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禪和祖師禪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祖師禪:

狹義:七住菩薩開悟明心;

廣義:明心、眼見佛性、牢關。最高不過初地。

如來禪,

狹義:九地菩薩所證,十地菩薩及以上所修,乃至究竟成佛。最低不過九地;

廣義:一切禪法 - 發現自家如來寶藏,乃至以後成就究竟如來的禪法。

南無佛法僧


1、如來禪

「如來禪」最早出現在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經》。《楞伽經》卷二將禪分為四種:即

(1)愚夫所行禪;

(2)觀察義禪;

(3)攀緣如禪;

(4)如來禪。

其中,如來禪又稱為如來清凈禪,是最高層次的禪,是指「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

儘管禪宗最初以《楞伽經》印心,但從初祖達摩一直到六祖惠能,幾乎都沒有提到如來禪。禪宗最早論及如來禪的是六祖的弟子菏澤神會。神會大師認為:「有無雙遣,中道亡者,即是無念,無念即是一念,一念即是一切智,一切智即是甚深波若波羅蜜,波若波羅蜜即是如來禪。」又說:以無住故,即如來禪,如來禪者即是第一義空。」神會大師以佛教的中道智慧和惠能所倡導的無念、無住為如來禪,同時也肯定了他自己和惠能的禪法為如來禪。

宗密在其名著《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將禪法劃分為五個等級,將如來禪置於最高的等級,即:

(1)外道禪;

(2)凡夫禪;

(3)小乘禪;

(4)大乘禪;

(5)如來禪。

宗密認為,「如來禪」肯定人人自心本來清凈,本具佛性,眾生通過禪修,只要頓悟清凈本性,即可成佛。這種如來清凈禪是最上乘的禪法,同時也是自菩提達摩以來禪宗門人世代相傳的禪法。

2、祖師禪

禪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溈仰宗創始人仰山慧寂禪師首次提出了與如來禪相對應的祖師禪的名稱,並認為祖師禪在層次上高於如來禪。

《景德傳燈錄》卷11載:「師(仰山慧寂)問香嚴:『師弟近來見處如何?』嚴日:『某甲卒說不得。乃有偈日: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無卓錐之地,今年錐也無。』師日:『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後來香嚴智閑在與慧寂的談話中說了一個偈誦:「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慧寂聽後說:「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

由上可知,慧寂主張如來禪代表的是漸悟的禪修方式,祖師禪代表的是頓悟的禪修方式,明確肯定祖師禪高於如來禪,這在中國禪宗史上是第一次。慧寂認為,超越分別,當下頓悟是祖師禪的特質所在。

自慧寂後,許多禪師都把將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對比,作為參禪悟道的修行方式。例如石霜楚圓評論香嚴的悟道偈「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時說,悟是悟了,但仍然有言語知解,所以還是「向言中取」的如來禪,而不是離言絕相、當下即是的祖師禪。


此出於「仰山勘香嚴」:

「香嚴又成頌雲。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

仰山雲。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

香嚴復有頌雲。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

仰山乃報師雲。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卷1 (CBETA, T47, no. 1989, p. 580, b27-c3)

「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此頌會「泯絕無寄」。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此頌即「直顯心性」。

請參閱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禪三宗教三種


方立天:如來禪與祖師禪

摘要: 在中國禪宗史上,從如來禪為最上乘禪的提出到祖師禪的崛起,這一過程集中地反映了慧能禪宗一系的分化與演變,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意義。中國古代禪師對如來禪與祖師禪的指稱並不一致,且有的語焉不詳,有的語意含混,以至影響了後人對如來禪和祖師禪兩個名稱的含義、兩種禪法的差異,以及兩者歷史的分限的理解和認識,論說五花八門,莫衷一是,直至今天仍困擾著對禪宗史的深入研究。本文擬在充分理解古代禪師的有關用語及其思想原意的基礎上,試圖探討和釐清以上諸問題,以求對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再認識。

關鍵詞:如來禪 祖師禪 區別 歷史界限

作者簡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長。

  一,如來禪與祖師禪的禪法區別

  如來禪與祖師禪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種禪修形態,而祖師禪又是在如來禪的基礎上形成的,也主要是針對如來禪提出的。那麼,如來禪與祖師禪的主要區別點何在呢?根據祖師禪禪師的有關論說,並結合祖師禪的習禪表現可以看出,兩者的主要區別點大約有以下四個方面:

  1.藉教悟宗與教外別傳——宗旨不同。

  如來禪禪師重視從佛教經典出發理解佛學和禪。他們或奉《楞伽》,或尊《般若》,或誦《金剛》,主張用經教發明心地,只是在構成信仰以後,才不再憑藉言教。他們也主張「不離文字」,強調知解。如慧能是聽聞經義後「言下大悟」的。慧能也重視說法,其弟子還集錄《壇經》傳世。祖師禪則以「教外」自居,打出「教外別傳」的旗幟,以與「教內」依據經籍的諸教派相區別,也表示與禪宗內部藉教悟宗的宗旨不同。《佛果圓悟禪師碧岩錄》第十四則云:「禪家流,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謂之教外別傳,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①在祖師禪看來,佛教的真髓,禪法的密意,不是任何經籍文字所能,契合的,也不是任何教說所能表露的,只能是直接地以心傳心的體驗方式(①《大止藏》第48卷,154頁下。)來傳達。這種對語言文字的超越性才表現出真正的禪法和更高的理境。祖師禪認為,以文言說來傳達的佛學和禪法,是教內系統,以心傳心則是在教之外,是教外別傳。祖師禪的斗機鋒、打手勢、參話頭,乃至棒喝等奇詭動作,甚至呵佛罵祖等超常言行,就是表示以心傳心的種種不可言說的禪修形式和手段。

  2.真心體用與自心顯用——禪源差別。

  禪源即禪的本源,指眾生本來具有的真心、本性、佛性,這是最高主體性,是眾生成佛的根據。如來禪與祖師禪都認同眾生本來具有佛性,這一點是相同的,然而對佛性的體與用,或者說對真心、佛性作用的看法則不完全一致。如來禪強調真心的體與用的區別,強調真心的用是依恃真心本體的作用,據此而預設一超越的分解,通過分解以顯示超越的真心,顯示真心本體的作用。祖師禪不同,它把真心、佛性和自心、自性等同起來,以自心、自性表示眾生本來具有的超越的真心、佛性,全面地、充分地肯定自心、自性的意義和作用,認為語默動靜,作惡造善,乃至全部貪、嗔、痴都是佛性的作用、表現。祖師禪強調作為真心、佛性的自心、自性的當前的覺悟,排除顯示超越的真心、佛性的分解工夫。

  3.漸修頓悟與無修頓悟——方式歧異。自菩提達摩以來,如來禪並不排斥頓悟,而是主張通過漸修以達到頓悟的境界,為此提倡坐禪、看心、看凈等漸修方式。祖師禪不講漸修,而主張無修,所謂無修就是順其自然,隨緣任運,無修而修,修而無修。史載:「王常侍一日訪師(臨濟義玄),同師於僧堂前看。乃問:『這一堂僧還看經么?』師云:『不看經。』侍云:『還學禪么?』師云:『不學禪。』侍云:『經又不看,禪又不學,畢竟作個什麼?』師云:『總教伊成佛作祖去。』」①這是在自心顯用、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主張無事是貴人,提倡不看經、不坐禪,而在日常行事中隨時體悟禪的境界,提倡生活就是禪,無修即是修的平俗化的禪修模式。

  4.人格理想與藝術境界——境界的偏離。如來禪與祖師禪通過不同的禪悟方式而使個體生命意義飛躍,進入宗教境界、道德境界、哲學境界與藝術境界。如來禪與祖師禪都追求禪修成佛的境界,這點是相同的。①《古尊宿語錄》卷4,74頁。

  然而如來禪更偏重於宗教道德的修持,慾望的排除,觀念的調整,人格的提升,而祖師禪則把終極理想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強調現實生命就是佛性的體現,主張在現實活動中獲得情趣和美感、自得與滿足,在感性直觀中獲得一種特殊的審美愉悅體驗,從而在心靈的深處發揮、提升出一種燦爛的意識境界。

  以上是我們根據有關的資料對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區別所作的概括,而從禪宗發展史來看,由於對祖師禪的界定不夠明確,以致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區別一直成為一些禪師的一大困惑。《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在論及仰山慧寂勘定香嚴會祖禪師後,有這樣的附錄:「玄覺云:『且道,如來禪與祖師禪是分不分?』長慶稜雲『一時坐卻。』雲居錫征云:『眾中商量,如來禪淺,祖師禪深。只如香嚴當時何不問如何是祖師禪,若置此一問,何處有也?」①這裡把玄覺禪師和唐末五代長慶慧稜禪師以及宋代雲居清錫禪師的話組織在一起,表現出一種因難以區分如來禪與祖師禪而取消兩者分別的傾向。

  迄至明末,臨濟宗漢月法藏禪師還關注如何抉擇如來禪與祖師禪,並就兩者的界說作了明確的區分:「祖師禪者,透十法界之外,不墮如來之數,故曰出格。如來禪者,起於九種法界,墮在十法界之頂,猶是格內。欲知格內格外之分,須在一事一物上分清十法界諸種之見,直到極頂方是如來地位,祖師禪又從佛頂上透出。」②法藏禪師以十法界為格局,認為祖師禪是超出十法界的極頂佛的界限,而如來禪則以如來佛為目標,是在十法界之內。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區別就是「格內格外之分」。法藏禪師把祖師禪視為在境界上超出或高於成佛的禪法,如此,在理論上必然帶來困難:佛教以佛為覺悟者,為十界之最上等,也即達到了最高境界者,而「從佛頂上透出」的「出格」,應是高於佛的更高境界了,在佛教看來,這種境界是不存在的。通常禪宗講超佛越祖是指超越佛與祖師的權威,顯露眾生自家本具的佛性,並不是說在成就的果位上超越佛,在達到的境界上高於佛。「出格」,是超越佛的境界,實際上也就遊離於佛教之外了。此外(①《大正藏》第47卷,580頁下。②《三峰藏和尚語錄》卷6,《禪宗全書》第52冊,621頁,台灣文殊文化有限公司印行。)法藏還認為,要達到格內格外之分,就必須在具體事物上分清十法界的不同知見、見解。法藏的這一看法和傳統的祖師禪反知見、反見解的主張也是不一致的。由此看來,法藏禪師對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區分,雖然簡要明快,但是並不符合以往禪宗祖師區分如來禪與祖師禪的主流界說。

  當代太虛法師(1889—1947)在《中國佛學特質在禪》①一文中,把菩提達摩至五家的禪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和三種禪修形態:從菩提達摩到慧能的禪為「悟心成佛禪」,慧能以後至五家禪宗之前為「超佛祖師禪」,五家禪宗稱為「越祖分燈禪」。從名稱的角度言,「悟心成佛禪」實即如來禪,而後兩種禪均可稱為祖師禪,因為祖師禪自然是「超佛」的,而「越祖分燈」也是祖師禪的分燈,並沒有越出祖師禪法的軌道。把太虛法師提出的三種禪法名稱歸結為如來禪與祖師禪兩種也未嘗不可,這樣也許更為簡要、明確。不過,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太虛法師提出從菩提達摩至五家禪宗的禪法存在著三個階段,可以看出其間禪法的演變,又給人以重要的啟示。

  (本文節選自首屆亞洲禪學研討會論文集,轉載請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關於般舟三昧?
索達吉為何篡改《法華經》《金剛經》《中論》?為何署羅什譯?為何改動《觀經》會集《心經》曲解《壇經》?
關於出世之人,在出世以後緬懷世俗時的感覺?
誕生於中國的瓷器會不會像誕生於印度的佛教一樣,在誕生地沒落,在其他地方繁榮?
請問一下,極樂世界的眾生有沒有不同程度的各種樂受,如果有的話,最終是不是要達到不受於樂?

TAG:禪宗 | 佛學 | 佛教分支 | 漢傳佛教 | 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