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丑窮搓擼」與「地富反壞右」這樣的當代文化現象的思維方式是原舊意識形態的延續,在中國當代社會的事物與現象還有哪些?

例如:從舊意識形態中延續的「二元對立的狹隘」「軍旅文化」「鬥爭哲學」「被集體文化的塑造的國人人格」「工農兵文藝的美學」在哪些方面影響著當代中國人。

說簡單點就是,49 後的一套文化因子哪些方面仍然主導著國人的思維模式與生活習慣?

較於其他華人社區,49 後的文化對中國大陸人文方面的影響?


淺談幾點:

1. 「矮搓窮丑擼」這種把人群符號化的現象並不僅僅是從「地富反壞右」開始的,我們要看到,文革期間出現的這種鬥爭方式,在建國前的農村就存在;再往上追溯,我們可以知道,在封建時代的農村,對於「異己分子」都會冠以道德矮化的符號,比如「姦夫淫婦」之類的。這種符號便利了人們進行道德上的區分, 進而便利一方對另一方的打擊。

2. 近年來出現的「矮搓窮丑擼」的符號,更多的是社會資源較少的年輕人來用以自嘲,同文革時按敵我矛盾、根據階級劃分「地富反壞右」進而殘酷鬥爭這種情況,有本質區別。

3. 建國後,中國從百年動蕩中安定下來,各種混亂的社會思潮開始有機會統一。實際上,由於共產黨對於社會治理本身有一套邏輯,而卻沒有執政經驗,故在對待各種社會文化時,採取的還是比較剛性的手段(先有反右,後又文革)。共產黨贏得政權,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策略中的「鬥爭哲學」,在「社會主義探索時期」,這套哲學經由黨內擴展到整個官僚隊伍,在文革中又擴展到全國人民。

4. 單論中國社會的人文,在建國前農村社會相對還是比較封閉保守,進而能保證一定程度上的和諧。但是落後的生產方式終究要被動搖,隨著建國後大規模的徹底土改,農村的經濟生產力有了極大進步,生產方式也隨之改變,依附於之上的傳統人文觀念開始瓦解,新的社會交流方式開始萌芽。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很多地方又經歷了「唯利是圖」等階段,這些都是社會發展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5. 要論人文變遷,實在是個太大的話題,也需要百年甚至更遠的時間才能回顧,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其實是相當緩慢的,相比之下,中國經歷的已經是暴風驟雨般的發展了。所謂的意識形態決定論,其實影響甚少。


二元對立的狹隘老早就出現了,並非49年的產物。

在我看來,二元對立狹隘背後是社會階層的對立,無論是曾經的魏忠賢與東林黨,還是文革--------------我們都應該看到,同一種東西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方式顯現,更令人遺憾的是,「無產階級」或「百姓」一直只是做棋子,從過去到現在都並未真正掌握「話語權」。

二元對立的根源在於「話語權」爭奪。

這樣的對立中如今的中國比比皆是,韓寒方舟子,姚蜜姚黑,科密科黑,毛粉毛黑,JY vs FF,美分黨VS五毛,公知VS七字黨,連WOW吧都要和D8互毆,二元對立無處不在,不是有一句笑話嗎?現在的中國只有黃色論壇上才一片和諧,都是「樓主好人」「樓主辛苦了」。

如今,由於屌絲們的群聚效應,他們開始形成一個新的集體來搶奪話語權,矮丑窮和高富帥的對立事實上是一種自嘲。屌絲們自己清楚的很:在高富帥眼中,矮丑窮甚至算不上對手,不過是個可憐憫的對象。但是由於屌絲已經掌握了部分話語權,所以這個二元對立的未來走向是什麼樣誰都不知道。

====================

我喜歡這樣的對立,真理總是越辯越明不是嗎?


歷史上舊有的意識和思維方式依然統治著中國,不用仔細的去想,順手就可以找來若干:

1,道德代替法律

目前,任何一件事情,民眾總是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問題。著名的范跑跑事件就是明證。

2,弱者心態

即認為弱者代表正義,強者代表邪惡。這當然是多年的弱者生活所致。

3,非黑即白

任何問題,都是走極端的思路。這個不用解釋,大家都知道。

4,幻想「包青天」

對專制制度本身並不方反感,永遠寄希望於統治者可憐。典型的奴隸思維。

5,暴民心態

主要表現在對強者低頭,對比自己更弱者施暴。中國人最善於辱罵服務員,民工,等社會底層人士,忘記了自己也是,所謂「奴治奴,治死人。」

6,注重短期利益

農民社會的最典型現象就是注重短期效益,各級政府喜歡政績工程固然有取悅上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喜歡短期利益。

7,漠視公眾社會倫理

這也是多年被壓迫被欺負所導致的,對公眾社會等需要大家犧牲個人利益的事情持反感態度。

49年以來,以共產主義運動所帶來的思維習慣也有一些:

1,集體主義思維模式,忽視個人價值

2,熱愛鬥爭,熱愛暴力,鄙視和平,嗜血。

3,迷戀口號,不喜歡理性分析。

4,非黑即白,這當然是老毛病。

5,恐怖,深層次的恐怖和不安全感瀰漫自己的人生……

以上各條都是混合在一起的,各種舊思維和意識,構成了低素質的表徵,早已病入膏肓,不徹底醫治是不行的。

可是現在卻諱疾忌醫,大叫讚歌。


當下社會就是一切向錢看,笑貧不笑娼


請看《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


推薦閱讀:

名字好聽,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派大星?
努爾哈赤為什麼不譯成努爾哈齊?
中國的博物館藏有哪些國外的珍貴文物?
獨角獸在西方文化中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TAG:媒體 | 文化 | 社會心理 | 社會 | 社會現象 | 中國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