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從事券商資產管理、行研、投行的可能性?

題主現就讀於魔都一所偏工科的985院校生物技術專業,剛結束大一。對本專業實在無感,而且知乎對生物實在黑的太厲害,不敢再呆下去了。目前對券商資產管理、行研、投行三個部門比較有興趣,但想去一線或者中上的券商,我的資歷肯定不夠。知乎上的大神前輩們,我是現在開始去隔壁跨校輔修金融,考acca,努力找實習;還是準備top4或者top2的金融考研更有幫助,另外我如果考研,還有本科去找實習的必要性嗎;還有,希望從能成功從業的可能性,未來職業發展的廣度,和我在未來發展中需要側重的點分析一下這三個崗位;最後,我希望在本科或者研究生階段同時輔修計算機,現實嗎,會對我未來發展有幫助嗎?


謝邀。

第一,輔修、ACCA什麼的意義不大,努力考上名校經濟類學科的研究生才是正道,因為國內券商幾乎不招本科生,銷售為主的營業部除外。

第二,本科階段就開始實習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從大一就開始實習,因為碩士的兩年很緊,如果從碩士階段再開始實習,時間就不夠了。

第三,金融和計算機沒什麼關係,除非你做的是量化,量化目前不是主流,而且招納的大多是計算機學科下的人,很多都是博士。

第四,你才大一,為什麼就把職業規劃定在了金融這裡?金融並不光鮮亮麗,大多數人也並不是那麼高薪,不要被知乎帶偏了,我建議你把數學和英語學好,同時保持不錯的績點,大一廣泛參加學校的活動,儘早出去實習,這樣你到了大三自然會有自己的答案,事實上,那個時候你會非常厲害,選擇項很多。

祝好。


業務前台類型

A.投資銀行類。

在此說的主要是內資券商的相關投行部門,廣義上可以分IPO、併購、新三板、債券承銷等方向。我一直認為,作為零基礎起點的跨專業人員在一級市場的職業起點,最適合的莫過於券商投行。

無論是債權還是股權,券商基本上可以說是市場中最專業的機構之一,投行更是資本市場中的弄潮兒。在券商的投行部,高強度的工作、專業的工作環境,都可以讓你得到非常大的鍛煉,個人專業能力、綜合能力急速提升。

總體來說投行部門的出路非常之廣,有一定投行部門的工作經驗,基本上在一級市場內的絕大部分領域都非常受歡迎。

B.大資管類

資管在目前來說,涵蓋面非常之廣,在此主要指的是信託、券商資管、基金保險等資管部門。如今資管十分火熱,前景不錯。

資管內部關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業務涇渭分明,二級市場在研究類或買方類更多類似,在下面進行更多的描述。

在一級市場從事資管,總體來說比較忙碌,出差必不可少,但是和券商投行相比較,生活狀態會好上不少。因為沒有那麼繁重的監管壓力,也不用做那麼多讓人感覺重複勞動、無意義的工作。資管項目周期相對較短,出差也多是短途,而且多是和當地的大企業或者大型金融機構打交道,至少不會碰到要去偏遠山區關小黑屋的情況。

C.銀行核心部門類

這裡主要指銀行的資管職能部門、利潤中心,如投行部、金融市場部、資管部等。銀行作為金融市場中的霸主,在市場上享受著強勢的買方地位。在做業務過程中,銀行的體制雖然相對僵硬,但是話語權較強,所以一般情況下節奏都是掌控在銀行手中。

作為金融業的航空母艦,銀行同時掌握著資金和項目的優勢,所以如果善於積累的話,在銀行出路也會非常不錯。總體來說銀行待遇偏穩定,激勵機制肯定不如其他市場化機構,但是待上幾年時間可以積累下不少資源,對於將來跳槽有不少好處,基本上大資管領域都會非常歡迎。不要根據櫃員的苦逼就說銀行是坑!那只是你去不了銀行的高帥富部門而已。當然銀行的這些核心部門是非常難進的,但是通過管培或者其他方式進入,目標明確,都是有機會的。

D.賣方研究類

和券商投行一樣,我一直覺得賣方研究所對於有志於從事二級市場業務的同學來說,是最適合的第一份工作。同樣高強度的工作內容和要求,使得研究員必須急速成長起來,寫出專業的報告,能夠去上市公司調研、勾兌,能夠去買方路演取得認可。基本上工作一段時間的賣方行業研究員,在短期內都能夠在該行業領域快速入門,甚至很快嶄露頭角,獲得巨大關注。

在賣方鍛煉的這幾年,不但能為你打下非常堅實的基本功,也可以使你快速地積累二級市場相關人脈,成熟的賣方研究員轉行去各種買方機構都會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

E.買方類

在此主要指的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PE、VC等。總體來說,買方機構的研究員,相對賣方研究員而言工作強度確實低很多。公募基金不另外解釋,在此私募基金泛指二級市場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PE、VC指投資股權的私募機構。

在公募基金,買方研究員有著諸多賣方貼心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優秀基金經理的投資決策,整體的研究思路更純粹,更傾向於投資角度而不是服務角度。在公募基金的工作強度、下班時間、福利水平相對來說非常地人性化。

那麼買方研究員還是賣方研究員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更合適呢?以前我覺得賣方研究員作為進入金融行業的起點會好很多,因為當時覺得買方研究員的工作強度和環境遠不如賣方研究員,各種報告和開會以及調研都會顯得更加隨意。但是後來接觸多了,覺得買方賣方只是對問題的分析角度不一樣而已,從買方做起,未必會比賣方成長得慢,後發優勢同樣很大。

而私募證券投資整體上更加隨意,人非常少、人均管理資產很大,只要收益夠高,其實對其他很多形式化的東西,根本不在意。雖說體制整體相對不會太規範,但是私募基本上也是在證券市場浸淫多年的人創辦的,基本上行情一好,人均待遇驚人(因為人少)。

PE/VC專註於一級市場,很多時候也需要做一些相關的研究,並且經常伴隨著出差、看項目。但是同樣是一級市場,想想券商投行,生活狀態還是好上不少。至少出去面談也算是個資方,地位不一樣。

關於剛進入金融圈是否適合去直接做私募的問題,在此也簡單提幾句。上面也說了,私募其實更加適合在其他行業有較為豐富經驗的人轉過來做,如PE/VC更喜歡投行或有資深產業經驗的人,二級私募則更青睞有買方、賣方投研經歷的人。大多數私募都人員簡單,單兵作戰能力強,但整體風格較為隨意,一般來說缺乏完善的培養制度。

所以跨專業直接進入私募其實挺難適應,一來私募絕大多數的工作都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二來如果沒有良好的培養制度,未來跳槽出路其實不佳。

中台類型

中台崗位主要包括產品、風控、合規稽核等,一般來說是技術要求較高、對業務提供支持的崗位。

A.產品相關崗位

個人覺得產品也是非常適合的崗位,如公募基金的產品部門是非常核心的崗位,需要懂投資、懂產品、懂法律、懂創新,時刻關注業內動態和實事,對個人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

在產品部門做得好,待遇好,想轉業務前台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在金融專精化發展的今天,各個部門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專業中台的地位會越來越高。

B.風險管理、合規、稽核等崗位

風險管理會逐漸成為金融機構的核心,一直記得以前我老闆說過的話「金融機構,比得不是誰跑得快,而是比誰活得久」。

風險控制管理崗位在未來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技術含量和綜合素質要求也較高,待遇也相對穩定。

後台類型

後台部門,主要就是支持業務部門工作的後勤部門。雖然說整體上工作較為枯燥,但是後台部門對於每一個公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金融機構能同時享受金融機構的各種待遇和福利。


魔都985工科院校生物系,沒猜錯的話就是同濟大學。一個個回答。

Q:實習+輔修還是考研?

A:當然是考研,這幾個部門絕大多數情況要求的學歷都是研究生起跳,準備top4的金融考研吧。打算考研本科也沒什麼必要實習了,而且以現在的資歷,能找到多好的實習呢?可能大券商投行部打小黑工也進不去(不靠各種關係照拂的情況下)

Q:希望從能成功從業的可能性,未來職業發展的廣度,和我在未來發展中需要側重的點分析一下這三個崗位。

A:從業的可能性,只能說行研相對於其他兩個部門,會更喜歡跨專業的學生一點。三個部門都是券商的核心部門,成功從業的可能性很大情況下取決於那一年校招的行情好壞,我司今年一個CPA 六門全過+大綜合過的南大小姑娘,估計還是沒有名額留下來,很看運氣的。至於未來職業發展的廣度,你在知乎分別搜索這三個崗位,多看看就知道了。

Q:輔修計算機。

A:非量化部門對會不會編程不是很care,不過有時間當然可以輔修呀,多門手藝總是好的。


謝邀

看了前面那麼多回答,他們說的都沒錯。

但對於你自己

你已經在起跑線上落後太多了

想的太多沒用

路終究還是走出來的

靠YY只能活在夢裡

你需要比你人生的前20年都要努力好幾倍,才能成就這些事情。


沒有上面說的那麼難。

你本科學生物的,研究生學金融或經濟類或財會,然後研究生期間找個券商研究所的實習,這樣就能到你說的地方工作了。

本科好好學習,然後大三好好考研。一步一步走,別焦慮,能實現的。

ps. 我幾個同事本科是學生物的,研究生學金融的。


謝邀,不過也很抱歉回答的這麼晚。

還是按老規矩發表一個聲明吧,相比其他朋友,我的回答屬於跨界,如有不妥還請各位朋友指正哈。

首先,對於一點我與其他朋友持不同觀點。

因為沒有興趣確實很難學的太精深。(我個人就屬於大學時候i沒興趣完全放棄本專業的。)但有一點哈,畢竟剛大一,題注真的能確定是沒有興趣嗎?還是說與最初的設想不同,或者是對於以後的從業與行業薪資等方面考慮的呢?

從我個人觀點來講,等你畢業的時候,生物行業必須大火(可能有些主觀哈)。雖然現在對國內的生物醫藥等吐槽到死,不出國工作就沒法過活。BUT,從我個人的接觸範疇看,著實有不少於國外從事生物醫藥的華人看好國內的市場環境,並已著手相關投資。

其次,回歸到題主最關心的金融工作吧。

上面的分析回答已經很全面了。就金融行業而言,不論到何時它都能永葆青春,除非我們再次回到「一葉遮羞」的時代。但我想問題主一句,有沒有已定條件保證你具有相關的競爭力呢?

這點可能與我曾經的回答有所不同,畢竟距離題主進入真正的從業期還有8-10年左右。屆時的國內金融環境會出現什麼樣的變革?而且這幾年的金融熱無止境,有多少人投身於此。雖不至於飽和,但會不會帶來衝擊?這是我個人的疑問哈,畢竟目前來看整體環境內在支持偏薄弱,但趨勢向好。

祝你成功


如果你學有餘力可以修個雙學位,輔修沒有學位證意義不大,如果有壓力就轉專業吧,生物真的沒啥好前景。

本科期間當然要找實習,萬一你嘗試了結果不是你想要的還有回頭的機會,而且如果收到優質的return offer,完全可以本科畢業直接去工作,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之後再由僱主推薦去ivy league之類的讀個mba,回來就又有學歷又有職位了。

現在能努力的就是刷成績,申請個名校交流,國際ngo項目,找實習(關係很重要),英語學好最好再學一門外語。將來發展也很看僱主的,不過關係給力的話基本職業生涯就比較順利了。


沒這麼難,先弄一個金融碩士(國內國外都可以,國內最好要名校,國外可適當放寬)。

然後找實習、找工作。


做資管、投行可以去考金融研究生,想做行業研究還是要考你本專業研究生輔修金融。做二級市場可以輔修計算機學量化,一級市場去考注會吧。


這三個崗位的基礎首先是 財務會計,cpa在國內明顯比acca更適合。投行不是很看重專業,更看重學校排名。行研分幾十個行業的研究,相關行業專業更好,要有一定的金融估值與建模基礎。資管被動管理的沒什麼要求,主動管理的你為毛不去公募基金,那才是二級市場的主流。如果不做量化投資,計算機對行研和投行沒有幫助。


第一,考研,雙學位沒一點用。

第二,實習,實習挺重要的。但是去銀行當大堂經理這種沒有一點價值。需要高質量的實習,有最好。沒有的話,考完研的大四下,出成績了,可以試著找一個相關實習投一下。比如生物類的行研啥的。

第三,計算機對金融工程幫助較大,你現在對各個方向都是比較好奇,覺得那個都好,實際業務跟你想的區別很大。所以還是要加深了解,選一個重點方向。

第四,金融不是唯一的選項。搞的金融和計算機是知乎的唯二政治正確一樣。還是得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忍不住要答一發了

么么,生物技術,嗯!很不錯的專業。。。

答主本科生物技術+金融雙學位,金融輔修,金融考研失敗後在一家城商行工作1年,現已辭職。算是過來人,不知能否給題主一點建議,當然每個人看問題角度各有不同,我盡量不主觀,題主也盡量客觀吸收。

首先說說生物技術這個專業,學術型專業,大學四年被各種各樣的老師灌輸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時代,對錯暫且不說,生物技術在生物類專業相當於一個基礎學科,本科階段涉及面廣但不專,比如動植物學、微生物學、生化、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因學還有各種技術操作課,這些課都是生物技術專業要學的,要把每個都搞懂是需要學霸的,然而這是不夠的,還要泡實驗室。本科畢業,如果找工作,真的可能會把大學在學習上的付出付之一炬,因為生物技術專業配套的產業並沒有很發展起來,產業上需要的更多是推廣和銷售人員,或者後台操作人員,搞研究的話學歷不夠火候也不夠。所以,這個專業是一條路走到黑的,但是如果興趣在,耐得住寂寞,考研考博出國,以後也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以後產業趨勢一到來,從研究所或者高校跳出來,有可能就一下子起飛了。

BUT!!真的很枯燥,答主大學班裡21個,畢業後找工作的五花八門幹啥的都有,1個出國、1個中科院保研、2個本校讀研,你看繼續從事研究的就4個!其他人都逃了!本校研中有一個答主基友,今年一直抱怨,搞了一年了實驗不出成果,論文還發不出,開始懷疑人生了。科研是一個枯燥長期冒風險的事情,需要興趣、堅持、耐心……還要心態好。如果做不到,輸不起,建議不要淌這水。

再說說金融,答主大二開始輔修,後來基本都是自己看書,系統的學習了一遍,後來考研,再後來銀行工作一年,全是有了點體會,金融最終拼的還是人脈和資源,但很多門檻若是跨不過是沒有機會的,這也是當初答主一心考研的原因。一方面是很多重要崗位有學歷要求,另一方面,要勝任這些崗位有能力要求。當你能跨過這個門檻,後面的資源和人脈可以是天生自帶也可以是運用情商一點點積累起來,你的未來應該就不會差。

接下來根據題主情況給點建議,僅供參考

1、可以嘗試輔修,發掘自己的G點,有可能你金融的書籍看看就不想學了,也有可能生物技術的實驗課上一上你會愛上宰小白鼠和解剖牛蛙。畢竟你才大一,找對路挺重要。

2、如果已經決定以後從事金融,雙學位+實習+考研,可能你本科要過的比較充實了,實習我盡量找相關崗位,比如券商基金的行研助理這一類,要是這一類競爭激烈找不好也沒關係,讀研的時候再找,那時候也相對好找,BUT!!!一定要考上研,因為你本科的第二學位認可度比較低,直接找工作並不會很理想,名校碩士是目前國內金融行業優質崗位的敲門磚,另外,讀研期間可以再去彌補自己在金融方面的短板,比如考取各類證書實習等等。

3、如果選擇搞生物,多學習多做實驗,多跟導師交流,爭取出國,搞成大牛,以後等趨勢來了,水漲船高,你就飛起了,看看華大基金,連續20多個漲停板。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時代不是夢!

最後,好好學習,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祝你好運!

……深夜默哀3分鐘

……為那些死去的牛蛙和小白鼠超度


你這三個方向差別也太大了吧。跨行業當然可以,先去北清復交搞個金融的Master再說吧。然後就可以到時候選擇一個方向做了。而且我有個疑問,你才大一,就對本專業無感了,你了解你這個專業么。。。。


認準一個方向,不要又想金融又想it的


考金融研究生最有可操作性


交大的吧,生源資質一流,看好你


你本科985學校可以,考個985金融,上海的話,復旦交大上財,其次其他的985。但專業一定要金融經濟了。這樣你就是複合型背景。

1行研,複合型背景可以做醫藥生物行業研究員

2投行,資管。考cpa(絕對加分項),會計財管經濟法三科最重要。

你還來得及,上述配置去top券商看運氣,去中小券商完全可以。

至於輔修計算機,這樣可以和量化扯上點關係,看你是否有餘力了。


兄弟,實習是很必要的,尤其是本科階段就可以去券商實習。

一方面積攢經驗,加深對國內券商投行的了解,實習本身也是學習的過程。研究生期間的實習更多是為了留用,研究生以專碩倆年來說,第一年申請到一份券商實習,做到半年以上,基本就研究生二年級,面臨秋招了,這個時候如果留任,那本科的實習經歷就很關鍵了,留任也是綜合實習表現和簡歷背景考量的,簡歷上,學校學歷是固定不變的,只有實習/證書是最能體現個人實力。證書周期太長,實習經歷的豐富性就決定了能否留任了。

另一個方面多次實習可以判斷兄弟未來想不想去實習過的崗位,你不知道適合不適合,但你是肯定會明白喜歡不喜歡這個崗位。男怕入錯行嘛,所以多經歷也是好事,兄弟現在才大一,很多事情不用太著急,不嘗試,多體驗就會有結果的。找工作就像談戀愛一樣,你暗戀的不一定適合你,得追過才知道。

···········································································································································

文末給自己打個廣告,創業做了一款幫助大學生求職的公眾號,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哈「海螺實習內推」 ,有職業規劃問題或者實習需要都可以來問問神奇的海螺


學什麼都要學精學深,切忌鬍子眉毛一把抓,結果本專業半瓶醋,金融知識也是半瓶醋。以券商行業研究員而言,既要求你理工類專業成績排名較靠前,又要求你有一定的財務知識(要CFA、CPA證明)。


1.考CPA,別考ACCA;

2.能考上研究生top4金融專業最好,稍微低一些的985或者財經院校進金融行業也夠用;

3.一開始能在一線券商的人不代表永遠能站住,中小機構做的好,一兩年跳到大型券商的人也不少;

4.樓主才大一,還是魔都985,相信學習能力和智力都不差,完全可以好好規劃,金融行業門檻沒有你想的那麼高。


推薦閱讀:

此次美聯儲為何宣布小規模國債及 MBS 出售?「縮表策略」和美聯儲直接加息相比有何區別?
突破金融業從業瓶頸可以選擇什麼證書?
美國對俄羅斯的一系列制裁會對俄羅斯造成什麼影響?如果你是普京政府將採取什麼有效措施?
數學對金融工程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為何在我國機械領域發展遠落後於通訊IT金融等領域?

TAG:行業研究 | 金融 | 資產管理 | 券商資管 | 投行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