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做到學而思考?

我看書的時候總是不得其門,對於書本的東西我們應該怎麼思考?怎麼學?

怎麼對自己所學進行思考?

怎麼樣才算是理解了所學的知識?

請問怎麼學?怎麼思?


保持合理質疑。人都有一種傾向,自己先有一套有意或無意形成的思維定勢,或者教科書灌輸,或者媒體灌輸。比如什麼經濟崩潰啦、房地產崩潰啦、房地產新政要大力拉低房價啦。然後不思考,覺得既然別人都說了,這就是對的。

書里說的不一定是對的,媒體說的就更可疑(特別是各路公眾號,以及知乎大威)。

思考具體的、細微的事實。抽象到一定程度,任何事物都可以歸結為道,這就沒法談。

太多人談歐美皿煮自由,但你知道美國石油天然氣儲量嗎?知道每個州的GDP和人均GDP嗎?知道美國這100年GDP和人均GDP是怎樣演變的嗎?你知道美國這200年產業結構是怎麼演變的嗎?你知道歐洲最窮的國家是哪個、歐洲窮國和富國差距有多少嗎?知道歐美國家普通人的現狀嗎?

沒有經驗支撐的概念,是別人的概念、懸空的概念。你需要研究具體的事實,把這種事實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賦予概念經驗支撐。有經驗支撐的概念才是「你的概念」。


謝邀!

最基本的,「學以致用」。

所以帶著應用知識的思路去思考,可以幫助你看書看得明白一點。

你現在來知乎提問,就是因為在應用中碰到問題了,在思考了,所以有了疑問。

另外,如果還是在校學生,為什麼不充分利用老師這個資源?


寫讀書筆記。

1.觸動類筆記。針對觸動自己的人物、事件、觀點,把自己觸動的聯想寫下來。可以是關鍵詞或者寥寥數語,也可以長篇的觸動筆記。

2.演繹類筆記。針對書中的主要觀點向生活中做具體聯想,可以尋找具體的驗證場景。讀了《影響力》中承諾與一致原理,在腦海中搜尋生活中符合這一觀點的場景,像商家總是鼓勵顧客試一下衣服或者嘗一下甜棗、葡萄都是用的這個原理。理解了這個原理,還可以進一步設計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這個原理,看是否能達到目的。達到目的可以總結經驗,達不到目的可以進一步修正。讀書要為己所用,要能改變自己的生活,而絕不是停留在對書面文字的理解上。

3.分析類筆記。論說類書籍:觀點的形成過程,由什麼前提用的什麼論證方法得出的結論;不同觀點之間的內在關係。敘述類書籍:事件的前因後果,人物的性格與三觀,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關係的變化,對事件和人物關係變化的預測等。內容很多,就不具體展開了。

學習讀書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應通過長期的練習漸漸改善和提高。第一步,先選一本自己能讀的進去的書讀起來吧,然後爭取每天能寫200字筆記。或者來我們晨讀會,大家一起讀書。


寫心得筆記.只要堅持.


謝邀。今天才看到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不過我時間不多,而且這個問題好大,我試著盡量回答題主的問題。

看了題主在另外一些回答下的評論,我覺得我可以理解題主說「看書的時候不得其門」的意思。在我看來,一個人思考學習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已有的知識量,知識水平和邏輯水平。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說什麼思考學習都是空談。

我個人的經歷是,在涉足一個自己完全完全外行的領域時,一開始你是談不上什麼「思考」的,因為你對這方面的知識一無所知,你所能做到的無非就是被動地接受別人告訴你的東西,這個階段的思考,最多只能基於你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邏輯判斷來「思考」,也就是你說的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感受和經歷,所以「不得其門」。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為此感到難過或者自我否定,因為這只是學習的初級階段。

學習和思考的下一個階段,是在對該領域積累了一定基礎知識之後,通過尋找更多的信息,深入理解這個領域裡不同人的看法和聲音,然後基於你對這個領域基礎知識的理解,針對自己或者別人提出的問題,做出你自己的判斷,這才是你想要的「思考」,能夠做到這一步,你就算是理解了所學的知識。說白了,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另外,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做出你自己的判斷」並不是說你必須要和別人不一樣,獨立思考從來不是為了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獨立思考的意思是你需要通過自己對於事實的理解和推理得出你自己的結論,這個過程能在你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理性的,自洽的推理鏈條,而不是因為別人的觀點一蹴而就的,至於這個結論是不是和別人一樣,這不是「獨立思考」的重點。

所以怎麼學?怎麼思?

1. 你需要有足夠好的邏輯思辨能力。

2. 在涉足一個自己根本不懂的領域時,你首先要積累知識。這個過程很花時間,而且需要你學會有效率地尋找並學習可靠的信息源。對於這個,知乎的「學習」話題下有很多精華回答值得一看。當然,知識積累並不單單只存在於書本中,生活經歷也很重要,所以多經歷,多參與活動,多和不同的人交流,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3. 思考的過程,就是針對自己或別人提出的問題,綜合你所知道的知識,通過邏輯思考得出自己結論的過程。你積累的知識越多,你的邏輯思維越縝密,你的思考質量也就會越高。

4.學和思的過程其實是不分先後的,你先知道了一點點(積累),然後想了一下(思考),發現更多的問題(結論),然後繼續學習(積累),然後繼續思考,獲得更多的感悟。總的來說,這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螺旋上升過程。


看書其實是一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就是以前常說的先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

說下我自己讀書的過程,這裡說的是專業書。

做筆記是必須的, 這個是逃不掉的, 筆記是整理思路、理解、存疑、求證、擴展的基礎。

先把目錄抄一遍,抄的過程中差不多就能知道這本書是講什麼的,深度是什麼樣的,邊界在哪裡。作者講述的過程是什麼樣的,基本思路路徑是什麼樣的。內容的結果是什麼樣的,讀書的過程就是自己豐富這個目錄的過程。

一本書的各個章往往是在代表一個大的知識模塊,各個小節的標題往往代表了一個知識模塊。在讀的過程中基本方法是搞明白兩個方面。一、各個小節下的知識點,看到一個就記錄一個,不用寫全,按自己的理解去寫。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通常就兩種關係:並列關係與遞進關係。這些搞完了,基本認知的過程就算完成了,到這個階段差不多就可以對全書做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圖出來了。

後面的就是開始理解過程了,其實也簡單,理清關係的基礎上,搞清楚各個遞進關係之間是如何遞進的:哪個知識點,基於什麼條件,通過什麼方法,到達哪個知識點,衍生出什麼。這個過程做完了,這本書你也差不多爛熟於心了。

再後面就應用階段了,做下題、找找相關話題看看、參與下討論、實際操作一下。然後再回頭看看原書和參考資料做做拾遺補漏。差不多就OK了。

基本上所有的專業書都是遵循一條嚴密的邏輯線路來的,所以,拎出了這條邏輯線這本書也就讀明白了。如果過程中發現這條線是斷的,那基本上是自己在讀的過程中有所遺漏。查閱下筆記,缺漏在哪裡就很明確了,對應的去找參考資料就行了。往往這種缺漏是因為作者的表達方式跟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差異,找參考資料其實就是找一個表達方式上更容易讓自己理解的東西。

整個過程都搞完了,就算OK了。檢驗標準是,拿一張白紙出來,能把整本書的知識結構圖畫出來,每個點之間的連接關係畫出來,如何實現連接的能寫出來。

這個方法其實文理科都是適用的,舉個例子,我們學習語文的邏輯線路:認字-組詞-造句-短文-作文-著書-立說。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說,學習語文就是對字的認知、理解和應用,從對少量文字的組合,到對大量文字的駕馭,最終達到用文字來承載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運用到極致就是建立自己的學術宗派。


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問題、兩個維度」

一、所謂「四個問題」

1、是什麼

無論你讀什麼書,你首先要知道這是本什麼書。最基本的,可以按大類分為哲學、經濟、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等。

然後,你在看它成書的時代,是當代、現代還是古代,即使是同一門學科,不同的歷史階段的樣態也不同。比如哲學,歷史變遷非常大,古希臘的哲學和當代英美哲學之間的差別幾乎讓你覺得這是兩門不同學科。

另外,你還要看看這本書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是為了科普,是為了回答某個問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某個獨到的觀點?等等。不同的意圖以及不同風格的出版社,都有助於你為這本書定位。

之所以要定位,就是你拿起一本書看到的只是一個點,周圍有多大,很難看清。所以,你先簡要的給自己定個位,就好像即時戰略遊戲中的黑幕一樣,雖然你不知道全地圖的每個細節,但你大概知道你處在地圖中的那個位置,周圍有些什麼東西。這樣,你就不再是一個孤立的點,而是有了模糊輪廓的一個區域,這樣就可進可退。

2、為什麼

這是回答內部結構的問題。這本書到底講了那幾個觀點,每個觀點又是如何論證的。這時候,要用你的思維去整合整個複雜的書。

很多人之所以提不出來問題,就是因為過於沉迷於某個章節的隻言片語,看不到全貌。任何書都逃不過兩種邏輯,要麼是時間,要麼是因果。你把邏輯步驟分離出來了,一下子就能看到自己想要問題的問題,比如這個論證合理不合理、有沒有相反的例子等等。

3、怎麼辦

怎麼辦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作為讀者個體的層面,我該怎麼辦,我讀了這個書有什麼感想,我被什麼吸引了,對我以後的生活有什麼影響;第二個是作為作者假定的那個讀者群,他們應該才去什麼樣的行動、國家應該制定什麼樣的政策、法律應該補充什麼樣的條文等等。

當然,如果是集體讀書的話,特別是讀書小組會的話,你肯定會遇到與你意見不同的人,針對同一個問題展開辯論分析,這樣又進一步促進了你的思考。

4、那又怎樣

這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很多書讀了之後,它對你產生的影響、或者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又怎麼樣呢?比如萬有引力的發現、電的發明,這些成果的論文可以被歌頌,但你手中正在讀的這本書呢?能問到這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很多書其實也沒有什麼存在價值。

二、所為「兩個維度"

產生不了疑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沒有發現差異,發現差異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對比。怎樣對比呢?我覺得無外乎就是兩種維度:

1、時間維度

就是同一個話題不同時代之間的人是如何看待的,比如說網路,剛剛網路出來的時候,很多學者把此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不久的將來人會被囚禁在自己所創造出來的這個虛擬世界;但是你看看現在學者們關於網路的討論幾乎沒有人在提這樣老掉牙的話題的,都是關於雲計算、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等等。當你看到了差異,你就可以問為什麼在這個1990年的時候XXX會說XXX樣的論斷,而到了2016年的時候XXX會說出XXX樣的論斷。

2、空間維度

就是同一個問題不同語言世界中的人是如何看待的。比如,對於自由的問題,中東地區的人、東亞地區的人和北美、西歐地區的人有什麼不同;比如,對於校園暴力這個事情,北京人和上海人的觀點有什麼差別,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觀點有什麼差別。當你歸納差別、解釋差別的時候,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更進了一步。


@玄青 謝邀~,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為迷惑,殆為困境。對問題只是思考而不向身邊人或書籍等知識媒介求助,就只能是胡思亂想陷入困境。但是如不能辯證地學習,對於所學內容無論如何照單全收,也必然會讓人陷入迷惑。

坦誠地來講我並不算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但是平時愛好還算廣泛,各方面的書喜歡讀一點。那我就以我自身為例,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這方面進行學而思的。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探討,拒絕撕逼。

首先對於我這樣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人來講,接觸最多的就是專業類書籍。大學時學的是電氣,對於這樣一門純工科的學科而言,並不涉及觀念與看法等主觀類的東西,有的只是實打實的數據和科學精神。那麼在面對這類學習時,如果已有工作經驗就實踐聯繫理論。在實際的問題中聯合所學知識尋找解決方案,可以對真正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如果還是學生沒有對所學知識的實操經驗,那麼就在學習中如有疑問就多去向身邊的老師或同學等請教,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愛讀的第二類就是家長們所謂「閑書」 ,如阿加莎.克里斯汀的《無人生還》等。以這些推理書籍為例,主要還是享受閱讀時的快感,不可能從中學某一個方法就照貓畫虎的去實施。對於這些即不是專業性也不以涉及三觀為主的書籍,還是要以保持閱讀時的快感為主開心就好,不用思考太多。

第三類就是以闡述三觀為主或展示不同思考方式的,對於這種還是應以了解為主但是慎全盤接受。每個人成長環境思考方法的不同,三觀等都是很私密的事情。另類的觀點可以多聽多看,增加看事情的角度,但是慎全面接受。一定要保持獨立思考,學會質疑。這在學習中,尤其是以涉及主觀看法的體驗中有很大的作用,需避免盲從。

畢竟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小學生,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認為邊學邊做是很好的理解知識的方法,比如,拿編程開發來說,你知道了如何去實現這個功能,然後你再完全自己動手做一遍去實現它,嘗試著去舉一反三。只有你親手在實踐中運用了所學到的知識,你才會理解深刻,才算是學到了這個知識,這是我的看法。


先謝邀,才發現有個問題,你說的「學而思」,這個太高深了,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做得到,也可以說很多人都是在往「學而思」的道路上前行。下面正文:

1、對於書本的東西我們應該怎麼思考?怎麼學?

這個書本分學術性書籍和文學性書籍。前者對我來說一我不是學霸,二不是學者,以我的眼光看就是主動發現問題,學術書籍大多是羅列信息,鍛煉如何從信息中發現問題的123,那麼思考就緊隨其後了,舉個栗子吧,比如都說爛的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中日的各自變革為什麼結局迥然不同,看見這些信息後自己去發現問題,而不是等老師來總結。

文學性書籍,前期以興趣為主吧,不要苛求和規定看什麼書,而是什麼書都要看,有一定積累之後你的興趣點自然而然就有了,我始終認為把看文學當作批評書籍看就太索然無味,但是又想從中有思考,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將自己代入進去,自己處在主人公的位置會怎麼做?或者相反,主人公來到現實自己會怎麼面對,這樣做得多了也自然而然的會思考了吧。反正我是看完福爾摩斯後有段時間對每件事每個人說話都特別注意,這不一定是思考,但至少是一種收穫吧(攤手)

2、怎麼對自己所學進行思考?

前面說的也差不多了,我的宗旨就是不以思為目的去學,而是學中有思考,學後有反思;也不一定非要總結出個經驗,紅樓夢裡有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看了之後這句話前半句一直伴隨著我,指導著我。(因為後半句我現在還是不太會)。不求明白世事,只要明看見世事去想其學問,那麼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枯燥,都會有用處。

3、怎麼樣才算是理解了所學的知識?

能靈活運用吧。(跟做問答題一樣)很多時候不是非要有結果才算圓滿,不是今天下午學了個知識就要會運用,我的座右銘:人一定要走一條路,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道理明白再多不如自己真的摔一跤~


從大學開始自學到現在,感覺也找出了點門道。

一開始我也是猛學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知識點背過再說,雖說是理解,但是這些細碎的知識點根本串聯不到一起去,就像我學醫,你要讓我說一個病,我連最根本的特徵可能都記不住。後來我發現,這是我學習的問題。

之前我高中老師總是說,先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當時不理解,現在好像明白怎麼回事了。學習的時候,要先把大概掌握,快速過一遍,盡量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避免只是記知識點,拿我舉例子的話就是先記住一個病的特徵以及大概的癥狀治療方法。這是把書讀薄;過完一遍,再打開書,根據你剛剛得到的知識體系,再把細碎的知識串進去,這樣你的知識就會變得完善,不會效率很低了,而且也能調動你學習的興趣,這樣總比一遍遍翻書背知識點強。

但,很重要的是,你要調動起你學習的興趣,這樣效率才最高。實在不想學了,就直接離開教室,去玩玩也好,不然會對學習產生痛苦的回憶。另,教室是學習的地方,所以不要習慣在教室玩手機,否則會不想學習。

以上。


謝邀。我以前有類似回答。

學而不思則罔,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沒錯,就是思考,無他。只要能主動聯想,只要想的多,就可以構建自己的知識網路,把各種知識連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學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那麼就要思考,就要想:

什麼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為什麼會有這麼個定理?

此定理有什麼用?如何用?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與拉格朗日有什麼關係?如果去研究就可以從數學史角度了解此定理的由來。

中值定理,什麼是中值?如果研究就可以知道,中值其實是中間值的意思,即中間存在一個值。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一般是放在微分中值定理這一節的,那麼此定理與微分又有什麼聯繫?如果去研究就可以知道此定理其實在函數曲線的切線和變化率方面作了大文章。

此定理一般是放在羅爾中值定理之後的,那麼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又與羅爾中值定理有什麼聯繫?研究就可以知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只不過是羅爾中值定理旋轉了一個角度。

此定理一般是放在柯西中值定理之前的,那麼柯西中值定理又與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什麼聯繫?

……

這些僅僅還只是從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字面上提出來的問題,如果深入去研究定理本身又可以找到不少聯繫。所以多想,多思考是構建自身體系的關鍵。

學習的本質是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繫。新事物與舊事物的聯繫,以及舊事物與舊事物的聯繫。從尋找聯繫的角度出發,可以發現不少問題。不過這要求要有基礎,聯繫也是要在有基礎的前提下進行的,所以積累豐富的知識可以思考地更廣闊,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至於怎樣才算理解,我認為如果是指學完一個東西的最終成果,那麼就是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給別人,讓別人弄懂。比如寫一本書,讓甚至初中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如果做不到,那麼就是功夫還不到家。

怎麼學習,其實就是兩點,積累,思考。具體方法必須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適不適合某種方法。

怎麼思考,可以從尋找聯繫出發,從提問出發。因為學習說白了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至於怎麼提問,可以去看看《學會提問》這本書。


謝邀,我是個智商一般的孩子,我連學的過程都一直在用腦子想了。。


一開始我學物理化學的時候,感覺這是什麼東西,聽完了還是懵的,後來有那麼一瞬間,突然明白了,舉一反三。

個人覺得,知識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所以不用擔心你是否理解,因為只要學,總有那麼一刻你覺得醍醐灌頂,這一類的只是你全能明白的。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不理解,不過那是暫時的,積累到量了你就會明白。

這些都是我個人的觀點,有時候可能經歷不大一樣結果也不大一樣。

我的意思是,你明不明白不重要,只要認真學了,就一定會有明白的瞬間!可能不是學完了馬上懂,但你一定有一天會覺得你以前不明白的糾結的,是那麼簡單。

加油!共勉!


很多時候讀書都很難做到完全理解,我有時候是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突然理解了以前讀不懂的內容。

比如有一天你在弄個景區眺望夕陽會突然明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怎樣一番景象,那一刻你會覺得自己與作者心靈相通。


喲西,原來這就是邀答,感謝擦擦讓我體驗到了這個功能,我會努力滴。

怎麼做到學而思?

你有腦子嗎?

我們每個人都有大腦,但對於「你有腦子嗎?」這個話,肯定各有不同反應,敏感者會覺得,你在罵我沒腦子。思維活躍的人會覺得,何出此言?是不是有什麼東西被我忽略了?最沒腦子的人,反而對這句話,只有最直觀的反應,有呀,我有腦子。「你有腦子嗎」這不就是一般疑問句嘛,正確回答方式,不就是肯定或者否定了咯。這就是學而不思。就是你的腦子對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原模原樣的,不分解不探究。思,是主觀能動性,這是人的神奇之處。你對所有接觸到的信息,都經過你自已的分析得出認同的結論,那才是吸收。

我也不知道提問的你是男是女,我是女的,就拿男人來比如吧。人家說誰誰很帥。這是個結論,但這是別人的結論,不是你的。你必須自己去看,去對比,他眼睛如何,鼻子怎樣,嘴巴啥樣,你認不認可,可能各方面都很出色,就額頭不好看,你得出的結論,他帥不帥?這才是你思的結果。學會獨立思考。

會獨立思考之後,要多角度思考,就是換立場思考。換立場思考,每個人以自己角度看,都好像是沒錯的,立場不一樣,出發點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樣,你就需要建立自己的評判標準了。所以你能理解為什麼有人說歷史就像個妓女,每個人都可以去嫖一下了嗎?

學而思,不只是說學習上的,而是生活上方方面面的,一個樂于思考的人,總比不思考的人要活得更明白。

在學習上的學而思,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你能有多少疑問,就有多少活躍的思維。沒必要有心理顧忌這個問題是不是好蠢。因為不懂,不等於蠢。就算不懂就等於蠢好了,那你確實不懂,你就蠢了這一會兒,你不問,你不就是要蠢好久嗎?這樣比起來,哪個更蠢點?

思,基本上等同於好奇心。思維太活躍有個不好的地方是容易得強迫症。比如我,如果有朋友跟我有點什麼摩擦了,不告訴我。沉默不語,那滋味,真是比殺了我更難受。哪怕你是討厭我,你明著跟我說,我都能接受能消化,但是你不說。就會變成,我可能沒有那麼在意這個朋友,但我在意為什麼?就會好糾結好糾結,好不舒服,以致我不得不一再問自己究竟做錯什麼了?但是沒有答案,那我就只能換個角度給自己一個答案,世事總不會能說清道明的,既然她不想說,不想和我來往,這個結論已成定局,那為什麼就算了吧,沒理由就沒理由吧。所以,思也要有底線。這世上的事,我認為是都有答案的,有原因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很多答案原由,你不會全部都得知。

最後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啟發有幫助。


你不是在玩我吧,復讀機同學?學和思是可以分開的?不思怎麼能算是學呢?起碼你能提這個問題已經是在思了吧?雖然有點跑偏的樣子


謝邀。

題主問了四個大問題,看了下,我盡其所能回答下第一個問題。

1.對於書本,如何讀?讀作者的核心觀點,核心分享的內容,作者為了交流他的心得和分享,通過文字的方式來表達,他會用很多數據、圖片、例子、比喻、比方來講明,但是數據、圖片等不是重點,用來表達其核心觀點和內容才需要用心看。

2.如何學,學習時候一定要藉助特定時空環境,特定條件的人和事務,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有借鑒意義。另外,讀書掌握知其然很難得,能夠融會貫通,知其所以然就很更難得啦。


學渣,無力回答呀,確實自己沒有好的成系統可以借鑒的方法。


以上答案都是從學生角度回答的,下面我以一個老師的視覺來回答該問題。

1.在正式學之前,你一定要保證這門課是你想學的、有興趣學的。當然,想拿獎學金的同學除外,因為想要拿獎學金,你的任何一門課的成績都不能低,你沒有選擇學或者不學的餘地。

2.確定了你想學的之後,每學期開學之前一定要看課本目錄——你沒看錯,是看目錄不是課本。有些人拿到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始所謂的預習。我告訴你,先看目錄,大概看看每個章節講什麼內容,然後把每個章節合起來,就有了一個整體。這個方法+上課認真聽講,比你的任何預習都更有效。而且能讓你高效的控住全局。

3.上課認真聽講。相信我,這絕對是最有效的學習,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老師沒你聰明,即使老師再不聰明,講了那麼多年,人早就知道點在哪裡了。

4.第四條已經有人回答了,就是做筆記。把老師講的問題搞懂。東西都沒懂,你思考個毛線,思考得著嘛!!!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總讓你記憶尤新的事情嗎?
今天的我能為明天的我做什麼?
奇葩說有改變你的價值觀嗎?
什麼時候讓你感覺哲學很有用?
什麼叫對自己負責?

TAG:學習 |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