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粵語和閩南語能製作成很多流行歌曲,而其他方言卻很少甚至沒有?
注意是流行歌曲。
有人覺得好聽就會去聽,有人聽就會去做,有做就會更好聽,以此往復,(當然得是熱愛母語的創作者),說白了就是沒人開始,其他都是屁話
謝邀。
這個問題可能還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估計得從唐宋講起了……
漢語的音韻特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文人和詩人們注意到並進行了分類和研究,在隋唐時期形成了格律詩的平仄規則,也就是說一首詩句數固定、字數固定,每句的哪個字必須用平聲、哪個字必須用仄聲(上、去、入聲)、哪個字隨意,都有嚴格的規定,這樣寫出來的詩才抑揚頓挫,誦讀起來有韻律美和音樂美。
到了宋代,詩人們覺得好詩貌似被唐朝人寫完了,就開始玩新花樣,也就是長短句,也叫詞。所謂的「詞」需要和「曲」對應,是要唱出來的。因此宋人寫的長短句題目都是詞牌名+作品名,有的時候沒有作品名或者作品名太難記,就用詞的第一句來指代,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一個詞牌(或者叫曲牌),對應的就是一首曲子,旋律、歌句、如何重複都是固定的,而且和格律詩一樣,詞牌也規定了每一句的每個字是平還是仄,當然有些位置平仄都行。平聲舒緩、高昂,仄聲較為緊促、低沉,分別對應旋律中較高和較低的音,不容許有差錯。一般來說新創一個曲子的時候可能是先寫出了歌詞,再因聲度曲,而在此之後別的詩人要寫屬於這個詞牌的詞,就要根據已有的曲子和詞牌的平仄規則,「填詞」了。所以蘇軾的《赤壁懷古》這麼雄渾的一首詞,詞牌卻叫《念奴嬌》(念奴應該是一個歌姬的名字),也是沒辦法。當然你說用《百字令》這個名字也行,就是知名度不高。
從宋詞到元曲,一直到近代現代的京劇崑劇各種地方戲曲,都遵循著一個規則,就是詞的平仄與曲調的高低必須保持良好的對應。當然不同的方言,平聲和仄聲的音值不同,而這種對應也是因地制宜的。舉個例子,河南地方劇種越調的《收姜維》裡面一句:
32 2 1- 2 2 21 2 1(6) 1(5) 1- (戲曲曲調,帶括弧的表示低一個八度的音)四 千 歲 你 莫 要 羞 愧 難 當 (唱詞)21 35 21 55 21 21 35 21 52 35 (用五度標音法表示的河南中部音調調值)可見凡是方言中低、降的調子,即陽平(難52)和去聲(四、歲、莫、要、愧21)大都在曲調中屬於降調或者是低音;高、升的調子,即陰平(千、羞、當 35)和上聲(你55)都是曲調中的高音和升調。
這種詞的平仄與曲調的對應關係在什麼時候打破了呢?大概就是西洋流行音樂逐漸發展,並對中國產生影響之後。具體的時間,是20世紀。而西洋流行音樂的大發展,取決於廣播走入千家萬戶、錄音機和磁帶走入千家萬戶。廣播在西方大概普及於四五十年代,磁帶普及於六七十年代。在此之後流行音樂才真正「流行」起來,才真正成為一種廣泛的愛好、現象、產業、潮流。
因此西洋流行音樂大發展之後(我們就認定是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中華地區能夠最先受到它們影響的,一定是能廣泛接觸到它們,同時社會風氣比較自由的地方。換句話說,就倆地方,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和美國羽翼下的台灣。在這一時期大陸比較嚴肅,即使上海也比較嚴肅,所以缺乏產出上海話歌曲的條件。香港人很長時間一直說粵語,所以粵語好歌較多;而由於台灣強力推廣國語,產出的國語好歌曲在數量上應該還是超過了閩南語歌曲的。(其實台灣還有客家語歌曲,雖然數量更少。與之相比,大陸也有客家語族群,但沒聽說有客家語歌星,就是因為沒那個環境。)
上面已經大致講清楚了,不過還有一點我想提一下,就是從嚴格的定義上說,普通話(國語)和粵語、閩南語、吳語之間的區別,確實可以理解為不同語言之間的區別。粵語和閩南語因為在對的時間接觸到了歐美音樂,所以孕育了一批音樂人;而大陸的吳語、湘語、客語、贛語、閩語,則沒有這個條件。另一方面,大陸人口超過一半的母語是官話方言。而以西方流行音樂為模板的華語流行音樂,是不考慮歌詞音調與曲調對應的。所以如果一個河南人、一個山東人、一個東北人分別自己寫了一首歌,彈著吉他用「自己的方言」唱給一個北京人聽,只要不加入太多的方言辭彙(比如《東北人都是黑社會》那種),北京人都會覺得對方是用普通話唱的。因為,這幾種方言之間的區別,在普通人聽來很大一部分是四聲的調值不同。而「唱出來」這個過程,恰恰將調值這個因素給消滅了。
總之:台灣和香港是僅有的兩個受到西方流行音樂長期浸潤影響的地方,所以產生了粵語和閩南語的歌曲。大陸因為歷史原因當年沒有受到浸潤式的影響,以吳閩客贛這些方言區的人數,不足以產出有影響力的歌手和歌曲;官話區如果有平民歌手,也會被認為是普通話歌手;有能力作曲的有官方身份的牛人,也只會創作普通話歌曲,如《讓我們盪起雙槳》。改革開放以後歐美音樂、港台音樂倒是進來了,但年輕人的方言能力已經越來越差,方言歌曲的土壤正在加速消亡。你仔細想想,你能想到有哪些特別著名的粵語歌曲、閩南語歌曲,是來自於廣東省和福建省的?
深入想想吧,這個話題不宜多說。
閩南語歌是在台灣發展,粵語是在港澳發展,感覺無非兩個,一是有經濟實力發展,二是有相對獨立成體系的文化環境。
一個港,一個台。
根本是因為香港是當時的經濟中心,娛樂業中心啦,只是當年香港造星太厲害大部分邊拍電影拍電視劇邊唱歌內地太渴求就滲透的特別厲害,其實粵語歌在在內地哪有那麼流行,只是相對流行,算一下每年100首熱單的粵語熱單和國語熱單的比例,當年有個5%撐頂了,00年後除了陳奕迅隔一年出一張廣東話專輯,可能會有首熱單,基仔/容祖兒/楊千嬅...哪位歌王歌后有首在內地很火的粵語歌,還得加一段「林夕們的故事」推一推,你看看華仔和學友哥的大熱單曲都是國語的好嗎,一路上有你/祝福/吻別/你最珍貴,路人一提陳奕迅就是好久不見/十年,十年淚流個沒完,一問對應的粵語版除了資深一點的港樂迷和EF大部分兩眼一抹黑,《明年今日》能知道「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的已經是不錯的了。至於閩南語很少吧,《愛拼才會贏》?bug級的台語歌天后江蕙內地知名度低到無下限,也就中年婦女們看的台劇主題曲比較火什麼《意難忘》《再見阿郎》,周杰倫唱的台語歌都沒幾個知道,最近很喜歡聽葉懷佩的《 越唱越大聲 》 行過田岸 誰咧叫我 是誰欲聽 台語歌 阮愈唱愈大聲 攏毋驚,推薦。
吳語歌也有,推介一個歌手張志林
因為有香港和台灣啊。
您試試用東北話唱流行音樂。。。
不是語言優勢,而是經濟優勢。流行文化永遠是由強勢地區流向弱勢地區。而強勢主要是經濟上的優勢,經濟上的優勢會在多方面對文化上的優勢起到促進作用。
港台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經濟相對內地發達很多,因此他們的流行歌曲和影視作品也更受到推崇和歡迎。
而香港樂壇和影壇日漸消沉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大量藝人投身內地,原有標籤隨之逐漸弱化,這可以算作反證了。港台發展起來的,其實很多方言都可以做成這樣的歌曲,只是只在當地小範圍流傳罷了,比如福州話流行歌曲,省外的《老司機帶帶我》那種。
經濟決定的,沿海地區相對發達
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基礎決定文化滲透。
流行歌曲是指有人傳唱的歌曲。要說歌曲嘛,東北二人轉聽過么?山東大鼓聽過么?秦腔聽過么?各地都有有特色的曲藝,但是要講傳唱,那就得看誰逼格高了。要論哪個地區逼格高嘛,當然是哪裡有錢哪裡逼格高。你看為毛英文歌一幫人其實都聽不懂還在K房裡拚命喊,為毛日語歌大家更是聽不懂只好伴個舞在bilibli上賣個萌,為毛粵語苦手還能死記硬背下來在眾人面前秀時尚。
粵語說起來比較好聽,雖然我的母語也不是粵語。北方的方言比較老土吧。
中國有個方言叫官話,普通話是官話的標準音。所以實際上有9億人是有自己的方言歌曲的。
推薦閱讀:
※流行音樂究竟粗糙在哪裡?
※音樂專輯的作用是什麼?
※Bj?rk 的音樂好在哪?
※華語樂壇有哪些男女對唱流行歌曲堪稱經典?
※伯克利音樂學院和北京迷笛音樂學校 差別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