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媒體記者叫「老師」這個習慣是怎麼來的?
很多時候都是這個老師那個老師叫的,不知道有什麼來由
只懂汽車,就說汽車媒體。
首先,我反感一切叫我老師的稱謂。曾經和汽車之家一個小編苦口婆心勸了半小時,他才終於改口叫我X哥,我理解他的無奈和擔憂,因為不叫老師怕惹怒了某些媒體老師。我不過寫了幾篇普通的文章而已,實在不敢欣然接受老師的稱謂。直到前幾天我叫了個鐘點兒工,她稱那家政公司那滿嘴跑火車套近乎的油滑中年婦女老闆叫老師,收拾完我下樓理髮,前台告訴我今天是張老師給我理髮,然後一個黃毛洗剪吹殺馬特向我走過來。我決定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人浮於事,黑白混淆,沽名釣譽中為彼此佩戴獎章竭力喝彩的狂躁時代。沒有多少人再去尊重知識和文化,錢就是一切的圖騰,兇猛的打碎了所有歷史和傳承的神聖,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老師,在我眼中是一個神聖的詞。我依然記得很多年前高中語文老師,一個和藹的老太太,在念到一個同學作文中的一句「陪著姥姥在夕陽下散步也漸漸變成了一種奢侈」時動情落淚的那絲凋零的感動。也依然記得父母站在班主任面前低三下四遞上信封為了給我博一個前面一點兒的座位,我看著他斜著眼揣摩著信封的厚度,笑容里充滿了這個世界全部的骯髒。我靈魂深處的溫暖和罪惡,我都知道它們最初來自哪裡。
立心天地,立命生民,繼往聖絕學,開萬世太平,這是終點。而老師這兩個字,是起點。長大了,才整明白現在的榮辱成敗,喜物悲己,善惡謙狂,都已經在很多年前課堂上老師的聲音中,刻進了我們的靈魂。所以請不要隨便掛老師這個頭銜,你們真的不配。
接觸過的汽車媒體不少,各個都被叫著老師。看過的汽車行業的文章更多,沒幾個算得上合格。汪雲清,吳樂晉這樣的真正可以稱作老師的厚重汽車媒體人,更是鳳毛麟角。打開雜誌微博微信公眾號,充斥著不堪入目的快餐文字,浮於表面,味如嚼蠟。然後彼此依然花枝亂顫的叫著「老師」,都是老師。
由來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可能得從那個「小姐」依然是對女性尊稱的時代開始,或者從中華文化斷裂的那個十年開始,也沒準兒是從南海划了一個圈開始。然而,怎麼由來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有一天「老師」 這個詞終於淪落到今天「小姐」的地位時,我們真正老師該叫什麼。
我改變不了什麼,但我會做到不接受任何「老師」的頭銜,never。我知道我不配。不然叫什麼呢?
跟你不怎麼熟的,總不能一上來就叫X哥啊,X弟啊,這樣感覺更市儈,比叫X老師還假。
叫老師算比較得體的稱呼了。有的朋友同事同學叫我老司機、車老闆...車老闆是什麼鬼...雖然我在主機廠工作,但是我不賣車啊 = =一日課沒教過,坑蒙拐騙,從未授業解惑,老師兩個字的稱呼可視同小姐。喊老師與喊處長的人,其實尊重的是你背後的平台與權力。當你離開崗位,還有多少人噓寒問暖。
以下文字轉自中紀委網站
當前,黨內稱呼庸俗化的現象有了明顯改善,但一些職務稱呼喜歡「戴高帽」的現象卻仍然屢見不鮮。一些普通幹部到了基層也被介紹成某某主任、某某科長,給群眾造成了「上面來的都是官兒」的印象,增加了黨員幹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感。如果介紹時換成「這是我們縣裡某單位的某某同志」,與群眾的距離豈不更近?工作豈不更好開展?
給稱呼「戴高帽」中最常見的是將「副職」叫成「正職」。有的同志為了「討好」上級,故意在稱呼中省略「副」字,以此來表示自己對上級的尊重。但這其中也不免有「奉承」心理,從某種程度講,也是一種「語言賄賂」。
有一些領導幹部,對下級的「戴高帽」稱呼開始還有些受寵若驚,時間久了反而心安理得地欣然接受,很享受這種被人「戴高帽」的優越感。不少黨員幹部在一聲一聲「拔高」的稱呼中變得飄飄然,滋生了官僚主義的作風。
稱呼「戴高帽」現象不但會助長吹捧之風,消解黨內關係的嚴肅性,同時也會對黨群關係和黨的整體形象帶來負面影響,不利於黨員幹部作風的轉變。在與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喊一聲同志近一分,稱一聲職務隔一層。」一聲同志,往往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溫暖廣大群眾的心,也能提醒黨員幹部不要忘記自身的本色和宗旨。
黨內稱呼非小事。《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明確規定,在黨內所有黨員儘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戰友,黨內要互稱同志,不稱官銜。有那麼一段時間,在黨內活動中很難聽到互稱同志的聲音。即使是在黨委會上,甚至在黨小組會上,黨員之間也都互稱官銜,不稱同志。
也許濟南人23333333
前面的都不好好回答,建議看快樂大本營。
何老師被叫的最多,為嘛?其實是這樣的,上節目的人年紀多比何炅小,怎麼稱呼何炅是個頭疼的問題,叫大哥?土氣,而且這幫孫子都不喜歡把自己叫老了,你叫我大哥?就是說我過時嘍?你還想好好混圈?叫小弟明顯你年紀比人家還小,你成就比人家牛?況且在人家地盤上,你敢?叫何先生顯得過時而且生分,飯店服務員才叫先生,
那剩下什麼了,只有師傅這個詞了,修車師傅,洗車師傅,電工師傅,廚師,都有個師字,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過為了和常見的這些師傅區分,就用了老師這個詞,一來顯得尊敬,對對方地位的肯定,二來親切,顯得自己不生分,都是一圈的,除此之外,何炅確實在大學教過書,也算名實相符,
這麼叫開以後,娛樂圈的這幫記著也學會了,其他藝人在這種場合也會稱老師,這圈擴大以後,老師這個詞也就泛濫了,記者們傻逼喜歡用,而且好用,不得罪人嘛,你也不知道採訪人當中有沒有大碗,統統叫聲老師,沒有高低之分。以至於現在是個人都敢稱老師,你看炒股,炒期貨,或者微商這類的騙子群裡面,毛都沒長齊的一幫孫子,大家都稱老師,可笑可悲!都尼瑪虛榮心作怪,
類似的詞還有,X總、領導,有必要嗎?經理遍地走,總監多如狗,一個賣保險名片寫的是高級客戶經理,動不動創意總監,藝術總監,高級藝術總監,資深高級藝術總監,上海大盧灣區執行總裁,估計將來會出現高級總裁,資深高級總裁,總裁也會遍地走吧!
就不能好好叫個真名。。。真名給你丟人了?口語上
叫記者同志比較老套 還有點兒政治感覺叫記者先生小姐不是很接國內地氣 南方還好 北方人接受度不是很大 尤其小姐有時候有特指叫記者大哥大姐就有點兒申冤的感覺現在我們家那邊銀行服務稱呼顧客都一水兒的 老師您好 老師請坐 老師要辦理什麼業務 了 坐標中部農業省
相比起來還是國外比較簡單 先生小姐的隨便叫
中國語言文化比較博大精深 這種小方面細節有時候比較難以把握 看情況而定吧老師兒 這個稱呼在北方口語里是一種略帶敬意的稱呼 不管對方是知識代表(比如教師)還是技術代表(比如修車師傅),甚至什麼都不代表但為了拉近人際關係 基本等同於師傅(比如對計程車司機說 老師兒 麻煩去火車站)
不僅是叫媒體「老師」哦,不少單位都有這種稱謂,細究起來,大約是對百年前「先生」叫法的改革。終歸是想一個表達「很看得起對方又不至有距離感」的稱謂時,無他詞可用罷了。
濟南人管誰都叫老師兒
達者為師吧,以前在某番茄衛視呆過兩年多,裡面就連後勤的行政都得稱老師…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一句話就能回答:「叫『老師』是一種敬稱,表示尊重,多用於公關稱呼媒體,不過這個『老師』其實並不是對個人的尊重,而是對媒體人所在平台的尊重。」
試問如果你不是媒體人,不在一個大的平台,沒有廠商求著你幫他們推幾篇軟文,有誰會沒事兒閑的舔著臉叫你老師呢?在很多地方老師是先生 小姐的意思,並不一定是教書育人 有學問的人才叫老師,屬於方言習慣,比如在重慶,基本都禮貌稱呼任何人為老師
叫X記者X編輯X主持人,聽著更彆扭
稱呼其實反應了機構內部的層級和架構。內部稱「李哥,王姐」的地方往往是家長制統治風格的單位;「李局,王處"則是官僚階級明顯的機關;「李總,王總」一般有早期公司的遺風。現在互聯網公司都要求去「總」稱「Tom,Marry",無非是想凸顯管理扁平化。而「老師」被用在媒體身上無非有三點原因:
1- 普遍認為媒體是「文化人」,而早些年對文化人是稱「老師」的,參考編輯部的故事。
2-「師門」是論資排輩的,unspoken rules, 記者是論資排輩相當嚴重的一個職業。
3- PR叫媒體「老師」也是不得已,叫「李記者,王記者」太奇怪,「李先生,王女士」太正經,有啥方法又不拗口又能顯示尊重?作為一個 現役PR真尼瑪是覺得是不是得叫爸爸才行。
最後作為一個前媒體人,真心希望,昔日同行自律且專業。當然,對於很多人對媒體的誤讀也表示深深的惋惜和不忿;個別媒體老鼠屎,恨之入骨。題外話:雖然也覺得被稱老師受之有愧,但和「小編」相比,你還是叫我老師吧
我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去大連春遊,同學們見到導遊都叫「老師」
不止媒體圈,現在娛樂圈不管什麼三教九流的,只要有點名氣,都一口一個老師的叫,這個趨勢下去,老師這個會變得失去本該有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學者氣質,漸漸失去了人們說出這詞所特有的恭敬的味道……這種風氣娛樂圈尤甚!!!
別說媒體記者了,有些理髮店都得叫老師。又一個被玩壞的名詞。
髮廊里一水的老師。。。。前幾天,去拍照,發現影樓也一堆老師
哼,現在阿貓阿狗都敢自稱老師了!是吧曾老師?
說個現象,雖然與題目無太大關聯:在重慶,你要是不叫別人「老師」,或者聽不到被叫做「老師」,你會不習慣的。
推薦閱讀:
※現在有什麼好的自媒體平台沒有,可以推薦一下嗎?
※企鵝自媒體 如何才能讓寫的文章有推薦?
※「自媒體」的英文怎麼說?
※自媒體賺錢?
※什麼是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