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所說的「線」的時代過去了嗎?
當你對一個事情理解和轉述都只能依賴於一個比喻,而你也不能同時提出另外一個比喻的時候,說明你並不懂得這件事物。
這是我多年來以一名物理本科生水平向廣大文科生科普相對論、量子力學、統一場論、宇宙學、四維和十一維空間之後的心得。
因為我確實不知道這些東西背後的本質是什麼,我所有真切掌握的工具,只有可憐的相對論變換公式(電動力學課程)而已和邁克爾遜以太漂移實驗而已。
但是我發現有意思的是,只要我把這些東西包裝成一個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比喻,他們竟然就表示聽懂了。比如最經典的黑洞-漩渦理論。這一切在觀看《星際穿越》的時候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至於我被邀請作為片外解說員看了這場電影3次……
可問題是,黑洞是一個漩渦嗎?當然不是。基於事物之間必有區別,若無區別則為同一事物的基本哲學原理,黑洞理所當然的不是漩渦。可是如果脫離直覺化的常識性的比喻,文科生們就表示無法理解。這樣的問題在解釋原子模型的時候更為明顯,你說原子核就是恆星,電子就是行星,行星繞著恆星轉,他們5秒鐘就明白了。但如果你說,電子以概率形式出現在原子核周邊的區域中,由於各個點位出現的概率不同,形成了一片電子云,觀測累積後看起來就像軌道運動,並且這種概率分布隨著能級不同有所差異因此看起來像不同的電子就像在不同的軌道上之類的,那麼科普在5秒鐘之後就失敗了。類似的還有薛定諤貓論之類的,不是物理專業的具有非常理性的抽象思維的人,無法準確理解什麼叫「概率疊加態」,也無法準確理解什麼叫半死不活的貓。
所以說看懂了一個比喻並不是真的看懂了這件事物,懂得原子模型像軌道並不能懂得獲得這個比喻背後基於的是怎樣的實驗現象和數據,因此也就更談不上加以應用。
社會學稍微宏觀一些,大部分實驗現象和理論基於日常所見的常識,不會像物理學那樣過度抽象,但是問題卻是同樣存在的。比如央行發行貨幣的本質這樣的問題,即便是經濟金融系的學生,也有大片的並不真正理解。更深刻一些的問題,何為信用,何為權力等等,表現尤甚。
羅輯思維這個節目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
羅輯思維這個節目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羅輯思維這個節目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他說得很生動是因為他掌握了這種比喻的技巧,但是這種比喻的技巧並沒有讓你能夠理解他所描述的事物的實質。
比如你問的這個問題,什麼叫線的時代點的時代?時代的哪一部分屬性等價或近似於點線的哪一部分屬性?如果按照比喻所用的幾何體系,時代的那一部分屬性又能否外推出聚點成線的性質?當比喻被外推至其相似度的邊界時,立即就會顯出你對事物本質的無知和比喻的無力。比如這個比喻,那有沒有「面」的時代?假如有「面」的時代那又是什麼樣子?「面」的時代來臨條件是什麼?人在「面」的時代應該做什麼?
看到上一段第一個問題的你立即就懵逼了,你發現自己果然並不懂什麼叫點線面體的時代,更遑論後面3個應用的問題。
這一切就彷彿當年我用沙漏模型給一個充滿理性思維的文科生科普黑洞-白洞模型時,他問我,那麼白洞附近能否觀測到「反引力」現象?如果白洞僅僅是黑洞的出口,那麼引力就應該只出現在物質噴發的白洞這邊,黑洞那邊為什麼也還會有引力?當時我也懵逼了……很顯然這個同學意識到了,在沙漏模型這套語言體系之下,所描述的黑洞-白洞模型與物質(質量)產生引力這一常識是相衝突的,因此明白了沙漏模型的錯誤或者說局限之處。我從沒見過這麼難忽悠的文科生!!
所以我們說:你懂很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真正的問題就在於,你並不是真正懂得這些道理,你只是記住了這些道理的文字形式、比喻或公式,這些東西只是道理的「像」,而非道理本身。
對一個理論理解到位表現是,明白理論的邊界和局限所在。
對一個理論理解到位表現是,明白理論的邊界和局限所在。對一個理論理解到位表現是,明白理論的邊界和局限所在。所以你懂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你不知道這些道理應該在哪裡運用。
對一個理論完全理解的表現是,能夠將這一理論與其他理論融會貫通。
對一個理論完全理解的表現是,能夠將這一理論與其他理論融會貫通。對一個理論完全理解的表現是,能夠將這一理論與其他理論融會貫通。所以你懂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不能將這些道理與其他的具體實踐的動作(其實也是一些道理)相結合,因此這些道理成了無法踐行的空談。
然而更致命的問題是,只要是別人給你講解道理,就一定只能採用文字、比喻、圖表、公式等等這些方法。所有這些方法都只是提供了理論(即事物本質)的「像」,給你一個入門方向的指引,所以你無法完全依賴別人的講解來明白道理,你終究還是得靠自己去悟,逐漸的在自己腦中構建出事物的全部特徵集合的模型,並明晰其邊界,這時才達成真正的理解。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王陽明「格物致知」的含義。
你腦中的模型越是龐大,邊界越是廣闊,那麼你對事物的理解可能就越深刻、準確和接近本質。有的人腦里,經濟學是一套,行為學是一套,而有的人腦里,經濟學就是行為學大量疊加之後的宏觀形式。後者顯然更為「通達」。有的人腦里歐洲史是一套,東亞史是一套,但是馬克思眼裡全都是一套階級鬥爭史,所以前者是史學研究者,而馬克思是史學宗師。
好了繞了半天回到問題。我想問題主你,對於「點」的時代這樣的理論,能否和你腦中其他的一些舊知識發生關聯融為一體?(或者你能發現衝突的邊界)你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實現另一種表述?如果你發現你甚至不能將這套理論與任何你所知道的其他的理論或常識相結合,那麼說明你對這個理論的理解連門坎兒都還沒摸到,或者,這個理論極可能是遠遠偏離現實毫無實踐指導意義的瞎扯淡。會是哪一種呢?前年羅振宇演講時候是這麼說的——
男性天生是占欲的,不願意分享。但是女性,過去研究村裡的結構,過去有對女性非常不禮貌的詞,就是老婆舌頭,女性在一個村裡,就是扮演這個村裡信息網路的作用。下午曬太陽的時候,一牆根女的在那聊,聊的各家各戶的信息都傳到各家各戶。未來互聯網結構當中,有兩個存在,一個叫點,一個叫線,男性往往就是點,女性扮演的一定是線,把點連起來,願意去分享、願意去串接一些東西,線的價值顯然遠遠大於點。為什麼要引用這個,一會再說。
去年年中的時候演講說的是——
2015年可能是中國創業者最重要的分界線的年份,就是「線」的機會再也沒有了。
這個段子說了整半年,就沒變過。
我覺得羅振宇的運行模式其實不過是所有意識形態形成發展過程的常規進程。推行一種言論或是理念,成績就是影響力,越多人參與和信奉,越說明成功。
吐槽羅振宇,什麼也收穫不到;跟風,可以獲得某種精神滿足,雖然不一定轉化為行為上的提升,但仍然算正面;但想成為羅振宇口中的成功者,恐怕不是靠跟風就能做到,相反,可以多研究下羅振宇本身。
羅振宇的言論犀利嗎?當然不。其套路非常簡單,「我不代替大家思考」…「人類歷史上」…「我發現」…「今年」…「我做了xx事」…「我有一個奇葩結論」…最後灌雞湯。不管有沒有道理,反正一整套打完聽上去就很有道理。最開始引用那段話是什麼意思呢?線也好點也好,其實都由著人說,但用這兩個詞才是關鍵,因為這類抽象的辭彙起到的作用和「人類歷史上」類似,都是聽上去就高大上。
如果僅僅這樣就能成功嗎?當然不是。還需要長期的堅持,堅持一年又一年,段子宣揚一遍又一遍。
我倒是覺得,不管線也好面也好,如果能像羅振宇這樣做事情,都能成功。簡單說就是:找到目標—〉找到訣竅—〉堅持。對羅振宇來說,找到粉絲是目標,售賣知識觀點並按照高大上套路炮製是訣竅,然後不間斷地保持更新。
就像知乎上很多「乾貨手」(我個人定義的,以輸出知識作為營銷方式的人),也一樣,希望被關注,然後發現堆滿數據和圖表就能忽悠到並沒有判斷力的讀者,然後任何國計民生時代潮流的問題都會主動出現。也許你會說知乎作為一個社區影響力是虛的,但針對社區內部以上的做法就是能帶來「成功」。
延伸到現實社會也是一樣,成功者炮製自己的成功,然後享受普通人的追隨,而大多數普通人每天只是討論這個好還是那個好。
如果真的想成功,走自己的路,輸出自己的觀點,而不用去糾結某種觀點的對錯。搞創業,做企業的話題太大,我說個最最簡單的,大家看過大型賣場門口搭舞台做活動吧。
那麼怎麼做一個活動?
當然創意是很重要的,而實際執行中,有很多細枝末節的問題可能比創意更要命- 可能因為內部配合不暢,導致你的策劃方案沒法徹底的貫徹
- 可能因為主持人對活動流程了解不夠,導致活動冷場----主持人都是來回扎場子
- 可能因為廣告製作單位製作DM單,海報,或者舞台背景不專業,導致現場出糗,比如說背景沒打 孔,安裝出問題,印刷粘連
- 由於DM單印多了,浪費一部分
- 由於DM單印少了,現場不夠
- 可能因為事先預熱不夠,導致人數較少
- 可能因為臨近單位做活動,人流量被截
- 可能因為天氣原因----下雨,下雪,颳風,導致往來人數較少
- 城管可能會來找麻煩
- 風太大,拱門太高,事先放上去的字被吹走
- 你的展架可能放在舞台旁邊,由於重量太輕被吹走
- 圍觀的人較多,導流的人太少,人流不進店
- 兌換禮品環節可能出現堵塞
- 由於內部溝通不暢,導致員工堆積,一部分環節執行人太多,一部分環節沒人執行
- 策劃總監和老闆臨場各自下命令,導致命令衝突,員工無所適從
- 環節過分複雜,主持人和員工沒能充分理解,導致現場混亂
- 主持人臨場能力較差,出現冷場
- 公司剛剛來了新員工,對活動執行不了解,給他的任務沒有充分完成
- 公司走了老員工,剛好此老員工是交接的一個關鍵,比方說他是對接廣告公司的
- 兌換禮品的時候未能充分記錄顧客信息,導致顧客遺漏
- 有顧客出現違反規則,多次兌換的情形
- 活動現場有看不住自己小孩的父母,放任小孩跑到舞台上去
- 現場因為爭搶禮品發生衝突
…………
其實賣場活動是一個較為簡單的活動,策劃方案出來以後光一個執行能出的問題會有一大堆
更何況創業,開新公司呢?知乎有句名言:你懂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羅振宇懂很多道理,但他終究是靠賣嘴發家的,所以,他的理論是靠搜來、聽來、拿來的,而不是靠投入某個領域親自實踐來的。做事情是要靠細節的,這種聽來的理論只能兼聽則明,不能全信的。比如這個點線面的事情,我是做跨境電商的,在我工作的領域中,不要說線了,連做「面」的機會都是大把,關鍵是你有實力握得住么?
就算你想做面和線,難道一開始不都是從「點」開始的嗎?這就是典型的拿著「結果」當「原因」說,聽聽一樂就行了。------------------針對評論區的羅粉們,我只想說:
一個跨年演講的活動預賣20年,象不象香火錢?有香火錢的地方,本質就是思想宗教。以前互聯網還不發達,就有個人比羅振宇還要有名,粉絲群還要龐大,他就是陳安之。其實兩者的路數是一樣的,只是載體不同罷了。當初的陳安之已經慢慢消失在公眾視野了,羅振宇將來也是這樣,這就是掙粉絲快錢的必然結局。只是那時候,又不知誰會冒出頭來繼續掙這種錢。點線面在不同層次的人眼中需要做的是不一樣的。他的論點就是要講給需要點的人聽的。
這是對題主的回答,放到前面來會更好一些。後面是我對我這個觀點的解釋。
大一的時候,很喜歡邏輯思維,感覺自己從中得到了很多東西。節目中很多話題都很吸引我,不過自己也在成長,直到有時候自己的見解與邏輯思維向左了,便開始了思考。
這畢竟是個節目,肯定有目標群眾,也許就是當年的那個我吧。水平更高的人也許會對這個節目嗤之以鼻,但是很多無法涉及到寬廣知識面的人,有人在給你為你讀書,告訴你書本傳遞的思想,比自己一點一點累肌快太多了。可以說很符合這個宣傳多讀書但是很多人並不是那麼願意潛下心來一點一點自己領悟的時代。有人直接告訴你,觀點又那麼新穎,何樂而不為。邏輯思維可以作為一種快餐迅速滿足需求。
之前看的那些娓娓道來現在看來變成了金玉其外。邏輯思維只是提出一種看法,不是教科書般的理論。它不是黃曆,你做什麼之前都要去參照他們的說法再去行事。你是這個節目的目標,你便受用了,你不是節目推廣的目標,便不會讓你感興趣。
放到這個問題中,情況因人而異,你認為有道理是因為你需要,你認為沒道理是因為你已經不需要了或者還沒到這個層次。到底有沒有道理,啥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互聯網新人一枚,也看了跨年演講,感覺是有料的但是否是對的肯定要時間檢驗,一年之後羅輯思維要麼大火,要麼就式微了。不管怎麼樣,敢於廣播自己的想法,並能給出基本合理自洽的邏輯,我個人都是讚揚的。
個人有色眼睛標識:滴滴出行員工——分割線——個人認為,線的問題是如何去除產品的多樣性,或者量化多樣性。最好是量化為一個價格。電商賣書能迅速衝量就是如此,相同的書基本沒有什麼品質差異。o2o要難辦點,基本不可能完全同質化,就算是滴滴也只做到了主要功能基本同質化,體驗上的同質化專車一開始想搞,但然並卵,國人大部分都是只重成本,不重體驗的,這就是為什麼快車的用戶最多的原因,專車司機感覺活少。出行還算同質化,餐飲要求不高也能算。美髮能算么?看病能算么?教育能算么?很遺憾,不太能,租房裡也就是自如友家比較接近同質化標準化。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服務不能同質化標準化的行業中,平檯面對天生的不被信任和品質不可控問題。讓我們坐看各互聯網的個人信用貸什麼時候成熟吧,這種純金融類的服務是完全同質的,這個目前螞蟻金服和微眾銀行做得都還比較保守,AT尚且如此,用戶信用,畫像的基礎數據還比較缺乏,一些複雜高級、需要信用背書的服務還啟動不了。即目前o2o由於第二階段的基礎不成熟,還做不到爆發。(這裡的第一階段是指滴滴APP目前這種純技術實現信息廣播的階段)
在這種意義上,我同意羅胖的判斷,第一批o2o已經都有人占坑了,其他的目前來看還缺乏數據基礎設施你們為什麼總是黑羅胖,這麼做不合適,我只能這麼說:
一切類比都是不當類比。然後,通過比喻自以為理解了本體,然後告訴其他人自己理解了本體是一件很蠢的事。除非你能向其他人展示出本體和喻體的關係。他真覺得過去的話,讓大可把自己的身家押上去short這些做「線」的公司的股票啊。
我聽了他的演講,感覺就是他這麼懂,商學院的教授怎麼還沒失業?人家吭哧吭哧做案例,各種折騰,也只敢講過去的事情總結經驗。他大言不慚,說這個過去了,那個不行了,想干成xx就必須oo,不信你看我這個比喻。總之我聽了一會就不想聽了,當作上網的背景音都不靠譜。1月8日更新:
對於某位知友觀點的回應,雖然你屏蔽了我,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在此分享我得觀點:對於此事,我個人的觀點是:1,如果你是以為有實踐的評價者,我尊重的你的觀點,但是我不認可你的觀點;2,對於邏輯思維的受眾群體,一概而論並不高明,說到底,對於邏輯思維大部分的聽眾來說,這只是求知路上的拐杖:有人還沒有行走已經買好拐杖;有人還在姍姍學步所以需要幫助;有人健步如飛但還是願意帶著拐杖,因為他可能再跌倒或者受傷的時候用;也有人已經足夠強大了,但是卻還要爬一座高山可能也需要用,一概而論臉譜化並不算一個正確的評價;《讀者》也一樣,難道真正有知識有資產的人就沒有時候需要心靈雞湯來滋潤一下了?只一個例子就可以讓這個觀點站不住腳;同樣,擁泵羅輯思維的,不一定是沒有主見之人,或者是「獲知的投機者」;3,既然,它在某個時候能讓你聽100期,說明它在某些層面也滿足了你的某些需求,及時只是娛樂需求也是其價值,那麼,對於給我們提供價值的這些服務者,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基本的尊重,哪怕盡量客觀的評價也好;再次重申:我是一個實踐主義者,我認為,如果你要當中發表一個觀點,最好需要對你所談之物有所體會與了解。汝非魚何談魚之樂?
--------------------------------------------------------------------------我是來未羅胖站台的!
看到上面的的人對於羅胖的觀點,我笑了!兄弟們,不要太較真,笑笑就好!撕逼羅胖的,貢獻一點淺見,歡迎探討:我也是一個羅輯思維的會員,兩年來一期節目沒有落下,而且反覆聽,突然,在這幾期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現在的羅胖已經和兩年前的羅胖有天壤之別了,從他跨年演講的題目我就看出來了「時間的朋友」。他已經明白了時間的價值!什麼叫時間的價值?我個人把他叫堅持的聚合作用,比如:一滴水是水,而且會幹,而很多水就能形成江河湖海,而很多水形成的大海就能形成巨浪,吞沒輪船甚至大地,而浪花卻不是水滴的特徵,而是它的基因。同樣,羅胖每周找一個再某方面最牛逼的人學習,通過節目轉化獲得知識的精粹,一天兩天你看不出來,但是當有一百期,兩百期的時候時間就產生了聚合作用,讓羅胖的知識見地呈幾何級數增長,而這就是時間的意義。
同樣,聽了幾百期的我受此影響受益匪淺。所以,看看就好了!這次《必然》是全球同步發售,這是圖書發行史少有的事情,如果你明白了時間的意義,你才能明白為什麼羅胖要傾家蕩產去爭取這三個月的獨家發售權,因為他明白時間的意義,時間才是商業的終極武器,您比競爭對手早三個月了解了未來互聯網世界的規律,那麼你就可以比競爭對手動手更快,而墨菲又是必然發生的,那麼就相當於你用墨菲就幹掉了競爭對手。也許這就是《三體》裡面得自然規律打擊!當然你可以說我是被羅輯思維洗腦了,但是,我想說的,我也是年閱讀量50?的人,羅輯思維是一個我選書的良好顧問,同樣你也可以說看羅輯思維的都是腦殘的書獃子。
還有,羅胖組織了一個由全國最頂尖的商業牛人組成的組織似乎叫梧桐樹,你也可以說這是一幫不帶腦子的傻子,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賺錢。對於一個連三五次步都沒有跑過的人,他永遠不會體會到跑步的那種暢快淋漓之感,但是有一萬個理由來BB跑步是傻子才幹的事情。
世上多的是那種連嘗試都沒有嘗試過的人卻忙著來評價以證明自己是精英。
我不認為羅輯思維的會員有多牛逼,但是如果他學會將羅輯思維作為一根求知路上的拐杖,持續堅持下去,相信會對他的進步大有裨益。挺好一節目,關鍵是互聯網內容營銷變現,難,難,難。
知乎一些超級大神搞了搞,不也都去找工作了哈!直觀感受,市場分析:
那個需求還是有的,信息爆炸時代,是有人有想提高對外界的信息掌控感。記得連岳有次說他周圍城市企業的一些人不會電子郵件的使用,我同國防科技大同學聊天,說到他們同學除了專業領域很專業,在他接觸的交際里其他方面的涉獵都很淺。估計羅胖團隊包括前期申音、操刀手脫不花妹妹(估計是核心人員,羅胖算小而美傳到授業的形象公關了),也是看到這個長尾里的需求,及在體制的大量事業和機關的知識分子的某種需求(在體制里消磨個人意志,偶呆過一段時間),這個階層的文化訴求!
另外,對於開眼界真算不錯,也就是廣度。自己知識閥值高了,肯定看法也變了!
商業模式方面:
我是從12年前後接觸上的,從中也長了些見識。創業後,他們是有節奏試錯,然後一路小跑,快速迭代,幾年時間終有起色。
以讀書啃書為旗,構建社群,不斷調整盈利模式,曾推出過線下企業家座談,線下書友活動,線上賣月餅等,線上解答疑惑。眼下,最終找到了成型盈利模式,社群服務,會員特權服務和圖書出版。真心容易呀!!!互聯網是真不容易變現的。
企業家內部培訓,有問題的業主有多少?有意願解決的有多少?這個能成為長期的事業嘛?讀書,讀歷史書,讀不同人以不同角度寫的歷史書,用技術手段讀我們關心的歷史書,用思維導圖讀。因為本國歷史資料多,朝代故事又多,讀歷史就能當企業的使命願景了!本身還能出書,在長尾里就有機會,一些人也培養起來了讀歷史這個行為習慣,或者消費習慣(這個也很關鍵,一個讀有價值書的引路人,品牌效應夠硬)!1、現在知乎關於「羅輯思維」的話題回答風氣很不好啊,任何話題都有大批答案是關於羅振宇個人的,絲毫不關聯主題。大家如果想發表對羅振宇的看法,有專門的問題可以回答:大家怎麼看羅振宇? - 奇虎 360;
2、我出於職業需要,雖然關注羅輯思維,也反感羅振宇的很多做法,但你們黑的水平實在太低級。就內容而言,羅振宇談論專業話題,專業人士反駁最起碼有理有據,讓人讀著有料。但是現在知乎上很多人「為黑而黑」,根本講不出什麼有水平的話。難道你們口中的「獨立思考」就是「無腦黑」?
建議大家讀一讀羅輯思維的「地下江湖」,看看人家的水平;3、橫向比較,如果你們說「羅輯思維內容低下」,那你肯定很少看綜藝節目或者同類型節目吧?羅輯思維的內容在當下的中國,算是優良了。就互聯網內容而言,羅振宇的嘴臉很像大嘴互聯網分析師,我都是當娛樂內容看的。不過依照當下網民的審美能力而言,還真沒太多人有資格抹黑羅輯思維的內容;
4、看過跨年演講的應該明白,羅振宇說的是「像阿里巴巴、騰訊那樣做平台的窗口越來越小,隨著基礎設施完善,圍繞平台做點的機會越來越多」。單就互聯網行業而言,他說的很對,而且這個觀點早就有了,並不是他首創。延伸而言,成熟行業內做平台的窗口越來越小,做點的機會越來越多,這個觀點是中庸的,正確的廢話而已,說的很對,有什麼好反駁的;
5、如果黑就要黑出彩來,別動不動就單純的表達觀點。撕逼水平下降,貴乎藥丸啊。看到這麼多人反對羅振宇我就放心了。
他的節目大部分我都看,因為挺長知識的。
然而,
我邏輯課作業就是拿他的節目做的,找出他節目邏輯的問題。
老師說:嗯,不錯,其實還有更多的。
我:……期末有毛概考試,害的我不得不翻起那本毛概書,裡面的文字差不多是這樣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基本問題展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觀點,構成了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
上面所有的四個字的詞都成為後面的一個章節。
還有以下名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小康社會,中國夢,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克強經濟學,克強指數。
能想出這麼多不帶重樣的名詞背後真的是需要莫大的付出與努力啊,我本來以為在商業社會裡人沒有這麼閑,直到我看到一則「去年A輪融資的846家創業公司快倒閉完了」這樣一則新聞,我發現我還是圖森破,桑探母斯乃衣服:
金健康伴侶,醫生之家,生命之源,咚咚健身,規律睡眠,營養膳食指南,娜米匯,寶貝盒子BeeBox。。。。。。
我不知道諸位看羅輯思維有沒有寫感想,我有,當有一天我把那些感想放在一起感覺像是毛概書一樣的時候,我就成功放棄看羅輯思維了。專心讀書,然後幫我父親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類似計算器一樣的GUI,以前我看他從來沒有節假日,一放假就手工記帳,有時候還晚上熬夜,現在就沒有這種情況了。至於因此多生成多少財富,我還沒估量過。
不信?你也試試做一下讀後感,看看你觀看這個所謂的羅輯思維到底懂了什麼道理?《羅輯思維》得慣有風格
《羅輯思維》中羅胖顯然扮演著社會科學工作者常做的工作,總結現象概括問題提出理論,所以社會科學不斷有理論催生出來,但是羅胖的任務比較重,就是要找到普世價值的可以對應商業應用的易接受的理論,而且頻率不能太低,這顯然並不容易辦到,所以邏輯思維變成了羅輯思維,羅織出來的邏輯嘛,誇大概念的範圍和影響力,說實話一直以來其實幹貨不少很有啟發,只不過總結的結論聽聽就好,不見得當真——當然,這些理論其實還是有價值的,對於促進投資人、專業僱員和創業者之間的一種聯合有或多或少的幫助,這大概也是羅胖收到科技界熱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形式?
這次《時間的朋友》從標題到各個子項,有價值的觀點不斷湧現,乾貨其實很多,是對2015年互聯網界很好的註腳,表現方式上,也可以說是把「普世」、「商業應用」、「通俗易懂」這三個概念發揮到極致,所以沿著多聽乾貨,少納理論的觀點看下去,我站在一個互聯網創業者的立場上,試著從某個側面剖開這次演講,把理論的範圍縮小、收窄,以期連接這些通俗理論的真相。關於點和線都講了什麼?
點:華為模式,研發設計,坐地分贓線:小米模式,低價引流,造橋收稅。結構的構成是時間性層累性的,所以2015年O2O的線生意會停止,所有O2O連線生意的時間點已過,還特地引用了紅杉資本來佐證這件事情,同時指出了做線的困難性:1、很難進去(窗口期:打車進入1年,巴士幾個月),矽谷大佬們出生於1956-1960年,2、守不上,OTT,Over The Top,會被人越過去,很難守,3:、追不上,資本競爭,集裝箱和飛機行業從未盈利,所以建議大家去做點,最後提到了蘋果和褚橙——兩個水果不是一回事兒——蘋果利用自己的品質掌控了手機行業80%的利潤,褚橙則是昔日煙王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 ,紮根傳統行業,卻在互聯網界被引為唯一爆款的水果生鮮產品,在2015年水果生鮮大戰中被拚命搶奪。是不是分析的太簡單?
把所有的連接問題都歸結為點線太簡單了,而且硬給點和線一個時間的節點,使之看上去是一個層累式漸進的堆積過程,一旦線連好,就沒有太多機會了,更多機會是在線上的點。這實在是太簡化了的模型,其實要講的東西是這樣子:還是看乾貨
核心的問題提的還是比較透徹的,拉起一條線真是想坑傻子其實坑自己的事情,做平台真的很累,因為你只有一個平台,上面所有的鏈接都要由你完成,每個點的特點你又要把握,在這上面要耗費的精力和資金之大,簡直……很難,兩頭都不確定的事情如何好做呢?所以,著眼於點,利用社交網站,利用BAT,利用視頻網站,把自己的內容推送出去,便是點,這幾乎是實實在在的良心之論,而且,灰常重要,點線理的時間窗口論其實是僅限於O2O行業的,但是互聯網並非只是O2O,連線生意確實很難,但是說所有連線都關閉並不客觀。碰巧延伸出來的邏輯
這裡其實隱藏著一個邏輯沒講出來,恰恰是蘋果和小米的對比,看這裡說的好像小米做線,蘋果做點,但其實,蘋果是點做成了線還做成了網,而小米是模仿者,僅僅做到線,也幾乎做不下去了。這才是高下之分,倒也正合了做點的本意,蘋果手機因為做得實在是太好,所以整個生態都建立了,本不好用的App開發卻有一大批忠實的程序員擁躉為其打造生態,使之成為一個完全的閉環體系,客戶只能用蘋果的用戶體系,只能用蘋果的雲,只能用蘋果支付購買軟體的增值服務,而且最重要的是並沒有採用大量傾銷、低價的方式,蘋果手機可是全世界都買一樣的價格,簡直無情!這其實是做點的典範,不僅做好一個點:手機,還做好了一條線,程序員和用戶的線,最後結成了網,讓用戶困在閉環里出不去,好好做點才是你能做好線的保障,如果你在線上某一個點上變得無可替代,你會控制上下游以致最終控制這條線的,小米在這方面確實差的還遠。要學會分辨。羅胖把點和線區分開來,給了我很多啟示,但是我不是很贊同他說的線的機會已經過去了的說法。事實上,世界上所有的點都可以連接起來成為一個產業(不論大小),且不說還有多少「點」會被創造出來,就說現在的社會經濟中有多少點?這是這幾年時間就能連的完的?兩個點只有一條線,而四個點就有六條線,如此類推呢?
為什麼一定要跟著別人的思維走呢?腦袋長在自己脖子上,自己多思考就好了呀!聽別人吹噓,純屬浪費時間,還不如去看場空洞的電影呢、、、與其虔誠的做一個木偶聽眾,還不如自己多做多想多和身邊人交流呢要做一個有自己的思想的人!
噴子真多。羅胖子本來就是有團隊的,這也要噴?人家節目里自己說了無數次了。羅胖子本來就是搬運工,天然屬性,你噴什麼噴?羅胖子本來就是靠節目賣書,你噴他是個商人,那是不是開個小賣部也要被道德審判。他的好多觀點我不贊同,但給了我不少思路。你想要絕對正確,回家打開電視看新聞聯播去吧。
沒什麼期望就沒什麼失望。跨年多了一檔節目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意義。
繼續歪樓。全場我最反對的是鼓勵大學生創業。「本來就一無所有,也就沒什麼可以失去。」絕大多數情況是,創業幾年失敗了還是一無所有。創業這件事真的不適合多數人,當然你去創業公司打工是另一回事。羅胖本質上就是一個夢想販賣家..
(回答完才發現問題被更改,現在點進來的小夥伴,額,不用看了。)爬進來說一些自己的思考。第一次回答「如何看待一個人」的問題,有些膽戰心驚。 首先說羅振宇,其次說羅輯思維,這個所謂的創新思維方式,再說這個跨年講演本身。或者交叉著說,反正我就是單純的吐槽。 羅振宇,他本質是一個創業者,他創業的項目是「羅輯思維」,我們不能因為他創業的產品有哲學的味道,就洗腦一樣認為他是什麼哲學家或者思想家,就如同前不久被大家罵死的迷濛,她本質也是一個創業者。這些「高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商業手段。 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羅振宇本質是一個商人。一個賣書的商人,一個買觀點的,一個買賣人,生意人。很多羅輯思維,用戶自己其實是知道的,那羅振宇有什麼可看,就是新生物出現的時候,一般都偽裝著,我們都沒有警覺,羅振宇發現了,他有自己理解的版本,他是挖掘了這個創業點的商人,等人家長大以後,你發現人家說的你都知道,可人家「成功」了。 其實一本書,大家都是識字的,不需要他做解讀,其實很多思維方式,大家都是知道的,不需要他做講解,那他的作用是什麼?讓大家更輕鬆的理解。 他就是一個商人。就如同郭敬明,被人罵死也好,黑透也罷,郭小四已經是一個出色的商業大亨。他和羅振宇不同的是,郭敬明已經不在創業期。 所謂的商業,所謂的創業找到的機會無非就是順應這個世道的演化趨勢,然後順勢而為。然後不要臉的堅持。這個不要臉絕對是一個褒義詞。現在迷濛一篇軟文叫價17W,很多人還在糾結人家「人品有問題」。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對這些創業者的評價只有兩個字:「邪氣」。我當然羨慕,卻不會學樣。 現在再說說「這個跨年講演」。這不就是一個「品牌營銷」嗎?「羅輯思維」就是一個知識產品,做的是知識服務,他從一開始就和一般做內容的機構大不一樣,他懂人性,明白人心,也懂市場,講演水平反而要排去最後,對於「移動互聯網」的看法,更要排去最後的最後,既然是這樣,至於他的那些看法對不對?這有什麼重要的?!內容產業將來會分成兩個大的產業。一個是娛樂,本質是幫你花時間,還有一個產業是學習,本質是幫你省時間。
那麼,「羅輯思維」這個知識產品做的是什麼?你說呢?你如果較真了,那是你傻。
最後,我也想靠說書騙錢呢,然,毛能力沒有,只能靠臉騙點飯吃。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留幾手吐槽《羅輯思維》的用戶是一群以為看個節目就可以提升自己文化、姿勢、逼格的土鱉?
※羅振宇跨年演講觀後感?
※怎麼看羅輯思維推出的會員服務?
※你覺得《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是個怎樣的人?
※papi醬第一個廣告拍賣落槌2200萬,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