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邯鄲、保定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城市為什麼人口會這麼多?

以下是我國目前人口超過900W的城市,1重慶市2884.62
2上海市2301.91
3北京市1961.24
4成都市1404.76
5天津市1293.82
6廣州市1270.08
7保定市1119.44
8哈爾濱市1063.60
9蘇州市1046.60
10深圳市1035.79
11南陽市1026.30
12石家莊市1016.38
13臨沂市1003.94
14武漢市978.54
15邯鄲市917.47
16溫州市912.21
17濰坊市908.62,一些城市有的經濟發達,有的是省會或區域中心,人口多也很正常,那麼像邯鄲,保定,南陽這樣不是區域中心,經濟也不發達,而且會有大量人口外流,為什麼人口還是這麼多呢


問得好,這個問題恰恰是目前制約河北發展的關鍵。即河北省各城普遍存在「市大城小,縣多不強,市域人口較多,主城人口極少」這幾大類狀況。

當今中國的地級市、尤其是河北的地級市,與其說是市,不如說是古代的州府升級版。 為什麼說特別是河北呢?河北這個省比較固守舊制,今天的省內幾大地級市基本沿襲了明清的府州建制,所以河北除後設的廊坊和秦皇島外,鮮有小市。

所以,河北地級市設立的比較少,隔壁山西三千多萬人設了11個地級市,河北七千萬人也是11個地級市。兩省倒是可以一市派一人踢場足球比賽了。

而且同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的市缺乏狹域市和適域市。河北省地級市特點為中心城區較小,屬下縣極多,呈小馬拉大車這麼一個狀況。尤其以冀中,冀南地區最為嚴重。而題主問到的保定和邯鄲,恰恰是冀中地區和冀南地區的代表。

況且,石家莊以南的冀南地區,主要是邢台、邯鄲兩地還有一個特點:兩市市區偏居於靠近太行山的西部,因富有礦產,交通便利和歷史上洪澇災害較少等原因影響,城鎮基礎設施還算較好,比較富裕(注意是東部比較);相反,廣大的東部平原部分,縣多而窮,交通特別是鐵路交通不發達。這一點和廣東等東部沿海省份迥異。

另外說一句,保定從之前的定州市升格省直管,到之後設立雄安新區,都有規避小馬拉大車這種情況的含義在裡面。雄安在冀中平原的中心,而冀中平原上分布著保定,衡水,滄州,廊坊。這四個非省會的普通地市加在一起擁有高達兩千多萬的人口,但這幾個地市的主城建成區卻都僅僅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很遺憾,除了保定,剩下哥仨連90都沒到),與其他東部沿海平原省份的地級市相比,當真是太小了。

建國後,同作為人口大省的欠發達省份如河南,安徽等,在工業化浪潮中陸續從一些地區(地級市前身)析置出銅陵,濮陽,鶴壁等地市。此類地市多為純工業的狹域市和適域市,轄縣較少,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全國大部分省份都有這種地級市。

但這種情況在河北這個欠發達的人口大省不僅沒有大規模發生,反而發生了大範圍倒退現象。如峰峰市變為邯鄲峰峰礦區,宣化市變為張家口宣化區和宣化縣(前年重新合併)。全河北上下僅僅有一個地級市是通過分裂,析置得來的,那就是原歸屬唐山地區的秦皇島市。

所以如我一開始所說的,目前河北各市的範圍基本可以對應明清的州府,只是"府城"發生移駐了。這個「府城」表現在今天,就是市區。

承德府—承德

順德府—邢台

廣平府—邯鄲

永平府—唐山、秦皇島

保定府—保定

正定府—石家莊

宣化府—張家口

河間府—滄州

對了,清朝的河北設府是「兩定,兩平,兩德」。兩定位於河北中部,兩平則各為河北之頭尾。

府/地級市分的少是一方面,更為「可怕」的是,河北很多地級市在原先領地的基礎上還追加了一部分,很多在明清時地位較高的城市(直隸州)都被納入市域。

比如今天的保定市,不單單繼承了保定府,在此基礎上還納入了原為直隸州的易州和定州。

邯鄲則繼承了廣平府和大名府的北部,再加上了原歸河南的武安等縣。

石家莊在繼承正定府的基礎上納入了趙州。

滄州原本歸於天津府,但現在卻是繼承天津府南部區域加河間府。

河北只有一個府分裂為兩市,那就是冀東地區的永平府。永平府基本對應的是曾經的唐山專區和其後的唐山地區。轄區範圍由清朝時的永平府加遵化直隸州組成。上世紀八十年代唐山地市合併的同時,秦皇島升格為地級市,帶上昌黎(原唐山地區地委駐地),盧龍(原永平府府城)等縣從唐山地區分離了出去。

如果沒有發生這檔子事兒的話,恐怕這個「唐山市」就是河北第一人口大市了,因為唐山人口為780萬,秦皇島為309萬。而且唐山地區同樣曾分出薊縣,寶坻,寧河等縣給天津。趙麗蓉老師一口和唐山話近似一樣的方言,身份證卻是天津人就是這麼來的。

故,看似河北各市的人口很多,尤其是石家莊,邯鄲,保定三市都在一千萬人口左右。實際上我們把他看得簡單點,這其實是個蛋糕分割問題:河北一共七千多萬人,卻只有十一個盤子(地級市),其中大盤子(老牌地級市)有七個,小盤子(廊坊秦皇島兩個後設小市和張家口承德兩個山區市)四個,所以這麼一分下來,很多市近千萬人口很正常了。

至於為什麼河北縣多縣小,我在之前一個答案有答過了。

為什麼保定邯鄲等河北地市欠發達?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這裡就要說說中國奇葩的地級市制度了。保定這樣的城市名為城市,實際上並不能算是「一個」城市,因為中心城區面積並不大,人口也並不多,實際上大量的人口是農村人口,生活在周邊的縣域當中。近三十年轟轟烈烈的撤區建市的熱潮把很多城市化水平很低的農業地區都變成了地級市,但是這些新建地級市的含金量一般都很低,除了中心城區那裡有一兩個市轄區以外,周圍全是縣或者是代管的縣級市。說起來一個市的人口上千萬,真正算是城市人口的頂多也就一兩百萬而已。


這不是城市,是市。。。是行政單位啊少年!

城市人口跟轄區人口是兩個概念。


老家保定,看到有的答案說這些地區是因為越窮越生所以才這麼多人口的,這種明顯拍腦瓜的答案還排的這麼靠前,真是逼我強答一發……

其他城市不了解,本答案只圍繞保定作答。

首先反駁一下越窮越生的說法,保定是執行計劃生育最徹底的地區了,城市裡我是真沒見過幾個不是獨生子女的,農村獨生子女也非常多,三胎及以上的比例很小,甚至是要被大家笑話生的多養不起。

其次,解釋下保定這個地級市人多的問題。歷史上保定一直擔任著地方行政中心的職責,宋代建保定府城,隨著我國政治中心北移,地位逐漸加強。清代保定成為直隸省省會,國民政府期間及新中國成立後為河北省省會,200多年間一直為中國近代史上的區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國成立後,教育機構、156計劃中的8個、王牌部隊38軍等均在保定落戶,省會城市人多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直到1968年文革保定才從省會寶座上退下來,距今不到一代人,人口凈流出也是需要時間的。這就是由於偶然政治原因造成的城市規模與其行政地位不匹配的典型例子,全國都少見。如果保定仍是省會,怕是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另外,保定市下具有驚人的22個縣,東南部小縣較多。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地區地形平坦,在古代經濟發達,開發時間較早,容易產生細分行政區的情況。歷史上一旦將大縣分為小縣,就難以再次合併,尤其是今天來看,很多縣是千年古縣,你想撤縣合併,誰吞誰怕是說不清,當地老百姓也不會依。由於根深蒂固的歷史觀念,很多縣對保定向心力非常強,也很難將其劃歸到其他鄰近地級行政區如石家莊。舉個例子,問哪裡人,保定人不論是市區還是縣城都直接說「保定人」,絕不會說河北人或者某縣人,遇到同為保定人才會繼續問「保定哪兒的」,此時再回答市區或縣名。再例,對於劃歸北京,大部分保定人是不屑的,近京附近也很難產生北京人的身份認同,劃歸石家莊更是想都不帶想。

再次,討論一下保定為什麼窮。在計劃經濟年代,省會城市的資源配置能力非常強,加之歷史積累,保定爭取到了八大工廠、教育資源、技術人才等。然而頻繁的省會調動及文革原因,使這些成為了保定作為新中國河北省省會留下的唯一一筆財富。文革期間石家莊成為省會,出於某些政治原因,省政府需要石家莊快速「服眾」,因此調取了幾乎全省的資源集到石家莊,使省會得到了極其迅速的發展。改革開放後,省會城市的資源配置能力依然很強,加之北京的虹吸效應,保定只能與其他地級市爭取剩餘的資源,自然發展緩慢。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省直管」,保定的「省直管」地區尤其多,具體是指出現發展較好的地區後管轄權由地級市交給省政府管轄。這是一種十分影響城市發展戰略的做法,好幾任保定領導班子制定了先支持某地區發展再帶動全市的戰略,然而每次地區發展後省政府就會將其划走,失去管轄權後自然不能進行帶動作用。因此最近幾年再也沒人制定發展戰略了,畢竟發展好了只會變成新的「省直管」,對保定毫無作用。

最後,除了霧霾地區性嚴重,保定是個很適合生活的城市,市內基本半小時通勤,公交站點密集,很多線路200米一站。教育旅遊資源豐富,圍繞護城河、城牆和景點古迹的綠化和公園非常多。市民的文化意識與健身意識非常強,以古蓮花池為據點,各種市民文化協會遍地開花。掙得不多,物價不高,節奏不快,飯菜好吃。閑暇時去縣裡玩,國家級景區適合周末游,春天去滿城摘草莓,夏天去白洋淀划船,秋天去柿子溝,冬天去狼牙山滑雪,已經是市民常態,稀鬆平常如同逛市民公園。遇見大事如醫療、演出、交通換乘去北京,火車票票價23.5,高鐵50多,隨到隨上。希望家鄉發展的越來越好,早日消除霧霾


保定有22個縣,我跟你講22個縣……

當然現在是說5區15縣4個縣級市,但是滿城清苑徐水是剛算市區的,一般這些在保定生活了幾十年的人都不覺得他們是市區。

說實話我覺得你在保定大街上走,攔一百個人有五個能給你說清楚這22個縣都叫啥,我覺得就不容易……

其次就是地形平坦,除了西邊太行山底下那塊之外都挺適合種地的,然後就養活了大量的農業人口,一統計全統計在保定市人口裡面,但是實際上市區里也就一百萬出頭。

農業能養活人口但是刷經濟並不容易,尤其是華北這種一家幾畝地的農業。

至於說為什麼不能拆分這個問題,可能就是單純沒有經濟中心可以用來拆分了……

舉個例子,南邊經濟好的是定州,拿定州帶上安國,博野,望都,蠡縣,建一個地級定州市,結果一看,經濟比衡水還不如……

就算把曲陽,唐縣和阜平再划過去,相當於把整個保定南部划出去,建一個兩區六縣的地級市,經濟還是不如衡水……

不過這裡可以順便玩個梗,畢竟衡水有三個區,除了桃城區還有市直一和市直二(斜眼笑)

所以人口雖多城鎮化率雖然不高,也只好這樣……畢竟華北平原都差不多,自古以來的農業區從來沒那麼容易徹底工業化的。


保定本來三區兩縣。還有一個地級單位叫「保定地區」。九十年代的時候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併成一個地級單位,才造成了5區15縣4縣級市的情況。現在各縣通高速了,到最遠的縣(阜平)也差不多要200公里。通高速之前最遠的是淶源縣,過去就要四個小時。面積這麼大,一千萬人真不算多了。

保定房價(現在市區直逼兩萬一平)高,除去北京的因素以外,人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每個縣裡有點錢的人都希望在市裡有一套房子,就像農村結婚希望在縣城有房一樣。市裡的商品房小區一聽說話哪的口音都有(保定東南西北口音都不太一樣)。這也就把房價頂上去了。在一個普通人收入還兩三千塊錢的城市有接近2萬的房價真難想像。


河北在「地改市」改革時期,設立的地級市數量遠遠小於合理數量。河北特別是北京以南地區部分大多是平原,本身就利於產生大城市。然而由於地級市太少導致河北的地級市普遍管轄範圍太大,反而導致財政資源過於優先建設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忽視了縣城發展,不利於培養中小城市群。

且河北省城市建設一直不太合理,平原地區的城市其城市建成區面積竟然很小,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與其這樣,還不如增設五、六個地級市呢。起碼能多一些城市被重點對待。

額外說個奇葩的事,河北省的定州市和辛集市名義上省直管了,但民政部卻不承認。很奇怪。


南陽不知道。

保定和邯鄲都屬於一直平原城市,交通便利,空間平整,人口本身就多。

要知道某一年去山西師大,才看到學校裡面也是可以高低不平的。河北的主要大學基本都是一塊平地。

生活便利性好的不是一點半點。

平原,農業人口多,看看衛星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小村落都是人口。

資源重鎮,峰峰煤礦,邯鋼養活了不少人口呢。

城區人口不多,改區之後也就300-400萬。架不住每個縣還有50W人口呢。合起來也是不少呢。


像邯鄲啊,保定啊這些城市之所以人多,主要是因為在市管縣體制之下,這些地級市下轄了大量的縣和縣級市,而且這些縣市以農業為主。比如保定,5區15縣代管4個縣級市,單純保定市區是沒多少人的,相信其他城市的市區也是沒多少人的。

衡量一個城市的大小,以及決定城市影響力和輻射能力的,並不是取決於全域人口的多少,而主要取決於中心城區人口集聚規模的大小。所以儘管這些普通地級市的人口眾多,但大部分人口都在下轄的縣市,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並不大。

如果以城區人口佔全域人口的比重來看,不難發現,這些人口大市的佔比都比較低,普遍低於20%。

對這些地方來說,儘管轄區內人口眾多,轄下市縣農業富餘勞動力眾多,但由於中心城區偏弱,產業發展不發達,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業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流向省會城市以及沿海地區,流入地級市主城區的人口並不多。


這三個的確是區域中心。保定一度是直隸和河北的省會。直到五十年前還是河北首府,現在的都外之都雄安新區,就在保定。。。

邯鄲以前還是趙國首都,有世界級的鐵礦,一直是河北省重工業中心。

這倆地方經濟上差不多,人均三萬三的樣子吧。不算窮,也不算很發達。

南陽是南陽盆地中心,曾經是東漢最大的城市,漢朝五都之三,自古以來就是人口稠密區。

這三個地區人多,其實可以理解。好多歷史名城繁華都市的衰落與興起,也就是這一百幾十年的事。


首先非常感謝有人關注我的家鄉邯鄲,其次我也不知道為啥人這麼多。不過有人說越生越窮越窮越生來形容我們邯鄲我是不贊同的。


提問者本身就沒有深入了解,直接扣帽子,回答里那個說越窮越生的傻叉更是滿嘴噴糞。保定和邯鄲人多很正常吧?歷史名城,建城已久,又是平原,經歷了漫長農業社會,人不多才奇怪了。全中國比邯鄲歷史悠久的城市有幾個?全中國比保定下轄區縣數量多的有幾個?


最近這幾天正好有點閑散時間,所以給知乎er講一講關於河北、關於保定的一些事情。

知乎er似乎增加了不少,但是不得不說,很多人真是張口就說,很多不知道從哪裡套來的觀點就隨便用在這上面。

即便你是保定人或是邯鄲人也不能這樣隨便給你家鄉下定義呀。況且不少保定人和邯鄲人都並不一定對於這兩個地方有多少了解。

那些說什麼越窮越生的,這樣說吧,你給我講幾個越窮越生的家庭,他們是哪裡人,現在居住在哪裡,他們為什麼越窮越生,他們想沒想過自己這麼窮怎麼養孩子,他們在哪工作,是他們的家鄉還是工業發達的城鎮,他們周邊的人都和他們一樣很愛生孩子嗎?

如果你並不了解越窮越生的外延,那麼你用這個概念和扣帽子沒什麼區別。

這裡順便說一下,我這裡不代表什麼主流價值觀。

比如經濟狀況如何就看GDP,比如人口問題,把計劃生育作為正確而不計劃是錯誤,比如南北問題,會刻意把某地的政策視為正確而把其他的視為愚蠢。

不要用單一的角度看問題,就好像前幾天聽到一個概念,叫「正經工作」。哈?淘寶店主月入上萬最後還是要被一個干正經工作月入2300的看不起。

這種單一角度看問題,最終是一定不明白為什麼邯鄲、保定為什麼看起來經濟不發達,但是人口還是那麼多得。

另外,我這裡說得不是邯鄲、保定城區人口,說得是全境人口。

保定、邯鄲人口多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地形。

從北京往南,保定——廊坊——天津,石家莊——衡水——德州,邢台——濟南,邯鄲,以及從河南延伸到皖北、蘇北和魯東地區,這一地區內,基本上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仔細數一數,北方地區人口多的那幾個城市,除了哈爾濱之外,其他的幾個都在這一範圍內。

而南方城市,則分布在各個地區,西南地區有重慶、成都,東部地區有上海、蘇州、溫州,華南有廣州、深圳,中部地區還有武漢。

長江以南,人口是零散地分布在各個大區內。一個大城市會吸引這個地區的大部分人口,除了重慶這種和一個省的面積差不多的城市,其他城市的轄區面積不會比北方城市大。

南方城市與北方城市相比,轄區人口相似,但是面積卻小得多。

比如北京和上海,北京面積16410平方公里,上海則是6340平方公里,而兩個城市的人口很接近。

比如保定和武漢,保定面積22190平方公里,武漢則是8840平方公里,保定去除定州後的人口,和武漢也相差不了太多。

南方城市如何容納這麼多的人口,最終的結果就是要造成,比如武漢,已經是中國造城面積最大的城市了。

與之相比,北方城市就沒有這種造城的壓力或者說是必要性。

平原地形本身承載力就強,使得平原地區的諸多城市,人口規模十分龐大。

比如皖北淮河流域的城市,阜陽,可能都不怎麼出名,很多人都並不一定知道這個地方,但是阜陽的戶籍人口可是有1061萬的。

所以,根據我所描述的地理範圍,這一地理範圍內的不少城市轄區內的人口數量,都是十分龐大的。

實際上,南方城市裡的成都,也是符合這一定律的,因為成都所處的,是四川地區最大的平原地形,而且成都轄區面積也十分龐大,最終也導致了成都人口規模十分可觀。

平原地形,轄區面積大,城區建成區占轄區比例較小,人口規模大,這是保定、邯鄲以及北方平原城市外加成都的共性。

人口多的第二個原因則是資源分配。

不得不說,就是即便保定、邯鄲、南陽、臨沂、阜陽這些三四線城市都被廣大的網友們視為經濟欠發達但是人口眾多,但是他們其實都不是一樣的。

根據統計,2015年,山東臨沂的戶籍人口1124萬,但是常住人口1031萬,人口流出將近100萬。

河南南陽,2016年,戶籍人口1188.47萬 常住1006.87萬,人口流出已經110多萬了。

安徽阜陽,2016年,戶籍人口1061.5萬人,常住799.1萬人,規模更是達到了200多萬。

河北的數據,十分難找,這也可以看出河北省的懶政。

不過我還是抽絲剝繭,找出了一些可以供參考的數據來。

河北省2015年有一個常住人口數據。但是沒有河北戶籍人口的數據。

而題目中給出的中國城市人口數據,是2014年發布的各城市戶籍人口數據。

2014年河北常住人口數據是7384萬,2015年常住人口數據是7425萬,增長了41萬,我們將41萬除以11(河北地級市的數量),最後按4萬算。

2015年河北省發布的這個數據,將所有城市常住人口減去4萬。

保定常住人口是1151萬,減去戶籍人口1119萬,可以視為人口凈流入32萬。

邯鄲常住人口則變為939萬,減去戶籍人口917萬,可以視為人口凈流入22萬。

這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誤差,在2010年左右的時候,河北全省常住人口就比戶籍人口多200萬。

所以,像是保定、邯鄲這種人口過千萬的城市,雖然不發達,但是整體還能維持基本的運轉,甚至吸引外來人口。

但是像是臨沂、南陽、阜陽這些城市,雖然人口過了千萬,但是流出的人口卻已經達到了百萬,整個城市已經不能自給自足。

即便是看起來差不多的城市,實際上都十分不同。

比如人口流出的臨沂、南陽、阜陽,本地一來沒有大型國企,二來沒有多個民企可以接手就業人口。最終的結果就是人口大量外流,去往省內的大城市或是北上廣深這些地方。

而保定、邯鄲,一個是靠著超大城市北京野蠻生長,一個則是資源稟賦有一定家底。

比如邯鄲的鋼鐵,支撐起了邯鄲的經濟骨架。在河北省內,唐山的鋼鐵規模最為龐大,其次則是邯鄲,在加上邯鄲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也帶動了整體的經濟。

雖然這種經濟看起來陳舊,並且不環保,當然,比起大城市那種一日千里的行進速度,這種慢吞吞的的經濟結構當然會被歸為欠發達地區。

而保定則與整個河北的經濟結構都不一樣。

在河北,基本上所有城市都有大規模的鋼鐵企業,比較典型的是唐山、邯鄲,非典型的則是石家莊、張家口、承德,甚至是挨著京津的廊坊,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料想,離京津這麼近的地方,其實都有大型鋼鐵廠。沒有鋼鐵的,還有煤炭、石油可以依賴,依賴煤炭的比如邢台、秦皇島,依賴石油的比如滄州。

最後只剩下保定和衡水兩個地方,是在河北主流經濟結構之外的。

河北曾經發布過一個百強企業名單,基本上各地上榜的企業主要就是鋼鐵、煤炭、石油企業。少部分比如石家莊和唐山,那麼一個有河北省的金融企業,一個有物流相關的企業。但是總體來說,河北省經濟發展,還是以傻大黑粗為主。

保定,沒有什麼礦產資源,也就沒有煤炭企業;除了淶源縣有幾家小型鋼廠,其他地區基本上沒有鋼鐵企業;有石油,但是控制權在華北油田手裡。

沒有了政治地位,也沒了政策。

但是,保定經濟劍走偏鋒,走上了依賴小型民企的道路。忘了是誰說過,英國的經歷就是一個個小雜貨店主支撐起來的。那麼保定,就是由一家家小工廠支撐起來的。

基本上,除了保定西部的山區縣,剩下的保定平原縣,都有各自的特色產業。比如白溝的箱包,定興的休閑食品,容城的服裝,雄縣的塑料,安新的有色金屬,三台的製鞋,高陽的紡織,安國的中藥,望都的辣椒。而山區縣,則有旅遊資源的開發,比如淶源的白石山,淶水的野三坡,易縣的狼牙山、清西陵。

基本上,這也就註定了,保定經濟,保持在小打小鬧的範圍內。維持住本地區的經濟,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少部分外來人口。

當然,這與保定挨著北京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雖然北京並未給過保定實質性的好處,但是卻給了保定一個龐大的市場。

這種資源配置上的不均,也導致了即便是千萬人口的城市,雖然各自有各自人口增長的方法,但是卻並一定有保留住人口的能力。

最後再來說幾句關於經濟欠發達這件事。

在中國,占經濟體量一半的是國有企業,剩下的一半就是外企、民企和集體企業了。

但是稍微腦子清楚一點的,就知道剩下的那一半其實也是被牢牢地控制著的。

而中國,政治資源的分配就會極其影響經濟發展。

一個地區的戶籍人口規模龐大,固然和人的生育觀念有關,但是更多地是和地形、行政區劃或者是經濟發展有關。

而一個地區只要是人口流入地區,那麼基本上可以看出這個地區有維持住本地區經濟的能力。而這個地區為什麼人口流入,那隻能說明這個地方有吸引人的因素。

大部分人很容易理解北上廣深人口流入,但是卻覺得二三線人口流入很詭異。

但是有些地方,就是有諸多吸引人的因素,比如陝西神木,比如內蒙古鄂爾多斯,比如山西,比如上世紀的安徽淮南,這些根本就沒什麼城建的縣城或是地市,因為礦產的發現,使得無數人來這裡掘金。

同樣地,像是保定、邯鄲這種非省會的三線城市,也因為大量的工作崗位的提供,吸引不少人來。

這世上,並非只有去某家公司上班才叫工作,有很多小工廠,也是可以提供不少工作的。

事實上,你說這些地方有多發達嗎?當然不是,因為很多人都不會把當地的經濟當成經濟去看待。

有的地方幸運,有的地方野蠻生長,有的地方彎道超車,於是這些沒什麼大型國企、外企、民企的地方也有了吸引人前來的因素。

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北上廣深找到合適的工作以及合適的配套設施的。有些人隨口一句「在深圳就是送外賣一天都能賺多少多少」可能說得輕鬆,但是背後的艱難並不一定了解。有些人可能不適合這種大城市一天掙幾百的工作,但是卻適合小城鎮一天掙一百多的生活。


這個人口是轄區人口,不是市區人口。市區人口能有轄區人口的20%,都已經是相對發達的地區了。

以南陽來講,她是豫西南,區域中心,連接湖北的要道之上,對周圍有很強的輻射作用。總人口接近一千二百萬,常住人口千萬。建成區人口,二百萬左右。這個建成區人口,才是真正的市區人口。

城市人口數量和工業化程度有很大關係。工業欠發達的地方,城區人口是由政府機關、配屬事業單位的人員及其家屬,以及為他們服務的三產從業人士組成。這樣的地級市城市的建成區,往往不會比個縣城大,就是半小時可以走一圈的那種縣城。


答主邯鄲人。

從邯鄲的歷史地理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邯鄲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多朝古都(想了解歷史可手動搜索),古代大城市,國都自然人口稠密,所以邯鄲不是最近才人口上升,而是幾千年來一直人多。

其次,邯鄲位於大道交匯處(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舉例),古代邯鄲人口流通發達,因此留下來的人也多。

再次,邯鄲鐵礦資源豐富(同樣參考高中地理課本),煤炭資源豐富,70年代邯邢基地是全國有名的,還有天津鐵廠,吸引外來人口定居。

最後,邯鄲主城區有6個區(新增兩個縣級區),市轄區面積不算小,人口比還算正常。

關於計劃生育執行力度的問題,至少我認識的人里,幾乎沒有違法超生的。

流動人口不算特別多。

ps.請題主注意,邯鄲經濟不落後不落後不落後。邯鄲不是什麼小城市,過去是國都,如今地級市(吼吼地理學上的定義是特大型城市)、河北第三城(第一是省會,二是京津冀核心的唐山),未來,我相信會更好。

有內涵,不簡單,邯鄲。


我在邯鄲長大 祖籍保定 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保定 邯鄲 地處華北平原地帶 地勢平坦 轄區內河流較多 農耕經濟時期這些地區很適合人類棲息繁衍 所以歷史上這裡就是人口集中的地區 邯鄲從戰國時趙國的首都開始 經濟發達 商貿往來眾多 農耕繁忙 邯鄲的繁華透過邯鄲學步這一成語便可見一斑 戰國時期這裡是繁華的大都市 其他地區的人以邯鄲人走路姿勢為美 前來模仿 歷史中很長一段時間 邯鄲都是一個全國範圍內的地區中心城市 近代以來 隨著沿沿海地區的改革開放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像珠三角地區已經基本沒有了縣這個單位 城市化水平達到百分之九十 但全國這樣高度發的的地方也只有兩個 農村依然是這個國家的一個主流 而深處內陸的保定 邯鄲 城市化水平很低 而轄區面積很廣 加上歷史上農耕文明時期就是人口聚集地 所以人口一直很多 而行政單位地級市也是方便管理 北方很多的地級市都是大片的農村 但廣大的農村總需要一個資源聚集的地區中心 來解決一些問題 所以便有了這樣的行政單位


保定人多原因,除了平原地理因素,

主要是因為底下管的行政區多。

轄5個區,15個縣,還有4個代管縣級市,
市區就4個區100多萬,什麼全國最大的箱包集散地白溝,中藥材集散地安國等等,基本上就是為帝都服務的集散地,所以人也多,東西也多,物價也便宜。

每個縣裡人口也就30-60萬左右,中規中矩,但是架不住一個市管十幾個縣級行政區。

邯鄲也是,4個區1市14個縣。南陽也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市,下轄2區10縣(14年不再管轄鄧州市,變為12縣),河南的縣人口又多,1000萬輕輕鬆鬆。

這些地方歷史上也都是中心區域,只是新中國成立後非省會而已,歷史上人就多。而且人口主要分布在各縣,而不是市區,市區人口相對總人口還是較少。

當然新中國足夠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很重要。

還有一個隱藏因素,我大學時河北的同學基本上沒有獨生子女,極少,就我認識的,也就老國企、都是公務員家庭那麼一兩個,比例極低


河北的孩子高考難度太大,考不上好學校的比例太多。河北省內沒有好的大城市,京津是好多河北孩子的首選,但是京津只提供就業崗位,不給戶籍,造成了河北人的多元化。保定市本身不大,代管的縣卻很多。


因為整個區域整體來說經濟欠發達但又沒有那麼欠發達

因為欠發達,所以夠資格當地級市城區的地方太少,不能分多一點的地級市

(反例有江蘇,廣東之類的)

但是又沒有欠發達到窮山惡水的地步,所以人口還算多...

應該說,人口多不是問題,問題是欠發達,發達就什麼都不是問題

話說河北的可支配所得貌似倒數第四吧!

雖然農村可支配所得在中游

甚至一般被視為越低越富的城鄉可支配所得差距也不大

但能混成這樣,說明的河北沒有牛逼的城市(或是牛逼的都已經直轄了)


看到了很多不靠譜的回答。

保定什麼時候變成了「因撤縣設市而新建的地級市」?保定從清代成為直隸省會到1968年河北省會從保定遷出,作為省會城市的歷史超過三百年。這麼說吧,因為直隸省的特殊地位,保定曾經是國內政治地位最高的省府城市。保定長期是河北的政經文教中心。至今保定也是高校最多的地級市。
至於保定經濟現狀,原因更為複雜,一般來說有以下兩個客觀原因。
1、政治因素,保定緊鄰北京,穩定壓倒一切;
2、京津的虹吸效應;
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複雜,簡單在這列幾句算表明觀點。


推薦閱讀:

為什麼保定街頭有很多空店鋪?
如何評價保定這個城市?
如何看待保定一小區樓道內的「迷宮式」暖氣管道?
都說保定的驢肉火燒有名,那麼保定人一天要吃多少驢?

TAG:城市 | 人口 | 保定 | 河北省 | 邯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