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r打頭的ran,ri等音節,在中文譯名中慣用蘭、里這些字,而不使用更接近的阮、瑞等字?

ran和lan都音譯為蘭,ri和li都音譯為里或利,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外語不只英語一個,翻譯時照顧英語並不是什麼好事。在大多數語言當中,r這個音位發成齒齦顫音的還是遠多於發成唇化捲舌近音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齒齦顫音聽起來最像/l/,因此翻譯成聲母為/l/的字更合適。

例如,俄語ура(ura)總是被音譯成「烏拉」的,你總不能把它寫成「烏挼」的;松花江的滿語Sungari ula,你可以把它寫成「松阿利 烏拉」,但是你不能把它寫成「松阿銳 烏拉」。

企圖用英語翻譯別的語言的,請參照這個奇葩問題,題主可以去嘲諷一個:

Victor Hugo的姓為什麼要翻譯成「雨果」?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8692513


因為像中文 英文中的r的發音其實相對算是比較少見的 很多語言中r應該發成齒齦閃音(符號通常寫成一個倒過來的r)例如日語 是用舌頭在上齒齦輕彈一下發聲 (此外在一些語言中會由此產生齒齦顫音(大舌顫音)rr如西語)而那些r的發音更接近於中文l(但是更輕) 因此官方一般將r翻譯成中文l打頭的字 比如湯姆和傑利(雖然民間叫法傑瑞似乎更通行一些)再者比如在法語中r發成小舌擦音 但是macaron還是被翻譯成了馬卡龍一樣


因為r的原本發音是舌尖顫音,變成現代英語的近音是比較晚近的事,所以使用來母字對譯是傳統。


晚清和民國留日翻譯家直接通過日文獲取二手西方資料,因為日語音素缺乏,外文名翻譯為日文時只有很有限的幾種讀音。然後這些人回國都變成教授大家把同樣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一代代下來就當成約定俗成的公理了唄。

一來上一代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二來作為規範翻譯的權威樣本也沒有初學者敢提出異議。所以就像qwerty鍵盤一樣沿用至今了。


最近自學日語中,我的英語已經被日語帶壞了。

我想說的是,拉丁字母中的「R」,本來就念「L」


是河北人翻的吧?把人念len


從日語那邊過來的?

(表示還有一個更蛋疼的,我至今沒搞懂為何日語ru要翻譯成「爾」)


語音學有兩個重要的概念

語音:實際聽到的音。也就是現實

音素:符合語法行為的心中的「音」。是理想。

語音,通常可以無視規律,可以根據說話時的場面,說話人的口音,喜好等自由變異。所以很少有標記語音的。

音素,非常規律,就是一種規定。我們學英語的音標,漢語拼音,日語假名,羅馬字的標法等等,都屬於音素的標記,而非語音的標記。

可以說音素是理想,很豐滿,而語音是實際做事的結果,有事很骨感。

做事情,要定計劃的時候,要定理想的計劃。實行的時候,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才會產生不標準的結果。所以,語音,只是一個在現實的無奈中,妥協下的產物。

舉個例子:

中文「你是誰」 漢語拼音(音素標記的一種)標記為: ni shi shei(shui/shuei).

但實際上,根據說話者的不同,以及輕重緩急的不同,他們講出來的實際的音可能是:nir rei,ni si sei, ni r shei,等不同的自由變異體。

但這些說出nir rei,ni si sei, ni r shei 的人,他們並不會認為他們說的是nir rei,ni si sei, ni r shei,而是認為自己說的是:ni shi shei(shui/shuei)這個標準。

而nir rei,ni si sei, ni r shei,則是沒有達到標準的實際結果。不可以把這些作為標準的。

那麼問題來了,外國人學習的時候,該學哪個?

很明顯,外國人不可能這些都學。也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學習所有的變異體。

最省事的,就是學一個標準的,其餘的因為自己的緣分,口音,習慣,以及周圍人的影響,他會找到自己的變異體的。所以不標準這部分,不需要特意去學的。

即使他學得是標準的,他也不一定能發標準。

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

英語,以及其他外語也是一樣。

在日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系列漫畫,叫做《老公是外國人》,講的是女主角與外國人老公(義大利和匈牙利血統的美國人)的日常故事,目前應該出了5,6本了,很暢銷。裡面的內容很有趣,由於她老公的混血身份,加上老公對語言非常有興趣,所以漫畫裡面有很多語言方面的笑話以及知識普及。

其中的一個,我舉一下例子。

主角的名字是 さおり(Saori,日文是三個音節,所以此名字的羅馬字宜讀成Sa O Ri三個音節),然後他的老公說,以美國人的感覺來說,Saori,會被發成Sao ri,那種很誇張的美國口音,你不如把自己的名字寫成 Saodi,因為大部分美國人的弱讀d,t,會發成類似於日本的Ra行的彈音,這樣更加接近美國口音。

例如 美國人發better, water,實際的發音有些類似於 beller, waller,這樣的音(電腦打字實在打不出那個音)。

另:ice water 在沖繩被寫作アイスワーラー(類似於:愛司哇--啦--)

看到這裡我就感到這個作者的老公,真的非常美國。很強大的霸權色彩。

其實,日本人的名字的發音也不是只針對美國人的,而且文章提到的就是是一種中西部美國人的一種類似於方言的特色,一種發音不準的現實。

後來作者沒有改名,也沒有直接回復老公的話。

不過這讓我想到美國和日本的關係。

美日關係,完全是以美國為中心的霸權,體現在經濟上的一系列協定,政治上的以美國為中心,在文化上,一個打壓,一個忍著。

日語中很多的外來語都來自英文,例如

information 進入日語後,產生的日語詞インフォーメーション

strike = ストライク,

我最開始讀這些日語詞讀不好,很多時候我用英語來帶,而這個時候,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講英語詞的時候,日本的人會羨慕地說:「發音真好啊!」這讓我哭笑不得。而且,這幾乎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我心說,這是日語詞,從外國進入日本了的詞,就已經是日語的詞了。

你們自己講日語詞都沒有自信嗎!?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真的跪習慣了啊!

這讓我覺得,他們的日語詞就相當於帶口音的英語,由於口音重,日本人沒有自信講,不好意思在公眾面前露怯。

嗚呼!

幸好中國沒有走這個道路,而且我相信中國永遠也不會走這個道路。

總結:音素,是正規的東西,

實際的發音,是不正規的,就是帶口音的非標準的現實。而目標是音素。

兩種語言要是對等的話,要按照音素來翻譯、譯音,這樣是正規對正規,沒有矮化任何人和團體。

而不是按照實際發音(個人口音)翻譯,用正規的臉,去貼別人非正規的屁股。

那是日本人的做法,中國人不奉陪。


Holmes為什麼是 福 爾摩斯而不是 胡?

因為最初的翻譯者是福州人林紓。

關於福州人h-f, l-r/n不分的傳統,大家在春晚小品里已經見過了。

(看到知乎上關於這件事的答案說 福州人說閩南話,更正一下,福州人說福州話。福州話和閩南話的區別可能比蘇州話和上海話之間的區別要更大。互相無法聽懂。

但這種發音習慣,不但在福建,甚至在中國南方諸多地區存在。

那麼不負責任地推測: 早期翻譯大多由廣東福建沿海的貿易和海事出身者擔任,本身說漢語就發不出r的音,皆用l代替。那麼譯成l字也是常理了。


我覺得這樣很好聽,很清脆。而且用到書面上的名稱的字會好一些(含義啊什麼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是 new 開頭,紐西蘭(New Zealand)和紐約(New York)的翻譯不一樣?
外國人名的中文音譯,有哪些名字翻譯得好?

TAG:翻譯 | 譯名 | 音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