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可能是哪些方面?理由是什麼?
我看軍工基礎補課的投資機會。 首先申明,這個分享不作買賣依據,只是探討分享。
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5年以前中國是以高速的城鎮化為代表的房產、公路交通等為主的固投拉動(那時瘋狂的房產、水泥、鋼鐵等股票)。房產疲軟之後啟動的是以政府控制為主的高鐵、軌道交通等為主的大型基礎設施投入(瘋狂的兩車、電機等)。高鐵、輕軌等如果對外輸出不暢,也自然不可能永久。而且這些投資都是基礎型的,除了中車的科技含量外,帶動的大體為鋼鐵、水泥等。十三五,中國政府其實重新定義了基礎設施這個概念,除了傳統的基建和交通外,政府其實已經把核電、軍工列入了十三五最為重要的基礎投資拉動。從核電集團上市、航天集團的組建、軍民合用委員會建立還有有可能的船舶集團等,都可以看出政府在這幾塊為基礎的投資和轉型的力度(這裡即是基礎的投入,也是可以帶動整體工業轉型的路徑)。那麼回到我說的軍工補課,我為什麼要說軍工補課,因為我國軍工其實的很落後的,除了導彈還拿的出手之外,飛機、航母基本屬於空白,要補的課太多了。而這些正是即將要補的課,這裡的投資機會是很大的,可以說是一個時期的。飛機我不說,我舉個航母的例子,目前中國確定要建設的為2020年前建成3個常規動力航母群,補充海軍的空白,用於近海的防禦和保衛,並已經明確至少要建三個以上核動力航母群,這個用處我這就不說了。那麼這個已經確定的三個航母群就是個投資的絕好機會。你們說呢?
中國最後一波嬰兒潮進入勞動力市場
第二產業:修高速路,修高鐵,修地鐵,修橋,修房子,石油開採加工,頁岩氣開採加工;
第三產業:交通運輸,金融業,房地產管理,旅遊業,信息服務等。
大部分地區以第二產業為主,北上廣深等少數地區以第三產業為主。
理由: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農業化末期工業化初期和工業化中期。繼續改革的制度紅利,再無其他!如果不改就啥都沒有
政治改革,解放命脈行業,大力發展市場經濟
保持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的穩定目的在於維持中國經濟運轉。無論是修路,建機場,賣高鐵都是在主動消費國內嚴重產能過剩的鋼鐵,水泥等。
如果說增長,在目前形勢下使中國經濟良性增長的方式無外乎深化改革,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但是這是一句空話。
不過互聯網思維倒是給人很大的啟發。互聯網思維目前廣泛存在於第三產業,如果向上游產業滲透,利用互聯網高效配置信息資源,輔之以互聯網金融,提高物流效率,強化資金鏈抗風險能力,使產業結構更加生態化合理化。總之一句話,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二十世紀的問題,二十一世紀的技術來解決。看了《新常態改變中國》一書之後,感覺未來的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主要出現在政府主持的科教文衛等大型公建的投資中,而誰能解決政府融資難的問題,誰就能在增長減緩這一新常態下獲得相對優勢,互聯網金融是其中的一種。就在本月20號,中國銀行對個人徵信開閘,這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市場。
鼓勵官員多生孩子。
經濟發展七星陣,一個模型,全面解析經濟發展的因素:經濟發展七星陣 張國忠.pdf_免費高速下載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如何評價印度廢鈔行動?原因是什麼?對我國、對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美利堅合眾國能夠把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保持多長時間?
※網吧審批全面放開原因是什麼?算是網吧的「春天」嗎?
※安徽將來究竟能不能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