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你知道哪些不為人知的文學知識或者常識?

如題,最近閑暇時翻了翻親戚孩子考公務員的基礎知識書,文學這塊出現了一些自己完全不知道的知識或者常識,比如徐渭寫的非常出色的雜劇《四聲猿》,之前只知道徐渭的詩畫和變態(笑),於是想問問大家,作為文學愛好者(非專業角度),由於興趣點不同,涉獵各異以及機緣巧合等等而來的你所知道的、很少有人知道的、屬於常識基礎性的文學知識(包括文學作品和事件)?

問題描述的非常嘰嘰歪歪,抱歉,多謝大家^O^


也不是不為人知啦,就是覺得比較有趣,大家又提到的比較少。

比方說芥川龍之介有篇小說《竹林中》,後來被拍成電影《羅生門》,這裡面講到了敘述的不可靠性,每個人交待的都是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早在芥川前,美國小說家布爾斯寫過一個恐怖故事集《鷹溪橋上》,其中一個短篇《月光下的一幕》結構上和《竹林中》非常相似。它講到的是一天妻子被殺害了,然後從丈夫、兒子、妻子的靈魂三個視角開始敘述始末,每個人的證詞都是片面的。但是區別在於,《竹林中》每個人都知道真相,唯獨敘述的時候說謊。而《月光下的一幕》每個人都僅知道一部分真相,他們對別人講述時說謊,而對自己講述時給出來的是真相。

這兩部作品如果不是巧合的話,真的是鏡面關係。

然後是大家都知道東野圭吾有本《白夜行》。其實馬爾克斯有篇略類似的故事,叫《純真的埃倫蒂拉和她殘忍的祖母令人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講的是小女孩受盡祖母虐待,長大後遇到了愛的人,後來她利用愛人殺死了祖母,然後把愛人拋下,自己獲得了新生。

這本書的結尾很有意思,馬爾克斯寫小女孩迎著風奔跑,而且『一次都沒有回頭』。

附《月光下的一幕》


算不上什麼不為人知,僅作為飯後閑談,供專業人士笑話:

1.關於魯迅的一點碎碎念: 現在互聯網上,大多數人提起魯迅,印象還是不免簡單化了,「不過是個最強的噴子」、「噴子鼻祖」。要知道,魯迅的文章,除卻批判性,藝術價值也非常高。光是《故事新編》,就值得讓人研究半天。更別說他一手開啟的「鄉土文學」,間接影響到了後來的沈從文、莫言等人。即使不被太祖欽點,先生的文學成就與價值也是無可估量的。

另外,關於先生的「噴子」屬性,也是有來歷的。魯迅的雜文,深受紹興師爺「刀筆吏」的影響,犀利警拔,手法多用正話反說,破壞力極大。「刀筆吏」與「師爺氣」影響了魯迅,成就了他雜文戰鬥力極強的「魯迅風」,但也帶給他一些桎梏。不過說魯迅是「噴子鼻祖」,這個罪名也太大了些。大多數人只看到了他文章的戰鬥力,卻沒有讀出他文章背後那些思想,還有即使身負罵名,也要在黑暗中戰鬥的精神,這實在是很讓人可惜的。

2.莎士比亞愛寫葷段子: 莎翁其實是一個癖好挺俗的作家,莎劇作品的內容語言有不少是低俗的。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在中國的譯本影響很大的有朱生豪版和梁實秋版,此外還有部分是卞之琳先生翻譯的。這些版本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很少翻譯出莎士比亞劇作中的性描寫現象。但其實,莎翁似乎只要一高興,就會寫不少的葷段子,比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一幕開頭,兩位僕人之間大段的對話,全是關於性器官的玩笑話。

不過莎翁的這些色情描寫雖然布滿了他的劇作,但絲毫不影響其作品內在的悲劇和嚴肅性。戲謔和莊重,淫穢與高雅並存,反而讓他的作品具備強烈的戲劇性和復調性。大作家寫黃段子,可不僅僅是污。

3.中國小說的「才子佳人」傳統:「才子佳人」在中國傳統小說中影響很大,連《紅樓夢》也深受其影響。追溯起來,《牡丹亭》、《西廂記》、《鶯鶯傳》都有「才子佳人」傳統的痕迹。

自古佳人自是配才子,就算到了社會主義社會,這種傳統也沒被消磨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包括現在的抗日、革命題材電視劇,男女主角幾乎都是「才子佳人」,只是說法不同了。傳統小說、舊社會的說法太過時,現在叫「革命加戀愛」、「槍炮與玫瑰」。

4.神話傳說是文學的源頭:其實這麼講是有問題的,文學的源頭應該是生活。不過神話可以看成是文學的原型,《西遊記》即是搬演神話故事發展而來,文言文小說的雛形之一——魏晉志怪小說也有演繹神話故事。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中,《補天》、《奔月》、《鑄劍》就直接取材神話傳說。

西方文學作品更能看出神話傳說影響的蹤跡,著名的《尤利西斯》就是按照《奧德修紀》比較寫成的,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有很強的聖經故事的背景,艾略特的《荒原》受繁殖神與聖杯傳說的啟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更有不少很強的拉丁美洲傳說色彩。

5.日本人民的奇特審美:日本文學自近代以後有一個奇怪的癖好,那就是特別喜歡暴露自己的私生活、色慾甚至變態思想,有著這樣自我暴露的文學作品,被稱為「私小說」。

更奇特的是,自田山花袋等人把「私小說」推向台前之後,這種暴露自我人性缺陷與色情慾望的小說體式越來越受到歡迎,以至於幾乎發展成唯一被承認的所謂「純文學」,其他的文學作品,如果角度太客觀,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通俗小說。「私小說」的影響重大,讓郁達夫也成為這一流派的中方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民的審美與日本大異其趣。從福樓拜提出「客觀無動於衷」後,法國文學家前仆後繼地愛上了客觀冷靜的描寫。與日本人把主觀暴露發揮到極致一樣,法國文學對於客觀描寫的推崇愈演愈烈,以至於羅伯格里耶等人為代表的「新小說」流開始覺得寫人不如寫物,物品才是主角,物壓迫人才那叫客觀,這些寫法引起了法國文評人的一致高潮……此情此景,似與東方島國異邦相異相似。

暫時想到這裡,之後有補充再填上。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不為人知的常識?????


1.德國有個叫克萊登的大學,校友遍布知乎

2.沒得過肺結核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作家

3.在日本寫書要先聽披頭士

4.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

5.梁實秋撰文批評謝冰心的《繁星》《春水》,
不久後,梁實秋在赴美國的輪船上與冰心不期而遇。

梁實秋問冰心:「您赴美國修習什麼?」
冰心答:「文學。 」

「您呢?」

梁實秋:「文學批評。」

1972年,大陸音信不通。在台灣的梁實秋誤以為冰心已死,在報上撰文悼念冰心,當然了冰心還沒死,而且她也看到了。這就尷尬了……
後來梁實秋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到:現在我知道冰心未死,我很高興,冰心既然看到了我寫的悼念她的文章,她當然知道我也未死。這年頭兒,彼此都知道都還活著,實在不易。

6.王小波是最早的一批極客,為了碼字方便改進了中文輸入法。

7.丘吉爾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詩經》不是民歌總集,大致可以說《國風》才是。

當然真要較真的話,《國風》中貴族寫的詩也不少。


1. 郭敬明擁有跟他身高不符的力量

2. 杜甫[愛]李白,但李白很高冷

3. 不知道給孩子取什麼名字?去翻翻《詩經》吧

4. "鳳凰涅槃"這一說法其實是郭沫若杜撰的

5. 接上,Phoenix≠鳳凰,Dragon≠中國龍

6. 接上,郭沫若名聲很臭

7. 莎士比亞是個負心漢,他老婆叫安妮海瑟薇

8. 接上,莎老的劇作品以黃暴著稱,但他的十四行詩卻是出奇的高雅

9. 接上,莎老的十四行詩有兩位主角,一男一女,都是莎老的傾慕對象

10. 接上,莎士比亞的第99首十四行詩是15行,而第126首隻有12行

11. 接上,科普一下十四行詩的一個知識:十四行詩多為組詩,每組幾十首到上百首不等,每組圍繞同一個大主題展開(一般是愛情),而其中的每首詩論證一個小主題(多位對愛人某一方面的讚美或傾慕),所以十四行詩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寫給同一個人的,每首格式幾乎相同的情詩集

12. 接上,文藝復興時期三大十四行詩組:《小愛神》作者:埃德蒙·斯賓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作者:威廉·莎士比亞;《愛星者與星》作者:飛利浦·錫德尼

13. 接上,勃朗寧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詩集》在名氣和文學史地位上都要比上面三組略勝一籌

14. 讀不懂後現代文學別急著罵作者,罵尼采更解氣

15. 盧梭的《懺悔錄》一點誠意也沒有

16.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家都是同性戀,比如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亞,亞歷山大大帝,屈原(存疑)

17. 接上,古希臘第一位女詩人薩福是一位同性戀,Lesbian(女同)這個詞來源於薩福的家鄉萊斯波斯島(Lesbos)

18. 接上,英國作家毛姆也是一位同性戀,但他的書都是講異性戀的

19. 接上,古希臘男風盛行,簡直是基佬天堂,柏拉圖認為多名男子之間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群P?)

20. 接上,柏拉圖式的愛情並不是拋棄肉慾,而是超脫肉慾

21. 英國浪漫主義激進派三大家,濟慈25歲病死,雪萊30歲淹死,拜倫36歲病死沙場

22. 接上,拜倫很喜歡勾 引已婚婦女,還因此得了性病,後來被威尼斯民眾趕了出去

23. 接上,雪萊曾因為無神論被牛津開除

24. 接上,雪萊的老婆瑪麗雪萊被認為是科幻小說的先驅(《弗蘭肯斯坦》)

25. 接上,瑪麗,雪萊和雪萊的朋友拜倫等人打賭各自寫一本書,比誰寫得最好,結果瑪麗寫出了《弗蘭肯斯坦》,而其他人都沒寫(相信男人的話還不如去信天氣預報ヾ(′A`)ノ?)

26. 科普一下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奇特的美和神秘性,強調個人獨特情感和特定品質的表現,把想像置於理智和規則之上(對比古典主義),也置於事實和現實之上(對比現實主義)

27. 喜歡看言情小說的姑涼們,有人說你們的話,就拿簡奧斯丁懟他,賊好用

28. 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 所有的作家開始都想當詩人,當他發現他寫不出好詩時就會去寫短篇小說,當他發現自己連短篇小說都寫不出來時,才會去寫長篇小說

29. Dramatic Monologue(戲劇獨白詩)並不是指戲劇裡面的獨白詩

30. 小說《白鯨》中的鯨其實不是白鯨而是抹香鯨

31. 王爾德成為婦女之友並不是因為性取向,而是因為他的美學思想

32. 接上,王爾德的童話全是悲劇收場,給小孩看慎選

33. 接上,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長相跟王爾德頗有幾分神似

34. 上面提到現實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這裡給非專業同胞們簡單介紹一下三大主義: 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

現實主義: 強調客觀世界的真實性,認為作者能夠如實反應客觀世界,文本側重批判社會現實,是對浪漫主義的反叛

現代主義: 強調主觀世界的真實性,客觀世界的虛構性,文本側重描繪人的精神困境,是對現實主義的反叛

後現代主義: 對"真實"本身的質疑,強調"無意義"和"不確定性",以顛覆傳統的荒誕形式進行創作,是對所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學形式的反叛

用一個通俗的比喻: 現實主義認為我們可以用眼睛看清真實世界;現代主義認為眼睛會騙人,我們只能用一面鏡子(主觀思維)去看世界;而對於後現代主義來說,眼睛瞎了,鏡子碎了,去他NND,老子不看了ヾ(′A`)ノ?

35. 愛爾蘭詩人葉芝24歲時邂逅了一位名叫矛德岡的女子,從此陷入情網,屢次求婚均被拒絕,直到葉芝52歲時,抱著做不了你丈夫也要做你女婿的心態向矛女士的女兒求婚,結果又被拒絕,葉芝死後矛女士甚至拒絕參加他的葬禮,矛女士的絕情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


那些大談理論的,一般寫的不好。

那些理論,聽起來很高深,但一般用不上。

麥基老師,你瞪我幹嘛?


必須說說 莎士比亞。

很多人以為 莎士比亞 「高雅」,屬於廟堂文學,一說起 「我喜歡讀莎士比亞」,就讓人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實際上,他的戲劇主要是寫給老百姓看的,俚語俗語很多,葷段子亂飈。。。。

真高雅了,票房是有危險滴~

有人看,再舉幾個栗子。

有人看了,加幾個糖炒栗子:

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三場中,被判決放逐的羅密歐悲痛欲絕,神父用哲學勸導他,奶媽卻放聲對他說:「起來起來(stand up),你是個男人,為了朱麗葉,為了她,你得挺立起來(rise and stand)。」

男人,挺好。

《維羅納二紳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第三幕第一場

朗斯(Lance):I am in love…"tis a milkmaid…Item, she can milk.

史比德(Speed):She can milk…Item, she brews good ale…Item, she hath no teeth.

朗斯(Lance):Well, the best is, she hath no teeth to bite.

說他女朋友很會「擠奶」,「最棒的是,沒有牙齒去咬」。。。

莎翁的語言好奇怪啊 沒牙齒咋咬呢?……


開個炮,可(肯)能(定)得罪不少人,但我保證,在核心愛好者和專業研究者中,以下絕不算知識,而是常識。

一、感情真摯沒多大用。

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育我們寫作要感情真摯,感情真摯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一直從小學到高中都這麼教。

小紅信以為真,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

一晃許多年,小紅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

結果語文失利,小紅不服氣,查了卷,拿著考卷問語文老師:「私密馬賽,森色,我從小學到高中的老師都告訴我,寫作時要有真感情,感情真摯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寫的時候都哭了喲,我寫的可是親身經歷喲,我寫的可是真人真事喲!」

閱卷老師:「全篇七個錯別字,三個病句,段落結構安排不當,表達不清;立意老套,議論膚淺!"

小紅:「可是這是經歷,我都寫哭了噢!」

老師:「高考不相信眼淚!」

二、共鳴並不能判斷是不是一篇好文章。

高中的時代。

「佛怒火蓮!」男同桌看完新更新激動地嚷嚷。

「當青春變成舊照片,當舊照片變成回憶,當我們終於站在分叉的路口,孤獨,失望,彷徨,殘忍,上帝打開了那扇窗,叫做成長的大門。」後排女同桌淚眼晶瑩,喃喃自語。

七年後,微信高中群。

男同桌:《斗破蒼穹》,這也算文學?網路文學的事兒,不算文學。

女後排:我從來不看《小時代》,只有4S腦殘粉才會喜歡同水準的《小時代》。《月亮與六便士》才配姐。

我:呵呵,《月亮與六便士》。

三、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被濫用。

甲:這篇文章,從我個人角度……結合上下文……文學史……集評上這麼說……最新研究表明它文意應該是這樣……

乙:我反正覺得它好,就是好,它就是這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甲:你知道哈姆雷特的最經典的那句話嗎?

乙(百度了一下):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甲:我選擇死亡!

四:文無第一的濫用。

甲:正兒八經的說,納蘭容若和毛姆一樣,都是那個時代的二流作家。

乙: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文無第一!

甲:你覺得我小說寫得好還是毛姆寫得好。

乙:當然是毛姆。

甲:文無第一!

五:文學是有門檻的。

某次,一個性格非常激烈的高中生對我發難:

「我覺得文學是沒有門檻的,文學的鑒賞,文學的寫作都沒有。你說這有門檻,哪來的優越感?」

我啞口無言,為了回答他,我思索了很久,第二天我問他:

「來,我們來討論一個社會問題。認真地說,你認為現在中國還有文盲嗎?」

高中生:

「廢話!當然有,在我老家,好多同學都沒讀過高中。這種顯而易見的問題都問,平時多看看新聞吧!」

六、優秀的文學文本未必流行,流行的文學文本未必優秀

甲:什麼是好的文學,樸素里見深邃,平地里炸驚雷,感情真摯,與人共鳴,還要朗朗上口,平白易讀,便於流傳。

乙:《離騷》你覺得算好的文學的嗎?

甲:算。

乙(拿出離騷):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這段話,怎麼讀,什麼意思?不許百度!

甲:……

……

過了一段時間,甲上知乎:

「《一人我飲酒醉》真垃圾!唐家三少,郭敬明,什麼玩意兒。」

七、讀起來很真實的文學,未必是真實的。

一天晚上,自媒體《昧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致文學專業者:不要以為自己多讀了點書,就優越了》。

文章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同,紛紛轉發,不一會兒就10W加了。大家都覺得昧蒙所言極是,文章中觀點真實,舉例真實,感情真實,這才是文學的真諦,昧蒙真是有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感,真實的文字工作者。不禁紛紛點贊叫好。

第二天,文學專業畢業的昧蒙坐在會議室,與員工開會。

昧蒙:昨天那條頭條軟文已經10W+了,小紅同學,你對外報頭條軟文廣告價的時候,可以增加5個百分點。

小紅:好啊!

昧蒙:另外,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新媒體編輯,交給小明你啦。

新來的管人事的小明:昧蒙姐,我們招編輯的具體要求,你能再說說么?

昧蒙:有新媒體從業經驗者優先,有文字創作經驗,良好的文學創作功底者優先……

說了一大堆,昧蒙想了想,補充了一句:

文學專業畢業者優先。

八、文品不等於人品,人們總愛給從事文學工作的人扣帽子。

小明想考文學專業,以後當一名作家。

小明的媽媽很傳統,覺得文學專業難找工作,不賺錢,想讓小明去學金融或者計算機。

小明說他有情懷,就是要考文學。

直到有一天,有一名老幹部來到小明的高中做文藝報告:

「一個合格的文學工作者,要寫出好的文章,要感情真摯,要真實樸素,要給人以共鳴。

同時,還要做到心胸寬廣,不生氣;海納百川,不罵人;踏踏實實,不求名;安安心心,不圖財。仁義禮智信,溫良謙恭讓,一樣不能少……」

聽完報告的小明回到家的第一句話:

媽!我不考文學專業了!

小明家隔壁,是評上了十大感動人物,全國道德模範的劉阿姨,劉阿姨也聽到了小明的話,然後長舒一口氣:

耶!又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九、詩歌的境界問題,境界是一個虛幻的詞兒,很難成為一個批評標準。

境界是什麼,沒人說得清楚。

有一天,地獄裡等投胎的三個鬼魂聚在一起,正好三個鬼魂都很文藝,就談論起了詩歌。

一號鬼魂:詩和詞,都以境界者為上。

二號鬼魂:人生有三重境界。

三號鬼魂:悔少作啊!悔少作!

十、聯繫到上文,乾脆就說審美乃至於閱讀也有門檻好了。

地獄裡,三個鬼混湊在一塊兒,談論一位偉大哲學家生前最後一次採訪。

一號鬼魂:我最喜歡他的那句Our time is up.there is someone at the door.

二號鬼魂:是啊,這話用中文翻譯很有詩意——我們的時代上升了,有人就站在大門前。

三號鬼魂:你們想多了,我說的是時間到了,門口一直有人等著呢。


福柯 羅蘭巴特 德里達 王爾德 安徒生 勞倫斯 托馬斯曼 三島由紀夫 蘭波 都是同性戀。


塞林格寫完《麥田裡的守望者》的時候,是32歲。

菲茨傑拉德寫完《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候,也就29歲。

濟慈去世的時候,年僅25。

被稱為歷史上最出色英文詩人之一的雪萊,活到了30歲。

取得成就很高,還如此年輕。


既然問題是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有些什麼不為人知的常識和知識。下面就談一點我個人的看法。就是關於語文學習中的陷阱。這些問題可能有人會告訴你,也可能不會,需要自己搞明白,我也是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自己想清楚的。

1.真正意義上的壞書並不多。除了一些十分下流的小黃書,宣傳暴力、迷信、反人類等思想的書外,其他的書並不能簡單的叫做好書或者壞書,應該叫做寫得好的書和寫的不好的書。因此在學習時(培養閱讀興趣時),比如武俠、玄幻、青春文學、情感類文學,甚至讀者、知音、意林都可以讀。我在年輕的時候就讀過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的書,後來自然而然就不會讀了。理論上你自己寫不出來的書一定程度上對你都有提高。比如我從金庸小說中就收穫很多。

但是,當你培養了閱讀興趣,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審美能力之後,就要加以選擇,去讀一些真正好的書。

2.可以不讀文學名著。有很多文學名著你可以不讀,也不會有太多損失。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就打死讀不進去,《駱駝祥子》囫圇吞棗讀的,《西遊記》也不喜歡。但是不妨礙我喜愛其他很多好書。讀有些書需要恰當的時機,可以說是緣分,要緣分到了才讀得進去。一時讀不進去的書不要強求,除非要考試。緣分到了自然讀得進去了。

3.快速閱讀是最壞的閱讀方法。所謂的快速閱讀、瀏覽式閱讀、「三點閱讀法」之類的方法都是極端功利主義派生的產物,都是不懂閱讀的人搞出來的,流毒無窮。不僅對作者毫不尊重,而且毫無所得(只是在做英語閱讀理解時有用),真正的閱讀方法只應該有一種,那就是老老實實。逐字逐句好好理解、感受,時間多讀慢點,時間少稍快點就行。

4.作文的套路是對創造性思維的最大禁錮。我們從小學寫作文就開始學套路、初中、高中也是如此,一步步卓有成效地扼殺了大家的創造力。只有少數逃出牢籠的思想保留了少量的想像力。

5.作文教學中,既不鼓勵虛構,也不鼓勵真實。老師在鼓勵真實的時候往往要求真人真事,但是對真情實感的考量一點都不到位,並且有意無意放縱虛情假意。學校基本不鼓勵學生寫故事,不鼓勵想像,不鼓勵思維,就是不鼓勵聰明。

6.寫作的教育中太不注重結構。從小學到高中都是這樣,甚至只有極少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會把文章的結構單獨拿出來講。高三的時候可能會講,但是講幾種議論文結構,就是應試結構。從未鼓勵過結構的創新,事實上絕大多數大學生終生不會明白什麼是文章的結構,不會明白結構可以無限可能。

7.小時候作文寫得太多,有害無益。作文布置得多,大家就是胡亂寫,不重質量,虛情假意,甚至抄襲成風。寫得多了,只有厭倦,扼殺了興趣,語文教學就徹底失敗了。用心思考、想像、表達的一篇作文,勝過應付作業的十篇作文。

8.無論是讀、還是寫,追求愉悅感很重要。讀一本書很開心,你的收穫就相對多,也獲得了正反饋。寫一本書很開心,就相對寫得好,能讓別人也開心。愉悅性才是藝術的本質。

9.寫作的故事性遠重於思想性。講好故事,讓人開心,讓人感動是十分重要的,是文學愛好者最應該追求的能力。我們不要想著去教育別人!

10.我們需要理性的思想者,也需要感性的天才。有一種人天然具備打動人心的能力,就是感動自己的能力。只要不瞎浪漫,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有一種人比別人聰明、理智、公正、有見識,可以引領思考,但必須謙虛,也不要逃避責任。對於感動人心的能力,我的感受是,人經歷得越多、越堅強,相應的能力卻逐漸減弱。

11.我們的語文老師並不懂寫作。中國絕大多數的語文老師並不懂寫作,他們要麼不教我們,教給我們的東西往往也是違背寫作規律的,儘管不是故意的,但他們有意無意中扮演了扼殺我們想像力的角色。所以在中國要學會寫作挺不容易的。老師一代不如一代,學生自然越來越不會寫作。

12.教育對語文越來越不重視。雖然天天講語文的重要性,但事實上上至國家,下至具體的高中生,都在有意無意忽視語文。本國的語言和思考方式應該重於一切科目,因為掌握語言的人掌握思想。


1.竹林七賢實應為竺林七賢

1960年,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中發現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上面出現了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只有1株是闊葉竹。這種磚畫後來在不少南朝的墓中被陸續發現,植物也各不相同,比如獅子沖蕭統陵墓中的磚畫上,只有銀杏、櫸樹、松樹,根本沒有竹子。這也論證了陳寅恪的說法,「先有七賢,再有竹林」。當時的人管天竺佛教徒隱居清修之地叫作竺林,後來以訛傳訛才成為了竹林。

2.諸葛亮發明了饅頭

傳說諸葛亮平定孟獲班師回朝,過瀘水而不得 ,按習俗需要拿17個人頭祭祀。次日諸葛亮用麵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頭狀頂替人頭用以祭祀 。另表:饅頭原來是因為做了是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3.武大郎做的燒餅很可能是饅頭

陽谷縣的炊餅,在《水滸傳》中有記載,當年武大郎先生與潘金蓮女士開的夫妻店,經營的主要項目就是炊餅。 《水滸傳》第26回(金批本第25回),何九叔去給武大燒紙錢,說:「小人前日買了大郎一扇籠子母炊餅,不曾還得錢,特地把這陌紙來燒與大郎。」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漫說水滸》一書云: 「有人或許會以為是山東煎餅或今天的烤餅、燒餅之類,錯了,炊餅不是煎餅,煎餅是攤的;也不是烤餅、燒餅,烤餅、燒餅是烤的、烙的,而炊餅是蒸的,它其實是南方的一種小點心,類似福建的光餅。」

4.紅樓夢裡大名鼎鼎的茄鯗做出來很難吃

紅樓中寫得最詳細的美食就是茄鯗了,可惜這道菜可能只是曹雪芹一時起意杜撰的。周汝昌先生說,有人真的按照王熙鳳所說的去如法炮製,結果做出來的「茄鯗」並不好吃。又據親口品嘗過北京紅樓宴中「茄鯗」的鄧雲鄉先生說,他的感覺根本不是《紅樓夢》中所寫之物,而是宮保雞丁加燒茄子……

以上內容為自百度查閱所得,侵刪。

話說為什麼我寫的都是吃的……


每一個學中文的人,在看到別人跟自己大談文學的時候,都想發笑。

不是優越感或者看不起人什麼的。

文學也是一門科學。總有人覺得「文學有什麼呀,多看看書,多寫寫字不就行了!」

我「……」MMP

難道我們天天背的文學史都是「文學屎」嗎?別人隨隨便便看幾本書就能大談特談什麼納蘭容若,倉央嘉措了?話說,倉央嘉措在文學史上貌似還沒有他多少位置。納蘭容若倒是有好幾行字。

呃……跑題了

就是小小吐槽一下,有些人總以為自己讀了兩本書就能談文學,這是誤區。

一般人們不大知道的文學常識大概有:

1.「《詩經》是孔子編纂」這個話題存在極大的爭議,一般都認為可能是孔子整理出來的

2.「屈原是楚懷王弄死的」,屈原的死還真不是楚懷王乾的

3.其實法家的韓非子是荀子的弟子,而荀子是儒家的

4.知道漢大賦的一個最鮮明的特點是什麼嗎?

答:吹牛逼

5.人家曹操在文學史上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還生了兩個了不得的兒子——曹丕和曹植,統稱為「三曹」

6.魏晉的名士風流都有幾個比較厲害的習慣:喝酒,化妝,嗑藥

7.李世民不光是個了不起的皇帝,也是個不錯的詩人,統領唐初的宮廷文學

8.唐朝的時候,杜甫不名一文,李白譽滿天下。所以杜甫一直期待能和李白哥哥談心,還寫了幾首詩。但是李白小哥哥身邊鶯歌燕舞,哪裡能看得到杜甫呢?

9.其實吧,李後主的詩詞就那幾個出名的,他每次「考試」的發揮都不大穩定

10.你知道蘇軾為什麼會被貶嗎?因為他在朝廷里是個「中間派」,搖擺不定。開個玩笑,蘇軾是真心為民,哪個人的政策好,他就向著哪個,搞的大家都摸不著頭腦,只好把他發配的遠遠的,眼不見為凈。

最後再吐槽一下,看《羋月傳》的時候一開始覺得很不錯,可是後來有一場論辯,是黃歇初露頭角的那回,辯的貌似是「言意」。用的是《中國古代文論》華師版中,魏晉「言意之辨」里的句子。時代錯了,果斷棄劇。


1.很多網上盛傳的段子說杜甫思慕李白,但李白看不上杜甫,還舉個《贈汪倫》做例子,竟然很多人信了,還瘋轉,其實,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是很好的。

流傳下來的,李白所做的《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戲贈杜甫》都是為杜甫所做,然而,就這僅僅3首?其實,李白還有很多詩佚亡了,所以,網上的段子,看看就好。

2.很多人都知道「三曹」,都知道曹植的《七步詩》,一說起曹丕就覺得「沒聽說過他作品,肯定不行……」、「這人這麼陰險,文章能好到哪去」。

然而,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曹丕的《典論》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書;「建安七子」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概念也是曹丕提出的;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中稱「他(曹丕)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教訓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3.四大名著的作者身份其實都存疑,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4.還是四大名著的,如果沒有後來的《紅樓夢》的話,四大名著應該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5.秦代文學沒什麼好說的,就幾篇李斯的碑文能看,所以「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說法更多的是說漢代的賦

6.很多人一說到司馬相如就以為這個人文采高,長得帥,會撩妹,簡直男神!然而,司馬相如貪權,想當官;渣男,後期差點拋棄卓文君;溜須拍馬,想以此換得皇帝青睞;另外,他帥不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司馬相如高血糖,有糖尿病(消渴之症)

7.這話可能有點傷人,但是確實是我的真心話:在中文系的面前聊文學,會讓中文系的很尷尬,說難聽點簡直就像大人在看小孩子談「社會人」談「人情世故」。如果這話讓你感覺不舒服,那麼……來打我呀~


提到英國的英雄史詩,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亞瑟王。但其實英國最古老英雄史詩是《貝奧武夫》,史詩中的巨龍是後來諸多西方文學中龍的原型。有意思的是故事發生的地點並不是在英國,而是在丹麥。主人公貝奧武夫既不是英國人,也不是丹麥人,而是瑞典人。


補充:

看到有人看這個答案,我補充幾句:

1.這是海子本人在詩中要表達的意思;

2.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就脫離了作者的控制,如何解釋是讀者的自由;

3.作品具有時代意義,在當下,讀者將它闡釋為唯美抒情的意境,無可厚非。

所以百家爭鳴吧!

——————密———封—————線————

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抒發的並不是對美好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渴求,而是對死亡的期待,以及對世俗之人所追求的「燦爛前程」的不屑。

這首詩寫完之後兩月余海子便卧軌自殺,而旁邊就是大海。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海子要表達的意思,將這首詩作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詩在眾人面前「深情」朗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題主既然提到徐渭,就多說兩句。

四聲猿之名取自南北朝時期大名鼎鼎的《水經注》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鳴了三聲,哭的衣服都濕了。鳴四聲,就更誇張了。 雖然很low ,但用的就是這個梗。

另外,徐渭在當時並沒有太大的名氣,把他挖掘出來的人是另一位大才子,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

徐老哥詩書畫戲劇無一不精,皆自成一派。寫意派的祖師爺,狂草的傑出代表。戲劇方面的貢獻,除《四聲猿》外,還有《南詞敘錄》(中國第一部系統總結南戲的戲劇理論著作。

拋開這些成就,我們來講講更有意思的事

狂人徐渭實在很有意思,曾有過一段鋃鐺入獄的經歷,倒不是因為文字獄。

老哥把自己媳婦砍死了,這可真是個令人心曠神怡的罪名,「狂人」果然名不虛傳。(至於為什麼砍死自己的漂亮老婆,此處賣個關子,按下不表)

當狂人在家心情不好時,若有人拜訪。

狂人的舉動是:

第一步:用力把門打開

第二步:大喊一聲:「徐渭不在」

第三步:把門狠狠關上

徐渭的一生是可以拍成電影的傳奇一生,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早年間徐老哥做過胡宗憲的幕僚。擒徐海,誘汪直,皆有奇謀,可以說是相當nb了。後來還經戚繼光介紹,教導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兵法(在萬曆年間援助朝鮮抗擊豐臣秀吉等倭寇的傳奇名將)

武勛方面,能和徐渭媲美的,大概只有辛棄疾之流了(稼軒先生不光會寫詩,打仗也很屌,堪稱文人中的第一猛將,回頭可以說一說。)

總結歷代文人的軍旅生涯,是個很有趣的事。從戎者眾多,真能建立奇功的,卻是十分罕見。《大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岑參倒是妙筆生花,可在當時軍中也不過也只是個小跟班而已。

回歸正題,隨著嚴嵩倒台,徐階掌權。

胡宗憲被徐階視為眼中之釘,屢被彈劾,最終死於牢獄。

上司慘死,作為幕僚的徐渭,自然惶惶不可終日。本就性情偏激,加之世事無常,徐老哥每天坐在家裡洗好了脖子等死。

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思想覺悟很高,不想給司法體系添麻煩的徐渭主動寫好了自己的遺書,拿著鐵釘懟自己的太陽穴。

十分遺憾的是,徐渭天生不擅長自殺,鐵釘怒懟太陽穴之後,居然被搶救過來了。老哥堅持不懈,之後又連續自殺了八次,均以失敗告終……

文人大多敏感又愛幻想,多數還有被害妄想症,所言不虛。然而徐渭即使春風得意之時,也酷愛作死。

據馮夢龍記載《情史類略》:(此人也是明清之際的大才子,因不願降清而死,嗚呼哀哉)

徐渭早年擔任胡宗憲的幕僚時,曾出遊至杭州某寺,不被此寺的僧人禮遇。徐渭心中記恨,在一夜睡在歌妓家時,竊取她的一隻睡鞋,欺騙胡宗憲說這隻鞋子得自某寺的僧房。胡宗憲大怒,不再細查,直接下令捉拿此寺的兩三位僧人,在轅門將其斬首。

我們之前說過徐渭砍死自己老婆的事,倒可以算是殺僧一事之後續。但那已經是徐渭晚年,窮困潦倒之時的事了。

殺老婆,是因為被綠了

只是徐渭沒有選擇原諒。

一天,徐渭剛從外回家,突然聽到房內傳出嬉笑聲。他隔窗斜視,發現一位二十多歲的英俊僧人將妻子抱在腿上,二人抱在一起嬉鬧。徐渭非常生氣,取來刀杖,想要殺死此僧。等他進房時,僧人卻不見了。徐渭質問妻子,妻子也說不知道。十日後,徐渭又一次發現僧人與妻子竟然在白日同寢。徐渭怒不可遏,大聲呼喊,直取燈檠刺死了妻子。他因此被下獄,直到後來才被朋友救出。

徐渭出獄後,一天閑居時,突然悟到英俊僧人的出現是自己以前報復杭州僧人的報應。徐渭感傷妻子死於非命,於是自賦《述夢詩》,自此至死,再不娶妻。

詩如下:

伯勞打始開,燕子留不住。

今夕夢中來,何似當初不飛去。

憐羈雄,嗤惡侶。

兩意茫茫墜曉煙,門外烏啼淚如雨。

以上————狂人徐渭


徐志摩給人有兩個印象:拋妻棄子的渣男和寫好像讀著並不怎麼高明的抒情詩的才子。

然而針對第一點,近一百年前徐本人卻對女權有著極其進步及正確的認識。包括「阻礙女性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生育,男女應共同承擔家事事」,「男女有差別,做不到在各方面完全平等」。關於女權的觀點來自他1928年在蘇州女中的演講。

針對第二點,徐的詩我讀得不多,估計多數人印象都停留在語文課本里婉約柔情的《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和什麼「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偶然投映在你的波心」 之類。給人的感覺偏小情小調。但他還有些詩即使是寫情感也是十分的大氣,一掃陰柔之風。

比如《火車擒住軌》

以上幾句十分寫實地營造出沿途大地的荒涼落魄,讓人聯想到當時中國陰慘慘的社會。

以及與林徽因的這段情道別的《你去》(徐只是單戀,兩人從沒戀愛過,什麼英國相戀更是子虛烏有的事兒,林把徐當作摯友,還有一點極為重要的是,是徐將林引上了熱愛文學創作文學的道路,可謂是她的文學導師)

我在喜馬拉雅聽人配樂朗讀這首詩忍不住熱淚盈眶,可以在喜馬拉雅的聲音下搜 你去 徐志摩 第一個寒白聲惑

即是。

除了詩歌,徐志摩寫了很多散文,包括《我所知道的康橋》,極舒緩雅緻。他也寫過一點小說,還為朋友的孩子寫了一篇童話,妖精公主香水什麼的,讓人眼前一亮,特別具有童趣,像是五顏六色的彩泡泡,彈跳著來到你跟前的歡喜感覺。內心不純凈的人怕是寫不出的。

他雖然以抒情聞名,但並不是只將主題局限在愛情上。他對民族、文化也有過較深的思考。他曾經翻譯一篇英譯的義大利語小說。在翻譯感想《從小說想到大事》里他思考民族魂,民族意志,愛國情感,號召中國人要勇敢。他這麼翻譯小說中的義大利女孩:

「我傲氣是一個義大利人,傲氣做一個有過幾千年文化民族的人,為什麼要恨我的國?」 (我也不懂為什麼知乎上好些人恨中國恨中國同胞......)

徐志摩是一個浪漫、對生活和藝術抱有熱情、有著純凈情懷的詩人。可惜他身後在網路上遭到了無窮的攻擊和嘲笑,林徽因《紀念徐志摩逝世四周年》里寫道當時的人在徐志摩死後對其的非議。而林徽因本人受到的謾罵和侮辱更甚。只想說我們要永遠向偉大的人格和靈魂看齊,不與蒼蠅為伍。「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又想到郁達夫的小說《她是一個弱女子》,女生都應該看看。它裡面及其生動地對比了兩種類型的女人。一個勇敢獨立自主,積極投身革命。另一個小資、軟弱,青少年起便不停地在男男女女間來回,尋找依附,完完全全做不到一個人獨立。裡面比較勁爆的是描寫了女同性戀的做愛,(其實沒有美感,另一方是個渾身散發大蒜氣味的丑胖女子。這個丑胖女子膽子大不畏懼流言蜚語,家裡及其有錢,包養小白臉不開心了就甩,換一個)


其實吧,林逋《山園小梅》里很出名的那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並非他的原創。

此句有更久遠的出處,實為五代南唐江為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瀨戶內海》這篇小說?
為什麼日本文學整體存在一種憂愁的感覺?
為什麼中日韓朝四個東亞國家中,韓國和朝鮮沒有出現過文學巨匠?
《局外人》都有那些譯本,那一個版本比較好?
尼采經典的名言?

TAG:知識 | 文學 | 常識 |