,分別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具體是什麼含義,大家可以網路搜索或者通過閱讀這本書進行了解。

這裡主要強調的是「主題閱讀」,通過同個主題多本書的閱讀,對某個主題形成立體式,網狀式的認識,是一種很值得推薦的方式。

第三,拆書閱讀法。

拆書閱讀法主要緣自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不要看到「拆」字就覺得我要你對一本書下狠手的感覺。這個字在這裡強調的是「拆為己用」。書要用起來才更好,這是拆書法的原則。

而前面講的兩種閱讀法,更強調知識的汲取和記憶。但光是記住知識有什麼用,讀了幾百本,然並卵就虧了。所以,每次讀書的時候,建議你都先問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這種閱讀法不需要讀完一本書,可以僅僅對書中的一段,甚至是一句進行拆解拆解模式為「精彩摘錄」、「我的思考」、「我的行動」。這也是我發起的拆書戰隊活動中,隊員們每周拆書的固定格式。這種方法的好處,我歸納為三句話:讀書後有思考,思考後有落筆,落筆後有改變。

這種方法,不是我一個人說了有用,而是我們整個拆書隊的夥伴感覺對自身都有促進。如果你沒有試過,建議可以開啟一次拆書閱讀法。最好你能自己結幾個伴,集體拆書就是一件快樂並一起成長的事兒。

並且我們這一季的拆書活動,定在了思考的主題,並且大家拆的書都不一樣,於是你拆一本書,我拆另一本書,每個星期隊員們都讀到了幾十本書,速度那是大大滴提高!這樣的讀書,又快,又多,並且還能促進自身變好,太划算了有木有。

說到這裡,對於開篇我提到的三個困惑,你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呢?

這個年代還需要讀書嗎?

不知道自己該讀什麼書?

讀書多了會不會變成獃子?

上面我說的都是「磚」,為的是引出你的「玉」。

如果你對這幾個問題,有自己的見解,也快點和我分享吧!!等著你們的留言呢!


看到知乎上面講了很多《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方法,所以講點不一樣的。

我比較喜歡使用比喻的方法進行學習,一直從小到大一直養成的習慣。

從定義來上來說,比喻法是運用修辭學中的比喻方法對識記材料進行處理,使其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提高記憶效率。

而往往形象化的東西,我們可以經久不忘。倘若你可以將書本中非常抽象的知識用比喻的方法轉換成形象的東西,那麼你的學習將非常高效。如果你這方面的能力越牛逼,那你學習起來也會毫不費力。

通過比喻法,我們可以將變深奧為淺顯。就像毛主席所說的,革命高潮終會到來:「東方不亮西方亮」,「全國堆滿了乾柴,一遇上火種,便會燃成熊熊烈火的。」深奧的道理,講得很接地氣,婦女、兒童、樵夫、村民都能聽懂、記牢。

通過比喻法,可以變抽象為具體將抽象事物比做具體事物可以加深記憶效果。如地理課上的氣旋可以比成水中旋渦。

通過比喻法,可以將平淡無味的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東西。科學家把地球內部的結構比作「雞蛋」,說地球內部大致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整個地球像個雞蛋,地殼是蛋殼,地幔是蛋白,地核是蛋黃。

總之,通過比喻,變深奧為淺顯,變平淡為生動,變抽象為具體,這也將有利於你「跳出盒子」思考,你也將變得更加的有創造性。但是,比喻要貼切和妥當,所以就要經常去細思,糾正形成的比喻。

反正,可以嘗試一下,而且你會發現你思考的東西很容易直接應用到實踐中,因為比喻其實還是把抽象的東西變成直觀,而且大腦實踐過程主要還是潛意識起作用。


代練通、


1、讀外文書的時候我記名字比較差,所以會在一些我認為關鍵的名字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劃線標記

2、啟發我的觀點、有足夠共鳴的觀點下劃線做記號

3、特別能打動我的描寫會劃線作記號。

4、在某些故事書或懸疑小說中,若在某個含蓄的地方產生了明確的猜想,會羅列在相應處,並在證實猜想正確或錯誤之後回頭打勾打叉。(這個純屬個人閑著沒事瞎玩……測試自己的邏輯推斷能力)

5、在不贊同的觀點旁邊做標註,寫明自己的觀點及反辯(因為覺得作者不可理喻而出離憤怒的時候可能打上大叉,哈哈哈哈)

6、有疑問的地方做標記,並在得到答案之後回頭補充答案所在的頁碼或者說明

7、絕不在閱讀之前看任何序、導讀以及任何的書評。(除非一個書評僅僅針對譯本的好壞,那我會用作買書參考)我認為讀書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每個人各自獨立的理解,無論你的知識積累是否達到正確解讀的水平,但比起犧牲你獨立判斷的機會,我認為寧可誤讀,之後等閱讀量上去了、對作者了解更深了之後,你自然有機會糾正你的錯誤。


看什麼樣的書!如果是小說,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去讀不喜歡的小說,那樣適得其反!目前我正鬧書荒,但是當你讀了一些很好的書之後,對於很多不好的書,千萬不要堅持去讀!如果你讀的是,不得不讀的書,比如你想學習一些東西,那麼,就需要一些工具書的佐助


推薦閱讀:

現在人是否有必要去讀那些很早思想家的經典書籍?
如何評價《書蟲》這個系列的書?
以前買的書(小說)不想讀了,如何處理掉?
看書應該怎麼看才能有效果?
什麼電紙書適合閱讀掃描版 pdf ?

TAG:閱讀 | 學習 | 方法 | 書籍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