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DIY申請美國研究生?給點建議


建議diy的同學可以試著從市場營銷的角度進行留學申請,起源是前幾天看了一本書,書中把留學申請看作是營銷過程。說到留學申請營銷,你是不是感覺不可思議:

留學申請就申請唄,這明明是用實力說話的戰場,其它的手段不過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哪!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疑惑,並且,最重要的是,怎麼做留學營銷呢?不就是與教授套磁嗎?可是,這頂多算是推銷自己啊,是營銷大冰山中最顯而易見的一角,怎麼能上升到營銷的高度呢?後來仔細想想,所謂的留學申請營銷非常有必要,而且是留學申請成功的一大致勝法寶。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營銷呢?營銷,就是知道市場需求,抓住用戶慾望,以最好的方案進行推廣、擴充,營造需求氛圍,並進行目標銷售。

那麼,留學申請中,又該怎麼利用營銷為自己的申請加分呢?

首先看一下,留學申請中的市場需求應該是什麼呢?沒錯,是美國高校對人才的需求。其實說到底,仍然是教授對優秀學生的需求。

再來挖一下,美國教授對優秀學生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呢?這又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話題,也是一切成功申請的根源。如果對這一點有比較清晰的認識,那麼,後面的申請也就水到渠成了。了解了市場需求後,接下來就是營銷方案了。留學申請中的營銷方案是什麼呢?以前怎麼沒聽人說起過?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疑問,先不要著急,接下來看一下我們平時申請中常用的申請方案,仔細想想,都是與營銷方案相關聯的。

先從選校說起吧。在申請工作開始之前,我們最關心的是選校問題。為什麼要先進行選校呢?其實,這是一種主動營銷的表現,根據目標客戶需求,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抓住目標客戶需求,從而在最後的申請中獲得優勢,一舉贏得最後的勝利。盲目的營銷則不然,漫無目的的提升自己,最後再像買彩票一樣去猜測肯錄取自己的學校,這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在整個的申請中處於完全的被動狀態,自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那麼留學申請中的文書呢?有人把留學文書比作產品的外包裝,以此來吸引美國招生委員們的眼球,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其實,留學文書遠非產品的外包裝這麼簡單。美國學校的招生委員們,是何等睿智的人,而且大部分都有多年的招生經驗,如果一個人真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又怎麼能逃過他們的火眼金睛?

所以說,留學文書遠非外包裝這麼簡單,它還包括產品的使用說明、功能介紹,這才是招生委員會的委員們真正重視的。當然,如果兩個申請人旗鼓相當,產品的包裝還是可能會起一定作用。這是什麼意思呢?很簡單,留學文書作為我們向招生官介紹自己的一種營銷方式,一定要突出重點,切不可只重語言的華麗,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內容。留學申請中,很多人都知道有套磁。套磁是向學校教授推銷自己的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其實套磁也分為前期套磁、中期套磁以及後期套磁。前期和中期的套磁主要是針對申請的準備工作的,問問學校今年的招生計劃、申請材料等。最關鍵的套磁應該是與教授的後期套磁。你能不能成功的把自己推銷出去,拿到理想的Offer,這就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重重的阻礙(得不到教授的回信、打電話被小秘拒之門外等等等等),畢竟,成功的大門是只向少數人打開的,但是,如果你不去試試,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會成功呢?

毫無疑問,這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種營銷方式。留學申請中的營銷學也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也許,很多人不想把那麼多時間花在這上面,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找對了方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導理念講完了下邊說一下具體的DIY操作步驟:

一、定位

留學申請,定位是關鍵。申請定位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目標定位,處理好自己與目標學校的位置關係;其次是自身定位,處理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各自位置關係;第三是競爭定位,即自身應該怎樣進行展示包裝,以求從無數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定位的過程是靈巧面對競爭的過程,要根據院校的期望值調整自己,並在競爭對手中凸顯優勢,即使很困難,也要找到一個領域,在這裡你是無可匹敵的強者。

留學國家的說明

如果是從留學國家來分類的話,那麼基本上可以分為:

美國(綜合排名前250,專排前30~100);

加拿大(那些排名靠前不需要中介代理的學校);

英聯邦(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

新加坡、香港特區;歐洲(德法意等、北歐的瑞典芬蘭);

這些國家都有中介可以代理的學校。但是總體來說,第一類的美加優秀學校是不需要中介代理的學校,需要申請者和所有的國際學生一起競爭(非美國公民定義為國際學生),留學含金量高,申請競爭激烈。

第二類的英聯邦除了那些在國內和全球排名非常非常靠前的學校(比如英國的牛津劍橋),剩下的都可以通過中介去到相應的學校。當然這些學校也會對申請者有一定的要求,因為不少學校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所以申請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挑選。雖然中介可以通過作假幫你實現進入高於自己實力的學校,但一來誠信有問題,二來有被查出的風險,三來(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自己不一定適應這樣的環境,對學習不利,很可能對未來的發展造成影響。

第三類的學校分成兩類,一類是為數不多的國際知名學校,比如香港的港大港中文等,新加坡國立、南洋理工等,他們的申請難度、類型介於第一類和第二類中間(只是大體上這麼說,不是絕對的)。有一個較大的亮點就是一些碩士項目也可以提供全額獎學金(因為要跟美國的學校爭優秀的生源)。另一類是常見的中介代理學校,情況跟英聯邦一樣。一定選擇教育部認可的就行。

第四類,由於受語言限制,對國人來說有些非主流。這些國家,基本都是非移民國家,如果有語言能力,還能進入優秀的大學學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難度不小。另外由於難以留在當地,回國的話校友群不多,所以在校友資源這個方面有些缺陷。這些國家,除了那些優秀的學生可以有機會直接採用和美國相似的方式去到一些優秀的學校(這部分人也不多,因為這些學生多數還是會選美加甚至是新加坡香港的那幾所優秀大學),多數都是通過中介走的。雖然費用上有些國家是可以免學費的,但是一定需要重點考慮留學性價比問題。

定位的另一個角度是風險投資角度。告訴學校你的不足不會影響你的整體素質。學校作為錄取方,他們看待申請者就像是看待一件件投資理財產品。他們考慮的因素就是風險和回報。回報/風險的比率越高,你的成功幾率就越大。

所以在定位時要認真思考哪些對他們來說是有風險的,比如你是一名剛剛畢業的申請者,在學校眼中,未來職業規劃的不確定性就是你的風險來源,申請中你一定要盡量去風險化,最好能有充足的證據說明選擇這個專業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很早的階段就打下了心理基礎。同時你也可以拿出過硬的學術成果說明你在這個領域是一支潛力股,未來的回報率會非常高。

二、文書

留學申請的核心文書一般由CV、三封推薦信和PS個人陳述組成。

1. CV

首先,需要認清一個思路:文書的作用本質上是為學校篩選人才服務的,而不同的文書在學校篩選人才的系統中起著不同的作用。CV的作用在於讓美國學校和教授快速地對一個申請者的背景有一個大致的掌握,比如你哪個學校畢業的,學什麼專業的,有沒有論文發表,科研經歷是怎樣的等等。與文商科不同,理工科更加註重學生實打實的專業能力,而專業能力可以很直觀地通過你的專業背景(比如學術科研、工作實習等)的含金量體現出來。

通過CV,一個教授基本能夠判斷出一個申請者大致處在什麼水平上,是不是這個學校想要考慮的潛在的學生。因此,教授看完CV之後對申請者的判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可能會對你的申請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一個教授看完CV,覺得這個學生根本不是學校會考慮的範疇,那通常情況下,即使你PS寫得再好,教授也不太會細看。

CV的組成部分:

通常意義上,CV中常出現的內容有:

個人信息,教育背景,標準化考試成績,論文發表,科研經歷,工作及實習經歷,活動經歷,獲獎經歷,個人技能,研究興趣,申請目標等等。

但是,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會選擇把這幾個部分都體現在自己的CV當中。

那麼,針對這幾個部分,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case by case」。

CV中體現哪些部分的內容,要看一個申請者的背景中,有哪些部分對申請有利,值得突出,並沒有哪部分的內容是必須要體現的。比如:有人認為,申請美國學校,CV中應該體現標準化考試成績,因為這是入學必需的。

但是實際上如果你的GT是你背景中的弱勢,那你完全可以不在CV中體現。再比如,很多人喜歡在CV中體現申請目標,但實際上,體現這一部分內容的價值也並不大。總之,沒有什麼內容是一定要在CV中體現的,申請本就沒什麼一定要遵守的規則。

CV的寫作邏輯:

說到CV的寫作,大家一定要把握兩點:

其一,你背景中的優勢是什麼,這部分優勢肯定是你要在CV中重點突出的,所有的篇幅都應該往這方面傾斜,同時,這部分的內容也是你整篇CV的核心。

其二,要幫助外國學校和教授快速地判斷出你的能力和水平。

申請簡歷跟簡歷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簡歷的人所花的時間都不會太長。一個錄取委員會的教授一個申請季可能要看上千份的材料,而花在一個申請者身上的時間其實並不多。所以,CV的寫作一方面一定要把真正能體現你最高水平的能力的經歷凸顯出來。

另外一方面,要通過一些寫作技巧,提供一些參考系,幫助看簡歷的人快速理解你都負責了哪些工作,都是什麼水平和含金量的工作。當然,在CV中,對個人的專業能力和經歷進行適當的拔高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在軟體背景方面不是很有競爭力的申請者。

2. PS

在所有的留學申請文書中,PS是最為重要也是最難下筆的。在申請中,它將代表著你,與閱人無數的招生官展開第一輪面談。那麼問題來了,這麼重要的材料,究竟該如何下筆呢?這就猶如你去參加第一次面試前的惴惴不安:是穿的華麗還是樸素?是該濃妝艷抹還是清新自然?該高調還是謙虛·····各種疑問塞滿你的腦袋,在過分的疑慮與緊張中,突然發現不認識自己了!「你是誰?」沒錯,你把這個問題回答好,你的PS就成功一半了!

根據美國前100的學校對PS的要求,大體總結為四點:

第一,為什麼選這個專業;

第二,ability and experience;

第三,職業規劃(該項目對你的未來有何幫助);

第四,為什麼選該學校該項目;

把這四個點列出來,並不是說PS是一個問答題,你把這四點的答案列出來,那麼就OK,成功了!其實這四個點,仍然是在回答上面那個最經典的問題 「Who are you」。

第一個點,你為什麼選這個專業。你選這個專業的理由,就是招生委員認識你的第一步。有因才有果,你的這個因決定了後面的一切。如果把這個點放在開頭,最好用合理的、場景化的語言去描寫,以此來吸引招生委員的閱讀興趣。這也是很多申請者喜歡開頭用故事的原因。但如果故事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就要慎用了。

第二點,你的能力和經歷。假設你是因為強烈的興趣申請這個專業,那麼如何證明呢?第一點相當於初識,還不太了解;第二點就是你展示的機會了。如果你喜歡一個專業,肯定會有相應的表現和行動,要不然招生官就會懷疑你動機的合理性了。

在這裡,你也許有千言萬語想向招生官傾述,但一篇PS字數有限,招生官時間寶貴,不可能聽完你那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故事,所以,挑重點,側重於精華(能突出你是你的,專業所需能力的故事優先)!

在展現經歷和能力的過程中,側面招生官:我真的非常熱愛這個專業,而且具備所有該專業應具備的能力,我為申請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看了這些,招生官對你的了解逐漸增多了,這時候你在他心中的印象開始形成了!

所以說,在整個篇幅中,第二點在PS的整個篇幅中都非常重要。

3. RP

在申請研究型碩士或PhD時,有學校會要求提交一份Research Proposal,也就是你的選題報告,或者叫研究計劃。RP是衡量申請者的專業知識、研究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文書,對錄取來說也是一份核心的文書材料。寫好一份研究計劃,是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的第一步。

RP需要寫什麼?

RP有基本的寫作架構,可以參考以下的結構,按照自己的研究主題來稍作調整:

1.Title Page 封面頁:寫標題和作者。

2.Astract 摘要:大約200字,這部分把研究主題、目標和研究方法簡要概括。

3.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4.Introduction 介紹:這部分可以陳述你的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5.Background (Literature Review)研究背景:這部分也可以作為文獻綜述部分,提出你的研究問題,回顧以往的研究來進行評論和分析。因此你需要閱讀相關主題的文獻,通過搜索、閱讀、分析文獻,對以往的研究進行整理和分析。這需要你有一定的檢索能力,並閱讀一定數量的論文和書籍,才能總結歸納寫成文獻綜述,是耗時比較長的一部分。

6.Mainbody ( Hypothesis, Methodology, Research Design) :RP的主體部分可以闡述你的研究假設、採用的研究方法,或者是實驗的步驟、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處理數據的方法。所提出的研究方法需要有理有據,而且是可行的。

7. Time Table 研究日程表:這部分可以列出你進行研究的每個階段,從準備、設計、修改、實施到後期寫作階段的步驟和時間,時間不需要太精準,只需要把大致的時間安排寫下就好。

8. List of References參考文獻列表,引用的格式需要根據你的科目和學校的要求而定,可以參考APA,、HARVAR、MLA的格式。

4. 推薦信

推薦信的內容要客觀務實。學校閱讀推薦信是想看看人家說的在多大程度上與你的陳述相符。前面提過,在中國這個超級人情大國的背景下,國內推薦信的內容也瀰漫著嚴重的浮誇氣息,我曾經見過無數「放衛星」式的推薦信,內容誇張到可笑的程度,一個本科生幾乎被說成了教授的水平,推薦信擠出水分後只剩下一張白紙。

老外聰明得很,尤其現在這種推薦信見多了,如果再漫無邊際地吹下去,結果只能自取其辱,必須考慮可信程度。我有個申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在準備推薦信的時候,她希望大牛推薦人把每個細節描述得很詳細,很具體,篇幅也特別長。我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試想,一個整天忙忙碌碌的公益機構的創始人,身兼數職,來做這個項目本身就已經是兼職來做,怎麼可能把你一個實習生的所有負責的事情事無巨細的都了解的這麼清楚?這些細節連被推薦者本人也需要認認真真地回憶回憶呢。

如果可以的話,在描述中儘可能量化,是客觀描述的重要手法。如果你的推薦人是教授,他說你的能力「可以列入我教學生涯的前五名」要比「該生能力突出、有非常大的潛力」要有力;或者你的老闆誇你「是我見過的為數不多的比較負責任的一個僱員之一」要比「他勤勤懇懇、異常敬業」要效果要好得多。當然,這不應該是杜撰的,而是要反映出一定的客觀事實。

推薦信是所有文書材料的一部分,要和你的整體定位相符。比如你在陳述中重點描述了一些研究成果,推薦信中可以藉助推薦人來印證你是一個研究型人才。同樣,你的一些特點、能力、成就等等也可以通過推薦信的信息傳遞出來,作為你整體形象的一個側面支撐。

如果你有一些不可迴避的缺點,比如你的硬性成績不夠理想,這時就可以在推薦信中做出解釋,說明你在參加社會活動或積累工作經驗時分擔了精力。尤其你某段時間的GPA成績不理想,這時推薦人關於你正在克服人生中一段困難的描述可以為你轉敗為勝,或者說你們院系的評分是很苛刻的,你的GPA含金量非常高等等。

推薦信內容涉及到一個分寸把握的問題,如果推薦信內容和其他材料中的內容如出一轍,給人的感覺可能不會很舒服,至少會讓人覺得你的「料」太少了。

三、套磁

眾所周知,美國的頂尖高校一直致力於壟斷全球最頂尖的人才。為了保證教授們能夠招到自己心儀的學生以幫助自己進行相關的課題,僅僅靠PS,CV和推薦信這套材料,並不一定能夠讓他們做出最精確的判讀。當時,對於國際學生來說,他們主要申請的RA是教授從自己的課題經費中拿出來的,所以決定權在於教授,只要給錢的教授決定錄取某個學生,系裡一般是不會有疑議的。

因此,一部分申請者為了獲得更加理想的結果,便主動和心儀的教授聯繫,展現自己的研究實力,讓教授更充分的了解自己。在申請材料寄出之前和教授聯繫的便叫做前期套磁,在申請材料寄出之後和教授聯繫的叫後期套磁。

前期套磁:

在有了出國的想法之後,開始關注自己所處的學術圈,思考自己的專業興趣何在,自己的特長何在。一般來說這是比較讓人困惑的一件事情,不容易想明白。所以首先可以利用自己身邊的一切資源(同學、學長、老師、親戚和朋友等)去搜集相關的信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然後通過閱讀相應水平的Review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和判斷自己的申請方向,並開始了解全球此領域中的研究發展趨勢。

在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之後,開始和美國的教授聯繫,盡量避開大家套磁的高峰期(9月-2月)。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要為了套磁而套磁,如果沒有什麼內容,沒有什麼值得教授回答的問題就不要套了,弄不好還起反作用。

中期套磁:

在經過前期的認真準備後,一般來說申請者都會對自己的領域有更多、更具體的認識了,所以這個階段需要結合背景提升的主要實操階段,也就是具體論文、課題研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在自己能夠找到的高水平的導師的指導下,一方面認真研究自己的課題,將自己的思想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因為想和做是有很大區別的。

另一方面開始繼續和美國學校的教授聯繫,根據之前的聯繫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溝通。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還是:不要為了套磁而套磁。總的來說,如果純粹進行學術上的交流的話,一般學生很難和一個教授保持很高的頻率,所以不用擔心你會騷擾教授。這種純學術的交流教授還是比較喜歡的,他們不會反感的。所以當你真正做了充分的homework的話,教授是會比較樂於幫助你的。如果你問那種網頁上已經給出的答案的問題,找教授要資料庫中很容易就能下載到的論文等等這些事情,那麼如果你是教授看看你自己會怎麼想。及所不欲勿施於人!

後期套磁:

如果前面兩個階段完成的很好的話,那麼後期套磁更多的就是讓教授幫著跟蹤自己的申請進度就好了,同時教授會給出更多的加強申請者教授所需背景方面的建議。

看到這裡肯定又會很多人會問:這些工作分別應該在什麼階段進行?其實我不希望大家把申請割裂開看待,一個真正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且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應該給它一個過於具體的時間限制。就像我一直強調的:從現在開始,一切都不晚,也不會早。改變我們能改變的事情就好了。

如果你現在還小(如大一大二),那麼恭喜你,你有比較充分的時間來準備這些工作。但是不幸的是你可能不能堅持,或者沒有壓迫感。如果你馬上就要申請了,那麼恭喜你,你會面臨一個非常緊湊強度很大的時間安排,這種壓力將能夠更充分的發揮你的潛力,讓你獲得永生難忘的鍛煉,並提前適應將來要面對的美國高強度的學習壓力。

在這裡,我還是想強調一下美國錄取委員會的考察原則。因為很多人根本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這也是讓我花不少時間寫這幾千字的主要原因。Committee希望能夠招到與他們最匹配的申請者。共贏是最主要的目的。

所以我建議大家一定不要為了申請而申請,為了獎學金而不擇手段。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這一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的,很可能會改變一個人後面的成長軌跡。但是經過無數的事實證明:

只有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職業目標,才更容易成功。

如果急功近利的話,那麼很容易在面臨打擊時導致心態難以平衡的。如果你一開始就明確的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做現在的事情,這種事情將會面臨什麼困難,讓你得到什麼的話,你就能夠比較容易的用一種坦然的心態去面對這一切。

我經常會對我的客戶說這樣一句話:只要你能夠踏踏實實的堅持,那麼這個過程中將會學到很多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這種經歷將成為你終身的財富,申請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過程更重要。

這就是美國人重視經歷而不是結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知道一個人的經歷對其的啟發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就不會僅僅憑藉一個結果(一個G/T成績,某個獎項、論文)去判斷你的。

希望我花這麼長時間寫出來的東西能夠幫助那些需要的人們吧。中國留學生的名聲已經不行了,有不少教授明確說了不招收中國學生。所以我希望在此呼籲一下,讓我們一起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申請環境,我們無法要求環境為我們而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變化,從而一點點的影響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好的環境。

四、標化成績

GRE 、托福 、雅思 、GPA等……

申請美國研究生留學,主要需要的硬體背景有:

語言成績(IBT或者IELTS,建議IBT);

GRE成績(理工專業學生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

本科期間的GPA;

關於語言成績,美國大部分top50的學校都要求100+,部分50-100的學校也要求IBT在100+。所以,IBT考試要爭取100+的成績,且單項平均,別有短板。IBT考試達到100+之後,如果覺得很難再有5分以上的提升,就可以結束IBT考試。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可用的」IBT成績是指90+,也就是說最起碼也要考出這個成績。

關於GRE,一般意義上,320+的成績是比較理想的,310+通常是我們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關於GPA,美國大部分學校對於GPA的要求是3.0+,申請PhD或者名校的要求則一般是3.5+。

提升建議:

1. 在大二下半學期,全力備考GRE,爭取在暑假期間結束GRE考試。GRE考出可用的成績後,在大三上半學期或者寒假期間,考出理想的IBT成績。總之,最晚在大三的上半年把硬體成績都考出來,這樣才會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準備申請,特別是對於DIY的申請者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GRE全力備考通常需要半年時間,IBT備考則通常需要3-4個月時間。

2. 注重對GPA的保持和提升。在大一大二期間,重點是需要關注核心基礎課程,比如高數、計算機、物理等。開始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後,則需要重點關注專業課程。要想成功提升GPA,建議首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的學校關於GPA的相關規定。比如,官方成績單是否顯示GPA,通識教育選修課是否計入GPA,學校允不允許重修刷分,刪科等。再根據學校的規定,制定相應的GPA提升規劃。

五、網申

網申前要準備的材料

包括文書,成績單,在讀證明,存款證明,護照,信用卡和標準化考試成績單。

文書部分

建議大家在10月份之前寫好核心文書,主要是CV,推薦信,PS。還有一些項目可能需要提交Writing Sample,research proposal,essay等等,藝術類的學生還需要作品集。

這幾個文書方面,一般問題最多的是推薦信,這裡重點講一下。

推薦信寫好之後,要怎麼提交呢?目前國外院校主要接受網推和紙推這兩個方式。

網推的意思是在網申系統登記推薦老師的姓名,Email,推薦人會收到學校發過來的網推地址和用戶名密碼,推薦老師登陸進去後直接在線填寫提交。

推薦人登錄後,填寫跟被推薦人的關係,比如什麼時候認識的,然後自己的title ,對申請人的評價,最後是對一些能力做出打分,然後附上推薦信,最後提交就可以了,一旦提交就不能改了。

這裡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在網推之前要跟推薦人溝通好郵箱的事情,要盡量用edu後綴的郵箱;如果他們不方便接收郵件,或是有些老師不看英文的郵件,就要提前溝通好,由我們自己來建郵箱,或是讓推薦人轉發郵件給我們來填。如果是自己來建立郵箱,也盡量用gmail,hotmail這一類型的,避免用qq,163等等這類郵箱,名字可以用推薦人的拼音來組合。

其次是推薦信表格打分的時候,要按照你的真實情況去打分,對於一些方面可以適當放大,但不能每一項都最高分,因為這種細節也能反映出推薦人的態度和學生的態度。這就是網推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是紙推的話,會複雜一點,而且現在紙推的方式也很少了,通常把推薦信寫好,用官方的title信紙列印出來,簽名,裝到信封里,信封封口簽字。信封也最好用學校或公司的信封。

成績單及其他證明文件

這些是需要回學校辦理的文件:有中英文的成績單和在讀證明。

還在大四的學生:準備前三年的成績單,在讀證明。

對於在讀的申請者來說,一般需要前三年的成績,回去學校後可以到教務處開具前三年的成績單。

如果學校沒有提供英文的成績單,這時候就需要自己按照中文版來翻譯,然後回去給學校蓋章。也可以詢問一下教務處,是否有固定的英文模板,如果有,就按學校的模板來翻譯。

中英文成績單準備好後,裝在密封的信封里蓋章,在讀證明也是一樣。

如果畢業的話,看學校是否開具中英文的畢業證明,畢業證明一般包括你的畢業證和學位證的編號信息,如果有的話,可以讓學校開具,一樣要蓋章。如果沒有,就需要把畢業證和學位證翻譯,找學校蓋章。最後也是要放在信封里,蓋章密封。

所以,在開具成績單和證明文件的時候,先問清楚學校有沒有英文版本,如果沒有,就需要自行翻譯,用學校官方信紙列印最後的翻譯件都要給學校蓋章。最後用學校的信封裝好,蓋上騎縫章。才算official transcript。

一般開具的份數是,你要申請的學校數量差不多相當即可。因為有些學校會要求將寄送兩份成績單,分別到院系和研究生院兩個地方,但是也會有學校在申請的時候不要求郵寄成績單。

說到成績單,有些學校會需要WES或是CDGDC成績單認證,如果有學校要求做成績單認證,就要在截止前兩個月開始辦理。

資金方面

主要是雙幣信用卡還有資金證明的問題。

雙幣信用卡需要辦理好,用來交申請費,考試費等等,一般帶有master 和visa的卡就可以。

其次是資金證明。資金證明可能在兩個時間段用到,一個是申請的時候,一個是辦理簽證的時候。

首先說申請部分:申請時有些學校要求國際學生提供第一年的資金擔保,但是多數是非必須的,把網申中的資金錶格填好寄給學校就可以。

申請美國的話,一般準備的金額是50-60萬。一般的情況是這樣的,但如果有學校的學費比較貴,就相對應的要準備多一些金額,可能到60-70萬。

常見的問題有,凍結周期怎麼算?

寄到學校時你的存款證明仍然沒有過期就行(比如11月寄材料,凍結3個月就可以了,多數學校在2月份審材料。3個月之後,這筆錢你就可以隨便用了)。

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存款證明是父母還是申請人自己的名字?

存款證明,無論是開申請人自己的名字,還是父母的名字,都沒問題。針對美國來說,有部分學校要求嚴格一點,要按學校要求填寫並提交資金錶格,如果是父母的,要求父母在資金錶格上相關部分簽字;或者要求資助人提供一份資助聲明就可以了。

存款證明要一次開夠份數,至少要是申請學校的份數,因為銀行一般不會重複給開;另外,存款證明往往需要伴隨學校要求國際學生填寫的一個資金情況的表格一起寄送給學校。

但現在大部分美國大學都不會在申請的時候要求學生提供資金證明,大部分是錄取後申請I-20的時候才需要提供。

如果是簽證的時候需要,那麼VO(簽證官)第一會通過存款證明中的數目看你是不是有足夠的錢去美國讀書;其次,會通過你父母之前的收入情況來判斷這筆錢邏輯上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實的。還有,VO會通過存期來輔助驗證前面兩點。因為存期越長,可信度越高。但這不是必須的。只要有合理解釋,是不會有問題的。

證件方面

如果沒有護照的,儘快到公安局入出境管理部門辦理護照;

如果已經有護照,需要檢查一下護照的有效期限;

申請香港,新加坡可能還需要護照size的照片;

準備好以上這些材料後,就可以開始郵寄你的材料;

一般需要郵寄的是:成績單和在讀證明或畢業證學位證。有的學校還會要求存款證明。

如果郵寄的材料比較多的話,還可以準備一份checklist。在郵寄之前,查找好學校的Graduate School,department地址,在郵寄的信封上最好寫上APPLICATION ID和你要申請項目。

一般建議大家用UPS, FedEx, DHL, 例如DHL,三四天左右,寄去美國歐洲兩百左右,寄去港澳100以內。有人也會選擇EMS,但根據以往學生的經驗,我們不建議用EMS,雖然便宜但是郵寄的速度很慢。

申請條件類似為什麼結果懸殊?Get硬體不達標的解決辦法:

獲取專業的留學競爭力提升建議


修建了一個留學申請交流社群,分享備考資料、頂級名校申請經驗、答疑等,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加入。


很認同艾瑞克的說法。

要補充的一點是關於選校選專業的問題。美國的研究生錄取和國內比起來,對本科的專業要求非常靈活,只要你可以證明你在你想要深造的專業上有一些基礎就可以了。比如本科學化學的可以研究生學政治學,本科學哲學的可以申請計算機,但是這些都要求你的CV或者成績單上有些實實在在的成績,證明你有能力適應研究生院的學習。

再舉個例子,我本人在芝加哥大學讀某社會科學專業的博士,是本科直接申請的,我本科專業是環境科學,但是修過幾門社會科學方向的課,給社會學老師當過助研,還寫過一篇honor thesis,然後就來了。結果來之後發現,和我同一個班的童鞋,有三分之一都是從來沒有接觸這個學科的人,有人之前是律師,有人是程序猿,有人純粹搞理論,等等吧。所以你可以想像,美國人眼裡,只要你有passion,並且有證明你有可以為之努力的決心和能力,沒有什麼跨專業申請是不可能的。

祝你申請好運吧,如果還有什麼歡迎問我。


每一個人對明天都有所希冀,每一個人對於未來總有個目的和計劃。出國留學DIY也好,自己準備也罷,規劃流程都是一樣的,找留學機構的好處是一些瑣碎的工作可以交給老師處理,比如文書材料的整合,包括選校會更準確,自己可以有更多精力用來準備考試。

大致說一下出國留學的準備流程,主要適用於申請美國的學生。從時間上來說,很多學生問什麼時候開始規劃比較好,我的答案是當你決定要出國留學的那一刻就要開始準備,任何一個高端的申請都不是偶然,學生在本科學校背景、專業、績點、GT分數、課外活動、論文等各方面都要下功夫,在國內出國熱的情況下,幾十萬人競爭國外的幾所世界名校,拼的不僅僅是智商,更包括長期的積累和堅持,那麼最晚提前1-2年準備是很有必要的,再晚的話,就很危險了,每年接觸的學生都有很多到截止日期之前,GT分數刷不夠的情況,包括沒有時間做實習,申請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基礎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準備的太晚。

規劃的第一步就是準備英語考試並了解國外的學校和專業,現在雅思和托福基本可以通用,但是如果已經確定留學國家,如果去美國建議大家準備托福,英澳加準備雅思。目標的話托福100,雅思7,這是很重要的一條分數線,也是很多名校建議的最低分數線,低於這條線,選學校的時候就會被限制很多,大致確定要去的學校,並且把申請清單整理出來,包括截止日期。

了解國外的學校和專業主要是確定自己申請目標,然後還關係到是考GRE還是GMAT,對於研究生轉專業的同學,提前了解國外學校的先修課要求也很重要。建議定專業的時候結合自己職業興趣和未來發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事情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成績。

準備考試的同時還要做好實習的規劃,這個也是國外學校很看重的,當大家分數都很好的時候,軟性背景絕對可以為你錦上添花,還要本科背景不太好,對績點不滿意的學生們都可以通過實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當分數和軟性背景都有的時候,就是要準備申請文書了,包括個人簡歷、PS、推薦信、有的學校會要求寫ESSAY,這些材料是至關重要的,是申請的敲門磚,一定要好好準備,關於推薦信的分數包括文書字數一般在官網上都有要求。

後面就是網上申請了,申請一項項的把個人信息填完整,把成績單、在讀證明、推薦信一一上傳,然後刷卡,剩下的就是查詢狀態,如果顯示缺材料,就再補充,有什麼看不明白的,可以給學校發郵件。截止日期之前1-2周送分,有時候會出現送不到的情況,還要補送。

截止日期3-4周,就陸陸續續出結果了,收穫的季節就到了。先說這麼多吧,希望大家無論是DIY,還是找機構,最終都能有好的結果,打了這麼多字,走之前別忘了贊一下哦。

最後送一個彩蛋給大家:更多的規劃、專業、學校信息可以關注我的V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如何準備AMC(美國數學競賽)?
美國建築學碩士在讀,想轉專業到人機交互(HCI)設計方向再讀一個碩士,可行性?
平民怎麼才能進哈佛耶魯這種世界名校??
去英國讀博與美國讀博,各有何優劣?
出國了做什麼才最適合自己?

TAG:研究生 | 留學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