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地人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

我來自西北,大學在南京讀的,去年年底來的上海,來滬前在南京上學加實習呆了五年,後來又在杭州的濱江上了一年不到的班,在杭期間寧波湖州紹興也跑了不少趟,去年年底辭了職,剛剛來上海。

因為在江浙滬的這段經歷,所以我對這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的人民生活有了很多興趣。我在南京讀書以及杭州工作的期間,感覺這兩個城市的經濟大多不掌控在本地人當中,但是寧杭二地的本地人似乎都有著比較小康的生活,日子過得都不錯,雖然不是最頂層,但也可以稱得上是中產偏上的,最底層的職位似乎都是相鄰的窮省的打工者比如一些安徽江西來的,後來我來到上海後,發現上海大大小小的職位上海本地人所佔的比例比南京杭州的比例要高,他們似乎連底層的職位也在和外地人競爭,我在南京與杭州幾乎看不到本地人去做地鐵清潔這種職務,但在上海我竟然能見到操著上海話的人在地鐵站里做保潔,還有一些保安之類的也有不少說上海話的,另外和上海計程車司機聊天時也能感到他們對生活的抱怨。我想知道,這是我看到的孤例嗎?還是只是我看到的片面現象?上海本地人的生活是否不如其他江浙滬地區?

另外想多問一句,我在杭州時感覺杭州人還有好多浙江人蘇州人說話都和上海話差不多,為什麼南京人說話和普通話差不多,只是南京話把普通話裡面第一聲和第四聲調換了一下,這些地方不都是江浙滬嗎,為什麼方言南京會像普通話?


在上海人觀念中,上海人和本地人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上海人指的是住在舊城區的城市人,本地人更多是住在以前的郊區農村比如嘉定松江的農民。在以前,這兩種人是有明顯區別的,上世紀90年代,我父親去單位上班由於口音偏本地化還會受到同事們的嘲笑,笑他是「鄉下人」。近幾年,由於外來人口大量湧入,有關本地人和上海人的界限越來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上海人和外地人,新上海人和上海本地人的區別。基本上我現在和我的同學們用上海話交流雖然有明顯的口音區別,但至少覺得都是同一種方言也不分檔次了。說了這麼多首先是想讓你更加了解上海本地人這種概念。

回歸正題,我的父母分別來自以前叫法上的上海家庭和本地家庭。從我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很多生活習慣就可以看出很大的區別,上海人教育水平明顯比本地人高(現在可能情況不一樣)我外公外婆就是很喜歡旅遊會玩手機上網炒股圖書館聽報告,爺爺奶奶頂多只會買菜的時候和鄰居吹吹牛。在面對同樣的拆遷分房問題上,對金錢態度也明顯前者較為淡然(爺爺奶奶家為了分房子撕到現在還沒撕完)。所以我爺爺奶奶家親戚做保安掃地的這種職業的還是不少的,而外公外婆家親戚都是會計醫生之類的。當然這只是我自己身邊的現象,從我接觸的上海同學來看,大致情況是這樣的,但肯定也有不少例外。

至於有錢沒錢這個問題,這年頭全靠拆遷,我個人的感覺現在本地人還是偏有錢,上世紀80年代農村自己蓋的一套房子現在拆遷千把萬都不是什麼問題。想比之前原來就是城市裡的人房子面積要小很多,雖然地段好,但是總價可能比不過。

最後有關方言問題,我不太清楚


上海保安大爺十幾套房的新聞海了去了,我單位清掃阿姨不少都是有代步車上下班或者就住在市中心商業街周圍。工作與我們而言並不能簡單用收入衡量,而是人生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對不少老阿姨工作只不過讓她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個體而已。你看到的那些老阿姨家的房產恐怕你努力一輩子都碰不到邊。相對而言有些外來人才膚淺低俗的可怕。比如,我問了聲歸國博士新版MAC如何,他回答我你能用的起?姑且不提單位人人都填稅單,我一個月房租都把破蘋果手機pad和本子買一套,我最破的房子他也未必租的起。已經成為單位里的經典笑話。很多外來人員一邊歧視著不如自己的人,一邊取指責別人歧視自己,怪好笑的。年輕人,工作沒有高低貴賤,看問題不要太膚淺,還有滿長的路要走


中學的時候沒學過地理?應對人口老齡化怎麼辦?增加老年人就業,延遲退休。

我還覺得奇怪了,現在怎麼就有這麼些人,要麼看不慣上海老人不工作沒素質打麻將,人家工作了么又逼逼人家搶外地人飯碗,那你還想怎麼樣?要不來競選個市委書記好了。還真是各個階層的人都想來蹚渾水,可笑。

樓下有個自稱「本地人」的更好玩,不過是說下你們有些挺有錢的就敏感成這副腔調,是不是被害妄想症啊,還被打,嘖嘖嘖。不說了,反正說什麼都是「優越感」,那好,你就別乘地鐵了吧。

還有些人,說什麼拿拆遷款的人沒素質,我看你是眼紅吧,真可惜,你爺爺奶奶民國的時候沒來上海要不然你也能拿到了。還有個辦法,你回發展中的老家,也能拿到拆遷款。


上海競爭激烈,人才聚集此地,本地人反倒容易在職場上被邊緣化。但和你在同一個職場中,你們各方面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外來者的各方面生活水平是無法和本地人相比肩的。

涉及資本原始積累。

本地人事實上指籍貫上海的一部分人,一般上海本地人都是有老房子乃至以前是有田地的。而這群人,要進入許多有外地人競爭的職場,事實上,反而是利益受損的一群人。

因為來上海的外地人要麼吃苦耐勞要麼是精英,我認為這兩點上,本地人也得比較成才者才能進入外企做白領或擁有比較體面的工作。

上海本地人一般沒什麼上升空間,從階級上說,這類人很容易成為城市小資產階級,是小富即安的一群人。有世俗化的傾向,也比外來者多了資本原始積累。這種情況下,本地人圈子裡少有願意去跳脫這個生活去為達到更高階層做打拚的。

如果你的上升是來上海定居買房,上海本地人,達到基本水平的城市小資產階級,乃至在本地人中比較有作為的在與外地人的競爭者沒有落敗的中產階級們,是沒有什麼上升階層的慾望的。

上海本地人,是相較來說很有機會生活舒適的一群人。就一如上面幾位所說,掃地的阿姨可能家裡有好幾套房子,而本地的姑娘有的時候會成為外地男孩子的獵物。

這個圈子未必有多高的平均文化水平,工資水平也不過如此,但這群人卻似乎是比較有「福氣」的一群人。你不用擔心哪一天混不下去被趕回老家,這兒就是你的家園。本地男孩如果實在娶不到媳婦,戶口可以成為一個憑藉。

但是按照女要上嫁的傳統,本地女孩基本上是很難做到的。本地人的圈子狹小,有的時候又願意在圈子內尋找對象,一般卻又因選擇面狹窄反而被外地的居心妥測者有機可乘。我在這裡不判定我表姐堂姐們丈夫的功利心,但我肯定這份功利心肯定在部分妄圖在上海少奮鬥三十年的男孩子內心中的存在。

事實上,如果按照最佳婚配標準,上海本地女孩連外地富豪都不認為是一個好的婚配選擇。

在這裡的普遍看法是,一個各方面條件合適的本地男孩的分數大大高於外地富豪。

我認為這種思想很有意思。

這些年來,在整個中國的舞台上上海本地人的圈子少有出類拔萃者,我一直在思考原因。

可能就是這份小富即安的思想在調停本地人出人頭地的慾望。

上海是男女平等做得非常好的一個城市。即使你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你也不過只能想想而已,這裡的大環境如如此。

今天一位大哥似的人物對我如此說:

我就想要個女兒,生孩子這麼煩我本來生都不想生,不小心懷上的,可惜是個兒子。要是女兒我肯定不會這麼花錢,我肯定省著些,兒子么我就不管了。

以後買個幾十平米的學區房就算任務完成了。

上海本地人我有的時候覺得也是最以自己的本身鄉土氣息為榮的一群人。

最大啦啦打上海話的也就這一群人。


說一個我們公司的笑話吧,我們公司的上海籍司機(退休反聘),一個外地同事和一個老外同事一起在車上聊天,說到上海不停高升的房價,老司機家裡有三套(祖上留下的,前單位分的,自己打拚的都有),另外兩個都沒有房子,所以在車上上海司機是最有錢的。

我們公司幾個老總司機藏龍卧虎的很多,有個自己給老闆開奧迪A6,自家買了奧迪A4,兒子還送去英國留學,家境直逼中產。剩下幾個也是用足年假各種旅遊,周末老闆臨時有事也不肯加班的。

為什麼還要工作?有的是真的閑不住天生勞碌命,有的是錢不嫌多總想為子女再燃燒最後一把,這個就和跳廣場舞的大媽其實很有錢一樣,管中窺豹,只可見一斑。


南京講的是江淮話 蘇南浙北講的是吳語,所以說話很不一樣。另外上海這邊的比較低調,不管我有幾套房子有多少現金,比我有錢的多的是,瞎炫富會被真土豪看不起的。還有就是工作的問題,你需要注意一下,從事你所謂底層工作的戶籍人員,基本年紀偏大,他們沒什麼專業技能,又不想在家閑著,出來做事賺點菜錢罷了,我們公司保潔阿姨給孫女一年保險費用30萬,問你怕不怕?前一家公司一個油漆工月薪才4000 不夠一晚上老虎機輸的,天天上班遲到早退,結果打聽了下 寶山本地人 拆遷宅基地拿七套房。當然年輕點的小冊佬情願家裡蹲也不肯出去做這種工作的 好幾年前遊戲里認識一個90後小弟 就憑老頭子賺的動 中專畢業在家裡玩了6年遊戲……


我就說說關於方言方面的

中國方言分區有北方官話區,粵語區,吳語區,閩語區,贛語區等七個大區,上海及江蘇南部大部分,浙江幾乎全境等都屬於吳語區

而南京和揚州安徽合肥等地一帶說的是江淮官話

再往細了分上海還有「上海本地話」和「上海話」之分,上海本地話松江話,金山話等的合稱,所謂"鄉下方言」的,上海話就是在上海市區流行的方言,在本地話為底子的基礎上先接受蘇州話的影響(上海最早期的移民是以蘇南地區為主的)再後來融合了紹興等浙北方言和少量江淮官話,及近年受普通話影響最終形成的。


其實很多本地保安都是閑職,都是幾個老頭聊聊天,不然覺得無聊。一般拆遷平均估計4套房子,一般在嘉定這種平均3萬多一平的地方。還有主要就是以前改革開放前也和全國一樣,窮啊,除了餓不死以外沒什麼大區別的。這些老頭子老太婆幾十年養出來的習慣,你叫他們改,改不掉的。雖然有不少房產,小的叫他們不要去做了,他們還是要做


等著拆遷(逃

嗯,確切的說從我小學開始說起,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快一年了。。。

沒有賺錢的慾望也沒有缺錢的窘迫,當然錢肯定是越多越好咯,但是確實存不住幾個錢。

日子過的不好不壞,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是最近就是覺得很滿足,大概是種無可救藥的自我滿足吧。。。


一切因人而異,不要以偏概全喔。


前幾個回答也說到了現在上海人對人源的分類,本人就是奇怪你是否僅從會說上海話來認定是上海本地人。所以你問題是否嚴謹科學存在疑問。另,蘇州那塊口音是比較接。


在上海,本地人一般比較富裕,他們原本在郊區有地有樓,發展的時候拆遷都致富了,有本地同學拆遷以後分到的小區里都是一起拆遷過來的,門口保安家裡都是開法拉利的。。。至於為啥要做底層工作,本地人也要養老嘛,要交金以後拿養老金的。順便他們的本地話和上海話還是有不少區分的。

普通上海人呢一般是爺爺奶奶輩過來打拚的,他們的子女比起外來的人員,除了本身有大小不等的房子外,還是要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打拚,這是一樣的。


說真的,我本來是不想來回答這類題的,但是你看上面有幾個人開始秀優越感了,評論里出現上海話了。

本地人就是有房子怎麼了?你眼紅還是什麼?政府拆遷分的,又他媽不是我們偷來搶來的,好像有房子就是罪過一樣。你們祖宗從寧波蘇北搖船過來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好多年了,有什麼好秀優越感的。

最看不慣就是以前讀書的時候幾個上海人秀優越感,被外地同學差點打了。

回答一下題主,按照方言分類,一般來說,鎮江以東是吳語,南京不在此範圍內,更接近北方方言。


推薦閱讀:

國慶節去上海,哪些比較特色的地方推薦?不要爛大街,大家都去的,小眾點,人少點?
外地人因欲沉潛上海市的生活,誠意試圖使用吳語與本地上海人聊天,而上海人卻不肯用吳語回應,何解?
在上海,第一次約喜歡的女生出去玩,怎麼安排行程比較好?
上海人的素質到底什麼樣?

TAG:上海 | 上海人 | 上海戶口 | 上海生活 | 江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