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行某一項改革後,怎麼分析這項改革的經濟效果?畢竟經濟社會又不能設對照組,經濟學有沒有相關方法?

感覺經濟學還有大數據方面應該有相關的方法,請指教


感謝司馬大人的邀請,結構模型估計大概是目前為止計量經濟學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的最好答案了。雖然我也不太願意過分強調結構模型在研究經濟學問題方面的總體強大性,因為那樣很快會招來大量做簡單回歸的學者的攻擊,但是的確從研究反事實分析這一點來說,結構模型應該算是目前風頭無倆的方法。

我簡單舉個栗子,不拿國企改革這種這麼大的事情作為範例,我們就看一個相對小一點的事情。比如說在學校裡面,我們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通過率,學校是一百分制的考試製六十分及格的制度。那麼我們如何知道如果學校現在變成五十分及格的話多少學生會通過考試呢?其實這樣的問題很難用線性回歸來簡單回答,事實上體制變化的影響對於學生的決策以及結果的影響完全不能用簡單的線性關係來解釋。比如說當及格線變成五十分的時候可能有很多40幾分的同學會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搏,但是六十分及格的話他們會因為看不到希望,覺得努力也沒用直接放棄學習。所以我們要建立結構模型,從經濟機制的角度,借用經濟理論作為強大基礎,直接構建結構模型來反映每一個人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是如何權衡利弊作出思考的,並且通過數據來揭示和識別模型中的參數。這樣的估計通常是非線性的估計,相對較為繁瑣,依賴強大的計算機作為支持,對於數學的要求也相對略高。好處是完成之後你便假想你就好像一個真正的全能全知的「上帝」一般,一方面洞若觀火知悉所有人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們在各類情況下的反應,另一方面就如操控木偶般可以想像一旦你撥弄手中的木偶線,那麼就有如作法一般你所操控的經濟人會有何種行為盡在你的股掌之中。

當然至於信不信,這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我自己也做結構模型我也沒覺得它有那麼神奇,以上一切只是我在去巴黎的途中的胡話而已,不足為外人道耳。


中國這麼大,總有一些地方搞的政策另一些地方沒有搞。所以要評估某地的某項政策,可以找一些沒有實行這項政策的相似的樣本,合成到一起生成對照組。比如西南財經大學有一篇論文《Home-purchase restriction, property tax and housing price in China: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研究北京、上海、重慶的限購和房產稅政策對房價的影響,發在JoE上,就是用的生成對照組。不過這篇論文用的並不是一般說的合成控制法。


經濟社會不能設對照組???真的嗎???

國家在推行某一改革措施時,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一下子鋪開,而是會先在某一區域做實驗生成對照組看結果再全面鋪開,喜歡做實驗這點在中國特別明顯,否則那麼多醫改試點、自貿區試點、營改增試點、放開二胎試點,乃至改革開放時的經濟特區又是從哪兒來的呢?而與之對應的不做實驗的相近區域就是對照組啦,然後用DID或者斷點回歸做一下,改革效果就出來啦。

相較而言西方很少會有類似的實驗,有也多數集中於社會福利計劃:比如發糧票、進行失業培訓等,如果進行實驗的話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和很大成本,一般選擇幾百幾千名被試跟蹤觀察好多年,多由政府委託ngo或高校科研機構進行,特別注意實驗的操作過程,要求隨機採樣、消除霍夫曼效應、變數控制blabla。

個人有分析過這種中外差別產生的根源,一個解釋是政體上的,西方對政策動議基於「小政府」假說,如非必要否則不做,否則會造成權力濫用,政策辯論中要求政策動議方論證政策「需根解損」,即需求、根屬性、解決力、損益比,任何一點站不住腳政策都無法推行,所以需要仔細考察政策利弊才能作出行動,而中國則是明顯的「大政府」,沒有嚴格的公共政策論證程序,常常地方政府未經調研直接實施政策,加之戶籍制度能有效阻止不利影響擴散,地方政府競爭激烈,所以政府有動機去那麼做,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歷,也讓社會對於各式各樣的改革試驗都抱著開放歡迎的態度。

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可能和倫理意識有關,大範圍實驗可能造成風險,或對個人產生負面影響,沒有人願當小白鼠,倫理上的爭議使得在西方民主政體中很難實施實驗。還和實驗科學性有關,西方視作經濟學研究,對實驗的流程、結果有很強的要求控制,儘可能減少人為因素影響,結果要求量化,而在中國則視作施政經驗的積累,建立政策樣板供後續參考,結果要求形成制度和綱領,更傾向於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

---------------有趣點個贊吧--------------


基本沒法定量分析。把國家出台調控政策看作熱水管和冷水管。國家出台政策相當於擰開開開關,但水池的顯示溫度變化是非實時非線性且不均勻的的。


能夠延續下去的不一定是好政策,但一定是具有可執行性的政策。

相較於「好政策」,「可執行性「無論從哪一點都要」更切合實際「一點。


經濟學是研究總結社會規律的,廣義講是人活動的方方面面,(經濟學好像沒有研究動物,理性人前提吧),狹義講是交易,是先有社會現象再有經濟學規律,數學為經濟學提供了工具並計算或者表達出來。既然邏輯關係這樣,我覺得數據+演算法(模型)做大數據更能準確或動態描述經濟學規律,為宏觀決策提供依據,有些經濟學理論隨著社會變遷有悖主流事實。我是初學者,不吝指教。


推薦閱讀:

用計算機和大數據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會成為未來主流嗎?
海量日誌數據存儲用 elasticsearch 和 hbase 哪個好?
達到多大規模的數據,才值得用大數據的方式來處理?
阿里雲的MaxCompute數加(原ODPS)用的怎樣?
帆軟這家公司誰了解,其產品如何?

TAG:經濟 | 改革 | 經濟學家 | 大數據 | 大數據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