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在當時的世界分別是怎樣的存在?


宋朝存在於十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末。這個跨度有點大,隨便數得出來的東亞以外的世界歷史有:(西方世界)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基督教分裂、拜占庭帝國達到鼎盛期、十字軍東征;(伊斯蘭世界)塞爾柱突厥崛起、綠衣大食遷都埃及、德里蘇丹國征服北印度……我在這裡僅舉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對宋朝的看法,從一個側面來解這道大題。

拜占庭帝國

1081年,宋神宗元豐四年,發生了一件與拜占庭相關的趣事——拜占庭(拂菻國)遣使來朝。

拂菻國東南至滅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東自西大食及于闐、回紇、青唐乃抵中國。歷代未嘗朝貢,元豐四年十月,其王滅力伊靈改撒始遣大首領儞廝都令廝孟判來獻鞍馬、刀、劍、真珠。言其國地甚寒,土屋無瓦。產金、銀、珠、西錦、牛、羊、馬、獨峰駝、梨、杏、千年棗、巴欖、粟、麥,以葡萄釀酒。樂有箜篌、壺琴、偏鼓。王服紅黃衣,以金線織,絲布纏頭。歲三月,則詣佛寺……貴臣如王之服……城市田野皆有首領主之……元佑六年其使兩至,詔別賜其王帛二百疋、白金瓶、襲衣、金束帶

宋神宗以前,趙家人對於蕃邦朝貢基本是保持無所謂的狀態,所以當這個在中國也有一定知名度的東羅馬突然遣使來朝,還是挺震動的。

拂菻王滅力伊靈改撒,據法國學者沙畹所考證,為拜占庭皇帝Nicephorus Melissenus Kaiser,即尼塞福魯斯三世。此人原為拜占庭的安納托利亞總督,為軍隊所擁立,於1078-1081年在位。而宋朝記載中關於出產的信息,也與拜占庭安納托利亞省相吻合。從這些證據上看,似乎確有可能是拜占庭皇帝派出的使者——如果僅僅是行商冒充,似乎沒有必要抬出這位剛奪得皇位不久的新人的名號來充場面,反正趙家人也沒辦法查證不是?但這個只當了3年短命皇帝的哥們兒,是抽了什麼風派人穿越整個亞洲來到宋朝,始終是個未解之謎。

尼塞福魯斯三世派出使者後不久,即被亞歷克賽一世篡位。而這位新皇帝堪稱世界史上的腦洞帝——為抵禦塞爾柱突厥旁支-羅姆蘇丹國的侵略,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向信奉天主教的羅馬教皇和西歐各國求援,並引發了幾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狂潮——如果說病急亂投醫下,這位腦洞帝除了向西方派出使者,同時也向東方派出使者,或許還有點說得通。因為唐代的極盛疆域也達到中亞(下圖高昌回鶻大部+東喀喇汗),如果拿著過期地圖,拜占庭人誤以為中國出兵能威脅到中亞的伊斯蘭勢力也是存在可能的。

(出處見水印,侵刪)

另一個可能是拜占庭人受到了喀喇汗的誤導。宋史中記載的路線是拂菻(拜占庭)→大食(塞爾柱突厥)→于闐(喀喇汗)→回紇(高昌回鶻)→青唐(青唐吐蕃)→宋。喀喇汗又稱黑汗,信奉伊斯蘭的回鶻人建立的封建汗國,宋朝人將其歸入于闐國。恰好是在拜占庭來使的同一年,喀喇汗也派使者來到了宋朝。

(元豐)四年,遣部領阿辛上表稱「于闐國僂羅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書與東方日出處大世界田地主漢家阿舅大官家」,大略雲路遠傾心相向,前三遣使入貢未回,重複數百言。董氈使導至熙州,譯其辭以聞。詔前三輩使人皆已朝見,錫賚遣發,賜敕書諭之。

喀喇汗對宋朝的稱呼非常浮誇——東方日出處大世界田地主漢家阿舅大官家。歷史上回鶻與唐朝和親,所以回鶻諸部以後也延續稱呼中原政權為舅舅。出於遠交近攻,西域幾個回鶻國家與宋朝的關係都還不錯——喀喇汗為了吞併高昌回鶻與其背後的遼國交惡,而高昌回鶻雖有遼國撐腰仍時刻受到西夏的威脅,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另一方面,這一時代塞爾柱突厥正在積極侵略喀喇汗國,自顧不暇之餘當然不可能為拜占庭火中取栗。我的猜測是,喀喇汗人為了打發拜占庭使者,就索性幫他們腦洞開開大,一起帶到了宋朝。

然而拜占庭腦洞帝第二次遣使來宋的時機選得不太好,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正是舊黨掌權戰略收縮之際,對於國際外交也沒有太大的熱情。如果換成了他弟弟宋徽宗在位就不一樣了,與先父宋神宗同樣好大喜功的他,在20年後派軍深入新疆且末,擊敗了黃頭回鶻的主力,與東喀喇汗、高昌回鶻接壤。不過宋朝拓邊,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滅亡西夏,牽制中亞伊斯蘭勢力這樣的腦洞實在是不可能啊。

(出處:蒼天熊貓,侵刪)

阿拉伯

成書於十三世紀初的阿拉伯古籍《地名辭典》提到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國王」,稱其排名在印度國王之下,突厥國王之上。根據時間和描述應該就是宋朝政權。

他(中國國王)是體恤臣民、治國有方和工藝精湛之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王比中國國王更注重體察民情和善待兵士與臣屬的了。他英勇無比,掌握生殺予奪之權,有時刻整裝待發的軍隊、無數的牛羊和兵器。他軍隊的軍晌、待遇和巴比倫國王軍隊的一樣。

阿拉伯有句諺語:「希臘人的頭腦,阿拉伯人的舌頭,中國人的手。」阿拉伯人認為,中國人是世界各國中最擅長繪畫和工藝的民族,也確切知道中國出產絲綢和瓷器——要說世界商人阿拉伯人搞不清楚當時最有價值的手工藝品的出產國,這才是天方夜譚了。

需要說明的是,阿拉伯語中的「中國」發音為「隋尼」,而契丹就是Khita,說明當時的阿拉伯人還不至於混淆契丹和中國—— @Elbert Geng回答中說阿拉伯的主要貿易夥伴是遼國,這實在是很有想像力~ 阿拉伯人萬里迢迢跑來找「主要貿易夥伴」買什麼?上面說的絲綢和瓷器是不用想了,難道進口牛羊馬駝土特產嗎?

然而因為西夏阻斷了絲綢之路,宋代和中亞的貿易幾乎斷絕,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只限于海運。從中國來講阿拉伯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是遼國

至於接下來的想像力更是突破邊際了,OK你要反無腦吹沒問題,能不能不要開這種國際玩笑?

抱歉,當時的西方人概念里「中國」是指大遼,你可以查一下英語里指中國的sino的詞源就是「契丹」

我要是不知道的話興許就被唬到了,不過您是怎麼發音能把sino和「契丹」聯繫在一起的?我還說sino詞源是動感超人呢~

上面說過,阿拉伯語中契丹為Khita,世界上使用類似辭彙作中國代稱的,一般只有斯拉夫語系國家,寫作Kitay。而拉丁語中的Sino,與希臘語中的Sinai,阿拉伯語中的「隋尼」應該都是一個來源。其含義雖然有「絲」、「秦」、「隋」等諸說,但是抱歉,任何一個來源都要比契丹出現的早得多。


1、著名歷史學家、宋學泰斗漆俠先生曾指出:「在兩宋統治的三百年中,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居於世界的最前列,是當時最為先進、最為文明的國家。

2、四大國學大師之一的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3、美 國 著 名 史 學 家
L.S. 斯 塔 夫 里 阿 諾 斯(L.S.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中說: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的意義。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還增加了貿易量。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當時中國的經濟居世界主導地位,這表現在以下事實中:中國的出口大多是製成品,如絲綢、瓷器、書畫等;而進口則多半是原材料,如香料、礦石和馬匹等。

4、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Jacques Gernet)在《南宋社會生活史》一書中說:13 世紀的中國在近代化方面進展顯著,比如其獨特的貨幣經濟、紙幣、流通證券,其高度發達的茶鹽企業。……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這個帝國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

5、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中國新史》認為:中國最偉大的時代:北宋與南宋。宋代是偉大的創造時代,使中國人在工技發明、物質生產、政治哲學、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領先全世界。……與歐洲相比,11、12 世紀的中國是先驅,在多數文明層面上遠遠超前。

6、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喬納森·斯彭斯(Jonathan D·Spence)在
2000 年 1 月 1 日《新聞周刊》撰文評價宋朝:上一個中國世紀是 11 世紀。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國家。它的領導地位源於一系列的因素,從技術上的發明到工業企業的興起和管理良好的農業,從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試驗的傳統到對宗教和各種哲學思想的寬容。……上一個 1000 年的中國,是世界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宋朝的首都在東京汴梁,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人口達百萬,是世界最先進最繁榮最龐大的城市。

7、日本宋史學家宮崎市定在《宋代的煤與鐵》一文認為: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中國文明在開始時期比西亞落後得多,但是以後這種局面逐漸被扭轉。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於世界最前列。然而由於宋代文明的刺激,歐洲文明向前發展了。

8、德國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在《白銀資本》一書中說:宋代中國在重要技術、生產、商業發展方面和總的經濟發展方面尤為突出。11 世紀和 12 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

9、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在《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一書中認為:假定歐洲和中國公元一世紀時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到了宋朝時,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歐洲已大大落後於中國的水平了……一般認為宋朝是一個向縱深發展的時期,而在宋以後的五百年里,主要特徵是橫向發展。宋朝之富算得上是冠蓋歷代王朝,並居世界首位。

10、美國斯坦福大學宋史專家劉子健(James T·C·Liu)與美國學者彼得·戈拉斯(Peter j·Golas)在《宋代中國的變化:改革還是革新》中這樣說道:「宋朝領導了一次爆炸性的經濟與技術革命,這一劇烈變革提高了社會每一分子的生活質量。

11、200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的經濟學家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Prescott) 在《中美新市場經濟(北京)論壇》發表《克服國富的障礙——經濟政策與經濟周期》的主題演講時說:宋朝的時候中國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

12、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劍橋大學李約瑟(Dr·JosephNeedham)先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顛峰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 18 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他在《世界科學的演變》中感慨道:「從我們的文明開始到哥倫布時代,中國的科學技術常常為歐洲人所望塵莫及。」

13、美國密歇根大學歷史學教授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公元 960 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藥之發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天文時鐘,鼓風爐,水力紡織機,船隻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於宋代出現。」

14、日本京都史學派代表人物內藤湖南、宮崎市定等提出「唐宋之變」:認為世界現代化肇始於中國唐宋,一千年前的宋朝已經很現代化了,是人類第二個千年的「領頭羊」。宋朝治下的傳統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近代社會悄悄邁進了,無論是技術的應用,經濟的發展,還是治理方式的變化。

15、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對「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三大發明的評價是:「因為三大發明首先在文學方面,其次在戰爭方面,再次在航海方面,改變了整個世界許多事物的面貌和狀態、並由產生無數變化,以致似乎沒有任何帝國、任何派別、任何名人,能比這些技術發明能相提並論。「『

16、2005 年 5 月 22 日,美國《紐約時報》曾發表「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雲」一文,認為作為宋朝的都城,開封當時人口超過 100 萬,而倫敦只有 1.5 萬人,開封算得上公元 1000 年時的世界之都。宋朝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餘個增加到 40 個,繼長安、洛陽和南京之後,汴京和臨安分別成為世界上第四和第五個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許多城市如泉州、廣州等都是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當時宋朝擁有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頻繁遠航至阿拉伯,東非,印度,東南亞和東亞的日本與朝鮮,是東方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貿易中心。宋人生活豐富多彩,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更是直觀的展示了都市工商經濟一派繁榮的景象,就是千年之後,仍讓世人驚嘆不已。在北宋160 多年間,京都汴梁「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當整個西方世界用木頭劈柴生火、作飯、取暖時,宋朝汴梁城中已是「數百萬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經濟上的寬裕使得「中國在宋以後,一般人都走上了生活享受和生活體味的路子,在日常生活上尋求一種富於人生哲理的幸福與安慰」。

17、稍微懂點經濟的人相比近代荷蘭的金融創新,早上 500 年的宋朝也毫不遜色。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發行的「交子」成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宋朝開始使用銀票和紙鈔,並實現全國性流通,實在是全世界範圍內的偉大創舉。相比之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匯票實在不算什麼。以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為例,關於政府借貸之類的規定即便今日讀來也是嘆為觀止。金融借貸、利率調整、惠農新、供需調控,都頗有現代金融槓桿的意味、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影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理念。宋朝經濟管理手段之先進,亦足見宋朝之富裕。

這些足以說明,當今世界學界的認識:宋朝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技、文化等最發達的國家,被認為是人類第二個千年的「領頭羊」,是當時世界上「超級富國」。

國際對宋朝的評價更是超越了漢唐:「東方的文藝復興」、「最偉大的時代」……不論怎樣,宋朝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精湛、生活最富庶的朝代。

以上觀點全是來至於引用古今中外的權威的歷史學者和經濟學家的觀點,至於一般歷史和經濟學家就不提了。多用國外的觀點,足以說明宋朝不僅對於當時的世界,哪怕對今日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存在了。

引用了這麼多,不容易呀,點個贊吧。


對漠北游牧民族來說:蠻子國是個遙遠的、富庶的國家,搶劫起來應該很不錯,可惜太遠了。

對棒子來說:宋朝自稱是唐朝的繼承者,是天下的皇帝,可大遼大金不也是皇帝嘛,我們幹嘛也不稱個皇帝玩玩?……算了還得跟宋朝友好,不然大遼大金要來打我們還沒個幫手了,我們稱大王算了。

對日本來說:別打攪,阿達西瓦在內戰呢,不要打擾我們!

對西域各國來說:馬秦是個很富裕的國家,我們以前最強的可汗是統一了契丹、馬秦和喀喇汗的天可汗的女婿,現在契丹和馬秦我們都可以借甥舅之情來拉關係,就像我們信真主跟伊斯蘭國家拉關係一樣,這樣不管東邊西邊,他們都不會來侵略我們。

對印度洋各國、伊斯蘭世界來說:馬秦是個超富裕的國家,刺桐是個超級繁華的大城市。而且馬秦不歧視外國人,還允許外國人當官。大夥去那裡做瓷器、綢緞生意會發財,大夥趕快去淘金哇!

歐洲人:你的惡行從愛爾蘭到契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去蠻子國可能就不知道了,哈哈哈。


@Weaver 這個人是個不敢開放評論的崇洋媚外女,說話片面混淆事實。

按照他的說法,完全可以這麼說,西歐是全世界科技最落後的地區,偌大一個歐盟竟然用著美國的google搜索引擎,幾十年了自己卻造不出來,就連俄羅斯都有自己的本土搜索引擎,可見,西歐是世界上科技最落後的地區。

羅馬是世界上最落後的地區,他們不懂得製造瓷器,進口了幾百年,一個也造不出來。可見化學物理知識差到何種程度,天天從中國進口,流失大量黃金白銀。

對於她的回答我就想說,是不是中國要所有領域全部秒殺國外才算科技發達啊?

中國的東西外國造不出來就說中國的是手藝,外國的東西中國造不出來就說是科技問題了?

投石機是蒙古從伊斯蘭偷過來的,只不過西夏蒙古距離西域近好偷罷了。

阿拉伯偷造紙術的時候你怎麼不說西方人都是低素質的文盲啊?怎麼不說西方人竟然用羊皮寫東西,可見愚昧到何種程度?

近代中國的恥辱讓中國一些人失去了信心,特別是一些女人就想嫁到國外去,好像外國人才是她最親近的人。然後在外國各種窮困潦倒,白男無能就開始在知乎上專門黑中國人找優越感。這種毛病該改改了,中國人別的不說,智商是秒殺西方人的存在。


宋朝時基本是這樣的:周邊國家人都希望自己是宋朝人,如果此生不行,來世也行。這話是不是誇張,可以看以下事實:

宋代海外貿易已經很發達了,泉州、廣州、明州等地都有市舶場。買賣外國貨是發財捷徑,好多士大夫也參與其中,比如蘇軾就曾販數船蘇木入川,理宗朝宰相鄭清之的兒子挪用公款買賣外國貨,大將張俊曾拿出50萬貫家財,讓一名老奴出海貿易,運了一船珠犀香葯,轉手獲利幾十倍。

別看明清時中國在海上受欺負,宋朝時中國可是造船大國,宋商是東南亞海上貿易中的大批發商。每次宋朝海船到達東南亞諸國,都會掀起一場高潮,在渤泥國,國王及其眷屬和重臣都要親自來迎接慰勞。

宋朝海商的發達導致海外華僑城的興起,在日本、高麗和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有華僑聚居區,高麗王城就有華人數百,而交趾華人佔了當地居民的半數。交趾對「閩人附海舶往者必厚遇之,同使之官,咨以決事」,以至於「所任乃多閩人」。

宋朝時來華外國人也不少。廣州、泉州都有大量阿拉伯商人,根據其名字的音譯,都姓「蒲」姓,在大宋一住就是數十年,還修築了伊斯蘭教塔寺。阿拉伯商人都很富有,有個叫辛押陀羅的,曾提出助修廣州城的錢糧,但是神宗拒絕了。

宋朝政府對外商來華十分鼓勵,每年番商離港時地方官都會擺大宴犒勞遣送,這筆錢是政府撥款的。外商在中國海域遇難,政府會給撫恤,對落難外商,還會有接濟。為打擊海盜,宋政府還在廣州、泉州等港口設立「望舶巡檢司」,在海面上置寨兵。

北宋開封有猶太人聚居點,宋人將他們信奉的猶太教稱為「一賜樂業」,即「以色列」的音譯。廣州有很多來自東南亞與東非的黑人,《萍州可談》記載,「廣中富人多蓄鬼奴,絕有力,可負數百斤。色黑如墨,唇紅齒白,髮鬈而黃。」

北宋徽宗年間,社會經濟達到頂點,廣州、泉州建了國際學校,供蕃商子弟入學讀書。

宋朝銅錢很受周邊國家歡迎,日本甚至沒什麼人使用自己本國發行的錢,而主要以宋錢流通。這個結果導致大宋銅錢走私成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錢荒經常發生。淳祐年間,日本商人在台州大量收購銅錢,一日之間全城銅錢消失,市場交易幾乎無法進行。

銅錢走私利潤豐厚,一貫銅錢可以在海外換得價值幾貫錢的貨物,所以鋌而走險的人非常多。紹興十三年有艘走私船因為裝了太多銅錢,船太沉,結果遇上風浪沉入了海底。

宋軍派了一支隊伍打擊銅錢走私,但軍隊中也有很多人被走私者收買。走私中最大支是官商勾結,每隔一段時間都有被抓到的官被降職或放罷,但仍攔不住。

高麗歷史上一直跟中國關係密切,大宋年間也不例外。北宋初期高麗頻頻遣使入貢,還答應大宋一起出兵夾擊遼朝,但大宋攻遼失敗後就把這個朋友拋棄了,高麗從此「受制於遼朝,朝貢中絕」。之後很多年裡,大宋一想打北方時,就找高麗,一覺得打不過北方,就不搭理高麗。到南宋隆興和議後,為怕得罪金朝,乾脆跟高麗絕交了。

宋代的海南島,有很多避難而來的外國人,以阿拉伯人居多,他們都是為了躲避本國戰亂而來的,在這裡形成了很多「蕃村」、「蕃浦」。

北宋時期,河北沿邊地區對遼朝的書籍走私十分猖獗,輸入遼朝的多是宋人文集等違禁書籍,據蘇轍說:「訪聞此等文字販入虜中,其利十倍,人情嗜利,雖重為賞罰,亦不能禁」。儘管北宋政府三令五申,但這種現象卻屢禁不止,以至蘇轍認為打擊書籍走私活動根本無濟於事,只有嚴格雕印書籍之禁才能解決問題。

遼朝君臣上下一致與宋朝爭「正統」,對於宋朝任何爭奪正統的言論,都要全力以赴地加以駁斥。北宋的歐陽修寫成了《新五代史》,將遼朝史事附載於書後的《四夷附錄》中,書稿傳到遼國,激起了遼國君臣的強烈不滿。壽昌二年(1096年),大臣劉輝上書道宗說:「宋歐陽修編《五代史,附我朝於四夷,妄加貶訾。且宋人賴我朝寬大,許通和好,得盡兄弟之禮。今反令臣下妄意作史,恬不經意。臣請以趙氏初起事迹,詳附國史。」遼朝不能容忍宋朝把自己放入四夷中的做法,也要以牙還牙,把宋朝的事迹放在遼朝歷史的附錄中去。遼道宗對劉輝的意見甚為嘉許,不久便升遷了劉輝的官職。

遼道宗幹嘛這麼痴迷佛教?他寫過一篇《銀佛背銘》,有點意味深長:

白銀千兩,鑄二佛像。

威武莊嚴,慈心法相。

保我遼國,萬世永享。

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古代也是稱華夏為中國的。)

——耶律洪基虔心銀鑄。

金朝佔領中原,一直認為自己才是正統。蒙古崛起後,曾攻打西夏,西夏向金求援,金章宗說:「敵人相攻,中國之福,吾何患焉。」

金朝在修史時也碰到了「正統"與「德閏」問題的爭論。章宗為了把正統與德閏統一起來,專門為此召開過論證會,章宗不同意繼唐和遼,同意繼宋。爭論未取得一致意見。因為這一認識與正在纂修的《遼史》觀點不一致,章宗罷《遼史》不修。

完顏亮之前金朝有三個皇帝: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金熙宗就已經很漢化了,從小喜歡吟詩作賦,烹茶焚香,而完顏亮比他更近一大步——他希望自己是個漢人,確切地說,希望成正統,為漢人所承認。他對自己被看成「夷狄」很不滿,多次說:「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後可為正統」,為這個目標,他決定滅亡南宋。

相關答案:

宋朝的文明水平是被低估了嗎?為什麼? - 宋燕的回答

關於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宋燕的回答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好像沒什麼特色? - 宋燕的回答

(《宋朝簡訊》在「時拾史事」連載中)

了解更多歷史八卦,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宋(420年~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存在時間最久的,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六十年。

宋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為劉裕所建,定都建康(今南京)。

看一下當時的世界局勢。歐洲西羅馬帝國處於崩潰的前夜,阿拉伯世界更未統一,而東羅馬帝國只有在北魏的史書中有所提及,所以也可以基本斷定西域之西是不知宋朝的。而河西走廊為北魏控制。

而北面的鄰居北魏是怎麼看宋的呢?當年北魏宣稱他們才是華夏正統,因為他們佔據了中原,而宋只是寄居南蠻籬下的島夷而已。就像當年東羅馬被稱為拜占庭,而法蘭克人查理曼卻當起了羅馬皇帝一樣。前期宋不停的元嘉草草,和北魏關係很是不好。到了孝武帝和明帝時期,宋也知道自己實力不行,北魏也疲於繼續戰爭,於是兩家和好進行貿易。但是明帝劉彧時期義嘉之亂,北魏趁火打劫加之宋有內鬼,北魏取了山東。之後兩國邊界維持直到蕭道成代宋。大致上算一般關係,捎帶著點文化糾葛。

當時妥妥的全球性失去秩序,完全沒有兩漢羅馬那種政權。在這個時代討論全球性問題,沒有什麼意義。宋的輻射面最多到北魏罷了,宋的時候,西漢棄置的海南還沒收回來呢,直到梁蕭衍時代才重新佔據,航海時代還早一點。

但是南朝時代避難到日本的渡來人對日本影響深遠。

暫時想到的就這些。


歐洲一國王,不如開封一守門官

最富不過北宋,好玩不過汴梁

荔枝腰子琉璃肺,麻腐雞皮水晶膾,千葉蒸餅配薄脆,香糖果子雕花筍,金橘水團姜蜜水

夢裡清明雨潤,夢裡中秋月朗,夢裡重陽秋高,更有那火樹銀花簫鼓喧

夢裡上元,幾家夜宴。

雨過御溝春水滿,一街桃李如綉,金紫貴胃

你看那街角燈火闌珊,汴梁公子手中的夢幻空花,如琉璃璀璨。

而你依然極暮醺醉,醉必浩歌,說夢幻又如何,且盡這一場歡,一忽兒汴河內外,流水潺潺,寂寂春將晚。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宋靖康元年,東京十幾萬太學生和市民走上街頭請願,要求皇帝罷免宰相蔡京,欽宗迫於民意壓力,將蔡京罷官,流放嶺南,最終蔡京病死途中。

或許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民主政治的萌芽吧,宋人的氣度和政治素養,由此可見一斑。


大宋是一個我比較喜歡的政權。

即使他沒有文治武功,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傲人他影響深遠,尤其對後世影響力頗大。算得上承前啟後吧。

當幾千萬人頂著頭上刺眼的四等劣民的頭銜苦苦掙扎卻依舊無法保住自己的姓名,當孔孟文章都斯文掃地落得個與娼丐為伍,他們覺得不服,即使那些勇於喊出聲音的高貴頭顱早已經掛滿了城門垛子,他們卻還是不服。

終於,他們爆發出了久違的吶喊,舉起了耀眼的紅旗,上面赫然寫著一個字:宋!

管你是波斯人還是回鶻人,管你是乞顏部還是汪古部,管你是怯薛軍還是阿速軍,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然後踩著對方的腦袋他們大喊一聲:還有誰?!

當他們在中原收復一座又一座城池的時候發現,北庭、火州的那些大鬍子回回並不是信了教就刀槍不入,他們看到閃著寒光的刀向他們揮去的時候照樣面如死灰;當他們殺進草原的時候發現,跨上駿馬拿起刀槍的漢人並不比草原人弱,草原人雄偉的都城就像他們自家的後院里破爛的籬笆牆一樣出入無人;當他們渡過鴨綠江連克兩京之後,那些唯唯諾諾的蝦蛆人樣高喊的是自己願意服從,而並非跟他們爭論孔子和端午節到底是誰家的。

拿起鋤頭,我是田裡的農家郎;

掣出刀槍,我是天地間唯一的王!

——謹致我最愛的大宋。


我是來反駁龍翎答案里的幾個觀點的。

東亞其他國家:契丹帝國、金帝國、西夏國、高麗國、日本國、吐蕃部落、大理國、黃頭回鶻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國的軍事實力在東亞體系里是老二,是兩大巨頭之一,是文明層次遠超其餘的國家,就好像蘇修美帝中的美帝一樣,燈塔級。

如果你說遼國跟北宋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那還有點道理(雖然這種「平等」是北宋花錢買的)。金國看南宋就像看美帝燈塔?你知道南宋一度做過金國的附屬國么?趙構同志跟金國皇帝的關係,有時候是兒子跟老爹,有時候是侄子跟叔叔,被人吊打到每年花錢續命還能說自己是人家的燈塔,真是精神勝利法

天方教國家:黑汗、高昌(前期為佛教)、薩曼、阿拔斯帝國、綠衣大食等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國是卡菲爾中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工廠,穆斯林們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奢侈品供應商。就好像今天中東世界眼中的中國

然而因為西夏阻斷了絲綢之路,宋代和中亞的貿易幾乎斷絕,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只限于海運。從中國來講阿拉伯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是遼國。

歐洲國家:拜占庭帝國、法蘭西王國、德意志王國(兼皇帝頭銜)、馬扎爾王國、英格蘭王國、西班牙諸小王國、義大利諸邦、波蘭王國、基輔羅斯、立陶宛、北歐諸王國。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很少聽說,人們只知道有中國,可能認為宋是中國的一部分,把宋和中國混淆。中國是傳說中的國家,其產品經常讓歐洲人想像中國的美好。就好像今天國人想像中的歐美髮達國家一樣

抱歉,當時的西方人概念里「中國」是指大遼,你可以查一下英語里指中國的sino的詞源就是「契丹」

宋國擁有極高的農業水平,是近一千年唯一一個首都能養活自己的朝代。

你覺得汴京城能做到糧食自給?

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職業軍隊(80萬禁軍),裝備精良,訓練專業,雖然受制於文官,但單獨看軍隊的話確實是一支恐怖的力量

80萬禁軍是引用自水滸傳么?北宋初年禁軍戰鬥力最高的時候只有10到20萬人,之後因為冗兵的國情,禁軍「公開的數字」確實一度飆升到80多萬。然而這已經是仁宗朝的事情,之後禁軍的戰鬥力你們懂的

當時世界上只有契丹/金能夠壓制宋軍。也就是說宋軍是當時世界兩大最強武裝力量之一

我大清北洋水師全世界只輸過日本艦隊,也就是說我大清海軍是當時世界兩大最強海軍力量之一

宋擁有亞洲古代世界最民主的政體,非常接近君主立憲制,君權被限制,宰相們治理國家,皇帝更多的充當仲裁者而不是決策者

蜀漢擁有亞洲古代世界最民主的政體,非常接近君主立憲制,君權被限制,諸葛亮治理國家,皇帝連仲裁者都不算就是個花瓶。

請先搞明白什麼叫民主政體,什麼叫君主立憲制

宋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存在於古代的近代化國家(除了槍炮),領先同時代其他國家數百年,在經濟上GDP佔世界一半多

呵呵。

毛粉路不拾遺沒有腐敗,民國粉地圖開疆轉進強國,明粉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宋粉GDP全球一半

當然,此君有些觀點還是正確的。比如宋朝科技很發達,體現在軍事上就是初級火器的使用;比如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無戶籍限制人口自由流動的朝代;比如宋朝有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比如宋朝的海軍一度很厲害,只不過後來財政吃緊就把海軍技能點砍了。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強勢和弱勢的一面,宋朝總的來講在科技文化上確實很屌,但請不要把它吹成燈塔國,需要知道一粉頂十黑的道理。


在宋代,我們可以把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歸類一下:

東亞其他國家:契丹帝國、金帝國、西夏國、高麗國、日本國、吐蕃部落、大理國、黃頭回鶻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國的軍事實力在東亞體系里是老二,是兩大巨頭之一,是文明層次遠超其餘的國家,就好像蘇修美帝中的美帝一樣,燈塔級。

南亞及東南亞國家:注輦、安南、占城、室利佛逝、真臘等等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國是北方和東方的盡頭,是可靠的貿易夥伴,是世界工廠,宋國貨充斥著市場,宋國強大的水師經常來炫耀武力。但是宋國商人素質比較高,雖然裝逼,但大家仍然心嚮往之,就好像二戰前的美帝一樣,燈塔。

天方教國家:黑汗、高昌(前期為佛教)、薩曼、阿拔斯帝國、綠衣大食等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國是卡菲爾中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工廠,穆斯林們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奢侈品供應商。就好像今天中東世界眼中的中國

歐洲國家:拜占庭帝國、法蘭西王國、德意志王國(兼皇帝頭銜)、馬扎爾王國、英格蘭王國、西班牙諸小王國、義大利諸邦、波蘭王國、基輔羅斯、立陶宛、北歐諸王國。

對這些國家來說,宋很少聽說,人們只知道有中國,可能認為宋是中國的一部分,把宋和中國混淆。中國是傳說中的國家,其產品經常讓歐洲人想像中國的美好。就好像今天國人想像中的歐美髮達國家一樣

然後我們來講一下宋各方面的成就:

1、宋出產的絲綢、茶葉、瓷器三大法寶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無往而不利,可以說兼有了現代中國貨的數量種類、德國貨的質量、法國貨的牌子,而且這些產品屬於獨家製造。

2、宋擁有一系列規模龐大的城市,東京150萬人,臨安124萬人,都是各自時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國的城市不僅人口多,而且工商業發達,擁有豐富多樣的商業街、娛樂場所,第三產業非常發達,在宋國首都可以買到任何想買到的貨物。可以說宋國的城市已經達到了歐洲城市19世紀的文明水平。

3、宋國非常自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搞戶籍限制的朝代,外地人可以隨意移民東京,也不像其他朝代那樣搞言論控制、軍戶民戶等等。

4、宋國擁有極高的農業水平,是近一千年唯一一個首都能養活自己的朝代。

5、宋擁有強大的海軍,基本上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最強大的制海力量

6、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職業軍隊(80萬禁軍),裝備精良,訓練專業,雖然受制於文官,但單獨看軍隊的話確實是一支恐怖的力量,當時世界上只有契丹/金能夠壓制宋軍。也就是說宋軍是當時世界兩大最強武裝力量之一(另一支是數目高達40-60萬的契丹騎兵)

7、宋擁有亞洲古代世界最民主的政體,非常接近君主立憲制,君權被限制,宰相們治理國家,皇帝更多的充當仲裁者而不是決策者。

8、宋國使用火器,而世界上其他國家除後來的蒙古外均未有此先進武器

總之,橫向比較的話,宋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存在於古代的近代化國家(除了槍炮),領先同時代其他國家數百年,在經濟上GDP佔世界一半多,在文化上碾壓所有國家(文化輸出),在軍事上只弱於契丹/金(弱太多的話就被吃掉了),哪怕在身高上也比歐洲人高,總起來說,很像曾經風光無限的美帝。


宋朝發達的地方很多答主說了,這個帖子補充一點其他方面(算是對某些貼子的反動)。

宋朝同期,阿拉伯的數學、天文、科學、機械、冶金、商業、神學/哲學在很長時期走在世界其他地區前面。舉幾個例子:

Averroes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給出力的定義: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力是動量的改變率(牛頓第二定律)。

名畫雅典學院收羅了古典希臘到啟蒙運動之前人類的精華,任何一個人物在人類思想史上都是驚天動地的元嬰級老怪物。Averroes就是其中之一(圖中左下戴頭巾的那個人,正彎腰看畢達哥拉斯寫字;畢達哥拉斯是那個禿頂濃須坐著翻書的大叔)

阿拉伯的機械設計和製造當時超過西歐和東亞。「回回炮」徹底改變了世界軍事史。從此以後文明民族的堅城高牆不再是防守野蠻民族的可靠屏障。這個技術落入蒙古人手中,短短時間不但阿拉伯自己覆滅,宋朝也跟著滅亡。

機械設計的基礎是冶金。人類最早在西亞進入鐵器時代,鍊鋼技術一直這裡最好。從公元4世紀到16世紀,大馬士革鋼在很多歷史時期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其後被日本、西歐先後超過)。隨便一把大馬士革刀流傳到其他地區都是「西域寶刀」,在本土不過是禁衛軍的制式裝備。

宋朝時期東南海上貿易的商稅一度佔中央政府財政收入的1/8!而泉州/福州不過是阿拉伯縱橫亞非歐的龐大海上商業網最東邊的一個末端(其中海上航線,在東方一直到明朝的鄭和才第一次正式走通)。

當時阿拉伯的神學探討遠遠超過西歐的基督教。神和人類的關係基本到了互存互愛的地步,再前一步就是休謨的不可知論,其開放程度一直到19世紀末期才被基督教超過(不過在阿拉伯本土,連續被蒙古、突厥兩撥野蠻人統治後,伊斯蘭教卻保守化下去)。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蒙古人打進來後不被漢化。其實不是蒙古人不漢化,而是他們選擇了阿拉伯化。蒙古人視阿拉伯為更發達的文明,宋朝反而是一個次級的被統治區域(色目人地位高於漢人)。宋朝超過阿拉伯的主要是人口和農業,而這兩點不為蒙古統治者所看重。


對於宋吹來說,就像上世紀70年代的美帝。對於宋黑來說,就像一二戰時的意呆利。


在當時的世界上,宋朝是個科技極度落後的國家,好不容易從西夏偷了個火星科技神臂弩,蒙古的天頂星科技投石機就來了。投石機涉及的數學和工程學知識遠在宋人學者理解能力之外。別說回回炮了,西夏潑喜軍的便攜型投石機宋人都造不出來。科技代差有如天塹,讓人聯想到滿清和大英。

宋朝也是個極度腐敗和貪婪的國家。為了養汴京一城(後來是杭州),朝廷不惜吸干農民的血,導致宋朝鄉村無比凋敝。當然,光吸農民血是不夠的,光繼承漢武帝創造的鹽鐵專賣也是不夠的,官家機智地擼起袖子把海關從政府部門變成了壟斷型國企。清明上河圖,豐亨豫大,都是這麼來的。


感覺有點兒像現在的法蘭西,軍事其實也不叫差,只是比人家弱,戰鬥精神指數基本負的,單獨打仗贏面不大,經濟上是法國 究極體,人民嘛夠浪(漫),一把手時不時弄出點兒大新聞,北宋開頭還是有點兒美帝苗頭的,自從太宗征伐李繼遷失敗,到後面被李元昊揍得一敗塗地不得不承認西夏立國,便沒了斗心,不得不說,有可能成為中世紀第一強國的北宋遇到這麼點兒挫折就沉淪了,很遺憾啊。。。

至於南宋嘛,悶聲發大財的典範,這是不是墜吼的呢~


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一知半解的我曾以為兩宋是絕對的弱國,無論橫向還是縱向比較。

看了紀錄片《南宋》,才知道這是一個經濟強國,無論橫向還是縱向比較。

在我自己的理解里,人民生活富足而安逸,上位者面對歌舞昇平的景象而產生了一種不該有的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沒有做到居安思危。

或許也與開國杯酒釋兵權有關。趙匡胤靠著兵權發家致富,黃袍加身,那麼他自然不希望自己和子孫後代面臨同樣的境況,所以重文輕武是必然的。

加之,作為一個經濟強國,人民生活富足有閑錢,那麼就會送孩子們讀書,希望出人頭地,卻沒有多少富足的百姓願意送孩子當兵,畢竟那是很危險的事。

這樣一來,上位者的壓制,百姓的選擇,都讓兩宋成為了軍事弱國。

懷璧其罪,一個經濟發達卻軍事較弱的國家,怎麼看都是一隻肥肥白白的羊,身邊群狼環伺。

兩宋在科技上也是發達的,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然而主要用途都不在軍事上,反而被鄰國學了技術,正可謂「師夷技長以制夷」。

到了南宋,依然偏安一隅,就像當年,總以為鐵騎踏不平中原一般,以為臨安在南方,已足夠安全。然而,那些游牧民族面對宋地肥沃的疆土。怎能不動心?他們一步一步打到了開封,又一步一步打到了臨安,最後把宋王朝趕去了崖山。

有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是多麼無奈的吶喊。

宋人因有氣節,不願低頭者都死絕了。死絕了,很多精神財富無法延續。百姓是無辜又無力的,他們被蒙人奴役,成了賤民。骨氣是什麼?骨氣只能讓那些弱小的百姓受更大的折磨。久而久之,便沒了骨氣。

明朝,是繼宋後漢人的延續。然而,為了更好的統治,尊朱子為聖人。朱熹此人,我只能呵呵。在這一刻,文化變味了,精神也變了。

宋朝,是一個巔峰,巔峰之後便是衰落。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不怎麼樣的存在,連周邊小國都搞不定,幾乎整個宋朝都是在內憂外困下度過的。

由於開國沒有強大的軍隊開疆拓土,對國內的土地兼并狀況也束手無策,只能實行不抑兼并的無奈之舉,宋朝的土地兼并,是歷代之最。

由於宋朝長期處於對外貢賦和大量的軍費開銷,宋朝的財政支出高得驚人。被迫實行高稅收。

宋朝為了對治兼并土地的地主豪強,大肆招攬培養文官集團來制衡豪強,而且對文官集團採取高薪收攏政策。使宋朝的財政支出更加雪上加霜。

由於土地兼并,宋朝也不得不實行高度管控的官營經濟,並且實行高額稅收。宋朝其實民間對私營手工業的發展需求非常旺盛,但是國家在內憂外困的局面下,不得不以官營管控的模式扼殺私營企業。一旦有官營的進入,民營的則只能退避。

宋朝的稅收不但稅率高,而且品種繁多,不僅收住稅,還收行稅,而且關卡眾多。這對商業貿易是非常不利的。

同時期歐洲的城市私營手工業就已經比較發達,而宋朝的私營則被官營完全扼殺,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宋朝內部不斷的民變,中央要求改革控制土地以緩解經濟財政的需求也非常強,但無奈,宋朝是豪強與文官分庭制衡的政治,雙方站在各自的利益上互不相讓,改革無疾而終。而且豪強與文官掣肘,直接導致北宋的滅亡。豪強主降,文官主戰。在雙方互相撕逼的過程中,北宋就在尚有能力抵抗的情況下,壽終正寢了。

南宋的情況比北宋更加糟糕,豪強把攬政治,繼續瓜分國家財稅,高度壟斷,高度兼并。岳飛這個主戰派,在戰場上雖然節節勝利,卻被內部的主降派完全瓦解了戰功。南宋只能苟延殘喘,到處輸金議和,而後被漸漸蠶食掉。

元朝人說宋朝最大的優勢是沒有女權和宦官主政。不以言論罪人則是政治疲軟的敗舉,雖然號稱廣開言路,但是使小人進有非份之福,退無不測之禍,致使奸臣當道,朝政日非!


推薦閱讀:

司馬光算是一個奸臣嗎?
我們為什麼關注宋朝?
如果北宋沒有被金國滅亡,那麼北宋在蒙古帝國征服亞洲的過程中會怎樣?
遼國為什麼滅亡,天祚帝真像正史上寫得那麼昏庸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