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會不會成為一個笑話?何時見分曉?

1.物聯網只是個大概念。其所說的物,也僅僅是利用感測器進行感知,這個相對來說已經成熟了吧,也不用大吹特吹,關鍵是這個「網」,眼下看來,小型的自組網諸如ZIGBEE之類的並不是很成熟,物聯網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伺服器,這個貌似也是一片空白。前景看起來是美好的,但是在天朝有待斟酌,主要我看不到剛性的需求,依靠政府的鼓吹能搞起來?普通人民群眾的日子過的還不咋樣呢。

2.國家十二五計劃是鼓吹髮展包括智能電網在內的「所謂的物聯網」格局,大家對這個前景怎麼看?天朝的決策者是否真的看清楚了未來的主流?


先說說所謂的智能電網吧,因為我所在的行業跟智能電網有很大的關係,行業里的很多公司都在鼓吹智能電網,行業里的設計院(諸如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某些一級城市的電力設計公司)都在搞這一塊。但是,根據我兩年的工作接觸,很多人根本連什麼是智能電網都沒搞清楚。去年,《第一財經周刊》上有一篇關於智能電網的文章,雖然出於非專業人士之手,但對智能電網的概念詮釋的比較到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拿廣東來說,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專人負責智能電網和能源管理(這兩年被炒得比較熱的概念,或者稱為能效管理、節能增效等)。什麼叫智能電網,怎麼體現智能兩字?很多地方電力公司拉著智能電網的幌子,在做配網自動化的事,無非是想弄點新項目,撈點灰色收入。但是,就連配網自動化,北京、深圳、上海、廣州這幾個城市也是做的參差不齊,標準不統一,設備良莠不齊,關鍵的是決策者思路不清楚。配網自動化都是如此,你能指望他們把智能電網做成什麼樣?只有配網自動化系統完善了,你才可能將微電網很好的接入到大電網中,真正的實現雙向互動。但是,問題又來了,國內現在根本就沒有任何微電網與大電網併網的經驗,所以供電局在併網這一塊也是非常謹慎。智能電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電網的短時快速穩定的重構,保證供電的可靠性、及時性和穩定性,但是,連簡單的備自投方案都做的亂七八糟,以至於四川一些供電局會現在項目中屏蔽備自投功能,供電局怎麼敢放手智能電網項目。地方電力公司的領導們是典型的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類型的——想弄點新項目撈點政治資本和收入,又怕做砸了毀了前途。

所以,電網從1.0邁向2.0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不但取決於國內的電力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還取決於電力公司或者地方政府決策層的管理思路。

至於物聯網,我的理解是,設備本身很容易具備接入網路的條件,通過網路對設備進行管理也並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後台數據處理平台和網路建設的完善。全國現在到處開建的數據中心應該可以為後台處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但遍地開花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難免有點建設過剩。至於物聯網是不是笑話,得回歸到一個本質的問題上來,我們需要物聯網來做什麼?在回家之前打開空調、熱水器?監視家裡的安全狀況?其實這些很容易實現,問題是這樣的需求到底有多強烈?所以,仔細想想,無論是智能電網還是物聯網,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各個利益方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炒作的一個概念,尤其是物聯網,其實就是一個資本自娛自樂的笑話。

再說說一些和物聯網及智能電網實際相關某市的某個大型政府投資的新建項目吧。本來和電相關的設備及系統的造價可能在2000萬左右,某公司去忽悠了智能電網及物聯網的概念和遠景,相關預算一下提升到3500萬左右。最終,你會發現,項目實施了,但所謂的智能電網也是只是做了普通的配電監控,裝了一些無法併網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設備;所謂的物聯網,就是給每個租戶每個辦公區間留了足夠的網路介面,至於這些介面下的設備接什麼。不會有人去過問的。最終,你會發現,整個項目其實就是普通的項目加了一個好聽的概念。這個好聽的概念使得你好我好大家好。


物聯網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好就好在它是一個概念

炒概念是美國人最擅長的東西,PC,互聯網,搜索引擎,web2.0,sns這些都曾經是概念。當他們剛提出來的時候,都是虛無縹緲的大忽悠,但是美國人就是全世界都忽悠進去,然後打造出了一系列nb的科技企業。

平心而論,這些大忽悠並不是完全的忽悠,也是有他的可行性的。但是,這些產業的初期都是資本密集型的,前期的資金投入很大,風險很大。這個時候,炒概念就顯示了它的價值,你只要讓全世界相信這個行業是有前途的,那麼全世界的資本就會向這個行業集中,一來二去這個行業就真的發展起來了。

當然,也有些搞砸的情況,比如NC,比如掌上電腦,新能源我懷疑也會搞砸,具體原因不贅述。

而回到物聯網這個概念,應該說目前就是政府主導的大忽悠,但是也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不過成功的一個必要因素,就是民間資本也參與進來。也就是說,用政府的一份投資,勾引民間的十分投資,這也是很凱恩斯主義的基本要義。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這說明政府在學習美國的先進經驗。(美國是華爾街統治國家,所以炒概念是華爾街主導的;中國式政府統治國家,所以炒概念是政府主導的,很容易理解的區別。)

不過如果物聯網淪為政府的獨角戲,沒有民間資本的永遠進入,那他就是一個笑話。

具體時間的話,我卻說不太清楚,請方家指教。


為什麼會是「笑話」?這是個事實。

我曾經以為只有0/1居然表達所有的東西,應該是個笑話。

我曾經以為手機拋棄STN,而使用耗電巨大的TFT,應該是個笑話。

我曾經以為電視機使用彩色失真遠大於CRT的LCD,應該是個笑話。

我曾經以為CDMA可以在雜訊電平下通訊,應該是個笑話。

我曾經以為消費照明使用缺色的藍紫色LED,應該是個笑話。

我曾經以為...我是工程師,PM應該聽我的,這好像真是個笑話額。

物聯網,已然是個現實。你已經身在其中。早期的RFID物聯網也已經普及,想想我們用的社保,身份證,銀聯,公交.......現在的O2O,智能硬體。

這不是笑話,這是市場,產業鏈,錢。

兄弟,成為它的一部分,不要在外面觀察了。


不會,2020年。


物聯網的概念現在被炒的越來越熱,範圍也越來越廣,把雲計算,無線網路。。。都包含進去了。但其實物聯網的應用無非就是工業自動化的一個新名稱。他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創新,更多的只是應用創新,概念創新。

為什麼這麼說?

物理網應用發展也分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感知階段。 能夠通過RFID技術對物體進行識別。

第二個階段:通信控制階段。 能夠在感知的基礎上對物體進行控制。

第三個階段:智能階段。 物體能夠自我識別,互相協作。

而前兩個階段其實就是我們的工業自動化相關技術。我們早已經達到。相關技術和應用方案已經成功應用於很多領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而現在提到的物聯網往往吹噓的是實現第三個階段!!鼓吹的物聯網簡直是無所不能,其應用好像直接是從科幻電影上搬下來的,這個可以智慧,那個也可以智能,但他到底對我們的實際生產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提高多少效率,我想沒人能說出答案來。而第三階段,我認為只是人類對事物的美好憧憬和騙取項目掙錢的一個美麗幌子:

1. 我認為在現階段沒有廣泛的使用領域作為基礎,沒有明確的需求。(誰能舉出個實際需求的例子來?)

2. 技術標準有很多問題(如果通信標準統一,協同協議的定製等)無法解決,無法達到應用的程度。

3. 如果真達到如此智慧,會給當今人類社會帶來多少問題,我們需要比人還智慧的物體來代替人工作而失去一個就業崗位嗎?

我認為第三階段就像共產主義的概念一樣,很美好。但是否能實現,以及實現他真正的意義等是一個未知的事情。

我想第三階段應該是當有一天,人類不用再為能源發愁,糧食發愁,環境惡化發愁時,再追求的事情!


別的不說,就僅僅智能電網這塊的投資,已經實施的就是千億級的量。


樓主不用擔心,物聯網是通向黑客帝國的必經之路。----生活在矩陣中的人


物聯網雖然在技術上不是什麼突破,卻是在技術發展過程中,技術服務於生活的很具體的表現,所以我認為物聯網是一個未來會很好發展的領域或者將成為一個產業,因為隨著技術的統一規整,成熟的技術會被很好的標準化!!因為物聯網是很多現在已經趨於成熟的技術的網路化組合,所以物聯網的標準化是當前的必經之路,同時考慮當前的使用的領域和使用情況,無論是軍事國防,還是工業使用(如監控和自動化生產),或者是社會公共事業(如行車道路監控,天氣預報),還是民用(如智能小區,智能家居),物聯網都是有著很好的應用場景,並且技術的發展會使得這些應用成本低、穩定性好!只是這些還沒有很好的惠及廣大民眾,同時沒有使得民眾認識到他的方便之處,希望能有更多的物聯網設備製造商和設備部署商參與!當然這裡又不得不說到物聯網的安全和可靠性,這不僅是技術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是國民素質面臨的挑戰,是否能夠良性的使用物聯網,並且保護好基礎設施這也是一個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事實上,物聯網已經成為一個笑話,5年了,政府也不提了。


我覺得,若干年後這個問題會成為一個笑話。


其實不止物聯網、智能電網有這樣的風險,雲計算、3D又何嘗不是呢?但是非智能設備的廣譜智能化本身應為一個發展的大趨勢,它始終還是代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類體驗的改善。現階段更多的是炒概念、有錢燒的先驅者在踐行,不過未來的前景還是能看到:監控、能源、醫療、環保、倉儲物流、智能園區(智慧城市)等方面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極大提升效率和安全性。敗家子們造點兒錢,那也是中國國情,你得認清這個現實。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的發展,會給物聯網應用提供連接和計算的支撐,他們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能有多大發展不好說,但不至於成為笑話。


我覺得物聯網在歷史的地位會被譽為第四次科技革命。


閉著眼想物聯網也不會是笑話

物聯網概念提出的太超前,所有人都沒跟上

物聯網正從海底以緩慢的速度上浮,所有人看到的只是物聯網頭頂上的毛,連皮還沒看到

不久的未來,最簡單的路徑規劃就會改變你的生活

平常七點響的鬧鐘周一六點半就響了,它會告訴你根據以往周一交通數據,今天堵車要提前出發,走哪個路線最紅哪個路線最綠,周三它又會告訴你可以晚走10分鐘因為一路暢通

你去體育場看演唱會,現在地圖只能告訴你哪裡有停車場

未來物聯網會告訴你共有多少個停車場,哪個停車場有多少空位,可以提前預訂車位,可以計算備選方案

家進小偷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

異常提醒你可馬上查看家內視頻,並與110聯網

更重要的是,現在所有能想到的一切,只不過是初級階段,未來超出想像


我咋覺得google的@home項目就是在解決「物聯網」的問題啊.....只是人家比較低調和不懂創新,不會創造名詞而已


我覺得物聯網遠非自動化控制那樣簡單,也許現在有時看來它的外在表象就是這樣,但要知道它不是各種功能的堆砌,而是自成系統的甚至說是有靈魂的。


肯定不會成為笑話。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物聯網應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工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農業、智能家居和智能環保等領域,雖然應用領域非常廣闊,但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我國物聯網市場中產值貢獻不足10%,而在物聯網的成熟階段,應用層的產業產值將超過物聯網整體的50%。

《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中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範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完成產業體系構建。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幹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台,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廣泛應用,在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應用水平明顯提高,形成較為成熟的、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在9個重點領域完成一批應用示範工程,力爭實現規模化應用。從物聯網的市場來看,預計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0%。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物聯網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年均增長率30%左右,到2020年,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4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在20.0%左右。


在人聯網都沒實現的國內,你指望物聯網能實現?

在體制內調動的時候,各種簡歷要一遍一遍的填寫,入戶口和辦護照時的資料要重複填寫,辦各種事需要一堆無謂的證明?

居民的資料支離破碎的被各個部門分別儲存著,在通信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還面臨這些人為造成的效率低下。

另外,你的錢包里是不是充斥著身份證、銀行卡、健身卡、地鐵卡、飯卡、會員卡、員工卡、信用卡等一堆一堆的卡呢?有沒有想過這些卡會不會合併為一張卡方便出行呢?甚至和手機合併呢?技術不是難題,人為因素才是關鍵。很多事其實還很遙遠。

ps:其實這樣的所謂朝陽行業實則大坑的例子還很多。比如:智能家居、機器人、一帶一路、互聯網金融、通用航空、軍工、大數據、MEMS、農業互聯網、納米、石墨烯…真正的朝陽產業不會是大家都在熱議憧憬的行業,而是一個冷角落裡不為人知的東西。人生苦短,養家不易,情懷最好放在能有實實在在和客戶量、能推高價值的行業上。


樓主

您好。物聯網既不會成為「大笑話」,也不是僅僅為「大概念」,而是已有實實在在應用的網路。例如,我所在的成都祥和雲端節能設備集團,就已經把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了節能減排這一高科技行業里,並已得到了山東、浙江、四川、北京等地區的造紙、紡織、玩具製造、機械、通訊基站、網吧等多個行業的用戶實際應用,已受到廣泛讚譽。

在互聯網+工業4.0時代,互聯網已是廣義的互聯網了,不再僅僅是過去的傳統互聯網(美國擁有所有權的英特網)還包括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我國擁有所有權)和物物相連的物聯網。我們在研製祥和電效雲端保護裝置這一戰略新興產品時,應用互聯網技術,採用集手機、座機、簡訊和互聯網的電信級網路,再加上中央節能保護裝置,充分發揮了設備節能+管理節能兩個優勢,採用所研發的中央節能保護設備,與物聯網的管理節能平台的整合創新方式。有效地解決了管理節能中難以考核、量化、獎懲等難題。如果沒有物聯網技術,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我說上述這些,目的只有一個,這就是我們一定要堅信物聯網,還要利用物聯網。如果有可能,還應投身到物聯網之中。在未來三至五年內,物聯網將明顯甚至讓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物聯網。我們都應騎在物聯網這匹趨勢的馬背上前行,否則就很有可能掉在趨勢這匹馬之後。


作為全球最大的長壽命電源供應商之一,我們一直是眾多物聯網設備的核心器件之一。我有幸也參與了物聯網的不斷演化,其實題主大可不必擔心。業界一直希望用一些新的概念來吸引眼球,同時偷偷將一個更大的概念裝下過去和未來。

曾經的RFID大火之前,非接觸卡已經大量應用了,包括門禁卡,公交卡,等等,市場已經是非常成熟而龐大,RFID概念一出來就把非接觸卡定義為RFID的一種應用,於是RFID的產業規模瞬間就達到了數十億美金的規模,然而最終什麼也沒有改變。

「物聯網」概念也是如此。物聯網概念出現之前,自動遠程抄表(AMR)已經是存在了十多年,無線方案從最早的有線到FSK,zigbee到LoRa和NB-iot,這是個蓬勃發展且非常大的行業,「物聯網」一出,它成為了「物聯網」的一部分。同意的例子還有各種無線監測項目,比如橋樑監測、地震監測、電纜監測、鐵路軌道監測、文物監測……這樣的項目多如牛毛,而且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有眾多玩家,整個行業都早已蓬勃發展。現在它們都成了物聯網的一部分。

所以,「 物聯網」只是一個概念,該聯的自然會聯的,無需政策推動;不該聯的,就算現在搞的如火如荼,也最終歸於沉寂。


物聯網更多是一個概念,難點有兩個,一個是用戶需求是否很強烈,另外一個是各個利益主體是否相互買賬,因為,物聯網的核心在於任何設備隨時隨地都可以聯網,這需要很強的標準化的設備,那些冰箱,彩電,還有各種電器的生產廠家是否願意團結在一起做這個標準化的東西,誰來主導?


推薦閱讀:

工業4.0有什麼現實基礎,為什麼德國製造與服務業能率先走到工業4.0路口?
什麼是物聯網,物聯網需要掌握那些東西(?? . ??)?
如何利用現在的科技弄一套智能家居?
物聯網工程專業就業?
如何自己動手讓交通卡、門禁卡、校園卡通過NFC複製到手機等終端設備?

TAG:物聯網 | 物聯網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