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叔本華有關書不要讀那麼多的觀點?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注意,嚴肅的。

平時我有個習慣,從小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就是喜歡閱讀,主要是文學類的,哲學的,小說之類的,可是最近不知怎地想起了叔本華大叔說的,「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造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意思還說,讀書時,我們覺得很輕鬆,拿來就讀,然而這個過程卻是讓自己的頭腦變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想至此處,不覺心中憂慮,對書也就本能的有了一些抵觸。我雖然讀的不是特別多,但是還是能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困擾的,我感覺這個困擾就如叔本華所描述的那樣——經常騎馬步行能力變差了。

最近還在想,我們吃美食的時候,是吸取了大量的營養,感到精神愉悅,有益健康,但是過多的食物也會讓我們發胖,四肢變得愚笨,而閱讀猶如精神食糧,過多的精神食糧會不會讓我們的思想「發胖」而變得愚笨呢?

總之,比較困惑之,望各位大俠指點迷津。


叔本華恐怕是針對他自己以及他周圍的人才這麼說的,普通人的閱讀量比起叔本華而言不僅不算多,而且可能遠遠不夠。

據說叔本華在哥廷根念大學的第一、二年里,學習了物理學、礦物學、自然歷史、植物學,也旁聽生理學、天文學、氣象學、人種學和法學的講課。他所留下來的筆記密密麻麻寫滿了對聽課內容的肯定、否定、質疑和感想。廣泛、深入的閱讀積累為他以後成為哲學家鋪墊了必不可少的基礎。此外,他還聽從他的哲學知道老師舒爾茨的意見,認真仔細地閱讀柏拉圖和康德的著作。

叔本華掌握了7種語言,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英國學者麥吉在參觀完叔本華在法蘭克福家裡的圖書室後,寫下的印象是這樣的:

「叔本華習慣在所閱讀的書上做筆記,並且經常是寫的密密麻麻,他所閱讀的書是以何種語言寫成,他就用何種語言寫筆記……有時候由於字寫的太過用力,幾乎都要透過紙背了。」才二十歲出頭的叔本華曾與六十多歲的歌德對色彩理論做過長時間的討論,飽經世面的歌德,對年輕的叔本華的評價是:「看著吧,這個人會比我們所有人更出色。」

個人認為叔本華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叔本華從小出生在顯赫的富商家庭,再加上母親又是當時文壇的知名人士,之後又一度擔任大學教授,接觸到的都是當時最頂尖的學者。但是叔本華自己卻對當時著名的德國教授,比如費希特、施萊爾馬赫等人的講課深感失望。他還與當時名聲極為響亮的黑格爾作對,認為黑格爾是「只有嘩啦嘩啦的詞語,但是卻沒有丁點思想的江湖騙子」。叔本華還認為,自康德之後,哲學風氣越來越艱深複雜,到處都是玩弄字眼的詭辯者,把當時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煩膩厭倦後,然後就把這些人嚇得從此遠離哲學。

叔本華還毫不客氣地認為:當時哲學界的學者教授,他們所閱讀得到的知識只是目的,而非創新的手段。「所以這解釋了這些人讀書雖然多,但是腦子裡就像是寫著密密麻麻的黑板,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反而阻礙了他們原本的思考能力。」

關於讀書和思考並行,這一點也可以從叔本華的作息中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生活和康德一樣,極度自律。早上7點到8點起床,洗完冷水澡後喝上一杯咖啡,然後就一直呆在書房裡思考和寫作。這段時間叔本華認為最寶貴,所以禁止任何人(包括傭人)在這段時間裡露面。中午吃過中飯,到了下午後,他才開始閱讀直到4點鐘。然後剩下的時間,要麼散步、去圖書館或者看戲、聽音樂等。可見在叔本華的一生中,思考和讀書所花費的時間大致相當,他也在踐行他的這一原則。

以此來看,大多數人在沒有擁有像叔本華以及學者級別淵博的知識之前,恐怕都達不到「書不要讀那麼多」的境界。

以上多數內容來自韋啟昌所寫的《叔本華的生平軼事》


我感覺叔本華本人已經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叔本華論獨立思考

哪怕是再大的圖書館,如果它藏書豐富但卻雜亂無章,其實際用處就反不如那些規模雖小卻條理井然的圖書館。

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把他的所知結合各方面來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後,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這些知識,並使其為己所用。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細思考,因此他必須要學習新東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真知。

一個人可以隨意地閱讀和學習,卻不能隨意地思考。

思考與閱讀會對人的精神產生不同的影響,其差別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因此,這就愈發加大了人們之間本來就存在的思想差異——因為天性的不同,導致有的人熱愛思考,有的人喜歡閱讀。閱讀是把某些外來、異質的思想強加於我們的頭腦,這些思想與我們的精神是不相吻合的,就像印章強行在石蠟上留下印記一樣。因此,我們的頭腦就承受了完全來自外在的壓力,一會兒思考這個,一會兒考慮那個,既非出於本能,亦非因為喜歡。

大量的單純的閱讀會使我們的精神喪失靈敏性,就像是一根彈簧連續不斷地受到重壓就會推動彈性。如果一個人不想動腦思考,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一旦空閑了就拿起一本書。這就解釋了何以博學多識常使很多人變得比原來更加愚蠢麻木,並阻礙他們的作品獲得成功。正如蒲柏所說,他們始終是:不停地閱讀別人,卻從來不會被別人閱讀。

學者是成天閱讀、研究書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動人類發展的人,則是直接運用世界這本大書的人。

實際上,只有自己本身的根本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因為,只有這些才是一個人能真正、完全理解的。閱讀別人的思想,如同吃別人的殘羹剩飯,或穿陌生人丟棄的舊衣。

通過閱讀獲得的思想與自己心中萌發的思想相比,正如史前植物的化石遺迹與春天裡蓬勃茂盛的植物相比一樣。

閱讀只是獨自思考的代替物。閱讀時,一個人本身的思想是在被別人的思想牽引管束。

此外,很多書籍都無甚益處,除了向我們表明錯誤的路徑如此之多,如果一個人聽從這類書的引導,就會誤入岐途。但是,受天賦指引的人,亦即獨立、自發、正確思考的人,卻擁有能夠找到正確方向的羅盤。因此,一個人應當只有在自己的思想源泉乾涸的時候才去讀書——即使是最優秀的頭腦也會經常發生思維停滯不前的情況。

因手拿書本閱讀而趕跑自己的原創思想,不啻是冒犯神靈的罪過。

只有通過自己獨立思考獲得的知識,才能融入我們的思想體系,成為整個思維體系的一個鮮活部分,並與整體保持一種完整、堅實的聯繫。

獨自思考的人只是在形成自己的見解之後才知道與權威暗合,此時的權威也同時增強了他們二者的力量。

閱讀是在用別人的、而非自己的頭腦來思考。自己的獨立思考是要努力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一個系統,即使它不是嚴密、完備的。沒有什麼比孜孜不倦地不斷閱讀,讓別人的思想源源不斷地進入自己腦中更為有害的事了。

那些將一生的時光都花在了閱讀中並從書籍中獲取智慧的人,就像是從旅行者的描述中了解一個國家的詳細狀況的人。這些人可以提供關於這個國家的很多信息,但實際上他們對此地的真實情況並沒有連貫、清晰、透徹的了解。而那些一生致力於深思的人,則像是親自到過某個國家的人。只有他們才真正知道自己所談的事情,他們對此地的狀況完全了解,說起來如數家珍。

但是這裡有一個小小的困難需要克服:思考這種事並不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意志。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隨時坐下讀書,卻不能隨時坐下思考。思想如同客人,我們不能隨自己高興去召喚他們,而只能耐心等待他們的到來。

我們必須要等待恰當的時機,即使最偉大的天才也不能每時每刻都在獨自思索。因此,把思考之外的空餘時間用來閱讀是可取的做法。正如我說過的,閱讀是對獨自思考的替代物,它可以借別人的思考為我們提供精神材料——雖然常以一種與我們自己的思維完全不同的方式。

出此原因,一個人也不應該讀書太多。這樣,我們的頭腦才不會習慣于思考的替代物,因此而忘卻了認識事物的能力;才不會習慣於踏上別人已經走過的道路,遵循別人的思路而忘記自己的思維。當然,更不應該僅僅為了讀書而完全放棄對現實世界的關注。

單純的經驗和閱讀一樣,並不能取代思考。純粹的經驗與思考的關係,猶如進食之於消化吸收的關係。當經驗吹噓說只有通過它的發現,才推動了人類知識的進步時,就像是嘴巴揚言整個身體的生存只是它的功勞。

有思想之人的作品與其他庸人作品的區別,就在於它主題鮮明、內容明確的特點,及由此而來的清晰、流暢。因為這些人明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不管是以散文、詩歌或者音樂的形式。而普通之人卻沒有這種果斷、清晰,因此二者之間就很容易區分開來。

具有最高思想能力的人的特徵是,他們對事物的判斷都是直接、明確的。他們說的任何東西都是自己思考的結果,其表達見解的方式中也完全顯示出這一點。因此,這些人像精神王國的王侯一般,擁有無可辯駁的權威。而其他人只是處在從屬的地位,這從他們那缺乏自己特色的表達風格中就可看出。

因此,每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領域內全然是位君主。相比之下,那些頭腦庸俗的普通大眾,隨波逐流於各種各樣的流行觀點、權威說法與世俗偏見之間,使自己的思維受到限制,就像是那些默默服從法律和命令的平民。

在現實世界中,哪怕它被認為是多麼的美麗、愉悅和迷人、愜意,我們還是不得不受制於萬有引力定律來活動,一生都在不停地克服它。但在精神的世界裡,我們是了肉體束縛的精靈,不再受重力的控制,也沒有了貧困之苦。

這就是為何一個完美充沛的精神頭腦,在某一神妙時刻從其自身中所得到的快樂、幸福,在現實世界是完全找不到的。

浮現在腦中的思想,猶如站在眼前的戀人。我們幻想著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這一思想,自己的戀人也永遠不會變心。但是,眼不見,心不想!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及時寫下,也會有被遺忘的危險,再也無法挽回;最心愛的人如果我們不與之結婚,也難逃被遺棄的命運。


我想從叔本華本人的經歷來看這個問題。

德意志古典哲學從康德開始,到費希特和謝林,再到集大成的黑格爾,最後終於費爾巴哈。其中康德和黑格爾都是有自己非常完全且規整的體系,並且康德後的德國哲學家都不可避免地深受康德思想的影響。而叔本華大約比黑格爾小十幾歲。他在自己的一生當中,整體上是崇尚康德,反對黑格爾的。他自詡康德的繼承人,而也是第一個舉起大旗攻擊黑格爾體系的人。德意志古典哲學雖然從現在看來是一個死的體系被無數次地批判批判再批判,但在當時的社會下卻如真理般被人奉之。

叔本華家庭富庶,在大學深造時正值黑格爾體系建立完全並且如日中天之日。其最著名的一本書《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完成於28歲,其思想可以基本上用一句話概括:「世界是非理性的,是意志和表象組成的。」但是,叔本華的書在其年輕時一直無法吸引哪怕是一點點的大眾興趣,這一點就被他自認為是死敵的黑格爾甩了三條街。黑格爾的書《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充斥民間,在當時無疑就是暢銷書作者。年少輕狂的叔本華不要工資去柏林大學任教,只為了能夠打敗黑格爾,但是黑格爾的學生依舊爆滿,而他的課堂最後只剩下了2個人。

但叔本華的出名是在年長以後。他後期寫的一些文章,出版的各類書籍文辭雋永,通俗易懂,大多是人生小品,人生感悟之類的詞句。大改自己年輕時作品的風格,反而成了暢銷的作家。

「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這句話很有名,但我不太清楚出處是哪裡。按照風格,很有可能存在於後期的人生感悟系列的書中。作為一個思感慨想家甚至是一個普通人,一方面要通過別人的思想先進的部分不斷修正自己,另一方面是要堅持自己的理論不能隨波逐流。這時的叔本華褪去了年少的輕狂,感慨頗多。

他的書從沒人讀到變得暢銷,看似非常成功,但實際上是他妥協的結果。年輕時幻想著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哲學系統理論取代黑格爾未果,老來靠文字得名,而且文字中常常有一種躲在人生背後彷彿看破一切的消極。讀者讀來似乎頗有道理,但對錯與否卻心底惘然。而他說的這句話,就正印證了自己筆尖憂鬱的氛圍。「讀者們啊,你們不要只是因為我出名狂買我的書,自己動腦子思考去啊?我寫的理論嚴密,構建體系的時候你們不買,和黑格爾論戰的時候你們不買,現在才買,完全跟風讀書啊。腦殘粉們帶不動啊。」誰知道他真正要表達的不能是這個意思呢?


謝@雙王 邀。

叔本華說過這麼一句話(大意):一直閱讀別人,就永遠不會被人閱讀。閱讀是一個沒有止境所以需要適可而止的事情,如同我們每天吃飯,我們不僅要吃飯,還需要運動,才能將吃進去的飯很好地消化。閱讀是吃飯,社會生活才是運動。這就是為什麼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閱讀是為了形成獨立的精神品格,書讀太多的危險在於,很容易失去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自己所展現出來的態度,也都是閱讀中被前人所灌輸的。因此,引用經典,而非製造經典。陷入被動思考當中,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

當然,正如@夏孤臨 所言,目前是閱讀缺失的,題主的問題更像是對浮躁社會的嘲諷。我們的閱讀被過分功利化。以前讀書不僅有及第的目的,也有修身的作用。現在的閱讀,「修身」的部分被極大壓縮,成功學、中國馬列、考試書籍.....有用的書籍大都是無用的閱讀。

PS:自我感覺,叔本華這句話其實是對大眾說他自己,千萬不要看他的書過多,不然很容易產生厭世情緒。


樓主的這個問題其實從來不是問題。

每種書都可能擴展我們的視界,通過讀書,我們能認識世界上各種不同的豐富可能性,正如黃宗羲所說「讀書不多無以證理之變化」。所以只要你對這個世界有興趣,就只會有自己讀書太少的焦慮,而根本不會有什麼「讀書過多」的困惑。

你會有這種困惑的可能原因(未必準確,若不準確請自動忽略):①讀書類型單一;②邏輯思維能力差而缺乏辨析能力;③缺乏價值判斷能力……

根據你說的喜歡讀「文學」與「哲學」這兩點,提供以下建議供參考:

1、文學方面就不建議了,按自己的興趣讀就可以。

2、哲學方面減少德國哲學的閱讀份量,增加英美哲學(尤其是政治經濟哲學部分,如洛克、休謨、密爾、米塞斯、哈耶客等)的閱讀份量。不是德國哲學不好,而是德國哲學注重「建構理性」,繞來繞去可能就把你繞進去了;而英美經驗哲學簡潔清晰透徹,最能衝破抽象概念構建起來的迷霧。

3、增加讀書類型,重點增加讀歷史方面的。

4、讀新書(各領域的),不要相信那種不讀「活人書」的鬼話,新書能讓你與這個時代密切相連。通過讀新書而思考問題,因為思考問題再去讀古典作品,這們你讀經典作品時才會有收穫。


適度吧。保持適當的比例。

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讀得太多,會喪失思考能力。

讀得太少,會浪費很多時間思考別人已經想過的問題。

讀書和思考,實際上有四種情況:多多、少多、多少、少少。

個人覺得,最好的情況,恐怕還是「多多」,就算年輕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叔本華在《Parerga und Paralipomena II》(《附錄與補遺 II》)中提到:Lesen hei?t mit einem fremden Kopfe, statt des eigenen, denken。大致意思是,閱讀時,我們在用別人的腦袋進行思考。我想這句話也可以用來佐證樓主所提的「書不要讀那麼多」。過多的信息積累,不利於進行原創。閱讀的時候,我們提倡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但不可否認,既有的對事物的了解和看法很容易干擾到我們的思維。

閱讀是收集信息的一種方式。如何在儘可能收集信息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這是一個難題,但也是我們儘力要去做的。


馬雲說了,他後悔開了阿里巴巴,佔據他生命大部分時間,如果有來生,他想換工作


讀書的數量不重要,關鍵是要獲得理解。

理解一本好書,比走馬觀花的看十本書要好得多。

當你閱讀一本真正的好書時,我們通常假設這本書的水平是高於你的,那麼「自己的頭腦變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是可能的。但是如果你能夠很好地理解這本書,那麼隨著閱讀的增多和不斷總結思考,你自然會形成一套自己的觀念和看法。

沒有哪本好書是無懈可擊的,作者的很多看法你也許不會同意,但是在你自己閱讀一定數量的書、擁有成熟的意見之前,批判性的閱讀確實是困難的。因此如果不特地的追尋理解,而是片面的要求數量,自然會人云亦云,看了這本覺得好,下一本意見相左的覺得也有道理。

另外用食物來比喻精神我認為很不恰當,人類的頭腦潛力是無窮的。


他要你獲取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


叔本華的本意沒具體了解過,不清楚,但其中意思,我理解應該是說不要讓讀書替代思考。

無論閱讀什麼書,多少書都是為了給自己思考做輔助。前人的東西可以學習、借鑒,但是遇到問題還是需要自己去思考,然後通過前人的思考作為一個輔助延伸和完善自己的思想。

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然降低,換個角度,如果要遠距離跋涉,此時就有必要用騎馬替代走路,因為自己已經有明確的目的地,而且不是為了觀看風景而是有明晰的路線。用騎馬輔助自己一程,到達一定地點時,還是需要自己走路來完成最後的路程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信叔本華不如無叔本華!!!


感覺他的意思是讀書之中應該要留出足夠時間放下書本來進行自主的思考,這個思考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親身觀察感悟然後在結合書本上理論得出自己想法的過程。重要的是自己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想法。不然你的大腦也就全部是別人想法的跑馬場而已。

好比還是吃東西,只有充分的消化,立刻將對身體有用的和無用分離開來,然後排出去就不會發胖。發胖的都是無法消化掉,而堆積太多才導致的。讀書也是這樣的。一旦消化好了,維持了良好的運轉,也就不怕讀書太多了。

以前聽過一個講座,一個老師說的讓我豁然開朗。他說讀書有時候就是將人們心中的疑惑證實闡述出來和解決的一個過程。當你有疑惑看書的時候,往往對那些能對你內心想法產生共鳴的書印象最為深刻,感受也最深,解決疑惑的速度也最快。帶著自己對於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去書中找同感所帶來的,遠遠比沒有想法直接先去看書得來的領悟要深的多。

個人很慚愧,看的書不多且不系統。常常看一堆書過了一段時間以後記憶混淆,因為沒有親身的感悟和時間的沉澱很多內容當時記住了卻無法真正消化。而印象最深的最有啟發性的永遠只是那麼幾本,但是卻十足經典。


要想「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需要的不是我喜歡看書,而是瘋狂看書而且涉獵廣泛。

其實他的意思很簡單,不經過思考,不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而是將它們在腦海中簡單的陳列出來,是一種變相的「被動娛樂」。

我相信會讀很多書的人都是喜歡讀書的,因此說「被動娛樂」並不算錯。

我們說警惕「被動娛樂」,是指那些不需要思考就進入你的大腦的東西。

他們消耗你的腦細胞,而不作任何建樹。

不過,大家都在看世界名畫,都在畫瓶子畫星星畫花朵畫月亮,但是有的人止於模仿,有的人止於寫實。

只有少數人成為了梵高、畢加索、莫奈...

他們用一樣的眼睛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並且把它們用不一樣的手法表現給了世人。

而叔本華他所說的是針對大多數人,大多數人絞盡腦汁想要擁有超強的思維的能力,然而只能做到在腦海里建立一個圖書館罷了。

不過叔本華們都不是這樣的普通人,

所以這樣一段話可以視為對普通人的建議吧。


簡單來說就是多看多寫,不可只看不寫。這個寫的過程,一方面是訓練自己總結歸納這本書的主題和中心,以及有哪些重要的觀點和看法等,另一方面也是訓練自己對本書的內容進行評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從中可以訓練自己很多能力,而不至於被作者帶著到處跑,而使得自己的思維能力遭到埋沒。

看書最重要的是人要去思考,而不是就那麼一頁一頁地去翻書。否則這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


叔本華那是具有非同一般思考能力的人,可以不依靠書本。我們一般人思考能力太弱,還是得多看些書。


托爾斯泰說過一句話:生活不是享樂,而是一樁沉重的工作

叔本華大意也是如此:不要把閱讀當作娛樂,而要充分思索


多讀書的比不讀書的思想深刻。

多讀書又多實踐的又比只讀書的思想深刻。

Update

發現培根早就把話說清楚了,他說「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這個問題,有點像互聯網用得多了,就失去了深度閱讀的能力。。。

閱讀得多了,總是跟著別人思維走,就失去了自身思考的能力。。。

失去能力的根源,在我看來就一個字——「懶」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


推薦閱讀:

一提到多讀書,人們便會推薦文學社科類書籍,為何從未見人推薦過數理類學術著作(非科普)?
《聖經》里有哪些發人深省的句子?
值得我們讀一百遍的書?
從閱讀和便捷性上比較,iPad Air 與 iPad mini 2 哪個值得入手?
周國平的書要怎麼讀?

TAG:閱讀 | 哲學家 | 叔本華Schopenhau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