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斯蒂芬 · 羅斯 (Stephen Ross) 有哪些學術成就?
最近剛剛去世,R.I.P.
套利定價理論創始人斯蒂芬羅斯去世Pasadena Now " Caltech Mourns the Passing of Trustee Stephen A. Ross
美國金融學會(AFA)周日發布訃告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套利定價理論創始人斯蒂芬-羅斯(Stephen Ross)於當地時間3月3日在康尼狄格州家中去世,享年73歲。
斯蒂芬-羅斯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學家之一,曾任美國金融學會(AFA)會長,獲AFA/摩根士丹利傑出金融人才獎,因其創立了套利定價理論(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簡稱APT)而舉世聞名。而對於所有曾經學過金融相關學科的人來說,最為親切的是這本幾乎是所有國內學生入門聖經的教科書——《公司理財》。
羅斯生於1944年,1965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學位,1970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羅斯現任羅爾-羅斯資產管理公司總裁、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莫迪格里亞尼講座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國際金融工程學會會員、加州理工學院理事,同時還擔任數家知名經濟與金融學刊物的編委。此外,他還兼任RollRoss資產管理公司的聯席主席。
羅斯是金融經濟學中的幾個重要的理論和模型的創立者,最有名的成就是發展套利定價理論,以及在發展中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也被稱為Cox–Ross–Rubinstein模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是風險中性定價的基本財務概念的創立者之一。
1976年,羅斯在《經濟理論雜誌》上發表了經典論文「資本資產定價的套利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資產定價模型,此即套利定價理論(APT理論)。套利定價理論用套利概念定義均衡,不需要市場組合的存在性,而且所需的假設比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更少、更合理。
1981年,羅斯、考科斯和英格爾索(E.Ingersoll)運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隨機過程來研究利率的期限結構,建立了Cox-Ingersoll-Ross單因素模型(CIR模型);1985年又發展了兩因素模型,認為利率的變化除了短期利率的隨機過程外,還存在長期利率的隨機過程。1986年,布朗(Brown)和狄伯衛格(Dybvig)運用CIR模型對1952年12月至1983年12月間美國的國庫券市場的數據進行經驗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利率期限結構能夠反映未來即期利率的市場走勢。
由於他對於金融理論的傑出貢獻,羅斯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包括國際金融工程學會(IAFE)最佳金融工程師獎、金融分析師聯合會葛拉漢與杜德獎 (Grahamand Dodd Award)、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給最優秀學者頒發的利奧·梅內姆獎(Leo Melamed Award)、期權研究領域的 Pomerance獎。
1999年,羅斯在《金融與數量分析雜誌》(JFQA)第三期發表的論文「額外風險:再論薩繆爾森的大數謬論」獲得JFQA1999年度威廉·夏普獎(William Sharpe Award)(該獎獎勵那些在《金融與數量分析雜誌》上發表文章、為金融理論作出傑出貢獻的研究者)。
教育經歷
1961年—1965年 加州理工學院 物理學
1966年—1970年 哈佛大學 經濟學 博士工作經歷
羅斯於1970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羅斯擔任過許多投資銀行的顧問,其中包括摩根保證信託銀行、所羅門兄弟公司和高盛公司,並曾在許多大公司擔任高級顧問,諸如ATT和通用汽車公司等;羅斯還曾被聘為案件的專業顧問,諸如ATT公司拆分案、邦克-赫伯特公司(Bunker and Herbert)陷入白銀市場的訴訟案等;另外,羅斯擔任過一些政府部門的顧問,其中包括美國財政部、商業部、國家稅務局和進出口銀行等;羅斯還曾任美國金融學會主席(1988年)、計量經濟學會會員、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與金融學教授、耶魯大學經濟與金融學Sterling講座教授。
羅斯現任羅爾-羅斯資產管理公司總裁、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莫迪格里亞尼講座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國際金融工程學會會員、加州理工學院理事,同時還擔任數家知名經濟與金融學刊物的編委。此外,他還兼任RollRoss資產管理公司的聯席主席
重要事件
羅斯擔任過許多投資銀行的顧問,其中包括摩根保證信託銀行、所羅門兄弟公司和高盛公司,並曾在許多大公司擔任高級顧問,諸如AT&T和通用汽車公司等;羅斯還曾被聘為案件的專業顧問,諸如AT&T公司拆分案、邦克-赫伯特公司(Bunker and Herbert)陷入白銀市場的訴訟案等;
羅斯擔任過一些政府部門的顧問,其中包括美國財政部、商業部、國家稅務局和進出口銀行等;
羅斯還曾任美國金融學會主席(1988年)、計量經濟學會會員、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與金融學教授、耶魯大學經濟與金融學Sterling講座教授。
羅斯研究過經濟與金融領域的許多重大課題,在套利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利率的期限結構、代理理論等方面均作出過突出貢獻,發表了近百篇經濟與金融方面的論文,出版了四部教材。他的關於風險和套利的思想已成為許多投資公司的基本投資理念。
羅斯不僅是第一流的金融思想家,也是一個金融理論的實踐者。早在1980年代初,他就決定把自己的金融理論運用到實際中,看自己的理論是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羅斯說:「我花了大量的時間與投資公司談,但沒有人理會我的建議;我一旦成為資產的管理者的話,責任和權利的順序就不同了。」
同行評價
羅斯成功地將金融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得到學術界的高度讚揚:麻省理工學院德斯隆管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羅聞全(AndrewLo)認為:「羅斯改變了華爾街對學術界的看法,他把完美和嚴謹的數學論證用於發展一些不同尋常的實際應用方法。」
諾貝爾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默頓(RobertMerton)認為,羅斯「25年來為金融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發展了高級數學理論,又保持了理論與實際應用方面的敏感性」。
諾貝爾獎得主莫迪格利阿尼(FrancoModigliani)則建議人們「認真聽他所說的話,因為他說的每個字都是金子」。
投資管理與研究學會(AIMR)授予羅斯的尼古拉斯-摩羅德烏斯基獎(NicholasMolodvskyAward),是一個獎勵「改變了某專業的方向並使之達到更高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的獎項。
學術成果
套利定價理論
1952年,馬柯維茨(H.Markowitz)提出證券投資組合理論,奠定了現代證券投資理論的基礎。1960年代,威廉·夏普(WilliamSharpe)、約翰·林特納(John Lintner)、簡·莫辛(JanMossin)建立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該模型用於預測債券的風險與期望收益率的關係,是測量風險、估價證券的基準和衡量投資績效的標準。但是,導出這個模型需要基於幾個假設,其中一些假設顯得過於理想化,因而該模型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受到質疑。道格拉斯(DouglasHodgson)首先對資產定價模型的經驗檢驗提出批評,並於1969年在兩個方面找到證據。此後,理查德·羅爾(RichardRoll)的研究在實務界也引起轟動,他聲稱,既然真實的市場組合永不可察,那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永遠不可檢驗,因此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不應被視為用於證券定價的完美模型。這就促使人們去建立新的金融經濟學理論。
1976年,羅斯在《經濟理論雜誌》上發表了經典論文「資本資產定價的套利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資產定價模型,此即套利定價理論(APT理論)。套利定價理論用套利概念定義均衡,不需要市場組合的存在性,而且所需的假設比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更少、更合理。
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一樣,套利定價理論假設:(1)投資者有相同的投資理念;(2)投資者是迴避風險的,並且要效用最大化;(3)市場是完全的。
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不同的是,套利定價理論沒有以下假設:(1)單一投資期;(2)不存在稅收;(3)投資者能以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4)投資者以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為基礎選擇投資組合。
套利定價理論導出了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相似的一種市場關係。套利定價理論以收益率形成過程的多因子模型為基礎,認為證券收益率與一組因子線性相關,這組因子代表證券收益率的一些基本因素。事實上,當收益率通過單一因子(市場組合)形成時,將會發現套利定價理論形成了一種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相同的關係。因此,套利定價理論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廣義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替代性的方法,來理解市場中的風險與收益率間的均衡關係。套利定價理論與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期權定價模型等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構建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
1973年,布萊克和休爾斯(Black and Scholes)提出了布萊克-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對標的資產的價格服從正態分布的期權進行定價。隨後,羅斯開始研究標的資產的價格服從非正態分布的期權定價理論。1976年,羅斯和約翰·考科斯(JohnCox)在《金融經濟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基於另類隨機過程的期權定價」,提出了風險中性定價理論。1979年,羅斯、考科斯和馬克·魯賓斯坦(MarkRubinstein)在《金融經濟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期權定價:一種簡單的方法」,該文提出了一種簡單的對離散時間的期權的定價方法,被稱為Cox-Ross-Rubinstein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
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和布萊克-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是兩種相互補充的方法。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推導比較簡單,更適合說明期權定價的基本概念。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基礎上,即在給定的時間間隔內,證券的價格運動有兩個可能的方向:上漲或者下跌。雖然這一假設非常簡單,但由於可以把一個給定的時間段細分為更小的時間單位,因而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適用於處理更為複雜的期權。
隨著要考慮的價格變動數目的增加,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的分布函數就越來越趨向於正態分布,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和布萊克-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相一致。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的優點,是簡化了期權定價的計算並增加了直觀性,因此現在已成為全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的主要定價標準之一。
研究利率期限結構
利率期限結構是指在某一時點上,各種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即到期年收益率)與到期期限之間的關係。關於利率期限結構的模型,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無套利機會模型和均衡模型。無套利機會模型認為,債券市場價格是合理的,並將利率期限結構視為既定,故缺乏持續性。該類模型引入了利率的二項式變動,是在利率波動的約束條件下尋求利率的運行軌跡。Ho和Lee(1986)認為,任何期限的利率水準都等於短期期限的利率水準加上或減去某種隨機衝擊,從而形成一個預期利率樹。由於Ho-Lee模型關於各種利率水準發生的相對頻率呈正態分布和利率的波動不受利率水準影響的假設不切實際,隨後出現了一些修正模型。
均衡模型主要是基於流動性偏好理論建立起來的。1971年,理查德·羅爾將威廉·夏普和約翰·林特納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與期限結構理論結合起來,考察流動性報酬和風險報酬的關係,並對1949年10月至1964年12月間美國的國庫券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貝塔係數基本上隨到期期限的臨近而增加。
基於此,1981年,羅斯、考科斯和英格爾索(E.Ingersoll)運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隨機過程來研究利率的期限結構,建立了Cox-Ingersoll-Ross單因素模型(CIR模型);1985年又發展了兩因素模型,認為利率的變化除了短期利率的隨機過程外,還存在長期利率的隨機過程。1986年,布朗(Brown)和狄伯衛格(Dybvig)運用CIR模型對1952年12月至1983年12月間美國的國庫券市場的數據進行經驗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利率期限結構能夠反映未來即期利率的市場走勢。一代宗師Stephen A. Ross的離開很突然,和他的江湖地位相比,這個謝幕有些局促。
今天在群里看到的消息,耶魯畢業的博士師姐Zhang轉發的。
作為一名根正苗紅(本碩博)金融工程的博士,看到的時候,頓時感慨萬千:又一個金融領域的巨人走了。
這個巨人不單單是理論界的大師,也是金融投資領域的驕子,甚至是政界委以重任的經濟學專家。
問題所限,僅從學術界方面談談 Stephen A. Ross這位巨人的貢獻。
打個比方,如果把金融學術界看做江湖,那麼Stephen A. Ross的江湖地位 大致相當於五絕之後,周伯通的水準。
Ross雖然不是薩繆爾森這種奠基宗師,也未曾獲得諾貝爾獎(生前一直在排隊),但是內外兼修,厚積薄發,不愧為一代奇人。
Ross在資產定價領域傲視天下,公司金融方面開山立派。
資產定價領域理論眾多,有兩大理論非常重要:套利定價和期權定價,這兩大理論堪稱支柱 。
Stephen A. Ross就在這兩大支柱理論方面,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
公司金融領域有兩大主流門派,一是信號理論,二是委託代理理論。
Ross就是委託代理理論的開山宗師,就連斯蒂格利茨也要承認Ross的開創地位。
Stephen A. Ross的學術貢獻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就以四門絕世武功來類比介紹。
Ross 的第一門奇功,大概類似於降龍十八掌,雖然半是師承自歷代祖師,半是自創自悟,但是對此門絕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那就是APT套利定價理論。
CAPM理論是一代宗師夏普開創的,但是也存在幾個重要問題:一是假設過強,二是不容易檢驗。絕世高手douglas就提出,實證與CAPM理論預測相反,非系統風險無法解釋平均收益;實證中截距大於無風險利率,也就是保守型股票(β<1)反而有正值。米勒,斯科爾斯一眾大神都提出過質疑。
APT理論這時候橫空出世,運用無套利假設,即風險相同的證券收益也應當相同,代替了CAPM一系列強假設,成為了能指導實踐的最重要市場定價模型之一(很多人認為,去掉「之一」也可以)。
由於APT模型是以收益率形成的因素為基礎,當收益率通過單一因素(市場組合)形成時,APT可以導出CAPM相似的市場關係,因此可以把APT模型看做廣義的CAPM模型。
APT模型的強悍在於,它不僅是現代金融學理論的幾大基本理論之一,也是實務中運用最多的多因子模型定價的指導模型,是量化投資的基礎。
Ross的第二門奇功,大概類似於楊過的玄鐵重劍法,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簡單的是最好的。這就是基於二項式的期權定價方法。
我給師門的研究生講課的時候,每當講到B-S公式,師門的一個保留項目就是上黑板,用多種方法推導B-S公式。最多的一次,我們一群人想出了7種方法推導B-S公式,其中最簡單的就是Ross的這個。
當然,最直觀的是薩利赫 N.內夫茨的逼近方法。最嚴謹的是鞅變換方法和隨機微分方程方法。但是每每提到Ross的二項式期權定價方法,我們都不禁感慨:竟然有這麼簡潔的道路可以登上B-S這座山頂!
而且這麼簡單的方法蘊含著離散-連續,風險中性等深刻的內涵,關鍵是,二項分布逼近正態分布後,Ross的二項式定價法和B-S的證明方法殊途同歸。
這就好比華山論劍,任你招數精妙,我自一招重劍,一力降十會,大抵如此~
Ross的第三門奇功,大概相當於乾坤大挪移,乃是運用氣力的絕頂法門。
我們講B-S模型大概相當於九陽神功的地位,有了B-S模型,就好比你有了絕世內力。那麼Ross的CIR模型,就是乾坤大挪移。Ross巧妙地借用B-S原理,將其運用到利率的預測中來,分析利率期限結構問題。
這一下子,就聯合Vasicek 模型揭開了CKLS框架下的利率模型的大門,短期利率從此有了隨機運動模型,隨後的複雜CKLS-Jump,SV-Jump等利率模型隨之奔涌而出。我的博士論文一個部分即採用了更為複雜的加入宏觀因素的多維隨機波動率-跳躍模型來模擬利率。想來鼻祖就是Steve Ross,再一次向學術大師致敬。
Ross的第四門奇功,大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門奇功。也是最具開創性的一門奇功。大概類似於達摩祖師的易筋經。七十二絕技再厲害,以小無相功使來也是有模有樣,但是易筋經一出,就是少林正宗,名門嫡傳。
這就是Ross的委託-代理理論。
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大致分為兩類:一是信號理論,二是委託代理理論。
Ross的貢獻在於,他不僅是最早提出現代委託代理概念的,也是最早系統地把信息不對稱理論引入到資本結構中來的,通過一個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報酬信號激勵理論,分析了資本結構的信息傳遞功能。
現代委託代理理論,簡單(不嚴謹)來講,是分析股東和經理人之間博弈的問題的。這一問題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幾乎所有類似的所有人和經營者因為義務和目的不同,可能導致一些風險問題,都可以用委託代理來解釋。
一門武功的水準,不僅要看現代,還要看發展。比如九陰真經,正本出了郭靖黃蓉,殘本出了楊過小龍女,單單一個下篇,也造就了略勝於全真七子的「黑風雙煞」,甚至近百年之後,經過黃蓉的修改,還能短期大幅度提升周芷若的武技水平,這就是神功。
委託代理理論也是這樣,隨著金融學的發展,委託代理問題的框架越來越被廣泛應用:不僅涉及股東和經理人,還涉及了大股東,小股東,經理人,不僅應用於企業,也應用於銀行等金融中介。2000年左右最火的「法與金融」領域的四劍客LLSV就是新一代的翹楚~
Ross基於公司金融領域成果,出版了《公司理財》。這本書至今仍然是世界範圍頂尖高校學習公司資本結構最為通用的教材。
Stephen A. Ross是一代大師,與同時代的大宗師相比,他毫不遜色在絕頂高手之列,即使那是一個天才輩出,群星閃耀的時代,Ross仍然當之無愧地在那個時代,成為金融學術界的標杆。
-----------------------------------------------------------------------------------
評論區有朋友提出要看金融「五絕」。
如果贊過兩百,我就著手寫個系列,根據現代金融學術發展的歷史,講講現代金融學術界的幾位絕頂大師。
————————————————————————
感謝大家的贊,轉眼間過了200,準備擼起袖子把五絕寫一寫。
兩會期間剛好出差,和京畿地區的做權益、債和資管的朋友們聚了聚,很感慨,短期內我們可能站在一個大風口,但是風過去之後呢,我們跟的上領跑者的加速跑嗎?
金融是一門實務學科,在我讀本科的第一年,聽到老師在課上講中國與國際先進金融投資水平的差距大概有一代人。我們當時所有人都暗暗不服氣。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我們這代人慢慢起來了,僅僅我的身邊朋友出了多位年輕的基金經理,其中一位是我上鋪的兄弟。衷心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金融,投身到中國金融發展的浪潮中來。
謝邀,作為一個金融工程的學生,對他應該是相當的熟悉。
《公司理財(原書第9版)》([美]斯蒂芬A.羅斯(Stephen A. Ross),倫道夫W.威斯特菲爾德,傑弗利F.傑富)【摘要 書評 試讀】- 京東圖書這一本書應該就是我進入整個公司金融領域的啟蒙書籍,它十分清晰的介紹了,凈現值,股票債券定價,MM定理等一系列的基礎知識。對於我來說這就是羅斯先生的最大的成就。1,套利定價理論(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1952年,馬科維茨提出了均值方差理論,將風險與資產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聯繫起來,可以說的奠定了整個現代金融學的基礎。1960年,威廉夏普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將市場收益與無風險收益聯繫起來。但是,這兩個理論顯得過於理想化,沒有對投資者的行為做出一個有效的假設。羅斯認為,套利是使得市場達到均衡的原因, 因為一個不均衡的市場中就是會有無風險套利的機會,而最終這個市場將會趨於均衡,套利機會消失。
套利定價模型認為,證券收益率與一組特定的因子線性相關。而在我們的(CAPM)模型中,資產的收益率是與市場收益率相關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套利定價理論作為CAPM模型的的一個推廣。2,期權定價模型(Option Pricing model)
1973年,布萊克,舒爾茨一起發表了「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提出了著名的B-S模型,該模型認為,資產價格的變化是服從幾何布朗運動,而整個股票市場的價格特徵則是服從對數正態分布。羅斯與考克斯(Cox)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風險中性定價模型,演化到現在即為二叉樹期權定價模型。二叉樹期權定價模型簡單的模擬了資產價格的變化,假設資產只有上升與下降兩種運動的方式,並且當期期權價值可由風險中性概率加權求得,當我們縮小時間間隔時候,二叉樹模型可以較為清晰地放映期權價格的變化,這裡一般指歐式期權。
3,利率期限結構(A theory of time structure interest rate)
這個領域不是太熟悉,希望有大牛來予以解答行文匆忙,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也沒有必要太吹捧了吧。相當於亞里士多德對於牛頓物理的貢獻。
錯了就是錯了,不能說什麼居然可以這麼簡潔的得到。
嚴謹是起碼的要求。
雖然我這種小市民跟大人物都沒利害關係,甚至都不能完全理解其所做的事情意義,以及不能確認那類人如果生活在我們身邊是否還能讓大家喜歡,但這個男人我必須緬懷。他讓我真正理解金融不是占卜,是關於人心的哲學。第一次讓我側目是他在書里打著反財務作假的旗號教你怎麼倒假賬。之後的章節他以類似博弈論的支付矩陣的方式講了一堆小故事,告訴我遵守有些約定的秩序並不是因為你高尚,是不傻,在每個動作都在資本市場有記錄的時代,「自以為聰明者比無知更蠢」,你突然發現這個狡猾但不奸詐的老教授。我記著他講的MM定理,股和債該怎麼配,這個機制他用的詞是「精緻」,突然感受自己學習怎麼這麼不靈性,才只能砸磨出這裡面一點微妙的意思。他講完道理開始做實證千萬當故事看,畢竟他會不露痕迹的方式講些大實話,雖然聽懂了都是笑話。他講一個理論會加上有些紳士會抓住哪個點攻擊他的缺陷,畢竟金融總是這樣,比如一隻股票,你可以找出十個理由說它漲,同樣也能找出是個理由說它跌,這個教授深知察人心到甚至告訴你怎麼回應那些為了吐槽而吐槽人的說辭,捍衛並不多見的真理。作為一個他書中塑造的「說了一輩子廢話的老紳士」,走好老教授,你講的東西不僅是察人心,還是得人心,畢竟人是台複雜的機器,把參數輸進去,按道理會正著轉,有時轉著轉著他有逆反心理就偏偏反著轉,模型是個guidance,生產說話具有指導意義需要一個洞察力,也許上帝也想用你的模型知人心了
作為一個金融工程的學生 私認為理論模型看看就好,不能當真,所以純學術的用數學研究金融我覺得很無聊;因為金融不是一門科學 不是科學Ross的偉大在於他在corporate finance方面的貢獻是具有直接應用價值的;你不能把BS公式的結果應用在現實(其實你可以用,然而結果和實踐不符),但是Ross的可以。理論結果和現實吻合的,才是有價值的
公司理財使我痛並快樂著。R.I.P……
他的公司理財,我至今沒有讀完
等待複試的金融學生說一句,公司理財和APT,背得我很心酸……
老頭子走的太突然了,留下一個天才的背影供人憑弔。
http://news.mit.edu/2017/professor-stephen-ross-inventor-of-arbitrage-pricing-theory-dies-0306
羅斯一生主要有四大成就,上面的樓主已回答了三,我就再補充最後一個吧!
四、委託-代理理論與信號顯示模型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代理理論和信號模型。羅斯對這方面的貢獻在於,他不僅最早提出了委託人-代理人概念,而且最早系統地把不對稱信息理論引入到資本結構的研究中,通過建立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報酬激勵信號模型,分析了資本結構的信息傳遞作用。APT是一個拓展版的CAPM,從單因子(市場收益-rf)到多因子,衍生出來ff3 ff4 ff5…barra多因子等等,是多因子選股的理論基礎。
推薦閱讀:
※大學本科金融數學專業和金融專業的不同?
※在LSE的Master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的就讀體驗?
※自學金融學有什麼書可以推薦?
※行為金融學的經典教材有哪些?
※CCAPM 模型和 CAPM 模型的關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